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手工教案(彙編15篇)

幼兒園大班手工教案(彙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5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手工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手工教案(彙編15篇)

幼兒園大班手工教案1

活動目標

1,,欣賞扇子的不同造型,花紋,圖案。

2,知道扇子有各種各樣的,它們是由不同的材料製成的。

3,瞭解扇子跟我們生活的關係,會用扇子解暑。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自備一把扇子,製作扇子的材料若干

2,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1,瞭解扇子的種類。

提問(1)大家把自己帶來的扇子拿出來,看看是什麼樣子的。

(2)你的扇子是用什麼材料做的?上面有什麼圖案?

(3)你最喜歡哪一種扇子?他有什麼特點?

2,瞭解扇子的用途。

(1)提問:扇子可以怎麼用?(幼兒玩一玩扇子,說說有什麼感覺。)你們知道扇子除了可以用來扇風還可以用來幹什麼?

(2):扇子是我們夏天解暑的一種工具,他能使我們涼快。扇子有很多形狀,用不同的材料可以製作羽毛扇,芭蕉扇,紙扇,香木扇,絲綢扇等,很多扇子上還有不同的圖案,可以掛在牆上裝飾房間,還可以用來跳舞。

3,教師示範講解扇子的製作過程。

(1)出示扇子的製作過程圖示,引導幼兒觀察扇子的製作過程。

(2)提問:做扇子需要哪些製作材料和連接材料?

4,幼兒製作,教師指導。

5,教師共同將作品佈置成"扇子展覽會"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回家自己製作扇子,送給老人。

活動建議

1,活動過程中,教師可以介紹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扇子

2,有吊扇或空調的幼兒園應結合本活動幫助幼兒認識吊扇,空調,引導幼兒多用扇子,養成節約用電的意識和習慣。

幼兒園大班手工教案2

設計思路:

包裝盒是孩子生活中常常會接觸到的物件,可講到處可以見到(餅乾盒、Milk盒、藥物盒……)但是孩子對立方體的認知對錯常朦朧的,而且非常難聯繫到日常生活中去。可是相對於幼兒園大班小孩而言,已然具有了初步的邏輯推演能力、操作、探究是他們的最愛,所以,在孩子認知了正方形的前提上,通過孩子的自由探究,來開展這一次教育教學。

教學目標:

1、加強對正方形的認知,清楚建築示意圖形與立體的不同之處。

2、初步瞭解立方體,明白其名字與最突出的特點。

教學預備:

聖誕長輩、大、小包裝盒(每人一個)、正方形小卡片、剪刀、彩色筆(每人一個)、種種裝扮教學材料(皺紋紙、亮光紙、卡紙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展示聖誕長輩,激起孩子興致。教師:ChristmasDay馬上到啦,聖誕長輩給孩子們送來了禮品,我們一塊兒來瞅瞅是啥吧?(展示包裝盒)好漂亮的禮品盒,裏頭會是啥哩?打開瞅瞅聖誕長輩爲何要送我們這一些禮品哩?它想讓孩子探究一下這一些包裝盒有何奧祕?

二、啓發孩子瞭解平面與立體的不一樣及立方體的特點。

1、每個孩子一包裝盒開展自由探究。教師:你們手上的包裝盒一樣嗎?請跟周圍的好夥伴比比,哪兒不同?總結:它們的大小、高低、圖形不同。

2、展示正方形小卡片與一立方體的包裝盒,觀測和察看比較正方形與包裝盒有何不一樣與一樣?

《1》請孩子把包裝盒的蓋打開,瞅瞅裏頭另外還有啥?(正方形卡紙)

《2》正方形的特點是啥?(4條邊一樣長,四個角一樣大)

《3》請你們比比,正方形與包裝盒有何一樣與不一樣點?總結:正方形的面是平的,包裝盒是有棱角的,而包裝盒的每一個面均是正方形的。

3、通過立方體包裝盒,讓孩子清楚正方形有個面,包裝盒有六個面。

(1)“請孩子瞅瞅包裝盒的這一個面,它是正方形,那正方形有幾個面哩?”(一面)

(2)“包裝盒有很多個面,請你想方法數一下,共有幾個面?”(啓發孩子用彩色筆的6種色彩做標識,也可寫6個數字,也可有規則的數)提問:你用何方式明白有6個面的?

4、用與立方體的面一樣大小的正方形開展探究得出立方體的六個面一樣大?

(1)“包裝盒有6個面,每個面均是正方形,哪每個面一樣大嗎?”

(2)“你是怎樣明白它們一樣大的?”

三、動手操作加強立方體的特點。讓孩子在大包裝盒裏自由拿任何包裝盒,講出哪一些是立方體,哪一些不是?爲何?“包裝盒裏另外還有禮品哩,誰來摸摸是啥?”

四、請孩子說一說日常生活中哪一些物品時立方體的?“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品時立方體的,誰能告知孩子你看見過哪一些物品?”

