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十日談》讀後感範文1000字

《十日談》讀後感範文10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2W 次

《十日談》讀後感1000字

《十日談》讀後感範文1000字

《十日談》,談盡了人的假醜惡,談盡了精神的人的真善美。人的天性,被偉大的雕刻家塑造成活的形象,大膽地置於陽光下的我們面前;人的不容違背而常在違背——人爲地強行違揹着——的天性真實地被證明了。人類真實存在的東西,卻盲目、野蠻、別有用心地壓制它,囚禁它,千方百計地否定它,毀滅它,這真是人類的一大悲哀!這是慘無人道、罪惡絕頂的行爲!但願人的天性隨着卜迦丘的靈魂,一起從歷史的桎梏下得到解放,升入天堂!但願這作繭自縛的愚昧歷史早早墜入地獄!卜迦丘萬歲!

看過《十日談》全譯本中未曾得見的故事後,卻不明白這些故事爲什麼不能看,與其他故事有多大的區別?似乎這些故事的內容從實質上看與其他故事是一致的,並且有些還是有所謂積極意義的,並沒有比其他故事更“黃”之處,有的根本就沒那方面意思,而是很有趣味的藝術品,既幽默又高尚。那些假道德家們自己幹盡了壞事,滿腦子烏七八糟的東西,還硬裝作高潔,結果把高潔的東西視爲低下而捨棄了,這樣更暴露出他們骯髒的思想和低級趣味。

好人並不能因爲讀了壞書而變壞,壞人也並不能因爲讀了好書而變好。同樣,壞人並不能因爲他說了好話就變成了好人,別人也不會因此把他就認爲是好人了;那麼好人也不會因說了壞話而變壞和被別人視爲壞人。好人和壞人的區別在於本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那是不容易轉化的東西。但所謂好人和壞人,雖然品質不同,可是有相近的人性。因爲都是人,都有作爲人所應有的需要,只是滿足需要時的思想、方法及目的不同纔有好壞人的區別。可有些人卻偏偏置此不顧,明明知道他人的缺點自己也存在,甚至還要超過他人,卻一定還要去懷疑他人、指責他人而標榜自己,其實這樣做適得其反,正顯示出他們的陰險和無知。一種完整的東西,非要按自己的心理去衡量它,只因他有見不得人的思想和行爲,怕別人不知道,所以就把完整的拆開,再組合起一個支離破碎的東西給人看,這是何等罪惡行徑!豈不知不完整的好東西會成爲壞東西,而不完整的壞東西就更加壞了;完整的好東西能給人完整的思想和啓迪,完整的壞東西能給人完整的憎恨和教訓。何況本來是好的東西卻硬以爲是壞的東西讓人們去防範,不是荒唐可惡已極嗎?很正常的東西,很自然的事情,卻非要把它視爲豺狼猛獸,這樣做的目的和結果一定會使它真的變成了豺狼猛獸,有多少可悲的例子和事實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尤其在中國,這類的所謂的經驗太多太多,所歷經的時間也太久太久了,這是非常慘痛的事。難道能說這是中國人的幸運而不是不幸的中國人嗎?可恨的是總有人想延長這種不幸,可喜的是今天終於出版併發行了全譯本的《十日談》,終於能看到這本譯者序言那樣的思想和憤慨了。在這一壯舉之下,我們應該看到的是覺醒和解放。不幸的年代和人們是不幸的過去,幸運的人們在今天這幸運的年代裏不會在明天嚐到昨天的不幸吧?雖然今天的幸運還只是一種趨向,還是不完全的,可是正向着完全衝去,不是嗎?!

《十日談》讀後感1000字

《十日談》,作者:何韻詩,這本書不是闡述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而是替弱勢羣體發聲,向我們闡述我們潛意識下的弱勢羣體的不同一面……

《十日談》有十章,每一章有不同的情景,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啓示……

(一)

有個女性受訪者,59歲,她說自己是精神病,走到哪裏都會被人冤枉,被人趨趕,在她心裏,已經認了這樣的命運,她說:“因爲自己有精神病,所以被歧視是應該的。”

看到這裏,突然覺得非常心酸,就如何韻詩在書上寫的,她心裏非常難過,她想告訴那個受訪者,其實是不應該的,世界不該是這樣的,這樣是錯的。精神病人或者在別人看來不同的人,你有什麼錯,你只是跟平常人不同而已,如果這個世界連“不同”這個詞都承載不起,那麼怎麼載得起萬千事物的所有悲歡離合?

其實我們換一個角度想,如果那個“不同”的人,就是你的親人,你會怎麼想?是不是希望他們能得到同等的公平對待?

那麼,難道因爲是別人,所以我們就要去歧視?

到那一刻,我想起一句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她的人生中,她希望得到的是我們平時容易擁有的快樂,只是很簡單的快樂啊!

