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範文(精選8篇)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範文(精選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5W 次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範文(精選8篇)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範文(精選8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範文(精選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1

近日,利用空閒讀點名著,偶然逛商場買了兩本名著,一本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和一本傑克·倫敦的《熱愛生命》。這幾天的空閒時間開始讀《安娜》。看書中有一些體會不吐不快,寫來分享。

半年前看過名著改編的電影,女主由法國影星蘇菲·瑪索主演,她的迷人和驚豔的扮相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對劇情已經有所瞭解,就從中間開始看起,也就是安娜與他的情人渥倫斯基墜入愛河,併產下女嬰開始看起。二人的戀情公之於衆後,揹負着沉重的道德壓力和情感壓力,安娜生了一場大病,傷心欲絕。她丈夫阿列克謝感到屈辱和羞恥,但看到這個情況,寬容了她,並同意與其離婚。感動於丈夫的大度與寬容,安娜並不願意離婚,只是維持現狀。之後安娜帶着新生的嬰兒與情人一起去意大利療養。一走就是三個月,期間其丈夫和兒子度過一段艱難時光,阿列克謝還要揹負世人的議論和嘲笑,被帶了綠帽子還是那麼無動於衷,不爲所動,在婚姻關係存續時,允許妻子與情人出國療養。

安娜自然是在國外度過一段愉快時光,日子過得似乎很幸福。但好景不長,回國後的安娜禁不住對兒子的思念去看兒子。渥倫斯基也要考慮重回社交界,使上流社交圈承認二人的關係。

生活在愛情中的女人往往看不清現實,以爲有了愛情就有了一切。時間一長,渥倫斯基想要新生女兒跟自己姓,能繼承自己的遺產,但安娜沒有跟丈夫離婚,在法律上女兒卻是安娜丈夫阿列克謝的孩子。兩人不斷就這個問題發生爭吵,相互埋怨,安娜一開始不重視這個問題,以爲有渥倫斯基的愛就夠了。在愛情中的女人總是太天真,但男人需要的不止愛情甜蜜,男人需要的還有地位、財富和尊嚴。

等安娜想明白,只有離婚,跟情人結婚,合法地生活一起才能減少爭吵,給渥倫斯基名分,也給自己安全感。可是,此時的阿列克謝思前想後,考慮到離婚跟自己帶來的後果,卻不願離婚。或許他在想,既然已經戴了綠帽子,名聲已經毀了,那就破罐破摔,起碼還能落個寬容大度的名聲。安娜給丈夫寫信,請求離婚,並回到莫斯科等待離婚的消息。在長時間的等待後,安娜變得不耐煩,不斷抱怨,找理由與渥倫斯基吵架。失去理智、情緒化的安娜越發沒有安全感,以爲渥倫斯基移情別戀,不在愛她。把生活的重心放在一件事情上,生活早晚會失去平衡,最終在最後一根稻草後,安娜選擇臥軌自殺,是對渥倫斯基的報復,也是對自己悲慘遭遇的解脫。了結了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生命爲代價換取渥倫斯基對他的在乎和懊悔。結果是他死後,渥倫斯基鬱鬱寡歡,消沉了一個月,中間企圖自殺未果,最終是俄國與土耳其爭奪克里米亞的戰爭爆發,渥倫斯基自願參戰,燃起了對生命的鬥志,作品以此結尾。

安娜的悲劇很難說是時代的悲劇,更多是在於自己的優柔寡斷,沒有及時離婚,平復這些是非,在家庭和愛情間做出明確選擇。等看明白事實,都已太晚,只得以死亡結束這不幸的生活。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2

縱觀安娜的婚姻,可以說她經歷了兩段完全不同的婚姻:封建包辦的名副其實的婚姻,還有因愛情結合的有實無名的婚姻。她在婚姻中的勇於探索、勇於反叛,是值得我們分析思考的。

