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語言課教案《小熊過橋》(通用13篇)

幼兒園大班語言課教案《小熊過橋》(通用1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5W 次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語言課教案《小熊過橋》,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語言課教案《小熊過橋》(通用13篇)

幼兒園大班語言課教案《小熊過橋》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詩歌,體驗小熊過橋以後的自豪的心情,增強自信、勇敢、不怕困難的精神。

2.能根據詩歌內容用繪畫、粘貼等方式製作簡易的小圖書,表達對文學作品的理解,體驗當小作家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1.相關教師教學資源。

2.兩三個竹子並排固定做成的“小竹排”。

3.裁好的白紙、小動物圖片、小場景圖片、水彩筆、剪刀、油畫棒、訂書機。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引導幼兒有秩序的依次走過“小橋”進入活動室入座,提示幼兒講一講自己過橋有什麼感覺?自己還知道什麼樣的橋?

1.逐幅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並創造性的講述詩歌內容。

引導語:

(1)小朋友看這條河上架着一座什麼橋?

(2)小朋友想一想小竹橋走上去會有什麼感覺?

(3)大家猜一猜誰會來過橋?

(4)原來是小熊來了,小朋友看小熊過橋害不害怕?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

(5)看見小熊走在橋上搖搖晃晃, 誰看見了?他們會怎樣笑話小熊呢?

(6)這時,要是有人來幫幫小熊就好了,大家猜一猜誰會來呢?

(7)啊,原來是鯉魚,鯉魚有什麼辦法來幫小熊過橋呢?

(8)鯉魚不能來扶小熊,只能鼓勵小熊勇敢些,不要怕,眼睛看着前方,你們看,小熊是怎樣向前走的?

(9)小熊過了橋心裏高不高興?小朋友是怎樣看出來的?鯉魚高不高興?鯉魚高興

是什麼樣子?(在此過程中讓幼兒嘗試學小動物們的表情、動作)

2.逐次展示課件,引導幼兒根據圖意,嘗試用規範的句子來編詩歌。

引導語:

(1)剛纔,我們一起編了一個很好玩的故事,我們給這個故事起個什麼名字好呢?(幼兒討論)

(2)我們還可以把“小熊過橋”的故事編成一首兒歌,你們願意試一試嗎?

(3)(提出要求)小朋友編的時候,要把這個故事內容說清楚,語言要簡練,每一句的字數要一樣多或差不多,讀起來還要非常順口。(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編前半部分,引導幼兒掌握創編兒歌的方法)

3.讓幼兒分成兩組看桌子上的圖片,一名幼兒到前面來做排圖遊戲,集體創編詩歌的後半部分。

(1)提示幼兒按小熊表情樣子的不同,看看哪張圖片應該放在前面編?

(2)師生共同討論幼兒自己創編的詩歌,糾正不順口的地方。

(3)幼兒集體朗讀編好的詩歌,體驗成功的快樂。

(二)情景表演:教師利用小竹橋的道具,採用表演的形式引入主題,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根據詩歌的第一段內容進行現場表演,着重表現小熊站在橋上左右搖晃、不敢過橋的樣子。

請幼兒也來真實感受小竹橋的特性,然後進行表演,鼓勵幼兒與教師表演的不一樣。

(三)利用教師教學資源學習朗誦詩歌內容,進一步體驗詩歌的情感。

1.教師和幼兒一起欣賞詩歌。

2.可根據需要設計提問:小熊過橋遇到了什麼困難?當他遇到困難時,烏鴉、河水是怎樣做的?誰鼓勵了小熊?小熊是怎樣過橋的?

