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堂吉訶德》有感15篇

讀《堂吉訶德》有感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9W 次

讀《堂吉訶德》有感15篇

讀《堂吉訶德》有感15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讀《堂吉訶德》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堂吉訶德》有感1

讀書沒有合宜的時間和地點。一個人有讀書的心境時,隨便什麼地方都可以讀書。如果他知道讀書的樂趣,他無論在學校內或學校外,都會讀書,無論世界有沒有學校,也都會讀書。

——林語堂

堂吉訶德做了自己一個人的騎士。我該怎麼做呢?

西風瘦馬,破鎧爛矛,頭頂銅臉盆,後跟騎驢伴隨從,這是堂吉訶德的經典形象。

邪惡的魔法師,國色天香的公主,金碧輝煌的城堡,構成了一個虛幻而荒繆的世界,這便是五十多歲落魄貴族的精神土壤。他將現實與理想完全混浠在一起,陷入一個囚籠,他走不出來,也甘願沉淪。

從許多方面來看,堂吉訶德是可笑的。他把客棧當作城堡,在馬柵內舉行受封儀式;風車當作巨人,與之作戰,卻換來傷痕累累,把與素無來往的鄉下姑娘想象成絕代佳人。“眼睛是太陽,臉龐定玫瑰。”他愚昧地模仿騎士,小說中的種種情節與說辭,活在自己的幻想中,與現實分離得越來越遠。堂吉訶德做了一個人的騎士,他在虛無中得到滿足,而大多數旁觀者只當他是神志不清的瘋子,投向他的目光不是對騎士的敬仰,而是同情、憐憫,甚至嘲諷。

但我並不對這樣一個孤獨的騎士嗤之以鼻。在我眼中,他同情弱者、疾惡如仇,追求真理,不畏艱難的美好品德,比那些道貌岸然只知粉飾太平似所謂紳士要崇高的多。他表面荒唐可笑,對於真實的世界毫無感覺,但己注入他似血液甚至己經滲入化的骨髓似騎士精神是不能抹殺的。魯迅先生說得好,堂吉訶德的立志打不平,是不能說他錯誤的,錯誤是在他的打法。我想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希望以自己的力量去改造這個世界,哪怕是一點點,也就給這個現實世界帶來了點希望和陽光。這在現實生活中是難能可貴的。

堂吉訶德本應該是一個受人歡迎的人,他單純、勇敢、無畏,可是卻遭人鄙視,是什麼改變了人們的眼光?還是說,單純與正直本來就是不適合於這個世界的生存法則?堂吉訶德沉浸在自己的理想當中,而我們又有多少人敢像他一樣固執地去追求做一個人的騎士?人是爲自己活着的,是需要一點精氣神的。“身不能至,心嚮往之,”保留自己的一片天地,保留一份哪怕狂熱的理想,也是幸福的支撐。固然,現在看來這樣的做法太過於“一根筋”,甚至極容易變爲愚蠢的代名詞。因爲世界正在變得愈加趨炎附勢愈加功利浮躁愈加不堪承受挫折,很好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丟掉了自己的理想,達不到目標,便一個勁兒尋找理由開脫,放棄追求,安於現狀,迷失信念。或許某些時候,學着做一個勇往直前的騎士也是挺好的,孤獨也罷,被別人瞧不起也罷,至少那些奮鬥拼搏挑戰的光陰是不會輕易被人忘卻的。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如果說犯罪、金錢、恐懼、黑暗、功名、誘惑、方向迷失等因素構成了新世紀的某些糜爛與墮落,那麼葆有自己夢和幻想,或許會更快樂、更有意義一些吧?黑夜給予了我黑色的眼睛,我要用它來尋找光明與理想,尋找一種不低頭的倔強!

讀《堂吉訶德》有感2

《堂吉訶德》這本小說的主人公叫阿隆索·吉哈達,他是一位鄉村紳士,他迷戀於騎士小說,因爲他認爲自己是一位騎士,於是他從家傳的古物中,找出一些破爛不全的盔甲,並且給自己取名爲堂吉訶德。他又找一位僕人——桑丘,並將鄰村一個擠奶姑娘取名爲杜爾西尼亞,把她作爲自己的意中人,然後騎上一匹瘦馬離家出走。

主人公神經質般的"勇敢精神"在書中表現的淋漓盡致。他爲了當上一位真正的騎士,時時體現出他正直、善良的本性,因爲對騎士身份的過於迷戀,又總是引發出一系列搞笑的事情。雖然在別人的眼中他是陷入小說而發瘋,但他身上仍具有見義勇爲,鋤強扶弱的英雄品質。他頭腦不正常,但他一生恪守自己的騎士精神,仗義疏財,保護弱小羣體,遇到困難仍沒有放棄,孜孜追求自己的夢想。雖然在他眼人眼中,這只是笑話,但在他眼中,這是一分責任——別人需要他的幫助。

堂吉訶德是一個既可笑又可憐的人物,他會把生活中的人物想象成小說中的怪物,而自己就是那位大俠,追求自由,不被世俗束縛,但總是好心辦壞事,把事情搞得一團糟。

他有很多優點值得我們學習,又有壞的缺點值得我們反思。他熱衷於騎士小說,經歷了現實中的困難和傷痛,但他仍沒有動搖和退縮,仍然堅定地從事着他的事業。回到現實社會,有多少人能爲了自己的夢想堅持到底,有多少人遇到困難會勇往直前,又有多少人在困難面前永不退縮?所以堂吉訶德值得我們學習,而相反他迷戀小說,甚至走火入魔卻不值得提倡。現在,有多少學生起初成績優異,但又因沉迷於小說而成績下滑,使老師家長生氣。所以我希望喜歡看小說的同學放下小說,拿起本吧,不要讓未的自己爲現在的所作所爲而後悔。