封建包辦的婚姻,安娜可以說是在不理解愛情的情況下,被家長包辦,嫁給了比她大二十歲的丈夫——卡列寧。卡列寧不僅虛僞、僵化、生命意識匱乏,還是一個工作狂。他每天的工作持續到睡覺前。他只和生活的映像打交道,妻子是他思維中的妻子,她只是一個符號,只是一個附庸。他不考慮自己的情感需要,也不考慮安娜的情感需要。當安娜和他之外的男人交談的火熱,他並不在意。可他發覺大家都在意時,他就覺得不正常了。他對妻子缺少關心,對真實的生活一味避讓,在安娜看來:“他不是一個男子,是木偶!是一架機器”。

安娜這個感情真摯的人,遇到了處處以虛僞爲生活準則的丈夫。她試着去好好地愛自己的丈夫,可一次次遭遇失敗之後,特別是當她把自己細膩的情感全部轉移到兒子身上後,他把對丈夫的感情封閉了起來。她不和丈夫交流自己的喜好,不再在乎他是否關心自己的喜怒哀樂,她身上彷彿披了一件戳不破的鎧甲,裏邊包裹着她的希望被尊重、被愛的情感,還有自己對生活的熱愛。安娜學會了用理智拜託苦惱。於是,他們的家庭就沿着符合宗教和道德規範的軌道“正常”的運行着。她和丈夫之間沒有爭吵,只有和諧。而這種靠虛僞建立的和諧,缺少情感依託。

這兩個性格上完全對立的人,在彼此適應的過程中,放棄了他們的感情紐帶,丈夫沒有考慮過妻子的情感、思想、願望,妻子也不能領會丈夫的痛苦,他們的交集已變成空心。這樣的婚姻只能是岌岌可危。他們的婚姻生活中最終出現了第三者。在他們的婚姻處於存亡危機時,我們看到靠虛僞建構起來的婚姻是經不起推敲的。安娜在感受到追求者給她帶來的快樂時,他開始用審視的眼光看這個與她朝夕相處了八年的伴侶:他的樣子是可笑的,他的性格是卑劣的,他簡直就是虛僞的代名詞。當妻子告訴他,有男子向她求愛,他告訴妻子,他相信妻子懂得分寸,這屬於正常的事。

當他意識到妻子出軌時,他害怕妻子的坦誠。他不願意也不知道如何去處理這樣的事情。他覺得那是妻子的良心問題,他的寬宏大量就是在拯救妻子。他在婚姻中的不作爲,他無視妻子情感的存在,他的漠然,最終讓安娜徹底失望了。他不懂愛,只是冠冕堂皇。安娜感覺他是與自己的婚姻不相關的人,是外人。面對他的虛僞,安娜憤怒了,她想撕破這一切,她討厭虛僞,厭惡謊言。當弗倫斯基的愛情幫他燒,她甘願冒犯法律和傳統習慣。她對舊婚姻的背叛、對愛情的勇敢追求,從本質上說,是對整個俄國貴族社會的背叛。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3

看過電影安娜的形象一直在我的腦海裏揮之不去,然後就看書啦。在我們普通人看來,她就是一個出軌的女人,可是我我依然很喜愛她,因爲她很真,愛了就是愛了,一直沒有違了自己的心去做事。雖然她有時所作所爲讓人不理解,我欣賞她的活法和生活方式。她開始是依附於一個沒有感情的丈夫,後來,爲了愛情,又依附於另一個男人,把愛情看成了她生命的全部,她勇敢的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着,有着快樂也很辛苦。

