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範文合集6篇

【精選】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範文合集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5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範文合集6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1

主題產生

一天午睡時,子怡在脫衣服時聽到了“劈劈啪啪”的聲音並感到有點刺痛,覺得很奇怪:“是什麼弄得我這麼痛?”旁邊的嫣嫣說:“有時我脫衣時也會感到痛,晚上還能看見一點點的亮光呢!”這時好多幼兒都說:“我也有過,我也有過。”還有一次,我給女孩子梳頭,孩子們發現頭髮被梳子吸了起來,十分好奇。於是,我就設計了“神奇的靜電”這一活動,孩子們非常感興趣。探索慾望強烈。

一、教學目標

1、認識靜電現象,知道摩擦起電的原理。

2、激發好奇心和科學探索的慾望。

二、教學準備

彩色紙屑若干;梳子每幼兒一把;塑料玩具每幼兒一件;氣球若干;塑料繩若干;輕快音樂一段;蝴蝶指偶;場地:彩色的草地。

三、教學過程

1、邀請小朋友做“理髮店”遊戲,發給每個娃娃一把塑料梳子。全體幼兒有感情的表演歌曲“理髮店”,“理髮店”正式開業了。

2、小洋娃娃要求理髮,請一名幼兒和老師一起給小洋娃娃“理髮”。引導小朋友發現:頭髮飛(飄、立)起來了;教師給一個小朋友“理髮”,引導小朋友發現:頭髮飛起來了。

幼兒遊戲,給自己梳頭,給同伴 “理髮”,看看能發現什麼。教師適當指導、提示、鼓勵。

幼一:你們快來看,我幫緣緣梳頭,她的頭髮變成這個樣子了。

幼二:我也是,我也是,怎麼會跟着梳子,不好梳。

幼三:頭髮吸在梳子上,這個梳子不好。我家裏的'不是這樣的。

角色遊戲“理髮店”一向是小朋友感興趣的,所以用這個遊戲引出,幼兒在玩的過程中自己去發現問題,自己去解決問題,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3、教師示範用塑料盒、塑料玩具摩擦後粘住彩色紙條。並獎勵每個小理髮師一件塑料玩具,到“草地”上去玩。

4、草地上,幼兒用塑料玩具、梳子在衣服上搓一搓,然後靠近地上的彩色紙屑,鼓勵孩子大膽說出自己的發現。

幼兒在活動室中五六個小朋友一起,使勁在衣服上、頭髮上來回摩擦,去吸地上的彩色紙屑,並熱烈地討論着,張錦元好勝心強,一邊吸一邊對同伴說:“我肯定吸的比你們多,不信你們看。”結果一比,人家的還要多,他就拼命在身上擦,再去吸了比。許中奇邊吸邊自言自語地說:“真奇怪,怎麼會吸得住呢?又不是磁鐵。”

5、蝴蝶飛到草地上(出示指偶),跟着輕快的音樂,與小朋友翩翩起舞。

啓發孩子思考:爲什麼會出現剛纔的現象?教師解釋這一現象:梳子在頭髮上摩擦、玩具在衣服上摩擦產生了靜電,所以,頭髮會立起來、紙屑會粘上來。

啓發孩子思考,鼓勵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觀察、發現靜電現象。

孩子們在操作的過程中發現了問題,產生了強烈的探索和求知慾望,特別是許中奇小朋友好象一下明白了爲什麼不是磁鐵但是也能吸物體這個道理。摩擦產生靜電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中有了初步的概念。

6、氣球娃娃來看你。

師:有客人來看小朋友了,是氣球娃娃,我們歡迎!

將氣球在毛衣上摩擦一陣以後,靠近幼兒的臉頰,幼兒的頭髮就會被吸引,氣球可能會粘在幼兒臉上,教師就說:氣球娃娃喜歡你,它親親你呢;將兩個氣球用線捆住,然後將氣球分別在毛衣上摩擦,再將兩個氣球提在手裏,氣球會分開來,就象兩個氣球之間生氣了一樣,氣球還會貼到手上懸着。

和孩子一起分析、總結:這也是靜電現象。

7、好玩的章魚(蒲公英、菊、裙子)。

教師和孩子每人拿一打結的塑料繩,用手捏緊抹幾下(或在衣服上搓幾下),放開繩子,請幼兒觀察塑料繩四面散開的現象,象章魚一樣。讓孩子試試能不能粘到衣服或牆上。請幼兒帶着章魚到室外去玩,看看章魚能不能粘到別的地方。活動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結束。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萌發關心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瞭解一些小動物過冬的方式,加深對季節特徵的認識

重點難點

重點:萌發關心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難點:懂得動物生存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初步瞭解一些動物過冬的方式及人們過冬的一些辦法

