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關於《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精選12篇)

關於《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精選1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1W 次

關於《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精選12篇)

關於《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精選12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精選12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1

作者敢於挑戰中國的傳統式權威“父母一定是無條件愛你的”,也提出自己對儒家思想的不同見解,讓我感覺讀到了不一樣的東西,不再是以往簡單的心靈雞湯式文章。當我看美劇時,我總會驚歎於他們的直接,敢愛敢恨,忠於內心,他們經常很坦然地說出父母是如此糟糕,而不是一味地美化父母,他們只是簡單的陳述事實,卻沒有加進去那些多餘的道德綁架式暗示“父母是愛我的,我怎麼能這麼對他們呢,一定是我錯了”,這種真實感在書中得到強烈共鳴,其實好多不合理現象我們有目共睹,但我們總善於去僞裝,去模糊真相,去逃避,而用一句無法求證的“愛”來代替一切深層次的思考和回答。這也提醒我們缺乏思考的人云亦云是如此的可怕乃至可恨,應常懷一份獨立思考的智慧。

作者一直也在強調兩個字“感受”,無論在於朋友,家人,戀人的相處中,我們都應記住這一點,“感受”纔是重中之重,因爲在這種相處中,我們追求的都是“愛”,而非利益,對愛而言,事實不重要,對錯不重要,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感受”,只有你懂我,我才存在,愛才存在。

  《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2

愛永遠是好的,家永遠是溫暖的,這是我之前心裏的定見。本書從心理學的角度對這一廣泛存在的概念進行了深刻剖析,讀之讓我對愛和家的功能與作用有了全新的認知。

父母、夫妻、親子,這些最親近的家庭成員間的關係,似乎每個人天生就知道如何去處,但說實話並不一定科學,很多時候屬於當局者迷的狀態,即使蘊藏着很大隱患,如果不能得到恰當的指導,也根本察覺不到,更不用說找到問題的病根對症下藥了。

本書的長處就在於將常見的家庭各成員之間關係的問題展現出來,讓我們明白很多嚴重後果的根源究竟在哪裏,因爲很多問題如果不明白形成的原理,是不大可能做到最好的,因爲很多時候需要從一種旁觀者的心態和視角觀察與理解。通常,戀人或夫妻之間吵架也好,父母和孩子之間鬧矛盾也罷,更多的是糾結於一時一事,很少有人會想那麼多那麼深,對於對方的不講道理和無理取鬧,往往是難以理解、徒然助長火氣。

明白這些道理之後就會完全不同,再面對類似問題時,至少心裏有深度探究的概念、更妥善處理的方法,不至於只是火上澆油、激化矛盾了。

如果不去了解這些知識和理念,一味按照自己的觀念,根據自己的喜好,將自己的意志、想法和做法強加給家庭成員,或者任家人處置的話,愛也會造成不好的結果,家也確實會傷人的……

  《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3

剛好今天生日,看完這本書,當然,可能未來需要再次閱讀……

我對家庭的理解是真正跟父母在一起後纔開始的,或者更確切的說是最近一年多時間纔開始的,小時候不在父母身邊,記憶中只有重男輕女的思想……所以直到前年,我還會經常做噩夢,夢到自己生病了,但並沒有人知道……夢裏的那種絕望感,醒來還會覺得真實,然後哭上很久……儘管事實上是,很多次我生病了,我父母都很擔心的陪在身邊……

畢業後跟父母住在一起,跟哥哥嫂子在一起,一家人在一起,開始的時候有經常有爭吵,有不理解,我想這可能是因爲事實上我們大家都不熟悉的緣故,儘管我們是一家人,可是互相瞭解和認識,也真正的是大家住在一起,瞭解彼此後才發生的……

寫到這裏,突然覺得這或許也是一種很好的安排……我們從小獨立,但還好,我們現在還相信愛,因爲愛一直存在……

但是,我也常在想,這樣反着過,對於現在的我來說,是否是真的好?一個原本該獨立面對的各種問題,現在都是家人扛着……

文末的那句話很好:家是港灣,愛是退路。因爲有家,因爲有愛,可以無畏前行……大不了,從頭來過……

  《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4

自己一直以爲深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比如:棍棒教育等,但是,隨着自己越來越多的讀書,越來越多的思考,已經不太認同所謂傳統的教育方式了,但是,自己在具體的執行上,有時候還是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是自己一直以來做的不太好的地方。

