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模板集錦八篇

【精華】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模板集錦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模板集錦八篇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兩兩自主閱讀,瞭解故事的主要內容,感知小動物聰明、善良的形象特點。

2.感受閱讀帶來的快樂,樂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培養善於思考、敢於求異的思維品質。

4.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5.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自制小繪本(幼兒人數的一半)、大圖片一套、小盤等。

活動過程:

一、組織談話,導入活動

二、引導幼兒兩兩自主閱讀

1.出示圖書,引導認識圖書的封面、封底和頁碼。

2.引導幼兒兩兩自主閱讀、討論。

三、出示圖書,理解故事情節

1.教師按順序出示書頁,引導幼兒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出示圖(1)師:這是誰呀?它家買了一樣什麼?誰知道蹦蹦牀是什麼樣的?有什麼用呢?

出示圖(2)師:是誰先到蹦蹦牀上去玩了?他跳的怎麼樣?接着又是誰?

出示圖(3)師:猜猜看,下面又是誰來玩了?小刺蝟上去,發生了什麼?

出示圖(4)師:小動物們會對小刺蝟說什麼呢?小刺蝟又是什麼表情?它的心情怎樣?

出示圖(5)師:牛伯伯用膠水和布把蹦蹦牀補好了。

2.提問師:牀補好了。這下,你們覺得小刺蝟還能玩嗎?爲什麼?有沒有不一樣的想法?

3.討論:刺蝟的刺到底有什麼用?

出示圖(6)師:有什麼好辦法讓小刺蝟既能玩蹦蹦牀,又不會把牀戳破呢?

4.引導幼兒瞭解故事的名稱。

四、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並提問。

2.小結:讓幼兒感受小動物們聰明善良的形象特點。

3.出示圖書,組織幼兒兩兩閱讀圖書。

五、延伸活動。

師:老師把圖書放到我們的閱讀區,請你遊戲的時候和好朋友去說一說,演一演這個故事。

活動反思:

以教師爲中心的教育活動常沿着教的思路,以提問的方式控制活動中的幼兒,本節活動遵循幼兒的“學”路實施活動策略。

1、巧變學具,幼兒想說。本節活動把傳統的集體看一幅圖改爲師生共同準備學具,兩個幼兒合用一份小圖片,充分發揮了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而且爲幼兒創設了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環境,讓每一個幼兒都有說的機會。

2、生生互動,幼兒敢說。活動中以幼兒相互提問、自我解答問題爲主要教學形式。因爲提問的幼兒有一個觀察—思考—提出問題的過程,而應答的幼兒有一個傾聽—思考—理解—回答問題的過程,這樣的互動能真正讓幼兒從“學會”到“會學”。

3、教者尊重,幼兒樂說。教者通過創設互動的語言環境,培養幼兒質疑、解疑能力。當幼兒觀點有分歧時,教者沒有急於下定論,而是讓幼兒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尊重幼兒獨到的認識。改變傳統教育中追求統一答案的做法能培養幼兒善於思考、敢於求異的思維品質。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傳統童謠的特點,發現其結構規律。

2、在與同伴的遊戲中記憶童謠,感受傳統童謠的樂趣。

3、嘗試集體續編童謠。

4、理解童謠內容,豐富相關詞彙。

5、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重難點:

學習童謠,感受其特點。

嘗試紡偏童謠。

活動準備:

背景圖片。

活動過程:

一、遊戲:娃娃拍手歌

1、教師:小朋友,老師請你們和我一起來玩娃娃拍手歌。

2、教師帶領幼兒邊念"娃娃拍手歌",邊做動作,"你拍一,我拍一,一個娃娃開飛機。你拍二,我拍二,兩個娃娃洗手帕。你拍三,我拍三,三個娃娃爬大山。你拍四,我拍四,四個娃娃寫大字。你拍五,我拍五,我們大家來跳舞。

二、觀察圖片,初步瞭解新的學習內容

1、教師出示五幅圖片,幼兒觀察教師:請小朋友看一看,圖片上有什麼?它們有多少個?

(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上的動物,說出名稱和它們的數量。)

2、幼兒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每幅圖片上的內容。

教師:它們都在做什麼事情呢?誰能用一句話來說一說每幅圖片上的內容?

