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推薦】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7篇

【推薦】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3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7篇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1

健康是指人體各器官系統發育良好,體質健壯,功能正常,精力充沛,並具有良好勞動效能的狀態,通常用人體測量、體格檢查和各種生理指標來衡量。現代健康的含義不僅是傳統所指的身體沒有病而已,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解釋,健康不僅指一個人身體有沒有出現疾病或虛弱現象,而是指一個人生理上、心理上和社會上的完好狀態。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心靈健康、社會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等。下面是小編爲你帶來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小雞快跑 ,歡迎閱讀。

設計意圖:

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小動物形象。孩子們對於小雞的故事知道很多。如小雞找媽媽、小雞出殼了等等。現在我們利用這一可愛形象,來練習動作的發展。

活動目標:

1.培養孩子練習信號助跑跨越,繞過障礙。

2.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體驗雞媽媽對消極的關愛之情。

活動準備:

兒歌《小雞學本領》;在場地四周佈置小樹林(可樂瓶)、柵欄(用橡皮筋拉在椅子上);雞媽媽頭飾一個,小雞頭飾人手一個,老鷹頭飾四個。

活動過程:

1.邊念兒歌《小雞學本領》邊做準備運動。附兒歌:

小雞學本領:一二三四五六七,一羣小雞做遊戲。嘰嘰嘰,嘰嘰嘰,跑來跑去真喜歡;東灼灼西啄啄,小蟲吃到嘴裏去,了的心裏甜如蜜。小雞、小雞真快樂,拍拍拍翅膀,彎彎腰,扭扭脖子,踢踢腳,快快樂樂心情好。

老師戴母雞頭飾,幼兒帶小雞頭飾,根據兒歌四散走走、跑跑,蹲下捉蟲等動作。

2.通過遊戲,練習助跑跨跳,繞過障礙。

教師以遊戲的口吻告訴幼兒:小雞們都長大了,要學到更難得本領了。今天要跟媽媽去很遠的地方去捉蟲,路上要跨過柵欄,繞過小樹林,一定要小心,不要碰倒柵欄也不要碰倒小樹。

教師適當示範,幼兒四散練習。

3.利用遊戲,練習聽信號助跑跨跳,繞過障礙。

告訴幼兒有幾隻老鷹要從這裏飛過,當媽媽發出“老鷹來了”的信號時,要趕快跨過柵欄,繞過樹林躲起來,不要讓老鷹捉住。

請四名幼兒飾老鷹。雞媽媽根據老鷹的行動不斷地發出信號,小雞們根據信號做散步或越過障礙躲藏的動作。

當老鷹提到2——3名小雞時,小雞與老鷹對換角色。

4.放鬆活動

表揚幼兒做的真好,提醒小雞們該回家休息了,幼兒排成一隊邊說兒歌小雞學本領邊做小雞走的動作離開場地。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2

 一、設計意圖

《綱要》中指出:孩子要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識,知道關心和保護自己。眼睛是我們人體重要的感覺器官,對於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都非常重要。由於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看書、畫畫、看電視等一些姿勢的不正確,嚴重影響了眼睛的健康。爲了讓幼兒能瞭解眼睛,並在此基礎上樹立正確保護眼睛的意識和方法,我設計了“眼睛的祕密”教學活動。

 二、活動目標

1、瞭解眼睛的作用以及眼睛各部分的名稱。

2、創編“眼保健操”,體驗大膽表達的成功感。

3、懂得保護眼睛的重要性,掌握更多保護眼睛(視力)的知識。

  三、活動準備

1、每人一面小鏡子。

2、眼睛的結構圖,對視力有益的食物圖片,掛圖《眼睛生病了》。

3、每人一副自制的太陽鏡。上面貼滿膠帶:幼兒自制的小老鼠指偶人手一個。

4、經驗準備:活動前帶幼兒玩《捉迷藏》的遊戲。

 四、活動過程

 (一)黑暗體驗,感受眼睛的重要性

幼兒戴上自制的眼鏡,體驗看不見東西時的感受。認識眼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初步瞭解眼睛的功能

1、談談眼睛被矇住的感受。

師:在捉迷藏的時候,眼睛被矇住你有什麼感受?