現實生活中,愛情不能解決人所有的慾望和需求,縱使愛情一直存在,沒有保障的愛情讓人恐慌讓人累。我欣賞安娜的勇氣和勇敢。她活的很真,很純粹,我喜歡她的真。渥倫斯基愛安娜,而且他的愛並不膚淺,也許剛開始他對安娜的愛戀有着虛榮的成分,但安娜患上產褥熱即將死去時,“他在她患病期間真正認識了她,瞭解了她的心靈,所以他覺得以前就好像從來沒有愛過她,現在,在他了解了她,真正愛上她的時候,他卻在她面前顯得非常低下”甚至列文也爲她傾倒,因爲“她除了聰明、文雅、美麗之外,她還非常誠實…”我愛安娜,她是一個“彷彿有一種過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整個的身心,違反她的意志,時而在她的眼睛的閃光裏,時而在她的微笑中顯現出來”的生氣勃勃的女人,當她她鼓起勇氣與情人遠走高飛時,我更是不可抑止的喜歡欣賞她。

可惜可愛的安娜還是自殺了。因爲她選擇了自由,選擇了真誠,選擇了勇敢,最後卻不得不死亡,她違反了貴族社會的遊戲規則,做了冷酷自私者中的一個叛逆者。安娜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只是因爲她是一個真誠的女人,是一個貴族社會真誠的女人,是一個男權社會下貴族社會裏還保持着真誠的女人,因此她只能自殺。如果她是多麗,忠信老實地守着家庭,在懷孕生子,再懷孕生子中耗費青春,而且不得不苦嚥下風流丈夫到處拈花惹草帶來的痛苦,她就會繼續如困獸般維繫無聊的婚姻,如果她是培特西夫人,私下放蕩荒淫但表面道貌岸然,她就不會在賽馬場上失聲而起,而且隨着渥倫斯基離開了家庭,或者如果她能有一份自己的事業,她就能發揮自己的才智,充實自己的生活,不再是隻要愛情,一切都不重要的小女人。但她的命運註定她無法生存。安娜的一生是美麗的,她的一生都保守了這種美麗。雖然流言蜚語踐踏了她的人格,死亡奪取了她的生命,卻沒有任何力量改變了安娜內心的持守。她只是很真的做着自己,追求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沒有錯,喜歡她的個性,敬仰她的勇敢,她就像個天使,只是那個環境那個時代不允許。現實是殘酷的,真誠的人們卻活的很辛苦。無奈,生活就是這樣,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壓抑着自己過活,披着人皮在人羣中穿行,我們很無可奈何的。我們的真被殘酷現實壓抑着。安娜只是我們的崇拜者,她的悲劇說明了我們生活在這個現實的世界中,我們必須遵循它的原則去生活,否則安娜的悲劇照樣會重現。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4

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毫無疑問,安娜很漂亮,滿激情和活力,熱心又善良。一出場的女神氣質無疑虜獲了所有人的好感。她漂亮,所以在社交場合獨領風騷;她誘人,所以弗龍斯基對她一見傾心。可是她不夠聰明,聰明的女人可以像穿花蝴蝶一般遊刃有餘,安娜卡列尼娜卻隨着她的感情心意去走。世上最不幸的事情就是一個不聰明的女人還那麼貪心。

確實,安娜卡列尼娜是個貪心的女人。安娜迷戀弗龍斯基,於是不理會世俗輿論和他同居、出國;她又捨不得她的兒子廖秋沙,所以死活不肯離婚;她不願離開曾經令她變成衆人焦點的社交圈,她一邊像祥林嫂一樣乞求朋友親人的理解和寬恕,一邊像個放蕩的女人一樣以自己的魅力勾引每一個來訪的男人,包括基季的丈夫列文。她渴望把她想要的一切都抓在手中,一樣都不能放,卻不明白質量守恆的道理,沒有人可以享盡一切好處,安娜不是千手觀音。