(幼兒與同伴相互交流,教師巡迴觀察、傾聽。)

3、集體交流、創編。

教師引導幼兒參與到每幅圖片的討論中,用身體動作、相互討論協商等方式幫助幼兒準確地表達每幅圖的內容。

4、師生共同把五幅圖片上的內容連貫起來編成童謠念一遍

三、初步學習遊戲"拍花籮"

1、遷移已有經驗,引導幼兒嘗試編童謠教師:請小朋友試一試,我們用念拍手歌的方法來念這首童謠,在每一句前面加上"你拍一,我拍一",一直到"你拍五,我拍五"。

(引導幼兒自由嘗試用拍手歌的方式念新童謠。)

2、請個別幼兒在集體中念童謠,共同檢驗幼兒改編情況。

3、集體念童謠兩遍教師:想想看,童謠怎樣記得牢?

(引導幼兒知道童謠每段話的最後一個字的發音有點像,這樣記起來比較容易。第一遍幼兒可以看圖念,第二遍鼓勵幼兒不看圖念童謠。)

四、遊戲:拍花籮

1、教師和一名幼兒示範玩拍花籮的遊戲,其他幼兒一起念童謠。

2、幼兒兩兩結伴玩遊戲教師:想一想在玩遊戲的時候怎樣才能玩得好?

(引導幼兒知道在玩的時候童謠可以念得慢一些,和拍手的速度要一致,而且兩個人念童謠和拍手的速度也要一樣才能玩得好。)

五、活動延伸

請你回到家把這首童謠教給爸爸、媽媽,也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把這首童謠繼續編下去,一直編到十。

教學反思:

以前在課間也和孩子們玩過類似的遊戲,如“兩隻小蜜蜂”,能念又能做的形式非常好,而《拍花籮》是我們中國的經典民間遊戲,我想對於這樣的兒歌遊戲在我們的教學中出現,更具傳承性,因爲它甚至在沒有材料的情況下,就能隨時隨地拈來就玩。可不是嗎?我們好動的小篆朋友也喜歡玩“拍花籮”遊戲,爲了能讓小朋友和他一起玩,他使出了全身自我調節招數,和朋友拍手念兒歌時也能很好控制自己,遵守規則了。再來看看我們班平時難得張口說話的芸芸小朋友,她也在遊戲的過程中,輕鬆自如的和對面的好朋友積極念起了兒歌,也獲得了同伴遊戲、交流的快樂,變得開朗許多。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感受生活中規則的重要性。

2、能積極和同伴團結、互相幫助。知道團結起來力量大。

3、學會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

活動準備:

1、繪本人手一冊

2、教師自制繪本課件

3、幼兒活動前已經進行過繪本的創編活動

4、禁止標誌牌一塊

活動過程:

一、導入師(出示繪本《十一隻貓做苦工》):小朋友們,還記得我們講故事的11只小貓嗎?看,這就是書的封面。這本書的名字是什麼?

二、展開

1、師:我們已經爲這11只小貓編了好多不一樣的故事,現在,我們再來看看這11只小貓還經歷了哪些好玩、有趣的故事吧!

2、師(點擊課件相應畫面13頁):11只小貓一個接一個鑽進了大口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點擊14頁)

3、師:小貓們剛鑽進口袋,口袋就嗖的一聲收緊了。原來這是大怪獸的口袋,它抓走了這十一隻小貓。

提問:你們覺得大怪獸會怎樣對待小貓呢?

4、師(點擊課件15頁):大怪獸把11只小貓抓去,就讓它們做苦工。

提問:大怪獸都讓小貓們做什麼苦工?你們看,小貓們的表情是怎麼樣的?它們的心裏又是怎麼想的?小貓們會一直甘心就這樣做苦工嗎?

提示:大怪獸那麼大,小貓那麼小,請小朋友幫小貓們想想辦法,怎樣才能智取怪獸、脫離苦海呢?

5、師幼一起看19-21頁,揭示小貓們智取怪獸、脫離苦海的方法。

19-21頁:引導幼兒觀察小貓前後表情的變化。

提問:小貓用什麼辦法打敗了大怪獸?

