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教案:玩水

幼兒園教案:玩水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9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案:玩水,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教案:玩水

幼兒園教案:玩水1

目標:

1、通過各種感官對比感知,認識水是無色、無味、透明的物理特性和水能溶解特定物質(糖、鹽等)的化學特性。

2、瞭解水的用途,知道節約用水。

3、提高幼兒的感知能力,培養幼兒對周圍生活的關注。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5、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準備:

1、每桌一杯清水,一杯牛奶,一杯醋

2、小勺子,吸管,溫開水,鹽、白砂糖3、彩色塑料物件,石頭,洗衣粉

活動一:認識水是無色,無味,透明的

過程:

(一)引導活動,猜謎語,激發幼兒的興趣"手抓不起,刀劈不開,洗臉洗手,都叫他來"

(二)基本活動

1、水是沒有顏色的`出示一杯牛奶和一杯水,讓幼兒比較,說出:牛奶是什麼顏色的?水呢?

2、水是沒有氣味的出示一杯醋和一杯水,幼兒聞一聞醋,再聞一聞水,說說水有沒有氣味

3、水是沒有味道的幼兒嚐嚐甜牛奶,嚐嚐醋,嚐嚐水,比較:水有沒有味道?

4、水是透明的在牛奶杯中和水中各放一塊顏色鮮豔的糖,對比觀察:爲什麼牛奶中的糖塊看不見?水中的看得見?

5、小結:水是無色,無味而且透明的

活動二:

過程:

(一)引導活動

1、出示兩杯開水,一杯放了糖,一杯沒有放糖,問:這兩杯水一樣嗎?看上去一樣,喝一喝呢?

2、請個別的小朋友嚐嚐

3、問:爲什麼這杯水會是甜的?

(二)基本活動

1、引導幼兒對比觀察糖和水的顏色味道,分別是白與無色,甜與無味

2、將白糖放進水裏輕輕攪動,慢慢的,糖不見了,白糖到哪裏去了?

3、用吸管吸一口水,看看味道怎麼樣?

4、再用鹽做一次實驗

5、小結:水能溶解糖和鹽

(三)鞏固活動

1、討論還有哪些東西可以溶解在水裏?

2、讓幼兒把老師提供的石頭,彩色塑料物件,洗衣粉等東西放在水裏,過一會兒或攪動一下,看看哪些東西不見了?它們都到哪裏去了呢?

3、提醒幼兒回家繼續做類似的實驗

活動三:討論水有什麼用途呢?小朋友應該怎樣節約用水?

教學反思

首先我以和水玩遊戲來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引起小朋友們感興趣想玩這個遊戲。喜歡玩遊戲的小朋友感興趣了會認真專心地跟着玩,達到了在玩中學、學中玩的效果。在這個活動中他們知道了水的重要性,人和動物每天都離不開水。水是無色、無味,水是抓不住會流動的。

幼兒園教案:玩水2

目標:

讓幼兒在玩水的過程中感知水的特性,知道水是沒有氣味、沒顏色、沒味道、會流動的。

內容:

玩水遊戲

準備:

各種玩水的工具(壓水器、大臉盆、瓶子、漏斗、旋鈕玩具)。每位幼兒準備一個扎有小洞的塑料袋。牛奶、水壺兩個。毛巾若干。

過程:

準備好各種玩水的工具,讓幼兒盡情的玩水。使幼兒知道水是透明的。

提問:

(1)、你們在玩什麼呢?

(2)、水是什麼顏色的?(從而引出牛奶與水比較)。

(3)、當小手放到水裏能看到嗎?(從而教詞:透明)

(4)、組織幼兒將色紙放到裝有牛奶與清水的杯後面進行比較。

2、幼兒進行戲水材料的活動,知道水會流動。

(1)出示瓶子和風車漏斗。教師用瓶子舀水,倒入漏斗。看看水是怎樣從漏斗口流出而使風車轉動,感知水會流動。

(2)出示膠管、塑料袋。讓幼兒自由操作並知道水會流動。

3、通過嗅覺和味覺感知水是無味的。

師:“小朋友玩得有點累了,下面請你們喝點水歇一歇,喝的時候請聞一聞有沒有氣味,用舌頭嚐嚐水有沒有什麼味道。”

4、教師小結:

水是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會流動的。

5、討論水的.用處(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

(1)你看到爸爸媽媽用水可以做什麼?(自由討論)教育幼兒多喝開水。水可以淘米、洗菜、洗手等。

(2)人如果沒有水怎樣?魚呢?以及花草樹木又如何?

