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模板集錦10篇

【精華】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模板集錦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8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模板集錦10篇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童話的主要情節及人物形象特點,初步學習歸納作品的主題。

2、幫助幼兒體驗關愛別人會給自己帶來快樂的情感。

3、幫助幼兒感受美麗、靈巧、光禿禿等詞彙。

4、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5、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瞭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

教學準備:

1、磁鐵活動教具“怪小樹”,小螞蟻,各種形狀的小樹葉及桔子、蘋果、棗子、梨。

2、音樂磁帶。

3、電腦軟盤。

教學過程:

一、討論:樹葉有什麼作用導入本課。

二、分段分層講述故事,引導幼兒討論,幫助幼兒初步感受故事,瞭解故事的主要情節,分段講述故事。

提問:

1、只剩下一片小樹葉的時候,小樹是怎麼想的?

2、小樹會救小螞蟻嗎?它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

3、現在小樹變得怎麼樣了?

4、這棵怪小樹,怪在哪裏?你喜歡嗎?爲什麼?

三、給故事起名字叫《怪小樹》

四、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第二次完整講述故事,進一步引導幼兒熟悉故事,理解故事情節,初步學會歸納主題。

五、討論:

1、故事中爲什麼說小樹是怪小樹?

2、大家想什麼辦法幫助小樹?

(小樹是怎樣變成怪小樹的?)

3、大家爲什麼都願意幫助它呢?

4、如果你來種怪小樹,你希望怪小樹上結出什麼東西?回家以後把它畫下來。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故事中的角色對話。

2.嘗試自主閱讀,能積極用語言、動作等方式大膽表達對故事的理解。

3.知道有朋友關心是幸福的事,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白板課件、電子書。

2.繪本若干。

3.表情圖及字卡。

活動過程:

一、角色導入,引發興趣。

教師:這是誰呀?它的心情怎樣?

二、細緻觀察,猜測講述故事內容。

1 . 閱讀1-5頁,理解故事前半部分內容。

教師:噹噹出去玩的時候遇到了誰?噹噹是怎麼問的?它們又是怎麼回答的?

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進行對話練習。

2 . 自主閱讀,瞭解故事內容。

幼兒與同伴自主閱讀第6頁:它們在幹什麼?引導幼兒按一定的順序觀察、講述畫面內容。

3 . 閱讀7-11頁,理解故事中間部分內容。

教師:當小動物們發現噹噹在偷看,他們會怎麼做呢?你們覺得當當會放棄嗎?那噹噹會想什麼辦法進屋呢?

4 .自主閱讀故事結尾部分。

(1)幼兒與同伴自主閱讀12--16頁。

(2)交流感受。教師:噹噹收到朋友們送的禮物,現在的心情是怎樣的?它會對好朋友說什麼呢?

三、完整欣賞故事。

介紹故事名稱,小結故事中噹噹的情緒變化。

四、自主閱讀,結束活動。

幼兒與同伴完整閱讀,講述故事內容。

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表演區投放表演道具,鼓勵幼兒與同伴創造性地表演。

2.家園合作:鼓勵孩子向父母大膽講述故事《生日快樂》。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傾聽並理解散文詩內容,感受散文詩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2.嘗試按作品提供的線索,想象和仿編散文詩。

3.感受雲彩變化的奇妙,激起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4.願意欣賞散文,感知散文語言的優美,風趣。

5.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與詩文相關的課件、圖片。

活動過程:

一、猜謎引入: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謎語,我們大家一起來猜猜,好嗎?

1.老師念謎面,引導幼兒猜謎。

謎面:一朵棉花糖,想吃夠不到,爲什麼夠不到,因爲它在天上。是什麼?(雲彩)

2.那跟老師一起來看雲彩吧。

(1)看看這朵像什麼?這朵像什麼?還有這個呢?

(2)這天上的雲彩可有趣了,想一想是誰讓他們變的一會像這個,一會像那個的?(風)

二、幼兒欣賞配樂散文詩,初步瞭解詩歌內容。

1.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帶來一首優美的散文詩,就是關於雲彩和風的,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散文詩中的雲彩會變成什麼?