6、猜測故事的結尾提問:回家的路上,小貓們又一次面臨考驗"禁止穿行",它們會怎麼做呢?爲什麼?如果不橫穿馬路,那應該走哪裏?(遷移生活經驗)

7、24頁:揭示故事的結尾

8、完整欣賞故事,經驗提升

(1)完整觀看課件,教師講述故事並鼓勵幼兒跟隨講述。

(2)總結經驗提問:現在你們明白了嗎?爲什麼愉快的旅遊會變成做苦工?從這個故事中你懂得了什麼道理?

三、結束

1、出示"禁止大聲喧譁"的警告牌,幫助幼兒理解。

2、進行自我教育並落實行動走出活動室。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這次幼兒園有個安全教育周的活動,讓我準備關於安全教育的課,我選了一節《怎樣走斑馬線》,從這節活動中發現孩子們對城市的馬路很感興趣,有不少孩子很自豪地向我介紹斑馬線,講紅綠燈的重要性,有的小朋友就告訴我:老師,我爸爸過馬路時闖紅燈了!語言表達特別流暢,由此我抓住孩子們的這一興奮點,讓他們來觀察城市中的建築、設施等,以此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但孩子們對於“城市”的概念還是比較模糊的,怎樣讓孩子更好的積累城市的經驗,我就想到了“野貓的城市”這個故事,《野貓的城市》是一個非常富有童趣的童話故事,故事中的野貓有點自以爲是,它向森林的動物介紹城市的三個特徵:城市裏有斑馬線、城市裏有地圖,城市裏有高樓大廈,但因爲它用了不清楚、不正確的比喻來形容城市,所以讓動物們對城市產生了誤解,以爲城市是一個很疼、很癢、很重的地方。同時大班幼兒的認識水平在不斷提高,具體形象思維佔優勢,並且具有一定的傾聽和語言表達能力,他們對童話故事比較感興趣。所以可以通過故事教學讓孩子更好地認識我們的城市。

教學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知野貓的性格特徵和富有童趣的故事情節。

2、啓發幼兒發現以及糾正故事中野貓所犯的錯誤,訓練幼兒逆向思維和判斷能力。

3、增進對我們的城市的認識和喜愛。

4、願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5、通過加入適當的擬聲詞去感受圖畫書的詼諧、幽默。

教學準備:

1、幼兒對我們的城市有一定的認識。

2、PPT課件《野貓的城市》。

4、字卡:疼、癢、重。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引導幼兒熟悉、理解故事內容,從而發現故事中野貓犯的錯誤。

2、難點:啓發幼兒糾正故事中的錯誤,訓練幼兒逆向思維和判斷能力。

教學過程:

一、興趣導入,引出活動主題。

教師導語:小朋友你們見過貓嗎?(見過)老師這裏也有一隻貓。我們用掌聲把它請出來好嗎?問候。大家好!我可不是一隻普通的貓,是一隻生活在城裏的野貓,是一隻會說話的野貓。

二、出示故事PPT,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並提問:

1、出示PPT1-2提問:

過渡語:你們瞧圖片上有誰?它們在幹什麼呀!小動物們都會問野貓什麼問題呢?(個別動物提問,河馬問什麼問題呢?)動物們圍着野貓問長問短,問城市哪裏有好玩的,哪裏有好吃的。有誰能告訴我“問長問短”是什麼意思?(就是問這問那,表示對城市的好奇.)野貓可得意了,晃着腦袋,東瞧瞧西看看,然後皺着眉頭說:“城市太大了,我們怎能用嘴巴講的清楚呢?讓我來比劃給你們看吧。

2、出示PPT3-4提問:

過渡語:你們瞧野貓會用什麼東西來比劃城市?(斑馬)

師:你們看看野貓會用斑馬來比劃城市的什麼呢?(斑馬線)

師:它會怎樣去比劃呢?(動物們從它身上踩過)

師:小動物從斑馬身上走過去,那斑馬會有什麼感覺呢?斑馬會怎麼說呢?(出示字卡:疼)

3、出示PPT5-6提問:

過渡語:野貓拍了拍腦袋說:城市是一個很大的地方,那它又會用什麼來比劃城市呢?那我們來瞧一瞧。

師:有誰呀?那花奶牛身上的圖案像什麼呢?(地圖)野貓在花奶牛身上畫來畫去,奶牛的感覺是什麼樣的?(出示字卡:癢)(請幼兒互相指一下身體的部位,來感覺一下.)

