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貓釣魚》教案

幼兒園《小貓釣魚》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4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貓釣魚》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小貓釣魚》教案

幼兒園《小貓釣魚》教案1

活動目標:

1.能從紅、黃兩種不同顏色的角度對物體進行分類;有初步觀察、動手操作的興趣。

2.能按一定方向爬,做到正確、快速、不擠撞。

3.體驗共同遊戲的快樂並樂意在音樂中表現出來。

情境準備:

幼兒佩帶好小貓胸飾(紅色、黃色)、小魚卡片(紅色、黃色)、用紅、黃泡沫板拼成的兩條“小路”、釣魚杆若干與幼兒人數等同、充氣游泳池一個、紅、黃簍子各一隻、錄音機和磁帶(《歡樂蹦蹦跳》)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扮演角色

小貓咪,小貓咪,你在哪裏?

(妙妙妙,妙妙妙,我在這裏)

貓寶寶到媽媽身邊來吧,今天媽媽要帶寶寶們一起去釣魚嘍!

二.遊戲操作

1.小貓找路

寶寶們要爬過前面的兩條路才能到池塘呢。

大家一齊找找哪條路是紅貓寶寶的.?(幼兒尋找發現)

不錯的爲什麼呢?因爲紅貓寶寶的顏色和路的顏色一樣都是紅色的。

那黃貓寶寶的路是哪條呢?

(小結:)真棒!你們發現了寶寶的顏色和路的顏色原來是一樣的!

2.小貓爬行

找好了路,寶寶們在自己的路上一個跟着一個爬到池塘邊去吧。

3.小貓觀魚

媽媽帶你們去看魚,看魚的時候要注意安全。(帶幼兒來到池塘邊)

哇,好多好多魚,你喜歡這裏什麼顏色的魚啊?

4.小貓釣魚

那我們開始釣魚嘍,釣好了魚小手可要抓牢了,千萬別讓小魚跑掉了。(分發魚鉤,幼兒釣魚)

5.小貓送魚

寶寶們釣了好多好多魚呀,媽媽手裏也有一條魚,我想把它送回家。

看看,是什麼顏色的魚?放哪個顏色的家裏最合適呢?

現在請寶寶們把你釣的小魚送回家!

讓媽媽看一看,寶寶們放得對不對!

三.體驗情感,共跳歡樂舞

今天,寶寶們釣了這麼多魚開心嗎?

我們一起跳支歡樂的舞慶祝一下吧!

(在樂曲結束部分,貓媽媽帶寶寶跳舞離開場地

幼兒園《小貓釣魚》教案2

活動目標:

初步學習用概括的方法概括故事大意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單幅圖的講述

出示單幅圖的多媒體課件(如圖),請幼兒仔細觀察後提問:

1.圖上有哪些動物?

2.他們在什麼地方在幹什麼?

二、講述由單幅圖向多幅圖過渡

1. 出示多幅圖的多媒體課件,告訴幼兒將剛纔的單幅圖連成了一個故事,請幼兒仔細觀察後提問:

1)故事裏有哪些動物?

2)故事發生在什麼時間?

3)故事發生在什麼地方?

4)這些動物之間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

5)最後怎樣了?

2.請個別幼兒進行看圖講述。

3.對幼兒的講述提出建議。

4.豐富詞彙:一心一意、三心二意

三、教師完整地概括故事大意,並教給幼兒概括方法:

講述時要交代清楚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有誰,發生了什麼事情,結果怎樣了。

四、幼兒分組進行看圖講述,教師巡迴指導。

五、對幼兒的活動進行激勵性評價。

幼兒園《小貓釣魚》教案3

活動目標

1、喜歡聽故事,並能在小朋友面前表演故事。

2、初步理解一心一意、三心二意的含義。

3、能用繪畫的形式,表現故事情節,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4、通過多媒體教學,初步理解故事內容,記住故事的主要情節。

5、幼兒活動時遵守秩序的觀念。

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知道一心一意的含義

難點:幼兒繪畫。

活動準備

背景圖、錄音機、磁帶、小貓釣魚課件、白紙、水彩筆、油畫棒等

活動過程

一、觀察過程:

1、師出示背景圖請幼兒觀察

2、師提問:這是什麼地方?他們在幹什麼?