2、師:我們的眼睛可以看到哪些東西?(拓展幼兒的思維空間)

教師小結:我們的眼睛真了不起,能讓我們看到很多很多的東西。可是你們瞭解自己的眼睛嗎?

 (三)瞭解眼睛各部分的名稱

1、先讓幼兒用鏡子觀察自己的眼睛:眼睛的上面有什麼?眼睫毛有什麼用處?眼睛裏面像黑葡萄的是什麼?眼睛最中間的小黑點是什麼?

2、出示眼睛結構圖,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小結:眼睫毛對眼睛有保護作用,能遮住眼睛不被強光照射,也可防止塵土落入眼內。眼睛裏面像黑葡萄的是眼珠,眼珠最中間的小黑點叫瞳孔。

(四)討論學習保護眼睛的方法

1、師:認識了眼睛,知道了眼睛的用處,我們就應該好好地來保護眼睛,應該怎樣保護呢?

2、出示掛圖《眼睛生病了》,提問:這個小朋友爲什麼要揉眼睛?他的眼睛怎麼了?眼睛會生什麼病呢?(近視眼、紅眼病、沙眼、結膜炎、麥粒腫等。)

3、討論:眼睛爲什麼會生病?(如用髒手帕擦眼睛,用髒手揉眼睛,看書或看電視時間太長、坐姿不端正等。)

4、討論:日常生活中_我們應怎樣保護眼睛?

(1)看電視時,距離電視2米以上,看電視時間不能過長:看書時身體要坐正,不能趴着或仰着看書,看書時間長了,要休息或向遠處看或看綠顏色的植物;不能在太強或太弱的光線下看書;畫畫、寫字時要注意與桌子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距離;平時毛巾、臉盆等要專人專用,並定期消毒和清洗,防止相互傳染:眼睛生病了可以點眼藥水等進行治療。

(2)出示對視力有益的食物圖片,如胡蘿蔔、蝦、大豆、豬肝、雞蛋、牛奶、水果、肉類等,引導幼兒每樣菜都要吃,食品應多樣化,葷素合理搭配,這樣對我們的眼睛、身體有好處。

 (五)創編“眼保健操”

1、教師請幼兒取出小老鼠指偶,引導幼兒想象自己是黑貓警長,將指偶呈現在眼前,眼珠隨着小老鼠上、下、左、右移動,不讓老鼠逃跑。這一過程,輕鬆達到讓幼兒手眼一致、活動眼球的目的。

2、教師鼓勵幼兒隨音樂節拍設計、創編運動眼球、放鬆眼睛的方法。

3、幼兒分組設計、創編眼保健操。

4、用圖示方法記錄“眼保健操”。教師及時給予支持、引導、幫助,鼓勵幼兒大膽表現,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最後,展示幼兒的記錄。

5、教師小結:今天我們知道了許多有關眼睛的祕密。老師希望每個小朋友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從現在起,改掉那些不好的習慣,好好地保護我們的眼睛。

 五、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六、活動延伸

1、將眼保健操作爲一日活動中的常規活動。

2、幼兒將“眼保健操”設計圖帶回家,提醒自己和家長不忘保護視力。

3、進一步開展有關如何保護眼睛的討論。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芹菜對人體的作用以及多種吃法,樂意吃芹菜。

2.體驗自己動手包餃子的樂趣。

3.喜歡參與遊戲,體驗。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重點難點:

芹菜對人體的作用以及多種吃法。

活動準備:

1.帶根的芹菜一根,貼上鼻子、眼鏡、嘴巴,製作成芹菜寶寶。

2.麻油、鹽、糖、肉末、餃子皮、勺子、水、切菜刀、砧板。

3.錄像片(或圖片):幼兒大便時很痛苦的樣子。

活動過程:

一、產生觀察芹菜的興趣。

出示芹菜寶寶。這是誰啊?它的頭髮、身體、裙子分別是哪一部分?幫助幼兒以遊戲口吻認識芹菜的根、莖、葉。

二、瞭解吃芹菜的好處。

你們喜歡吃芹菜嗎?吃的是芹菜的哪一部分?(根據幼兒所說,教師將芹菜的根、葉去掉)芹菜吃在嘴裏有什麼感覺?