3. 幼兒有表情的跟隨教師教學資源朗誦詩歌,體會作品語言的優美、明快,加深對情節的印象。

4. 引導幼兒理解,朋友有困難是需要幫助的,而幫助別人也是件快樂的事。

(四)集體制作圖書。

1.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一本書應該有什麼?(封面、封底、頁碼等)封面上應該有什麼?(書名、作者等)

2.提出建議:將詩歌內容製作成圖書,怎樣分工?(一人一句話)怎樣製作呢?(可以畫可以粘)怎樣合作完成?(分小組)

3. 循環播放詩歌,幼兒分組合作製作圖書。教師提示幼兒:每組中有做封面的、封底的,有做每句詩歌的,有編頁碼的,有構圖的、有塗色的,有裝訂的等。

(五)小組之間交換欣賞自制的圖書,體驗當小作家的成就感。

(六)活動延伸:幼兒可將自己製作的小圖書投放到閱讀區,供全班幼兒欣賞和分享閱讀。

幼兒園大班語言課教案《小熊過橋》 篇2

設計意圖:

現在都是獨生子女多,家裏比較嬌慣,孩子面對困境的能力與人相

處的能力都很差,小熊過橋這一內容比較生動有趣,幼兒比較容易接受不知不覺中對幼兒進行勇敢教育,並讓幼兒學會關心幫助困境中的同伴,進行道德品質的培養。

活動目標:

1、賞和朗誦詩歌的過程中,體驗小熊在同伴的鼓勵下由害怕到勇敢的情感變化過程。

2、樂意在大家面前講述,並根據詩歌的內容大膽進行表演。

活動準備:

立體操作教具一套,幼兒用書,錄音磁帶一盒。幼兒有走獨木橋的經歷。

活動過程:

1、談話,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你們走過獨木橋嗎?再走得時候有什麼感覺?(幼兒自由發言,教師總結並交代詩歌的名稱。)

2、教具欣賞詩歌,初步瞭解詩歌內容。

師:詩歌裏有誰?講了一個什麼事?

1、配樂詩歌,理解故事內容。

師:(1)小熊走到橋上怎麼樣了?他心裏有什麼樣的感覺?

(2)頭上的烏鴉在幹什麼?橋下流水怎麼樣的?小熊怎麼說的?

(3)誰聽到小熊的聲音?他又是怎麼說的?

(4)小熊過橋後是怎麼做的?鯉魚看了樂得怎麼樣?

2、請幼兒跟教師一起看幼兒用書畫面,邊學習朗誦詩歌。

3、討論,你們喜歡詩歌中哪一個小動物,爲什麼?小熊後來爲什麼能過橋?

4、嘗試分角色表演。

1、教師扮演小熊,帶幼兒邊朗誦詩歌邊表演。

2、教師指導,幼兒表演。

活動建議

在表演區投放小熊小鯉魚小浪花等頭飾,讓幼兒分角色表演詩歌內容。如果沒有立體教具,也可以用玩具熊替代,以木偶劇表演的形式讓幼兒欣賞也可以。

幼兒園大班語言課教案《小熊過橋》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瞭解小熊過橋的過程,進而感知詩歌內容;

2。學習詩歌,瞭解小熊過橋的情感變化,學習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有過橋的經驗,課件,搭"小橋",操作卡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引導幼兒有秩序地依次走過"小橋"進入活動室。

2。你剛剛過小橋時有什麼感覺?你還見過什麼樣的橋?

二。理解圖意(逐幅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逐一講解詩歌)

1。小朋友看看這條河上架着一座什麼橋?小竹橋走上去會有什麼感覺呢?

2。今天小熊來過橋了,小熊怎麼啦?你從哪裏看出來的?它的心裏怎麼樣?

3。被誰看見了?它們會怎麼說呢?

4。小熊心裏又是怎麼想的呢?要是有人來幫幫小熊就好了,你們願意幫它嗎?怎麼幫它?

5。我們看誰會來幫它了,原來是小鯉魚。小鯉魚不能扶它,只能鼓勵它。

6。看,小熊怎麼樣了?它過了橋心裏怎麼樣?小鯉魚也很高興,樂得尾巴搖。

三。完整欣賞詩歌(幼兒邊看課件,邊欣賞詩歌)提問:

1。小熊開始過橋時發生了什麼事情?

2。它害怕時,有誰看見了,它們說了什麼?小熊又是怎麼說的?

3。小熊後來爲什麼能過橋了?

四。幼兒有表情地朗誦詩歌(幼兒打開操作卡,邊看圖邊朗誦詩歌)提問:

1。詩歌中你喜歡誰?爲什麼?

2。你們遇到困難時是怎麼做的?

小結:我們遇到困難時要勇敢面對,並想辦法解決。剛纔你們過小橋時就很勇敢,勇敢的孩子們,跟着我一起來學學小熊過橋吧!