(3)師:水的用處這麼大,我們應怎樣節約用水?

節約用水的方法:

①平時洗手時不要把水龍頭開得很大。

②看見水龍頭處沒有人時要及時關起來。

6、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大人不在時,幼兒不要獨自到水深、水多的地方玩水。

幼兒園教案:玩水3

活動目標:

1、在實驗中瞭解水蒸氣蒸發及初步感知水的循環過程。

2、通過觀察實驗、自己嘗試做小實驗,激發幼兒探索自然的興趣。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熱水壺一隻透明水杯塑料圓片若干。

2、小水滴旅行課件。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幼兒出去玩,提出嘗試問題。

今天天氣好晴朗(師唱歌),突然聽到雷聲,糟了要下雨了,我們趕快進教室休息一下吧?咦,奇怪了天上爲什麼會下雨呢?

二、幼兒觀察實驗

1、把水壺裏的水加熱。

2、你發現了什麼?

3、小結:水熱了就會有水蒸氣,許多水蒸氣向上跑的`現象叫“蒸發”。

4、討論:你平時看到過“蒸發”現象嗎?

三、幼兒實驗

1、出示兩杯水,摸一摸水是冷的還是熱?

2、熱水杯子裏冒出來的是什麼?(水蒸氣)

3、出示圓片,分別放在兩個杯上,會出現什麼?

4、爲什麼玻璃片上會有小水珠?

5、得出實驗結果:水蒸氣遇冷就會變成小水珠。

四、水被蒸發後,到底哪去了?看課件。

1、請幼兒說說水到底去哪兒了?

2、教師總結水的變化。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幼兒園教案:玩水4

目標:

1、進一步感知水的特性,在探索的過程中能大膽講述自己的發現。

2、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在遊戲中體驗玩水的樂趣。

準備:洗澡盆一個,各種沉、浮的玩具若干,有孔和沒有孔的塑料袋,不同大小的瓶子。場地設置(戶外)

過程:

一、回憶水的特性,引發幼兒對玩水的興趣

(1)觀察場地上的容器裏裝的是什麼?

(2)誰來告訴老師水是什麼樣的?

二、進行各種玩水的遊戲,體驗玩水的樂趣

老師小結:剛纔小朋友說的很好,水呀是一個寶,是一種無色、無味、透明,會流動的液體。水在生活中是一種珍貴的資源,不但有各種各樣的用途,還很好玩呢!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好多的遊戲,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遊戲,然後把自己在玩水的發現告訴老師好嗎?

1、老師介紹幾組遊戲的名稱:

(1)玩袋子:在袋子裏裝上水看看會怎麼樣?

(2)運水:自己選擇舀水的器具,把浴缸裏的水運到遠處的塑料桶裏。

(3)沉浮:把籮筐裏的`玩具放到水裏,說說你發現了什麼?

2、幼兒自由玩水,老師進行觀察和指導。

3、集中幼兒,讓他們講述自己的發現,在孩子講述的過程中老師小結孩子的發現。

三、暢所欲言,探索更多玩水的方法

1、除了今天我們玩過的遊戲,你覺得水還可以怎麼玩呢?

2、你回家玩一玩,然後把你的玩法和同伴一起分享好嗎?

四、舞蹈《洗澡歌》在音樂中結束活動。

幼兒園教案:玩水5

活動目標:

1、初步建立對水的感覺經驗(水是流動的)。

2、通過現有的玩水工具知道哪些工具能盛水,哪些工具不能盛水。

3、鼓勵幼兒積極、大膽地表述(豐富詞彙舀、倒、灑、流等等)。

4、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套玩水的工具(漏斗、小漁網、小水桶)

2、漏斗、小漁網、小水桶的圖片各兩張,記錄單,笑臉、哭臉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認識工具,猜想記錄

·教師出示幼兒收集的玩水工具,讓幼兒觀察。

教師說:“小朋友,你們知道這些是什麼工具嗎?”