讀《堂吉訶德》有感3

這兩個星期內,我看完了《堂吉訶德》這本書,讀完後我深有感觸。

故事的主人公堂吉訶德,他一心想成爲一位騎士,爲了實現這願望,他找來了鄰居桑丘,讓他和自己一起遊行天下。一路上,他們遇到了許多挫折,而就算這樣,堂吉訶德卻任然向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一樣,他把風車看成了巨人,而桑丘卻說那是風車,堂吉訶德不信,把風車當做敵人。一路上,幸好還有桑丘,不然,堂吉訶德這樣亂砍亂殺,肯定會被別人給打死的。在他的旅途中,曾回到家中過,但他還是十分迷戀騎士小說,於是神父便把他的騎士小說全燒了。連最後幾本,也被僕人扔入火爐了。就算這樣,他還不死心,又再次出家當騎士了,最終,他才意識到自己的瘋狂,但已經來不及了……

堂吉訶德雖然讓人感到他十分瘋狂,但是他對自己的夢想不放棄,努力去實現,值得我們學習。

讀《堂吉訶德》有感4

一位落寞的紳士,一個扭曲的時代,一份騎士的靈魂。

——題記

合上書、閉上眼睛,我彷彿也能看見那副生來就該是“遊俠騎士”的滑稽身影——手持一柄生了鏽的長矛、頭頂着細鐵絲圍成的破了洞的頭盔的消瘦鄉紳,帶着一匹老的已經不能再老的馬和一個僱來的還算健壯的農民,嘴裏高聲宣告着“除強扶弱,打抱不平!”

初讀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這本書,我總是被堂吉訶德的瘋瘋癲癲,胡言亂語逗得忍俊不禁,一面感嘆他的奇思妙想,一面又笑之庸俗無常——一個原本衣食無憂的鄉紳,卻被虛無縹緲的騎士夢迷的神魂顛倒、黑白不分。甚至還自封爲騎士,把一個普普通通的擠奶姑娘想象成自己的意中人,總想着風風光光迎娶她,竟還帶着家中的一匹老馬和農民桑丘從此走上了“遊俠騎士”的道路,沉入了漫無邊際的想象之中去,他把巨大的風車當成巨人,把過路的美麗女人當成公主,把普通的小客棧當做城堡,學着騎士小說上那一套自言自語,傻里傻氣的一次次與過路的人大打出手,又一次次被人打的癱倒在地、動彈不得,直到臨終前才意識到自己這一生的錯誤,悔不當初,這該是何等的荒謬!

可故事的真意僅僅是爲了博讀者一笑,講述一個瘋傻之人的滑稽一生嗎?我不禁暗自沉思,在一遍又一遍的咀嚼之中,彷彿最開始我所知道的、笑話的一切又在堂吉訶德的話語中被重新認識——可笑與悲慘命運的背後,堂吉訶德並非一個簡單的被諷刺者,而是一個隱藏在作者內心深處真正的諷刺者,他在用自己一切看似瘋狂的舉動諷刺這個已經被控制的黑暗腐朽的社會。

這個瘋癲鄉紳背後的整個社會是那麼的黑暗——官場上的決疣潰癰,王公貴族的橫行無忌,公爵夫婦的驕奢淫逸,每一個看似光鮮亮麗的外表下彷彿都隱藏着一隻有着貪婪兇殘本性的巨獸;這個可憐騎士背後的精神世界是那麼的可悲——“遊俠騎士”像一張巨大、難以透氣的網籠罩着堂吉訶德的思想,致使其愚笨一生!

堂吉訶德並非一個在大部分讀者眼中的跳樑小醜,相反,他是被塞萬提斯當成了一個社會的覺悟、時代的英雄來歌頌,一次次的大打出手並非無端惹事,相反每一次戰鬥在他的眼中都是在與社會中的惡勢力相抗衡;每一次對他的挖苦嘲笑的背後則是對他作爲當時社會中少見的一股正義的讚揚!

堂吉訶德的悲劇不只是他荒謬一生的悲劇,更是當時那個時代永遠的悲劇,若細細責問究竟是什麼造成了堂吉訶德啼笑皆非的命運?正是當時無法衝破的世俗與頑固的精神!

正如堂吉訶德死後墓碑上的那段話一般:“生是癡呆瘋癲,臨終頭腦清醒。”堂吉訶德臨死前的覺醒,使他終於衝破了騎士小說的束縛之網,更使整個社會得到了一絲清醒!要論如何評價堂吉訶德?我只能說——他活着是個瘋子,死了是個智者!

讀《堂吉訶德》有感5

即使是停跳的心臟,也會在迴光返照之際搏動幾下吧;

即使是枯槁的朽木,也會在燃燒時綻放火光吧;

即使是青黃不接的時代,也會有人用霎時的熱燙使我們羸弱的神經爲之一顫吧——塞萬提斯筆下,堂吉訶德出現了。

堂吉訶德的故事向來鮮花與嘲笑並肩、褒獎與批判同行。他放蕩不羈又異想天開,他天真幼稚又熱情似火。從始至終,堂吉訶德使命般的進行着一場虛無的“過家家”遊戲。衆人唏噓的同時,又無法不對一位真正的騎士感慨萬分。

面對堂吉訶德的經歷,有人皺眉:荒謬。他是荒謬的,可他荒謬的快樂卻是爲自己而活。他的正義與熱忱在旁人眼中一文不值,但他不在乎。堂吉訶德想其所想、做其所做,憑着一份無人能擋的堅守在行俠仗義的路上策馬飛馳!敢問世間,能有幾人如他一般活出自我、樂得自在?也許我們早已習慣唯唯諾諾、循規蹈矩的生活,也許我們也已認同成熟與沉默纔是受人認可的,不管怎麼說,我們不敢也不會做第二個堂吉訶德,因爲恐懼着自己變成衆人眼中那個不諳世事的跳樑小醜。

着實可悲。爲什麼如今的人門對待這份不管不顧的天真勇莽如此輕蔑呢?這些人從不表現自己的喜怒哀樂,他們把別人的朗聲大笑視作輕浮與幼稚,他們對旁人的遠大夢想嗤之以鼻,他們自以爲懂得人情世故纔是做人的準則……可他們明不明白,真正的幼稚者纔會嘲笑他人的幼稚。如果我們想做自己,又何必太在乎世人的眼光?唐堂吉訶德沒有違背法律與道德原則,他們所做的是他心中的正義感所驅使,那我們又憑什麼責備呢?