在她身上,我看到一個空虛寂寞冷的俄國上層階級貴族婦女,離開上層社會的社交和吹捧就無法存活,她收養了一個農家女孩,像個小寵物一樣置放在自己身邊,卻不願意給自己的親生女兒些許關心,在鄉村建學校對她而言更是無稽之談。她高高在上也悽悽慘慘慼戚,因爲失去了唯一的消遣方式,安娜幾乎是病態地抓住自己想要的,憎惡自己不想要的。大概是中國傳統的那種“一夜 夫妻百夜恩”的說法的影響,我不覺得她的丈夫做錯了什麼,讓她一直罵他是個惡魔,卡列寧即使痛苦,也不曾把妻子極盡貶低。那種典型的基督徒式的隱忍與安娜無節制的索求形成強烈對比。不過也是,一個女人,一個年輕好動,魅力四射的女人,是永遠不可能安於現狀的。她沒做錯什麼,她只是太美了。當美本身就是一種錯的時候,這種美必然要走向毀滅。

安娜自殺了,意料之中,只是我沒想到她離開的理由是這樣可笑,因爲她總懷疑弗龍斯基要出軌,當弗龍斯基要回去看他的母親,星期一才能回鄉下的時候,她整個人都崩潰了。她是個把感情完全依附在別人身上的女人,對弗龍斯基寸步不能離,當然也是情有可原,畢竟安娜在走向弗龍斯基的過程中不斷在失去她所想要的、她所擁有過的東西,弗龍斯基是她最後一根救命的稻草了。如果失去他,她真的就一無所有。

我認爲《安娜卡列尼娜》一書還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至少提醒了當代女性應該具備自強自立、自尊自愛的優秀品格,永遠不要把自己的感情完全寄託在別人身上,不要盲目的把愛情放在高於一切的位置,要理性處理自己的感情,畢竟人生中還有很多事情值得我們爲之努力奮鬥,爲了愛情就尋死覓活的實屬不值。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5

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大師列夫·託樂斯泰通過對安娜晶瑩明亮的眼睛淋漓盡致地刻畫,爲《安娜·卡列寧娜》成爲人類藝術的一顆晶瑩明亮的瑰寶注入了無限的生命力。

安娜不僅風度瀟灑,體態勻稱,表情動人,而且道德高尚,感情熱烈,她追求愛情與母愛的統一,家庭與義務的結合,但在安娜的家庭中,母愛和愛情是對立的,家庭義務也和愛情是衝突的,同時,宗教、法律、社交界的輿論都給安娜和追求道路設下了種種障礙,他們認爲安娜的追求破壞了宗法制家庭,破壞了婦女應是賢妻良母的道德原則,但是作爲一個爭取個性解放的正面力量,安娜卻毫無畏懼地與之鬥爭。作者通過描寫安娜的眼睛來展現了爲愛情和生活權利而鬥爭的情感歷程。

安娜來莫斯科勸兄嫂和好的一次交談中,作者是這樣寫的:“從她那濃濃的睫毛下發亮的眼睛裏突然涌出了眼淚”。聽了多莉的悲苦愛情之後,她流淚了,顯出了她純真的同情和友愛,體現了她的心靈之美,同時,從多莉的愛情中她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而引起了共鳴,也爲下來見到伏隆斯基而產生愛情作了心理程度上的鋪墊。

作者還借了基蒂的眼睛來寫安娜,如:“安娜不像社交界的貴婦人,也不像有了八歲小孩的母親。”如果不是她眼神裏有一種使基蒂驚異而又傾倒的、非常嚴肅有時甚至憂愁的神情,憑着她的舉動的靈活,精神的飽滿,以及她臉上那種時而在她的微笑裏,時而在她的眼眸裏流露出來的蓬勃的生氣。安娜的熱情、美麗、單純、自然、快活有生氣傾刻間都集於這一眸之中流露了出來,同時,眼眸中隱含着的一種複雜、神祕、高深莫測的情感更給安娜的形象注入了更高層次的美。安娜的這種神韻美的描寫,爲後來伏隆斯基被安娜的美貌傾倒做了鋪墊,也說明了他對安娜的愛情含有獵豔成分,爲後來他對安娜的熱情降溫提出了本質原因。在舞會上,基蒂看到安娜那種完全新的、使她感到意外的眼光正看着她,之後,安娜的眼睛是顫慄的、閃耀的光輝,不由自主地浮露在她嘴脣上的那種幸福和興奮的微笑和神情,基蒂驚異於安娜陶醉的不是衆人的讚賞,而是一個人的崇拜——伏隆斯基,每次他和安娜說話時,喜悅的光輝就在她眼睛裏閃耀,幸福的微笑扭曲了她的朱脣。基蒂開始覺得恐怖了、絕望了。因爲她看到安娜的迷人之中有些可怕的、異樣的、惡魔般的、殘酷的東西,足以奪走她的愛情。這也給那些社交界的人們對安娜的道德觀產生了懷疑。同時,這次舞會與伏隆斯基的相遇,喚醒了她的受壓抑的、處於沉睡狀態的愛情,讓她體驗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感情,她開始追求自己的愛情,可當時的社會是不允許她這樣做的,但她義無反顧的精神,敢於衝破不合理的婚姻制度,追求自己的幸福,是很可貴的。