·教師請幼兒仔細觀察、猜想。

教師準備相應的盛水工具圖片,把能盛水的、不能盛水的分別用笑臉和哭臉統計粘貼在記錄單上。

二、集中活動

遊戲《玩水樂》初步建立對水的`感覺經驗(水是流動的)

·自由探索遊戲,初步建立對水的感覺經驗。

教師:

1、“請小朋友帶上你們準備的玩水工具,一起玩水”。

2、“小朋友們,你們玩水的時候看一看,到底哪些工具能盛水,哪些工具不能盛水”?

教師注意觀察幼兒情況,認真觀察幼兒玩水,引導幼兒觀察水流動的現象,感知水是流動的。

三、集體交流,鼓勵幼兒積極大膽地表述(豐富詞彙舀、倒、灑、流等等)

·在玩水遊戲後,教師組織全班幼兒進行經驗分享。

教師說:“小朋友用了漏斗、小漁網、小水桶進行玩水了,哪些工具能盛水?哪些工具不能盛水?爲什麼漏斗、小漁網不能盛水呢?”

四、整理記錄能盛水和不能盛水工具的正確答案

教師說:“現在我們重新擺放能盛水和不能盛水工具的正確答案。

五、提出問題,引發幼兒繼續探索

教師說:“小朋友們你們還知道什麼工具能盛水,什麼工具不能盛水嗎?你們可以回家跟爸爸媽媽一起尋找,收集回來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幼兒園教案:玩水6

活動目標:

1、練習平衡走、鑽爬、攀登等綜合動作,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2、培養調整自己身體運動姿態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小揹包、帽子(同幼兒人數),三種顏色的小旗若干。

2、攀登架、墊子、獨木橋、呼啦圈、爬梯數量不等。

3、自制獎若干。

活動重點: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活動難點:學會調整自己姿態的能力。

活動過程:

1、遊戲導入:

教師通過提問,引出主題。

—“你去過哪些地方旅遊?”

“旅遊時,你都經過了哪些地方?旅遊前需要做哪些準備?”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做個模擬的旅遊遊戲。”

教師請幼兒背上揹包、戴上旅遊帽,排隊、跑步,做準備動作。

2、體驗遊戲:

遊戲方法:幼兒分成三隊,每隊幼兒人手一面同一顏色的小旗,分別站於三個起點。每隊的第一名幼兒同時出發,依次經過本隊所處路線上的'各種障礙,如:爬草地、過小橋、鑽山洞等,最後這三名幼兒均需爬上大山(組合攀登架),將手中的小旗插在山頂上(組合攀登架頂端),然後按原路線返回,至起點拍擊第二名幼兒的手,第二名幼兒即出發。遊戲依次進行,哪隊幼兒先完成遊戲,即獲得勝利。

遊戲規則:小旗必須插在山頂上,否則不計成績。

3、頒獎:

遊戲全部結束後,教師爲所有參加活動的小隊頒獎:獎的種類可分爲勝利者獎、勇敢者獎、合作者獎。

幼兒園教案:玩水7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水滴畫的方法表現音樂情節。

2、體驗水滴畫的樂趣,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表現力。

【活動準備】

黑板五塊,(黑板上設情景圖“小象和小河”)毛筆、水桶、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出示情景圖,引出課題。

小朋友看,這是誰呀?小象的長鼻子有什麼本領?今天,小象散步來到河邊,它伸出長鼻子想幹什麼呢?

二、聽音樂,想象音樂情節,並用水滴畫的方法在黑板上表現出來。

1、幼兒聽第一段音樂,猜猜小象在幹什麼?

老師示範用手蘸水灑在黑板上,表示小象吸水、噴水,又像滴答滴答下小雨一樣,小象玩得真高興。

2、聽第二段音樂,感覺發生了什麼事?

