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逃避自由》讀後感大綱

《逃避自由》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7W 次

《逃避自由》讀後感

《逃避自由》讀後感
《逃避自由》讀後感1

《逃避自由》這本書是費羅姆的著作之一,起初看書的名字的時候,我感到很疑惑,對自由的渴望想必是人人都有的,從古至今人們爲爭取自己自由的權力付出了諸多努力,爲什麼要“逃避自由”呢?看了此書以後,我發現原來自由與孤獨之間是有着不可分割的一些關聯的。

書中有句話是這樣的“自由雖然給他帶來了獨立與理性,但也使他孤立,並讓他感到焦慮與無能無力”,對於這句話,我的理解是這樣的,我們每個人作爲社會的一個個體,難免會被束縛,因爲我們需要一個規律來進行社會活動,但是當給予我們極度的自由的時候,人本身所具有的依賴感臣服感便會有所減弱,雖然獨立是好的,但是難免會因爲無法與社會相容而感到一種“孤獨”與“不安全感”。所以,人所具有的依賴感是我們有時候逃避自由的原因,也許我們在認爲自己沒有自由的時候,加倍的渴望自由,但是書中則提出自由會不會成爲沉重的負擔,使人無法承受,因爲人還有一種天生的臣服願望。

這不禁讓我想到了子女對於父母要求的自由,正如書中也有提到胎兒與母親之間的聯結與割裂。每一個人的成長都是一個不斷獨立的過程,在年幼時我們有父母的庇佑,那時候自由這個概念尚未在意識中出現,而在青少年時期自我意識開始逐漸形成的時候,我們又不斷的想要脫離開父母,想要過一種自己所謂的自由,而在完全脫離開父母的時候,我們又渴望他們的管束,希望聽見他們的叮囑,甚至希望他們對我們再次進行管教,因爲我們心中對此有中天然的臣服與依賴。我們害怕自由以後的孤獨感,所以不斷的想要與周遭鏈接在一起,有時候自由與孤獨原來是可以很貼近的。

“個體化進程日益加劇的一方面爲自我力量的增長,而它的另一方面則就是孤獨日益加深”,自我力量的增長就我的理解看來,是對自由的爭取和漸變獨立的過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孤獨日益加深則是不可避免的。人在宏觀看來雖然與這個社會有所聯結,但在微觀看來,他就是一個獨立的人,自由與孤獨也都需要自己去一一品嚐,爭取一種自己所謂的自由的同時也意味着在品嚐一種孤獨。

在未讀此書前,從沒有把自由與孤獨做一個聯繫,甚至覺得自由是極度美好的,但是從此書中我看到,原來自由與孤獨是貼近的,逃避自由的人實質上就是在逃避孤獨,因爲作爲一個社會中的人,都會有一種天然的依賴感和臣服感。

《逃避自由》讀後感2

弗洛姆的《逃避自由》一書中,很充分地談到了自由對於人類的意義何在,以及人類的社會性的價值。

我們人類是社會性的羣體,也正因爲是我們人類創造的社會,我們是不可能脫離人類的社會,所以我們逃避自由。我們現代人會抱怨我們的生活是多麼的艱辛和苦悶,在多重的束縛下我們會不自覺地嚮往自由,因爲人們往往會渴望那些自己缺少的東西,然而,永恆的自由是絕對不可能也是不現實的,作爲一個自由的個人,就是意味着割開與社會,與個人的聯繫,即如同一座與世隔絕的孤島,那麼自由的代價,便是承受着孤獨,懷疑與不安。我們逃避自由,是逃離一個人與寂靜黑暗中的不安感,我們不願意與社會分離,社會能給我們帶來所謂的安全感,當然也會產生某種問題。