二、欣賞並學習故事

1、師放錄音請幼兒欣賞一遍故事

2、師播放課件請幼兒用感官來熟知故事

3、師提問幼兒:誰和誰在幹什麼?小花貓是怎樣做的?蜻蜓蝴蝶飛來後小花貓又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

4、師生討論:我們應該向誰學習?爲什麼?

5、教師小結:告訴幼兒一心一意、三心二意的'含義。以後我們做什麼事兒都應該一心一意的道理。

6、請個別幼兒在小朋友的面前表演故事。

三、活動延伸:

繪畫《小貓釣魚》

1、師生談話:小朋友喜歡這個故事嗎?(喜歡)讓我們一起來用繪畫的形式表現這個故事好嗎?

2、教師爲幼兒提供繪畫材料供幼兒自由選擇,

3、教師巡迴指導,並鼓勵幼兒大膽設計,發揮想象力。

4、作品展示,並投放到美術活動角供幼兒欣賞。

設計背景

人和動物有着密切的關係,對周圍的小動物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慾,通過故事的形式讓幼兒知道做什麼事兒都要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的道理。

小百科:貓,屬於貓科動物,分家貓、野貓,是全世界家庭中較爲廣泛的寵物。家貓的祖先據推測是起源於古埃及的沙漠貓,波斯的波斯貓,已經被人類馴化了3500年(但未像狗一樣完全地被馴化)。

幼兒園《小貓釣魚》教案4

活動目標:

1、能在獨木橋上大膽行走,會調節手臂動作保持平衡。

2、知道往河裏扔垃圾會污染河水,養成垃圾不亂扔的好習慣。

3、活動中能開動腦筋會藉助物體取物,並懂得相互謙讓。

活動準備:

1、積木圍成的“池塘”、平衡木、紙棒人手一根、小貓頭飾、小魚、紙球、易拉罐等物。

2、學會歌曲《釣魚》

活動過程:

一、幼兒戴上頭飾入活動室,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師:春天到了,池塘裏的冰融化了,池塘裏肯定會有好多好多的小魚,貓寶寶們我們一起去釣魚吧。

二、 學習走獨木橋,培養大膽勇敢的精神。

1、 師:哎呀,前面有三座獨木橋當住了我們的路,要想釣魚必須走過獨木橋,你們幹嗎?

2、師示範走獨木橋,提醒幼兒注意要張開雙臂保持平衡。

3、 請幼兒走獨木橋,提醒幼兒要相互謙讓。

三、知道亂扔垃圾的害處,教育幼兒不亂扔垃圾。

1、師:我們終於走過了獨木橋,我們一起來釣魚吧!咦?池塘裏怎麼沒有魚呢?池塘裏都是什麼?

2、魚到哪兒去了呢?

3、這些垃圾都是從哪兒來的?

4、這些人做得對嗎?爲什麼?

5、 垃圾應該扔在哪兒?我們一起來把這些垃圾撿掉放在垃圾桶裏好嗎?(鼓勵幼兒動腦筋,夠不到的垃圾可以藉助釣魚竿取)

四、帶領幼兒釣魚,體會美好環境給我們帶來的快樂。

1、 貓寶寶們你們真能幹,池塘裏的垃圾一下全沒了,我們一起看看小魚回來了沒有?

2、 幼兒再次走過獨木橋去釣魚,提醒幼兒要相互謙讓。

3、 貓寶寶真棒,釣了那麼多魚,我們一起把小魚拿回家。

五、幼兒表演歌曲《釣魚》,體會勞動後的喜悅。

六、 師:今天我們遊戲時把池塘裏的垃圾都撿乾淨了,但是平時生活中我們看到河裏有垃圾可千萬不能揀,我們還小會掉到河裏去的,太危險了。我們要做的就是不往河裏扔垃圾。

幼兒園中班社會活動教案--植物生長記錄

有益的學習經驗:

學習觀察記錄的知識,樹立初步的觀察植物、照顧植物的任務意識

準備:

每組一本植物生長記錄簿、種子完整生長過程的圖片,記錄樣例、標尺籤。

活動與指導:

1.出示植物完整生長的`圖片,讓幼兒進一步瞭解植物生長的過程,激發幼兒觀察自己種植物的興趣。

2.提示幼兒植物生長是漫長的過程,不象錄相演的那樣快,希望小朋友注意觀察,看看種子什麼時候發芽,什麼時候開花……

3.啓發幼兒用畫和測量的形式來記錄它的生長。

4.示範記錄方法。

要求:看生長情況,數葉片,量株高,把觀察結果記錄在本上。記錄可以用寫數字或塗色高度、數量、空格的統計辦法。提醒幼兒植物未發芽前,用圓圈或三角形代表無變化。

5.請幼兒分組作記錄練習,提示幼兒每日的觀察記錄時間,以及輪流記錄的方法。

6.活動結束後注意觀察,觀察和督促幼兒的記錄,請幼兒定期向全班彙報記錄結果,逐漸形成責任心和任務意識。

幼兒園《小貓釣魚》教案5

活動目標:

1、嘗試按物體的顏色、形狀進行分類,鞏固14的數數。

2、樂於與同伴進行交流,體驗師生共同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魚竿、籃子人手1份,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小魚若干,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的魚缸各一個,其他形狀的魚缸一個。

活動過程:

一、和貓媽媽一起做運動

1、你們看看我是誰呀?(貓媽媽)今天我來扮演貓媽媽,你們來扮演貓寶寶,好不好?

2、寶寶們,和媽媽一起做做操吧。

老師念兒歌,幼兒和老師一起做做操。

二、小貓釣魚

1、現在媽媽帶你們去散步,好嗎?這裏有好多小兔子,我們和小兔打個招呼,小兔你好!咦,前面是什麼呀?我們過去看看。

2、原來這裏是個池塘,裏面有許多魚,這些魚長的是什麼樣子的,有什麼顏色呢?

3、池塘裏有這麼多的魚,寶寶們想不想把他們釣上來呀?看看媽媽手裏這個是什麼呀?(魚竿、籃子)

教師示範:我把魚竿輕輕地放下去,一條小魚上鉤了,這條小魚是什麼形狀什麼顏色的呢?我再來釣一條,這條是什麼樣子的?這條呢?

4、你們看看媽媽一共釣到了幾條魚呀?(一起點數)

5、幼兒自主釣魚。你們想不想來釣魚呀?每人去拿一個籃子,找個空地方釣魚。

6、帶幼兒回到座位。寶寶,拿好你的籃子到媽媽這裏來,我們要回家了。

7、分散交流:和你的'好朋友說說你釣了幾條魚,是什麼樣的?

8、請個別幼兒交流。

三、小貓養魚

1、寶寶們,我們釣了這麼多的魚嚐嚐味道吧,今天寶寶的本領很大的,釣了很多魚,這麼多的魚吃不完,怎麼辦呀?(幼兒自由想辦法)媽媽想到一個好辦法,我們把它們養在魚缸裏,等想吃的時候再吃。

2、出示魚缸:這個魚缸是什麼形狀的呀?圓形的小魚說我喜歡住在和我相同形狀的魚缸裏。這裏還有正方形的魚缸,我們請什麼形狀的小魚住進去呀?三角形的小魚住在哪裏呢?師演示貼的方法。

3、請幼兒送小魚,並一起檢查。

4、剛纔我們把小魚都養在了魚缸裏,媽媽這裏還有許多小魚呢?但是這些小魚喜歡住在和它相同形狀相同顏色的魚缸裏。這個魚缸沒有顏色,媽媽變個有顏色的魚缸好不好。請小魚住在相同顏色相同形狀的魚缸裏吧。

5、請幼兒送小魚,並一起檢查。

6、寶寶們,現在小魚都養在魚缸裏了,我們去外面看看哪裏還有小魚,和客人老師說再見。

幼兒園《小貓釣魚》教案6

教學目標:

用活潑歡快的聲音有表現的學會演唱《小貓釣魚》曲目一。

教學重難點:

1.能用活潑歡快的聲音演唱表現《小貓釣魚》;2. p、mp、f三個力度在歌曲中的恰當表現。

教學用具:

自制卡通圖片、多媒體課件、電子琴

教學過程:

一、聲音練習

1.聽音樂進課堂(CAI播放《多拉A夢》主題曲)2.發聲練習

①C大調音階練習(建立音高音準感,用輕柔、流暢的聲音練聲開嗓)②音程模進模唱

1 2 3 0︱1 2 3 0‖

(長期的帶變化的師生互動訓練,讓學生感興趣,也頗有挑戰性。鍛鍊學生唱曲譜的能力,X X 、 X 0 、 X.X這三節奏爲所學歌曲的主要節奏型,對於學生力度的模仿變化爲歌曲難點處理路徑)3.導課

師:請問同學們,剛纔我們聽音樂進教室的時候是播放的什麼音樂,大家還記得嗎?生:《多拉A夢》(提高學生進課堂的關注度,學會用眼光發現身邊發生的事情)師:同學們真棒,沒想到《多拉A夢》的歡快旋律還在你們的腦海中流淌。今天我們就學習一部關於貓的音樂童話劇——《小貓釣魚》。我想同學們都對這個故事很熟悉,這裏就不再講述了。

好學的小朋友就會有問題了,什麼是“音樂童話劇”呢?

CAI展示:音樂童話劇是以兒童童話爲體裁的結合音樂、歌曲、舞蹈和對白的一種綜合性戲劇表演。

嗯,一看就知道和以往的不一樣,下面讓我們一起接觸它吧!

二、歌曲學習

1.初步聆聽全曲,感受歌曲基本情緒。(CAI示譜,播放音樂)2.學唱歌曲旋律

師彈曲目一旋律,師分樂句範唱旋律生模唱(最後一樂句的三個丟分別模唱,三個力度層次的`表現,對學生的節奏要求要準確)板書:弱中弱強

p、 mp、 f<(漸強關係)3.師分樂句彈旋律生唱歌詞。

(注意最後一樂句的力度層次)4.再次聆聽範唱,輕聲跟唱5.師伴奏生完整的唱歌曲

6.歌曲情感處理,以劇情出發,採用圖譜教學法

①首先唱樂曲第一二樂句,生談感受(陽光明媚,開心的小貓在河邊幹什麼)板書:

②師:接着有什麼事情?板書:

③師:接着誰來了?蜻蜓美麗嗎?它是往上飛的,還是慢慢停落的?

讓我們有變現的唱一唱。(師示範,指揮齊唱)

④難點處理

師:看見了美麗的小蜻蜓,小貓可動心了,所以它在選擇捉蜻蜓和釣魚經過的了幾番思想鬥爭。誰能用動作表情來模仿一下?師指揮有層次的表現此樂句。

⑤師結合圖譜指揮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7.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播發伴奏,師指揮,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兩遍。

板書:(劇情圖譜圖解析)

啓承轉合第一樂句第二樂句第三樂句第四樂句陽光?+開心的小貓

釣魚

美麗的小蜻蜓+停落枝丫

思想鬥爭

(歌曲基本情緒和故事主角做什麼事)

(樂句情感及旋律走向)

(力度的遞進)

幼兒園《小貓釣魚》教案7

區域材料:

用海綿紙做成的小魚,右面藏有報紙,看上去小魚是吃飽了肚子鼓鼓的。

釣魚竿上繫上繩子,繩子上裝有吸鐵石。

魚塘裏放有“水草”。

小貓頭飾。

遊戲規則:

這個區域有4個小朋友可以參加,活動開始,每個幼兒先戴上小貓頭飾,在取來釣魚竿,可站着在魚塘外釣魚,也可坐着在魚塘外釣魚。把釣上的小魚放入“水桶”內,不能用手伸進去抓,也不能雙腳踏入魚塘去抓。

遊戲過程:

區域活動時間到了,我給孩子們重點介紹了釣魚區,他們聽得非常仔細,對這個區域很感興趣。活動一開始,前面的小朋友很快的來到了這個區域,迅速拿起釣魚竿,開始釣了起來。不一會兒,鼎鼎釣起了一條小魚,他高興地跑到我的面前,邊取下小魚,邊和我說“範老師,你看,我釣到了小魚。”又見響響也朝我這裏跑來 “老師老師你看呀,我也掉到了。”接着,他們一條一條的.釣了好多的魚呀!邊上圍觀的小朋友也越來越多了,他們也想加入到這個區域中來。

反思:

第一次區域的開展,可以看得出孩子很喜歡,能長時間的參與,且能遵守遊戲規則,由於這個區域想參加的人較多,是否可以多增加兩把釣魚竿呢?