《小熊過橋》活動反思:

《小熊過橋》這首兒歌幼兒很喜歡,與以往的兒歌有所不同。在以往的兒歌教學中,兒歌簡短、朗朗上口,便於幼兒學習。但今天學習的這首兒歌《小熊過橋》內容比較多,較長。因此,爲了能讓幼兒更好地學習、理解兒歌。我在活動一開始就帶領幼兒過小橋,讓幼兒自己體驗過小橋的心情。提出問題:剛纔你們在過小橋時心情怎麼樣的?今天有隻小熊也要來過一過小竹橋,猜猜小熊過橋會碰到什麼事情呢?提出懸念。根據幼兒回答播放課件:對於"頭上烏鴉哇哇叫,橋下流水嘩嘩笑",畫面上對應出現:一隻烏鴉邊飛邊叫,橋下的流水露出了咧嘴笑的笑容,又形象又富有情趣。在針對兒歌的最後一句:"小熊過橋回頭笑,鯉魚樂得尾巴搖",畫面上出現了回頭笑嘻嘻的小熊,半鑽進水不停搖着尾巴的`鯉魚,再配上老師聲情並茂的朗誦,使幼兒陶醉在這首優美的詩歌中,在輕鬆、愉快、和諧的氣氛中插上了想象翅膀。

本次活動我採用了引導幼兒主動的探索學習的方法,真正尊重了幼兒的主導地位。活動時把幼兒理解兒歌的內容放在了前面,通過幼兒自己的觀察、表達來得出兒歌中詩句,既充分理解了兒歌的內容,又幫助孩子們對兒歌有了一定的記憶。通過活動,讓幼兒懂得要相信自己,遇到困難要勇敢面對,並想辦法解決,不事事依賴別人。

本次活動我準備了課件,讓幼兒有直觀的感受,但由於兒歌比較長,幼兒的在念了幾遍以後,對兒歌的興趣就減弱了,部分幼兒根本就不跟着念,我覺得應該結合課件請幼兒給每句兒歌自己配上具體的動作,引導孩子變動作邊表演。在動作的提示下逐步的掌握詩歌的內容,這樣孩子的興趣會高一些,需要在以後的活動中加強鍛鍊。

幼兒園大班語言課教案《小熊過橋》 篇4

一、活動目標:

1、初步發展理解兒歌內容的能力,感知兒歌的節奏和幽默感。

2、根據圖片提示會念兒歌。

3、培養勇敢堅強的品質和遇到困難不害怕、不退縮的精神。

二、活動準備:

小熊玩具一個、背景圖一幅。

三、活動過程:

1、通過小熊引起幼兒的興趣。

·老師給小朋友們念一首兒歌,兒歌的名字叫:小熊過橋。

·好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小熊,你們看看是不是小熊?那好現在老師就是小熊,我來給你們念這首兒歌。

2、教師一邊做動作一邊念兒歌。

·兒歌的名字叫什麼?誰在幹什麼?小熊過橋時發生了什麼事情?他敢不敢過橋,你們是怎麼知道的?最後他又怎麼做的?

3、出示背景圖,一邊結合背景圖一邊念兒歌。

·我們再來聽一遍,這次和剛纔不一樣了,可以看圖念兒歌,請小朋友小聲的跟老師念。

·現在小朋友大聲的念老師小聲的念,·你們有那些地方不會或不懂的?

4、培養幼兒不怕困難的品質。

教學反思:

1、本次活動屏棄了以往傳統的“老師教,幼兒學”的方法,採用了引導幼兒主動的探索學習的方法。真正的尊重了幼兒的主導地位。活動時把幼兒理解兒歌的內容放在了前面,通過幼兒自己的觀察、表達來得出兒歌中詩句,既充分理解了兒歌的內容,又幫助孩子們對兒歌有了一定的記憶,爲後面的學習和表演做了很好的鋪墊。

2、在活動的準備中,教師做了充分的準備,除了恰倒好處的運用課件以外,還製作了實物的小木橋,使孩子們能夠真實的感受到小木橋的特性,加上可插圖片的教具演示,使得孩子們的眼球深深的被吸引。

