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高中讀《紅樓夢》有感大綱

高中讀《紅樓夢》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W 次

高中讀《紅樓夢》有感1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暇。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癡夢仙姑林黛玉,絳洞花王賈寶玉,誰爲情癡,二人終別離。

高中讀《紅樓夢》有感

林黛玉這株絳珠草註定要用短促卻美麗的一生來償還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情,她償還的方式是用自己的眼淚。曹雪芹繪了一個脫俗而高傲的林黛玉,但這一縷芳魂也註定是脆弱而寂寞的。多愁善感、睹花落而傷春盡,見殘紅而悲淚灑,是她的一切,除此,她一無所有。用草來形容她大多是不合適的,草有韌勁,而林黛玉卻軟弱,每日淚眼朦朧,這淚時而來得有由,大多是顯得有些小兒女狀了。

賈寶玉本是一塊天外的頑石,獲得靈氣之後來到人間。林黛玉的眼淚彷彿是上天的甘露,滋潤着賈寶玉的靈氣,使他如同他身上從天外世界裏帶來的那塊玉石般始終出淤泥而不染。在女兒衆聚大觀園中,賈寶玉是那樣的幸福,他是一塊被黛玉眼淚感化的石頭,始終保持他那如同頑孩般的性情。

他們的結局卻只能用慘烈來理解,林黛玉的優柔寡斷導致她氣絕身亡,而人們至今還在”討伐“賈寶玉爲何只是出家而未能有勇氣與林黛玉”生不同時死共穴“。其實封建家族已經讓他們的靈魂受盡折磨而死,沒辦法,生不逢時。

高中讀《紅樓夢》有感2

總是轉瞬即逝!記得有人說文人天生就是自戀的產物,我想北方就是這句話最好的印證。讀《紅樓夢》有感作文時值盛夏,幾塊綠油田包裹住的一幢白色二層房,就算在牆壁上辯不出一塊白色來,還是能識得那黃黃土土的是白色的二層樓房。700字作文山峯,放遠瞭望才覺得巍峨?可命運無法改變。

《紅樓夢》講述的是因皇親而榮華富貴的賈府逐漸走向沒落,最後因家庭成員獲罪被抄家,終於繁華成空的悲劇故事。《紅樓夢》裏,有精明潑辣、圓滑狠毒的王熙鳳,多愁善感、才思敏捷的林黛玉,叛逆多情、貪玩厭學的賈寶玉……我覺得最有趣的當數心地善良、老於世故的劉姥姥。劉姥姥二進賈府時,爲了取悅賈母,在宴席上故意出醜,鼓着腮幫子幽默地說:“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頭老母豬,不擡頭!”哄得衆人哈哈大笑,我也跟着捧腹大笑。

《紅樓夢》中最令人悲傷的情景莫過於黛玉葬花和焚稿。當讀到《葬花吟》中“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時,我似乎看見花一朵一朵地凋謝了,花瓣隨風滿天飛舞,花兒那曾經的清香,也沒有了。可是誰會來憐惜它們呢?只有孤單瘦弱的林黛玉!但是當林黛玉也香消玉殞時,還有誰會來憐惜花兒,有誰會來想念可憐的她呢?難怪她要發出“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的感慨!當林黛玉聽說寶玉和寶釵成親,她的病情惡化,奄奄一息,上氣不接下氣時,她把自己最心愛的詩稿、手絹和着自己的淚、自己的血都燒光時,真讓人潸然淚下!她燒的豈只是詩稿,而是她所有的寄託!她的靈魂!

《紅樓夢》最後的結局很悲慘!黛玉遺恨而亡,賈母歸天,熙鳳魂歸金陵,寶玉出家,一個風光顯赫的賈氏家族就這樣分崩離析了,真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高中讀《紅樓夢》有感3

《紅樓夢》講述的是四大家族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故事,賈王史薛的命運環環相扣,其中也不乏一些我很欣賞的人物。

