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華(3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華(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4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小班教案精華(3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體驗和教師在一起的快樂。

2、能主動走進教師,與教師交朋友。

3、知道被人幫助了自己時,要說"謝謝"。

4、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5、願意參與體育遊戲,體驗在遊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活動前教師與幼兒建立親密關係。

2、紙屑;插塑玩具。

3、閱讀材料2《我和老師做朋友》;操作材料2《做朵紅花送老師》。

活動過程:

1、組織幼兒討論。

(1)教師自我介紹,表達自己希望與全體幼兒做朋友的願望:你願意和我做朋友嗎?可以用什麼動作來表示我們是好朋友?(擁抱、親吻、握手)

(2)鼓勵願意和教師做朋友的幼兒勇敢走到前面來,握握老師的手(擁抱、親吻)

2、師創設背景,尋求幼兒幫助。

(1)我的身上有很多的紙屑,用什麼辦法幫助我弄乾淨呢?

(2)我兩隻手上都拿着東西,xx掉在地上了,怎麼辦呢?誰來幫助我?

(3)你幫助了我,我該怎麼說、怎麼做呢?

3、師幼一起玩遊戲。

(1)教師躲在幕布後面和幼兒說話,請幼兒猜猜是哪兩位老師。

(2)教師從幕布下面露出鞋子,請幼兒猜猜是哪位老師。

(3)教師提供插塑,提問:誰願意請老師一起玩?(教師儘量和每組幼兒玩一會兒)

活動建議與提示:

1、這個活動也可當作遊戲來開展,主要是爲了增進幼兒與教師的情感,增進幼兒對班級保育老師的認識與瞭解,讓幼兒接納自己班級的教師和保育老師。

2、提供閱讀材料2《我和老師做朋友》,指導幼兒閱讀,說說、試試圖書中的內容。

3、指導幼兒從操作材料2《做朵紅花送老師》中取下花,用棉籤給花朵塗上紅色,作爲禮物送給教師。

4、在一日生活各個環節多與幼兒親密接觸,使幼兒儘快消除陌生感,和教師成爲朋友。

活動反思: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社會領域的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幼兒社會態度和社會情感的培養尤應滲透在多種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要創設一個能使幼兒感受到接納、關愛和支持的良好環境,避免單一呆板的言語說教。”它的意義是顯見的,它所提倡的是賦予幼兒一個良好的“社會的界定”,給他們一個積極的“他人眼中的自我”。孩子們渴望愛,渴望對他人的歸屬感,“好朋友”正是這種渴望的外在體現。因此我們應該多爲他們提供人際間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動的機會和條件,並且加以指導。“千里難尋是朋友”,真心希望每個孩子都有許多真誠的朋友。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本活動的主要目標是讓幼兒在多變的天氣中,玩大風吹落的樹葉;請幼兒選擇各種各樣的葉子,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動腦筋想出不同的玩法來,體驗體育遊戲的快樂。

2、進場遊戲讓幼兒練習聽信號走和跑,四散跑時相互不碰撞,培養幼兒反應的靈敏性。

3、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能積極參加遊戲活動,並學會自我保護。

活動準備:

活動前可引導幼兒觀看颳大風、刮小風時的情景;春姑娘頭飾、各種形狀大小不同的樹葉、小兔頭飾(與幼兒人數相等)、蘿蔔卡片、竹筐、籃子、錄音機、錄音帶《風聲》、《小樹葉》、CD《土耳其進行曲》等。

活動過程:

1、組織遊戲《大風和樹葉》:教師以春姑娘的角色請幼兒模仿地上的小樹葉蹲下玩遊戲。當教師說“起風了”邊張開臂繞着幼兒走,幼兒站起來慢慢地張開雙臂作微風吹樹葉的動作。聽到“大風來了”響起呼呼的颳風聲時,用力地揮動雙臂、轉動身體,模仿,做小樹葉向場地四散跑;聽到“風小了”時,放下雙臂,慢慢走。聽到“風停了”立即蹲下。反覆進行遊戲一次,要求幼兒按信號行動,提醒幼兒注意在四散跑時不要碰到同伴。

2、忽然一陣大風吹過來,樹葉落得滿地都是。教師提議幼兒用吹落的樹葉玩遊戲,鼓勵幼兒大膽嘗試用自己的方法、選擇不同的樹葉玩遊戲,並把自己沒試過的新玩法告訴老師,告訴同伴;分享遊戲的快樂。

①大風把小樹葉吹滿了一地,我們來把樹葉撿起來玩遊戲,好嗎?請幼兒隨意在地面撿起一片葉子,跑回老師身邊,看看自己撿到的是一片什麼樣的樹葉。

②教師提出問題:“可是,這些葉子應該怎麼玩好呢?”教師激發幼兒動腦筋想法子,嘗試用自己沒有玩過的玩法玩樹葉,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大膽進行嘗試;和幼兒一起學習玩樹葉。

③集中幼兒到教師身邊,引導幼兒示範、介紹自己的玩法,與同伴分享遊戲的快樂;請大家嘗試別人的`新玩法玩樹葉。

3、教師介紹自己想到的方法玩樹葉:“小朋友真聰明!想到那麼多玩樹葉的辦法來。唉!甘老師也想到一種好玩的方法,還可以鍛鍊身體呢。你們也來試試看!”