3、在活動中,教師設計的提問始終是開放式的,例如在問到怎樣能夠幫助小熊過橋時,幼兒的回答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孩子說拿繩子綁着過去,有的說爬過去,還有的說問小鳥借個翅膀飛過去等等。正是因爲提問的開放,孩子們的思維不受任何限制,可以大膽的想象。

4、孩子們在整個活動中始終是主體的地位。在活動中教師遵循幼兒的意見和建議,聽從孩子們最真實的想法,讓孩子們自主的選擇表演的角色,使孩子們活動的更加自由,更加開心。

5、本次活動的設計比較完整,教師對整個教學過程掌握得也非常熟練。顯得不足的地方就是在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時對於幼兒的回答可以讓孩子們充分的用動作和表情表演出來。爲了怕後面的學習時間不夠,教師對此方面的內容有所忽略,如果在這部分能夠放手大膽的讓孩子們發揮的話,效果還會更加明顯。

幼兒園大班語言課教案《小熊過橋》 篇5

活動設計背景

大班幼兒具備了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能明確表達自己的意思,不會跑題,有一定的擴散性思維能力,能運用已有經驗猜測,敘述創編的能力,根據這一特點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能用普通話獨立清晰的朗誦兒歌。理解兒歌的內容和意義。

2、 能分析模仿各種動物講話時的語氣。

3、 理解兒歌主題,知道遇到問題要勇敢面對,遇到困難要勇敢克服,別人遇到困難時要幫助。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幼兒能用不同語調錶現不同角色的對話。

難點:提高幼兒朗誦詩歌的水平及對文學作品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小熊過橋》的課件 小熊頭飾

活動過程

1、導入

用小熊過橋的課件引入

2、教師將詩歌編成故事講述一遍給幼兒聽。

3、 教師出示小熊頭飾有感情的朗誦詩歌,用不同語調錶現出不同角色的說話特點。

4、 教師結合課件中的圖畫提問:

(1)小熊爲什麼不敢過橋?

(2)小熊不敢過橋時誰譏笑他?怎樣譏笑他的

(3)小熊遇到困難時怎麼樣了?

(4)後來鯉魚是怎樣鼓勵小熊的?

(5)小熊怎樣走過橋的?

5、 教幼兒朗誦詩歌:在朗誦過程中,要求讀準句子中後面押韻的音,兒童用什麼語調錶現不同角色的對話,由兒童自己選擇不做統一要求,以發揮兒童的創造性。

6、 引導幼兒討論:學了這首詩歌你明白了什麼道理?

7、 組織幼兒進行情景表演,教師引導幼兒分角色進行表演。

教學反思

《小熊過橋》的目標是讓幼兒更好的學習,理解詩歌,並用表情、語言和動作進行表現,從而培養幼兒勇敢的個性品質。圍繞活動的目標,首先我以激發幼兒的興趣爲出發點。詩歌的學習過程中,我運用了課件,幻燈片以及詩歌的朗誦音樂,幫助孩子進行理解,教學課件的直觀形象引起了幼兒很大的興趣,對理解詩歌的內容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整個教學過程中。

首先,幼兒欣賞課件,整體感知了這首詩歌,對詩歌的內容有了初步的瞭解;然後利用幻燈片分段學習,理解每段詩句的內容,鼓勵幼兒用動作和表情來表現詩歌內容;然後請幼兒一邊朗誦詩歌,一邊加上自己創作的動作進行表演。

本次活動改變了傳統的“教師教,幼兒學”的方法,採用了引導幼兒主動探索學習的方法,真正尊重了幼兒的主導地位,課件引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爲幼兒朗誦表演做了鋪墊,幻燈片的圖片演示,加深鞏固了幼兒對詩歌的理解,幼兒自己創編的動作生動形象,充分發揮了創造性,最後,教師的總結提問激發了幼兒勇敢、有愛心的美好的個性品質。

幼兒園大班語言課教案《小熊過橋》 篇6

活動目標

1 練習在25釐米高的平衡木上行走。

2 知道一個個排隊走,不推擠前面的朋友。

3 學念兒歌,初步瞭解故事內容。

4 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體驗玩遊戲的樂趣。

5 鍛鍊幼兒堅持到底的意志,吃苦耐勞的精神。

重點難點

1。掌握走平衡木的要領。

2。遵守活動規則。

活動準備

平衡木 小熊頭飾 報紙球。

活動過程

1。教師翻開教學大書,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內容,講述故事,朗誦兒歌。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小熊是怎麼樣過橋的。