(1)爲什麼說天上的雲彩真有趣?(雲彩能變成很多東西)

(2)誰來說一說雲彩變成了什麼?

(3)雲彩很有趣是風吹着它變的,風兒可真能幹!讓我們來誇誇它們。(風兒、風兒你真能幹!)

2.吹呀吹,雲彩變成小青蛙、小青蛙會做什麼呢?小花貓、小蜻蜓和小花狗會幹什麼呢?讓我們再看一看散文詩。

3.幼兒觀看視頻散文詩《雲彩和風兒》。

三、分段欣賞散文詩,感受散文中優美的意境。

1.吹呀吹,雲彩變成小青蛙、小青蛙做什麼了呢?

2.吹呀吹,雲彩變成小花貓,小花貓是什麼樣子的?學一學小花貓的樣子。

3.吹呀吹,雲彩變成小蜻蜓,小蜻蜓是什麼樣子的?它在幹什麼呀?

4.吹呀吹,雲彩變成了小花狗,小花狗在做什麼呀?

請小朋友看着動畫跟老師一起完整的朗誦一遍詩文好嗎?

四、組織幼兒展開想象,仿照散文的句式嘗試仿編。

1.老師:平時,你們看到天上的雲還像什麼?

2.引導幼兒用“吹呀吹,雲彩變成”的句式說出來。

老師:現在請小朋友象散文詩裏的句子一樣,用“吹呀吹,雲彩變成了……”,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說出來。

3.小白雲變得多有趣呀,你們想不想變成一朵小白雲呀?(想)

4.老師請小朋友先做小白雲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飄的動作,在飄的時候,你們要想好了要變成什麼。等我說“吹呀吹,雲彩變成了……”你就馬上變。

5.來咱們先試一遍,風兒吹呀吹,雲彩變成……,你變成了什麼?在幹什麼?(小鴨、小兔)

6.還想玩這個遊戲嗎?咱們到外面去玩好嗎?(結束)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一、設計意圖:

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童話,寫了五顆豌豆從豌豆莢裏滾了出來,被一個小男孩用玩具槍一顆一顆打了出去。有一粒豌豆滾到了一位生病的小姑娘家的窗前。當小姑娘看到小豌豆發芽、開花時,她很高興,最後病慢慢好了起來。

這個經典童話所蘊涵的意義,對幼兒來說比較難理解,因此,我在教學設計中運用多媒體手段的特點,即畫面有動感、伴有背景音樂,力求創設生動形象的多媒體教學情境,努力挖掘童話故事中蘊涵的語言美、意境美,使幼兒通過欣賞故事,感受到豌豆帶給小女孩的希望和快樂。同時,在活動中啓發幼兒大膽想象,提供幼兒講述的機會,讓幼兒在看看、說說中得到發展並有所感悟。

二、活動目標:

1、認真傾聽並理解故事,願意發表自己的見解。

2、積極思考,大膽想象,連貫講述。

3、能從故事情節和畫面中感受到豌豆帶給小女孩的希望和快樂。

三、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活動過程:

(一)利用多媒體引出主題,並激發幼兒的興趣。

1、出示未打開的“豌豆莢”畫面

提問:這是什麼?裏面有誰?是多少?

2、出示打開的“豌豆莢”畫面,引出故事題目

(出示故事題目“五粒豌豆”)師:這“五粒豌豆”一溜排地坐在豆莢裏,就象小朋友一溜排地坐着。

(二)教師邊演示多媒體課件邊講述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邊播放多媒體課件邊講述故事第一段,瞭解豌豆的變化。

師:一天一天地過去了,豌豆怎麼樣了呢?(播放多媒體課件)

師:小豌豆在豆莢裏有什麼變化?它們覺得世界是什麼樣的?爲什麼?

教師小結:小豌豆生活在狹小的豆莢裏,它們看到的是青綠色、金黃色,所以它們覺得世界也是青綠色、金黃色。

2、教師邊播放多媒體課件邊講述故事第二段,引導幼兒想象並講述豌豆的去向。

師:小豌豆慢慢地成熟了,當它們長得飽滿硬朗的時候,被摘了下來,放進一個口袋裏。最小的豌豆說:“我們當中誰能跑得最遠呢?”。最大的豌豆說:“唉,聽天由命吧!”隨後,它們落進了誰的手中?