如書中所說,“現代人在幻覺下生活,他自以爲他了解他所想要的東西,而實際上他所想要的是他人所希望他要的東西”,人們活在社會的維繫的生活中,不可避免且時時刻刻地受到他人的影響或影響着周遭別人的思想或者說是價值觀,人們漸漸活得不像原來的自我,逐漸僞裝成別人期望中理想的自我,人們逐漸麻木,去追求着一些原來的自己沒想要追求的東西,我們可以仔細思考一下,倘若一個人竭盡全力和使用大量時間去獲得一個自己不想要的東西,我想那個人也不會感到多麼滿足的充實感和幸福感,我們要知道,一個人要弄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不被時代社會的潮流趨勢所左右並且不脫節於這個社會,這的確是從古至今從甚至將來的時代難題。所以,在逃避自由的同時,我們應該明白,一個人能夠,並且應該讓自己做到的,不是感到安全,而是能夠接納不安全的現實。人要學會面對不安,倘若只是一味地逃避自由,縮身於社會這個羣體中,完全把自己交給社會,那隻不過是社會的寄生蟲,自己無法完全做到自己想要做的事,因此要有思想地逃避自由。

“爲了克服孤獨與無能爲力感,個人便產生了放棄個性的衝動,要把自己完全消融在外面的世界裏。然而這些衝動與由此而生的新紐帶,及自我增長進程中切斷的始發紐帶並不是一回事。正如兒童永遠無法在肉體上返回母親的子宮裏,同樣,個體化進程在物質上也是不能重複的。”,書中的這句話也就是說,我們享受着社會給予我們所謂自我滿足的安全感,但是這種權威與我們人類之間的衝突是不可能做到完全調和的,那麼代價便是放棄力量和自我完整,但是,臣服的結果卻是物極必反的,在潛意識中這反倒是加劇了我們的不安感,同時又會使我們產生一些消極的情緒。

作爲地球上的一種生物,我們會有所有生物都有的一些生理需求,但是,人類之所以特殊,不同於一般的生物,是因爲人類有七情六慾,人們有愛恨,探求權力,渴望臣服及沉溺於或恐懼感官享樂的性格差異的衝動。這都是我們人類的社會產生了這一切,換而言之,這些東西就是社會進程的產物。社會具有壓抑功能,也有創造功能,人們的恐慌,焦慮,緊張的情緒都是社會的一種文化的產物。實際上,我們人類自身就是靠自己不斷奮鬥努力創造的最偉大的成就,於是我們人類的社會史就是生生不息的。

人誕生的時候並沒有別的動物具有相當高的本能行爲機制,生來就是依靠父母與社會的幫助才養成後期的特定的行爲模式,人忍耐因缺少本能機制所引發的所有危險和恐懼,但恰恰人是因爲這種無助才能做到發展社會文化,我們人類儘管缺乏本能調節模式的弱點,但我們通過後天的學習模式來使我們自我得到進化,通過自發性的愛和創造性的工作來使自己和世界聯合起來,或者通過那些會破壞他的自由和他個人自身的完整性與世界的聯結方式,創造出人類獨有的社會文化,以此獲得人想要的安全感。

“逃避自由並不能使人們復得已失去的安全感,而僅能幫助他忘記自己是獨立的個體。他犧牲了他個人自我的完整性,所得到的不過是不堪一擊的安全感。”誠然,人們不想要變得孤獨失落恐慌,於是便聚集起來,組成社會,但社會不是你爲了逃避自由的安居地,換種說法,不是逃離你內心的消極的場所,儘管在這社會之中,我們似乎變得不再是一個人了,然而,這代表的僅僅是我們脫離原來的個體,那麼這個棲居於社會中的你是完整的本我嗎?很顯然,我們爲了所謂的安全感而放棄了我們自我的完整性,我們或許失去了太多,就像兒童長大會失去了原玉般的純真,我們人類逃避自由的代價是在昂貴。或許人是不具備自由的社會屬性的,在發展的路途中卻停滯不前,也可以說自由已經不能順應時代的發展,它被拋於整個大時代的後方,於是人們也迫於無奈將它丟棄,將更好的生存與發展作爲他們丟棄的正當理由,可悲的是人們連同自我完整性也隨之放棄,這之中包括了意志、思想甚至是慾望,如果連這些都已經丟掉的話,他就只是一臺冰冷的規則機器,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爲包括自己的所得所有都是別人所共同期望的,卻不是他的,結果最後他將發現一切都不屬於他的而一切也都屬於他,更可悲的是這一切是悲難還是幸運他卻不能判斷,實在可憐。