我們在兒時何曾沒有過背上行囊、拯救世界的夢想?堂吉訶德只不過是一名夢想的踐行者。它的時代展現着封建統治的黑暗與腐朽,它的追夢李成就在這弄得化不開的混沌中熠熠生輝、可親可貴。堂吉訶德以瘦馬作駿騎,以村姑作公主,以客棧作城堡,以自己作英雄。這些聞之荒誕,但卻不過是一位追夢者心中不老的年輕夢想。童話總是具有浪漫主義色彩,但當它與現實相結合就會變得怪異且費解。堂吉訶德的幻想被時代的巨浪掀翻,可那並沒有關係,他的可愛在於他冒着傻氣做個冒牌騎士,更在於他對英雄夢想的執念與癡狂。

我僅認識一個堂吉訶德式的人物。那便是我的舅祖父。他年輕時參加過抗美援朝的戰爭,兩次入朝,從死人堆裏撿回性命。和平年代的他本可享受軍隊優厚的待遇,他卻樂得享受地摘下軍帽去做木匠,在他眼中,舅祖母躺在他親手做的搖椅上開心的笑容無疑比軍功章更加受用。文革後舅祖父下海經商,可許是爲人實誠,本錢虧得一塌糊塗。步入老年後他作爲爲老年人活動中心謀福利的組織人員經常大半個城市的奔走、受人白眼。我的祖母曾勸說這位不聽話的老頑童弟弟,舅祖父卻笑:人這一輩子不做點自己喜歡的,又有什麼意思?我聽到這話思索了許久,在別人看來,舅祖父是不明智的,放棄待遇、自找苦吃,並且一事無成。但他自己活了一輩子,把平淡的生活擊打出層層水花,他認爲值得,最少,他做了自己喜歡的事。

無論是堂吉訶德還是舅祖父,他們也許不切實際,也許幻想主義,可他們在漫漫人生裏鐫刻下屬於自己的標誌,他們擁有真正的騎士精神,那就是熱情、正義、勇敢與夢想。他們活的坦蕩而無憾。套用納博科夫的一句話:他的紋章是憐憫。他的旗幟是美,他代表一切稱之爲文雅、孤苦、純淨無私和英勇的品德。

人生如戲、沉浮似海,也許你無法成爲最優秀最閃耀的紅日,也許你不能問鼎山巔、一覽衆小,也許你做不到翻手爲雲、覆手爲雨,那就退而求其次,在追夢途中做快樂的自己,做一名只爲自己的夢想而守護的勇敢騎士!

讀《堂吉訶德》有感6

自從讀完《堂吉訶德》以後,我的心猶如湖面一般,掀起了一層層的波瀾。

堂吉訶德是一名生活在鄉村的中年紳士,他將畢生的積蓄全都花在了他所癡迷的騎士小說上。有一天,堂吉訶德突發奇想,他換上一身“騎士裝”,踏上了荒謬而又可笑的冒險之旅。

在冒險的路上,堂吉訶德遇到了無數人的冷眼和嘲笑。他們把這位“騎士”當成了瘋子、傻子,對他充滿了鄙夷與不屑,而堂吉訶德呢?他從來沒有退縮過,也從來沒有在是與否的岔道上來回掙扎過,而是一直抱着堅定的心態去追逐那看似遙不可及的夢想。殊不知他在定下這份決心時,就已經成爲了一名騎士!一名無所畏懼的騎士!這執着的精神使他站上了令世人敬仰的高臺!這股意志是多麼得難能可貴!

放眼整個世界,有許多有着“堂吉訶德式精神”的人最終都登上了成功的舞臺。例如乒乓球選手鄧亞萍,當她決定打乒乓球時很多人都不看好她,可她憑着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冠軍!英國大詩人拜倫腿有殘疾,小時候他想學游泳,親朋好友都勸他,可他卻憑着意志學會了這個對他來說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事,這股信念使他長大後成爲了一名大詩人。這些都是因努力追逐夢想而成功的!

讀完此書,我受益良多。希望所有人都能成爲堂吉訶德一樣的“騎士”,去追逐自己的夢想!

讀《堂吉訶德》有感7

在那邊世界的一角,即便沒有人支持,亦無人讚美,但在這無鮮花無喝彩的舞臺上,也有人在無聲地奮鬥,爲了安撫那高貴的靈魂……

一直以來,《堂吉訶德》一書給我很大觸動。該書講述一位窮鄉紳,由於熱衷於騎士小說而幻想自己成爲騎士的故事。他在家人朋友反對之下,仍義無反顧地付諸了行動,並且決心不改。雖說身心俱疲,遭盡冷眼,他卻依舊不改初心……

初讀這部作品時,我感受到了主人公的瘋狂程度,然後自己也成爲了冷對主人公的一員。

伊始,在我眼中,主人公真的只是個,實在的。可是當我讀到深處,讀到他那種至死不渝的品質時,竟有了些難以言表的。在書中,我感受到了主人公的頑強毅力以及對於美好的強烈嚮往;品味到了主僕之間的深厚交情、朋友之間的濃濃友情以及戀人之間的悽美愛情。它們如水,它們如火,它們如,是那樣動弦……

雙手輕輕合本,靜聽時光流逝,思緒萬千。或許我的境界還不夠高遠,靈魂尚不夠澄明。自慚形穢的好些時刻,我心頭不禁涌起:

在文藝復興時期,人們發現了“人”,於是思想變得更爲。在發現人性後,人們更勇敢地去追求美好的品德,去創造幸福的未來。所以,堂吉訶德真的是得了瘋病嗎?不,至少我不這樣認爲!文藝復興至今已有好幾個春秋了,科學技術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人們已經不用隨處流浪,不必成天只靠幻想生活。我們生在一個好時代,我們都有資格、有機會、有本領去幹一番大事業。可是,現今,真的到處都是善良的堂吉訶德嗎?人與人之間的冷淡,那些冷嘲熱諷,那些見死不救,那些根深蒂固的惡真的不復存在了嗎?問題的答案你我皆知。真的,在我心中,堂吉訶德真的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主人公立志於事業,且有始有終。他始終保持高度的熱忱,即使心有餘而力不足,但仍奮力去闖,用力去拼。他不懼困難,不怕傷痛,總是嚴於律己。誰又能說:這不是人類的榜樣呢?