通過伏隆斯基的眼睛,安娜的形象更顯得柔情蜜意些:“她那雙在農密的睫毛下面顯得陰暗了的閃耀着的灰色眼睛辛切而注意地盯在他的臉上,好像她在辨認他一樣,隨後又立刻轉向走過的人羣,象是在尋找什麼人似的。在那短促的一瞥中,伏隆斯基已經注意到了有一股被壓抑的生氣在他臉上流露,在她那亮晶晶的眼睛和把她的朱脣弄彎了的輕微的笑容之間掠過。彷彿有一種過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的全身心,違反她的意志,時而在她的眼睛的閃光裏,時而在她的微笑中顯現出來。她故意地竭力隱藏在她眼睛裏的光耀,但安在違反她的意志在隱約可辨的微笑裏閃耀着。”洋溢在安娜全身心的那股壓抑不住的生氣,我覺得有生活、愛情、幸福、家庭、社會等多重使命、多重含義。作者之所以在這裏強調“生氣”這個詞,是爲後來安娜的死埋下了伏筆,也表明安娜對生的渴望,對幸福的家庭、純真的愛情的渴望,而這渴望在她豐富的感情世界中是強而有力的。同時,也道明瞭伏隆斯基之所以迷上安娜的原因及初識的印象及感受。

表白愛情時,安娜的眼睛是萬種風情的。“我早就對您說這話”她堅決地望着他的眼睛,她滿臉燒得通紅。無疑,他在鼓勵伏隆斯基傾訴他的愛情,從而可見她追求愛情的堅決程度。當她勸告伏隆斯基回去找基蒂時,卻用了充滿愛的眼睛盯住他,這種言不由衷的感情表露了愛的神力及她矛盾心理。

安娜的眼神對於伏隆斯基是柔情的、多變的,而對於自己的丈夫卡列寧則是呆板的、沒有色彩的。

當卡列寧警告她不要在衆目睽睽之下不要犯錯誤時,她那雙正以神祕莫測的神色使他驚駭的含笑的眼睛,沒有任何的羞愧或不安,她的平靜讓他驚異、害怕,可見,這一點上安娜戰勝了宗法制觀念。當他丈夫說她不檢點時,她正視着他的眼睛,但已經不帶着以前那種有所隱瞞的快活神色,而是帶着堅定的神色,把自己與伏隆斯基的事說了出來,公開了自己的愛情,安娜是大膽的,也是勇敢的,她敢於向那個維護一切虛僞的舊禮教的上流社會挑戰,她不顧後果毅然決心的追求自己的幸福,從精神上戰勝了封建道德的束縛。

安娜和卡列寧發生爭吵之後,安娜無法入睡,而卡列寧發生爭吵之後,安娜無法入睡,而卡列寧卻響起鼾聲。有這樣一段描寫:“她睜着眼睛,一動不動地躺了很久,她幾手乎感覺得她可以在黑暗中看見她自己眼睛的光芒。”可見,安娜對自己生命的理解是多麼的透徹,對幸福美好生活有着強烈的渴望啊!