——教師示範走平衡木,告訴幼兒要領。

——熊媽媽是怎麼樣過橋的?(眼睛向前看,一步一步走平穩過來。)

——教師示範走平衡木,利用兒歌再次幫助幼兒明白走平衡木的要領。

3。鼓勵幼兒大膽走平衡木,練習3到4次。

4。組織幼兒排隊走平衡木,順利安全走過後拿蘋果【報紙球】吃。

5。教師引導幼兒說說走平衡木 吃到蘋果的心情。

教學反思

這是一個以健康教育爲主的教學活動。通過遊戲與兒歌的相互使用,讓幼兒輕鬆的掌握了走平衡木的要領。幼兒鍛鍊了肢體動作,也學習到了新兒歌。

根據我小班幼兒年齡偏小的特點,我準備了每人一個小熊頭飾,激發幼兒的積極參與熱情。活動前,閱讀了教學大書的內容,瞭解了小熊過橋的故事,會朗讀兒歌,然後帶幼兒到準備好的場地練習走平衡木。小班的幼兒要練習好多次才能掌握基本動作,我把它做爲重點讓幼兒練習幾次。在朗朗的兒歌聲中,幼兒不知不覺就掌握了走平衡木的要領。我再增加過橋摘蘋果的遊戲環節,小朋友情緒更加興奮,活躍,在愉快的摘蘋果活動中結束了遊戲。

在這次的活動中,幼兒的積極性高,對走平衡木的基本動作都掌握較好。達到了活動的目標,也突破了重難點,順利完成了遊戲活動。

幼兒園大班語言課教案《小熊過橋》 篇7

活動目標

1、體驗歌曲中2/4拍和3/4拍不同的節拍感覺。

2、喜歡錶演,感受在歌表演中運用臉部表情和動作與他人交往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學習與歌詞內容相同的兒歌《小熊過橋》

2、準備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複習兒歌《小熊過橋》,導入活動

二、學唱歌曲

1.聽歌曲,熟悉旋律。

2.教師彈奏歌曲,引導幼兒拍出每個小節的強拍,重點啓發幼兒體驗2/4拍和3/4拍不同的節奏感覺。

3.引導幼兒將兒歌與旋律相匹配,嘗試跟隨歌曲旋律有節奏地念兒歌。

4.跟着音樂學唱整首歌曲。

三、學習歌表演

1.引導幼兒思考:小熊剛開始過橋心裏害怕,臉部表情是怎樣的,可以用什麼動作表現?小熊經過媽媽的鼓勵勇敢地過橋,心情怎樣,可以用什麼表情和動作來表現?

2.幼兒邊唱邊做動作自由表演,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編的動作,提醒幼兒相互學習。

3.角色表演。

(1)教師在地上畫兩條直線表示小木橋,請兩名幼兒分別表演小熊和熊媽媽,小熊在橋上走動,表示正要過橋,熊媽媽在橋的另一端表演,歌曲結束,教師彈奏舞曲,小熊和熊媽媽手拉手一起跳舞。

(2)全班幼兒按意願自選舞伴,兩兩組合,協商分配角色進行歌表演。

四、結束活動

幼兒園大班語言課教案《小熊過橋》 篇8

活動目標:

1、能在高25cm,寬15cm的平衡木上走。

2、通過有趣的情境,感受體育遊戲的快樂。

3、逐步養成勇敢、不怕困難的品質。

4、樂意參與遊戲,體驗遊戲的樂趣。

5、培養幼兒集體活動意識和互相謙讓的良好品德。

活動準備:

平衡木,大積木若干,洋娃娃一個,小熊頭飾一個。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1)出示洋娃娃,告訴幼兒"洋娃娃有許多好朋友,都是可愛的小熊,你們想不想來做她的小熊朋友啊?"