物質準備:一幅冬季景色圖片,若干種動物卡片(燕子、青蛙、小松鼠、兔子、雞、鴨、蛇等),部分動物頭飾,場地佈置(樹洞、泥洞、雪地、“南方”)

活動過程

一、知道動物怎樣過冬

1.講述故事《小動物過冬》,提問:故事裏的小動物是怎麼過冬的

2.遊戲:給小動物找過冬的地方

①讓幼兒操作動物卡片,在圖片上給這些小動物找過冬的地方。

②引導幼兒總結這些常見動物過冬的方式。(換皮毛、冬眠、儲存糧食、飛往南方等)

3.表演遊戲:小動物過冬

幼兒頭戴動物頭飾(如兔子、青蛙、燕子、雞、鴨等),聽教師信號,找到場地佈置的過冬的地方:

①誰不怕冷,還在雪地上跑來跑去

②誰冬天躲起來睡大覺

③誰躲在家裏吃東西

④誰飛到南方去過冬

二、關心動物的`生存

①我們怎樣關心愛護小動物

②我們是怎樣過冬的

延伸活動

和家長一起收集有關動物過冬的資料。

活動評析

一、設計意圖

瞭解動物、認識動物、關心動物、愛護動物是對幼兒進行環境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針對幼兒的年齡和認知特點,通過遊戲讓幼兒主動參與瞭解一些小動物過冬的方式,從而萌發愛護小動物、愛護大自然――小動物的家的情感。因此,針對這一活動意圖,教師要充當好活動的引導者,讓幼兒輕鬆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去。

二、效果分析

小動物是幼兒很感興趣的,對它們的過冬方式他們也是滿懷新奇。整個活動幼兒始終處於輕鬆、愉快、自然的活動氛圍中,特別是遊戲活動將幼兒所觀察到的動物過冬現象通過幼兒自身表演再現出來,增加了幼兒的活動興趣,有利於增進幼兒熱愛動物的情感,寓教於樂,符合幼兒學習的特點,取得了好的活動效果。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3

目標

1.認識部分紅皮或紅心的水果。

2.體驗共同製作的樂趣。

準備

1.選擇紅皮或紅心的水果(乾果),如:紅蘋果、西瓜、西紅柿、火龍果、栗子、山楂等。

2.每桌放一盆已做好的水果沙拉,塑料小勺若干,另有色拉醬、果醬、水果刀(帶齒、鈍頭)、調羹等。

3.幼兒在區角中已學會使用切割工具。

過程

1.嚐嚐水果沙拉。

――出示水果沙拉,猜猜這是用什麼做成的。

――幼兒品嚐水果沙拉。

――品嚐後,說說裏面有哪些水果。(幼兒說出一種水果,教師就出示這種水果實物)

――這些水果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都有紅色)

――除了水果自己的味兒,還有什麼味道? (沙拉醬)

2.做做水果沙拉。

――你知道水果沙拉是怎樣做的嗎? (讓幼兒自由講述)

――教師介紹所提供的材料。

――每組幼兒自己選擇材料或工具,自制沙拉。

3.互相品嚐水果沙拉。

――幼兒自由品嚐水果沙拉。可嚐嚐本組的,也可嚐嚐其他組做的。

――說說哪一組做的水果沙拉味道最好。請這一組幼兒介紹是怎樣製作的。

建議

1.本活動試圖讓幼兒在互相交流、協作、探索的過程中瞭解製作沙拉的方法,在與材料、學習夥伴的交互過程中建構製作技能。在製作沙拉這一環節,教師不要刻意將製作方法告訴幼兒,而應儘量讓幼兒自己去嘗試、去體驗,實際上學習沙拉的製作方法已不是至關重要的問題。

2.製作沙拉的過程中,教師的巡迴觀察非常重要。

3.活動可根據條件或分組製作或幼兒每人制作一份。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通過對豆豆的觀察和實驗,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和發現。

【活動準備】

高腳杯6個、黃豆若干、大鐵盤6個、記錄白紙30張、鉛筆30支。

【活動過程】

探究的問題:把黃豆放到高腳杯裏,要裝得滿滿的,然後加入少量清水,再將酒杯放在大鐵盤上,看看有什麼變化?

幼兒討論:

(1)豆豆被泡大了。

(2)豆豆會從杯子裏跳出來。

(3)不會有變化。

試一試。幼兒把黃豆放到高腳杯裏,裝得滿滿的,然後加入少量清水,再將酒杯放在大鐵盤上並仔細觀察。

說說我的發現。

(1)看見一顆顆黃豆陸陸續續地從高腳杯跳到鐵盤中。

(2)豆子發出蹦蹦的響聲,好像豆子在“跳舞”。

(3)豆子被水泡大了,杯子裏放不下就跳出來了。

數一數,有多少豆子在“舞池”中跳舞,並在記錄紙上記錄活動的結果。

想一想,還有哪些豆子會跳舞呢?水泡過的豆子與幹豆子有什麼不同?

