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青年教師讀《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論》有感

青年教師讀《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論》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6W 次

新課程的改革是振奮人心的,教師作爲課程實施的主體,對新課程理解和參與的程度直接決定了課程實施的效果,以及學生對知識和技能掌握的程度。因而教師迫切需要有一本手邊的工具書,可以隨時隨地的學習、參考、借鑑。

青年教師讀《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論》有感

我曾經看過一些關於新課標的書,諸如課標解讀之類,雖然對課標內容作了很詳盡的分析,但總覺得是就事論事,冠冕堂皇的內容多,而指導性、實用性不足。

正應了前人的一句話:有心摘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在書店中發現《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論》一書。

這本書只有短短的幾章內容,卻涉及課表內容分析,新教材特點,從教學策略介紹到學習策略;從情感培養倒價值觀培養;從課程資源開發到課程評價;從教學涉及到教師專業發展。內容囊括了中學化學教師所應瞭解、掌握得所有內容。尤其是在正文中設置了“標準鏈接”、“信息資料”、“直擊課堂”、“思考與討論”等一系列欄目,而不僅僅是分析解釋課標的含義與內容,閱讀時感覺輕鬆易懂,易學易用。

高中生隨着其生理和心理的發展,以及各自成長環境的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不斷增加,呈現出不同的個性和發展潛能。學校教育就是要承認這種潛能,發現這種潛能,發展這種潛能。與初中的普及教育不同,高中教育就是在一定程度上發現和發揚這些學生的潛能。高中階段,他們將根據自己的偏好與特長確定自己一生的職業。而我們過去的教育在這方面做得是在不足。學生的個性不能得到張揚。

作者在書中寫道: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不同於認知的發生發展,它有自身的特點和機制。要有效地落實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情景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形成的先決條件;活動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形成的基本途徑;體驗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形成的關鍵。而後作者列舉了“質量守恆定律”一課進行分析。

我的理解:課程就是爲學生設計了一個“情景”,教師在課堂上爲學生創設“活動”,學生在學校“體驗”。這就是新課標的理念。

這讓我想起曾經報紙登載的一篇報道,一位家庭主婦在家打掃衛生,將兩種清洗劑混在一起使用,使用中感到身體不適,就去睡覺,結果在睡夢中中毒而死。這就是舊教育方式的悲劇,教師僅僅按照教材的要求介紹氯氣的實驗室製法,學生們也僅僅掌握了這一種方法,但是實際生活中可以產生有毒氯氣的方法很多,而這簡單的方法卻是被教材忽略的。

這又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擔憂,現在在課堂上過分要求環保,如果在三年高中學完,卻沒有聞到各種化學物質的氣味,一旦環境中出現有害物質,他們無法判斷有害物質的種類,又如何做出防護?

我們學習、講授自然科學,就是要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上面提高的事例不正是其科學素養低造成的嗎?

《高中化學新課程教學論》的作者在書中還特別提到了科學素養問題,他提出:

有科學素養就意味着一個人對日常所見所經歷的各種事物能夠提出、發現、回答因好奇而引發的一些問題。

有科學素養就意味着一個人已經有能力描述、解釋甚至預言一些自然現象。

有科學素養就意味着一個人能夠識別國家和地方決定所賴以爲基礎的科學問題,而且能夠提出有科學技術根據的見解。

有科學見解就意味着一個人能夠讀懂通俗報刊上刊載的科學文章,能夠參與就有關結論是否有充分依據的社交談話。

有科學素養的人應該能根據信息來源和產生此信息所用的方法來評估科學信息的可靠程度。

有科學素養還意味着有能力提出和評價有論據的論點,並且能恰如其分地運用這些論點獨處的結論。

化學作爲研究物質結構、組成、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一門科學,既是宏觀的又是微觀的。化學學科的特點決定了其學習者必須要從宏觀、微觀和符號等方面對物質以及變化進行多種感知,從而形成了學習者心理上形成化學學習的三重表徵特點:宏觀表徵、微觀表徵、符號表證。而探究式學習是完成這一過程的最好形式。

作者在書中特別提出了探究式學習中的幾個錯誤認識:

錯誤觀點之一:探究是惟一的學與教的方式。作者提出“高中教學要提倡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學生易於理解的內容完全可以利用講授形式來完成,探究並不是惟一的學習方式。切忌把探究神話,矯枉過正。”現在教學中確有這種現象,凡公開課必須探究,無探究就不是好課,就如同多年前要求上課必須有若干次提問,必須使用投影機、計算機,追求形式已經超過了對內涵的追求。

錯誤認識之二:動手做是探究的核心,我們很多教師確實強調學生的動手,較探究片面理解爲動手。作者指出:“探究學習更需要神思,培養強烈的探究意識與科學興趣。通過提出問題、建立假設、設計與實施、檢驗假設、交流表達一系列的活動纔是探究的完整過程。”

錯誤認識之三:探究重過程輕結論。以往確實比較注重學生的參與過程,而結論書中已經明示,作者提出:“傳統教學是重結論輕過程,扼殺學生的學習的生命活力。而如果過分重視過程而忽視結論,同樣是事倍功半。”

作者在書中還提出:教師的自我反思使教師把自己的教育教育教學實踐作爲對象,對其進行審視和分析,從而修正自己的決策、行爲、提煉、昇華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師反思的方法:記教學日記;再現反思;觀摩與交流;行動研究。爲教學而研究;對教學研究;在教學中研究。

總之這本不很厚的書,其中的很多觀點、看法值得我們學習領會;很多案例值得我們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