看錄像(或圖片)。瞭解芹菜能幫助小朋友消化食物,順利排便。

請幼兒在芹菜莖中尋找幫助大家消化食物的纖維,知道其對人體的好處。

三、瞭解芹菜的多種吃法。

這麼好的芹菜,你們平時是怎麼吃的?

教師邊說邊操作包芹菜餃子的方法:芹菜去根、去葉--洗淨--用開水燙一下(亦可不燙,用鹽稍加醃漬)--切碎--放少許鹽、糖、蔥、姜--與肉末一起拌勻--包餃子。

幼兒自己動手包芹菜餃子。

教後反思:

平日針對不少幼兒不愛吃芹菜的現象,以幼兒自己動手操作的做法來誘發他們吃芹菜的慾望,能取得較好的效果。操作過程(特別是在集體中)能使幼兒愉快。如果本活動加上當天午餐可以讓幼兒吃自己包的芹菜餃子,更能體驗包餃子,吃餃子的樂趣。活動過後,應該多鼓勵幼兒在家中也能和父母一起動手包芹菜餃子。

小百科:芹菜,屬傘形科植物,品種繁多,在我國有着悠久的種植歷史和大範圍的種植面積,是中國人常吃的蔬菜之一。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體驗玩圈活動帶來的樂趣。

2、能用圈套住膝蓋進行走、跳等動作。

重、難點:

重點:能用圈套住膝蓋進行走、跳等動作。

難點:能表現出滑稽人的滑稽。

活動準備:

圈每人一個,圈操音樂,帽子若干

活動過程:

1、扮演角色、活動身體

(1)師:呀,今天的天氣真不錯,讓我們來運動一下,鍛鍊鍛鍊身體。(圈操音樂)師幼一起做圈操。

(2)師:前幾天,老師在電視裏看到有一個滑稽人帶着圈走路,有趣極了。今天,我們也來做滑稽人,你們做小滑稽人,老師做大滑稽人,我們一起來玩玩好嗎?玩的時候,找個空的地方玩,比比誰的辦法多,還可以和好朋友一起玩。不過,還要注意安全。

2、自由探索、動作練習

(1)幼兒自由玩,師隨機指導

(2)集合展示玩圈的方法

師:小滑稽人玩圈的方法真多,我們請他們來表演一下。(請幾名幼兒展示,其餘幼兒可以學一學)

(4)師:大滑稽人也想出了一個很好的玩圈的方法

示範:把圈套至膝蓋,兩腳分開套住,不讓其掉下來,在場地上自由地走、跳。

(5)師:現在小滑稽人跟着大滑稽人來一起玩。幼兒在師的帶領下一起玩膝蓋上套住圈快速向前走、跳。

3、遊戲:

師:小滑稽人學會了膝蓋套住圈走和跳的本領。現在大滑稽人想請你們玩一個遊戲,看看你們學的本領到底學得怎麼樣了。

幼兒分成四隊:任意做一個滑稽動作,套住圈快速地向前走或跳。到終點後,拿一頂帽子帶在頭上,然後再往回走或跳,把帽子交給第二人,自己排到隊尾,第二個人把帽子戴頭上,往前走或跳,拿第二頂帽子戴。直至最後一位幼兒,如果在玩的時候,帽子掉下來就撿起戴上繼續遊戲,以速度最快爲勝。

四、結束

師:今天,我們的小滑稽人真不錯,學會了新的本領,現在也累了,該回去休息一下了。(放音樂)師幼膝蓋套圈走回活動室。

中班健康領域:安全用藥

【設計意圖】中班的幼兒隨着年齡的增長對周圍事物充滿了好奇急於想去探索與體驗,卻往往忽視了自身的安全。春天的到來,天氣一會熱,一會冷,很多小朋友感冒生病時會把藥帶到幼兒園讓老師給他吃,有些幼兒看見看看我們的小藥箱裏放着五顏六色形態不一的藥品,覺得別人吃藥很好玩,回家叫媽媽也往幼兒園給他帶藥,針對這一情況,我覺得有必要讓幼兒瞭解一些藥品的常識和吃藥的安全,幫助幼兒建立正確的安全觀念,提高幼兒自我安全保護意識。所以我設計了此次安全活動——《安全用藥》。

