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通用9篇)

有關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通用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2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關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通用9篇)

有關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1

活動目標:

1、喜歡木偶表演,併產生操作木偶的願望。

2、在故事角色的影響下,樂意天天上幼兒園。

活動準備:

1、小白兔、小鴨子、小花貓木偶,幼兒背景圖片(小班1號掛圖)

2、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1、出示幼兒園背景圖,提問:這是什麼地方?有誰?他去幹什麼?

2、示範表演木偶戲“高高興興上幼兒園”,請幼兒觀看。

3、再次表演木偶戲,鼓勵幼兒邊看邊學說角色之間的`對話。

4、演出謝幕時,請幼兒觀看木偶的形象特點及簡單的操作技巧邀請個別幼兒嘗試操作。

5、送給每個幼兒一個指偶,讓幼兒自由玩耍,表演。

有關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2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一些做客的簡單禮儀。

2、體驗遊戲中當文明小客人的快樂。

3、在遊戲中能正確使用禮貌用語“你好”“謝謝”“再見”。

4、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5、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爲。

重點難點

1、在遊戲中能正確使用禮貌用語“你好”“謝謝”“再見”。

2、初步瞭解一些做客的簡單禮儀

活動準備

幼兒已學會兒歌《有禮貌的小客人》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談話導入,引起幼兒興趣(你們都到朋友家做過客嗎?)

二、學習禮貌用語,初步瞭解一些做客的簡單禮儀

(一)教師有感情的朗誦兒歌《有禮貌的小客人》,請幼兒說說兒歌裏的小客人是怎麼做的?

(二)教師總結並鼓勵

(三)教師創設做客情景,分組讓幼兒進行情景表演,體驗做客的樂趣

三、結束活動

把學到的禮貌用語講給爸爸媽媽聽

附《學做小客人》

我是小客人,我很有禮貌

進門先敲門,然後問聲好

東西不亂翻,玩具輕輕放

出門揮揮手,輕聲說再見

有關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3

活動目標:

1、知道學會分享纔能有更多的朋友。

2、通過聽故事於共同品嚐水果,理解分享的含義。

3、體驗於朋友分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小朋友自帶水果,教師將水果洗淨備用

2、幼兒用書,實物投影

3、請大班的小朋友或老師扮演小熊、小猴、小兔、小狗,排練情景故事表演《小熊的水果》

活動過程:

1、欣賞情景故事表演《小熊的水果》。

觀看錶演《小熊的水果》

小熊家有什麼?誰想吃水果,小熊是怎麼說的'?後來小熊是怎麼做的?

2、幼兒分享自己帶來的水果。

教師請小朋友介紹自己帶來的水果

水果品嚐會:小朋友自由邀請同伴分享自己的水果

你請了哪些小朋友吃水果,你吃了誰的東西?你心裏覺得怎麼樣?你的朋友呢?

3、師生共同閱讀幼兒用書,講述故事《小熊的水果》。

4、小結:小朋友有了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東西與朋友一起分享,大家一起分享水果,這樣大家才感到更好吃、更好玩、更好看,朋友也越來越多,大家的心裏也會特別高興。

5、師生一起隨着音樂表演唱歌曲《蘋果》。

有關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4

 活動目的:

初步學習用手勢和簡單的語音向成人要玩具。

 活動準備:

每人一份色彩鮮豔的玩具。

 活動過程:

1.教師面前放幾件色彩鮮豔的玩具,問孩子:“你們喜歡嗎?想不想要?想要玩具就點點頭,用手指給我看,老師就把玩具給你玩。”教師發現有某個孩子表示想要的.意思就請他上來。教師先問他要什麼,然後讓孩子用手指,已會講話的孩子可用嘴說,那怕孩子從嘴裏說出一個音,如:嗯、啊,說出一個詞,如:要、玩、拿等都可以。孩子說了教師一定要表揚。