(1)播放多媒體課件出示畫面一(小男孩)。

師:小男孩會用小豌豆做什麼?

(2)教師播放多媒體課件畫面二(男孩射豌豆).

師:很快,小豌豆被裝進了槍膛,“啪”豆子射了出去。這五顆豌豆射到哪裏?結果怎麼樣?(幼兒相互交流,然後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交流)

3、教師邊播放多媒體課件邊講述故事第三段,理解最後一粒豌豆的經歷。

師:請你們來聽一聽最後一粒豌豆到了哪裏?結果又是如何?(播放課件)

師:最後一粒豌豆落到了哪裏?發生了什麼變化?看到豌豆慢慢地長大,小女孩是怎麼想的?做了什麼?小女孩的身體爲什麼會好起來?

教師小結:這一粒不起眼的小豌豆,因爲有了它的出現,才使得生病的小女孩點燃了心中希望的火苗,有了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收穫了屬於她的美麗、快樂和健康!

4、完整欣賞故事。

(1)教師:其餘四粒豌豆到了哪裏?結果會怎麼樣?我們來完整地欣賞一遍這個美麗、動聽的故事。

(2)幼兒邊看課件邊完整欣賞故事。

(三)結束

1、師:其餘的四粒豌豆到了哪裏?

2、師:它們落在不同的地方,肯定也發生了各種各樣的故事,我們一起到教室裏去說一說吧。

(幼兒離開活動室)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在理解兒歌的基礎,嘗試認識其中簡單的字。

2、嘗試着用動作表現樹葉飄落的情景,進一步瞭解秋天的季節特徵。

教學重難點:

理解兒歌並認識兒歌中的一些字

教學準備:

1、大的主題牆面環境創設《秋天到了》2、fiash製作樹葉飄落的場景

3、幼兒已經會唱《秋天》的歌曲;幼兒已經熟悉了詩歌《樹葉》

4、根據詩歌內容創設的情景卡(教師大的一份,幼兒人手一份小的字卡、如小螞蟻、小老鼠、小刺蝟、梅花鹿和渡船、雨傘、扇子、餅乾等

教學課時:

教育理論依據(設計思路):

現階段我們正在開展主題活動《在秋天裏》,來園時好多小朋友都紛紛告訴我,有的說“我發現了馬路上有許多的樹葉,飄來飄去的”有的小朋友說“我家門前我也有許多樹葉,我爺爺每天早上都要掃樹葉的。我們的孩子將家裏的或來園時撿的樹葉都帶到了幼兒園裏,樹葉引起了幼兒關注的興趣,在一次的運動活動中,我班小朋友都在玩大型器械,一位小朋友大聲叫起來“看呀,樹上的葉子掉下來了,象只蝴蝶”她的叫聲引來了全班小朋友的`關注,都圍上來看個究竟,他們有的用自己的身體在表現着樹葉飛下來飛上去的情景。教師應關注偶發事件中有教育價值的現象,於是,預設了一次樹葉的活動,《綱要》指出“接觸、瞭解周圍生活環境人、物、事,感受身邊熟悉的科技成果對生活的影響,理解並遵守社會生活中基本的行爲規範”。樹葉是幼兒身邊熟悉的材料,前期已有樹葉飄落的經驗。所以我選擇了樹葉的一次活動。本次活動圍繞小樹葉飄落的的主線,提升幼兒前期一些零碎的經驗,同時將個體經驗轉變成全班小朋友的經驗,從本班幼兒的實際出發,幼兒對日常生活中滲透的一些字興趣教高,而且對字都很敏感,五到六歲的年齡又是認字的敏感期,我們平時在日常生活中也滲透一些文字的認識。所以想通過本次活動,進一步感知秋天樹葉飄落的情景,加深幼兒對秋季樹的季節特徵,同時提高幼兒的表達表現能力,讓幼兒在說說、做做、找找的過程中,培養幼兒記憶能力及認字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引發幼兒感受秋天樹葉飄落的興趣

1、情景導入放映fiash製作樹葉飄落,帶幼兒進入場景

2、提問:樹葉都怎麼了?爲什麼會掉下來呢?

