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論語》有感4篇

讀《論語》有感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6W 次

論語》這本書講的是孔子對學習、執政、敬孝、仁德、禮節和天道地論述。下面是《論語》讀後感4篇,歡迎閱讀!

讀《論語》有感4篇

  讀《論語》有感1

世界上的真理永遠是最樸素的,就好像太陽每天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只是它把你內心深處的良知給激活了。

兩千5百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被學生片片段段記錄下來。這些以課堂筆記爲主的記錄由他的學生編纂,後來記成了論語。我們會覺得,論語好像沒有很嚴密的邏輯性,很多是就事論事,裏面也很少有長篇大論的文字,幾乎每一則語錄都很簡短。其實,無言也是一種教育。我們都說孔子是聖人,聖人就是在他生活的土地上最有行動能力,最具人格魅力的人。

孔聖人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在大地上生存的信念,他這樣的人一定是從我們的生活裏面自然而然地生長出來,而不是從天而降的。與西方不同,中國哲學系崇尚的是一種莊嚴、理性和敦厚之美。論語中孔夫子的形象,就是這樣一種審美理想的化身。在孔夫子這個形象身上,凝聚着他內心傳導出來的飽和力量。只有當天地之氣凝聚在一個人心中的時候,它才能夠如此強大。這是一種力量,我們如果學會了提韌造這種力量,我們就能夠獲得孔夫子那樣的心胸。我們看到孔夫子的態度非常平和,而他的內心卻10分莊嚴。因爲其中有一種力量——信念的力量。孔夫子是一個特別講信念的人。宋代開國宰相趙普也曾經說過自己以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在古代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發揮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對論語的推崇與敬仰。子曰:“天何言哉?4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孔子對他的學生說:“你看,蒼天在上,靜穆無言,而4季在輪轉,萬物滋生,天而要說話嗎?”論語的終極傳遞就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

孔夫子正是以此來影響他的弟子。大家知道,儒家理論的核心和最最精髓的東西,除了“恕”字以外,還有一個字就是“仁”。孔子的學生樊遲曾經問過孔子什麼叫仁?孔子只回答他兩個字:“愛人”。愛別人就叫仁。樊遲又問什麼叫智?孔子說:“知人”。瞭解別人,就是智。關愛別人,就是仁,瞭解別人,就是智。就是這麼簡單。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道不遠人,讓我們在聖賢的光芒下學習成長!

  讀《論語》有感2

《論語》中讓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孔子對流水的感嘆,融進了他對時光飛逝,人生苦短的感嘆。用逝水象徵時光的流逝――一種促人及時行動的緊迫感,一種生命價值只有在奮鬥中才會實現的歷史責任感,都在一聲嘆息中流露出來,帶給人無盡的思考。

時間――是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易被忽視而又最令人後悔的東西。一步步、一程程,已經走了多遠,永不停留,走過秒、分、時、日,又積成日、月、年代。高爾基說過:“時間是最公平合理的,他從不多給誰一分。勤勞者能叫時間留下串串果實,懶惰者的時間留給他們一頭白髮,兩手空空。”我們不能讓時間停留,但可以每時每刻做些有益義的事。

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前途。時間老人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不多也不少。時間老人對每個人又是不公平的,在同樣的時間內,人們的收穫卻不同。所以我始終相信“珍惜時間的人時間也會珍惜他‘”這句話。懂得珍惜時間的人會好好地使用一分一秒。因爲他們知道時間是寶貴的。如果你會把握時間,你就會把握生命,你纔不會虛度人生,如果你虛度人生,那麼在你虛度的一分一秒的時間裏,你可能不會感覺到什麼,然而有一天你去計算,你會覺得浪費的時間可以幹很多你沒時間乾的事情。這時,有的人懊惱,有的人想禰彌補,但這是無濟於事的。俗話說的好“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如果你不想自己以後後悔,那麼現在你就要珍惜時間。歷史上凡是有成就的人都十分珍惜時間。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與朋友約會,他站在橋頭一邊等一邊在紙上寫着,雨淋溼了衣服,他也毫不察覺。朋友來了滿懷歉意的說“不好意思,耽誤了你寶貴的時間。”愛因斯坦卻興奮地說:“我非常有意義地度過了這段時間,因爲在這些時候我又想起了一個出色的想法。”時間是寶貴的,它總是不知不覺地從我們身邊流走。你是想把它當作日曆一天天撕下去,到最後只留下一個生鏽的日曆夾嗎?因此我堅信珍惜時間的人才會擁有美好的明天。。

  讀《論語》有感3

在家媽媽要求我背論語,那些之乎者也把我弄的暈頭轉向的。可媽媽卻說:“筱昕,這是國學,都是些做人道理,它將成爲你一生髮展中指路的明燈,行爲舉止的準繩,與人交往的原則。”可我還僅僅是被動的背誦,但不久前發生了件事,讓我深刻理解了論語中的深意。

