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推薦】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模板集合7篇

【推薦】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模板集合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3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模板集合7篇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邊念兒歌邊玩手指遊戲。

2.理解兒歌內容,感受兒歌的趣味。

3.體驗與小朋友一起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準備一些幼兒在幼兒園遊戲的照片。

2.活動前在班上反覆插放兒歌錄音,使全班幼兒熟悉兒歌內容。

3.根據兒歌內容,與配班教師排練好動作,並製作好動作示範圖。

活動過程

1.請教師和幼兒一起觀察幼兒在幼兒園遊戲的照片。

教師:照片裏有誰?他們在幹什麼?誰是你的好朋友?

2.教師邊有感情地朗誦兒歌邊做示範動作。

說到“金鉤鉤,銀鉤鉤,請你伸出小指頭”時,主班教師和配班教師分別伸出左手和右手的小指動一動。

說到“結結實實勾一勾,勾一勾,點一點”時,兩位教師把小指互相勾一勾,點 一點。說到“一起唱歌又跳舞,我們都是好朋友”時,兩位教師互相拉手,拍手。

3.教師與幼兒邊念兒歌邊玩遊戲。

教師邊說兒歌邊做動作,配班教師出示相應示範圖,幼兒嘗試邊說兒歌邊做動作。兩個幼兒一組,說兒歌玩遊戲。

鼓勵幼兒互換好朋友,邊說兒歌邊玩遊戲。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背景:

豬是動物世界裏特徵比較明顯的一員,孩子們都比較喜歡它,所以,對家畜的認識,可以從豬開始。

其實,豬是最好養的,無論什麼食物,它都愛吃,屬雜食類動物。以活動來研究“小豬愛吃什麼”,僅僅是在認識小豬之後,懷着“喂小豬吃飯"、“把它養得肥肥"的興趣,激發孩子進行製作和遊戲活動。所以,這個活動放在角落學習中也很有趣。

由於生活中,豬的形象比較常見,所以;豬的外形孩子感知得不少。但是許多孩子沒有看見過真實的豬,於是就有“小豬和小雞小鴨一樣大”的印象。如果有條件,我們可以讓孩子看看真實的豬,參觀一次豬圈,瞭解豬的真實生活環境,豐富孩子的感性經驗,對活動的開展將大有好處。

內容與要求:

瞭解豬的生活特點以及和我們的關係,並開展遊戲。

活動準備:

1、參觀養豬場。

2、豬的圖片,以及豬毛、豬皮製品(或圖片)。

3、立體小豬(將剪貼小豬粘在大的可樂瓶或玩具櫥上,剪出嘴巴,可以往嘴裏喂“食物”)

4、各種食物的圖案(供孩子塗色)、各種色紙(皺紙等)、彩泥等

過程與指導:

一、觀察豬,說說豬的特點

1、(出示小豬)這是誰?你喜歡它嗎?喜歡小豬的什麼?

——這個問題的設計與“小豬長得什麼樣"是相似的,只是“喜歡小豬的什麼"更寬泛,更感性。引導孩子觀察事物,從感情着手,他們會比較積極主動一些。

幼兒:我喜歡它的身體,胖胖的……我喜歡小豬的耳朵,大大的……我喜歡小豬的尾巴,細細的……我喜歡小豬的小眼睛……我很喜歡小豬,它很好吃的。(這時孩子可能會說到小豬的用處,老師在小結時,要歸納梳理)……

2、老師用有節奏的兒歌進行小結,如:胖胖的身子小尾巴,大大的耳朵小眼睛……愛吃東西不挑食,愛睡懶覺呼嚕嚕……

——老師最好將孩子所“喜歡”的內容都進行小結,但不對“用途"小結。

二、說說豬的用處

1、(將豬肉做的菜餚的圖片、豬皮製品佈置於一角)我們喜歡小豬,除了它長得可愛,還有其他原因嗎?這些東西,你們去看看、摸摸。

——這些材料也可以放在角落學習中。

2、說說:你看到了什麼?你喜歡它嗎(或“你要用到嗎”)?