看完這本書之後,自己覺得一定要改,而且,要有行動地改變。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思考有如下幾點:

第一,嬰幼兒時間的教育。這個時期的孩子由於太小了,也談不上所謂的教育,更多的是陪伴,但是,陪伴也不僅僅只是每天陪在孩子身邊就行了。中國的一大特點就是,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在老家,由爺爺奶奶帶,這是廣大中國農村的特色。

城市裏的工薪人員,可能要好點,至少下班回家能陪陪孩子。所以,對於農村的父母,首先,要解決的是如何能陪伴孩子成長,書中強調,特別是孩子在3歲內,一定要有媽媽的全程陪伴成長。

光是陪伴還不行,還要能做到足夠好的媽媽與原始母愛貫注,媽媽能非常敏感,能與孩子建立起一種類似於“心靈感應”的交流。這樣就會讓孩子在陪伴的過程中,慢慢形成自己的人格,非常有益於孩子心理健康的成長。

對於這一點,我相信很多城市中的工薪階層,應該比農村的父母們,也好不到哪裏去吧。陪伴孩子的成長,可不僅僅就是一直在孩子身邊,而是要“用心”去陪伴。對於這點,我個人的思考是:高質量的陪伴。就是那怕我是一個月,兩個月和孩子的分離,但是,每次和孩子在一起的幾天,都是用心在和孩子交流,也要比只是人在而心不在孩子身邊的要好,當然,這僅僅只是我個人的思考。

第二,青春期的教育。當孩子們進入青春期後,都會出現一些叛逆,而這些叛逆,正是從小父母教育的問題導致的,父母從小對孩子的控制慾越強,孩子青春期的叛逆越強烈。

所以,從小就要學會,主動讓孩子發揮,要引導孩子自主選擇,獨立思考,給予孩子充分的自主權,而不是一味地去按着父母的意願安排孩子做選擇,還美其名曰:都是爲了孩子好。

青春期,要以引導、溝通、聊天爲主,做孩子的朋友,充分尊重孩子的私人空間,這點對於中國家長來說,就是權威的挑戰,所以,真正要改變的是中國家長父母,而不是孩子。

第三,成年之後,應該儘早讓其與自己分離,不要把孩子用愛的名義,拴在自己的身邊,這樣即害了孩子,又害了自己。網絡上被網友們吐槽的巨嬰是如何產生的,就是以上三步都沒有做好,一步一步地,父母把自己的孩子養成了巨嬰。

對於孩子,整部書,首先,以高質量的媽愛陪伴爲主,其次,當孩子慢慢長大之後,就要學會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只有當孩子形成了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後,很多的決定、選擇,纔不需要父母幫其完成,這樣孩子自然而然地就“獨立成人”了。

書中也有了對於夫妻關係的描述,但是,主要還是以家庭教育中的孩子爲主,特別是母親這一角色對孩子成長的至關重要性,所以,這也導致了看完這本書的女性朋友們,都覺得太不公平了,感受養孩子、教育孩子都是母親的事了。在我看來,想要孩子健康的成長,父親的角色同樣重要,只不過,本書是以母親與孩子爲主線來講述的。

  《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5

我是一口氣看完的,我一直有個疑惑我爲什麼想要得到媽媽的愛。看完好像明白了。我在家是老二,上面有個姐姐,下面有個弟弟。

媽媽生下我以後家族再蓋房子,當然媽媽肯定去幹活去了。我呢就放在搖籃裏,因爲奶奶養了很多豬,我聽媽媽說搖籃放在桌子上的。所以我小時候0到三歲應該是沒有得到媽媽的關愛的,因爲媽媽沒時間。去幹活去了。我跟弟弟相差三歲。但是我跟我弟弟之間其實還有個小孩子的,是個妹妹,送人沒多久就去逝了。家族裏呢,我好像是沒有得到關愛,小時候也不愛去親戚家走動。