請幼兒用身體動作來表示颳大風的樣子,小象拿支毛筆蘸了水在黑板上颳起了大風。請個別幼兒來示範自己會刮什麼樣的大風。

3、聽第三段音樂:颳了一陣大風,又下起了大雨,小象痛痛快快地洗了個澡。

啓發幼兒用毛筆蘸水在黑板上表示下大雨的樣子。

4、老師小結:剛纔我們用水灑出了小雨點,畫出了颳大風和下大雨,原來用水也可以畫出漂亮的圖畫的。

三、幼兒邊聽音樂,邊在黑板上作畫。

(指導幼兒可以用手指或手腕灑小雨點,用毛筆大膽地畫各種各樣的.大風,從高處往下畫大雨。)

四、遊戲:小象跳舞

雨停了,小象洗完了澡,覺得真舒服,他想和小朋友一起跳個小象舞。

活動反思:

水滴畫是用水而不是用顏料繪畫,是一種溼而不髒亂的繪畫法,平時幼兒都很喜歡玩水,因此這種繪畫方法很能激發幼兒的興趣。水滴畫容易幹,最後可能連作品都保留不下來,但這個活動有助於幼兒的大肌肉發展,他們在黑板上作畫,畫面大,表現得大膽。因爲繪畫是屬於自由探索的活動,幼兒需要探索新的作畫材料,我們不要指望幼兒的作品會是什麼樣子,只要他們能大膽地表現出自己的感受,體驗到這次活動的快樂就好了。

幼兒園教案:玩水8

 活動前言:

夏季到了,又可以和爸爸媽媽們一起去游泳了,我還記得當自己當學游泳時的一些趣事呢,那時爸爸還老笑我笨,不過“皇天不負有心人”,我終於學會了游泳,並且現在爸爸都趕不上我了呢!通過此一起來玩水的活動可以讓孩子們更多的瞭解到水的性質,及水的用途,並且懂得節約水資源!

活動目的

1、鼓勵幼兒大膽提出問題,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2、培養幼兒對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及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在遊戲中感知水的主要特性和用處,知道節約用水,體驗玩水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盛滿水的盆

2、塑料袋、鐵絲

3、透明的瓶子、顏料、圖畫紙等。

4、各種會沉和浮的玩具如:紙船、塑料杯、石頭、鐵罐等

 活動過程:

一、水真有用

1、出示裝滿水的盆,讓幼兒說一說水有什麼用?

2、請幼兒討論該怎樣節約用水

3、教師總結:水真有用,沒有水我們人類和動物、植物就無法生存,所以我們要節約用水。

二、水真好玩

1、幼兒分組遊戲探索

第一組:玩水袋:引導幼兒感知水的`流動性。

第二組:會變顏色的水:引導幼兒觀察水的顏色變化

第三組:沉浮:引導幼兒討論什麼東西會沉下去?什麼東西會浮在水面?

2、師小結:剛纔每個小朋友都用水玩了各種好玩的遊戲,請小朋友回去想一想還可以用水玩什麼好玩的遊戲。

三、活動延伸

讓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說說今天在幼兒園玩水的感受。

評析

利用孩子的天性,在遊戲活動中,爲幼兒營造輕鬆、愉快、自主的遊戲氛圍,使幼兒能夠積極參與到遊戲當中來,敘述自己對水的體驗和享受玩水的樂趣。

從身邊小事啓發幼兒,讓幼兒認識到水對人類及各種動植物的重要性,讓幼兒從小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並懂得珍惜每一滴水。以分組活動的形式,讓每個幼兒按意願選擇組別活動,教師在適當的時候給以引導啓發,使幼兒在有趣的遊戲中,主動探索科學現象,從而獲得粗淺的科學知識和科學體驗,並體驗遊戲的快樂。

幼兒園教案:玩水9

活動目的

1、提高安全意識,學習溺水安全有關知識。

2、自己能改變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習慣,提高對生活中違反安全原則的行爲的辨別能力。

3、自防自救的知識,深化防溺水安全教育,使孩子瞭解自防自救知識,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活動準備

事先準備事例,尋找一些圖片資料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教師:“小朋友們暑假快來了,那麼你覺得什麼運動適合炎熱的夏天呢?”

2、教師:“你們喜歡嗎?會遊嗎?”

二、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收集來的圖片資料請幼兒觀察討論。

2、講述案例《水庫摸,深水桑命》請幼兒說說從中知道些什麼?

3、引導幼兒瞭解水庫的'危險性,自己游泳技術不佳時千萬不可逞強下水。

4、教師談談事例《深水玩耍,水草纏身而亡》這個悲劇的事實告訴我們了什麼?

(1)、這幾個小朋友違反了哪些安全規則?

(2)、我們應如何遵守安全規則?