(2)放音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老師拿着洋娃娃,幼兒隨着音樂,圍在老師身邊自由地跳一跳。

2、遊戲活動-小熊過橋。

(1)介紹遊戲內容:這裏有一座小橋,河對岸住着洋娃娃,小熊想到洋娃娃家去玩,就必須從橋上走過去,你們瞧,小熊是怎樣過橋的教師戴上頭飾邊念兒歌,邊走過平衡木。教師對小朋友說:你們敢過這個小橋嗎?我們來試一試吧。

(2)幼兒排隊一個跟着一個過平衡木,教師站在一旁觀察。

(3)討論:你是怎麼走的?小結:兩臂側平舉,眼睛看前面。

(4)幼兒再走一次平衡木,老師站在一旁重點幫助個別較膽小的幼兒。

(5)幼兒多次練習走平衡木過小橋。

3、放鬆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在河對岸,與洋娃娃一起手拉手,跳一跳圓圈舞。

評價:表揚大膽走過小橋、身體不搖晃的幼兒。

反思:

在這次的活動中,幼兒的積極性高,對走平衡木的基本動作都掌握較好。達到了活動的目標,也突破了重難點,順利完成了遊戲活動。

幼兒園大班語言課教案《小熊過橋》 篇9

活動目標

1、練習在寬25釐米的平衡的動作要領。

2、在兒歌的幫助下,掌握走平衡木的動作要領。

3、知道一個一個排着隊走,不推擠前面的同伴。

活動準備

1、教學大書、幼兒用書、教學CD、學習DVD。

2、在場地的一端平等擺放4~5塊平衡木。

3、小熊的頭飾或掛牌,人手一個。

4、報紙球、籃子若干(數量和幼兒的人數一致)。

活動過程:

1、教師翻開教學大書,引導幼兒觀察畫面。

師生頭戴熊的頭飾聽音樂做小熊的動作進入場地。

師引導觀察提問:果園裏有很多什麼?這些蘋果成熟了,長得又大又圓,小熊們想不想到蘋果園裏摘蘋果啊,可是到蘋果園要過一條小河,河上只有一座窄窄的橋,小熊們敢過嗎?過這窄窄的橋呢,大家不要怕,只要我們掌握方法了,就可以順利過橋了,現在熊媽媽要先過小橋摘蘋果了,看看熊媽媽是怎樣順利過橋的,小熊們要仔細看哦。師邊示範邊講解走平衡木的動作要領。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小熊怎樣過橋,並念兒歌告訴幼兒走平衡木的要領。

教師通過示範幫助幼兒明白走平衡木的要領,鼓勵幼兒大膽的走平衡木,走完後拿起一個報紙球當作蘋果,放進籃子裏。

(1)教師邊念兒歌,邊演示走平衡木。

教師:熊寶寶們,現在熊媽媽要過橋了,看看我是怎樣過的。

(2)教師:熊媽媽是怎麼走過小橋的?(眼睛向前看,一步一步的走過去。)

(3)教師引導幼兒說說“吃蘋果”後的愉快心情。

延伸活動:

1、可用球開展延伸活動,如滾球、踢球等。

2、請家長與幼兒共同閱讀《小熊過橋》幼兒用書,學念兒歌,並鞏固走平衡木的能力。

幼兒園大班語言課教案《小熊過橋》 篇10

設計意圖:

在一次體育遊戲中練習走木梯,部分幼兒膽小不敢大膽邁步前行,尤其有少數女孩沒有人扶住更不敢邁步。根據幼在體育活動中,尤其是在有一定挑戰性的器械運動中顯示出膽小、害怕的心理,我選擇了兒歌《小熊過橋》,通過小熊過橋前後的心情變化塑造了一隻勇敢的形象。旨在讓幼兒通過理解兒歌內容的基礎上,學習有表情地朗誦兒歌,從而體會小熊過橋的心情,不畏懼困難勇敢克服害怕心理,大膽參加有挑戰性的體育活動。

活動目標:

1.體會小熊過橋的心情,不畏懼勇敢克服害怕心理。

2.理解兒歌內容,學念兒歌。讀準:"竹""聲""睛"等字音。

3.能較連貫、有表情地的朗誦兒歌。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表演。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

教師:熟悉兒歌《小熊過橋》。

幼兒:觀看過水流湍急的河水,玩過獨木橋。

物質材料準備:木偶小熊、自制小竹橋、烏鴉等;手偶若干;環境準備:小熊過橋的情景;在活動區提前投放小熊木偶、

活動過程:

手偶表演,激發幼兒興趣。

1.討論:你們走過獨木橋嗎?

