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何以笙簫默的讀後感大綱

何以笙簫默的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3W 次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何以笙簫默的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何以笙簫默的讀後感

何以笙簫默的讀後感1

最平凡不過的故事,等待與重逢,猜疑卻又不捨,最終,默笙和以琛,還是牽手,用盡一生的勇氣。

孩子們終究是喜歡這樣明淨清秀的筆調,這樣平淡入心的情節,這樣古老悠長的結局。

可以說孩子們都缺乏耐心,可最能守得住自己心性的卻也是小孩子。那些蹲在地上看螞蟻搬家的孩子,那些倚在陽臺上數星星看北斗的孩子,那些於夏憑窗聽蟬鳴的孩子,都是有耐心的。他們都習慣耐心地等待,因爲等待,便有希望收穫所有的期待。

7年,以琛,默笙,長久地等待,不肯將就。都是那麼倔強的孩子,那麼單純的心思,所以才能不肯將就。

7年,以玫,應暉,終是輸不起時間,更輸不起心愛的人,寧選擇重新開始。

時光裏,感情中,等待之下,得到並能珍惜的,或都以爲自己敵過了時間,其實只是時間給了彼此恰到好處的缺口,讓恰到好處的情感不痛不癢地流過心中。

何以笙簫默,又是一個美麗的幸運童話。“曾經滄海難爲水”,詩句總給人太多逃避現實的藉口。

相愛了,等待了,重逢了,便相守,這是何以笙簫默的一種景緻。

喜歡了,放下了,重新開始,這是何以笙簫默的另一種景緻。

執着何其美好,我們被教導得太多了。

我寧可相信,揮手告別之後,再次空出那個重要的位置期待下一個人,纔是生命中積極有益的.輪迴。

何以笙簫默的讀後感2

我覺得,大多翻開此本書的人,大概都因爲這個文化味十足的名字,特別是文藝女青年對這種字眼尤其敏感與鍾愛。看到它,怎能不想起徐志摩絕唱的情詩:“悄悄是離別的笙簫,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時間設定到了七年後,她,趙默笙,歸國女攝影師,在超市,遇到了當年他不告而別的男友何以琛,出色律師。趙默笙,依然認爲,是他叫她走的,還有他身邊的何以玫,青梅竹馬的鄰居小妹。遇見是必然,不知所措故作鎮定也是情理之內。而何以琛,她的不告而別的殺傷力是七年的怨。不近女色,其實只爲守着一段信念,非她不可。他們中間隔着的是給互相的一個機會,解釋。

何以琛不甘,想要個解釋,想,她。得來的答案是她在美國結果婚,離過婚。她絕決,莫名其妙。其實女人,都會在感覺到受傷時候非常堅決。他絕望。她心軟,女人不喜歡虧欠感。然後就到了小說高潮。帶着各種誤解,匆忙結婚。這纔是瞭解的開始。他們,年齡長了,職業角色變了,生活背景變了。但是對方至於對方,還是那樣明晰如昨。趙默笙,還是那個毫無章法,總是讓他不知所措手忙腳亂的女子,七年前會堅持地在他樓下,豎着格子等她的傻丫頭;現在依然會在路邊數着格子的毛衣女孩。她願意表達在意。而何以琛還是那個精明善查的冷峻男子,七年前會說:如果註定三年後你是我的女朋友,那爲什麼不提早享受我的權利。七年後會牽着她,帶有強制地,去民政局領證然後。她願意隱藏在意。

後來的後來,誤會總會被冰釋。上一輩人的糾葛擋不住的,這段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