幼兒園大班手工教案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看圖示,用正方形紙折、剪的方法制作馬。

2、培養幼兒的耐心做事的良好習慣。活動準備:1、範例一個,摺紙圖示一張。2、正方形紙張、剪刀(與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範例,引起興趣。

二、教師示範折馬。

1、現在老師教你們怎麼樣折嗎?我們先來看摺紙圖示,小朋友你們能看出怎麼樣折嗎?你能看懂哪個步驟呢?

2、教師講解示範。

(1)首先我們要將正方形紙張對邊折,變成長方形。我們再把長方形對角折一下,再打開

(2)然後我們再把它折成雙三角形。一個往外折一個往裏折。對到中線來,輕輕壓平。

(3)我們那周放在中間變成了菱形,用剪刀把雙三角形的中間對半剪開。

(4)將雙三角形的四個角分別向四個斜下方拉開。

(5)將上面的兩個角分別折出馬的頭和尾巴。

3、小朋友你們看,你們知道怎麼樣折馬了嗎?現在老師再示範折馬,請小朋友仔細看。

4、教師再次示範折馬。

三、分發紙張和剪刀。

小朋友你們想來折馬嗎?現在老師給小朋友分發剪刀和紙張,小朋友拿到剪刀後,不能拿來玩,在使用剪刀的時候要注意安全。

2、幼兒摺紙,教師巡迴指導。

請小朋友按照圖示的方法來折馬,在用剪刀剪的時候要注意不能剪的太下了。折馬的頭和馬尾巴的時候,馬的頭應比尾巴折得更短。幫助能力差的幼兒完成作業。

四、幼兒作品。

我們一一看、比一比誰的馬折得最漂亮。

幼兒園大班手工教案4

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用蛋殼拼貼在花瓶上。

2、引導幼兒學習不同的手工操作材料的使用方法,培養幼兒對手工活動的興趣。

3、培養幼兒細心操作的習慣,保持作品整潔。

準備:

1、花瓶實物2~3個。

2、操作卡片《花瓶》、壓平後,蛋衣連在一起的蛋殼、水粉顏料、毛筆、調色盤、漿糊、幹抹布等。

過程:

1、導人活動,引起興趣。

教師:今天我們來做設計師,每人設計一個花瓶並用蛋殼來製作設計好的花瓶。

2、引導幼兒觀察實物花瓶的特徵。

教師出示實物花瓶:這幾種花瓶的式樣各有什麼特點?幼兒議論、回答後,教師:花瓶樣式很多,有頸子長、肚子大的,有上下粗、中間細的,有瓶口大、頸子細、肚子略大的。

3、引導幼兒學習蛋殼花瓶的製作方法。

教師示範並講解:先在圖畫紙上設計一個花瓶式樣,畫出輪廓線,再用漿糊把蛋殼滿滿地貼在輪廓內,也可稍微超出輪廓線。然後用顏料塗在蛋殼上,讓顏色滲入裂紋中,再用幹抹布輕輕抹去多餘顏料。用另一張同樣大小的圖畫紙剪去一個同樣大小的花瓶輪廓後(注意保持輪廓線的平滑),貼在有蛋殼的圖畫紙上,使兩隻花瓶輪廓重合,再在花瓶上面添畫上花,一隻插滿鮮花的花瓶就做成了。

4、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教師:下面請小朋友來做花瓶,要先設計好花瓶式樣,再貼蛋殼,最後添畫。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提醒幼兒注意蛋殼要貼滿,花瓶輪廓線要剪平滑,圖畫紙相貼時注意花瓶的位置。

5、作品,結束活動。

展示作品,找出誰設計的花瓶式樣最新穎,誰製作的花瓶最精美。

延伸:

將生雞蛋的蛋清倒出來,可用蛋殼做不倒翁、花籃、茶杯等。半個雞蛋殼可做小船

幼兒園大班手工教案5

活動目標:

1、根據家鄉的外形,味道等特徵設計包裝圖案。

2、嘗試用各種材質裝飾包裝盒,體驗做手工的快樂。

活動重點:

根據家鄉的外形,味道等特徵設計包裝圖案。

活動難點:

嘗試用各種材質裝飾包裝盒,體驗做手工的快樂。

活動準備:

特產盒子、教學剪刀、畫紙、蠟筆。

活動過程:

一、出示盒子,引出課題。

1、把特產盒子散放在教室四周(也可以放在不同的地方)。

教師:看看我們教室裏多了什麼呀?它們是用來做什麼的呢?

2、逐一出示包裝盒,引導幼兒觀察,說說它是裝什麼特產的。

教師:你們怎麼看出來這盒子裏裝的是什麼呢?這個盒子上面畫的是什麼?是什麼意思呀?它是裝什麼的呀?這個盒子上的圖片是什麼呢?上面寫的是什麼字呀?