4、出示PPT7-8提問:

過渡語:野貓想了想說,城市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是哪裏呢?

師:野貓讓小動物們在幹什麼呢?(動物們疊起來)

師:小動物們這樣疊起來像什麼呢?(高樓大廈)看看河馬現在是什麼表情?(眼睛睜得大大的)那它有什麼感覺呢?(出示字卡:重)小朋友們故事聽到這裏了,覺得這隻野貓是一隻怎樣的貓呢?

老師引導幼兒共同小結:故事中的野貓有點自以爲是,用了自己以爲很正確的比喻,來比劃城市,因爲它講述比喻得不清楚,所以讓森林裏的動物覺得城市是一個很疼、很癢、很重的地方,動物們都不喜歡野貓的城市了。

三、完整欣賞故事一遍,進一步熟悉故事的內容。

師:我們的城市真的是一個很疼、很癢、很重的地方嗎?(不是)那野貓是怎樣完整地介紹它的城市呢?

師:野貓比劃的城市恰當嗎?

教師小結:其實我們的城市是一個很美很美的地方,是一個先進的城市。

四、拓展延伸:

有一天,城裏來了一輛汽車,從車上下來許多小朋友,假如是你從那輛汽車上下來,你會怎樣介紹我們的城市?(出示PPT10)

五、總結:

我們的城市是旅遊城市,是一個經濟發達的城市,希望小朋友們都用恰當的比喻向別人介紹我們的城市。

附參考故事《野貓的城市》:

森林裏住着許多動物,它們都沒有見過城市,很想知道城市是什麼樣子的。

有一天,從城裏來了一隻野貓,動物們見了,一起圍着問長問短,想請它說說城市的事情。

野貓可得意啦。它搖晃着腦袋,東瞧瞧,西看看,然後皺着眉頭說:“城市太大了,我怎麼能用嘴巴講得清楚呢?”忽然,它拍拍腦門,“有了,讓我來比劃給你們看吧!”

野貓先讓斑馬躺在地上。它告訴動物們,城市有許多馬路,人們過馬路,要踩着斑馬線走。接着,它就帶領所有的動物從斑馬的身上走了過去。斑馬躺在地上覺得受不了了,站起來踢踢腳,說:“看來城市是一個很疼的地方。”

野貓又叫小鹿馱着它,站到了花奶牛的身旁。它對動物們講城市很大很大,有一種地圖就像花奶牛身上的圖案,這一塊那一塊表示不同的地方。野貓邊說邊用手指在花奶牛身上畫來畫去。花奶牛忍不住呵呵地笑着躲開它,說:“看來城市是一個很癢的地方。”

野貓想了一想,又拍拍腦門說:“對了,城市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城市裏的房子很高很高。”爲了說明這一點,它讓大河馬站在最底下,花奶牛站在大河馬身上,斑馬站在花奶牛身上,小鹿站在斑馬身上,他自己就站在小鹿身上。河馬馱着這麼重的東西,就咕嚕着,看來城市是個很重很重的地方。

野貓講的城市沒人要聽了,森林裏的動物都不喜歡野貓的城市。

有一天,一輛城裏的汽車開進了森林,車上下來了許多小朋友。動物們遠遠望地着他們,都在想一件事:“城市真的像野貓講的那樣嗎?”

活動反思:

在活動目標的指引下,我做到了充分備課,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有以下幾方面值得肯定:

第一,教師的情緒飽滿,態度積極,始終以微笑的面容對待孩子,無形中給孩子一種精神的鼓舞,因此孩子們能充分施展自己,把自己知道的都說出來與老師分享,一種積極互動式的良好師生關係奠定了本節課成功的關鍵。

第二,教師語言簡練,聲音甜美,充分發揮了語言課的特點。教師能通過自身的示範,給孩子的語言起示範引導作用。同時,老師能對幼兒的回答作出應答,不斷鼓勵幼兒積極思考,因此孩子們思維活躍,踊躍發言,達到了語言課的目標:想說、敢說、有機會說。