作者在描寫安娜眼睛的同時展現了安娜的情感歷程,給安娜的內在注入了美的神韻。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6

沒有太過繁複的舞臺佈景,或者太過華美的服飾,支撐起一部現代芭蕾的,是情和心。

正如艾夫曼自己一直所強調的,他的《安娜·卡列尼娜》以展現人物的心理爲主,整部舞劇正是以人物心理的細緻變化而展開,情節的有意弱化,心理變化的強化與凸顯,讓人看見了那個叫做“靈魂”的東西。

安娜對愛的追求和掙扎是人們津津樂道的主題,也是成就列夫·托爾斯泰這樣一部經典的關鍵因素。在艾夫曼的《安娜·卡列尼娜》當中,對於安娜的心理展現得非常細緻,一開始與卡列寧在一起的痛苦與無奈,接着是遇見沃倫斯基而燃起愛情之火的幸福與奮不顧身,然後是對於流言蜚語的恐懼與無助,最後是在愛與痛苦之間掙扎的失常與瘋癲……

安娜的瘋癲狀態是最爲高潮與精彩的部分,當她的愛成爲痛苦,而她又毫無能力擺脫的時候,也就只能進入“失常”的幻境,無數個赤裸的女性身體,或許是無數個安娜,或許是她幻境當中愛與欲的化身,就像之前看過的芭蕾舞劇《蓮》當中西門慶垂死時那一幕,也是無數個赤裸的男人,拽住他,讓他無法掙脫。安娜被拽住,被困住,無法脫身,而這拽住或者困住她的——那些與她同樣赤裸的女人,或許是愛,或許是現實的阻力,或許是她內心無法逾越的屏障。最後她選擇了死亡來解脫,因爲痛苦,因爲無助。

在多數人看來,卡列寧是一個保守、自私而虛僞的人,但在艾夫曼的這一部芭蕾舞劇當中,似乎試圖以不同的角度去詮釋這個人物。通過卡列寧與安娜的多次摩擦與碰撞,明顯感覺到的是這個男人內心慾望的躁動,對於安娜,他是充滿慾望的。這一版的難得之處在於,讓人看見了卡列寧的柔軟之處,他其實同安娜一樣缺愛,也同樣渴望愛。只是他不知道如何表達,只能以對於安娜的情慾和控制慾來表現。

沃倫斯基還是一貫的迷人與英俊,他對於安娜的愛與柔情,以及慾望,在劇中展現得很細膩,相較於安娜與卡列寧,他所展現的矛盾要少很多,他只有對於愛的`焦慮,但是這並沒有削弱他的存在感,而是以另一種人物的質感豐富了舞臺。

區別於傳統的古典芭蕾注重的敘事性情節的展開,艾夫曼的《安娜·卡列尼娜》則直截了當地將人物的情感與內心的跌宕用舞蹈強烈地宣泄了出來,它考驗的是演員情感的充沛度,這是十足的現代舞的表現形式。整部舞劇對於人物心理的詮釋,通過舞蹈表現得張力十足,可以讓人強烈地感受到人物內心的掙扎與顫動。

演員的功底與技巧均屬上乘,這也是一直以來俄羅斯芭蕾擁有顯赫地位的重要原因,他們對於肢體的表現力非常重視,不僅注重技法上的精益求精,同時還注重表現力上的自然與張弛有度,讓觀衆看了會覺得很舒服。雖然《安娜·卡列尼娜》是以現代舞的質感來演繹的,但並沒有就此拋卻傳統的芭蕾技法,這也是現代芭蕾舞劇的一個基本特點。這樣一部芭蕾舞劇,不僅需要演員在芭蕾技巧上的訓練有素,也需要演員對於人物的充分理解,要走進人物內心,將自己完全交給角色。