3、唱唱樹葉:秋天的樹葉飄落的樣子是怎麼樣的?我們用好聽的聲音把它唱出來

4、動作表現樹葉:我們用好看的動作把樹葉飄落的樣子表現出來。

5、捕捉個別幼兒的動作:“我發現這片樹葉飄下來的時候她的動作真美,我們一起看看”是

怎樣的?”我們也來學一學

6、幼兒集體表現《樹葉》鼓勵幼兒的不同動作的創作表現

二、引發幼兒聯想到小動物撿樹葉的情景

1、師:樹葉飄下來了,小動物們都去撿樹葉,我們上次還把他們撿樹葉的事情編成了一首詩歌《樹葉》我們一起來念念

2、幼兒回憶詩歌《樹葉》的內容

3、針對幼兒不熟悉的部分重點引導

三、引發幼兒學習詩歌中配對的遊戲

1、師:剛剛這首詩歌你們念得真好,他們第一個來撿樹葉的是誰呢?說了什麼話呢?

師:現在我們把這些撿小樹葉的小動物請出來再給我們表演一遍

2、師生共同操作,先出示文字,讓幼兒猜猜,猜對後再出示相應的圖片

3、師:小螞蟻、小老鼠、小刺蝟、梅花鹿他們說了什麼話?

4、幼兒說出以後文字逐一放在旁邊(渡船、雨傘、花帽、餅乾)

5、師幼一起邊念兒歌邊尋找相應的文字

四、遊戲體驗

1、幼兒人手一份小字卡,邊念兒歌邊操作,師巡視指導

2、教師出示圖片,幼兒尋找出相匹配的字卡,遊戲可反覆進行幾次

3、可在區角活動中投放,進行延伸活動

教學評析:

1、本次活動的一個亮點是充分調動了孩子們的認字興趣。不是讓孩子純碎的去認字,而是培養他們認字的興趣,從孩子們已經熟悉的兒歌入手,兒歌中的小動物又是孩子們關注的焦點,一部分孩子已經認識了部分的字,所以,激發他們想學樂學的願望,本次活動很適合大班的孩子,符合孩子的當前興趣和孩子的興趣需要,對孩子來說也有一定的挑戰。

2、通過本次活動給孩子搭建充分操作的平臺,在操作過程中每個幼兒都有一套操作材料,示範演示有集體操作的,給不同能力的孩子都有表現的機會。平時認字能力弱的孩子在操作過程中興趣也激發了,都大膽的邊念兒歌邊操作,並對照前面的調整着自己的材料,講孩子們被動的局面變成了幼兒積極主動的操作。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有表情的朗誦詩歌,學習詞語“飄落”“融化”,豐幼兒詞彙。

2、能體會詩歌中所表達的愛的情感

3、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4、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5、大膽想象,嘗試講述詩歌的不同發展。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詩歌內容。

2、教學難點:結合詩歌內容讓幼兒理解動畫的意思。

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flash動畫,字卡

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看flash動畫,感受詩歌中說描繪的場景

提問:在動畫裏你們發現了什麼?

二、幼兒完整欣賞詩歌

提問:你們都聽到了什麼?心裏有什麼感覺?

三、幼兒再次欣賞詩歌並配以動畫

提問:小雪花先後飄到了哪些地方,都做了什麼呢?

四、幼兒分段學習詩歌

(1)播放小河畫面

提問:小雪花開始想飄到哪裏?去幹什麼呢?它爲什麼要變成一滴水?

引導幼兒用詩歌裏的話講述出來

(2)播放雪人畫面

提問:然後小雪花想飄到什麼地方?在廣場上它變成了什麼?

是誰堆的雪人呢?小雪人的表情是什麼樣的?

引導幼兒完整講述這一段

(3)播放媽媽的畫面

提問:小雪花最後還想飄到什麼地方去呢?它爲什麼要親親媽媽?