第三,此活動教師物質準備充分,掛圖色彩精美、精緻,動物圖片逼真,因此老師操作起來非常吸引幼兒,所以他們聽得很仔細。課件動畫也很有特色,在課件的引導下,幼兒更積極地思考問題,又加深了對故事的理解,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第四,活動設計難度層層遞進,符合幼兒認識事物的規律。各個環節環環相扣,非常有層次性、條理性。當講第一遍故事時,能讓幼兒記住故事的名字及故事中的人物。當看課件時能更深一層的提出問題。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不斷解決一個個問題,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加強,發展了幼兒連貫的語言。

第五,老師能將拋出的問題想辦法引導幼兒理解、回答。在引導幼兒回答“野貓的`城市裏有什麼?斑馬、花奶牛、河馬分別說城市是什麼樣的?”時,老師進行很流暢,主要是聯繫生活中的例子。孩子們自始至終是活動的主體,這也充分看出教師以人爲本的思想。讓幼兒說一說、看一看、想一想,把複雜問題簡單化,給孩子們以正確的概念。

第六,把童話故事遷移到我們所生活的城市,讓幼兒從觀察身邊的城市做起,愛我家鄉、愛我中華,情感目標得到再次昇華。

縱觀整個教學活動,我也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作爲語言課,我選擇的方式就是掛圖欣賞、課件強化、師幼複述,沒有想出更經典的更活潑的方法來,所以這是一個困繞我的大問題,這樣就讓課顯得沒有新意、沒有亮點。

第二,在活動過程中,解決最後一個問題“城市真的像野貓講的那樣嗎?”時,老師沒有解決好幼兒生成的問題。其實當老師拋出問題時,幼兒就開始思考、回答,只是幼兒回答不沾邊,而老師又沒有引導好,所以越扯越遠。老師預設的問題與孩子生成的問題怎麼銜接,是迫切需要解決的。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

讓幼兒仔細觀察圖片上人物的表情動作,發展幼兒思維的流暢性和敏銳性,並學會運用新詞:踢、滾,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二)情感目標

教育幼兒與同伴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三)人格目標

鼓勵幼兒認真觀察,大膽表述,追求獨特性,引導幼兒向獨創性方向發展。

二、活動準備圖片一套:圖①,小欣在踢毽子。圖②,小欣的毽子擱在樹上。圖③,小明一邊玩滾圈一邊走來。圖④,小明把毽子還給小欣。實物投影機。

三、活動過程

(一)引入課題。

(二)幼兒自由排圖講述。

1.發給幼兒每人四張圖片。師:這裏有幾張圖片?每張圖片講什麼?

2.師:請你們把圖片排好順序,編成一個故事。

3.幼兒排圖講述,教師巡迴引導。

(三)講述,交流,互動學習。

1.出示實物投影機,請個別幼兒把自己排圖的方法和編成的故事告訴大家。

2.鼓勵幼兒質疑,教師解答。

3.結合學詞:踢、滾,教師質疑,幼兒解答。

(四)幼兒排圖講述。

1.幼兒變換圖片位置,編出不同的故事。

2.教師注意提示幼兒編故事的連貫性、邏輯性。

3.請幼兒兩人一組,輪流把自己的故事告訴同伴。

(五)品德教育。師:你喜歡誰?爲什麼?

(六)講評,議論。

幼兒評:誰的故事編得最好,爲什麼。

教師出示評價表評價。

四、各領域滲透社會:在活動區擺放有關團結友愛的圖片,開展角色遊戲,教育幼兒與同伴友好相處。

五、生活中滲透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幼兒關心他人的良好行爲。

六、環境中滲透將圖片放在語言區,配上文字卡片讓幼兒複習、鞏固。

七、家庭中滲透培養幼兒關心他人的品德。

八、活動評價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意,學習朗誦古詩。

2、感受古詩中朋友之間的友誼,學會和同伴友好相處。

3、通過閱讀小圖、上下圖的對比觀察,瞭解故事的情節,通過一組圖片排序,瞭解故事情節的發生和發展,培養細緻觀察和較完整表述能力。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活動準備】

畫有古詩情節的圖片一幅,動畫視頻,配樂旋律一段。

【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的好朋友是誰?你們一起做過什麼有趣的事情?