3、教師:盒子外面要畫上裏面裝的東西的圖片,畫上去,大家才知道里面裝的是什麼。還要在盒子上名字。盒子裏如果是很好吃的東西,要把東西得讓讓覺得很好吃,如果是很香的東西,要畫得很漂亮,讓人感覺到它的香味。

二、幼兒觀看幼兒用書。

1、幼兒觀看書上的盒子, 說說書上的盒子是怎麼設計的。

2、教師:書上有很多漂亮的盒子,我們來看看它們是怎麼畫的,用了什麼顏色。

三、幼兒看掛圖的製作步驟,進行包裝盒的製作。

1、幼兒討論製作的內容。

教師:我們的家鄉有很多特產,想請小朋友來設計盒子,你想怎麼設計呢?(幼兒討論家鄉的特產,並說說自己想設計的主題。)2、出示材料,介紹材料。

教師:老師這裏有空白的紙盒、畫筆、剪刀、白乳膠,請小朋友看掛圖上的製圖步驟來做漂亮的盒子。小朋友先在白紙上畫團,畫好塗上顏色,再把它剪下來,貼在盒子上進行裝飾。

3、幼兒製作盒子。

4、請先製作好的小朋友還可以,通過繪畫的形式進行設計我們瑞金的各種特產包裝盒。

四、展示作品。

把做好的盒子放在教室周圍,幼兒學習的時候可以進行欣賞自己做的盒子。

五、展示幼兒的作品。

1、剛纔小朋友很認真設計了各種特產的盒子,現在我們一看哪個小朋友設計的特產盒子最好。

2、幼兒作品,表揚做得好的小朋友。

3、帶領幼兒收拾材料。

幼兒園大班手工教案6

活動目標:

1. 會用八角折剪法剪中國結。

2. 欣賞中國結的多樣性,感受中國結的美。

活動準備:《中國結》PPT;中國結圖示;彩紙;剪刀;範例活動過程:

1.出示《中國結》PPT,初步認識中國結,感受其美。

今天,我們一起去參觀一個美麗的地方,那裏懸掛着許多美麗藝術品,這些藝術品是我們中國特有的,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編制的,猜猜是什麼?哦,讓我們趕緊去看看吧。

我們剛纔看到了什麼呀?(中國結)你們知道這些中國結都是用什麼做的呢?

一條條的繩子串在一起就變出了這麼多神奇的中國結,我們中國人真聰明呀。

你看到了什麼形狀的中國結,它是什麼顏色的?

有紅色的如意結,有紅色的魚,有金色的花生……圖形真多呀。中國結的主色是紅的,又配上了金色,藍色,綠色,看上去特別的喜慶、美麗。

你喜歡中國結嗎?爲什麼?

中國結形狀漂亮還有這麼多意義呀,難怪大家都喜歡它。它送給我們美好的祝願,祝願我們如意、吉祥。

你家有中國結嗎?你還在哪裏看見過中國結呢?

這麼多地方都懸掛着中國結,我們多喜歡呀。中國結是我們中國的特色工藝品,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2.出示《中國結》圖示,製作中國結。

請幼兒看圖,你在哪一步遇到了困難?請個別幼兒示範。

教師示範,重點講述第三步的對摺法。

3.幼兒操作,提出要求,教師巡迴指導。

看圖示剪中國結,剪的時候要用力,但要細心不能剪斷。

4 .張貼中國結,互相欣賞。

你的中國結表示什麼美好的祝願呢?請幼兒相互交流。

幼兒園大班手工教案7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瞭解七巧板的由來及對幼兒的教育作用

2、能力目標:

①掌握七巧板的分圖方法,能自制七巧板;

②能夠根據幼兒的智力發展程度選擇相應的遊戲方法;

③掌握對幼兒的七巧板遊戲進行指導的能力

3、情感目標:

學生通過自制七巧板、掌握七巧板遊戲規則及基本玩法,讓學生體會到七巧板的樂趣和創意完成後的喜悅,使學生在“玩”中學習,在“玩”中創意,寓教於樂,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及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

教學重點:七巧板的玩法與規則。

教學難點:七巧板的製作方法。

教學過程

揭示課題:“有趣的七巧板”(按以下四個環節進行教學)

一、問題導入

以動畫的方式導入“七巧板是什麼?”這個問題

二、講解七巧板人文背景

讓學生了解七巧板是由北宋年間黃伯思發明的“燕几”演變而來的

三、講解並演示七巧板製作過程

1、講解演示七巧板的分圖方法(五條線的劃法)

2、用剪刀沿線沿線剪裁併將裁開後的每塊板塗上不同的顏色

四、講解並演示七巧板的玩法與規則

1、依圖成形

2、見影排形

3、自創圖形

七巧板遊戲規則:

1、拼擺任何圖形都必須把七塊板全部用上;

2、各板在拼擺時不能重疊放置。

五、注意事項

提醒學生在指導幼兒拼圖時應當注意幼兒的智力發展程度來選擇難以不同的圖形

六、小結

再一次強調七巧板可以使幼兒在觀察力、想象力、形狀分析及創意邏輯上都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幼兒園大班手工教案8