所以,人類啊,不要忘記我們究竟在逃避什麼,不要忘記自己該守護的東西啊,總有一天我們會因爲自我的愚蠢洱海了自己。

《逃避自由》讀後感3

首先強調一下這本《逃避自由》還是有點“重口味”的——無論是由於“逃避自由”而產生的“受虐”或“他虐”行爲,以及納粹問題中的“屈服”與“極權”,都是人性中軟弱、陰暗的一面。建議不喜歡讀重口味話題、喜歡內容陽光向上的讀者就不要看這本書了。博主讀這本書主要是因爲自己在哲學、心理、政治這些領域比較文盲,而且常常覺得,我們要看到人性黑暗的一面才能走向光明。

弗洛姆的這本《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被稱爲是政治心理學的奠基,其中很多理論幾十年過去了仍然適用。書中觀點清晰,思路連貫,心理分析部分邏輯順暢,參考文獻列舉嚴格,語言深入淺出;雖然論據不是很充分,但是理論線索的逐漸深入是最厲害的地方。我讀的是英文版,可能沒有了中西方語言翻譯過程中產生的差異,所以讀起來也很酣暢淋漓。但是文中難免存在觀點重複討論的情況,並且心理學“乾貨”比較多,有些章節可以“速讀”。

王小波曾經在他的書裏提過,西方的文章觀點論述非常客觀、有理有據,而非直接劈頭蓋臉的批評,弗洛姆也確實是對王小波產生不小的影響的人物之一。

逃避自由的原因:自由會產生孤獨與焦慮

弗洛姆闡述了西方中世紀時期與現代社會最大的區別在於中世紀時期並沒有自由這個概念,因爲在那段時期“個人”這個概念本身就不存在——每個人在社會秩序中很嚴格地執行自己的角色,生活的意義就在於這個結構規整的“整體”。人們想從一個階級轉變成另一個階級幾乎是不可能,甚至物理上就沒法實現,因爲從一個城市移動到另一個城市都很難做到。中世紀的個人生活、經濟生活、社會生活全部都要循規蹈矩。雖然當時人們不擁有現代概念裏的“自由”,但是他們也沒有隔絕和孤獨,因此,人們沒有空間或需求去對任何事情進行懷疑。中世紀的社會秩序就是自然秩序,這給了人們安全感和歸屬感。

中世紀晚期,社會結構和人的個性開始發生改變。之前的規整和統一被資產、個體化經濟的萌芽、和競爭的出現而被削弱。西方的每個社會階層都產生了“個體化”的現象,從而影響人類活動的各個方面,包括審美、服裝、藝術、哲學、理學。

中世紀社會結構的逐漸瓦解的結果就是現代概念中“個體化“的出現——人類具備了更豐富的精神活動,開始對“自己”有了認知。這也就是文藝復興時期的開始了。其間產生了活躍的經濟模式,從而給了人們自由的感受和個體化的理解,但是由於失去了遵循“自然法則”的經濟模式,人們也失去了中世紀時期社會結構提供的安全感和歸屬感——他們更加自由了,但是也更加孤獨。

弗洛姆分析,這種自由給人們帶來能力的提高,但同時也導致了隔絕和懷疑,而隔絕和懷疑會產生焦慮。人們眼中的世界因爲沒有邊界而顯得危機重重,人們因爲不再生活於一個封閉世界裏的固定位置而迷失了人生的意義,並且開始被權利和資本震嚇,自己與他人之間存在競爭,因此也變得敵對和疏遠。所以人獲得了自由,但也開始受到外界威脅。文藝復興結束後,人們因爲沒有資產家的財富和權力而失去了與宇宙的統一感,從而開始被個體的渺小和無助而包圍——天堂不再,煢煢孑立,於世獨存。新出現的自由註定產生了嚴重的危機感,無力感,懷疑感,孤獨感,和焦慮感。

人類逃離自由的模式:極權主義

弗洛姆認爲,自由讓人類感受到了渺小和無力,所以人們會願意放棄自己的獨立而產生極端的服從或極端的統治,從而來填補這種渺小和無力;這種現象與心理學上的“受虐”和“他虐”相關,只是每個人程度不同,嚴重者會產生神經症狀。