古代有個詩人叫李白,他和好朋友發生了什麼故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二、欣賞古詩。

1、觀看動畫或PPT,初步感受古詩意境。

提問:故事中的兩個好朋友,他們在幹什麼?(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李白到好朋友汪倫家裏去做客。他們一起喝酒,作詩,兩人非常開心。幾天後,李白要乘船回家了,汪倫很捨不得李白,於是就在岸邊送李白。

2、教師有表情,有節奏的朗誦一遍古詩,請幼兒欣賞。

師:故事裏有一首小詩,請小朋友們豎起耳朵,仔細地來聽一聽。

提問:這首詩的題目是什麼?作者又是誰?

師:其實,這是一首贈別詩。是李白送給好朋友汪倫的詩。接下來,我給小朋友來解釋一下,這首詩的意思。

3、出示圖片或PPT,講解古詩大意(譯文口語化)。

李白乘着小船將要離開的時候,突然聽到了岸邊有人一邊唱歌,一邊用腳打拍子,告別的聲音。李白轉過頭去一看,原來是好朋友汪倫啊。李白非常感動,他覺得,這桃花潭的水即使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倫對我的情義深。

4、在初步理解古詩的基礎上,再次欣賞古詩。

師:意思明白了嗎?好,老師再來念一念,這一遍,請小朋友自己用心記一記,等一下,我們自己也要來學習這首詩。

三、教師指導幼兒學習誦讀。

師:你記住了哪一句詩?請你念一念。

1、教師指導學習單句古詩。

師:好,接下來,請你們跟着老師,整首古詩一起學一學,念一念。

2、請幼兒集體朗誦。

3、請幼兒分組朗誦。

4、請個別小朋友朗誦。

5、配樂齊朗誦。

四、聯繫生活,情感昇華。

提問:我們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那好朋友之間要怎樣相處呢?(幼兒回答)

教師小結:小朋友之間要友好相處,不可以打打鬧鬧,玩玩具要知道分享……

結束語:好了,請小朋友找到自己的好朋友,我們一起友好地去外面戶外活動吧!

附古詩《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活動反思:

古詩教學對學生來說是比較枯燥、乏味的,學生能比較流利地背誦,但對古詩的背景、詩人的感受是很難理解的。對教師來說古詩教學不好把握,講解多了,學生不樂意接受,結果是把一篇篇充滿着深刻意蘊、豐富情感和詩情畫意的古詩文肢解得支離破碎。這次的古詩教學,一開課,我巧妙地利用學生喜歡的歌曲進行,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很快便進入了學習古詩的意境。學習古詩首先就要帶領學生看到詩人所感的那個場景,才能由此進入詩意的境界,誘發學生的情感。我運用故事引路,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本次教學中,我還藉助音樂、課件,讓孩子們進入了詩所描繪的景象之中;在此基礎上,引導孩子們去看、去想、去說、去聽、去悟。學生的思維在擴張,認知在深化,每個孩子眼中有畫,心中有景,此時此刻他們的情感也在不斷積澱、不斷昇華。“世間離別情萬種,多有詩人訴心聲。”課堂上我緊緊圍繞“離別”這一線索,去渲染、去感受,讓學生深深地去體會這離別之情。有人認爲“詩歌是情感的藝術,多媒體的介入,由於師與機、生與機的交流,往往會削弱流動在師生之間的情感”。其實不然,假如教師能把握住“朗讀”這座橋樑,就能讓多媒體成爲“情感交流”的媒介。所以本節課的教學,我把朗讀訓練貫穿教學的始終,第一步先自讀詩歌,懂得詩歌的大意;第二步進行解詞析句再品讀;第三步感情朗讀,最後熟讀成誦。