2.孩子向家長要玩具。家長面前有若干玩具,孩子坐在家長的對面,孩子想要玩具時,家長要“逼”孩子指和說;“寶寶,是不是要汽車呀,你說‘要’我就給你。”每要一件玩具都是如此,如果孩子有表示一定要表揚。教師和家長也要根據孩子本身的發展情況來提要求。

注意事項:

活動中,教師和家長注意個別差異,根據孩子本身的發展情況提出要求,因人而異,區別對待。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有關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5

活動目標

1、增強幼兒在別人遇到困難時樂於幫助得意識。

2、使幼兒進一步體驗樂於助人的快樂。

3、喜歡參與遊戲,體驗。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重點

通過教師的引導和提問,幼兒將幫助別人後的快樂情緒和體驗表達出來。

活動準備

1、可變換表情的蝸牛圖兩幅(蝸牛殼上分散貼上雙面膠)。

2、彩色皺紋紙若干張,電話一部。

3、一面鈴鼓,粘在夾子上的綵帶(同幼兒人數一樣多)。

活動過程

(一)知道自己的幫助能使別人和自己都高興

1、師生圍坐在地毯上講故事:

森林裏在開動物聯歡會,小蝸牛被小河擋住了路還沒來,它很着急。

師:請小朋友幫它想想辦法。

2、繼續講述並提問:

大家幫小蝸牛過了河,小蝸牛真高興,臉上露出了甜甜的微笑。

師:小蝸牛爲什麼露出了微笑?

是誰幫它想的辦法?

你幫了小蝸牛,你心裏感覺怎樣?

3、小結:別人有困難時,你幫助了他,他會很高興,你自己心裏也很高興。

(二)體會自己的幫助能使別人和自己都高興

小蝸牛打電話說想參加服裝表演,可自己的衣服不漂亮,很着急,怎麼辦?

1、小蝸牛又有困難了,我們應該怎樣做?

2、幫小蝸牛裝飾衣服。

(1)觀察小蝸牛的表情(不高興)。

(2)演示裝飾方法:將皺紋紙團過後粘在蝸牛殼上有膠的地方。

(3)幼兒分兩組裝飾。

(4)觀察小蝸牛的表情(高興)。

師:小蝸牛爲什麼笑了?誰幫它們穿的花衣服?

你幫助了小蝸牛,他們很高興,你心裏怎樣?

請你看看你身旁的小朋友臉上怎樣?

3、小結。

(三)通過遊戲,進一步體驗和表達互助帶來的愉快情緒

1、繼續敘述故事:小蝸牛的衣服最漂亮,得了第一名。

2、小蝸牛送來了許多彩帶感謝小朋友,大家用綵帶做一個《揪辮子》的遊戲。

(1)出示綵帶,講解遊戲方法及規則。

(2)提示幼兒互相幫助夾辮子。

(3)教師與小朋友一起用鼓聲當信號遊戲。

延伸活動

到戶外繼續遊戲。

教學反思:

微笑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表情,在孩子們的交往中,都需要對別人微笑,因爲微笑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的表示。微笑能讓自己和別人都感覺開心。在幼兒的'社會性發展中,微笑可以說是他們與人交往的一個重要方式。我們在設計這個活動時,運用了多種教學手段,讓孩子們通過動手的操作、語言的表達等來進行活動。並運用了圖片、視頻等形式讓幼兒進一步的瞭解微笑無處不在,同時也讓幼兒感覺到微笑的重要性,使他們在以後的生活中用微笑來對待每件事。

有關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6

活動目標:

1.主動學說招待客人常用的短句;在教師的啓發下,學說招待客人常用的短句;在教師的`啓發下,和大家一起學說招待客人常用的短句;

2.養成熱情、主動待客的習慣。

活動準備:

排練好情境表演;遊戲用具一套,佈置好的情境;畫冊《能幹的小主人》。

活動過程:

一、出示情境,引起興趣。

1.參觀情境,提問這是誰的家?你們喜歡小朋友來你家做客嗎?如果你是小主人,你是怎麼做小主人的?