幼兒園《小貓釣魚》教案8

活動目標:

1、樂與參加數學活動

2、能發現物體的特徵並進行分類

3、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活動準備:

有顏色標記的魚缸3只 釣魚工具人手一套 每人一個小簍 3種顏色、大小不同彩色魚若干(紅黃綠 3種)釣魚池的場景佈置

貓媽媽的頭飾 小貓胸飾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老師戴上貓媽媽頭飾當貓媽媽 幼兒戴上胸飾當貓寶寶

一、幼兒閉上眼睛做睡覺狀

老師:寶寶們 起牀了(聽音樂做日常生活模仿動作)

寶寶們 你們餓了嗎 ?(餓了) 今天的天氣真好啊,寶寶和媽媽一起到外面去釣魚好不好?

幼兒邊聽音樂邊釣魚

(領幼兒到魚池的場景佈置,讓幼兒自由釣魚。釣到的.魚放在小簍裏,等魚池裏沒有魚了讓幼兒回到座位上坐好。)

老師: 魚池裏的魚都釣完了,我們回家吧。帶領幼兒回到座位做好。(把魚竿收起來放在小椅子下面)

老師:寶寶們真厲害,釣了怎麼多的魚,我們來看看這些小魚好嗎?

請個別幼兒拿着自己的小簍上前說說你釣了些什麼樣子的魚,它們是不是一樣的?(不一樣)有什麼不一樣?(顏色不一樣)它們都有些什麼顏色?( 紅、黃、綠、)(還有什麼地方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大有的小)

請幼兒把大的魚給媽媽吃。

老師:小魚太多了,我們先把它們養在魚缸裏好嗎?

(出示有顏色標記的魚缸3只)(紅、黃、綠、)提問:這個是什麼?它們有什麼不一樣?(顏色不一樣)這個是什麼顏色啊?

今天媽媽要來考考寶寶。媽媽要請寶寶把小魚按照它們身上的顏色,把它們送到一樣顏色的魚缸裏。

幼兒操作活動

那就請寶寶輕輕地把小魚送到魚缸裏,要有秩序,一個一個放,千萬不要把他們送錯了。

請你們看看找對了嗎?(如找錯了,請一名幼兒再找,並說說爲什麼?)

哇,寶寶可真棒啊!把紅的魚送到了紅色的魚缸裏,把黃的魚送到了黃色的魚缸裏,把綠的魚送到了綠色的魚池裏,真厲害!

媽媽現在給你們每個寶寶一條魚 你們自己出去玩,可以和別的寶寶互相說說你的小魚是什麼顏色的。

幼兒園《小貓釣魚》教案9

活動目標

1使孩子們懂得分享與合作。

2練習孩子們的動手操作能力 。

3鍛鍊孩子們的注意力和耐心。

4通過活動幼兒學會遊戲,感受遊戲的樂趣。

5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話,並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悅。

教學重點、難點

重難點:

1使孩子們懂得分享與合作。

2鍛鍊孩子們的注意力和耐心。

3活動的操作過程

活動準備

教具:洗澡盆3個,塑料兒童釣魚漁具六套 ,自制小貓面具12個

獎品:自裁小紅花18朵。

活動過程

一活動規則:把小朋友分成三組,每組十二人,每次每組上四個人,每人只能釣一次, 在十分鐘內看哪組釣的魚最多

二獎勵制度:一等獎8朵小紅花;二等獎6朵小紅花;三等獎4朵小紅花

三活動過程:1教師向小朋友展示小面具使“這是什麼呀?” 小朋友“小貓。”

師:小貓愛吃什麼?

小朋友:魚

師:我們來玩小貓釣魚遊戲好不好?

小朋友:好。

教師拿出準備好的教具,告知遊戲規則。活動開始後,教師一邊在一旁觀看並注意告知小朋友不能把衣服弄溼,一邊統計各組的釣魚數量。

活動結束後評出一,二,三等獎,然後讓小朋友自己找出釣的'魚少的原因:有的是因爲與同伴爭釣同一個魚而耽擱了時間,有的是因爲沒耐心這一個沒釣到又換了另一個而耽擱時間------

師:怎樣才能釣到更多的魚 ?

