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談美書簡》有感

讀《談美書簡》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W 次

2006年,廈門大學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國》和北京師範大學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二書均以通俗的講述方式使高雅文化爲大衆所瞭解、接受、欣賞。易老師品讀的“三國”是一段掩埋於歲月風塵之下的歷史,易老師的“品”是以自己的視角結合考證的手段撥開瀰漫於歷史真相之上的層層迷霧,以求得歷史之真;于丹老師解讀的《論語》則是一部滋養了中華民族兩千多年的儒家經典,于丹老師的《〈論語〉心得》是以《論語》中的微言大義爲當代人焦躁迷惘的精神狀態開了一劑利腦清心的良方,這是求心靈之善。人生境界真、善、美,人的生存不止要求真,求善,還有更高一個層次,“求美”。《論語?先進》篇中說“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孔子所肯定的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這樣一種精神自由的審美境界。

讀《談美書簡》有感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是春之美,“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是夏之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秋之美。“寒雲浮天凝,積雪冰川波”是冬之美;“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是自然之美,“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是人情之美,而以上這些美的詩詞又都是藝術之美。“美”是時時有而處處在的,然而“春”“夏”“秋”“冬”本身並不是美,“自然”“人情”“藝術”也都不是美。那麼“美”到底是什麼,怎樣發現“美”,如何創造“美”,如果瞭解了這些,我們不就可以於時時感受到美,於處處創造美了嗎?我們被美圍繞,我們的人生將是一個藝術化的人生,一個美的人生。

其實,這些問題早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美學家朱光潛先生就已經給我們做出了他的解答。朱先生於1932年爲當時的青年寫作了一本美學入門書《談美》,這本書一共十五章,以“人生的藝術化”爲中心命題,談到了審美態度,審美距離,美感,欣賞,藝術與遊戲,藝術創造等十幾個命題。朱先生認爲“人生本來就是一種較廣義的藝術”,每一個人“過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所應有的美點”所以“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藝術家,他的生活就是藝術作品。”朱光潛先生通過這本書,爲我們走向藝術化的人生,美的人生打開了一扇智慧之門。朱先生在這本書中以平等的態度,親切與讀者交談。於清新質樸的文字中處處閃爍着思想的光輝,是很值得於雲淡風清之日,明窗淨几之下,就着茶香細細品味的一本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