薛寶釵在許多人看來是一個工於心計的女子,但在我看來卻不是如此,她只是封建社會的一個犧牲品,她被封建思想所禁錮,她這樣一位女子,其實在現代應該算是賢妻良母的典範了,舉手投足間都體現出一種大氣、端莊。而當寶玉誇寶釵像楊貴妃的時候,寶釵面帶怒色地說:“可惜我沒有一個像楊國忠的哥哥。”寶釵素來都不都不怒形於色,對人總是恭敬大度,此話一出,耐人尋味,她的哥哥薛蟠不能像楊國忠一樣能光宗耀祖,使自己的家族發揚光大,反而還使自己的家族蒙羞,想來薛寶衩是恨鐵不成鋼,可處於那樣一個重男輕女的社會,薛寶釵無權教育自己的哥哥,她自己也是無可奈何。

林黛玉是一個多愁善感的美人兒,她有着細膩和敏感的心思,因爲林黛玉的身世,她所表現的是一個貴族階級的小姐。林黛玉有着她自己獨有的清高,她認爲自己與那些身份低賤的人不一樣,自己與他們那些人相比,就是對自己的一種侮辱。而另一方面她的性格也是有叛逆的因素,當寶玉捱打的時候,王夫人,老太太,寶釵都去看望寶玉,都是勸解寶玉考取功名,而黛玉卻與他們不用,黛玉只說:“你可都改了吧。”可見黛玉與寶玉有着相同的思想,他們的思想裏封建思想和新潮思想並存,都有叛逆的一面,黛玉是任性的,小心眼的,多疑的,而在我看來,她正是以這種獨特的方式在對封建思想進行控訴。黛玉先是失去了母親,繼而又失去了父親,她寄人籬下,難免性格會敏感多疑,但是她的才華是無可否認的,她對詩詞有着獨特的研究,是一位才女。

寶釵和黛玉是兩位風格不同的女子,薛寶釵品行端正,容貌美麗,對人又豁達隨和,丫環們都喜歡和她親近,而黛玉氣質非凡,十分清高,她給人的感覺是不食人間煙火,有些冷漠,可是寶玉對她的情有獨鍾,使她不再那麼的孤獨了。

最後我非常欣賞的人是王熙鳳,我想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她的開場,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她在老太太眼裏是一位能幹嘴甜的丫頭。黛玉第一次進賈府的時候,拜見後,經賈母介紹,認識了王熙鳳,知道她在賈府權勢很高。還不及多想,鳳姐就拉着黛玉的手,上上下下打量了一回說了一番讚美黛玉的話後,又哀怨姑媽的逝世,最後又拉着黛玉問長問短,把賈母哄得團團轉。而我們對她最熟悉的一面就是她十分的心狠手辣,在“弄權鐵檻寺”爲了三千兩銀子的賄賂,逼得張家的女兒和某守備之子雙雙自盡。在對於自己婚姻的小三尤二姐以及她腹中的孩子她更是不放過,而且使尤二姐吞進自殺,連帶着腹中的孩子一起死去了,尤二姐死後,她還假裝流了兩滴眼淚,可見她是如此的虛僞。當然也只有她才能把持賈府的財政大權,她做事幹練並且樣樣事情條理清楚,從不拖延,治家有方,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她在我們這個社會上也能稱得上是一個事業型的女強人了。

《紅樓夢》是四大名著之一,我想它其中的精妙之處是無窮無盡的,難以用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曹雪芹塑造的人物個個有血有肉,十分鮮活,我敬佩萬分。

高中讀《紅樓夢》有感4

白玉爲堂金作馬的賈府終究還是覆滅了,只留下寶玉出家和寶釵作寡的悲慘結局供世人哀嘆,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這個興盛了幾十年的大家族的衰亡?

縱觀紅樓歷史,賈史王薛的衰敗是必然。封建統治者有意的削弱了四大家族的權力,同時,四大家族內部的腐朽也是導致這種結局的必要因素。

榮國府其實就是當時社會的一個縮影。等級分明的“社會封建階層”,“統治者”的獨裁轉職,追名逐利的爭鬥陷害,攀比虛榮的腐朽心理……

要說《紅樓夢》中讓人印象深刻的,除了寶玉黛玉寶釵三人的愛情悲劇,恐怕就是那些丫鬟們了。她們是爲主子服務的直接下屬,要千方百計的討好主子。有的費盡心思爲主子鋪路,爲的就是“一榮俱榮”;有的則想方設法地迎合“上位者”,以求更大的利益;更有甚者,爬上主子們的牀,以求更高的身份……當然,有能耐再加上運氣,一躍成爲賈府丫鬟組成的金字塔的最頂峯也不是不可能的,金鈴兒就是一個典型,可這種人畢竟在少數,剩下的人,無非是一級壓一級罷了,得勢的去壓迫那些失勢的,大丫鬟們去壓迫小丫鬟們,壓迫者趾高氣昂,被壓迫者有的苦不堪言,不堪侮辱,於是自盡在這骯髒的賈府,成爲了一縷亡魂;有的懷恨在心,秉着“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心理,不擇手段的向上攀爬,爲的就是一朝得勢,報仇雪恨,可這又陷入了不斷重複的噁心循環之中了……