【注意事項】

1、實驗活動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各個環節教師要提前做一遍,才能做到心中有數。

2、挑選黃豆時要挑選顆粒飽滿的黃豆。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願望。

2、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3、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根據興趣玩空心紙棒

1、引導幼兒觀察紙棒。教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做了一個玩具,你們拿起來看一看是什麼樣子的?(幼兒發現紙棒是長長的圓圓的,中間是空心的)。

2、幼兒玩紙棒教師:你們每人拿一根紙棒當玩具,讓老師看看,你們是怎麼玩的?

二、引導幼兒把紙棒當“傳聲筒”,自由結伴玩遊戲

1、教師有興趣地對幼兒說:剛纔老師看見有一位小朋友把小嘴巴對準紙棒在說話呢,你們各人找一個好朋友,一個對着紙棒說話,另一個用小耳朵聽,聽聽你的好朋友說了些什麼?

2、幼兒兩人一組地玩了起來。

3、提問:小朋友聽到你的好朋友說的話了嗎?

4、教師小結:這個長長的、圓圓的空心紙棒,能把我們說的話傳出去,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傳聲筒。

三、發現問題,和小問號交朋友

1、提出疑問:教師:剛纔小朋友都聽到從傳聲筒傳出的話語和清楚、響亮,但也有小朋友說聽不清楚聲音,(出示幾根聽不清楚的傳聲筒)這是怎麼回事呢?

2、出示小問號(?)引導幼兒觀察這幾根傳聲筒有什麼不同?既然是一樣的,那爲什麼傳出來的聲音不清楚呢?這個傳聲筒我要送一個標記給它(出示小問號卡片)知道這是什麼符號嗎?這根傳聲筒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

3、幼兒再次玩傳聲筒(傳聲筒換成實心的)幼兒發現聽到的聲音不清晰了,這是爲什麼呢?幼兒自然產生疑問,這時引導幼兒也給這些傳聲筒貼上問號。

四、觀察比較解決問題

1、引導幼兒對比觀察小問號的傳聲筒和沒有小問號的傳聲筒有什麼不同?讓他們發現有小問號的傳聲筒裏有紙團堵着。

2、教師小結:原來有小問號的傳聲筒爲什麼傳的聲音聽不清呢?原來裏面塞滿了紙團,紙團堵住了傳過來的聲音,所以,從這樣的.窗聲同裏傳過來的聲音就不清楚了。

五、延伸:

幼兒自己動手製作小小的傳聲筒,進行連接傳聲筒,使之變成一個長長的傳聲筒。

教學反思:

教師的角色轉變。在以往的活動中,我主要是以引導者、組織者的角色來進入活動並開展活動的,感覺與孩子們還是有一定的距離。在今天的活動中,我嘗試着以孩子們的玩伴這一角色進入活動,和孩子們一起玩,一起發現,讓孩子們感到我是他們的大朋友,從而進一步激發孩子的探索興趣,使孩子們能大膽地來提問。在實施的過程中我發現孩子們和我走的很近,每個幼兒都願意說、樂於說,而且效果較好。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知不鏽鋼勺子凹凸面成像的不同及有趣,初步瞭解哈哈鏡影像變化的原因及其在生活中的運用。

2.嘗試用集體記錄、個體表述等方式交流操作的過程及結果,體驗動手探究的樂趣。

活動準備

人手一個不鏽鋼的勺子;師幼玩過“照鏡子”的遊戲(師:鏡子、鏡子在哪裏?幼:鏡子、鏡子在這裏。);PPT課件(漢字凹和凸、集體記錄表、交通安全轉角鏡等圖片)。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回憶已有經驗

1.師幼玩“照鏡子”的遊戲

師:我們來玩照鏡子的遊戲,我來照鏡子,你們就是我的小鏡子。(教師做出各種簡單肢體動作,幼兒鏡面模仿。)

2.啓發幼兒思考,表述已有經驗

師:你們玩得很好,照鏡子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那你平時照鏡子的時候有什麼發現嗎?

3.根據幼兒回答,及時啓發和小結

師:鏡子裏也有個你,你們倆哪裏一樣?哪裏不一樣?照鏡子的時候,離鏡子遠一些、近一些,照出的人像一樣嗎?

