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何以爲家》觀後感

《何以爲家》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7W 次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何以爲家》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何以爲家》觀後感

“你兒子還沒有出生就死了,他並不存在,即使是番茄醬也有名字,有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而他沒有。”這是電影《何以爲家》中傲慢冷酷的蛇頭對沒有證件的無助又痛苦的單親黑人母親的刺激。這一幕瞬間擊中了我的內心。

這不是黎巴嫩的過去,而是黎巴嫩的現實:黑戶的孩子無法辦理身份證,他們生來只能藏在世界的陰影中——充盈着骯髒、暴力、貧窮、荒謬,他們不知道自己的年齡生日,沒有資格接受教育,甚至沒有資格去醫院看病……

誠然,人各有命,命運不是自己能夠選擇的。但是那些黑戶父母們呢?他們有權利選擇在能力範圍內生育,但他們沒有!貧民窟裏,孩子們瘦骨嶙峋;地板上,髒兮兮的小身體東倒西歪。在富人家的孩子歡樂學習時,他們卻光着腳丫去賣飲料,去雜貨店打雜工,甚至被賣給雜貨店老闆當童妻而不治身亡。可是,贊恩的父母像動物一樣還在不停地繁衍着……他們沒有家庭責任感,不配做父母!——我曾這麼想。直到我看見站在法庭上那因貧困病痛而老得不像這個年紀的贊恩的父母激烈地爲自己辯護時,我發現是我站錯了位置。他們的眼眶溢滿委屈的淚水,哽咽着說他們本來想讓女兒薩哈過得好,不想在自己家裏沒有活路,沒吃沒喝,沒地方睡,沒被子蓋。並且他們小時候就是這麼過來的,他們要是有選擇的餘地他們會比別人做得更漂亮。

我的眼眶溼潤了——我不該俯視。

他們是難民區的小人物,世界的最底層。這裏生活的人們沒有被文化薰陶過,沒有被父母教育過——他們一輩一輩都是這麼荒唐過來的'。就像曾經的中國農村,外公這輩人誰家不是十幾個弟兄,養不起了和人家換換結個親,再不濟丟掉一兩個。就像百年孤獨奧雷里亞諾何塞這個封閉的大家族扭曲的價值觀——源於社會的荒謬,更多的興許是現實的無奈,畢竟這隻能是黎巴嫩黑戶難民父母唯一的選擇。

難道悲劇般的命運真的只是不公的命運造就的嗎?魏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曾寫過秦人爲躲避戰亂攜妻兒逃至桃花源,安居樂業,生活沉浸在美好裏,令武陵人流連忘返。同是落難者爲何處境大相徑庭?

回顧整部影片,讓我感到悲哀的不是不公的命運,而是人性的泯滅。

法庭上,坐在輪椅上的男人毫無表情地說他沒想到薩拉會死。他認爲包括贊恩的母親,當地的女孩子都是十一二歲當童妻給了人,也都活得好好的。而贊恩的父母也如此認爲。

這竟成了習以爲常。薩拉的死沒有喚醒這一羣麻木的底層。

貪婪,變態,軟弱,膽怯,欺軟怕硬,患得患失,目光短淺的人啊,遍佈在黎巴嫩的難民區裏。他們扮作看客,去消費生活。我想到了《局外人》,這是一羣置身於情感之外的冷漠無情的局外人。

命運本身只是毛邊紙和宣紙的區別,只要有灰暗人性的墨汁,都能染成純粹的黑。

所幸的是,我看到了十二歲的贊恩的反抗。他保護妹妹把自己衣服給來月經的她當衛生巾以免被大人發現讓妹妹嫁人,他幫黑人媽媽帶一歲弟弟直到實在無力生存,他爲妹妹薩拉復仇而怒殺雜貨店老闆……

所幸的是,我聽到了贊恩的吶喊。他狀告自己的父母“不該生下我”,這樣的話深深地刺痛了我,我相信,它也能穿越整個黎巴嫩,抵達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給世人以警醒。

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