活動目標:

1.瞭解蝴蝶的形態,能用三角折剪的方法進行剪紙。

2.能在紙上畫下蝴蝶的輪廓,運用對摺鏤空的方法剪下蝴蝶的花紋。

3.提高動手能力,感受剪紙活動的樂趣。

4.大膽嘗試剪紙,並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5.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

瞭解蝴蝶的形態,能用三角折剪的方法進行剪紙。

活動難點:

能在紙上畫下蝴蝶的輪廓,運用對摺鏤空的方法剪下蝴蝶的花紋。

活動準備:

蝴蝶圖片、正方形手工紙、範作、剪刀、鉛筆、自制的步驟圖。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

1.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一雙能幹的小手,今天老師就要帶小朋友用能幹的小手剪一個非常好看的圖案,是什麼呢?現在請小朋友猜一個謎語:頭上兩觸頭,身穿花花衣,飛在花叢中,快樂把舞跳。

2.對,這個謎底就是蝴蝶。蝴蝶是一種非常漂亮的昆蟲。

3.那蝴蝶長的什麼樣子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4.出示蝴蝶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蝴蝶的外形,瞭解蝴蝶的姿態。

5.今天俞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剪紙蝴蝶,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它是怎麼做的。

二、教師示範講解

1.教師出示已剪好的蝴蝶,你們看,這隻蝴蝶是怎麼做出來的?

2.教師介紹操作材料,講解制作步驟。

3.教師示範蝴蝶的做法,邊示範邊出示步驟圖。

4.首先取一張彩紙用三角折剪的方法摺好,然後在打開的地方畫下蝴蝶的一半輪廓,接着沿着輪廓剪下圖形,在蝴蝶的花紋處對摺並進行鏤空,最後把剪好的蝴蝶打開,一隻美麗的蝴蝶就完成了。

三、幼兒操作

1.教師提操作要求:提醒幼兒不亂扔廢紙,將剪下的廢紙扔進垃圾桶。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3.幫助有困難的幼兒進行製作。

4.指導個別幼兒運用對摺鏤空的方法剪蝴蝶上的花紋。

四、展示與評價

1.引導幼兒將剪好的蝴蝶佈置在黑板上,互相欣賞與評價。

2.幼兒互相交流,說一說自己喜歡哪一隻蝴蝶,爲什麼。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重點是引導幼兒用三角折剪的方法學剪蝴蝶。活動中,由於幼兒已經學過三角折法,對於折的技能大部分幼兒還是掌握得比較好的。在操作環節中,我發現大部分幼兒一開始不怎麼會畫蝴蝶,通過指導後,幼兒掌握了畫蝴蝶的方法,但還是存在着個別幼兒畫的蝴蝶不過形象,分析原因,由於我們是混齡班,存在着個體差異,此外,我覺得是因爲課前沒有讓幼兒先畫一畫蝴蝶,課前準備還不夠充分,在這方面自己的確沒有考慮周到。不過,值得欣慰的是,最後的活動效果還是不錯的,大部分幼兒還是學會了剪蝴蝶,達到了活動目標。

小百科:蝶,通稱爲“蝴蝶,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鱗翅目、錘角亞目動物的統稱。全世界大約有 14000 多種,大部分分佈在美洲,尤其在亞馬遜河流域品種最多。

幼兒園大班手工教案9

活動目標

1、探索、討論如何將紅薯葉變成“鏈子”。

2、嘗試用紅薯葉製作耳環、項鍊或頭飾並佩戴在身上。

3、體驗紅薯葉創意玩兒帶來的樂趣,並能自信大膽地展示自己的作品。

重點難點重點:

用紅薯葉製作配飾並佩戴在身上。

難點:探索如何將紅薯葉變成“鏈子”。

活動準備

1、場地準備:幼兒園屋頂植物園的紅薯地、小椅子圍着紅薯地坐成半圓

2、材料準備:紅薯葉、製作步驟圖、幼兒成品圖、小夾子、t臺秀音樂、黑板、粉筆、拉桿音響、提前用紅薯葉做好的配飾(教師在課前佩戴在身上)

活動過程

一、觀察教師身上佩戴的紅薯葉配飾,激發幼兒的興趣。

孩子們,你們來看看今天湯老師身上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幼:你戴着…)

你們知道這些漂亮的配飾是用什麼做的嗎?(幼:葉子、紅薯葉…)

總結:老師身上這些好看的配飾都是用紅薯葉做的,悄悄告訴你們哦咱們的爸爸媽媽小時候家裏條件差,買不起玩具,那時候他們就用紅薯葉做成項鍊耳環玩遊戲,我們今天也來體驗一下爸爸媽媽們小時候的玩具吧!

