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產品的視角從熱鬧到門道》讀後感

《產品的視角從熱鬧到門道》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5W 次

踩着週六加班的點才鼓起勇氣敲下這文章的第一句話。學習這件事果真不是跟嘴上說的那麼簡單,學習貴在堅持,難也在堅持。你看,我的本書讀書時長7時6分,當前進度才82%,但其實呢,這本書我卻是看了大半個月了,真的很慚愧。學習上我真的沒有那股狠勁。我還總是喜歡廢話連篇的抒情,還是就着當前進度寫寫讀後感才實在。

《產品的視角從熱鬧到門道》讀後感

《產品的視角:從熱鬧到門道》這本書從產品作爲互聯網企業長期跑贏的核心和基礎入手,從而引出互聯網產品經理承擔着“設計好的互聯網產品”的偉大使命,如此全文便圍繞着產品經理這一視角切入。從三圈定位的產品經理模型分析、小白產品經理、到理想產品經理的誕生,發展成爲執行力驅動,有產品視角的一年級產品經理;用戶價值驅動,有溝通能力的二年級產品經理;再晉升爲具備產品運營和規劃視角的三年級產品經理。通過不同的視角來做、看、悟產品,由淺入深,讓我對互聯網產品經理以及互聯網產品的各個環節有了完整的認知。

“產品是手段,人是目的”用戶是目的,不是去改變的對象。用戶也是價值訴求的重點,不是證明能力的某種手段。用戶越來越多的被產品定義了,同時也在讓產品更加趨於社交化,服務人與人之間的主體間性。往往是這樣的產品,才越來越有價值。而我們要做的是讓技術來讚美生活,讓產品微笑價值最大化。

互聯網需要產品經理,從美國互聯網創業者喬布斯,到中國創業者騰訊馬化騰、阿里巴巴馬雲、天使投資人蔡文勝、58同城姚勁波等,他們是中國草根互聯網的崛起。說起中國的互聯網,我們就不得不說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他們分別代表了互聯網的三種盈利模式。所謂盈利模式即向誰收錢!百度是向企業收錢(to

B),騰訊是向用戶收錢(to C),阿里巴巴是企業和用戶進行交易,他來收取佣金(B to C)。

而當你決定成爲一個產品經理之後,你需要對產品經理的能力模型做出分析。你要有一個的職業規劃。首先,選一個你喜歡的行業;其次,在這個行業中選一個你的職業;最後,選一個公司起步。

其實職業起步很簡單,做一個面試官沒法拒絕的人。而你需要這些能力:如下圖。從這些關鍵詞分析可以看出,產品策劃、運營和項目管理好像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溝通、執行力、學習能力等次之。官方說法,產品經理是產品的第一負責人,調研用戶、確定需求、規劃產品和執行落地等。但事實上,大部分產品經理做的是打雜的事情,70%的時間在搶資源、做溝通,還有30%的時間做一點兒我們認爲的“正事”。都說阿里是運營驅動,百度是技術驅動,騰訊是產品驅動。在BAT,產品經理的權限和職能也不相同。

一個職位的核心能力是能夠讓你區別於其他職位,並且能讓不是從事這個職業的人看到的門檻。這種門檻或者叫做不可替代性,其實就是職業價值。我們試着從主流的三圈能力模型去分析,一個初級的產品經理需要準備的能力:用戶體驗,技術能力,商業思維。

用戶體驗。在場景、需求和動機三個維度進行培養用戶體驗能力,能夠還原場景,通過用戶需求瞭解動機。同時提升一些專業的技能。

技術能力。懂技術=溝通能力。基本上,我們認爲產品經理必須具備用戶調研和需求分析、PRD/MRD撰寫、原型繪製、流程繪製和數據邏輯處理的能力。在計算機方面,建議大家至少要學會HTML、CSS和JS的知識,在數據字典、數據架構和服務器配置方面有所瞭解,知道所謂的“發佈上線”是什麼意思。

商業思維。它比產品思維涵蓋的更多,需要看行業、格局、生態,並且通過產品打出自己的空間。其中雷軍的“口碑”和周鴻偉的“免費”最具代表。

當你開始準備做一個產品經理之後,那麼你就開啓了產品經理之路,而破除小白產品經理的視角是通往一個合格產品經理的必由之路。多嘗試,多體驗,不要怕,不緊不慢,堅持下去就能培養出產品的感覺。廣泛的體驗產品,庖丁解牛一樣去觀察產品,是從一個小白用戶轉化爲職業產品經理的重要一步。