(3)、教育幼兒知道深水中經常有高大水草或大石塊,若有水草纏身或被大石塊夾住腳就會有生命危險。

5、教師向幼兒講幾點防溺水的知識要點:

(1)、教育幼兒週末、節假日、寒暑假嚴禁到池塘、無蓋的水井邊等處戲水、游泳。不能獨自或結伴到池塘邊釣魚、游泳、玩水。

(2)、我們還小,很多小朋友都不會游泳,如果發現有朋友不慎掉進河裏、池塘、水井等,不能冒然下水營救,應大聲呼喚成年人前來相助或撥打"110"。

三、活動結束

1教師:"聽了那麼多,你懂得了什麼?"

2小結: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樂掌握在你的手裏,希望小朋友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會珍惜生命,養成自覺遵守溺水安全原則的好習慣。

四、延伸

1、教師:"要是碰到有人溺水被擡上來,這時候120沒趕來,你該怎麼救人?"

2、幼兒自由發表意見

3、教師出示圖示請幼兒觀察討論

4、教師講解救人步驟

5、教師示範救人步驟,幼兒觀察。

6、請個別幼兒嘗試

幼兒園教案:玩水10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感知水的主要特性和用處,知道節約用水,體驗玩水的快樂。

2、鼓勵幼兒大膽提出問題,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3、培養幼兒對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及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活動準備

1、盛滿水的盆,塑料袋、鐵絲,透明的瓶子、顏料、圖畫紙等

2、各種會沉和浮的玩具如:紙船、塑料杯、石頭、鐵罐等。

活動過程

一、水真有用

1.出示裝滿水的盆,讓幼兒說一說水有什麼用?

2.請幼兒討論該怎樣節約用水

3.教師總結:水真有用,沒有水我們人類和動物、植物就無法生存,所以我們要節約用水。

二、水真好玩

1、幼兒分組遊戲探索

(1)玩水袋:引導幼兒感知水的流動性。

(2)會變顏色的水:引導幼兒觀察水的顏色變化。

(3)沉浮:引導幼兒討論什麼東西會沉下去?什麼東西會浮在水面?

2、教師小結:剛纔每個小朋友都用水玩了各種好玩的遊戲,請小朋友回去想一想還可以用水玩什麼好玩的遊戲。

三、活動延伸

讓幼兒回家和爸爸媽媽說說今天在幼兒園玩水的感受。(利用孩子的天性,在遊戲活動中,爲幼兒營造輕鬆、愉快、自主的遊戲氛圍,使幼兒能夠積極參與到遊戲當中來,敘述自己對水的體驗和享受玩水的樂趣。從身邊小事啓發幼兒,讓幼兒認識到水對人類及各種動植物的重要性,讓幼兒從小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並懂得珍惜每一滴水。以分組活動的形式,讓每個幼兒按意願選擇組別活動,教師在適當的時候給以引導啓發,使幼兒在有趣的遊戲中,主動探索科學現象,從而獲得粗淺的科學知識和科學體驗,並體驗遊戲的快樂。)

幼兒園教案:玩水11

目標:

1.通過玩水,發現有的材料能浮在水面上,有的材料能沉在水裏。

2.在玩水發展幼兒對操作的興趣。

準備:

盛水的大盆3-4個,內裝有半盆水;每人一個塑料筐,內有多種材料(小積木.塑料玩具.玻璃球.鐵夾子.木夾子等)

過程:

1.介紹各種材料,引起幼兒的操作興趣。

提問:小朋友很喜歡玩水,這兒有幾盆水,每人還有一個小筐,小筐裏有許多東西,你們一樣一樣地把它們放入水裏玩玩,看看會怎麼樣?

2.幼兒自由操作,教師觀察幼兒的表現,並引導幼兒邊玩邊說說自己的發現。

(1) 組織幼兒談話,問幼兒玩水時發現 了什麼。 (2)根據 幼兒的發現,教師請幼兒再玩一次,看是否是這樣?(不同的材料有的會浮起來,有的.會沉下去。)

建議:

活動繼續進行,當孩子發現材料的沉與浮後,再請幼兒將會沉的材料歸類放在一起,將能浮起來的材料歸類放在一起。

幼兒園教案:玩水12

活動目標:

1、感受水的流動及物品在水中的沉浮,知道水是透明無味的,體驗玩水的樂趣。

2、瞭解水的作用,知道人離不開水,教育幼兒節約用水。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調動幼兒思維的積極性,初步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

重難點:

感受水的`流動及物品在水中的沉浮,知道水是透明無味的,體驗玩水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小盆若干只,能盛水的各種小件容器。

2、小型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教師邊玩水邊提問

1、教師將玩具、容器等放入裝滿水的盆中,邊玩邊自語:“怎麼玩具倒入水中後有的沉下去,有的浮在水面上?……”

2、教師用兩個容器相互盛水並傾倒,讓幼兒看水從容器裏流到盆裏。

二、小朋友分散玩水

1、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容器、玩具,隨意玩水。

2、師:請大家試一試,哪些玩具會沉下去?

