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有關《吶喊》的讀後感

有關《吶喊》的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9W 次

《吶喊》是魯迅先生的短篇小說集,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部經典,是幫助當時中國人清醒的認識到自己的無知,麻木,愚昧的重要的精神良藥。以下是專門爲你收集整理的有關《吶喊》的讀後感,供參考閱讀!

有關《吶喊》的讀後感

  有關《吶喊》的讀後感篇1

無論是《孔乙己》的茴香豆,《故鄉》的西瓜地,還是《社戲》的羅漢豆。都是魯迅先生童年當中的一些記憶比較深刻的點滴。說起每個人的童年,大家一定都能說上幾段自己難以忘懷的趣事。

今天回到父母那邊吃飯,飯桌上擺着母親認爲他兒子從小到大都非常要吃的油豆腐塞肉。我們邊吃邊聊。母親跟我女兒,也就是她的孫女說,今天就住下吧,奶奶明天帶你到烏鎮去逛街、看鸕鶿。女兒就說奶奶的桃源話她聽不懂。母親就講了我小時候,帶我去烏鎮賣西瓜的事情。

那時候,家裏的田裏每隔幾年都會種一季的西瓜。

西瓜籽首先要讓它們發芽,這個工作其實是很好玩的。母親會縫一個小袋子,就像香包一般大小,袋子裏面裝滿西瓜籽。然後把這個袋子縫在我的棉襖背心胳肢窩的內處。小孩子經常衝進衝出,西瓜籽發芽就需要這樣的溫度和溼度。每天臨到睡覺前,都會很神祕的瞅瞅這些小傢伙們有沒有冒出芽頭來。這是一個漫長的等待過程,也是生命的希望,也是我們小孩子可以吃到紅紅甜甜的大西瓜的倒計時。

在等待發芽的後半階段,母親還會在自家屋前的菜園裏弄一小方地,把泥兌水,用腳踩,踩到這些泥變成細膩的麪粉團似的,只是黑色的而已。然後縱橫規整好,劃成現在的慕斯小蛋糕那麼點大小見方。再在上面蓋上塑料的膜子,搭成一個小棚。將來,我們就會在每一塊小方格里面,嵌上一粒發了芽的西瓜籽。蓋上塑料膜。讓這個西瓜籽在能夠提供土壤養分,溫度和溼度都比較適宜的小棚裏面繼續長大。長成西瓜苗後,我們就可以把一塊塊的“小蛋糕”,移植到田裏面去了。自然田裏的工作也是少不了的。在這些瓜苗到來之前,就得把農田弄成一壟一壟的,在每一壟上面還有鋪好塑料膜,避免瓜苗移出小棚後凍着。就這樣,瓜苗從我胳肢窩到了小棚,最後來到了條件更加粗放的農田裏了。此時,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等着這些瓜苗不斷的長大,開花結果。期間,少不了除草施肥。最令人難忘的還是在瓜田裏,還會搭上一個簡單的草棚,白天可以玩耍納涼,晚上就要守着那些個偷瓜賊了。

西瓜成熟了,我們就要跟村裏的其他農戶,合着搖上一條帶櫓的水泥船,趕早就要搖烏鎮北花橋堍邊上的大碼頭上去叫賣。我母親說的就是我跟着我父親去賣西瓜的事情。

父親經常會忙着給買瓜的那些人稱重算賬。我呢就守着一個打開的西瓜坐在瓜堆前邊。父親吩咐了,這個西瓜是讓客人嚐鮮的。母親說我每次去了回到家都會生悶氣,都會嚷嚷着下次再也不去了,可下一次又都會跟着去了。

這些新鮮上市的西瓜,鄉下人是不捨得自己吃的,我們這些小孩子也是沒有這個機會的。那個又大又甜的西瓜,儘管我沒有吃到,當時的口水是告訴了我,這個西瓜一定是非常爽口美味的。就這樣擺在我面前,我也不是完全不懂事,烏鎮的這些鎮上人,經常會來嚐鮮,我呢,也不餘遺力的吆喝着,有種黃婆賣瓜自賣自誇的意思,剛纔我也說了,我一直吞嚥的口水是不會騙人的。這些買瓜的鎮上人,有幾個嘗過之後,很滿意,又看我這個小孩挺懂事也怪可憐的,就會買上一兩個,我呢藉此就向父親邀功,父親就會來上一句,真乖。就又忙乎着張羅賣瓜了。

鎮上的很多人,多數是隻嘗不買的,而且會從碼頭的這邊拾掇着到碼頭的那邊,既不點頭說瓜好,也不表現出難吃。難道這就是大人?而且是鎮上的大人?稚氣的我好像懂了些什麼。

要是過了晌午這些瓜都賣不出去的話,很多瓜都是會被扔掉的。因爲被太陽這麼一曬之後,一些西瓜都會自己爆開,有些搬上搬下整傷的會餿掉。起一個大清早,折騰老半天,飢腸轆轆,我們也就只能吃到些個爆開的熱忽忽的西瓜。