二、幼兒探索如何將紅薯葉變成“鏈子”

1、教師提問,幼兒探索。

湯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些紅薯葉,你們先來探索一下,可以用什麼方法將紅薯葉變成鏈子?想到方法後就去試試看,能不能成功?

2、教師在黑板記錄幼兒的探索結果。

你想到了什麼方法?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幼兒分享自己的探索結果,教師用圖記錄)

三、出示步驟圖,總結方法:掰和撕

1、梳理總結幼兒剛纔的探索結果,並分析出方法:掰和撕

你們都動腦筋想了好多方法,其實要把紅薯葉變成鏈子其實是有訣竅的喲,我們來看看這個訣竅你們剛纔有沒有想到過哦,這個訣竅就是掰和撕,我們一起來看看步驟圖。(出示步驟圖)

2、欣賞成品作。

學會了這個方法我們就可以製作出各種配飾:耳環、項鍊、頭飾…(出示成品圖)

四、兩人一組相互合作

接下來請你們來當設計師,兩個小朋友一組用紅薯葉做出漂亮的飾品佩戴在身上。完成後我們一起去參加紅薯葉t臺秀!

五、結束活動:紅薯葉t臺秀

教師播放音樂,進行t臺秀表演。

五、延伸活動

將紅薯葉帶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玩,聽聽爸爸媽媽講他們兒時的故事,聊聊爸爸媽媽們小時候都玩兒些什麼呢。

活動總結

通過本次活動的開展,幼兒認識到原來看似普通的紅薯葉,還有這樣的創意玩兒法。

在探索紅薯葉變“鏈條”的過程中,孩子們從剛開始的不敢動手到後來積極思考,一步一步在探索和記錄中梳理經驗,最後共同總結出方法,幼兒得到了自主的發展。

在操作環節,幼兒兩兩合作用掰和撕的方法,製作紅薯葉配飾並相互佩戴,在培養幼兒動手能力的同時,讓幼兒體會到合作的快樂。

最後的紅薯葉t臺秀使整個活動達到高潮,孩子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他們的激情在音樂和氛圍中燃起來。

總的來說本次活動效果很不錯,教師充分調動了幼兒活動的積極性,教師與幼兒互動非常好,如果能將記錄的方式換成思維導圖,應該可以更好的效果。

幼兒園大班手工教案10

1 幼兒園大班手工教案:自由組合娃娃

一、活動目標:

1.利用製作好的紙漿模型進行創造性的自由組合成娃娃。

2.在裝飾中體驗快樂。

二、活動準備:美工紙、固體膠、雙面膠、剪刀、鉛筆、及時貼、毛線等。

三、活動流程:導入DD操作DD欣賞

(一)導入師:我們製作了很多的紙漿作品,但是還需要我們進行裝飾,簡單的塗色裝飾,我們小朋友裝飾的很好,那我們還可以用這些紙漿作品製作點什麼呢?(幼兒討論)小結:我們除了單獨的裝飾以外,我們還可以進行組合裝飾,今天我們就來進行組合裝飾可愛的娃娃。

(二)操作:幼兒操作,設計裝飾,教師巡迴指導。

1.操作要求

1)利用我們製作的紙漿作品進行組合,變成一個可愛的娃娃。如:用杯子做娃娃的臉,用紙漿盤子做娃娃的帽子等等。

2)選好組合時需要的紙漿作品,再進行塗色、粘貼、裝飾。

2.教師指導

1)給能力強的幼兒提出一定難度的裝飾要求。

2)幫助能力弱的幼兒設計裝飾的物品,講解裝飾的方法,鼓勵幼兒大膽操作。

(三)欣賞幼兒之間互相欣賞作品,並請幼兒講解自己作品的裝飾過程,體驗製作的快樂,互相分享,交流經驗。教師給予鼓勵和肯定。

2幼兒園大班手工教案:杯子變獅子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用粘貼的方法把杯子裝飾成獅子。

2.體驗自己動手操作裝飾的快樂。

3.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設計能力、審美能力。

二、活動準備

紙漿等

活動流程:導入--演示--操作--欣賞

(一)導入師:我們把紙漿杯子,變成了漂亮的紙漿娃娃,那小朋友們,開動你們的小腦筋想一想,我們還可以把紙漿杯子變成什麼呢?幼:娃娃、水杯,小花籃。

師:那你們想不想知道,老師能把紙漿杯子變成什麼?幼:想。

師:看,這是誰啊?幼:是獅子,真漂亮。

師:其實啊,杯子可以變成很多的小動物的,今天啊。老師就教小朋友製作大獅子。

(二)演示我們先用黑色的即時貼剪兩隻眼睛貼上去,然後再用金黃色的即時貼剪兩個三角形作獅子的眼珠子。用紅色的長圓形作獅子的大鼻子。用即時貼剪成彎彎的.紅色的嘴巴,嘴巴上面的鬍鬚用歡色的。最後,做獅子的頭髮,我們用桔黃色的剪成一絲一絲的,粘滿他的頭,粘得多一點,我們看,一頭大獅子製作好了。

(三)操作師:你們也來嘗試着做一隻可愛的大獅子吧!