——孩子對吃很感興趣,交流了許多自己所喜歡豬肉的吃法,這時很容易使我們成人動了“保護動物"的惻隱之心,但是,生物世界的“生生相息”原則,可以避免我們徒增傷感。

有許多孩子可能第一次有“皮鞋、皮帶、豬皮做的"的認識,如嘉文說:“啊,皮鞋原來是豬的皮做的。”王王說:“皮鞋皮鞋嘛就是豬皮做的。小仁:“當然,動物與人類的關係還遠遠不止這些”。

三、喂小豬

小豬渾身都有用處。所以,我們要把小豬養得肥肥的,大家來喂東西給它吃。這裏有許多東西(材料)可以做小豬喜歡吃的食物,你覺得小豬最喜歡吃什麼,就做什麼。

1、爲各種事物圖案塗色。

2、用皺紙做各種蔬菜。

3、用彩泥做各種點心。

——介紹周圍製作食物的材料工具,將製作的玩具豬置於孩子的操作區裏,孩子邊製作,邊喂小豬吃飯,非常有趣。

活動的結果表明,與真人一樣大小的玩具小豬,很容易激起孩子去“餵飯”的願望。

這個活動可以放在角落學習中,讓孩子慢慢玩。如果時間空間允許,還可以融合數教育、語言教育等內容。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中楓樹與松鼠的友誼

2.瞭解楓樹在四季中的變化。

活動準備

課件:圖片-不同顏色的楓樹

活動過程

一、認識楓樹

1.觀看圖片:不同顏色的楓樹葉子

讓幼兒知道楓樹葉子的顏色有很多種,它們會隨着季節的變化而變化。

二、欣賞故事

1.老師講故事,幼兒認真欣賞。

2.提問:春天和夏天,楓樹的葉子是什麼顏色的?

秋天到了,楓樹的葉子發生了什麼變化?

在冬天裏,楓樹的葉子又有什麼變化?

3.討論:當楓樹發現自己的葉子變紅、變黃並從樹上掉下來時,爲什麼感到很難過?

當小松鼠回來時,還能認出楓樹嗎?

4.提醒幼兒再認真聽故事。

三、交流討論

1.提問:楓樹做了一個什麼夢?

2.請幼兒說說自己在生活中是不是什麼事情都先想到自己的好朋友呢?

故事:楓樹的煩惱

山上有一棵楓樹,是小松鼠最好最好的朋友。

清晨,迎着朝陽,楓樹翩翩起舞,擺動着婀娜多姿的身影,小松鼠很開心,拍着手說:“真好看!真好看!”

傍晚,微風吹來,楓葉“沙沙”,爲小松鼠唱着美麗動聽的歌。小松鼠很愜意,晃着腦袋說:“真好看!真好看!”

夏天,小松鼠在楓樹下乘涼睡覺,楓樹輕輕搖搖,楓葉飄飄,小松鼠說:“真涼快!真涼快!”

秋天到了,小松鼠告別楓樹到很遠的地方採松果去了。楓樹很孤單,但是她相信,小松鼠一定會回來的。

一天傍晚,楓樹發現身上的葉子變顏色了,不得了,不得了!楓樹一夜都沒睡好,她擔心小松鼠回來認不出自己了,那可怎麼辦呀?

楓葉全都變成紅的和黃的了,山上的小動物都說楓樹長得越來越漂亮了。可是楓樹卻很難過,她不喜歡自己這個樣子。

一陣秋風吹來,樹上那些紅色的楓葉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樹枝,輕輕,輕輕,漂落在地上。

楓樹大吃一驚:“等等,你們別走!等小松鼠回來你們再離開我行嗎?”楓樹苦苦挽留着楓葉。

冬天到了,樹上那些黃色楓葉也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樹枝,輕輕,輕輕,漂落在地上。

下雪了,楓樹身上披上了一層白雪。

楓樹難過極了:現在的樣子多難看呀!小松鼠回來一定認不出我了。她想着想着,流下了傷心的眼淚。

一隻小鳥飛來說:“別哭了,明年春天,你還會長出翠綠的新葉來的。”

這天晚上,楓樹做了一個夢。夢中,楓樹張開滿身漂亮的新楓葉,迎接小松鼠的到來。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提起過生日,孩子們總是顯的特別興奮,班級裏一有小朋友過生日,他們總是很開心,唱着歡快的生日歌曲,吃着香甜的生日蛋糕,別提有多高興啦!無意之中,又讓我發現有這麼一首富有情趣的兒歌:“一個蛋呀圓溜溜,裏面藏着什麼寶寶,請你請你猜猜看,我設計了“生日快樂”這個活動,把孩子們喜歡的“過生日”的形式滲透到活動中去。孩子們通過看看、猜猜、講講等了解生日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瞭解蛋生的動物,感受生日帶來的快樂。

2、引導孩子樂意在集體面前大聲的說話。

活動準備:

圍裙教具、蛋寶寶三個、小雞、企鵝、恐龍、蛋糕、蠟燭、生日歌。曲。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圍裙,引入主題。

師:這是什麼?

幼:圍裙

師:看見過嗎?

幼:看見過

師:圍裙口袋鼓鼓的,裏面會有什麼呢?

二、出示角色,瞭解生日。

師:出示雞蛋,這是什麼?

幼:雞蛋

師:怎麼樣的蛋?