賈府中的真正“統治者”是誰,細細想來,不是賈赦,賈政,更不是賈敬,而是年長的賈母,在“百善孝爲先”的封建社會,這個答案不足爲奇,賈母偏向誰,榮國府的恩寵就指向誰,賈母忽視誰,榮國府的矛頭就對準誰。賈赦與賈政的'差別待遇就是一鮮明的例子,繼承了榮國府的賈赦成了賈府名義上的主人,然而他住的不是賈府的正房,反倒是深受賈母喜愛的賈政住在了正房之中,賈赦長子賈璉的週歲宴甚至比不上二房次子賈寶玉的滿月宴,這都從側面說明了賈母的地位和對賈政二房的寵愛。

紅樓之中,賈府是個純消費性的“組織”,上到王公貴族打交道,下到街頭小販買物品,都要花錢,而賈府的錢來自於哪裏?賈府本身經營並不太好,收入有限,更多的是上頭下來的賞賜,還有祖上積累的財富。王熙鳳管理賈府財政時,不僅自己補貼了很多錢,爲了補貼賈府的赤字,她甚至去放了高利,這恰恰就是導致賈府衰亡的一個重大罪證。

再說說林黛玉吧,人們都戲稱林黛玉實爲零待遇,事實的確如此,林黛玉的父親林如海是揚州巡鹽御史,雖然清正廉潔,但林家身爲大家,畢竟也是有幾分財富的,然而,在林黛玉扶棺回賈府之後,林家的財產不知所蹤,事實上是被賈府王氏所瓜分,即便如此,賈府人待林黛玉並不好。賈母與林黛玉總是帶了點親疏的,無“親”可依的黛玉身體不好,賈府的丫鬟們總是對林黛玉“用藥昂貴”說三道四,心愛的賈寶玉與薛寶釵也是糾糾纏纏不清,讓她不由心中鬱結,充滿寄人籬下之感。

此外,賈府妻妾之間的爭鬥,丫鬟之間的陷害,還有賈府憑藉權勢,坑害他人,或使犯罪者逍遙法外的例子不在少數,這些大抵就是導致賈府衰亡的原因了吧。

大青朝四王八公的滅亡,意味着那個時代封建王權的加強,更意味着封建制度的不合理,暗示着這封建王朝也將如這賈府一般滅亡,正所謂,盛極必衰的道理。

高中讀《紅樓夢》有感5

縱觀明清文學的夜空,《紅樓夢》無疑是最璀璨的恆星。學者對於“紅學”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入化,系統化。我喜歡《紅樓夢》,不在於他揭示了多麼深刻的社會道理,只是爲林黛玉而嘆息.

《紅樓夢》對於薛寶釵的評價是“罕言寡語,人謂裝愚;安分隨時,自雲守拙”,林黛玉卻有着一張伶牙俐齒,因此看似愚昧的薛寶釵卻受到大家的喜愛,最終被賈母指名許配給了寶玉 。而不論是“不饒人”的林黛玉,還是處出現是精明的王熙鳳,其可悲的下場不說也罷。林黛玉因父母雙亡,無奈被送進賈府,過着寄人籬下的生活,她的多疑,他的敏感,是一定的條件造就的,但可悲的是他最終沒能和寶玉成爲眷屬。