理想產品經理爲自己做產品,以自己爲中心。產品經理應有3個認知階段:沒有認識到自己是用戶,意識到自己是用戶併力圖剝離用戶視角,意識到自己是用戶並融入用戶的真實視角去考慮問題。不要再把無知當創意了,需要走上正確的產品經理學習路徑:認識產品(Recognize)、還原產品(Analysis)和創造產品(Creative)的RAC模型。通過RAC培養產品感覺並達到以下目標:

破除小白產品經理視角和理想產品經理思維後,我們來看看晉級後的產品經理應該具有的一些能力。

一年級產品經理:執行力驅動,產品感培養。執行力是你的價值所在。說到執行力,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簡單的事情做好,把複雜的事情分解成簡單的事情,然後將每件事情做好。至少在時間管理、目標管理、項目管理和知識管理4個方面開始改變自己,併爲自己構建一個Knowledge

Map。在這些基礎上,再通過上面說的RAC模型培養產品感覺。

“產品更像種韭菜,種下去,給肥料和水,長出來一茬兒,剪下來,再長一茬兒”一年級產品經理在懂得管理需求的同時,更需要懂得管理版本。版本需要封閉,沒有封閉的版本是永遠無法完成的版本。MVP(最小可行化產品)是一個比較符合產品發展規律的概念,設計原則有用戶排序和功能排序兩個部分。

二年級產品經理:用戶價值驅動,溝通能力培養。學會定義流程和產品,把用戶需求翻譯成產品需求你需要具備(1)講故事的能力,(2)抽象能力,(3)邏輯能力,(4)文檔寫作能力。其中針對第四點寫作能力提出翻譯神器PRD的幾點原則要領,如下圖。當二年級產品經理在具備以上幾點能力時,同時應有好“人品”,一個不能保護研發、不能管理需求的產品經理是“不被需要的產品經理”。溝通能力≠會說,要換位思考,用技術、運營的思維去溝通。

“沒有醜死的產品,只有難用死的產品”,對於產品來說不是外觀是否好看,而是核心流程是否堅挺。流程是骨,交互是肉,肉可多可少,可美可醜,但骨不能歪,不能斷。

三年級產品經理:運營和規劃。從更加廣泛的用戶、市場、未來、競爭者和合作者視角去考慮產品發展,通過運營讓產品微笑價值最大化。

高階產品經理應具備對BAT和行業生態的認知與迅速“閱讀能力”。應更關注橫縱向的產品變化,橫向即指競爭對手的產品、行業格局和藍圖,縱向即指產品前世今生、未來規劃。而用戶體驗要素的分析法則把產品分爲表現層、框架層、結構層、範圍層和戰略層。表現層是指視覺體驗;框架層是指頁面設計,也是我們說的原型;結構層是指交互設計和信息架構;範圍層是指我們對產品的範圍定義,通常是PRD和內容需求;戰略層通常是指產品的整體目標、用戶需求和在行業中的機會。

產品設計與迭代視角做產品。我們常說,0到1是本質的改變,因爲你破殼而出,成爲一個可以不斷迭代的存在。而1到N是隨着環境和時間自然而然地生長。就像人一樣,分娩是偉大的時刻,成長是不斷迭代的結果。而互聯網的一個思維就是,一邊做一邊改進,一邊改進一邊尋找機會。互聯網從來不不謀求從0到N的改變,我們只追求從0到1的改變。

不尊重產品的規律沒有關係,多交點學費而已。除了要遵循從0到1的產品設計規律,產品設計還需要遵循產品生命週期。大公司大部分標榜敏捷開發(Scrum),它的做法是先有場景和故事,通過故事拆解出功能點,最終歸入某個版本。而小公司推崇“MVP”模式進行迭代的應該是最好的一種迭代方式。故事脈絡清晰,功能點燃燒層次分明,容錯和糾錯成本低,但最大的問題是產品決策者能否耐得住寂寞。

運營視角看產品。分爲大運營和小運營,大運營更加偏整體,收入和用戶總量、付費率與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即每用戶平均收入)值成正比。小運營更加偏具體,一般目標聚集在拉新、促活和留存,可以看出小運營的指標其實描述的是一個產品的質量和黏住用戶的能力。而追根到底,產品運營的核心價值就是微笑價值增值,應緊密圍繞產品的微笑價值展開,讓產品賣點更突出,讓用戶更爽。

運營是產品的用戶價值最大化的手段,那麼話題和品牌也要堅持這一理念,將自己的服務和話題結合起來。總結出早期運營要點。

操盤與人性視角悟產品。聽所有人的意見,看用戶的數據,自己做決定。你要做這樣的有魅力的操盤手,這樣你的產品可能更性感,讓人有慾望探索下去,而不是赤裸裸。

發現需求、優化流程、提升體驗,是我們通往產品的自由之路,一切都是從發現需求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