看見了應該要和諧了,我第一次分手以後就很長時間就沒找男朋友,我一直想着自己變得足夠優秀的時候纔能有人喜歡我,纔會有跟別人旗鼓相當。所以我一直想突破自己。想讓家裏變好,我花了十年的時間讓家裏兄弟姐們都有所居,我放心了對原生家庭的關係。但是我發現我姐姐找了一個比自己條件差的人時候我是氣氛的,因爲我覺得我姐應該找一個條件好些的。因爲我姐在市裏有房子。男的一無所有,還漲的不好看。我各種跟我媽媽鬧,認爲我媽媽並沒有做好一個母親的角色。

確實媽媽沒讀書,我覺得很多地方做得不好。當我這樣指責時,媽媽扔了一句,以後家裏的事情你管,你去說,我不管了。我流淚了,又陷入了情緒中,想着爸爸在就好了,我就不用管了。其實這裏面有家庭關係的錯位,我的溝通問題。我把自己認爲的好強加到別人身上。我一直不斷的跟自己說放下放下,分割與原生家庭的關係。我想這就是成長吧!是我要突破的功課。放下對原生家庭有責任的執念。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生活,我不能干預。

  《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6

這本共分爲了四個部分,一共32個真實案例,讀完這本書我發現,這些案例,我們或多或少都可以從自己還有身邊的朋友,同事中發現一些影子。原來在我們眼中看起來那麼正常又習以爲常的事情,在一步步的影響着夫妻關係,也影響親子關係。讓家失去最初所想的溫馨。在這本書中,我比較喜歡其中兩個板塊。

第一個是家庭中的夫妻關係:在夫妻關係中,讓我印象最深一個內容是:別拿自己的尺子量對方。這本書中,把這個尺子形容成了一個座標體系,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座標體系,也就是自己的尺子,而我們非常習慣於從自己的座標體系出發,去推測,去揣摩,評價甚至抨擊另一個人,卻忘了,對方也有一個現象場,有一個與自己完全不同的座標體系。通俗的來說,就是希望對方按照自己的要求來做事,來思考,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有這樣的想法。我知道,我自己有時候很容易會這樣,但是現在我在學會控制我自己,不去用自己的座標體系理解對方,那會進入一個什麼狀態呢,會覺得我已經很想去理解你了,你卻不懂。這樣雙方會進入一個溝通死循環。這邊唸書中提到,如果你真的非常希望能理解對方,就必須忘掉自己的座標體系,嘗試這進入對方的座標體系,這是唯一的途徑,再一次通俗的說法就是,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其實是不是說着容易,做起來難,因爲難,所以纔有這麼多人處理不好這件事情。

第二個是家庭中的親子關係: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模式,是孩子與其他人建立關係的基礎,也是孩子的任何和情商的基石,這比知識更重要。如果童年時,我們與父母的關係模式比較健康,那麼我們長大後與別人相處也會比較健康,反之,就難以與別人健康相處。也就是目前在親密關係中談論比較多的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國內知名的心理學家曾奇峯說:“一個人的現實際關係,是他內在客體關係向外投射的結果。”這句話中的客體關係指的是什麼呢,是我們心中內在的:我個人與重要親人的關係。我是關係中的主體,重要的親人是客體。這個關係就形成了客體關係。重要的親人,一般指父母。而這個客體關係,主要指內在的自己與父母的關係,一般在一個人五歲之前完成。內在小孩與內在父母的關係模式,形成一個人的童年,主要是六歲前,這個模式形成後,以後的人生裏,我們將不斷的將這麼模式呈現在現實世界中,所以說,內在的客體關係模式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簡而言之,即性格決定命運。

不管是夫妻關係還是親子關係,一種關係模式一旦形成確實很難改變,改變的唯一途徑就是自我本身發現這個問題,並且自我承認這是個問題,想要去改變,並且發現病症所在,其實這很難。因爲它必須先否定自我,再重新建立,但是一旦成功,自我的進步是一定非常明顯和持續有效的。