小朋友:不與同伴爭,不來回的換魚------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孩子們大多玩的很開心,但是仍有兩個小朋友哭鼻子,因爲他倆沒有釣到魚。看到他倆哭,好幾個小朋友圍上去有的爲他們擦眼淚,有的爲他們擦鼻涕,還有小朋友掏出了兜裏的糖果給他們,得到最多紅花的那組小朋友還要把劃給他們---那會兒我都看的感動了。總之,活動是成功的,孩子們不僅體驗到了動手做遊戲的樂趣,懂得了分享與合作的 重要性,還懂得了 做事要有耐心,不能急。

幼兒園《小貓釣魚》教案10

活動名稱:小貓釣魚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知道做事要耐心、仔細。

2、培養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和做事的能力。

3、發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中班社會公開課教案《小貓釣魚》

活動準備:

1、操作卡片《小貓釣魚》、電視機、展示儀

2、室內佈置一大池塘。

3、貓媽媽頭飾一隻。

活動過程:

1、幼兒遊戲,爲幼兒理解故事做鋪墊。

教師帶上頭飾,引導幼兒進入情境。

小貓最喜歡吃魚了,今天貓媽媽就帶小貓到池塘邊學習自己釣魚。

2、讓幼兒邊看電視邊聽故事《小貓釣魚》,並組織幼兒討論。

(1)提問:貓媽媽釣到魚了嗎?小貓有沒有釣到魚呢?

(2)小貓一開始釣到魚了嗎?爲什麼?

(3)爲什麼後來釣到魚了呢?

(4)小朋友們說說怎樣才能釣到魚?

(5)教師小結:只要一心一意,認真仔細、耐心地做,什麼事情都能做好。

3、組織幼兒繼續玩釣魚的遊戲。

延伸活動:

在日常教育中繼續教育幼兒做事要有耐心。

教學反思

活動與生活相互融會貫通,孩子不但對意思簡明易懂,也明白了在生活中該如何做,不過還得有家長平時在生活中多引導、教育,否則孩子在實際行動上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做到。

幼兒園《小貓釣魚》教案11

遊戲中的天地對於小孩來說應該是天堂!!他幫助了別人,可以得到別人的表揚...能夠提高自己的信心

家長們都認爲遊戲是一種讓孩子貪玩導致不學習的罪魁禍首。其實遊戲還有一些好處的。遊戲可以減壓,遊戲可以促進溝通,遊戲可以學到課外知識。

除此之外,孩子們在玩耍各種遊戲的時候,還可以從遊戲中學習到很多生活常識。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幼兒園中班遊戲教案:小貓捉魚

【活動目標】

1、對幼兒進行低障礙爬越聯繫。

2、培養幼兒鍛鍊的`興趣和勇敢精神,提高幼兒動作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1、平衡凳、雲梯、桌子、椅子、大積木、掛有鉤子的竹竿一根;

2、紙魚若干(數目爲幼兒人數的3—4倍)、小貓頭飾(數目同幼兒人數相等);

3、佈置好場地。

【活動過程】

1、教師扮貓媽媽,幼兒扮小貓。老貓、小貓互相追逐着玩,並做遊戲《老貓睡覺醒不了》。

老貓帶小貓走成圓形隊做操,邊走邊念兒歌:早上空氣真正好,小貓小貓來做操。摸摸鬍鬚理理毛,伸伸懶腰喵喵喵。舉舉腿兒跑跑跑,小貓小貓本領高。

2、老貓帶領小貓學習爬越小山坡的本領,面向器械,雙手按器械一端,一腳先爬上,另一腳再上,爬至另一端,然後輕輕下來。

3、小貓任選器械進行魚貫爬越練習,老貓不斷提醒小貓既要爬得好又要注意安全。

4、本領學會了,小貓依次爬越過障礙,到池塘邊捉一條小魚,並從兩邊跑回,把魚掛在鉤子上。然後再去捉,不斷往返,直至把魚捉完。

【活動結束】

老貓帶小貓數數鉤子上的魚,並誇獎小貓本領大。最後由兩隻小貓扛竹竿,其餘幼兒邊唱“喵嗚喵嗚小貓叫”的歌,邊安靜的沿着場地走一圈回教室。

幼兒園《小貓釣魚》教案12

活動設計背景

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大多以自我爲中心,不懂得分享,不知道合作的重要性,他們常常會因爲爭玩具,爭座位而打鬧,爲了解決這些矛盾,我特組織了這樣一項活動目的是讓他們懂的分享,學會合作。另外因爲孩子年齡較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沒耐心,開展這一活動可以鍛鍊他們的注意力和耐心。