受虐行爲通常來源於個體在宇宙面前感受到的低微、無力、渺小。弗洛姆的分析表示,雖然受虐者會有意識地認識到這種感受的負面影響並願意去克服,但在無意識中,他們內心的驅動只能使得他們更加感受低微與渺小,從而產生輕視自己的現象,而失去掌控外界的能力。這時候受虐者普遍會出現對外界權力、他人、組織、或自然的明顯依賴,從而失去對自己的主張,開始對外界的命令產生服從,逐漸失去自我。

同樣,他虐行爲則與受虐行爲相反——他虐者看起來強大、有控制慾,似乎不會對他們控制的對象產生依賴,然而弗洛姆認爲他虐者實際正需要被虐的人或事物,事實上,他虐者的力量正根植於這種掌控中,他們產生的依賴甚至是無意識的。

弗洛姆闡述,“受虐”和“他虐”傾向都是爲了幫助個體逃避無法承受的孤單感和無力感,這在心理實驗和經驗觀察中都可找到根據。“自由”對受虐者和他虐者來說是一個負面的詞彙,也即他們要獨自面對陌生、敵對的外界。這讓我想起美劇《實習醫生格雷》中的一集,一個被綁架了十年的小女孩終於逃了出來,在獲得自由後竟然會想念曾經綁架與折磨她的人——這就是人在突然面臨自由後產生了孤獨的表現。

弗洛姆引用了陀斯妥也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的描述:“再也沒有人比他有更強大的需求去向他人徹底投降,並繳械出不幸的自己生來就具有的自由”。

弗洛姆的總結

弗洛姆認爲,極權主義意識形態的作用可以與神經症的作用相比較。這種症狀來源於無法承受的心理疾病,同時提供了一種方式來讓病人有繼續生活的可能。但是這不是快樂與個人成長的方案。極權主義並沒有解決神經疾病的根本問題。人類不斷變化的本質註定意味着人類會在可能的情況下追求更大的滿足。個體的孤獨和無力、對實現個人潛力的追求、現代工業生產力逐漸提高的客觀事實,也是不斷變化的因素,這也構成了對自由與快樂的'追求的不斷增長。而人類對自由的訴求不是形而上學的抽象力量,也不能用自然法則做解釋;它是個性化與文化發展的必然結果。

《逃避自由》讀後感4

擺脫束縛,獲得自由,似乎歷來是人們的本能之一,在現代卻成了人們的本能之一。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書中從人的心理、社會因素和人性結構三者相互影響的總體探討了自由對現代人的意義,以及現代人因極度自由而產生的無能爲力感而逃避自由的方式。

他指出人類從自然,從母體中分離出來,在獲得自我意識、個人化、自我發展的同時,卻又陷入了一種“日益的孤獨”,產生一種無權力和焦慮的感覺。這種無權力和焦慮的感覺,使得人們逃避自由(需要事先說明的是,我不會從社會歷史的角度對自由方面作出相關分析,這是我力所不能及的,而僅以對看完本書後的所思所想作爲文章的主要內容)。什麼是自由?隨着時代的越是發展,它的概念越是讓人感到模棱兩可,它表面上是行爲與意識自己做主不受約束與控制的狀態,而實質卻如弗洛姆所說的:“人的意志,良心,理性徵服了人的自然傾向,建立起其個人對自然的部分統治,這似乎成了自由的本質。”我絲毫不會懷疑這句話的準確性與合理性,因爲在現代的自由確實受到了外在的或是更多來自內在權威的束縛,這種權威來自倫理道德,法律以及自己的良心等等,而尤其重要的是來自個人本身的無能爲力感與孤獨感。