幼兒操作,老師巡迴指導,給與幫助。

(四)欣賞師:小朋友都製作好了嗎?我發現好多小朋友真的很厲害啊。做的大獅子可真漂亮啊,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看看誰製作的最好呢,下次老師教小朋友製作另一個小動物。

3幼兒園大班手工教案:紙漿勺子

一、活動目標:

1.學習以有弧度的勺子爲模型進行紙漿製作。

2.在製作中能夠保持一定的堅持性。

二、活動準備:

紙漿、塑料勺子三、活動流程:導入----演示----操作、

(一)導入引導幼兒討論紙漿還可以做什麼?

小結:紙漿除了可以製作紙漿碗、盤子、杯子還可以製作勺子,今天我們就來製作紙漿勺子。我們來觀察一下勺子和杯子有什麼不同?我們製作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呢?(幼兒討論)

(二)演示1.講解制作步驟:

(1)用小手輕輕的塗抹在模型勺子的外壁上,並拍打均勻,在勺底和柄的地方有弧度的要注意塗的多一點,由於勺柄細長而且窄所以在勺柄的塗抹的時候要特別的細心。

(2)可以透過陽光檢驗一下是否有漏洞,並進行修補。

(3)收拾桌面和剩餘的紙漿,把塗抹好的勺子放到陽光的地方晾曬。

2.交代操作要求。

(1)幼兒每人一個模型,站在桌子旁進行製作。

(2)製作的過程中要堅持把紙漿勺子製作成功,勺柄的地方不好製作可以請求其他小朋友或者老師的幫忙一起來完成。

(3)注意桌面、地面及自己衣服的清潔衛生。

(三)操作: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1.觀察幼兒的操作方法是否正確。

2.幼兒在操作過程中是否有一定的堅持性,並給予及時的鼓勵和表演。

4幼兒園大班手工教案:裝飾杯子

一、活動目標:

1.教幼兒用顏料給杯子塗上漂亮的顏色,或用粘貼的形式進行裝飾2.鍛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豐富幼兒的想象能力

二、活動準備:紙漿等

三、活動流程:導入--演示--操作--欣賞

(一)導入師:我們做的紙漿杯子啊,都幹了,那我們看看。這個杯子漂亮還是這個杯子漂亮啊?

師:所以啊,我們要給紙漿杯子打扮得漂亮一點,給他穿上漂亮的外衣。

師:我們還可以裝飾成喝水的杯子,在上面貼一些小花、小草、小魚啊,只要打扮得漂亮一點就好。

(二)演示

1.我們用左手拿好杯子,用你喜歡的顏料塗在杯子的身體上,一定要塗得均勻,我們可以在上面塗上不同的顏色。可以畫點自己喜歡的圖案在上面,總之,怎麼漂亮就怎麼塗。注意不要弄髒桌子和衣服。

2.我們除了可以塗顏色還可以給杯子做成一個杯子寶寶,我們用即時貼剪兩隻眼睛貼上去。

3.我們再用紅色的即時貼剪一個彎彎的嘴巴。用五顏六色的毛線作頭髮粘上去。我們小朋友可以把杯子裝飾成娃娃也可以裝飾成喝水用的杯子,你們怎麼裝飾都可以的。

(三)操作師:小朋友你們行動起來吧,用你喜歡的方式把紙漿杯子打扮得漂亮一點!

小朋友進行操作,老師巡迴指導。

(四)欣賞:欣賞幼兒作品,講一講,你是怎麼裝飾的!比一比誰裝飾的更漂亮!

5幼兒園大班手工教案:紙漿杯子一、活動準備:

1.培養幼兒運用紙漿製作杯子的能力。

2.體驗成功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浸泡好的紙漿、一次性塑料杯子三、活動流程:討論--演示--操作

(一)討論提問:看老師手中的是什麼啊?(出示紙漿杯子),我們來仔細看看和我們平時用的杯子有什麼不一樣的嗎?這個杯子是用紙漿做的,今天啊老師就來教小朋友做紙漿杯子好不好?

(二)演示提問:你們還記得紙漿杯子的製作方法嗎?老師來製作,你們來說製作方法好不好?在製作中,應該注意些什麼?(通過幼兒講解,回憶,讓幼兒掌握製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三)操作小朋友操作製作杯子,老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注意衛生。)

6幼兒園大班手工教案:學撕紙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觀看紙漿作品對紙漿的製作過程產生情趣。

2.瞭解紙漿作品的製作過程和使用材料。

3.鍛鍊幼兒的耐力、細緻精心地做事情,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爲習慣。

二、活動準備:報紙等

三、活動流程:觀察--講解--操作

(一)觀察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個很好看的臉(出示京劇臉譜), 看看它是用什麼做的,怎麼這麼特別啊?