【活動目標】

1、懂得生病時要根據醫生的診斷服藥,不可以亂吃藥。

2、通過在小醫院的情境中互相討論,積累生活經驗,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收集一些常見的藥品:創口貼、含片、板藍根、感冒藥、退燒藥、眼藥水等。白大褂、聽診器。

【活動過程】

1、通過故事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大森林裏的小松鼠生病了肚子疼的厲害,於是它到森林小醫院想找象醫生看一看,可是象醫生去給小鹿輸液了沒在家,請小猴子給它看門,小猴子看着小松鼠難受的樣子,便從藥櫃裏拿了一盒藥說上次我感冒時象醫生就是給我吃這樣的藥,病就好了,現在,你把這個藥吃下去,肚子就會舒服的。

提問:(1)小松鼠能吃這種藥嗎?爲什麼?

幼:不能,因爲吃藥必須讓大人看着。

幼:因爲小猴子是感冒,小松鼠是肚子不舒服

幼:吃下去會中毒的。

(2)你自己在家生病了能隨便找藥吃嗎,應該怎麼做?

幼:不能,打電話給爸爸媽媽。

幼:叫自己認識的鄰居帶着去醫院。

幼:打 120。

小結:藥物種類很多,每一種藥都有不同的用法來治療一個病。

2、認識幾種常見的藥品,並能對症下藥。

出示紅藥水、創口貼:這個紅紅的水有什麼用?這個膠布又有什麼用呢?( 磕破皮擦的,貼傷口的。)

出示眼藥水:這個小小的瓶子裏裝的是什麼呀?有什麼用?(眼睛不舒服時點的眼藥水)

3、幼兒共同討論生病吃藥時要注意些什麼?

(1)要聽醫生的話。

(2)吃藥時要有大人幫助,小朋友不能自己拿藥、自己吃藥。

小結:不同的病會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如果生病亂吃藥,病會越來越嚴重,如果沒病吃藥,反而要生病。最好的方法是對症下藥,生什麼病吃什麼藥。要是不知道生的什麼病,應該到醫院找醫生看。

4、觀看圖片,幫助幼兒豐富有觀的經驗。

教師出示關於藥品的是非圖片,幼兒以舉手表示“對”“錯”

如:咳嗽應該吃退燒藥。眼藥水可以解除疲勞。只要生病都可以吃感冒藥。

5、情景表演《小醫院》

現在一起到我們班“愛心小醫院”請小朋友們分別來當醫生和病人,看小醫生開的藥對不對,看誰能當個合格的小醫生。

【活動反思】

幼兒生活在家庭、幼兒園和社會的環境之中,意外事故的發生常常是不可避免的,《安全用藥》這個活動結束後,我覺得我們中班的孩子對生病時該怎麼辦,他們的腦子裏都是很清楚的,孩子們都會說,要吃藥,看醫生,打針,打點滴等。但生病時藥怎樣吃才安全,這個意識還是不強。所以,通過這個活動,我覺得在以後的有關於安全主題的活動中,或者在平常的談話中,應該讓孩子們懂得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識,以此來提高幼兒判斷事物的能力。這樣能更好地增強他們自我保護的意識,對已有經驗可以更加豐富。

中班健康活動:大家來鍛鍊

活動目標:

1、喜歡健康活動,體驗做運動帶來的樂趣。

2、能利用運動器械做全身運動,初步瞭解上、下肢運動的概念。

3、學習用表格設計一週的晨間鍛鍊計劃表。

活動準備:

1、晨間運動計劃表。

2、運動器械、水彩筆、黑板。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各種運動器械,引發幼兒興趣。

(1)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器械進行運動。

(2)教師組織幼兒討論,運動後的`身體有什麼感覺?你用的運動器械主要鍛鍊身體的哪個部位?