2.教師隨故事表演木偶。

二、幼兒初步瞭解兒歌內容。

1.播放課件《小熊過橋》,幼兒觀看,並引導幼兒討論:

(1)小竹橋,搖搖搖,有誰來過橋?

(2)小熊走到橋上是怎樣的表現?心情怎樣?

(3)小熊不敢過橋,誰看見了?它們是怎樣對待小熊的?

(4)聽到烏鴉和流水的嘲笑聲,小熊是這麼做的?誰跳出來,用什麼方法鼓勵小熊大膽過橋?

(5)小熊是怎樣過橋的?鯉魚樂的怎麼樣?

三、學念兒歌《小熊過橋》。

1.教師隨兒歌有節奏的表演木偶。

2.教師有感情的朗誦兒歌。

3.播放課件《小熊過橋》,幼兒集體朗誦。(2次)

4.教師與幼兒接龍朗誦兒歌。(1次)

5.遮蓋部分兒歌,教師幼兒交換角色進行。(2次)

四、幼兒隨教師一起進行表演

1.將椅子擺一排,請一個幼兒扮演小熊(戴頭飾),全班一起朗誦。(老師操作烏鴉、流水)

2.全班幼兒操作手偶表演兒歌。

五、教育幼兒在體育遊戲時,大膽按照老師的要求練習,向小熊學習。對於膽小的小朋友,我們要想小鯉魚一樣給予熱心的鼓勵,讓他們慢慢勇敢起來!

活動延伸:

將紙偶投放到語言區,讓幼兒講述小熊過橋的故事或表演兒歌。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本班幼兒的積極性還是很好。但本班幼兒年齡偏小,因此在活動中幼兒對教師的提問,以及對小熊的心理變化不是很理解,也不能較好的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出來。在以故事的形式和情景表示的方式方法上我也沒有較好的讓幼兒充分了解小熊在過橋時的心理變化,由於沒有實物體驗,因此幼兒也只能通過自己的感覺來判斷小熊當時的心理變化。本班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還是有所欠缺,在對烏鴉、流水、鯉魚的做法上讓幼兒說說誰對誰不對時,本班的幼兒基本能判斷誰對誰錯,但是卻不能完整的說出爲什麼。在活動過程中互動的環節也是沒有較好的考慮,互動的環節較少,沒有讓幼兒自己親身體會小熊在過小竹橋時的心情,在這方面還是有所欠缺。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應多通過遊戲的形式讓幼兒親身體會,在遊戲中進行學習。

幼兒園大班語言課教案《小熊過橋》 篇11

活動目標

體驗歌曲中2/4拍和3/4拍不同的節拍感覺。

喜歡錶演,感受在歌表演中運用臉部表情和動作與他人交往的樂趣。

活動準備

學習與歌詞內容相同的兒歌《小熊過橋》

準備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複習兒歌《小熊過橋》,導入活動

二、學唱歌曲

1.聽歌曲,熟悉旋律。

2.教師彈奏歌曲,引導幼兒拍出每個小節的強拍,重點啓發幼兒體驗2/4拍和3/4拍不同的節奏感覺。

3.引導幼兒將兒歌與旋律相匹配,嘗試跟隨歌曲旋律有節奏地念兒歌。

4.跟着音樂學唱整首歌曲。

三、學習歌表演

1.引導幼兒思考:小熊剛開始過橋心裏害怕,臉部表情是怎樣的,可以用什麼動作表現?小熊經過媽媽的鼓勵勇敢地過橋,心情怎樣,可以用什麼表情和動作來表現?