活動目標

1、使孩子們懂得分享與合作。

2、練習孩子們的動手操作能力。

3、鍛鍊孩子們的注意力和耐心。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使孩子們懂得分享與合作。

2、鍛鍊孩子們的注意力和耐心。

難點:活動的操作過程

活動準備

教具:洗澡盆3個,塑料兒童釣魚漁具六套,自制小貓面具12個

獎品:自裁小紅花18朵。

活動過程

一、活動規則:把小朋友分成三組,每組十二人,每次每組上四個人,每人只能釣一次,在十分鐘內看哪組釣的魚最多

二、獎勵制度:一等獎8朵小紅花;二等獎6朵小紅花;三等獎4朵小紅花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向小朋友展示小面具使“這是什麼呀?”小朋友“小貓。”

師:小貓愛吃什麼?

小朋友:魚

師:我們來玩小貓釣魚遊戲好不好?

小朋友:好。

2、教師拿出準備好的教具,告知遊戲規則。活動開始後,教師一邊在一旁觀看並注意告知小朋友不能把衣服弄溼,一邊統計各組的釣魚數量。

3、活動結束後評出一,二,三等獎,然後讓小朋友自己找出釣的魚少的原因:有的是因爲與同伴爭釣同一個魚而耽擱了時間,有的是因爲沒耐心這一個沒釣到又換了另一個而耽擱時間——————

師:怎樣才能釣到更多的魚?

小朋友:不與同伴爭,不來回的'換魚——————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孩子們大多玩的很開心,但是仍有兩個小朋友哭鼻子,因爲他倆沒有釣到魚。看到他倆哭,好幾個小朋友圍上去有的爲他們擦眼淚,有的爲他們擦鼻涕,還有小朋友掏出了兜裏的糖果給他們,得到最多紅花的那組小朋友還要把劃給他們———那會兒我都看的感動了。總之,活動是成功的,孩子們不僅體驗到了動手做遊戲的樂趣,懂得了分享與合作的重要性,還懂得了做事要有耐心,不能急。

幼兒園《小貓釣魚》教案13

活動目標:

1、練習鑽的動作,能夠鑽過50釐米高的'障礙物。

2、鍛鍊大肌肉力量,願意參加遊戲。

活動準備:

1、利用一條長橡皮筋(掛上綠色紙樹葉)設置50釐米高 的障礙物。

2、小魚圖片若干四散放在場地一端,魚簍兩隻。

3、小貓頭飾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1、教師扮“貓媽媽”,幼兒扮“小貓”,一邊喵喵叫一邊走入活動場地。

(1)“小貓”在“貓媽媽”帶領下邊念兒歌邊愉快地做早操:“今天天氣真正好,小貓小貓來做操。伸伸臂,伸伸臂;彎彎腰,彎彎腰;踢踢腿,踢踢腿;蹦蹦跳,蹦蹦跳。天天鍛鍊身體好”。

2、組織幼兒玩“小貓釣魚”的遊戲。

(1)教師交待遊戲名稱、玩法:“今天媽媽要帶你們去河邊釣魚,路上要鑽過一片樹林(掛滿樹葉的橡皮筋),到‘小河邊’釣(撿)起一條魚,放在魚簍中,然後從樹林兩邊跑回來”。

(2)請兩名幼兒分別示範一次。引導幼兒觀察動作要領和遊戲玩法。

活動結束:

貓媽媽表揚小貓們勤勞又勇敢,和小貓們一起擡着魚簍回教室。

幼兒園《小貓釣魚》教案14

活動名稱:小貓釣魚

活動準備:

1、墊子四塊,分作兩排擺放。

2、長橡皮筋一條(掛上綠色紙樹葉)。

3、小魚圖片若干四散放在場地一端。

4、"魚簍"兩隻。

5、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並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6、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目標:

1、教幼兒初步掌握鑽過70釐米高的障礙物,練習兩手兩膝着地向前爬行。

2、發展鑽爬能力,鍛鍊幼兒大肌肉力量,促進手腳的協調性。

3、培養幼兒勇敢品質及活潑開朗的性格。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幼兒聽口令模仿小貓,邊"喵喵"叫着邊走路進入場地。

2、"小貓"在"貓媽媽"帶領下邊念兒歌邊愉快地做操。兒歌爲:"今天天氣真正好,小貓小貓來做操,伸伸臂,伸伸臂,彎彎腰,彎彎腰,踢踢腿,踢踢腿,蹦蹦跳,蹦蹦跳,天天鍛鍊身體好。"

二、基本部分

1、幼兒分成兩隊,分別站在墊子(草地)前的起跑線。

2、教師交待遊戲名稱、玩法:"今天貓媽媽要帶小貓去小河邊釣魚,路上要先爬過草地,再鑽過樹林,最後來到小河邊釣(撿)起一條小魚,放在魚簍中,然後從墊子兩邊跑回來。"

3、請兩名幼兒分別示範一次。引導幼兒觀察,掌握動作要領及遊戲玩法。

4、提醒幼兒注意在爬時,雙手雙膝趴在墊子上,快快地向前爬;在鑽時,別碰到樹上的葉子。

5、幼兒遊戲3~~4次,直到把"小魚"全部釣完。

6、小結遊戲情況。

三、結束部分

1、遊戲"老貓睡覺醒不了"。

玩法:邊念兒歌四散走。兒歌:"老貓睡覺醒來了,小貓偷偷往外瞧,小貓小貓愛遊戲,輕輕走到外面去。"兒歌唸完,"小貓"四散在場地周圍躲好。"老貓"醒來,不見"小貓",着急地說:"一覺睡醒四面瞧,我的孩子不見了,喵喵喵,我的小貓快回來。""小貓"聽到"老貓"叫聲,一邊"喵喵"叫着,一邊趕快走回"老貓"身邊。

遊戲進行1~~2次。

2、"小貓"跟着"媽媽"擡着"魚簍"自然地走下場。

3、帶領幼兒回教室。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孩子們大多玩的很開心,但是仍有兩個小朋友哭鼻子,因爲他倆沒有釣到魚。看到他倆哭,好幾個小朋友圍上去有的.爲他們擦眼淚,有的爲他們擦鼻涕,還有小朋友掏出了兜裏的糖果給他們,得到最多紅花的那組小朋友還要把劃給他們———那會兒我都看的感動了。總之,活動是成功的,孩子們不僅體驗到了動手做遊戲的樂趣,懂得了分享與合作的 重要性,還懂得了 做事要有耐心,不能急。

幼兒園《小貓釣魚》教案15

活動目標:

1、進一步熟悉小貓釣魚棋譜的遊戲規則,認識進退符號,知道進退表示的含義。

2、能夠按照骰子上相應的'數字走棋。

3、願意和同伴一起下棋,正確對待輸贏。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已有經驗:已進行小貓釣魚的語言活動教學並且熟悉棋路。

2、材料:自制小貓釣魚棋譜、進退標誌、幼兒棋盒、棋子、骰子、磁性黑板。

活動過程

一、出示自制小貓釣魚棋譜,幼兒自由結伴下棋。

“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小貓釣魚的棋譜,請你找一個朋友一起去下下看,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

幼兒自由結伴下棋,觀察幼兒遇到進退時的玩法。

二、集體分享討論。(觀察圖標,認識進退)。

1、“剛纔在下棋的時候你們有沒有發現棋譜上多了什麼?有沒有遇到困難?”

幼兒回答

(將棋譜貼在黑板上以便於孩子進一步觀察)

2、教師出示進退標記。

“這些是什麼標記,是什麼意思?你們是怎麼玩的?”

教師出示帶有數字的進退標記,與幼兒共同討論。

三、遷移經驗,師幼共同玩進退遊戲。

遊戲:教師手裏出示進退標誌,如“進3”,幼兒根據教師的指示做出相應的向前走或向後退的動作。

四、幼兒再次選擇同伴進行下棋。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幼兒始終在操作中游戲中進行探索,自己去發現,去解決,在自身基礎上去進步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