(3)教師小結。

2、教師幫助幼兒初步瞭解上、下肢運動和全身運動的概念。

(1)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將運動方式進行分類。

A、教師:我們利用手臂進行鍛鍊的運動,我們可以叫它什麼運動?利用腿和腳進行鍛鍊的運動,我們可以叫它什麼運動?如果手臂、腿和腳一起運動又叫什麼運動?

B、教師小結:利用手臂或腿和腳進行運動的時候,能夠使手臂或腿和腳得到鍛鍊,這兩種形式就分別叫作上肢運動和下肢運動;如果我們全身都運動起來,使身體的每個部分都得到鍛鍊,就叫作全身運動。

(2)教師引導幼兒對運動器械進行分類。

A、教師出示運動器械,請幼兒將運動器械分別與上、下肢和全身運動相對應。

B、師幼共同驗證。

C、教師小結:不同的器械可以鍛鍊身體的不同部位,我們大家都要積極鍛鍊,身體纔會棒棒。

3、師幼一起分析幼兒的“晨間鍛鍊計劃表”。

(1)教師出示計劃表範圖,引導幼兒觀察。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計劃表(上肢運動、下肢運動、上下肢運動)

4、教師引導幼兒完成自己的“晨間鍛鍊計劃”。

(1)幼兒設計自己的“晨間鍛鍊計劃”。

(2)教師巡迴指導。

5、幼兒大膽介紹自己的鍛鍊計劃,並說明理由。

活動延伸:

在日常活動中按照自己的計劃進行運動鍛鍊。

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豐收樂

幼兒園中班體育活動:豐收樂

活動目標

1、學習走、跑、跳,發展動作的敏捷性和協調性。

2、通過花樣玩法,培養髮散性思維。

3、體驗遊戲的愉快和幫助他人的快樂心情。

活動準備

1、稻草16把、草墩18個、草繩18條、草球20個、稻穀10袋(有大有小)。

2、麻雀頭飾2個、老鼠頭飾2個、望遠鏡1個。

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

(1)聽音樂踏步入場。

(2)做稻草操:上肢運動、下肢運動(兩個幼兒拿稻草一起做)、屈伸運動、擡腿運動、腹背運動(兩個幼兒拿稻草一起做)、兩個幼兒一起做繞手運動。

2、基本部分

(1)花樣玩稻草製品。請小朋友想一想,稻草製品可以怎麼玩,有多少種玩法?(可用單、雙腳跳;跨跳、側跳、走小路、扔草球、繞過草把)鼓勵幼兒想出不同的玩法。

(2)請玩得好的幼兒演示。

(3)請幼兒說出自己想用來玩遊戲的方法。

(4)遊戲:豐收樂。

A 老師交代去郊遊的要求:請小朋友跨跳過泥地踩在草墩上。走過小路去看看農民伯伯的田野豐收了沒有。幼兒聽音樂一個跟一個做跨跳和走的動作(如圖一),要求幼兒從一個草墩跨跳到另一個草墩上,走小路(草繩)時不能出界,若出界要重新走。

B 增添要求,提高幼兒跳的興趣。師:這一塊稻田豐收了,我們到其他的稻田看看。幼兒聽音樂一個跟一個雙腳跳過小溝(草繩),再跳到草墩上。要求幼兒雙腳跳時不能踩到草繩,雙腳跳到草墩上不能掉下來。(如圖二)

C 提高幼兒奔跑的速度。師:小朋友聽有什麼聲音?(請幼兒用望遠鏡觀望)不好了,是麻雀和老鼠在偷吃糧食。那怎麼辦好呢?(請幼兒自由說出對付麻雀和老鼠的辦法)幼兒聽音樂跳過草墩和草繩,拿起草球扔麻雀,拿起草繩找老鼠,找到老鼠後追打。(如圖三)

D 小朋友送稻草和稻穀回家。師:小朋友真能幹,幫助農民伯伯趕走了麻雀和老鼠。現在我們幫農民伯伯把稻穀和稻草送回家。小朋友擡着稻穀或挑着稻草走過小路、跨過草墩(草墩的高度增加至三個),高高興興回家。

3、放鬆活動

(1)把挑回來的稻草堆成一間草房子,裏面放稻穀。

(2)聽音樂做放鬆動作《按摩操》。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小花鹿學跳溝》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5