①教師示範將樹葉擺成幾條短短的直線,然後做雙腳並立向前跳的動作。

②請幼兒自己擺樹葉練習雙腳立地向前跳,教師巡迴指導,重點提示幼兒起跳時注意雙腳要先併攏站好再用力向前跳過樹葉。

4、遊戲:《小兔採蘿蔔》

①教師介紹新遊戲:“小朋友跳得真像小白兔,我們來玩個小兔採蘿蔔的遊戲吧!”給幼兒講解遊戲的規則和玩法。

②教師示範小兔採蘿蔔的玩法:用樹葉擺成幾條平衡的短直線,模仿小兔跳,雙腳並立向前一步一步跳過樹葉到終點採摘蘿蔔;再跳回原起點放在籃子裏面進行接力。

③請幼兒扮演小兔進行遊戲,練習雙腳並立連續向前跳的動作;鼓勵幼兒爲同伴加油。

④反覆進行遊戲一次,提醒幼兒把雙腳並立向前跳的動作做準確。

5、師:“今天我們跟小樹葉一起玩遊戲,好玩嗎?可是小樹葉玩得太累了,我們來跳個舞把它送到清潔阿姨的竹筐裏休息吧!”請幼兒揀起樹葉做律動《小葉子》退場。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沙溪方言念童謠,體驗用方言念童謠的樂趣。

2.感受外婆親情的溫暖,樂意做個有禮貌,尊敬長輩的好寶寶。

活動準備:

搖船視頻,童謠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幼兒的興趣,引入活動。

1.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外婆

提問: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自己的外婆嗎?爲什麼呢?那你們有沒有去看看自己的外婆?

(2)小朋友是怎麼去外婆家裏的呢?

2.有個寶寶他也要到外婆家,我們一起來看看寶寶是怎麼去外婆家的吧!

二、理解、學說兒歌。

1.觀看視頻,學做搖船動作。

(1)寶寶是怎麼去外婆家的?(搖船)那我們一起來做做看搖船的樣子。

(2)那到了外婆家還發生了什麼事情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童謠《外婆橋》。

2.教師完整念童謠(普通話),理解童謠內容並出示相應圖片。

提問:你聽到了什麼?

3.幼兒用普通話學念童謠。

(1)剛纔我們聽得是一首童謠叫《外婆橋》,現在我們看着圖片一起來念一遍。

(2)外婆小時候也念過這首童謠,我們聽聽看外婆是怎麼唸的。

4.教師用沙溪話念童謠《外婆橋》。

外婆念得和寶寶念得有什麼不同?原來是用沙溪話念的,沙溪話念的和我們用普通話念的有很多地方不一樣哦,我們再來聽一聽。

5.教師再次用沙溪話念童謠。

(1)搖啊搖(方言)就是我們普通話說的什麼呀?搖到哪裏呀?那我們一起來用沙溪話說說看。(搖啊搖、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2)搖到了外婆家,外婆叫我什麼呀?寶寶用沙溪話怎麼說?我們來說說看。(外婆叫我好寶寶)

(3)外婆很喜歡寶寶,叫他好寶寶,外婆還做了什麼?她拿出來什麼東西寶寶吃?糖一包,糖(方言)我們普通話怎麼說的'?糕用我們沙溪話怎麼說? 寶寶吃到外婆給他的東西,看寶寶臉上什麼表情?什麼樣是哈哈笑,笑給我看看。(吃的寶寶哈哈笑)

6.幼兒用沙溪話學念童謠

(1)現在我們跟着外婆一起來念一念吧!

(2)現在男寶寶來念念。

(3)女寶寶來試試看。

7.幼兒合作念童謠。

(1)我們剛纔念得是一首童謠,童謠就是家裏長輩抱着自己的寶寶來念的。現在老師來當外婆,誰來當我的寶寶,我們一起來念念。你們也可以跟着外婆和寶寶一起念。

(2)外婆和寶寶是怎麼來念的呀?外婆抱着寶寶搖啊搖就像什麼?

(3)你們也想來試試嗎?那就和你邊上的朋友一起拉好手,像小船一樣來用沙溪話念念這首童謠。

(4)剛纔有的寶寶只顧着搖船了,嘴巴沒有念童謠,我們一起再來一遍好嗎?

三、引導幼兒做個尊敬長輩、孝順的好寶寶

和外婆一起念童謠開心嗎?外婆很愛你們,你們愛外婆嗎?那我們週末可以讓爸爸媽媽帶自己去幹什麼?到了外婆家可以幫外婆做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