3、教師巡迴指導幼兒玩水,並對幼兒在玩水中的嘗試精神和得出的嘗試結論作評價。

三、小朋友感受到水的流動

1、教師請小朋友把盆裏的玩具試着拿出來。

師:誰能試一試幫着老師把水取出來?你用什麼方法取水?(提醒幼兒一定要裝滿,不能灑)

2、給幼兒有漏洞的容器,讓幼兒進一步取水。

3、你還能想出什麼辦法讓水流動?水流動時會發出什麼聲音?

四、幼兒觀察水的流動和顏色

1、聽聽水流進塑料袋的聲音。

2、看看水是什麼顏色。

3、在塑料袋上戳個小洞,請幼兒用飲水的杯子接水,聽聽水流進杯子的聲音,聞聞、嚐嚐水的味道。

教師總結:水無色無味,流動時會根據水流的急、緩與流入不同的容器,發出不同的聲響。

五、鼓勵幼兒用滴管、水槍、針筒、塑料袋、顏料等嘗試各種玩水的方法

教師巡迴指導,並提問:哪些地方可以玩水?水有什麼用途?

幼兒園教案:玩水13

水好玩也很危險

活動目標:1、初步瞭解溺水安全的有關內容,要求每一個幼兒都要提高安全意識。2、引導幼兒瞭解如何改變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習慣,提高對生活中違反安全原則的行爲的辨別能力。活動準備:1、照相機拍攝的一些幼兒溺水的圖片或視頻。2、周圍環境中一些不安全的場所圖片。

活動過程:

一、水好玩。

1、炎熱的夏天到了,小朋友們喜歡游泳嗎?爲什麼?

2、游泳要和誰一起去呢?能不能自己一個人去?能不能和小朋友去?你喜歡到哪裏去遊戲?

3、在游泳館游泳小孩子要帶上什麼游泳工具呢?(游泳圈、游泳服、游泳帽)在什麼地方遊?(淺水區)。

4、帶領幼兒學着圖片上的小朋友游泳,體驗游泳的樂趣。

二、水有危險(播放圖片、判斷安全)

1、剛纔看了游泳館的小朋友如何游泳,小朋友覺得水好玩嗎?可是呀,在我們身邊有一些地方也有水,你覺得可以下去游泳嗎?

2、播放圖片(池塘、小河、水庫、游泳館)。

3、幼兒判斷能否下去游泳並說出原因。

4、引導幼兒判斷各場所的`安全隱患。

小結:游泳時我們一定要到正規的游泳館去游泳。因爲在池塘裏有淤泥、在小河裏容易被水沖走、而水庫的水太深了不適合游泳。

三、其它身邊的不安全場所

1、除了池塘、小河、水庫這些地方不能去游泳。還有哪些地方是不能去游泳的呢?

2、老師播放石灰坑、較深的積水坑等圖片。

3、給孩子講述一些孩子掉進石灰坑的危險事情。

幼兒園教案:玩水14

一、活動目標

1.喜歡玩水,在玩的過程中感知水會流動、水能溶解糖和鹽等特點。

2.樂意用語言表達所看到的現象。

3.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二、重點與難點

1.重點:理解水會流動的特性。

2.難點:用語言表達看到的現象。

三、材料及環境創設

塑料筐、杯子、瓶子、勺、叉、糖、鹽、石子、沙子等物品。

四、設計思路

小班幼兒的思維還處於直覺行動向具體形象過渡的階段,他們對事物的理解往往要通過自己的親身活動來實現,因此,整個活動必須以幼兒的操作擺弄爲主。同時由於小班幼兒的認知能力還比較弱、他們很難自覺發現水會流動的'特性。所以活動中要藉助某些材料設法使水的這一特性顯露出來,使幼兒親眼目睹這一現象,這樣幼兒才容易理解。此外,小班幼兒對事物的瞭解過程要比中大班幼兒長,一次活動不宜安排較多的內容,如水的流動性和水能溶解的東西幼兒往往不能同時都掌握。小班的活動更適宜於在橫向上多展開,縱向發展則不能太快。