(二)

這是我最爲感動的一章,這章的主人翁是一箇中年受訪者,芳芳,沒有病之前是一個美女,熱愛跳舞,有濃烈的藝術情結。

結婚以後,原本圍繞在她身邊的幸福霎時由一個個厄運所取代,突如其來的病,抑鬱症和精神失常,這使原來愛她的老公漸漸不回家,在外面花天酒地,在她得病後,得到的不是溫暖的祝福,而是世人所給予的冷漠,在醫院被禁錮,被放出來後,只是她孤身一人,什麼都失去了……有時覺得世界可以很殘忍,殘忍到在你的世界只剩下孤獨,冷漠……

就這樣,跳舞漸漸成爲芳芳唯一的依靠。她說,藝術是世界上最美的。在訪問的過程中,芳芳曾失聲哭了起來,她說:“自己沒希望了,什麼都沒了,自己過得根本不開心,只能用跳舞來醫學專用自己,自己沒兒沒女,無父無母,沒了什麼都沒了……”

每個人都試過孤獨的滋味,但是她的孤獨人生路是漫長的,是沒有盡頭的,想到這裏,我們是多麼的幸福!爲什麼我們還不滿足現有的生活呢!

看着芳芳翩翩起舞,她笑的很開心,越跳越有感覺,好久都沒這樣盡情地展示着藝術的魅力?她在這個陌生人面前居然能顯得那麼自在,或者是她也根本感受到了來訪者對她的深深關切和慈悲之心。

而我們身邊,有沒有過這樣的情景,一個人,弱勢,需要我們給與關愛?你給予了嗎?你付出了嗎?當你把快樂和關愛分享給別人時,是不是充滿了幸福和滿足感?

哪怕是一個眼神,一句說話或小小的幫助,我們都值得去做。

天下爲公,靠攜手相信。

《十日談》讀後感1000字

今天總算把《十日談》讀完了。意大利的薄迦丘著。譯林出版社出版1993年7月第1版。共787頁+8頁"譯者前言"。

此書寫的是七女三男十天內每人天天講的一個故事。

重要講的是命運、愛情、教會、神父、修女等在友情、愛情、親情等方面的故事。

中間少不了對宿命的認同;對愛情中男歡女愛勇敢描述;對神父們當面正直卻在情色方面和普通人都是一樣的。揭穿了社會的黑暗,以及在黑暗中人類抗爭黑暗的智慧,金錢對男人女人的誘惑等。算起也是六七百年前的事情,和現在的社會上產生的事情也差不離。但描述和寫出來的總要誇大。也許這樣才幹提起觀看者的興致。那男人都是那樣的俊朗蕭逸,女人都是那樣的貌美如花,神父也是那樣的癡情,修女也會有猖狂的愛情甚至不惜聲譽往偷情。和那巴奇龍族人的醜態。可說是蠢人一堆,智者一團。只是爲了信仰神聖的天主,但私下裏該幹什麼幹什麼。有些故事簡短几頁,有些故事可以長到幾十頁,或波折或悲痛或簡短或圓滿的結局。裏面講的人物個性鮮明,如帕姆皮內亞28歲像一個大姐姐慎重成熟;迪奧內奧個性也夠強,請求每次最後一個講故事等。

裏面的故事在我讀完後,可能需要一段時光來沉澱,也許不久後我便會忘卻其中的很多情節,但總會有沉澱。諸如對美妙愛情圓滿的結局憧憬,壞人終會得到應有的處分。神父總回是神父,他們或許狡獪,或許聖潔。在那樣的社會背景下,率領教徒走向所謂聖潔的天主教堂,歌唱人類的巨大、英勇。暢言命運的公正與不公。洗禮齷齪的心靈,走向光亮天堂。

很多故事無非最後要到達一個作者或讀者想看到的成果。

作者在最後結語中,寫了自己對此書面世之後的事態種種想法,我很懂得,我以爲並不是人們所以爲的污穢之書,反而是人類天性最直面的剖白,我想要是沒有接近產生的故事情節,是講述不出如此活潑的故事來。

我信任多數是真實的。

凡人總要過凡人的生涯,可以居心靈往過上帝的生涯,心靈的天堂。

但總歸要回到現實中,接收愛情、友情、親情、歌唱人類美妙的一面。同時也會分析壞人狠毒的一面。好與壞我們總要面對,仁慈終回要克服邪惡。癡情總會博得不該有的冷淡。

忠貞有時在愛情眼前顯得無力,友誼在金錢眼前顯得蒼白,命運在現實生涯中顯得卑微。一切只憑當事者的智慧,榮幸的光顧。一切只憑往天馬行空,才幹拋開現實與宿命的羈絆。沒有誰會成爲神仙,只是做好自己而已。

一切回回現實,感恩現實,面對現實,就像《旬日談》的結尾,十五日後,十位佳人回到有瘟疫的佛羅倫薩一樣。

此記寫於2008年,從圖書館辦卡後的第一本書,讀後感有點不符常理沒有記述當年的社會背景,也寫得有點亂。最深的感到就是"現實"。每個時候都可以是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