林和賈是志同道合的封建叛逆者,再林黛玉的身上,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封建社會女 子的不幸,向我們展示了她反抗封建和對自由愛情強烈追求的勇敢。但她的性格中有着貴族小姐的矜持與脆弱,給人以體弱多病的形象。在薛寶釵處處行事小心時,林黛玉又顯得何等“大咧”,而這份“大咧”正是賈寶玉鍾情於黛玉的根本原因。人們都說黛玉小心眼,可她全身心珍愛上輩子就決定謹慎方將眼淚還盡的寶玉,她怎能不處處上心,處處在意?癡情而率真的黛玉是不懂圓通的,不會寶釵的世故,不知帶要先搞好外圍關係,她只是一心一意得愛,愛得不管不顧。在她愛的世界只有兩個人,可現實世界不是,可憐的黛玉最終沒能了了心事。既便如此,哭了一生的黛玉是的到了愛情的,雖然着愛讓她送了性命。在污濁之地,傾軋的賈府,林黛玉的全無心計,賈寶玉的衆人矚目,都註定了他們之間的愛情悲劇。其實也罷,至少在寶玉心中,世上沒有那個女子能比得上林妹妹。我相信,一黛玉的性情,別人看不看好都是無所謂的,只要寶玉把她放在心中就足夠。林黛玉香消玉殞,可是卻以完美塵封在了寶玉心中。

有人拿林黛玉和瑪格麗特作比較,“她們都有自己的美麗與驕傲,卻都在世俗的冷漠中悲慘地凋謝。資本之一門第觀念籠罩在瑪格麗特頭上的陰影與封建時代禮教給林黛玉的束縛,是同樣的。林黛玉出身名門,看似比瑪格麗特的人生幸運,可是想想,就算林黛玉過着養尊處優的生活又怎樣?在封建社會下,女人的命運掌握在別人手中,女人徹徹底底是歷史的玩弄物。沒有自由,沒有發言權,就是嫁給自己一無所知的人,也要服從命運的安排。而瑪格麗特,她可以縱情於聲色酒樂之中,發泄心中對社會的不滿。她得到了阿爾芒絲無私的真愛,就算爲了她拋棄家族,與父親反目成仇也毫不在乎。她最終自己決定放棄,來守護阿爾芒絲的名譽,不惜揹負情人深重的誤解。我想,即使她付出了這樣的代價,心裏也是快樂的,因爲世界最純潔的愛。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所有的誤會都煙消雲散,她躺在愛人的懷中,滿足地離去,足矣;而林黛玉至死也不能明白爲什麼寶玉取的是別人。相對瑪格麗特,林黛玉的不幸更讓人同情。很多時候她是無法選擇,叛逆也不能改變世俗,不能扭轉命運。

" 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黛玉的淚流盡了,卻等不到愛情綻放之日。

高中讀《紅樓夢》有感6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題記

在另一個時空中,有一個小女孩兒,自幼喪母,她的外祖母很疼她,便把外孫女接到自己眼前撫養。這個女孩兒自幼聰慧,有着一顆七竅玲瓏心,又體弱多病,衆人都很疼她,別人都以爲她一定非常幸福。

可是,又有誰,又有誰知女孩兒寄人籬下的苦,她謹言慎行,不敢多說一句話,不敢多做一件事,她就這樣小心翼翼的生活着。漸漸地,女孩變了,因爲她遇到了一個影響她一生的男孩子,她不在小心翼翼,她開始時常和周圍的人開玩笑,她開始和朋友們嬉戲打鬧,她偶爾也會含淚葬花,感慨自己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有一天,她的朋友送來一張請帖,邀她一起舉辦詩社,她便去了。因她住在瀟湘館,裏面種着竹子,她又愛哭,於是,她便有了一個雅號:瀟湘妃子。

既然是詩社,自然是要寫詩的。以三炷香爲限,香盡,則詩成。別的女孩兒都在奮筆疾書,她卻毫不在乎,時而逗弄花草,時而和丫鬟們玩鬧。那個男孩兒倒是異常着急,眼看着香都要燃盡了,說:別玩了,香都快燃盡了,我可管不了你了。說吧,也揮筆將詩句寫了出來。

一旁的姐妹們點評完其他女孩兒寫的詩句,也都催促她,她這才靜靜的站起身,嘴角的笑容裏待着三分傲氣,三分嘲諷,三分得意,只見她奮筆疾書,已然寫就一首好詩,眉心卻仍帶着一絲淡淡的憂鬱。衆人評判過後,認爲她的詩句雖好,但過於飄逸,只能屈居第二,男孩兒爲他不平,她卻不發一言,似乎事件的主角不是她一樣。衆人只看到她的傲氣,她的淡漠;卻全然不知她的憂鬱,她的哀愁。