求學之,比起騎士之,所受的苦頭不過是冰山一角。既然食得飽,力很足,又有什麼理由才美不外見呢?是啊,即使身後空無一人,我也要到底,真誠地本着善良向着所愛之處進發!

讀《堂吉訶德》有感8

由貴族到騎士,大家可能會想爲什麼好好的貴族會變成騎士呢?其實“堂·吉 訶德”原名叫吉哈納,是一個年近五旬的人,生活習慣很奇怪,最愛看那些瘋狂的 騎士小說,還愛聽街坊鄰里說那些關於騎士的故事,每天都瘋癲癲地想着當一名 偉大的騎士。後來吉哈納準備出國旅行,他帶着盔甲和武器,還買了一匹戰馬。光 是馬的名字就想了六七天,最後他給自己起了一個偉大的名字“堂·吉訶德”,和 僕人桑喬踏上了旅程。一路上他和僕人桑喬經歷了許多有趣、驚險的事情。

堂·吉訶德回故鄉的時候偶染重病,最後他的死使全家人都很悲傷。記得有位名人曾說過:“人世間一切事物,無不經歷了由興至衰並且最後消亡的歷程,特 別是人的生命。”是啊!人總是在消磨時間,而只要在人生中做一件轟轟烈烈的 事,此生便足矣。我覺得堂·吉訶德是我的英雄。死後其家人給他立了一個碑,碑 上寫着:

高尚貴族,長眠此地,

英勇絕倫,雖死擾生,

功蓋天地。雄踞世界,

震撼裹宇,身經百難,

生前瘋癡,死後穎異。

我從這裏知道了一個道理,要實現一個夢想,應該不要放棄夢想,抓住機會, 更主要的是“信心”。

我一定要實現夢想!相信我!

讀《堂吉訶德》有感9

讀《唐吉訶德》,開始仍覺得挺有趣,唐吉訶德的荒唐及桑丘的滑稽確實能引人大笑,但看到後面,一種因憐憫而生的憂傷襲上心頭。

唐吉訶德活在一個奇怪的,人們稱之爲瘋巔的世界裏,但他自己卻認爲只有他從事的職業,他過的生活纔是崇高的。他非常可憐,但他自己卻毫不知情,人們看出他是瘋子,爲了拿他取樂,故意迎合他,尊稱他爲偉大的騎士,讓他瘋癲得更厲害。他被玩弄被當作笑料,還自以爲業績頗豐。每當看到他被愚弄時,一面覺得可笑,一面又覺得可憐。他在一羣正常人中間其實非常脆弱,他還比不上一隻耍雜的猴子,猴子知道自己給別人逗樂子,他不知道。下卷寫唐吉訶德第三次出征時,在公爵家受到公爵及公爵夫人的捉弄時的種種事,讓我一個旁觀者心裏非常惆悵。他們讓找管家扮演受傷的夫人,杜撰一個魔法師的故事,讓唐吉訶德去解救苦難中的夫人。他們讓他蒙着眼睛去騎木馬,對着不動的木馬吹風,點火,讓唐吉訶德以爲自己在天空飛翔,與魔法師較量。又讓侍女假扮對唐吉訶德鍾情,讓他以爲自己的美德已經傾倒了無數少女;讓僕人假扮少爺與唐吉訶德角鬥,讓唐吉訶德以爲魔法師改變了少爺的面容。這些愚弄唐吉訶德的事讓他更篤信自己堅持的騎士道,而他病得越深,就越能逗樂別人。 看到這些的時候,心裏在期待,唐吉訶德幡然醒悟吧,看清楚吧,但作者讓唐吉訶德瘋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

我想起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狂人活在也是一個瘋狂的世界裏,相信着並不真實的東西,後來清醒了,覺得自己以前是多麼可笑多麼瘋狂。我們且不論兩部作品的內涵,只看兩個主人公的瘋狂的經歷。我不可能理解那些瘋狂的念頭,但我非常非常地憐憫。我總是覺得那些活在與絕大多數人不同的世界裏,相信着不真實的東西的人在做一個很長的噩夢,我不時地想對他們招手,醒來吧醒來吧。

讀《堂吉訶德》有感10

在寒假這短短的一個月內,我讀完了一部世界經典名著——《堂吉訶德》。它的作者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堂米蓋爾·塞萬提斯,而《堂吉訶德》是他最得意的作品。

《堂吉訶德》一書講述了一位住在西班牙拉·曼卻地區的窮鄉紳被騎士小說迷了心竅,突發奇想去當騎士,還帶上一位鄰村的農夫桑丘·潘沙做侍從。他覺得作爲騎士沒有意中人不行,便編造出了一位杜爾西內婭·臺爾·託波索。他把客店當成堡壘,把店主人當成堡壘的長官,讓他封自己爲騎士。他還把風車當成巨人,把兩大羣綿羊當成兩支軍隊,把紅酒袋當稱巨人的腦袋,不分青紅皁白地亂砍亂劈,弄得滿屋子都是酒,甚至把理髮師的銅盆當成曼布利諾頭盔……他乾的瘋事簡直數不勝數、不可計數。