幼:(圓溜溜)

師:蛋裏面會住着誰呢?(教師打開雞蛋,出示小雞)

師:是什麼寶寶啊?相互問好。

幼:是小雞寶寶(將雞寶寶貼在圍裙上)

師:今天小雞從蛋裏面生出來,今天是小雞的什麼日子

幼:小雞的生日

師:(出示企鵝蛋)蛋裏的寶寶說:我的家住在很冷很冷的地方,它會是誰呢?

師:可是,它們力氣太小了,出不來,怎麼辦?請小朋友念嘿喲!嘿喲!嘿喲!”的時候,小動物纔會從蛋裏面生出來!

師:誰出來了,相互問好。

幼:企鵝(將雞寶寶貼在圍裙上)

師:這麼大的蛋,誰會住在裏面呢?(出示恐龍蛋)(請個別幼兒摸摸恐龍蛋)

幼:不知道

師:現在我們請他出來,今天又是誰的生日啊!

幼:恐龍

三、歡渡生日,感受快樂。

師:數數一共有幾個寶寶是今天過生日呀?我們一起來數數看。

幼:三個

師:都有誰過生日啊?

幼:小雞、企鵝、恐龍

師:今天有三個寶寶要過生日,你有什麼話想對它們說呢?

幼:幼兒自由回答

師:請幼兒選擇一個寶寶,對它說一句祝福的話,然後親親寶寶。

師:|小雞、小企鵝、小恐龍是從蛋裏出生的,那小朋友們是從哪裏來的呢?

幼:媽媽肚子裏來的

師:你們是怎麼過生日的?

幼:(吃蛋糕、唱生日歌)

師:今天,小動物們想請小朋友們去參加它們的生日宴會,你們願意嗎?

幼:願意

師:出示生日蛋糕,點蠟燭,隨背景音樂唱生日歌,分享生日的快樂。

活動延伸:

與同伴一起分享美味的蛋糕。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瞭解故事的情節和角色的特點,理解詞語如"狡猾"、"陌生人"、"五顏六色"、"得意"等。

2、知道不能吃陌生人的東西,遇到危險時要鎮定、機智,懂得如何保護自己。

(二)活動準備:大公雞嘟嘟、小袋鼠貝貝、小豬寶寶和大嘴狼的圖片。語言磁帶

(三)活動過程: 一、教師通過提問引出話題。

教師:你遇到過陌生人嗎?陌生人要給你東西吃的時候應該怎麼辦?

二、教師依次出示大公雞嘟嘟、小袋鼠貝貝、小豬寶寶的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1、這三個小動物遇到了陌生人,讓我們一起來想想他們會遇到什麼危險?又是怎樣動腦筋解決的?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猜測故事內容、

三、教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

1、教師:三個小動物喝了什麼東西以後變得暈乎乎的?誰綁架了他們?當三個小動物知道自己犯了錯,都是怎樣說的?(引導幼兒儘量用故事中的語句回答,理解"陌生人"的含義)

2、教師講述故事的第6段。

教師:黑貓警長爲什麼去追那輛汽車?小動物們又是怎麼辦的?

3、教師講述故事第7段。

教師:狡猾的大嘴狼甩掉黑貓警長後,它對小動物們說了什麼?做了什麼?(理解"狡猾"的含義)

四、啓發幼兒創編故事的結尾,揭示故事結局。

1、鼓勵幼兒大膽想象,並用較完整的語句進行講述。

教師:如果你是三個小動物中的一個,你有什麼好辦法開脫離危險?你們的辦法都很好,我們來聽聽三個小動物想出的辦法是什麼?

2.講述故事的最後一段。

五、教師播放語言磁帶,讓幼兒完整地欣賞故事。

活動目標: 1、瞭解故事情節和人物的特點,理解詞語:“狡猾”、“陌生人”、“五顏六色”、“得意”。

2、通過有序觀察和講述,感知大嘴狼的狡猾和三個小動物的機智勇敢。

3、知道不能吃陌生人的東西,遇到危險時要鎮定、機智,懂得如何保護自己。

活動準備: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

1、師:“小朋友,你們遇到過陌生人嗎?當陌生人要給你東西吃的時候應該怎麼辦?“

2、“今天有三個朋友要到我們班來做客,他們是大公雞嘟嘟、小袋鼠貝貝、小豬寶寶。三個小動物遇到了陌生人,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他們到底遇到了什麼危險?他們又是怎樣動腦筋想辦法解決的?”

二、師結合掛圖講述故事。

1、出示圖一,講述故事第一段。

“你在圖中看到了哪些小動物?他們臉上有什麼樣的表情?爲什麼會這樣?”

2、“三個小動物是喝了什麼東西后變的暈乎乎的?誰綁架了他們?當三個小動物知道自己犯了錯,都是怎樣說的?”