2.幼兒邊唱邊做動作自由表演,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編的動作,提醒幼兒相互學習。

3.角色表演。

(1)教師在地上畫兩條直線表示小木橋,請兩名幼兒分別表演小熊和熊媽媽,小熊在橋上走動,表示正要過橋,熊媽媽在橋的另一端表演,歌曲結束,教師彈奏舞曲,小熊和熊媽媽手拉手一起跳舞。

(2)全班幼兒按意願自選舞伴,兩兩組合,協商分配角色進行歌表演。

四、結束活動

幼兒園大班語言課教案《小熊過橋》 篇12

活動目標:

1、感知、理解兒歌的內容。

2、體會小熊過橋時的心情,並嘗試用語言、表情或動作表現出來。

3、有自信、勇敢、不怕困難的精神。

活動準備:

1、有走獨木橋的經驗

2、課件

3、小熊和熊媽媽圖片、小木橋等。

活動過程:

一、觀看課件,與幼兒談話,理解、感知兒歌的內容。

二、學習朗誦兒歌的內容,進一步體驗兒歌的情感。

1、教師有表情的完整朗誦兒歌,幼兒欣賞。

2、根據圖片學習兒歌。

A、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出示相應的圖片。

B、學習兒歌中的對話:媽媽,媽媽快來呀!快把小熊抱過橋;好孩子,別害怕,眼睛向着前面瞧,一步步向前走,一定能夠走過橋。

三、朗誦兒歌,創編動作。

1、集體朗誦兒歌。

2、加上動作和表情。

四、分角色表演。

五、鼓勵孩子們做勇敢的好孩子。

教師:你們喜歡小熊嗎?爲什麼?

六、:唱一唱歌曲《小熊過橋》因爲有很多人都喜歡這首好聽的兒歌,有人把它編出了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跟着音樂唱一唱,表演表演吧。

活動反思:

1、本次活動屏棄了以往傳統的"老師教,幼兒學"的方法,採用了引導幼兒主動的探索學習的方法。真正的尊重了幼兒的主導地位。活動時把幼兒理解兒歌的內容放在了前面,通過幼兒自己的觀察、表達來得出兒歌中詩句,既充分理解了兒歌的內容,又幫助孩子們對兒歌有了一定的記憶,爲後面的學習和表演做了很好的鋪墊。

2、在活動的準備中,教師做了充分的準備,除了恰倒好處的運用課件以外,還製作了實物的小木橋,使孩子們能夠真實的感受到小木橋的特性,加上可插圖片的教具演示,使得孩子們的眼球深深的被吸引。

3、在活動中,教師設計的提問始終是開放式的,例如在問到怎樣能夠幫助小熊過橋時,幼兒的回答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孩子說拿繩子綁着過去,有的說爬過去,還有的說問小鳥借個翅膀飛過去等等。正是因爲提問的開放,孩子們的思維不受任何限制,可以大膽的想象。

4、孩子們在整個活動中始終是主體的地位。在活動中教師遵循幼兒的意見和建議,聽從孩子們最真實的想法,讓孩子們自主的選擇表演的角色,使孩子們活動的更加自由,更加開心

幼兒園大班語言課教案《小熊過橋》 篇13

活動目標:

1.熟悉歌詞、學唱歌曲,並初步唱出歌曲中2/4拍和3/4拍的不同節奏感。

2.鍛鍊幼兒的膽量,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克服依賴他人的心理。

3.嘗試運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

4.培養團隊精神,增強相互間的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已學會兒歌《小熊過橋》。

2.隊形訓練。

3.音樂課件,打擊樂器,綠色拼板等。

活動過程:

1.遊戲,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的經驗。

師:寶寶們,跟媽媽一起過橋了…

2.幼兒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礎上,初步學唱歌曲《小熊過橋》。

① 欣賞歌曲。

師:媽媽把這首兒歌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並製成了動畫,現在我們一起欣賞吧!

② 感受歌曲的節拍。

師:寶寶們,現在讓我們感受一下《小熊過橋》的節拍。

③邊看課件邊唱歌。

課件所起作用:視聽結合,引起幼兒的興趣,並可以根據課件中的表演去激發幼兒的動作技能的發展。

(用各種方法分別引導學唱)

3.嘗試運用不同方式練習演唱歌曲。

接唱;一邊唱、一邊打節奏。

4.音樂會。

師:我們一起來舉辦個家庭音樂會好嗎?

5.結束部分。(可以播放課件,以起到首尾呼應的效果)

師:寶寶們,她們正在舉行歌舞聯歡會,邀請我們參加呢。我們現在就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