初看本書,我認爲它只是一部供人消遣的庸俗之作。有句話說得好:“讀堂吉訶德,第一遍是笑,第二遍是哭,第三遍是思考”。果然,我仔細一想,堂吉訶德放棄村子裏和平安寧的生活,出來歷盡艱險、飽經風霜地做遊俠騎士,真的只是因爲瘋嗎?不!他做遊俠騎士有許多難能可貴或荒唐透頂的原因,其中包括了:爲家鄉和心上人增光,讓侍從當上海島總督等等。但最重要的是,他要復興衰亡已久的騎士道,鋤強扶弱、尊老愛幼、保護婦女……這些都是當今社會迫切需要的。

堂吉訶德代表了正義與光明,而他想象出來的壞魔法師啊、壞巨人啊以及種種惡勢力則象徵着邪惡與黑暗。它是以一人之力,抗衡萬般邪惡呀!他吃盡了苦頭、受盡了折磨,依然無怨無悔,維護的是正義啊!許多人都認爲他又瘋又傻,十分可笑,竟把這樣一位偉大的騎士作爲茶餘飯後的笑料!殊不知,真正可笑的,正是他們自己、乃至整個被利益驅使的社會!他們之所以覺得堂吉訶德可笑,就是因爲他們心中根本沒有正義,沒有愛!

哭喪着臉的騎士啊,你瘋得既荒唐透頂,卻又高尚無比。願你的靈魂能在天堂之內、上帝身邊,得到永遠的安息……

讀《堂吉訶德》有感11

《堂吉訶德》的小說主人公原名叫阿倫索·吉哈達,是一個鄉坤,他讀當時風靡社會的騎士小說入了迷,自己也想仿效騎士出外遊俠。他從家傳的古物中,找出一付破爛不全的盔甲,自己取名堂吉訶德·德·拉曼恰,又物色了一位僕人桑丘和鄰村一個擠奶姑娘,取名杜爾西尼婭,作爲自己終生爲之效勞的意中人。然後騎上一匹瘦馬,離家出走。堂吉訶德還按他腦子裏的古怪念頭行事,把風車看作巨人,把羊羣當做敵軍,把苦役犯當作受害的騎士,不分青紅皁白,亂砍亂殺,鬧出許多荒唐可笑的事情,他的行動不但與人無益,自己也捱打受苦。他最後一次到家後即臥牀不起,臨終才明白過來。他立下遺囑,唯一的繼承人侄女如嫁給騎士,就取消其繼承權。

堂吉訶德是由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所著,其書成功的塑造了醉心於騎士事業的'主人公堂吉訶德這個既好笑又有正義感的人物,和忠誠老實的桑丘·潘薩。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堂吉訶德對騎士事業的忠誠,我感覺我們小學生以及青少年們都應該具有堂吉訶德這種醉心事業的精神,爲了自己的理想得到實現而付出所有代價。堂吉訶德同時在生活中也是一個幽默有趣的人。把皮帶當作魔鬼,把羊羣當作敵人。可是在關鍵時刻,爲了維護正義,竟然可以犧牲生命,把生死置之度外,這種精神是崇高得。

最後。我希望人們都可以學習堂吉訶德這種精神,維護正義,維護理想。

讀《堂吉訶德》有感12

堂吉訶德自小就喜歡騎士小說,他夢想着過上古代騎士的生活,於是,他拼湊了一副破爛的鎧甲,把他看上的鄉村姑娘當作心中的女神,還帶上一個叫桑丘的侍從,然後騎上一匹自以爲是世界上最強壯的馬——駑馬難得,便開始出發了,由於那些騎士小說,他誤把風車當成巨人,展開了“驚天”搏鬥,把羊羣當作敵人,又一次展開了“拼殺”,把受害的苦役當作落難的騎士,爲了解救他們而不惜姓名……就這樣,他不分好壞亂打一氣,只爲了成就他的“騎士精神”,而他身邊的小侍從桑丘,總是驚呼着告訴主人真相,而主人則以“魔法師的傑作”矇蔽桑丘,桑丘則又悔恨自己不該爲了小利益(騎士曾許諾給他一個小島)來和堂吉訶德瞎混,於是,堂吉訶德的鄰居參孫·加爾拉斯果學士知道了這件事,他爲了醫治堂吉訶德的“精神病”,便假裝成騎士來打敗堂吉訶德,可是反被英勇的堂吉訶德打敗了,但是他並沒有放棄,他又一次向堂吉訶德挑戰,終於打敗了偉大的騎士,因爲事先的條件,堂吉訶德回到家中,在臨終時才明白一切的虛幻,並囑咐外甥女不能嫁給看過騎士小說的人。就這樣,這位偉大的騎士走了,一切故事都以完結了。

讀《堂吉訶德》有感13

《堂吉訶德》是諷刺文學的典範。

作者塞萬提斯借用騎士小說這種體裁,塑造了這個被騎士小說弄得神魂顛倒、荒唐可笑的堂吉訶德的典型形象,指出閱讀騎士小說會帶來可怕的後果,來達到諷刺騎士文化和現實社會的目的。小說閃耀着人文主義的光輝。

小說通過一件件荒誕的事突出人物的性格。小說的主人公堂吉訶德和他的隨從桑丘形成鮮明的對比,堂吉訶德瘦而高,桑丘胖而矮;堂吉訶德知識豐富而桑丘是一個文盲。他們的坐騎也截然不同,一馬一驢。他們的性格也形成鮮明的對比。

堂吉訶德在談論中不涉及騎士道時,他有堅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德,頭腦清晰,見識高明,但一談論騎士道時,他又變得頭腦不清楚,就像一個瘋子。他的性格具有雙重性:一方面他是神志不清的,瘋狂而可笑的;但同時他又代表高度的道德原則、無畏的精神、英雄的行爲、對正義的堅信以及他對愛情的忠貞,他是理想主義的化身。他越瘋瘋癲癲,造成的災難也越大,他每次都衝上去想要幫別人,可是結果卻幫了倒忙,幾乎誰碰到他都會遭到一場災難,但越是這樣,他的優秀品德也就越鮮明。堂吉訶德堅信騎士道,全身心浸透着對理想的忠誠。儘管他渴望當一名騎士並模仿騎士行爲是可笑的、荒誕的,但他討厭邪惡,不滿人間苦難,憎恨奴役和壓迫,崇尚自由和平等,是非常崇高和偉大的。