後來啊,她的病情更嚴重了,只能整日整日的躺在牀上。大夫說她命不久矣,外面又傳聞老太太要讓男孩兒娶另外一個女孩兒,湊成金玉良緣,她心如死灰,便自暴自棄起來,藥也不吃了,被子也不蓋了,活脫脫一副等死的樣子。就在她的外祖母商量着爲她準備後事的時候,她卻奇蹟般的好了起來。原來她又聽聞老太太想親上加親,把她許配給男孩兒,她的心病自然而然的就痊癒了。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正在她歡歡喜喜的時候,一盆冷水灑了下來——她碰見了一個濃眉大眼的丫鬟,從她的口中知道了真相,原來,和男孩兒成親的並不是她,頓時澆滅了她所有的生機。

她徹徹底底地病倒了,這一次,真的是藥石無醫了。就在男孩兒拜堂成親的那一刻,她逝去了,臨死前她仍然憂鬱,這一次,卻徹徹底底的解脫了。從此,園子裏再也不見那個愛哭的嬌弱人兒,再也不見她肩扛花鋤,手捧花瓣,含淚葬花的身影。不知幾百年後,人們可曾記得,那個嬌弱人兒曾經,是那麼的風華絕代,舉世無雙。再也不見,瀟湘妃子。

她姓林,名字叫黛玉,一冊《紅樓夢》,細細寫就了她的一生。

高中讀《紅樓夢》有感7

讀完《紅樓夢》,不是滋味,似有些許感觸。孰爲寧榮二府家破人亡,或爲紅粉佳人香消玉隕,抑或爲木石前盟、金玉良緣煙銷雲散?《紅樓夢》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優秀的長篇章回小說,它的巨大成就突出表現在複雜而又和諧的結構,佈局上。序幕拉開,出場引線人物,甄士隱(真事隱),賈雨村(假語存),意思是把真事隱(甄士隱)去,用假語村言(賈雨村言)寫出,爲閨閣昭傳。縱觀《石頭記》,這石頭沾染的胭脂味還是挺濃的,書中衆閨閣裙釵個個堪稱是巾幗豪英,鬚眉男子則個個近乎‘祿蠹國賊’,都是壞男人。曹先生可謂是女權主義第一人,反對男尊女卑,甚至有點重女輕男。他爲女兒搖旗吶喊,頌揚謳歌,天生人爲萬物之靈,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鍾於女兒,鬚眉男子不過是些渣滓濁沫而已。

《紅樓夢》體現了一種落敗的趨勢,不管是仕途的、家族的,還是愛情的。這在喜聚不喜散、愛好大團圓的中國傳統中是不可多見,當然也應是不可或缺的。蕭史弄玉、相如文君、張生鶯鶯等等,俱是才子配佳人,但寶黛釵的三角戀卻是以悲劇收場。我不得不感謝高鶚,儘管他在很多方面達不到曹雪芹的水平,但他至少讓黛玉死了,不,應說是辭世或登仙,至少她別了寶玉,很好。對於她來說,死是她所有悲劇的總結,是她的解脫,是她的終結。當她在地下安靜地沉眠時,看着寶玉人在凡世尋找出路,不得不說,她是幸福的。不是我天生殘忍看悲劇,但不是有這樣兩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物極必反,否極泰來?黛玉這大觀園裏的出水蓮,逆和孤僻,特立獨行,卓爾不羣,花前癡讀西廂豪無避諱,言隨心至,始終執着着自己的那份純真,那份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大觀園中,傷感着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瀟湘館前,悲嘆着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落得個一縷香魂隨風散。

《紅樓夢》是一本奇書,自問世以來,人們對它的研究工作一直沒有間斷過,併產生了一種專門的學問——紅學。同是一部紅樓夢,經學家看到了易,道學家看到了淫,才子佳人看到了纏綿,革命家看到了排滿,流言家看到了宮闈祕事……這點我倒是相信的,倒是那種說現代科技、文化,林林總總,都蘊藏在《紅樓夢》中,就實難苟同。本來薄薄的一本書卻硬要把大千世界都塞進其中,未免太不理智了,難道我們會因此而受益。正如口香糖再好吃也不能當飯吃,也不能不停、永遠地嚼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