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人生爲一大事來》有感範文

讀《人生爲一大事來》有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6W 次

學校發給我一本書,書名是《人生爲一大事來》,作者是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的劉彭芝校長。書名取自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詩“爲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

讀《人生爲一大事來》有感範文

這本書涉及的內容非常寬泛,不止能學到學科知識,還能學習劉彭芝的爲人處世,學習劉彭芝的辦學思想。我只讀了一小部分,就被裏面的人和事吸引住了。劉校長才是具有教育思想的實幹家。她想把人大附中建成世界一流的大學,她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劉校長利用學校在北京的優勢,請來了二十多位特級教師指導他們學校教師的課堂教學。每次請兩名特級教師登門指導前,他們學校的老師先在教研組內設計好思路,把最高的水平展示出來,再讓特級教師聽。特級教師聽後,讓講課教師說教學理想和思路,特級教師評課後,講課教師再整理寫出聽後總結。在這種模式下,他們學校的老師的教學水平提高的非常快。

我非常贊同一位特級教師說的話:“數學教學起點要低,最後的落腳點要高”,我這樣理解,教學要深入淺出,把抽象的數學思想具體化,形象化,把複雜的道理簡單化,要讓學生容易接受,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的辨別與應用能力。

劉彭芝從事中學教育40多年,從普通數學教師到優秀班主任到擔任人大附中副校長、校長,她總是自加壓力,飽嘗辛酸,但仍振奮精神,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因爲她愛她的學校,愛她的學生,愛她的同事。她要讓人大附中成爲世界一流學校,讓她的學生接受世界一流的教育,讓她的同事在世界一流的環境中成就世界一流的工作業績……

“新生個性,挖掘潛力,一切爲了學生的發展,一切爲了祖國的騰飛”,這是劉彭芝爲人大附中確定的辦學思想。這一辦學思想在後來的各項工作中都得到了充分貫徹。她爲人大附中確立的學生培養目標是:“全面發展+突出特長+創新精神+高尚品德”。

有的老師發表意見:“這話有語法邏輯錯誤啊!全面發展當然包括高尚品德,爲什麼還要單提出來呢?”對此,劉彭芝有很深的用意。人大附中在總體培養目標上應該與全國的中學是一致的,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學生”。但人大附中又是有着自身特點的中學,對高智商的孩子來說,這樣的標準就有些低了,他們應該有突出的特長,學校要對這樣的學生進行非常規培養。

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人大附中學生培養要在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能力上下功夫,要讓“創新”滲透在他們中學階段的學習、生活中。多年來,劉彭芝一直思考一個問題:在中國的教育制度下培養出不少人才,但他們長大了爲誰服務呢?進入重點大學的目的是出國的孩子不在少數,在國外缺乏民族氣節,爲中華民族丟臉的也大有人在,這不能不說是中國教育的一種悲哀。人大附中的學生培養目標必須以高尚品德來“曲終奏雅”。

劉彭芝認爲,德育是“根”的教育,始終堅持把德育放在學校一切工作的首位,是戰略問題、原則問題、方向問題。作爲同樣是負責德育工作的我深有同感。

一個教育家不但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有對教育的獨立見解,而且要有豐富的教育實踐,能使自己的教育思想在改革實踐中不斷創新。教育家必須是一個先行者、示範者、發動者,是總設計師、精神領袖、領跑人,此外教育家還必須是人性豐富、人格完善、人品高尚的人。劉彭芝就是一個這樣的當代教育家。

一個校長,不僅需要有高屋建瓴的辦學思路,還得有豐富的學科知識,不僅需要有高尚的情懷,還得有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我非常佩服劉彭芝。站在偉人的肩頭看世界,原來,世界這樣廣闊,自己所知是如此了了。不讀書,又怎能釋然得立於三尺講臺,又怎能無愧於人間歲月。

所以我說:“同胞們,和書交朋友吧!你的世界會因此而絢麗。少了浮躁,多了鎮靜與從容;少了不滿,多了理解與寬容;少了懊惱,多了微笑與友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