幼:橡皮泥,泥巴……師:小朋友說的不對,是用費舊的報紙做的,你們想不想知道是怎麼樣做出來的啊?

(二)講解師:(出示報紙、粘合劑、盛器)先把報紙撕成很細小的紙片,再將紙片放在盛器中浸泡,接着在盛器中放入粘合劑,再利用模具製作紙漿模型,在太陽下晾乾即成,最後在修飾成各種造型。

師:你們想不想也來做一個自己喜歡的玩具啊?那我們現在就來學習做紙漿的第一步"撕紙"。把紙撕到很小很小的。比一比看誰撕的最小。

(三)操作老師帶着小朋友一起來撕紙,把撕好的紙放好,下次我們來學制作紙漿作品的下一步。

幼兒園大班手工教案1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剪、貼等方法制作企鵝天氣預報站。

2、讓幼兒正確使用剪刀的技能。

3、培養幼兒耐心做事的習慣,並體驗做紙工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活動用書紙工第27頁。

2、幼兒人手一把剪刀。

3、範例一幅。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幼兒興趣。

1、教師:小朋友們,平時我們每天都會記錄天氣,那你們是怎麼記錄天氣的呢?

2、教師出示製作好的企鵝天氣預報站:看!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個不一樣的記錄天氣的東西,請你們看看用什麼做的?是什麼樣的?

二、引導幼兒觀察並學習企鵝天氣預報站的製作方法。

1、今天老師就來教小朋友們來做這個好玩的企鵝天氣預報站吧。(請幼兒觀察圖示)

2、你們覺得最難做地方在哪裏?

3、教師示範講解企鵝天氣預報站的製作方法。

(1)教師:小朋友們知道這企鵝天氣預報站是怎樣製作的嗎?

(2)教師一邊示範製作一邊講解:

①先外輪廓線把企鵝圖剪下來,按虛線摺疊,粘貼成立體狀。

②剪下圓盤和天氣標誌,將天氣標記貼在圓盤上。

③將圓盤放在企鵝肚子的相應位置上,剪下指針,用圖釘把指針固定在預報盤中黑點處,反面用橡皮泥膠住針頭。

④把全部弄好了就做好了。

三、分發材料,交待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四、講評,展示作品。

1、請幼兒都把自己製作的企鵝天氣預報站放在桌子上,全班幼兒一起看看,誰的企鵝天氣預報站最漂亮。

2、用具,結束活動。—效果分析:

幼兒園大班手工教案12

活動目標

1、學用折剪方式製作帽子,並進行簡單裝飾。

2、樂意參與制作活動,體驗創作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剪刀、固體膠(或漿糊)、水彩筆。

2、幼兒《創意手工》用書。

3、各種各樣的帽子(請部分小朋友從家裏帶來),把活動室裝扮成帽子的展室。

 活動過程

1、帶幼兒參觀帽子展室。

師:這是什麼?你們喜歡它們嗎?在這裏的這些帽子中,你最喜歡哪頂?

——請幼兒討論、交流。

——今天,我們也來製作適合自己的帽子,好不好?

現在請小朋友們注意了,老師要變魔術了。

2、老師完整示範製作帽子,引起幼兒的創作興趣。

利用動作示範,讓孩子專注觀察。(注意幼兒的上課常規)

看,我變出了什麼?(帽子)

3、回憶老師的製作過程,加深孩子的印象。

剛纔我先做了什麼?(我按實線剪下扇形)

再做什麼?(再捲成圓錐體)

最後做什麼?(粘合成帽子)

試試看(把初步製作的帽子戴頭上),哈哈,成功啦!

好看嗎?可我喜歡有顏色,有花紋的帽子,怎麼辦呢?

(請幼兒來說說,你有什麼辦法?)

你們的辦法真不錯,我也有好辦法了,瞧我的!(教師用彩筆在帽子上畫上小動物)

現在帽子怎麼樣了,(更漂亮了)你們喜歡嗎?我們一起來做吧!(請小朋友們趕快做吧,老師請小朋友分發材料。)

4、幼兒製作,老師巡迴指導。

提醒孩子在折剪時的注意點,對一些能力弱的孩子進行適當的指導。

5、作品展示,交流。

請小朋友戴上帽子,誰來說說你是怎樣做的,做的是一頂什麼帽子?