2.介紹角色,這是小紅,是主人,這是小明,是客人。你們想知道小紅是怎樣做小主人招待小明的嗎?

3.提出觀看要求:請大家看錶演《我是小主人》,看看小紅是怎麼說怎麼做的?情境表演,學說招待客人的短句。

4.觀看錶演一遍,提問這個表演的名字叫什麼?

二、幼兒觀看錶演第二遍。

1.根據表演內容進行提問。

2.幼兒學說短句。"你好,請進,歡迎你來我家玩!""請坐!""請喝果汁,請吃水果和點心!""小明,這是我喜歡的書和玩具,我們一起玩吧!""小明再見,歡迎下次再來玩!"

三、看畫冊

幼兒嘗試做小主人欣賞畫冊請幼兒分批練習做小主人,表揚扮演得較好的幼兒。

四、教師小結

我們要做一個講文明、有禮貌的好孩子。

有關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7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活動,樂意探究購買水果的場所。

2、認識並知道購買水果的場所。

3、在遊戲中會用禮貌用語,並能正確說出水果的名稱。

活動準備

水果圖片或模型、桌椅、環保袋。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出示小熊手偶)師:小朋友,我想吃水果,請問到哪裏能買到水果呢?

二、經驗分享。

1、教師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有沒有跟爸爸媽媽一起買水果的經歷,在哪裏買過?

2、教師利用課件或者圖片,和幼兒討論瞭解購買水果的場所。

超市:超市是個特殊的大房子,裏面有很多東西賣,包括食品、服裝,還有玩具等等。在超市裏有專門賣水果的地方,在這裏你可以慢慢挑選自己想吃的水果,然後把它放到手提籃或者是手推車裏,選好之後,就可以在收銀臺結算了。

水果店:水果店就是專門賣水果的地方,裏面有各種各樣的'水果。

菜市場:菜市場是我們買菜買肉的地方,那裏也會有水果賣。

街頭小販:有時候我們可以在道路兩邊看到很多賣東西的,其中也有賣水果的。

一、體驗遊戲。

1、水果店。

教師和幼兒用水果以及桌椅等佈置成水果店。

教師扮演賣水果的阿姨,請幼兒扮演買水果的顧客,引導幼兒買水果時要禮貌地說“阿姨,我要買水果”。阿姨問幼兒“你要買什麼水果”,小顧客要正確地講出自己要買的水果名稱,如“我要買蘋果”。

幼兒正確講出水果名稱後,阿姨就把水果交給幼兒,小顧客把水果放在自己的籃子裏。買到水果的小顧客要說“謝謝”,然後再換另外一名幼兒買水果。

幼兒熟悉活動過程後,請幼兒來扮演賣水果的阿姨。

2、超市水果區。

教師扮演超市收銀員,幼兒扮演顧客。幼兒挑選水果後,到收銀臺排隊付款。遊戲過程中,引導幼兒說禮貌用語:“我買了蘋果,請問多少錢?”

活動應變

教師可以帶幼兒到附近的超市買水果,切身感受買水果的過程。

活動延伸

角色遊戲:佈置水果店進行角色扮演遊戲。

區角活動

1、角色區:佈置水果專櫃,鼓勵幼兒進行買水果遊戲。

2、科學區:投放水果圖片和數量爲1 5的點卡,讓幼兒按點數配對相應數量的水果。

環境創設

佈置水果店區域,裏面擺放各種水果,體現水果主題氛圍。

家園同步

1、家長可以跟幼兒進行買賣水果的體驗活動。

2、家長帶幼兒一起去購買水果,鼓勵幼兒自主購買。

隨機教育

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使用禮貌用語大膽與他人交往。

有關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8

活動目標:

1.知道大一歲了自己的事情要學着自己做。

2.學習念兒歌及動作表演。

活動準備:

布娃娃、小紅帽

活動過程:

1.激發興趣,引出布娃娃。

師:今天我們小二班來了位小客人,想不想和她交個朋友,現在我們把她請出來吧。(語言:客人,客人,請出來吧!)