五、活動進程

操作感知一發現講述一實驗思考

1.操作感知(個別活動)

玩水感知水會流動的特性。

(1)爲幼兒提供塑料筐、瓶子、叉……,讓幼兒玩水、體會水的流動性。

(2)玩水感知水能溶解某些東西。

爲幼兒提供瓶子和糖、鹽、石子、沙子等物品,讓幼兒在操作中發現糖和鹽被水溶解的現象。

2.發現講述(小組活動)

(1)讓幼兒用勺子往塑料筐和瓶子裏灌水。然後說說灌水的結果,討論筐裏爲什麼盛不住水。

(2)讓幼兒用調羹、叉子舀水。然後談談發現了什麼現象。討論叉子爲什麼不能舀水。

(3)讓幼兒把糖、鹽、沙子、石子分別裝人四個瓶子裏然後猜猜,如果往瓶子裏灌水會發生什麼。

(4)讓幼兒往每個瓶子裏灌水,並用小棒攪拌,然後觀察瓶內的變化,討論四個瓶子裏的東西是不是都不見了。哪些東西仍在瓶子中,哪些東西不見了,它們到哪裏去了。

(5)討論水的用途和如何節約用水。

活動反思:

教師巡迴指導,並提問:哪些地方可以玩水?水有什麼用途?

在這一活動中主要是引導幼兒瞭解水的性質、作用,激發幼兒保護水源、保護環境的意識,活動中激發幼兒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讓幼兒運用自己的感官,感知發現水是無色、無味、沒有形態、能流動的液體。幼兒在操作、觀察的過程中發現愉快地感知了水的特性,在遊戲中體驗了玩水的樂趣。由此看出,玩水活動的設計符合《幼兒園規程》中的教育原則,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發展幼兒的創造思維,是當前教師在教育中一個值得探討的內容。無論是玩水活動還是其他活動,教師都應考慮到幼兒創造思維的發展。

幼兒園教案:玩水15

一、活動目標

1.通過“玩水活動”讓幼兒學會圍繞主題談話,鼓勵幼兒主動參與,自由交談,願意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思想。

2.幫助幼兒學會用簡短的語句談論玩水的過程,學會用“高興”、“開心”、“有趣”等詞彙表達玩水時的愉快心情。

3.幫助幼兒掌握在不同場合用不同音量說話的談話規則,知道自由交談時,講話聲音要輕;集體談話時,講話聲音要響亮。

二、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

1.大盆六個,盆中放水。

2.各種瓶子、塑料盒、積木、彈子、紙折的船、泡沫塊等物體若干。

(二)知識經驗準備 嘗試玩水方式。

三、活動過程

1.創設談話情境,引出談話話題。

幼兒先隨意在水中玩耍,然後教師參與玩水活動,並幫助幼兒記住玩水的用具、聲音、玩具的浮沉。

2.引導幼兒圍繞話題自由交談。

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玩水過程。

3.引導幼兒拓展談話範圍。

集體談論“玩水”。在自由交談的基礎上,請幾位幼兒在集體面前說話,能用簡短的句子說一段話。

教師提出新的問題:拓展話題。你們喜歡玩水嗎?玩水時心裏高興嗎?幼兒根據新的問題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將幼兒談話的語句反饋給大家。如小朋友說:“我用瓶子裝水時,聽到咕嘟咕嘟的聲音。我覺得很好玩,心裏很高興。”教師啓發幼兒說出不同的玩水感受,並運用不同的.詞彙表達自己的心情(如:開心、快樂、有趣等)。

四、各領域滲透

科學:瞭解沉與浮。

藝術:音樂活動“洗手絹”。

五、生活中滲透

洗手時引導幼兒注意水聲及水的物理特性。

六、環境中滲透

張貼節約用水的宣傳畫。

七、家庭中滲透

要求家長在家裏注意強化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洗澡時用簡短的語句講出玩水的心情。

八、活動評價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