引導幼兒講述

(4)學習理解詞語“融化”“飄落”

五、幼兒藉助字卡學習詩歌

(1)教師邊出示字卡邊唸詩歌

(2)幼兒藉助字卡記憶詩歌內容並體會詩歌中的情感

(3)幼兒在字卡的提示下有表情的朗誦詩歌

六、幼兒講述自己最喜歡詩歌中的哪一句,理解詩歌中小雪花的

與人快樂自己也快樂的情感

七、幼兒發揮想象講述

“如果你是一片雪花,你會飄到哪裏?變成什麼帶給別人快樂呢?

活動設計背景

針對本班幼兒在學習和遊戲過程中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也爲了提高幼兒語言能力及觀察力,特設計了本節活動內容。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7

一、遊戲目標

1、教幼兒學會用各種材料製作各種服裝

2.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創造力和審美能力

3.激發幼兒對美的探索

二、遊戲準備

1.各種舊報紙、舊掛曆、舊塑料袋、一次性的雨衣、檯布、各種彩紙、邊帶、色繩等。

2.收集新穎各異的服裝和少數民族娃娃。

3.剪刀每人一把,漿糊、抹布若干。

三、遊戲過程

1.帶領幼兒參觀“時裝店”,指導幼兒觀察各種時裝和民族娃娃,提示這些服裝的裝飾特點,如對稱、圓、點、邊、條紋、線、圖形、散點、不規律等裝飾的方法。引導幼兒用各種形容詞表達穿着這些服飾的感受,如色彩斑瀾、五顏六色、嬌豔、美麗大方、文雅、簡樸、線條流暢、蕭灑大方等詞。

2.教師幫助幼兒複習一些製作技巧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4.幼兒欣賞作品,教師參與幼兒講評。請幼兒講述:我的時裝是怎樣設計的,用什麼材料和採用怎樣的裝飾特點,體現什麼特色。(高雅、優美、寬鬆、瀟灑大方……)

5.活動延伸:教幼兒如何走臺步,如何展示服裝。請幼兒穿上自己製作的時裝展示給其他老師和同學們看。

四、遊戲評價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8

一、活動目標

1.使幼兒能順序地、連貫地講述小朋友用各種辦法取皮球的事情。

2.引導幼兒學習用較準確的詞表達各種取皮球的動作,如:取、夾、撥、浮等。

3.引導幼兒願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話,說出自己與衆不同的好辦法,發展幼兒的獨創性。

二、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

1.一幅草地背景圖,圖上畫有大樹、洞,活動教具:4個小朋友、皮球。

2.另一幅草地背景圖,內容同上。操作教具:球,一個小朋友手裏拿鉗子,一個拿竹竿,一個拿鏟子,還有一個手裏提着水桶。

(二)知識經驗準備 已有簡單的“浮力”的實際嘗試。

三、活動過程

(一)教師指導幼兒看圖。

1.教師:出示第一幅背景圖,問:“請小朋友看看這是什麼地方?草地上有什麼?”要求說出大樹下有1個又深又窄的洞。

2.出示4個小朋友,給他們起個名字,出示圖片教具皮球,教師操作教具,問:“草地上,紅紅、蘭蘭、明明、寶寶在玩什麼遊戲? 後來發生什麼事?”

3.出示第二幅背景圖,操作“紅紅”用手伸進洞裏去撈皮球。教師:“皮球滾到哪兒去了?紅紅做了些什麼?她取出了皮球嗎?那該怎麼辦?”

4.出示手持各種工具的小朋友。①幫助幼兒觀察圖上小朋友手上的各種工具。②請小朋友說說圖上的小朋友用了什麼辦法,怎樣把球從洞裏取出來的。

(二)幼兒運用新經驗進行講述。

1.師:你們還有什麼別的辦法幫助紅紅、蘭蘭、明明取出皮球?(鼓勵幼兒大膽想像,想出與衆不同的辦法)學着老師的方法講給大家聽。講的時候要注意:①小朋友在取球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 ②什麼人用什麼辦法把球從洞裏取出來?③結果怎樣?要求較爲完整、連貫地講述。在講述過程中,教師繼續幫助幼兒正確使用動詞,操作活動教具。