由於自由的感受其實是一種界定,因此如果越少對於自由界定或者越是強調一種低限度的自由,那麼對於自由的滿足感反而會不斷地增加,而相反一個社會對於自由愈是不滿足那麼反而說明這個社會的自由程度更加高,正是因爲這一社會的高度自由屬性使得社會本身能夠產生對於自由的不斷界定,由這不斷地界定和多種思想對於自由不等界定,使得這個社會的自由標準被不斷推翻。而這個推翻的過程的作用正是另外一種對於自由的宣講。而這種不斷地自由宣講將不斷地影響自由的狀況。我上述所言的其實是由埃裏克所提供的事實資料中獲得的結論,真正埃裏克所做的工作其實是將中世紀基督教社會狀況下,人們對於自由的高度滿足的狀況以及其成因。同樣的還包括在納粹時期,人們對於自由滿足感的無視或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其實也是一種對於自由滿足的表現。

我個人認爲因爲孤獨,而使自由背後承擔着責任。某時世界上有了人類,他們起先與自然融爲一體,他們不知道自己和自然的區別,也就感到自身是完滿的。而後來他們與自然分離了,他們意識到自我的存在,他們開始對未知充滿恐懼。就如一個嬰兒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感到恐懼的,只有當他長大,脫離了父母,自己擁有了所有的選擇權,發現自己要承擔如此之多,他們纔會恐懼。人恐懼了,追根朔原是因爲人有了自由,據弗羅姆說,自由和孤獨感成正比。在我看來,人害怕的東西不是自由本身,而是自由背後的責任。因爲後來人們發現了一切東西都必須自己承受,沒有他者可以介入,甚至死亡也必須自己承擔。於是問題棘手了。有少部分人選擇痛苦的捍衛自己的自由。而大部分人選擇的是,消滅個體,進入集體。

弗洛姆討論了“逃避自由”這一心理機制。面對個人的孤獨和無權力感,個人有兩種方法:即上文的逃避自由和自我實現。第一種“逃避自由”的心理機制是放棄個人的獨立自由,尋求新的束縛,來代替其已失去的原始約束。這種心理機制最顯明的表現是企圖服從與支配他人。這種“逃避自由”的方式是極權主義的主要心理根源。在我看來,每個人都企圖服從與支配他人。所以,不要說“我們深受極權之害”,而應該說“我們就是極權主義者”。

當社會中的每一個個體都從內心擺脫了極權主義,那麼這個社會還會是極權主義嗎?當每一個個體真誠地面對自己,真誠地懺悔,真誠地面對鄰居,真誠地去愛,這個社會還會是孤寂的沙漠嗎?第二種“逃避自由”的心理機制是“破壞性”,摧毀外在的東西,以消除無權力的感覺。這種破壞性,往往用愛、責任、良知、愛國主義等字眼來掩飾。第三種“逃避自由”的心理機制是“捨己的自動適應”,也就是大多數人在當代社會中所用的方法:“個人不再是他自己,他完全承襲了文化模式所給予他的那種人格。因此他就和所有其他的人一樣,並且變得就和他人所期望的一樣。這樣,‘我’和世界之間的矛盾就消失了,然後,對孤立與無權力的恐懼感也消失了。”誠如我們在每天的生活中看到的,傳媒上推銷一種“個性”,於是大衆就紛紛追求這種“個性”,卻不知道這種“從衆心”本身就是沒有個性的表現。

最後一章,弗洛姆提出他的“夢想”:在一個自由民主,人道主義的國家裏,社會應該尊重人性的發展,鼓勵個人的自發感覺,鼓勵創造性的思考,而個體應當自我認識,擺脫自由與束縛的惡性循環,尋找一種積極自由的狀態,發揮自己的個性,自發活動(所謂自發活動包含愛和創造性的工作),實現自我,體驗到“生命只有一個意義,那就是自發自動地生活”。阿倫特在公共領域的“行動”,應當可以看作一種“實現自我”的方式。

在本文的最後,弗洛姆寫道:“唯有當民主不退卻,而採取攻勢,並進一步瞭解以前爲自由而奮鬥的人,其心目中所抱的民主目標是什麼的時候,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民主才能戰勝所有各種獨裁集權制度。唯有當民主能灌輸給人們一種最強烈的,對生命與真理及自由的信心,深信自由是積極而自發地實現個人自我,唯有這樣,民主才能戰勝種種虛無主義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