  《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7

想到閱讀這本書實在自己與妻子和孩子出現一系列矛盾的時候產生的慾望。開篇的內容直觸自己的某些痛點,隨着展開的文字,牽引着自己的思緒回憶童年到如今的一張張記憶圖片。

童年時的自己沒有任何抵抗的接受原生家庭的影響,一直影響到兒子出生的第三年。當自己藉以不能讓兒子長大後爲一個胖父親而感到羞愧的理由開始減肥,並減肥成功後。其實,後面實質的內容是內心對自卑感的覺醒,內在的幸運力量促使自己超越自卑,建立自信。在隨後的一段時間,事實上無意識的真正脫離開了原生家庭和父母的鏈接。從而也真正意義上建立起自己的家庭。我想在這一點,真正的成長一定是從真正意義上的與父母分離開始的。

後續因爲一些挫折讓自己又開始真正的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從閱讀聽書開始,真正的開始規劃自己的人生,有意識的去發掘成功和幸福背後的規律,探索和總結自己的人生哲學和可以複製的成功學。通過了解宗教和哲學,思考人生的意義。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家是港灣,愛是退路。基於愛,通過感受的認知纔會建立最健康的家庭關係,爲孩子的成長創造溫馨的環境。

  《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8

《爲何家會傷人》這本書是何老師推薦的,由北京大學心理學系資深心理諮詢師武志紅著。全書共四章,每一章節之下都包含了家庭關係中對這一主題的認知。

單從書名上看就感覺有很大的噱頭,“家”是由每一個個體組成的共體,這就像把不同質量的液體倒在一個容器之中,有的能夠相融合,而有的卻怎麼也融合不了。正如本書的扉頁所寫,“這是一本溫柔的書,也是一本有用的書”。

作者編寫的目的是希望通過這樣一本溫柔的書、有用的書,讓閱讀者感受到“家是港灣,愛是退路”。

全書共四章,第一章的主體是夫妻關係。武志紅說夫妻關係是家庭的核心。他認爲從戀愛到婚姻到生育再到婆媳關係,這些都是家庭中夫妻關係的折射。通過舉例論證想要營造一個健康的家庭系統,必須將夫妻關係置於家庭中最重要的位置。

這一點正如我之前所強調的那樣,教孩子的時候,我們要告訴他爸爸愛媽媽,媽媽愛寶寶,寶寶愛全家。一個家庭之中,能把夫妻關係放在第一,想必家庭氛圍不會差,孩子在模仿和影響之下也會如對待他日後的伴侶和孩子。這是一種良性的循環。

第二章講的是分離。他說,“分離是生命中永恆的主題”。確實如此,孩子從媽媽子宮出來的那一刻就已經感受到了分離的痛楚,這是給它上的第一堂課。然後是上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工作、婚姻。。似乎人生的每一件大事都是伴隨着分離而開始的。如果不能夠很好的分離,那麼一定不能很好的成長。給我印象較深刻的是,某一個媽媽送孩子上學,每一次孩子都哭得像個淚人,她哭得比孩子還要兇。她說她從未跟孩子分開過,甚至幼兒園也沒有。我想這對孩子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沒有分離就沒有獨立,沒有獨立也就沒有了成長。

我們懼怕的不是分離,而是過渡分離。

有些家長一直在跟孩子“分離”,他們的“分離”是不在乎孩子的感受的,他們總是給自己找各式各樣的藉口去遠離孩子。他們賺了很多錢,很多名譽,但是卻丟失了孩子想與他們靠近的心,想獲得愛的一顆童心。

分離在夫妻關係中也是適用的,不然也就不會有“小別勝新婚”這樣一說了,很多夫妻之間的問題的產生要不就是不懂得分離,要不就是不懂得親密。如何把握好尺度,還需要自己去衡量。

第三章講述的是親子關係。與其說是親子關係,倒不如說是夫妻對孩子的期望,其中講述了網絡問題、考試問題、教育問題等等,這些都是當下最熱門的話題。我總是記得一本愛情小說中女主人翁說的那句話“你越功利,世界對你越神祕”,是的。雖然我們一直在呼籲自由,呼籲減負,但是面對着“別人的孩子”,我們還能本着初心嗎?還能繼續保持自己的初心嗎?“你越功利,世界對你越神祕”但是誰又說結果不重要呢?看!我們的人生多矛盾。

