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唐宋詞十七講讀後感範文

唐宋詞十七講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W 次

唐宋詞十七講讀後感範文

唐宋詞十七講讀後感範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唐宋詞十七講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說文字有生命,那是必然的,從倉頡造字的傳說開始,到漢字的六種造字方式,每一個漢字都是有故事的。當一個個漢字由作者組合,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意志,這是第一層感發,讀者閱讀文章,結合自己的閱歷、情感,由文字生髮出自己的理解,這是第二層的感發。一流的作者,成就傳世佳作,同樣需要一流的讀者去閱讀感悟,而《唐宋詞十七講》作者葉嘉瑩先生就選取唐、五代、兩宋時期傳世詞章,通過她的生命的感發,傳達給我們,讓我們窺見中華詞章的魅力,也讓我們感受到葉先生的魅力。

《唐宋詞十七講》分十七講,介紹了溫庭筠、韋莊、馮延巳、李璟、李煜、晏殊、歐陽修、柳永、蘇軾、秦觀、周邦彥、辛棄疾、姜夔、吳文英、王沂孫等十五位作者,選取了他們最有代表性的、成就最高的詞進行解讀,每一講都呈現一位或兩位作者。本書洋洋灑灑四十餘萬字,個人認爲整本書就詞的寫作內容和寫作方式來看,可以分爲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講至第十講,主要以柔婉爲正宗,多寫兒女之情的短調、小詞,或借兒女之情有所寄託,這一類詞帶着一種直接感動人的力量。這其中有兩位比較特殊,蘇軾“舉首高歌,抒寫浩氣逸懷”,抒發自己的理想、抱負,但天才蘇軾走得比一般人都快,後面人沒有趕上,但對南宋的辛棄疾影響很大;還有一位是周邦彥,不直接抒發感情,用思索安排來進行寫作,他對後來的姜夔等影響較大。第二部分是十一、二講,這兩講是關於辛棄疾,如果其他人是閒暇時,以餘力寫詞,而辛棄疾是專門寫詞,他把自己的志意抱負寫到詞裏,詞是他生活、理想、抱負的真實寫照。第三部分是十三至十七講,主要介紹姜夔、吳文英、王沂孫三位作者,他們發展了周邦彥的寫法,“用安排勾勒來寫,用時間空間跳接的不連貫方式來寫,用語言學、符號學的語碼的暗示來寫。”總之,這類詞不好懂,只能通過葉先生的解讀,才能領會到詞中深厚的生命感發的力量。

看似每一講是彼此孤立的,但完全不是。葉先生每講一位作者,每講一首詞,都會進行串聯、比較,有的還被她自己幽默的稱爲“跑野馬”。有橫向的比較,如在第十講中“像溫、韋、馮、李、晏殊、歐陽修,他們的詞裏邊有一種比興,或有一種寄託,或者表現了作者的修養懷抱。但是,秦觀有一些詞,就只是表現了他敏銳善感的心靈。”還有縱向的比較,如分析周邦彥對南宋的姜夔、吳文英、王沂孫等人的影響。通過葉先生的講解,比較中建立聯繫,一位位作者,一篇篇詞作,不再孤立,讓沉睡的文字,煥發出熠熠生輝的生命活力。我覺得“比較串聯”是本書的第一個特點。

讀完《唐宋詞十七講》,的確是對這一段時期的詞人、詞作有了系統的理解,但是,你如果認爲本書只是介紹了十五位作者,以及他們代表詞作,那就有些一葉障目、坐井觀天了。書中對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屈原的《離騷》,“四書”“五經”等,唐代名家的代表詩歌,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記》;有關詞的評論,如王國維的《人間詞話》,張惠言的《詞選》等;還包括西方的各種的理論,如語言學中語序軸和聯想軸,符號學中的語碼說等等都信手拈來。葉先生把唐宋詩詞放在整個中國文學,甚至整個世界文化的背景中,從歷史的宏觀的角度看這一段時期的作者和作品。尤其是在讀到《唐宋詞十七講》第三部分,姜夔等三位作家的詞,都是以思力取勝,運用大量的典故、隱語、語碼來寫詞。葉先生指出要想深入的欣賞一個作品,就得從這首詩想到那一首詩,從這一篇作品想到那一篇作品,就是用書篇的聯想軸的理論來進行聯想。於是,我們跟隨葉先生的`進行書篇聯想,不僅讀懂了作品表面的意思,還透過表層,發掘蘊藏在作品中的潛在的力量,看到作品真正感發的生命的本質。我覺得“書篇聯想”是本書的第二個特點。

十五位作者中,我覺得葉先生最欣賞的一位詞人可能是辛棄疾,她認爲辛棄疾的詞裏面表現了他的志意、理念的本質,而且他是用自己的生命去寫他的詩篇,用自己的生活來實踐他的詩篇。而這恰恰是葉先生自己的寫照,葉先生是享譽海內外的中國古典文學大家,2008年被授予首屆“中華詩詞終生成就獎”,被譽爲“具有真摯之情思與敏銳之洞察力,透視世變,深省人生,感物造端,抒懷寄慨,寓理想之追求,標高寒之境遠,稱心而言,不假雕飾,自與流俗之作異趣。”葉先生歷盡苦難,然而內心深處對祖國的情思,濃厚的家國情懷綿延深厚,這種情感就展現她的作品和對傳統詩詞的解讀中,這種激勵感發的力量,也是最能打動讀者的。我覺得,閱讀《唐宋詞十七講》能夠獲得“激勵感發”的力量是本書的第三個特點。

當下,面對蔓延的疫情,唯有靜心閱讀才能讓不安的思緒停止躁動,靜靜的欣賞,感發文字帶來的無窮力量,增強戰勝疫情的堅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