同時多處的意象化與虛化的處理也加深了矛盾的衝突,比如黑色的羣舞,比如上半場最後安娜在玩具火車軌道中的定格。舞臺的佈景沒有太大的變動,而是以燈光隨着不同人物的不同情節以及心理歷程在變換,正因爲沒有太過絢麗的佈景以及色調衝突的燈光,才能使觀衆更加註重舞蹈本身,迴歸人物的內心。

可以說這是一部不同以往的《安娜·卡列尼娜》,以細緻的心理呈現代替了情節的鋪敘延展。而在所有的情緒與情感的表達當中,或許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角色,而也看見了我們自己,因爲我們都是有“心”的人,我們都承受着愛的饋贈與折磨。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7

花了二十天,終於讀完兩冊書。讀西方名着,對我來說,很不習慣,總有一種融不進去的感覺,“隔”的感覺。沒辦法,硬着頭皮往下讀,因爲想學習西方價值觀人生觀。

安娜,以中國傳統眼光看來,簡直就是叛臣逆子,就是不安於室的婦人。自私自利,拋棄家庭,獨自享樂,又貪心不足。西方價值觀和東方價值觀有區別,東方更強調家國責任,社會責任,爲男者,忠君愛國,以天下爲己任。爲女者,相夫教子,操持家務,以家庭爲己任。總之,女人要爲父母活,爲家庭活,爲老公兒子活,脫離了這些責任屬性,單純追求自己的享受刺激和人生感覺,是非社會主流,得不到傳統社會的肯定。

但是,西方比較強調個人自由吧。記得安灼拉說過“人對自己的主權,這種我對自己的主權就叫自由。”第一次讀到這句話時候,震撼!我從小到大,從不知道自由,也沒嘗試過自由,都是循規蹈矩按照學校、父母、社會指出的道路,平平靜靜地走過來,所以,我不能想象安娜的世界,也不知道該不該贊同她的行爲。

如果我在二十多歲青年時期讀安娜,也許會質疑她,責罵她,怎會如此自私自利,不負責任呢?但是,現在以家庭婦女的狀態來讀,還是有些嘆息,安娜真是勇敢,執着。你敢嗎?你能做到嗎?打死你也不會,因爲你的思想本就不自由,已經被禁錮妥協了。家庭婦女的生活,很幸福?很有價值嗎?無法說,也無從得知,唯魚飲水,冷暖自知了。

友人說,安娜跟徽柔差不多,還真相似,都是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主兒,活得純粹,真誠,自我,不做作不虛僞。這樣的女人,不符合社會主流,非死即亡。有人說,徽柔帝姬太傻,她應該像高陽公主那樣,表面上跟丈夫恩愛,甚至給駙馬買幾個侍妾,暗地裏跟懷吉交往,豈不是兩全其美,不會敗露?我想,如果徽柔這樣做的世故,那她就不是徽柔,她可貴就在於傻,真誠,不遮掩,她愛就是愛了!安娜也是如此,她不像俄國彼得堡上流社會的那些貴婦人一樣,一方面保持着作秀的婚姻,一方面交往着數個情人。她鄙視她們的虛僞做作,包括她丈夫的虛僞做作(死也不跟她離婚)。安娜愛了就是愛了,勇敢地私奔。她不計較代價,不負條件地追求愛情。她們都是純粹的人。她們爲自己而艱難地活,追求愛情。一旦愛情消逝,沃倫斯基不再真摯地愛她,對她疏遠冷淡起來,安娜選擇了自殺。她這樣敏感、熱烈的女人怎能不去自殺呢?當然,對沃倫斯基來說,這下場未免太殘酷了。