第四章講述的是中國家庭中所出現的問題,比如婆媳關係,所思並非所行、愚孝等。

看完此書,武志紅將夫妻關係放在家庭的核心位置,讓每個人學會“分離”,注重孩子的感受,這些我非常的贊同,每一個案例和分析都非常出彩。但是,在某些部分上,我是持懷疑態度的。武志紅在本書後面特別強調了母親對育兒的作用,這點我不否認,但是缺少父親在育兒中的角色。他說,“孩子越小就越需要媽媽的關注和愛,在嬰兒一歲之前,怎麼愛他都不過分”;他說“孩子至少要讓媽媽帶到九個月,才能保證真孩子有一個最低的心理健康基礎”;他還說,“如孩子三歲前,媽媽與孩子有兩星期以上的分離,就會造成不可逆轉的被拋棄創傷”。作者似乎放大了母親的作用,而基本上看不到父親對孩子的作用,難道孩子不需要父親的關注和愛?不需要父親帶到九個月?不需要關注分離?這點我非常質疑!

一個不在乎父親這個角色,將責任全歸結於母親的心理學作者。他要不就是關注市場的價值,要不就是自身的家庭也是需要幫助的!

正如知乎網友的評論:“對於從來沒有心理學理論的普通老百姓來說,看了武志紅的書,瞭解了一些心理學知識,發現了一些自己問題的原因,覺得就挺好,已經可以了,那對他們來說肯定是靠譜。畢竟武志紅給他們啓蒙了。對於心理學界來說,武志紅就是一個很麻煩的存在了,因爲他紅,影響力大,但又不屑用科學的路子研究心理學理論,他的理論都是基於個人經驗,沒有實證,他也不想實證,屬於弗洛伊德看了會流淚,溫尼科特看了會沉默的那種。這就很麻煩了,一個影響力很大的通俗心理學作者,普及心理學知識時隨心所欲,等於心理學的名譽就在他的筆頭上,沒有任何同行可以審查他,因爲人家不跟科學界玩。他寫得沒問題也就算了,哪天胡寫一通,數以百萬計的人要被帶溝裏!從這點來說,不靠譜!”

  《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9

這周集中看這本書,現已讀完。貫穿全書,好似在闡述中國社會的巨嬰現象,以及成年人所停留的心理髮展水平。那源於最原始的傷害,每個成年人的心理文化都停留在嬰兒水平,絕大多數的愛與痛苦,都與原始的基本事實聯繫在一起。嬰兒時期媽媽角色的缺失,是無法彌補的,即已成年,也在尋找一個無條件滿足自己,照顧自己的“媽媽”,而那個認爲對的人,便是一個好角色,完美的,拯救他的人。

前幾天跟弟弟陪媽媽去體檢,那是因膽囊切除後多年的胃病,做胃鏡前媽媽害怕的不得了,要選擇無痛。當護士過來給她扎留置針的時候,嚇得說疼嗎?眼神還不住的投向我,我過來擁抱,讓她不要緊張。媽媽依着我,好像撒嬌不讓扎針,當時不理解,爲什麼媽媽像個怕打針的孩子一樣。回憶往事,她在我們成長的過程就是這樣過分寵愛着我們,一點疼痛都被她心疼的不得了,孩提時也曾詫異,沒有多疼,那時媽媽說是心疼。後來終於明白媽媽在童年的時候就失去了媽媽,沒有母愛卻堅強的長大。而現在,媽媽一方面對我們百般疼愛,另一方面是渴望得到童年逝去的母愛。此時真想走到媽媽身邊,再給她一個擁抱。

從缺失的愛中成長起來,即使體格健全,心理仍是那個內在小孩,讀的過程中,懂了許多,因爲是心理書,所以明白越多可能也會有點壞心情和自卑感,甚至失眠。所以內化能量很重要,認識自己,沒有糟糕和卓越之分,只有擁抱自己才能內化這部分的能量,告別假自我,活出真自我!