2.認識布娃娃,貼近幼兒。

師:我們來認識認識這位小客人,她的名字叫做布娃娃。那麼布娃娃長着什麼樣的眼睛、鼻子、嘴巴、衣服、鞋子?

幼兒的回答:大大的眼睛、小小的鼻子、紅紅的/小小的嘴巴、漂亮的.衣服、紅色的鞋子等等。

(鼓勵幼兒用形容詞等詞語來描述;教師可用肢體語言輔助引導。)

3.引出兒歌,師示範兒歌並與幼兒一起理解詩歌內容。

(1)師:今天啊,布娃娃還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兒歌,小朋友想不想聽,請注意聽這首兒歌裏面都有什麼?

(2)師念兒歌並操作道具。

(要把"我"和布娃娃的語氣區別開)

(3)提問,引導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①兒歌裏面有什麼?

幼兒:布娃娃、"我"、小紅帽。

②兒歌裏的"我"會是誰呢?

幼兒:小弟弟,大哥哥(從教師唸詩歌的語氣中可以辨認出)

③新年了,小弟弟看見布娃娃會說什麼呢?

幼兒:新年好。/布娃娃你好/……

④師:新年了小朋友收到了什麼禮物呢?高興嗎?布娃娃又收到了什麼禮物呢?(布娃娃收到了小紅帽)

⑤師:布娃娃收到禮物,和小朋友一樣開心,她開心的眯眯笑。(肢體語言輔助:布娃娃,眯眯笑)

⑥小布娃娃伸過手去就要小弟弟抱,小朋友說說,小弟弟能不能再去抱布娃娃了?爲什麼?

幼兒:不能,長大了/重了,抱不動了/大一歲了……

⑦小朋友想的跟小弟弟一樣,看看小弟弟怎麼說的,他說:哎呀呀,不抱,不抱,我們都大一歲了!你呀,知道不知道!

師:小朋友知道不知道小弟弟爲什麼不抱布娃娃了嗎?

幼:大一歲了,長大了。

師:對,過了新年,小朋友也都長大了一歲,長高了一點,長大了,不能再讓大人抱了,飯也要自己吃,穿衣服要學會自己穿,自己的事情學會自己做。

4.學習兒歌配動作表演。

(1)師:布娃娃帶來得兒歌好聽嗎?讓我們一起來學學吧。

教師操作教具引導幼兒學習兒歌。學念兩遍。

(2)脫離道具,師幼互動,一起表演。

(3)分角色表演,先請個別能幹的幼兒與

教師示範,教師爲"我",幼兒爲"布娃娃",在情景表演中練習兒歌。

(4)幼幼表演,請每一位幼兒,找一個好朋友,來分角色表演。

5.結束活動。

師:小朋友都知道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現在請小朋友自己動手把小椅子搬回到後面去,我們一起去玩吧。

有關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9

活動目標:

1、體驗小熊孤獨和快樂的情緒,知道微笑在交往中的重要。

2、樂意表達自己對故事的理解。

3、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故事ppt、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激發興趣,引出主題

(1)出示玩具小熊圖片,引起興趣。

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是誰呀?我們一起看看他長什麼樣子?小熊長得漂亮嗎?可這隻漂亮的小熊每天孤零零,誰也不跟他玩,這是爲什麼呢?猜猜看!

(2)大家說了這麼多,我們一起聽聽故事裏是怎麼說的吧!

2、觀看幻燈片

(1)欣賞故事第一段:孤零零的小熊。

提問:

①小熊都去找誰玩?先去找誰玩了?小豬和他玩了嗎?

②小熊又去找誰玩?小熊和他玩了嗎?

③大家都不跟他玩,小熊這時的心情會怎樣?