二、動手操作,探究哈哈鏡的祕密

1.幼兒初次探究,感受勺子哈哈鏡的有趣

師:今天老師沒有準備鏡子,而是準備了不鏽鋼勺子。它們能當鏡子照嗎?請你們試一試,用這些勺子玩玩、照照,看看能發現什麼。

2.集體交流操作中的發現,鼓勵幼兒清楚、大膽地表達

師:你發現了什麼?請你用盡可能清楚的話說給大家聽。

3.結合PPT,介紹凹凸面的名稱

師:勺子的兩面一樣嗎?你們覺得它們分別叫什麼名字呢?老師這裏有兩個漢字朋友,看看它們能不能幫助我們。

師:這兩個字長得什麼樣?這個字(凹)讀“aO”,它可以用來形容勺子的哪一面?這個字(凸)讀“tu”,它可以用來形容勺子的哪一面?(教師手指勺子的兩個面,幼兒說出名稱。)

4.集體猜想並記錄

師:知道了凸面和凹面,你們介紹自己的發現就能說得更清楚。凹面和凸面照出的人像一樣嗎?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在集體記錄表中貼上相應形態的人像(正立、變長等)。

5.幼兒再次操作探究,感知凹凸面成像的不同

師:凹面和凸面照出的人像到底是什麼樣的呢?我們再去試一試,這次要仔細觀察,看看有什麼新發現。

6.集體交流操作結果,教師隨機記錄

師:你又發現了什麼?凹凸面照出的人像一樣嗎?有不同的意見嗎?

7.啓發幼兒進一步思考

師:勺子凹面照出的人像是倒立的,凸面照出的人像是正立的,凹凸兩面照出的人像都有些變形。爲什麼平時我們照普通的鏡子時,沒有這樣的'現象呢?

師:普通的鏡子表面是平的,鏡子裏的你沒有變樣子,可勺子的表面有凹有凸,照出的你就發生了有趣的變形。人們還特意製作了表面凹凸不平的鏡子,我們把它們叫做哈哈鏡。

三、觀察圖片,瞭解凹凸鏡在生活中的運用

1.出示道路安全轉角鏡,討論其用處。師:生活中,你見過這樣凸出來或者凹進去的鏡子嗎?在哪裏見過?

師:老師有一雙愛發現的眼睛,看看我發現了什麼。爲什麼人們要在地下車庫、馬路拐角、小區門口放上這個鏡子呢?看看它是什麼樣的?猜猜有什麼用?

2.小結。師:今天我們發現了勺子裏藏着的哈哈鏡,還認識了道路安全轉角鏡。其實,生活中還有很多有用的凸面鏡、凹面鏡,你想知道它們藏在哪兒,有什麼用嗎?老師相信你們和我一樣,也有一雙愛觀察、愛發現的眼睛,所以,我把這個任務交給你們,相信你們很快就能找到答案。

活動點評

方景融老師每一次展示的活動都會給我驚喜,這一次也不例外,整個教學給我的感覺是“輕鬆”和“高效”。

一、“輕鬆”——以幼兒爲主體的理念得到了充分體現

1.生活化。利用幼兒平時生活中已有的照鏡子經驗,讓幼兒對生活中經常接觸的勺子進行觀察探究,發現哈哈鏡的祕密,由此切身感受到科學就在身邊。

2.活動性。教學中所揭示的勺子凹凸面顯像的變形特點,都是通過幼兒自己的操作觀察發現的。同時,幼兒通過對記錄表中猜想與動手結果的比較,自己不斷獲得科學的結論。

3.遊戲性。教師引導幼兒用“玩”的心態對待科學學習,如“我們來玩一個照鏡子游戲”,“玩玩勺子,你們會有什麼發現”,始終引導幼兒以積極的心態進行觀察、發現。

二、“高效”——以教師爲主導的精神得到了恰當落實

1.提升性。本次教學在層層遞進的基礎上,不斷挑戰幼兒的思維高度,如每個環節都設置了高出幼兒原有發展水平的提問;教師介紹“道路安全轉角鏡”,讓幼兒瞭解還未接觸的知識;引導幼兒感受“凹凸”,給幼兒更加確切的概念支撐後面的探究表達等。這樣的教學能真正幫助幼兒提升認知經驗。

2.拓展性。當幼兒發現勺子裏的本人變形後,教師有意識地用“如果你把勺子放得遠一些和近一些,又會有什麼發現呢?”以此引導幼兒通過主動變化探究條件,發現不同的變形特點,拓展幼兒原本不會關注到的認知經驗。

3.持續性。在教學中,方老師不僅關注幼兒科學知識的獲得,更關注幼兒可持續學習與發展的奠基。如特別注重幼兒“愛觀察、愛發現”意識的培養;關注嚴謹科學態度的形成;尤其注意對幼兒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比較高質量地支持、引導和促進了幼兒的自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