(你做得真不錯,祝賀你;你做得真棒,祝賀你。)

活動延伸:

今天,我們班的小朋友真能幹,每個人都做了一頂漂亮的帽子。來,讓我們帶着帽子出去玩玩吧。(教師帶領幼兒到戶外走走。)

幼兒園大班手工教案13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瞭解提線木偶的人文背景,

2、能力目標:①掌握提線紙偶的製作方法;

②能夠熟練操作控制提線紙偶進行表演

3、情感目標:通過利用廢舊物品自制提線紙偶,體會到提線紙偶創作的樂趣和完成後的喜悅,提高其動手能力及興趣,養成熱愛生活的態度和觀察生活的習慣。

教學重點:提線木偶的人文背景。

教學難點:提線紙偶的製作方法及操作。

教學:

過程揭示課題:“變廢爲寶之提線紙偶的製作”

一、介紹傳統提線木偶的人文背景

提線木偶,古稱“懸絲傀儡”,是中國傳統木偶戲的類型之一。它始於秦漢,興於唐宋,有“戲曲鼻祖”稱謂,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我們中華民族祖先留下的極爲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二、出示提線紙偶

用提線紙偶“呱呱”來介紹提線紙偶的材料來自生活中的廢舊物品

三、講解並演示提線紙偶的製作過程

1、介紹製作材料和用具

2、製作步驟

(1)第一步:製作模板

將需要製作的人物或動物的頭部形象畫在卡紙上,如有手和尾巴也可一併畫出。

(2)第二步:剪裁併粘貼

將卡紙上的造型依次剪下進行組合粘貼,並用相應顏色的卡紙將紙筒覆蓋。

(3)第三步:製作紙偶

首先,在紙筒上端用螺絲刀打上對稱的兩個洞,接着將剪好的繩子(約20cm)從洞中穿過並打結,此爲紙偶的手臂;再準備兩條繩子(約10公分)穿上瓶蓋並打結,然後將繩子另一端粘在紙筒下端,此爲紙偶的雙腿;最後將紙偶的頭和尾巴粘在紙筒上。

(4)第四步:連線

將一次性筷子十字交叉固定在一起(可以用線繩固定,也可以用熱熔膠固定),確定好綁線位置,再將提線(細魚線)與偶頭,四肢依次連接起來(注意連接的順序)。有了這些連接,紙偶就有了生命。

四、演示提線紙偶的玩法

幼兒園大班手工教案14

活動目標:

1、使用廢舊光盤及輔助材料製作繡球,發展創造性思維能力。

2.體驗合作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廢舊光盤若干張。

2.彩色即時貼、彩色皺紋紙、彩繩、羽毛、透明膠、剪刀等美工活動所需材料。

3.錄像資料、影碟機。

4.邀請家長來園參與活動。

活動過程:

一、交流分享

引起幼兒活動興趣播放組織幼兒參觀“廣西民族文物苑”的錄像。回憶、講述在文物苑中所看到的壯鄉繡球。

二、觀察思考

1.引導幼兒觀察繡球的結構、色彩、圖案。

2.出示廢舊光盤,觀察桌上輔助材料,討論如何利用廢舊光盤來做繡球。

3.鼓勵幼兒說出各種製作的想法。

三、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請幼兒自由選擇美工活動材料,結合日常生活觀察,充分發揮想象,製作繡球。

2.邀請家長參與活動,與孩子合作製作美麗繡球。

3.教師參與制作活動,巡迴指導,注意個別指導,鼓勵幼兒大膽選用輔助材料進行製作。

四、展示作品

1、用製作好的繡球佈置牆面,完成主題作品《拋繡球》。

2.將繡球掛起,裝飾教室。

3.欣賞夥伴們的作品。

延伸活動:

蒐集更多的製作材料進行創作。

幼兒園大班手工教案15

活動目標:

1.利用提供的材料,通過灌、扎、畫等方法制作出各種自己喜歡的草頭娃娃。

2.體驗親子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鋸木屑、草種、透明絲襪、細繩、紙杯和油性彩筆、剪刀。

活動過程:

一、引導興趣

教師出示長滿綠草的草頭娃娃給幼兒欣賞:小朋友,今天我們班裏來了—位神祕的客人,她是誰呢?(教師出示草頭娃娃)她長得什麼樣子?用什麼做的呢?願意和爸爸媽媽—起學做草頭娃娃嗎?

二、講解制作步驟

1.根據造型的需要在絲襪裏灌入一些草種,然後將鋸木屑裝滿絲襪用細繩紮緊。(注意將草种放在娃娃頭頂的位置)

2.利用細繩將裝有草種和鋸木屑的絲襪扎出造型。如:扎出兩隻耳朵、一個鼻子,或扎出身體等。

3.用油性水彩筆給草頭娃娃畫上眼睛、鼻子、嘴巴、頭髮或身體的花紋等。

4.用水將製作完成的草頭娃娃澆透後,擺放在大小適合的容器如紙杯、盤子裏面。提醒幼兒注意不能用水浸泡,只要將草頭娃娃澆透水,這樣過幾天就會長出綠油油的“頭髮”了。

三、親子合作

請家長和幼兒共同製作,可根據個人喜歡製作不同的草頭娃娃如熊娃娃、鴨娃娃等。教師巡視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創作。

四、展示作品

教師將幼兒製作的草頭娃娃在手工區展示,讓幼兒體驗親子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活動延伸:

請幼兒爲自己的草頭娃娃澆水並做好觀察記錄,從而瞭解種子發芽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