如果說堂吉訶德是理想主義,屬於過去;而桑丘就屬於實用主義,屬於現在。桑丘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桑丘是堂吉訶德許給他種種好處,他才當侍從的。他貪圖錢財,但是他從海島總督離任時,卻是“來時赤條條,走時也是赤條條”;他滿足於口腹的享受,一有好吃的就會大吃大嚼,但是他也可以和主人一起風餐露宿、忍飢挨餓;他是一個只顧眼前利益、只顧自己的農民,儘管有私心,但他對堂吉訶德卻又忠心耿耿;他有時非常愚蠢,但又憨中有細,妙語如珠。他認爲“天上飛的老鷹,比不上地上跑的母雞。”他憑常識判斷處理問題,他是一個典型的實用主義者。

小說塑造了兩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可笑、可敬、可悲的堂吉訶德;膽小、貪財、講求實際的農民桑丘。真可謂“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結合,理想主義與實用主義齊飛”。

讀《堂吉訶德》有感14

夢想是一縷燦爛的陽光,讓我們的內心溫暖而更積極向上;夢想是一杯上好的紅酒,讓我們的生活醇香而更值得回味;夢想是一座燈塔,指引着我們前進的道路;夢想是一串沙灘上的腳印,綿延無盡頭……

——題記

騎士的幻想

堂吉訶德,典型的理想主義者,對閱讀騎士小說上了癮,漸漸失去理智,披上鏽跡斑斑的盔甲,拿起積滿塵垢的長槍,離家出走。他自稱要遵循騎士道的做法行事,把書裏描寫的那些遊俠騎士的壯舉都親身體驗一遍,做一個名揚四海的遊俠騎士。

其實,堂吉訶德是一個相當可愛的幻想家。他把風車當做巨人,把羊羣當做敵人,把客店老闆當做城堡長官,把相貌醜陋的村姑當做美若天仙的貴婦人,鬧出了不少的笑話。

在許多人的眼裏,堂吉訶德可能是個地地道道的瘋子,可是他可笑但並不可不惡。雖然他的理想瘋狂,他的行爲有悖常理,但他爲了實現自己的夢想而表現出來的驚人的毅力、勇氣和大無畏的精神是令人瞠目結舌、稱讚不已的。當他面對自己眼中出現到的所謂的敵人時,他會毫不猶豫的衝上前去與他們廝殺,雖然結果總是把他自己弄得遍體鱗傷,但是,他的樂觀與信念會支持着他繼續踏上充滿冒險的旅途,除暴安良、維護正義,完成自己的騎士夢。因爲在他眼裏,夢想一旦被付諸行動,就顯得神聖無比。

儘管這些奇妙的遭遇只會出現在像堂吉訶德一樣充滿幻想精神的騎士心裏,但他們能夠爲自己或許不會成爲現實的夢想而一惜一切地拼搏,這實在是可笑,可悲,又感人至極……

蝸牛的夢想

一隻小小的蝸牛,柔軟的身軀上揹負着一個重重的殼,緩緩地蠕動着身軀。陽光從樹葉的縫隙間星星點點地灑下,它擡頭望着蒼勁的樹冠,透過間隙,終於看到了那美麗而碧藍的天空。它的內心深處發出了一種呼喚: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一覽美麗的風光,完成自己的夢想。於是,這隻微小但又偉大的蝸牛從這棵參天的大樹下,開始了自己的旅程。

暴雨傾盆,它緊緊地抱住樹幹,任憑那粗糙的樹皮打磨肉體,它也不曾放棄,只記得:往上爬,再往上爬。烈日炙烤着大地,它只是在樹葉下進行片刻的休息,就繼續追尋夢想的腳步……

白晝,黑夜,不間斷地交替。

當黎明再一次到來時,成功之門大開,它跨上了最後的一步,站在大樹最高的枝丫上,沐浴着久違的陽光,心中甚是溫暖。它轉動着小小的腦袋,放眼望去,連綿的山巒、奔騰的溪流、充滿生機的綠樹……美麗的景色盡收眼底,心兒裏充滿了“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豪邁之感。頓時,它的雙眼被淚水模糊,眼前的美景交融在了一起,顯得更加朦朧。咽喉中一陣苦澀——百感交集。這其中或許有辛酸,有感動,有對忍耐已久的痛苦的發泄,但我覺得更多的應該是盪漾在心波中的甜蜜感、幸福感。

無論是偉大的騎士堂吉訶德,還是小小的蝸牛,他們都能夠爲自己的夢想而付出。古往今來,世界上不乏充滿夢想且敢於探索和追尋的人兒。萬戶對太空滿懷憧憬,自制飛行器,雖然他爲此而摔得粉身碎骨,但他爲航天事業奠定了基礎,執着的追夢精神也廣爲人們讚頌。發明大王愛迪生對光明充滿夢想,經歷無數次試驗後,讓我們在黑夜中也能享受到光明。

至於我們,若是在年輕的時候,能夠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追求自己的夢想,不爲了一些難以釋懷的瑣事而猶豫不決,更不因爲路途的艱險而在中途退卻。只是拋開一切,朝着自己的夢想心無雜念地進發。如此,就可以在自己年邁的時候告訴自己的子女:我在像你們這樣年輕的時候曾經爲了自己的夢想瘋狂過,追尋過,我將孤獨、挫折、笑容、淚水、歡樂收入囊中,我享受這過程,我很快樂。