  一、設計初衷

在開展“勞動人民真可愛”的活動中,孩子們瞭解了我們身邊的叔叔、阿姨們的工作,如理髮師蛋糕師等。走在馬路上,幼兒看到馬路清潔工的工作非常辛苦,每天很早起牀,在人們上班前把馬路打掃乾淨,不管是颳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每天都要上班,用他們辛勤的汗水換來城市的整潔。於是,我們開展了了解“馬路清潔工的一天”活動,讓孩子們零距離接觸、瞭解馬路清潔工。

  二、活動目標

1瞭解馬路清潔工一天勞動的情況,瞭解簡單的勞動工具。

2.初步體驗勞動的辛苦,從小養成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

  三、客座老師:王小東、鄭飛(馬路清潔工人,以下簡稱“鄭”)

  四、活動對象:大班

  五、活動準備

1.聯繫環衛中轉站清潔工阿姨,商量活動內容和方式。

2.幼兒戴上手套、袖套,帶上掃帚、畚箕。

  六、活動過程

(一)認識馬路清潔工。

1鄭:小朋友你們好!我是一位平凡的清潔工人,你們知道我清掃哪裏的衛生嗎?幼:是打掃馬路衛生的清潔工人。鄭:是的,我是每天給人們打掃馬路、清理垃圾的馬路清潔工人

2.鄭:看看我和一般清潔工的打扮有什麼不同?幼:你穿着橙色的反光服;頭戴一頂小黃帽……

3.鄭:爲什麼要帶小黃帽、穿反光背心呢?幼:因爲它們是你的工作服,穿上它們就能讓別人知道你們的工作;可以給你們遮擋太陽……鄭:它們除了可以在烈日酷暑下爲我遮擋太陽外,更重要是小黃帽和反光背心可以給我更多的安全。我們每天在馬路上掃地,車子來來往往很多,小黃帽和反光背心使我們非常醒目。

(二)清潔工人的工作時間。

1.幼:阿姨,你們是幾點上班的?鄭:我們5點鐘開始就要清理馬路上的垃圾2.幼:下雨天你們還工作嗎2鄭:當然。不管是颳風下雨還是炎炎烈日,不管是寒冷的冬天還是酷熱的夏季,我們都要照常工作,連節假日我們也是這樣才能使街道隨時保持乾淨。3.幼:阿姨,這麼長的工作時間,你們不辛苦嗎?鄭:清理垃圾,能節能環保,殺菌除臭,避免引起和傳播疾病。確保大家健康安心地工作、學習、,生活。我們的工作能帶給大家方便和舒適,辛苦也是值得的。

(二)認識簡單的清潔工具

1.鄭:你們平時見過哪些清潔工具?幼:有掃把、畚箕、抹布、水桶、垃圾桶、清潔車……2.鄭:看看我們用到的工具和你們平時見過的有什麼不同?(1)出示掃把,幼兒討論幼:我們家用的掃把比這小,而且要漂亮;這個掃把是竹絲做的,我們用的是很軟的……鄭:因爲我們掃的大馬路上的垃圾面積大,垃圾種類多,量也大,所以必須要用這種大掃把,才能又快又穩地清掃垃圾。

(2)出示畚箕和鐵鍬。幼:畚箕我知道是裝垃圾用的,可是鐵鍬有什麼用呢?鄭:因爲路上會清掃到各種垃圾,輕便的垃圾就用畚箕來裝,但有時會遇到很多大的、重的或難以清掃的東西,就需要鐵鍬來處理了。

(3)引導幼兒觀察清潔車,瞭解其作用幼:清潔車也是裝垃圾的,鄭:是的,因爲畚箕不能裝太多的垃圾,而且我們要沿路一直清掃,不能及時處理掉垃圾,有了清潔車我們就可以把垃圾積累起來,然後統一處理。而且,清潔車用起來方便,還可以放我們清掃用的小工具。