  《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10

這是一本能夠解決問題的好書。

它解決的問題是:能夠讓人認識自我,理解自我,並進一步剖析自我,完善自我。

在以上的基礎上再去正視並處理戀愛關係,夫妻關係,親子關係,父母關係等等,會從根本上抓住問題的癥結並給予解決。

書中案例很多,每一個案例幾乎都能夠從身邊找到原型。原來都是爲了你好,所以你要聽我的,沒有父母不愛孩子,我很愛你,所以我們不分離等等,這種以愛的名義經常對孩子或愛人說的話,不過是自私以及自我潛在慾望的體現,是家爲何會傷人的真相!

我老早就知道了自己的性格缺陷,比如太容易把別人的感受當作自己的感受,把別人的追求當成自己的追求,非常在意他人的看法,總是用他人的看法來獲取自我短暫的存在感和滿足感。

這本書,讓我找到了問題的根源,童年多次寄人籬下,與父母的過早分離,極度缺乏愛的我,成長爲了一個沒有安全感和存在感的孩子。

而爲了獲得安全感和存在感,只能無視自我感受,通過一次次討好別人來獲取一句誇讚,別人的答案就是評判自我的答案,久而久之便迷失了自我,變得容易自我否定,敏感,焦慮而自卑。因爲沒有被愛照亮過,所以內心一直是一片黑暗。

原生家庭造就的性格缺陷只能用後半生的努力去彌補,無論如何,逃避不是辦法,還是要勇敢地投身於外部世界,讓豐富的'事情激活自我感受能力,以此不斷碰觸自己的感受,身心合一,活出真自我!

  《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11

作家龍應臺在《目送》中寫道:“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的告訴你,不必追。”作家吳伯凡也寫過《親情的底色裏有一種顏色叫“無情”》。

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該得體的退出,與孩子之間沒有建立起合理的界線,形成了你我不分彼此,各個家庭成員間的界線也不清楚,在這個家庭長得的孩子並不知道這是一種不健康的關係,反而以爲父母是愛自己的表現,甚至對父母形成了愚孝?什麼是愚孝?即孩子會不惜犧牲自己,自己配偶和孩子的利益,一味地對父母做出極大的犧牲。

並且非常有意思的是,愚孝經常會以一種戲劇性方式出現:父母對一個孩子進行貪婪的索取,同時卻又對另一個孩子給予無限付出,如果是獨生子女家庭,那父母就是一面做僕人,一面做控制者。

電視劇《都挺好》,《安家》,《歡樂頌》中的蘇明玉房似錦,樊勝美就是典型的愚孝受害者。

以上現象在中國大地比比皆是,作家武志紅在《家爲何會傷人》這本書中專門有一章《愚孝是怎樣煉成的?————對迎合者的心理分析》用理論和案例進行了深入的闡述,讀後深以爲然,他舉了一個典型的現實例子,2008年北大博士孟領岳父母來京給看孩子,女兒答應給老兩口在北京買房,結果房價大漲買不起了,岳父母就要霸佔女兒女婿的房子,把女兒女婿趕出去,想把姑娘的房子給他們的兒子,爲此還鬧上了法庭。岳父母反告女婿打罵他們。直到這時他的妻子才醒悟他的父母根本不愛她的事實。

那麼爲什麼父母對其中的一個孩子貪婪的索取?就是父母有根深蒂固的觀念,是覺得他供養了你,你就是欠我們的,永遠也換不完。而這些過分被索取的孩子難道不知道父母對他們索取麼?知道,但是這是他們能親近父母的唯一有效方式。

爲什麼會這樣呢?因爲這個子女與他的父母是病態關係中的迎合關係,愚孝者通常只意識到自己在付出在奉獻,而意識不到他想通過這種方式在向父母討愛,產生這種情況的背後原因是父母多數是重男輕女,對男孩百般溺愛,對愚孝的孩子嚴重忽視。對這樣的女孩子而言,她們最容易靠近父母的方法就是去奉獻,或者爲父母奉獻,或者爲兄弟姐妹奉獻。

她的奉獻背後隱藏着“請把愛分給我一點吧,”也隱藏着憤怒“我對你們這麼好,你們不愛我,你們太壞了。”這是她的想法。對父母而言,因爲她的生命分量很輕,所以她的奉獻很少會引起父母的歉疚感,反而會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如果愚孝者不去奉獻他們會覺得不適應,會訓斥她甚至打罵,給臉色,所以父母以對一個孩子越冷淡,這個孩子越容易形成迎合者。