瓜農的生活是艱辛的,作爲農民的兒子既是有趣的,但又有着跟父輩一樣的苦楚。

母親說到我的悶氣,大概就是我兒時最好的內心表達吧。

  有關《吶喊》的讀後感篇2

孔乙己是一個考不上科舉的窮苦書生,通過作者對孔乙己的外貌描寫“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寫出了孔乙己與別人不同的身份,是個讀書人,而且非常貧窮,沒錢去坐着喝。這一外形的整體描寫,集中而簡練的概括了人物的特殊身份,預示了悲劇的必然性。

《孔乙己》中有好幾次寫到孔乙己的“臉色”,這些“臉色”的描寫,對於刻畫人物性格特徵,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突出小說的主題思想,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一次是“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這半句話突出了孔乙己的生活狀況不佳,甚至連溫飽都不能解決。第二次寫“臉色”是在有人揭發孔乙己偷了書的時候:“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這一動作企圖維護讀書人的面子另一方面揭示了孔乙己受封建科舉制度的毒害之深,另一方面也流露了孔乙己內心的羞愧,表明他不是慣偷,而只是不得已爾爲之。第三次寫孔乙己的“臉色”是在有人問他“你怎麼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呢”的時候:孔乙己立刻顯出頹唐不安的模樣,臉上籠上了一層灰色。“這”灰色“臉色的描寫,表現了孔乙己因撈不到秀才而被人家取笑戳到內心隱痛時那種失望、頹唐的悲涼心理,顯示了他深受封建教育和封建科舉制度毒害所產生的頭腦僵化、迂腐不堪的習性。覺得只有撈到一個秀才才能算是一個讀書人。殊不知他讀的四書五經在當時的社會是一點用處都沒有了。

文中最後一次寫孔乙己的臉色,是在他被丁舉人打折了腿,用手”走“到酒店的時候:”他臉上黑而且瘦,已經不成樣子。“這”黑而且瘦“的臉色,加上用手爬着”走“,可想而知他是怎樣在受盡了折磨之後死裏逃生,苟延殘喘活下來的。當掌櫃取笑他時,孔乙己只是低聲應答掌櫃的訕笑,露出”懇求“的眼色,顯現出他橫遭摧殘後那種畏縮、害怕、絕望無告的心境。這裏,作者爲我們描繪了一個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犧牲者的血淋淋的悲慘畫面。除了這一點,還和他好吃懶做的習性是分不開的,和魯迅別的小說一樣,孔乙己也是在封建社會精神和生活上的壓迫而走向死亡的。

光陰荏苒,再回頭看這篇小說,當初人們的愚昧依稀可見。儘管大城市裏的人們都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國民素質相比以往有顯著提高,但農村,小城鎮仍然是”蠻荒之地“,像華老栓夫婦那樣的人並不在少數。且不談什麼邊遠的山區,光是在上海附近的蘇州小鎮,就讓我見到了許多不文明的現象。

蘇州的交通很不方便,像胥口鎮那樣的小地方根本就沒什麼出租車。一直見到造地鐵的工地,不知多少個年頭過去了,連1號線都沒有出現。就連前往火車站的公交車都只有一輛69路,車程之長,車廂之擠,環境之劣是普通人無法承受的。從胥口到火車站一路上沒有座位,1個小時的顛簸中還有無數個急剎車令你頭暈腦脹,但想不到的是這一路上所謂的沒有座位其實是人爲造成的。車很擠,汽車到站有人下車,恰巧在我面前的2個座位便空了出來,爸爸剛想讓我坐下,一箇中年婦女立刻仗着人瘦小,擠進了裏面的那個座位。再轉眼,另一個年紀不大的老太太從另一邊出現,鑽過空檔,立刻搶了原本在我面前的座位。我也只能無奈地笑笑,因爲畢竟是年紀比較大的人,她們比我們更需要這兩個座位。

正當我和爸爸笑着談:”如果在上海,情況可能就不一樣了,要麼就是很早就有年輕人讓位了,要麼就是身體硬朗還不願別人讓座。“時,前面有一個年輕人嘔吐了。即便如此,也沒有人讓座,都是一副事不關己的表情。好在她很快就到站了,纔算是緩解了些緊張的氣氛。

不知是老天看我一路疲憊困頓,我面前的兩個乘客到站下車了,可這次情況卻愈演愈烈。

媽媽剛想拉我坐下,只見一個青年男子衝了過來,併爲了搶位子用力推了媽媽一把。我年輕氣盛,沉不住氣了,指責道:”就算搶位子,你也不用推人吧!“那人卻還理直氣壯,操着一口安徽的口音是要定了這個位子。我平時乘公交車倒是不喜歡坐下來,但今天看到那人的野蠻行徑只覺憤怒,挖苦他說:”你有需要坐下的話就直說,我會讓的。“爸爸卻把我拉到一邊,示意我別再說了。

我知道爲什麼不能說,因爲你若與他們爭辯,只有捱打的份。我想起了徐家彙麥當勞一個營業員由於不允許顧客睡覺而被刀捅死,想起了一個保安由於不允許別人插隊被傘柄戳死,我還能說嗎?

可是這樣的事件一次次的發生,不正是魯迅先生所極力批評的國民劣根性嗎?動不動就動粗更是一種可怕的愚昧。魯迅先生九十年前所說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時至今日還在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