這件事發生在一個萬里無雲的下午,那天我們在外公家聚會,那天是外公生日。我看見可愛的弟弟叮噹就逗了逗,問他:“叮噹,你說,知道你媽媽什麼時候的生日,也請我們海吃海喝一頓吧?”“媽媽的生日我怎麼會什麼時候?”叮噹滿不在乎的回答我。“叮噹,你怎麼能這樣呢,你媽媽生日你都不知道啊,媽媽養育你多辛苦,你怎麼能這樣不關心媽媽呢?”“嗯,姐姐我知道了,你知道你媽媽的生日嗎?”叮噹問,“啊……我當然知道了。”騰的我滿臉通紅,羞愧極了,其實我也不太清楚,我趕忙岔開話題結束教訓弟弟的口氣。“弟弟,走姐姐給你說故事去。”

回家的路上我想起論語裏有一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

記在心裏,一方面因爲他們長壽而高興,另一方面因爲他們年邁而擔憂。我很懊悔啊,我自己不也是不知道自己父母的年齡和生日,還好意思教訓弟弟。想想每次我生日都是我最快樂的時光,因爲爸媽在我生日之前就想着怎麼幫我過的有意義,而且不管多麼忙都會陪着我度過,而我卻從來沒有想過爸媽的生日是什麼時間。

我想起了前幾天老師佈置的一項作業:給長輩洗腳、做飯等孝順長輩的行爲,老師還要求爸爸媽媽寫感想。我是給媽媽洗腳,我看了媽媽寫的感想,其中有一段媽媽是這樣寫的:“媽媽,把腳放進盆裏,小心別燙了。”我把腳伸進盆內,女兒用稚嫩的小手輕輕地爲我撫摸、搓擦……一瞬間暖暖的溫情涌上心頭,我撫摸着女兒低着的頭,我覺得自己很幸福,這種幸福的.感覺充盈着渾身暖洋洋的。女兒長大了,懂事了,真切地體會到了“女兒是媽媽的貼身棉襖”。我熱淚盈眶,媽媽我哪裏是您貼身的小棉襖。其實,當時的我僅僅把它當做一個任務去完成,而這小小的舉動竟然讓媽媽如此感動,我真的很羞愧。我趕忙抱住媽媽,媽媽很詫異地說:“怎麼呢?發生什麼事了?”我已經泣不成聲的說:“沒事的媽媽,我就是想和您抱抱,媽媽我愛您!”媽媽溫柔的抱緊我說:“媽媽也愛你!”

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愈加深刻了,我們做孩子的,一定得記得多陪伴父母,哪怕是一句輕聲問候、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個擁抱。對父母來說都是溫暖的。我下次再碰到弟弟我可得好好地和他聊聊這個道理了。

讀《論語》,令我受益匪淺。今後,我會認真細讀論語,讀懂這其中的做人道理與處事方法,品嚐這暖暖的心靈雞湯。

  讀《論語》有感4

孔子,春秋戰國時期之文人,其作論語流芳百世,流傳至今,幾乎無人不知,無鬼不曉。

論語,封面精緻,外殼鵝黃,厚厚的,正上方用宋體寫着“論語”二字,下面寫着“孔子的智慧”幾個字,並配有一幅山水畫,讓人一眼就喜歡上了這本書。翻開書頁,一股油墨香味撲鼻而來,啊!這本書我已經心儀很久了,還是媽媽特意從書店買來的呢!

這本書中字字珠璣,其中我認爲最精闢的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兩句話。

第一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時常溫習學過的知識,這難道不快樂嗎?有朋友從遠方來做客,這難道不開心嗎?別人不知道我有學問,而我不介意因爲學習是爲了自己,這難道不是一個君子嗎?””告訴了我們:“常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做任何事就可以得心應手。如果別人對你有誤會時,不要生氣或難過,只要你做的是對的,別人終究會明白的。”

第二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三個人一起行走,除了我之外的兩個人,一定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選擇他們的優點來學習,如果是缺點的話,就把它當成一面鏡子,看看自己有沒有一樣的缺點,如果有就要立刻改過來。””告訴了我們:“朋友或同學當中,每個人都有優缺點,重要的是,我們能不能學習別人的長處和改正自己的缺點。”這兩句話寫得真好,我們大家也要好好讀讀哦!

論語,孔子智慧之精華,他告訴了我們怎樣做人,怎樣處事。做人,就應該要不能只修飾外貌,更重要的是內心的修養;做人,就應該要對所有的人都要以愛心對待,也要多親近有仁德的人;做人,就應該要假若發現了自己的任何缺點和過失,必須得勇於改過,不能故意不改,並裝作沒發現;做人,就應該要本着正大光明的態度來做事,這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論語,孔子,傳頌千秋萬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