2.師:剛纔你們幫助圖上小朋友想出了各種取皮球的好辦法,真能幹。但是,如果洞很深,鉗子不夠長,如果用鉤子,鉤子會鉤破皮球,皮球是圓的,不容易取出來。請你們說說哪種方法最好,既簡單又能很快取出皮球?請一名幼兒完整地講述提水取皮球的經過。

四、各領域滲透

科學:科學區佈置材料:“陷阱”若干個,皮球、玻璃球、塑料球、鋼珠、泡沫球若干,讓幼兒在科學區探討:“不同材料的球都能用水使它浮上來嗎?哪些行?哪些不行?爲什麼?你能想出什麼辦法從‘陷阱’裏取出玻璃球、鋼珠?”

五、生活中滲透

教育幼兒在生活中遇到困難要開動腦筋,想辦法克服、解決。

六、環境中滲透

環保牆飾:救小鳥。

七、家庭中滲透

家長與幼兒共同玩智力遊戲“腦筋急轉彎”。

八、活動評價

項目:

目標實現程度:

內容適合程度:

活動設計趣味程度:

幼兒的“三性”表現:

存在問題:

等級:好、中、差(好:100%―80%,中:79%―60%,差:60%以下。)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 能積極參與語言活動,對故事表演感興趣。

2 豐富詞語:東倒西歪,亂七八糟。

3 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大膽推測想象,發展語言表述能力及分析能力。

活動準備

1 物質準備:將故事的前半部分製作成幻燈片,將操場佈置成森林的場景(大樹、房子、草地、河水、大樹旁畫上血腳印直至小河邊),《黑貓警長》的主題音樂,黑貓警長、白貓警士的頭飾,請配班老師扮演大灰狼。

2 經驗準備:觀賞過《黑貓警長》的動畫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故事名稱,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們一起講故事,一起表演故事,你們願意嗎?故事的名稱叫做《這裏發生了什麼事》。(出示漢字讓幼兒認讀)

二、師生共同講述故事上半部分,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東倒西歪、亂七八糟”等詞語

1 教師播放幻燈片講述故事的第一段,提問:小白兔在家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2 教師繼續講述故事第二段,提問:小白兔家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小白兔又到哪裏去了呢?(學習用詞:東倒西歪、亂七八糟)

幼兒:平時小白兔家整整齊齊的,現在小白兔家搞得這麼亂七八糟的,家裏肯定有壞蛋來過,小白兔一定被壞蛋抓走了。

教師:小花鹿很着急,因爲小白兔家一定是有壞蛋來過的,小花鹿馬上會怎麼做?(教師再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幻燈片,從中發現有電話機。)

幼兒:打110找黑貓警長來抓壞蛋。

教師:那麼小花鹿是怎麼向黑貓警長說的呢?(啓發幼兒在向黑貓警長彙報時,把“東倒西歪、亂七八糟”等詞語用進去。)

三、師生共同表演故事的下半段,大膽推測,續編故事

1 教師和幼兒分別扮演黑貓警長和白貓警士。播放《黑貓警長》的主題音樂,引導幼兒學白貓警士騎摩托車的動作來到“森林中小兔子的家”。

2 引導幼兒認真偵察案發現場,尋找線索。

(1)觀察案發現場圖片,引導幼兒討論:這件事究竟是什麼時候發生的?

幼兒1:這件事是剛纔發生的,因爲小白兔家的爐火還旺着呢。幼兒2:這件事是剛纔發生的,因爲爐上的蘿蔔湯還有點熱氣。

教師:白貓警士剛纔說了,爐子裏還有火,蘿蔔湯裏還冒着熱氣,這就說明這裏的事情是剛纔發生的。那麼我們再到屋外仔細找找還有什麼可疑的地方。

(2)偵察周圍現場,教師引導幼兒報告偵察的情況,如“報告黑貓警長,我在xx地方發現了××”,教師注意幼兒語言的規範和用詞的準確。

幼兒1:報告黑貓警長,我在小河邊沒發現什麼情況。幼兒2:報告黑貓警長,我在山洞裏沒發現什麼情況。幼兒3:報告黑貓警長。我們在大樹旁發現了血腳印。

(3)引導幼兒根據發現的線索採取相應的行動。

討論:這是誰的血腳印?小白兔現在會怎麼樣?我們該怎麼做?