記得我小時候,初學騎自行車,十分羨慕那些大哥哥們單手騎車的帥氣樣子,夢想自己能像他們一樣輕鬆自在地駕馭自行車。一天午後,我終於等到了機會,趁大人們都在睡午覺的時候,小心翼翼地把自己的自行車推出了家門,生怕發出一丁點兒聲音驚動了大人們。我坐上車凳,雙手握住把手,心中默唸“三二一”,踩下踏板,小車就搖搖晃晃地向前駛去了。騎過一段路,我慢慢地鬆開了右手,儘管心中緊張得很,但還是勇敢地嘗試了。剛開始,我發現單手騎車並沒有那麼困難,自行車依舊平穩地向前駛去,可突然間,眼前的路變窄了,我心裏一慌神,左手控制不好方向,還沒來得及用右手抓好把手,自行車便向一邊倒了下去,而我正好摔在了一堆碎磚瓦邊上,右手手腕被割開了一道口子,鮮血不停地向外冒出來。我急得汗流浹背,想哭又不敢哭,趕緊丟下自行車跑回家,貼上創可貼。

這次經歷讓我的手腕上永遠留着一道疤,每每看到它,便會想起自己小時候的糗事而笑出聲。我想,這便是一種幸福吧。

能夠爲自己心中小小的夢想瘋狂一把,無論是受到日曬、雨淋,還是人們的嘲笑、蔑視,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那都是屬於自己的最珍貴而又最美好的回憶,都會讓我們感到快樂。因爲奮鬥過了,盡力了,就不會留有遺憾。

回憶起那段追尋夢想的旅程,只覺得很美好,而且從心底泛起了一層幸福的微波,一圈一圈地盪漾開……

讀《堂吉訶德》有感15

《堂吉訶德》誕生於16-17世紀的西班牙,這個時期正是文藝復新新舊交替的時代,伴隨着新興資產階級人文思想的產生,社會也呈現出一種新的氣象。此書講述的是一位居住在西班牙拉.曼卻,身體虛弱、年近五十的老單身吉哈諾,整天沉浸於騎士小說,夢想做一個闖蕩天涯,扶困濟危,懲惡揚善的騎士,於是便用破甲駑馬把自己裝扮起來,還給自己換名“堂吉訶德”,以醜陋的牧豬女作爲美賽天仙的崇拜貴婦,再聘矮胖的農民桑丘做自己的侍從,三次出門周遊全國,開始冒險之旅,去完成鋤強扶弱的騎士夢想。但結果鬧出不少笑話,幾乎到處碰壁受辱,被打成重傷或被當成瘋子遣送回家,最後以病死做終。

從該作品的整體來看,我認爲可以算的上是鴻篇鉅製了。整篇小說描寫的人物總共有七百多個,他們有貴族爵士、神父、地主、市民、士兵、農夫、囚犯、強盜、妓女等等。在內容上有宗教觀念對人的脅迫,有下層人民的艱辛與樸實,有公爵階層安逸的生活,有年輕人對愛情的執着和衝動,有不可擺脫的家庭門第觀念,有婚戀不自由所導致的不幸。涉及了政權,經濟,戰爭,宗教,道德,風俗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描寫的生活場面十分廣闊,從貴族的城堡到外省的小客站,從農村到城鎮,從平原到深山,從大陸到森林,展現了一幅完整的社會生活圖卷 。在反映現實的深度和廣度上令人稱奇。從而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作品具有的史詩性質,貫徹着一種啓蒙思想,映照着西班牙一種焦躁不安的情緒。

首先我想談一下這部作品的藝術特色。從整個小說來看,作家的敘述方式是極富特色的,作品並非簡單地平鋪直敘,而是理想化的情懷穿插着巧妙的敘事。小說中的主人公是堂吉訶德,寫他的各種荒誕離奇的經歷就運用了虛實結合的方法。是一本穿插在一位顛沛流離的其實真實故事中的虛構小說。小資教父楊少華說過,“說謊的不都是小說家,也可以是政治家、外交家……但不同之處是小說家說謊不受道義上的譴責,莫如說說謊說得越大越高明,小說家越能得到人們的讚賞和好評。”我想塞萬提斯正是巧妙地做到了這一點的,通過栩栩如生的虛構而將真相找到另一場所投以另一光照,堂吉訶德與風車大戰,與羊羣廝殺等等這些的情節固然是虛構的,但這也正是堂吉訶德渴望伸張正義,懲惡揚善,同時也是他深受騎士道精神侵蝕的投射。這一點不可忽視。

再來我想談一下本作的語言特色。由於我看的版本是由楊絳翻譯的,因而讀起來有了中國傳統章回小說的感覺,從該書的章節間的轉換等等可以瞭解到這一點。再者關於這部作品我最喜歡的部分就是西班牙民諺的靈活運用。特別是在桑丘這個任人物的塑造中,妙語連珠一串串迸出,諺語似乎手到擒來,豐富多彩。例如,“運道往往在不幸的地方開個門,讓壞事有個補救”,“對壞人行好事,就是往海里倒水”,“不打算守約的人,訂約的時候不計較困難”,“不幹超人之事,不成出衆之人”“天空的老鷹,不如手裏的麻雀”等等,這些諺語的運用使人物特徵鮮明化,使作品的可讀性增強,又顯具民族色彩,達到了較好的藝術效果。總而言之,作品瀰漫着一種塞萬提斯的風格,然而又似乎沒有風格,毫無矯揉造作,語言流暢。也正是這種“無風格”,使他的作品難以模仿,也難以被超越。

接下來,我想對主要人物性格做一個分析。在當今社會,堂吉訶德儼然已經成爲一個標籤式人物,帶着“瘋狂”“執拗”“傻瓜式”的特性,但是如果回到遙遠的十六世紀,真正接近賽萬提斯的文本時,人物面貌的呈現卻是豐盈,有趣,不乏智慧的。

桑丘雖然不是本部作品的第一主角,但毋庸置疑他在小說中的重要位置是不可否認的。小說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桑丘與堂吉訶德之間的對話。雖然他沒頭沒腦,廢話連篇,喜歡就勢發揮,故意玩笑,但不得不說,他的語言部分是本書的一個亮點。他一會兒勸主人不要現實幻想不分,一會又和主人一起相信魔鬼的存在。可愛自然而毫無做作,即使有時候表現得像一個只顧眼前利益的小人,但也卻可見他的真誠。在《堂吉訶德》下半部分,可以說堂吉訶德傾向於相信桑丘了,我不妨相信這是桑丘的個人人格魅力,也是他鮮明的人物特色。