(2)欣賞故事第二段:小熊去找河馬。

小熊傷心極了,他又會去找誰呢?提問:小熊問大河馬,大河馬是怎麼回答的?

(3)欣賞故事第三段:小熊笑了。

小熊最後笑了嗎?接着往下看。

提問:

①小熊真的笑了,小熊一笑,動物朋友們變得怎麼樣了?

②大家喜歡怎樣的小熊?

(4)師小結:小動物們喜歡的不是小熊的.圓鼻子,也不是漂亮的衣服,而是好看的微笑。

3、觀看幻燈片,自由講述

(1)今天老師還給你們請來了一位小朋友呢!大家看她臉上的表情怎麼樣?再來看這一張照片,她臉上的表情怎麼樣?你喜歡哪一張?爲什麼?

(2)原來大家都喜歡開心的朋友,不喜歡板着臉的小朋友,"板着臉"可真是一件糟糕的事情啊。

4、觀看照片、體驗微笑帶來的歡樂情緒

小朋友笑的時候真漂亮!微笑不僅能使別人喜歡我們,還有利於身體健康呢!如果經常微笑,心情好了,我們就很少生病,而且越長越漂亮!

5、結束部分。

嘿,音樂響了,我們帶上微笑和好朋友一起跳支舞吧!

反思:

感受孤獨的憂慮。

“孤獨”對小班孩子來說他們根本不理解,要讓孩子在故事中去感受、去表達漂亮的小熊爲何孤獨,所以我在活動的一開始就出示板着臉的孤零零的小熊,讓孩子們討論爲什麼小熊長得這麼漂亮卻誰也不願意跟它玩?給孩子們創設了一個想說、有機會說的環境,於是孩子們就滔滔不絕的說開了,有孩子說:“小熊欺負小動物,所以大家都不跟它玩。”“小熊它不笑所以它沒有朋友跟它玩。”“小熊有好東西不肯給別人吃所以大家不願意跟它玩。”等等。那小熊心裏會這麼樣?如果你的朋友都不願跟你玩你會感到怎麼樣?孩子們說:“不開心。”“很難受。”等,讓孩子們從自己的內心出發感受“孤獨”的心情。接着我讓孩子們傾聽故事的開頭至“小熊每天孤零零的,誰也不跟它玩。”並問:小熊去找小豬、小猴玩,發生了什麼事?這一提問幫助孩子們進一步理解小熊爲何孤獨,再次感受沒有朋友是多麼孤獨的低落情緒。

享受微笑的甜蜜

在孩子們尋找到小熊爲何孤獨的原因之後我問:“小熊應該怎樣做,小動物們才願意跟它玩?”孩子們大聲說:“對朋友要微笑。”我就巧妙的說:“聽聽小熊是不是跟小朋友說的那樣去做了?小熊笑了之後小動物們又是怎麼樣的?”讓孩子們帶着問題去聽故事,有效的調動了幼兒有意傾聽的良好習慣,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內容。聽後問:“大家喜歡怎麼樣的小熊?孩子們深刻的感受到原來小動物們喜歡的不是小熊的圓鼻子,也不是它的紅領結,而是它好看的笑臉,知道微笑在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在笑一箇中,孩子們與小熊哈哈笑、握手,親一親成了好朋友,我又裝做給他們拍下了照片,讓幼兒永遠留住這甜蜜的微笑。

整個活動讓孩子從兩種不同的心理感受,體驗到不同的情感,爲孩子的成長指明瞭一個正確的導航。一個活動之後總有許多的不足比如:

1、我對幼兒的關注不夠全面,如何讓能力弱的幼兒主動的參與大家的交流之中,是我還要努力的方向。

2、最後我應該真實拍下幼兒與小熊微笑的照片,再將照片粘貼在“好夥伴”主題牆中,作爲一種象徵性的提醒,隨時告訴幼兒只有微笑的孩子就會得到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