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關於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

關於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7W 次

以往都是自己爲學生布置暑假作業,今年暑假我也被佈置了一份特別的暑假作業,就是細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

關於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

說句實話,剛聽到這個作業心中還真有點小疑問:這是本“老”書了,它還能跟上日新月異的現代教育的步伐嗎?這本書的背景是計劃經濟下的蘇聯,它能解決多少市場經濟下的中國教育的問題。帶着疑問我開始擠時間完成作業。

剛開始真的是艱難的,漸漸地書中一些事例和體會引起了我的共鳴,因爲蘇霍姆林斯基的很多思想反映的正是永恆不變的教育規律,這些思想是具有時代性和先進性的。一些建議和勸告看似淺顯,實際上是蘇霍姆林斯基完整的教育思想體系的體現 ,很多都涉及教師經常遇到的棘手問題。

最困擾我們的問題莫過於:到底怎樣教育好孩子?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就要明確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教育目的既是一個國家人才培養的質量規格和標準,同時也當然是衡量教育質量和效益的重要依據。

蘇霍姆林斯基就從多角度論述了教育目的,提出了“培養共產主義建設者”、“培養全面發展的人”、“聰明的人”、“幸福的人”、“合格的公民”等等。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觀點就是:要把青少年培養成爲“全面和諧發展的人,社會進步的積極參與者。”而培養這種人需要實現全面發展的教育任務,即應使“智育、體育、德育、勞動教育和審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滲透和相互交織在一起,使這幾個方面的教育呈現現個統一的完整的過程”。關於德育,他明確指出,“和諧全面發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他特別強調要使學生具有豐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認爲“精神空虛是人的最可怕的災難”。

“精神空虛是人的最可怕的災難”這句話深深地觸動了我。由此我想到師德這個問題,我想教師的精神世界的空虛應該也是導致一些教師師德出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精神世界是一個看不見的龐雜體系,其表現形式只能通過對行爲觀察窺測其內在的東西。然而他卻可以左右人的行爲,。 教師作爲這個世界中具有特殊身份的人,其精神世界更值得人們關注。原因是他的周圍是一羣同樣值得關注的精神世界,教師的精神世界是孩子們除了知識以外的另一種食糧。教師關注自己的精神世界實際上就是關注孩子的精神世界。

在陳曉冰老師的文章中我讀到過讓我深有感觸的一段話:這種精神世界的營造應該是以多彩的世俗生活爲基座的,是以讀書與專業修爲作材料建築起來的一座精神大廈。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社會對教師的認識出現了大相徑庭的兩種定位:一方面教師作爲社會道德的孵化器,被當作標杆推至“人類靈魂丁程師”的寶座。至高的社會要求被道德的光環包裹得完美燦爛.另一方面人們又在不自覺地固守着一種近似於頑固的“傳統認識”,教師似乎總是與長衫、瘦弱、深夜窗的燈光捆綁在一起,與迂腐、清貧聯繫在一塊。雖然我們處於一個生活日漸改善的良性發展時代,但不可否認.長期存在的社會道德要求與物質待遇並不匹配的生活狀態,使得教師在精神與物質的兩端均處於“亞健康”的狀態。

我想正是這種“亞健康”讓一些老師在精神世界與現實世界的爭鬥中選擇了妥協,甚至是淪落。選擇了服從於權威和僞善,選擇了追逐於名利和虛榮,選擇了對師德的漠然。

那麼如何充盈教師的精神世界呢?蘇霍姆林斯基又給出了答案,他認爲:“不研究事實,就沒有預見性,就沒有創造性,就沒有豐富而豐滿的精神生活,也就沒有對教育工作的興趣。”他還闡明,創造性研究的意義“不僅在於教師發現並研究了教育過程中尚未被人注意的某個方面,而且在於這種研究能從根本上改變教師對自己勞動的看法,創造性研究能使教師不再把教育工作看作是同一些事情的單調乏味的重複,看作每天在各個年級裏千篇一律地講課和複習,而是看作永遠常新的、獨一無二的創造活動”,它還能夠“驅散教師當中對工作的冷漠態度和惰性,點燃起創造精神的火花”。而且,當教師感到自己是教育現象的創造者,“這種情感是他渴求知識、熱愛讀書、不斷更新和充實自己的知識的內心需要的取之不竭的源泉”。可以說,創造性勞動是強化教師的敬業精神、預防教師職業倦怠、豐富教師精神世界的根本途徑。

教師的精神世界可以說是一種情懷,是一種品質,是一種做人的原則。從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博大襟懷到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到朱熹的“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的精神境界。以古鑑今,更何況我們今天的教者呢?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要精力充沛地工作,就需要休息;要提高教學質量,就需要有自由時間,以供讀書和研究。自由支配時間是根,它滋潤着教育藝術的枝和葉。”

要想在師德問題上不走彎路,教師就要努力提高教育素養,既要精通自己所教學科的內容;懂得心理學、教育學和教學法等教育科學知識,又要有較高的工作激情。教育的追求和教育的智慧是從教師的內心滋長出來,這要取決於這片土壤的肥沃程度:教師的文化底蘊,教師的學識修養。讓我們都來關注自己的心性修養和精神世界吧。爲自己更爲了身邊那些純潔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