引導幼兒儘量用故事中的話語回答,理解“陌生人”的含義。

3、“三個小動物沒有感到害怕,他們是怎麼做的呢?”

4、出示圖二,講述故事第二段。

“你們仔細看看從汽車上飛出來的五顏六色的是什麼?黑貓警長爲什麼要去追那輛汽車?小動物們有時怎麼辦的?”

5、出示圖三,講述故事第三段。

“狡猾的大嘴狼甩掉黑貓警長後,他對小動物們說了什麼、做了什麼?”(理解“狡猾”的含義)三個小動物急壞了,他們心裏是怎麼想的?

6、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嘗試用故事中的話語講述。

四、啓發幼兒創編故事結尾,揭示故事結局。

1、“如果你們是三個小動物中的一個,你有什麼好辦法來脫離危險?”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用較完整的語句進行講述。

3、“你們的辦法都很好,我們來聽聽三個小動物想出來的辦法是什麼?”

4、出示圖四,講述故事的最後部分。

五、教師完整講述故事,注意配合運用形象化的動作。

六、引導幼兒逐幅看圖,並跟着老師一起講述故事。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6

預設目標:

1、欣賞文學作品,理解故事,感受與體驗故事的語言美、意境美,激發對花、對大自然探究的興趣。

2、學會安靜聽故事,不隨意插嘴,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3、大膽想象“桃花的.樣子”發展口語表達能力。

4、喜歡並嘗試創編故事結尾,並樂意和同伴一起學編。

5、激發幼兒主動複述故事的慾望,培養幼兒高自控性和高興奮性。

活動準備:

故事磁帶、紙、筆。

指導要點:

1、欣賞文學作品《桃樹下的小白兔》(磁帶錄音),提出問題:聽完故事有什麼感覺,你想對大家說什麼?

2、幼兒自由交流自己的感受,教師記錄幼兒的語言。

3、再次欣賞文學作品,提出問題:你見過桃花嗎?桃花是什麼樣的?

4、幼兒自由發言,教師不做肯定或否定的評價,並記錄幼兒的講話內容。

5、幼兒根據自己說的內容進行想象畫“桃花”

活動反思:

故事意境優美,生動形象的描述把孩子們帶入瞭如詩如畫的大自然中,賦予了他們豐富的想象,從而引發了孩子們一連串的問題,如“真正的桃花是什麼樣的?”“風是什麼樣的?”“風有什麼用?”“信是什麼樣的?”“信是怎麼傳送的?”…激發了孩子們繼續探索的興趣。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7

在直塘幼兒園中,我有幸聽了雁鳴杯師徒秀,此次活動對我的感觸很深。她們一個是有經驗的老師而另一個是剛剛上班的新老師,她們用彩色兔的故事,上出了兩種不同的形式,不同的版本,達到了對活動要同體異構的觀念。

第一節課是由丁老師上的,她用圖片和遊戲的情景,進行彩色兔的活動。她並不是把故事整體講述的,而是把把故事融入到每個分段中。雖然丁老師是個新老師但她在活動中的師幼互動還是很到位的,她對於幼兒的回答,一直是以追問、總結、提升的方式應答,而不是簡單的重複。她用遊戲的情景進行教學活動,比較適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能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她的教態自然,一直用微笑來對待幼兒,講故事生動且不侷限於故事中,靈活應對幼兒。

第二節是楊老師上的,楊老師是一位有經驗的老師,她用PPT的形式進行彩色兔活動。因爲PPT比較大,所以小朋友看的比較的清楚,有利於幼兒觀察畫面。我覺得楊老師在兔寶寶的口袋中放入了一支蠟筆,然後給兔寶寶換衣服,再請幼兒認一認哪個是老大、老二的環節比較好。因爲幼兒就會根據兔寶寶袋中的蠟筆進行辨認,以蠟筆爲線索進行大膽識別,幼兒就不會搞錯了。還有楊老師在教學活動中的教學機智比較好,師幼互動做的比較到位,她每個環節的提問都在爲下面的活動做準備,並且突出重點問題,能夠抓住幼兒的注意力。作爲新教師的我,在教學活動中對於幼兒的回答往往不能做出一個有效的迴應。所以我需要多聽、多看、多反思、多積累經驗,提高自己的應變能力。在活動中尊重每個幼兒的回答,並且嘗試對每個幼兒的回答進行有效的迴應。

同樣是彩色兔,但兩個老師上出了不同風格,各有各的優勢。在以往的備課中我往往是照着教案來備的而在雁翔工作室中,通過謝老師講解怎麼拋開教材來設計教案的方法,我深有感觸。作爲新老師,我應該要在教學活動中創新,而不應該一直依賴於老教材。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幼兒的實際經驗水平,設計出幼兒更感興趣,更適合幼兒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