愚孝形成的另一個原因是她恐慌,不甘心被父母疏遠,爲了迎合親密關係,她就不斷的奉獻,長大後她心中的恐慌一直沒有消失,渴望實現童年一直沒有實習的願望:“想獲得一點愛”作爲奉獻者,他們對父母有很多不滿,當父母繼續向她們索取時,她們發現自己好像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爲,仍然一邊奉獻一邊抱怨,我付出的那麼多,問什麼你們就不能給我一點愛?在乎我更多些?

一個家庭的模式很難改變,愚孝者不論怎麼奉獻,都不會得到父母的愛,所以明智的愚孝者,應該放下改變父母的願望,接受無論如何父母都不會愛她的事實,一旦接受這個痛苦的事實,愚孝行爲就會停止了。

這就是爲什麼蘇明玉房似錦,樊勝美與家庭決裂的原因,她們是活明白了。

  《爲何家會傷人》讀後感12

因爲看了奇葩說的一期節目,對於原生家庭問題產生了興趣,於是看了武志紅的《家爲何會傷人》。以前從未想過原生家庭會對一個人產生多大的影響;’也沒有思考過自身的性格,對待事物的反應與態度竟然都是父母的翻版。

看完這本書讓我對家庭有了重新的理解。父母之間的關係是這個家庭中最重要及穩定的部分。父母不健康的關係會對於孩子產生不可逆的影響。在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媽寶男,啃老族都是由此造成的。這讓我對於選擇未來的另一半持有更謹慎的態度。

“戀愛,其主要意義不是讓我們找到一個能黏一輩子的伴侶,而是讓我們真正明白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伴侶是另外一個和自己一樣獨立、一樣重要的人。而且,我們還深深地懂得,這兩個人相互獨立的人,又能無比親密地相處”。

4月份開始,看了三本理財的書籍。第一本就是給小白看的入門款《小狗錢錢》。書中的語言非常質樸,沒有任何理財基礎的人都可以看的懂。

這本書中有個重要的概念就是夢想儲蓄罐。意思就是讓我們明確目標,有了目標之後再付諸實踐,切實努力的進行儲蓄。當然,除了儲蓄之外,還要開動腦筋學會開源,用心發現別人所看不到的賺錢之道。

第一,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把希望只寄託在一份工作上,它持續的時間不會像你設想的那麼長,所以你要立即尋找另一份替代的工作。除此之外,作者還告訴我們,要分期用最少的錢還款,這樣手中才有餘錢進行儲蓄,才能早日擺脫債務。《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更進階一些。講述了兩個爸爸之間的不同思維,看待事物的不同方式,導致了最後的財富差距。

看完之後最大的收穫是讓我們分清了資產與負債的區別。資產是把錢放進你口袋裏的東西,負債是把錢從你口袋裏取走的東西。窮人永遠在負債,中產階級會購入自以爲資產的負債,而富人永遠在購買資產。此外還分清了職業與事業。我的職業可以是老師,但這絕不是我的事業。這告訴我們不要只依靠一份工作去賺錢,這樣你永遠在爲公司、政府和銀行工作。

同時也讓我明白,應該先構築自己的資產項,然後用資產所產生的收入購買奢侈品,而不是本末倒置。除了以上提到的,書中舉出了大量作者投資的案例,當然我們不能一味地模仿,但其方法我們可以借鑑。三公子的這本暢銷書,詳細地記載了她如何在五年內有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首先是積累。三公子將自己的每月收入分到了三張卡中。第一張用於日常花銷,第二張用於應急,第三張是存款卡。只有先通過強制儲蓄,嚴格控制不必要的花銷,纔能有一定的存款數。

積攢了一定的存款數,那麼就可以進入市場,進行初步投資。貨幣基金,債券基金,股票基金,指數基金等都是在這本書中學到的知識,讓我對於基金有了初步的瞭解。

此外,還認識到了複利的力量,也讓我更加明確了儲蓄的重要性。從現在開始就要貫徹落實我的五年計劃,擁有自己的第一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