(四)瞭解清潔工一天的勞動。

幼:你們一天要掃多少條街?鄭:我們一名街道清潔工需要負責3800一4800m’的工作面積,但永中街道平均每個清潔工要負擔6000m2以上,一年清理衛生死角130多處,搬運垃圾4043噸,,清運垃圾100多噸。幼:叔叔阿姨真厲害,也真辛苦鄭:所以,平時人人都需要注意公共場所的衛生,才能減輕我們的工作。

(五)幼兒在老師帶領下,認真開展勞動

1.鄭:今天,我發現你們也準備了很多清潔工具,是不是也想體驗一下我們的工作?幼:是的。

2.幼兒分組勞動。

(六)初步瞭解垃圾的處理一一參觀環衛站。

1.鄭:我們今天清理了這麼多垃圾,這些垃圾該怎麼處理呢?幼:倒到垃圾桶裏;燒了它們……鄭:垃圾要經過專門的處理,纔不會再次污染環境,我們先把垃圾運到環衛站,再進行分類處理。接下來我們一起把垃圾運到環衛站吧。

2.觀察工作人員清理垃圾。鄭:首先,我們要將垃圾進行分類,分成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然後由專門人員和機器進行分類處理

(七)小結

師:今天,小朋友們做了一回清潔工人,參觀了環衛站,道清理垃圾的好處,懂得了衛生知識,還學會了自己勞動動。我們要珍惜清潔工人的辛勤勞動,做個講衛生、懂禮貌、不亂亂扔垃圾的好孩子。

七、活動成效“馬路清潔工的一天”活動,讓孩子瞭解了馬路清潔工的主要工作,瞭解了環衛站處理垃圾的情況。當一次清潔工,親身體驗了清潔工人的辛苦和光榮,活動使孩子們懂得了要珍惜清潔工人的勞動成果,從而學會尊敬身邊的勞動人民,做環保、文明的小天使。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走不同腳印的小路,發展走、跑、跳的動作技能。

2、大膽探索不同腳印的不同走法,培養肢體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增強規則意識和團隊合作意識,體驗挑戰成功帶來的愉悅。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一盒,規整排列的全掌腳印、不規整排列的全掌腳印、不同腳印(前掌腳印和後掌腳印)、組合腳印(全掌腳印、前掌腳印和後掌腳印)小路各一條,鞋架兩個,泡沫墊若干,戲水池,毛巾等。遊戲場地佈置如圖: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 師生共同赤腳自由站立在用泡沫板拼成的方形場地上,複習小腳的結構,激發活動的願望。

2、隨背景音樂進行小腳熱身運動:小腳走路好神氣(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小腳跟兒擡起來,腳尖輕輕來走路——長高了;腳尖兒累了歇一歇,翹起腳尖腳跟走——變小丑;小腳小腳真能幹(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

(二)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發揮想象,猜想出腳的不同部位能踩出的不同腳印。

師:用小腳的不同部位走路,印在地上的小腳印就會不一樣,有的是整個小腳掌,有的是前腳掌,有的只是後腳掌。真是這樣的嗎?我們一起來驗證吧。

2、出示不同的全掌腳印小路,鼓勵幼兒大膽嘗試用多種方法走過小路。

(1)排列有序、規整的全掌腳印小路。

規整排列的全掌腳印小路

師總結:這就是全腳掌走路時印在地上的小腳印,剛纔小朋友們用不同的方法走過了這條全掌腳印小路,有的大步走,有的跳着走,有的跑着走,都很平穩。

(2)排列無序、不規整的全掌腳印小路。

不規整排列的全掌腳印小路

師總結:這條全腳掌腳印小路,小腳印有的靠在一起,有的距離較遠。小朋友們用了單腳跳、雙腳跳和小步走的方法走過了靠在一起的小腳印,用大步跨和大步跑的方法走過了距離較遠的小腳印。

3、不同腳印(前腳掌和後腳掌的腳印)的小路。

前腳掌、後腳掌腳印小路

師總結:這條小路上的小腳印,有的是用前腳掌走路留下的,有的是用後腳掌走路留下的,小朋友們用高人走的方法走過前腳掌腳印,用小丑走的方法走過後腳掌腳印。

4、組合腳印(全掌腳印、前腳掌腳印和後腳掌腳印)的小路。

組合腳印小路

師總結:這條小路上有不同的小腳印,小朋友們看着小腳印的模樣變換不同的走路方法,一會兒走,一會兒跳,一會兒高 人走,一會兒小丑走,一會兒快,一會兒慢。

5、遊戲:比一比,看誰快。

教師展示四組由四條小路組合而成的長長的路,幼兒站成四列縱隊,通過競賽的方式鞏固走、跑、跳的動作技能。

師小結:今天,小朋友們用不同的方法、變換不同的動作,快速走完了不同腳印的小路,真是了不起!我們的小腳真的很能幹!