教師:警士們,我們沿着腳印去救小白兔吧。(到了小河邊)咦,怎麼腳印不見了?你們發現了什麼?(扮演大灰狼的教師撥弄草叢)

幼兒1:報告黑貓警長,草叢在動,有動靜。幼兒2:草叢是風吹動的。幼兒3:不對,一部分草在動,不是風吹的,是有情況。

“黑貓警長”下令:立即監視草叢。發現動靜馬上行動。(“白貓警士”包圍草叢,救出小白兔,抓出一隻大灰狼。)

(4)請幼兒將剛纔表演的故事用流暢的語言進行講述。

活動延伸

請幼兒把故事的情節簡單地用圖畫表達出來,然後製作成小圖書與同伴進行分享。

附故事

這裏發生了什麼事

在一棵大樹旁,有一座美麗的小木房,木房裏住着一隻可愛的小白兔。一天,天氣真好,小花鹿提着花籃,要去小白兔家做客。他一邊唱着歌,一邊採着花。唱着走着,不一會兒,小白兔的家到了。噯,怎麼小白兔家的門敞開着。小花鹿心裏想:“小白兔肯定會熱情地接待我的。”小花鹿喊着:“小白兔,我來啦!”“咦,怎麼沒有人回答?屋裏怎麼一點聲音也沒有?”

小花鹿把門推開朝屋裏一看,嚇了一大跳。小白兔家裏的桌子、椅子東倒西歪,小白兔最愛吃的青菜蘿蔔湯都打翻在地。小花鹿張嘴直喊:“小白兔,小白兔,你在哪裏,你在哪裏呀?”可是喊了半天還是沒有回答。“奇怪!小白兔到哪裏去了,家裏怎麼會亂成這個樣子的?”

小花鹿急忙跑到大樹旁,打電話給黑貓警長,“嘀鈴鈴……,你是黑貓警長嗎?我是小花鹿,小白兔家出事了,桌子、椅子東倒西歪,小白兔最愛吃的青菜蘿蔔湯都打翻在地,亂七八糟。黑貓警長。你快來,趕快來啊!”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0

活動目的:

1、在看圖講述的基礎上,理解兒歌的內容,並嘗試創編兒歌。

2、能正確發出:“摘”、“啥”。

3、進一步激發參與六一活動的興趣。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活動準備:

圖片三幅,每個幼兒一片“彩雲”。

活動重難點:

理解兒歌的內容,並嘗試創編兒歌

活動流程:提問——學習兒歌——創編

(一)根據圖片內容講述。

老師帶來了三幅畫,你看看圖片上說了什麼?

出示圖片一,提問:你認爲圖片上什麼最美麗?爲什麼?

出示圖片二,提問:你知道小朋友摘下一片彩雲做了什麼?你是怎麼知道的?幫助幼兒發準:“摘”。

出示圖片三,提問:圖片上的小朋友穿上花衣去做啥?你是怎麼知道她穿上花衣慶“六一”的?糾正“啥”的發音。

(二)學習兒歌。

1)老師完整朗誦一遍兒歌,邊朗誦邊指着圖片。

2)幼兒學習兒歌。

3)分組和個別幼兒朗誦。

(三)創編兒歌。

1)給每個幼兒一片彩雲,引導幼兒想象,假如你摘下一片彩雲,你最想做什麼?把你想的方法編進兒歌裏。

2)先請個別幼兒示範。

3)每個幼兒一片彩雲自己練習創編兒歌。引導編號的誘餌,先把自己的兒歌編給好朋友聽。

4)請幼兒大聲地朗誦自己編的兒歌,給大家聽,引導大家相互學習。

5)同伴間相互朗誦自己創編的兒歌。

(四)延伸活動:

回家之後,請爸爸媽媽把你朗誦的兒歌記下來,以後我們再請你教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