而本小說的主人公堂吉訶德則句句不離騎士道,認爲應該“竭心盡力讓大家知道,不恢復崇尚騎士道的盛世,是個大錯”,並相信“自己能使騎士道死灰復燃,比古代更光芒萬丈”。他行爲莽撞胡鬧,荒謬絕倫,主觀意識太強,但是其說起話來頭頭是道,談吐文雅,通情達理,而且他的品德是有高尚的一面的。他痛恨“現在這個年頭,懶惰壓倒了勤快,安逸壓倒了勤勞,罪惡壓倒了美德,傲慢壓倒了勇敢,甚至拿槍桿子的也空談而不實行了”,他同情被壓迫的人民,痛恨專制制度,倡導“一切東西都平等”,詛咒他的時代是“萬惡的時代”,從這些方面我們不難看出堂吉訶德內在品德高尚性。但正如一位大家所說,“堂吉訶德的理想在雲端,卻只能在腳下的大地上橫衝直撞。”童話般的理想世界與現實中的不如意之間的衝突是如影隨形的,因此如何作出抉擇就成了關鍵性的問題。是潔身自好明哲保身,還是拍案而起勇於反抗?

這一抉擇讓我想起楊少華在《雞蛋與高牆》中所說的,“假如這裏有堅固的高牆和撞牆破碎的雞蛋,我總站在雞蛋的一邊。無論高牆多麼正確,雞蛋多麼錯誤,我還是站在雞蛋的一邊。”這表現了他願意做一位以良知爲標槍的勇士,去射穿限制人們自由的那無形的牆,去歌頌一切精神存在的可能性和豐富性,擁護自由。在物慾橫流,個人主義膨脹的今天,這種精神必然是難能可貴的。堂吉訶德一個人勢單力薄,但他卻選擇了做一隻並不妄自菲薄脆弱的雞蛋,即使只能做一隻雞蛋,他也要砸向那阻礙平等和諧,光明自由的高牆,力量固然有限,但總比做一直縮頭烏龜要來的高尚。即使是“以卵擊石”,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會有“水滴石穿”的那一天。換一種比喻來說,做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也未嘗不可。你相信和追求公正和和平,不可避免地,會與你所處的未必多推崇公正和和平的社會和環境即世俗價值和觀念拉開距離,但是隻要你能耐得了孤獨,忍得起周圍的冷嘲熱諷,最終成爲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也未嘗不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從這個角度最容易讓我聯想到的人物即是方舟子。從XX年創辦第一個中文學術打假網站至今,方舟子的打假生涯已經有十幾年了。作爲一個專業打假人士、科普作家,十幾年來他打假無數。可是逾十年之久的打假,假並沒見少反而見多,他自己反而招來一身麻煩。小至來自各界的攻擊和壓力,大則出其不意的人身傷害。當然,堂吉訶德是忠貞地奉行的騎士道,以這種精神的實踐做爲自身的人生訴求,而方舟子實則糾正社會的不正之風,沒有“騎士道”這個中介的存在,但是不可否認,他們都有爲了堅持正道和真理而進行着誓死般的捍衛。在讀這本小說時,在“英勇的堂吉訶德和威武的鏡子騎士的會面”一節中,隨着小說的娓娓道來,一開始我確實萌生了一種希望,一種“堂吉訶德不再是孤身作戰”的希冀,一種“英雄不再孤獨”的期盼,但最終顯然是以失望告終的。再聯繫方舟子的事件,中國要走的路還很長,在社會的其他方方面面,我們不可否認地說,我們需要更多的方舟子,需要更多的“堂吉訶德”,去戰勝現實中的種種妖魔鬼怪。我們盼望着這麼一天的到來 中國社會不再是以一己之力抗拒羣妖亂魔的一天。

我想作者的本意並不僅僅限於把堂吉訶德當成諷刺的對象,而是讓他成爲了一個諷刺者。他對桑丘說:“讓他們叫我瘋子吧,我還瘋的不夠,所以的不到他們的讚許。”讓讀者看到喜劇背後的悲情色彩或許纔是作者的本意所在。小說的虛構性甚至是一種無厘頭的風格,讓我聯想到了周星馳的電影。周星馳已經成爲一種文化現象,正如《堂吉訶德》一樣,好的喜劇是可以讓人流淚的。以《唐伯虎點秋香》爲例,就是一部展現關於愛情、理想和現實激烈衝突的影片。通過唐伯虎的人生矛盾衝突,似乎可以使我們想起佩索阿所所說的“我是一座橋樑,架在我之所是和我之所願之間。”大概堂吉訶德也願成爲一座橋樑,架在他所希冀的和平和諧,公平正義的理想社會和現實之間吧!再從周星馳電影的普遍特點來看,一般觀衆看到的往往是周星馳的嬉戲、調侃與玩世不恭。但是他不經意間觸及的社會和事物的本質,往往讓我們的笑後更加的淒涼。小人物的奮鬥故事似乎是他電影的主題。但是小人物的人性卻是美的,他們有着對人倫情感的追求,其實堂吉訶德何嘗不是一個小人物,有着很多的毛病和缺點,但是卻不甘示弱,勇於冒險和拼搏,堂吉訶德行爲的不合理性正是也正是現實世界荒誕不合理性的映射。當然,一個是影視作品,一個人文學作品,比較起來不盡相同,我這裏只想說明,喜劇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笑料,而應該對其內涵有所領會和感悟。

以上只是我個人對這部作品的淺薄看法,魯迅說過,“看人生因作者而不同,看作品也因讀者而異。”我們看一個具體的人,尤其是文學作品中“來源於生活

卻高於生活“的藝術形象,不能用簡單的公式框架來評價。對於堂吉訶德亦是如此。但無論如何,堂吉訶德在我心目中樹立的仍然是英雄的形象,是敢於“撞高牆的雞蛋”,比起社會上任何畏畏縮縮,只求自身安逸的膽小之徒要高尚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