(三)結束部分

1、在音樂的伴奏下,教師和幼兒一起做放鬆活動(播放背景樂):一起背靠着戲水池坐下來,伸直小腿——拍一拍;小手向後撐住地——動動小腳;小腳尖勾一勾,腳背伸直繃一繃,碰一碰;小腳一起向左轉一轉,向右再來轉一轉;左擺右擺,一前一後,動一動,點點頭;慢慢收回小腿,敲一敲,捏一捏;摸摸小腳,撓撓腳底心兒,哈哈——小腳真可愛!

2、幼兒圍坐在戲水池邊,洗乾淨小腳,穿好鞋子,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們的態度積極,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創造力也得到發揮。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親身感受冬天到了,知道冬天很冷,人們有很多保暖的方法。

2、通過觀察冬天的氣候變化,花草樹木的變化,知道冬天的天氣特徵和人們的衣着變化,學會用多種手段表現冬天的特徵。

3、通過親身遊戲活動,讓幼兒知道冬天要多鍛鍊。鼓勵幼兒不怕冷。

4、學習詞彙:冷、暖和。

5、喜歡參與遊戲,體驗。

6、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小皮球、羊角球若干個,每人一條皺紋紙。

活動過程

一、把幼兒帶到戶外找冬天,並帶到沒有太陽的地方進行提問、談話。

1、你站在這裏感到怎麼樣?(很冷)

2、冬天的風吹在身上,耳朵上,吹在臉上感覺怎麼樣?(幼兒自由談論)

3、請每個幼兒將自己的皺紋紙舉起來讓風吹,看看會怎麼樣(風會把皺紋紙吹得很高很高)

4、請幼兒仔細聽一聽:冬天的風有什麼聲音?呼呼的聲音象什麼聲音在叫?(老虎,聽起來讓人害怕)

5、小結:冬天來到了,冬天的風可厲害了,吹在身上很冷。

二、讓幼兒回到教室自由談話。

1、冬天到了,北風呼呼的吹,吹得我們很冷,怎麼辦?

2、想什麼辦法,能使我們暖和起來?(要穿厚厚的衣服,外出時要外套,戴帽子、手套、圍巾;還可以用取暖器、考火、開空調等;還要多運動,多鍛鍊身體)

3、在幼兒園最好用哪種方法?(多運動、多鍛鍊身體,如跑步、跳舞、做操、遊戲等)

三、熱身運動(跳躍、搓手、彎彎腰等活動)

四、戶外活動:發皮球、羊角球給幼兒在操場滾球、追球,跳球,並交代安全問題。

五、等每個幼兒的小手熱呼呼時結束活動。問:現在身子感覺怎麼樣了?(很暖和)是不是還感到冷啊?

六、請幼兒與教師一起收拾好器材回教室。

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讓幼兒園明白冬天時,要多多鍛鍊,不要因爲害怕寒冷,不鍛鍊自己的身體!在幼兒的觀念,他們對冬天的意識不瞭解,不懂什麼叫抵禦寒冷。通過故事,只能夠讓幼兒基本理解冬天,要穿棉襖,不能隨便脫衣服等!針對冬天的體育鍛煉前後身體感受不一樣意識,我還不夠體現出讓幼兒明白,我認爲應該在晨間活動中,多多鍛鍊小身體,懂得抵禦寒冷!

小百科:冬季是四季之一,秋春之間的季節。天文學上認爲是從12月至3月,中國習慣指立冬到立春的三個月時間,也指農曆“十、十一(冬)、十二(臘)月”一共三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