想起了林黛玉,中國古典小說裏的優秀女人,跟安娜差不多的性格,她的愛情消滅後,肯定也是投水自殺的。這兩個女性飛蛾撲火的形象塑造,也不由得尊稱一聲“曹翁”“託翁”。

託翁寫小說,自有風格。故事本身很平淡,沒有多少離奇情節,大段大段的心理剖析,整章整章的人生宣教,讀起來真是枯燥無味。如果二十歲時候讀,肯定讀不下去,現在讀,也是吃力。最後一部分,託翁用二十多頁整章地描寫列文的人生思索,終極思考,人從哪裏來?爲什麼要這樣子活?人活在這個世上有什麼意義?列文的苦惱、困惑直至他的醒悟,找到宗教信仰的救贖。我讀了兩遍,還是似懂非懂。想來我這樣世俗的凡人,精神層次實在達不到託翁境界的一半。還有,冉阿讓,我也理解不了他的精神境界,爲什麼還要出頭當庭承認自己苦役犯的真實身份,寧願自己坐牢也不要冤枉了無辜人。真是,羞慚的說,連當他們的讀者都不夠道德水平和理解能力。

近讀過兩部西方小說,安娜,悲慘世界。作者的悲憫情懷和普世價值,作者對生命靈魂的拷問和救贖,對人生極致的追問和智慧。我覺得中國古典小說裏很少有,所謂四大名着,除了紅樓夢,其他三部說殺人就殺人,說砍頭就砍頭,妖魔鬼怪,江湖好漢,權臣謀士,勾心鬥角……有的只是故事情節,世俗社會,感覺俗氣陰暗。幸虧有紅樓夢,證明我們這個文明古國也出現過深邃思想和人文情懷的作品。

  安娜卡列尼娜讀後感8

《安娜卡列尼娜》是我最喜歡的一部長篇小說,作爲小說,它在文體上有着令人難以抗拒的魅力,其流暢性、內在邏輯縝密性和自然的雙線索交織等方面都是令人無可挑剔的。除此之外,令我着迷的還有它體現出的作者創作過程中現實與理想的交匯。

正如開頭“幸福的家庭彼此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自己的不幸”所說,作者對於現實的思考是基於婚姻愛情關係展開的,主要涉及四對婚姻或愛情模式:卡列寧與安娜,安娜與沃隆斯基,列文與吉蒂,奧布朗斯基公爵夫婦。安娜涉及了前兩個不幸的模式,與她相對的是列文的幸福模式,我認爲安娜是作者爲自己設想的另一種生命選擇方式,是一種假想的人生道路;而列文是作者自己的影子,是較貼近作者真實的生活狀態。現實與理想交匯之後,宗教色彩濃厚的託翁在寫作的時候很可能會想“可能的選擇有無數種,上帝安排了最好的”,於是他極力要寫出這個現實的一定是最好、最幸福,而那些帶有可能性的選擇雖然看起來光明,但會遭遇不幸和陷阱。

在寫安娜時,多次通過旁人觀察突出地提到安娜身上帶着深藏的激情和攝人的活力,這也正是作者內心深處的力量。在安娜心中的愛情火花被沃隆斯基點燃的時候,作者持矛盾而偏於贊同的態度,安娜在觀看賽馬時流露出對沃隆斯基過分關注後,勇敢地向丈夫攤牌,她想的是“唉呀,多麼光明啊!這是可怕的,但我愛看他的臉,我愛奇妙的幸福……我的丈夫!啊!是的……哦,謝謝上帝!同他一切都完了。”在猶豫中追求愛情的幸福終於壓倒了道德上的內疚。安娜是托爾斯泰設想的自己,替他完成了拋棄家庭出走的假想行爲。他爲了抑制自己對這種假想的嚮往,便渲染了這種假想生活所面對的阻力——把愛情的困境,社會輿論壓力,還有自己對於拋棄家庭孩子的心理譴責都詳細地呈現出來。

列文是現實作者的影子,有着探索農村改革的激情與思考上帝與人關係的深邃性,他敏感易怒、天真又自卑,不過我們看到他的家庭表面很美滿,他和吉蒂雖歷經坎坷但終成眷屬,雖然被安娜深深吸引但並未出軌,這比安娜所追逐的愛情更符合作者對於現實的要求。《安》成功地塑造出安娜與列文的突出形象,也反映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思索,在現實與假想的交匯中對比,增強了作品的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