教學中,我努力的創設情境,“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淪送我情”這一詩句包含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如何讓學生體會?除了讀還是讀,我通過指名讀、引讀、範讀、齊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想象畫面,在讀中體會情感,體會作者的內心世界——由難過轉爲驚喜,再由驚喜轉爲感動不已,通過朗讀表達出詩句蘊含的感情。不斷努力引導學生走進文本。送別是我國古詩一個永恆的話題,除了這首《贈汪倫》以外,還有許多感人肺腑的離別詩,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課上我還提供了幾首送別詩讓學生欣賞、感悟: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友人》、高適的《別董大》、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王勃的《送杜少俯之任蜀州》、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結合課前收集到的離別詩進行交流,最後我設計了“課外積累,個性飛揚”這一環節,讓學生進行課外拓展學習,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一節課下來,老師不能平復自己的情感,可惜的是情緒激動的不是那些學生。我不是學生,所以我不知道最後學生究竟有了怎樣的情感。是的,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有了情感的變化,在老師的指導下,也有了立竿見影的朗讀效果。那學生是不是就真的被打動了?看看學生的表情,聽聽學生的話語。歷史遙遠而又不遠,情同此心,心同此理,我想學生應該能夠被打。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認讀"風"、"雲"、"雨"、"雪"等漢字,感知漢字的基本規律。

2.通過猜謎語、討論等活動,認識各種自然現象,豐富知識和詞彙。

3.積極參與遊戲活動,對識字活動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1."風"、"雲"、"雨"、"雪"圖片以及相應的漢字卡片。

2.其他自然現象的圖片以及相應的漢字卡片3.圖片《風來了,雨來了》。

活動過程:

1.通過猜謎語的方式,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念雨、風、雪、雲的謎面。

千條線,萬條線,落到河裏看不見。(雨)飛過戈壁沙遮空,飛過大海波濤涌,飛過森林鳥雀驚,飛過花園亂花叢。(風)一片一片又一片,不是糖來不是面,冬天有時滿天飛,夏天一片也不見。(雪)忽然不見忽然有,像龍像虎又像狗,太陽出來它不怕,大風一吹它就走。(雲)幼兒猜謎底,教師出示相應的圖片。

2.出示漢字卡片,嘗試認讀相應的漢字。

教師:上面是謎底的圖片,下面是表示謎底的漢字,請你猜一猜下面的漢字。

教師先請個別幼兒讀漢字,再帶領大家一起認讀漢字,注意糾正幼兒不準確的發音。

3.組織幼兒討論,瞭解各種自然現象,感知相應的漢字。

教師:除了"風、雲、雨、雪"這四種自然現象,你還見過哪些自然現象?

教師鼓勵幼兒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講述,如雷、電、彩虹等。教師出示漢字卡片,並帶領幼兒讀一讀。

教師小結:小朋友真能幹,不僅能說出許多自然現象,而且還知道這些自然現象可以用文字記錄下來。

4.開展閱讀活動,感知漢字的基本規律。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漢字卡片"雨"和"雪"。

教師:這是什麼漢字?這兩個漢字有什麼相似的地方?爲什麼有"雪"和"雨"字頭呢?

5.豐富關於天氣方面的詞彙。

出示漢字"風",教師:這是什麼漢字?你見過或知道有什麼樣的風?教師在黑板上記錄並帶領幼兒閱讀。

出示漢字"雲",教師:這是什麼漢字?你見過或知道有什麼樣的雲?教師在黑板上記錄並帶領幼兒閱讀。

6.閱讀遊戲"風來了,雨來了"。

教師出示圖片,共同閱讀兒歌畫面。

教師帶領幼兒朗誦兒歌,並帶領幼兒學習兒歌。

教師介紹遊戲玩法:幼兒看教師手中出示的漢字卡片並讀出漢字,如果出示的是"風"就說"風來了",出示的是"雨"就說是"雨來了"。當四個漢字唸完後,繼續念兒歌做動作,當唸到"屁股"時,大家可以任意做一個動作或造型,不能說話,也不能動,誰動了,遊戲重新進行。

幼兒開展遊戲2到3遍。

7.教師出示其他自然現象的圖片,帶領幼兒創編兒歌。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感知三句半的形式美和韻律美。

2、能圍繞“拜年”這個主題,嘗試仿編三句半並進行大膽表達。

3、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體驗拜年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恭喜》的動畫,鑼鼓一副,三句半的圖標、祝福的話漢字卡片。

活動過程:

1、播放《恭喜》動畫,導入課題: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動畫片,想看嗎?

師:好看嗎?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恭喜誰?恭喜什麼?(心想事成、萬事如意、新年快樂、眉開眼笑、中頭彩、樂開懷。)

2、採用平行示範的方式引導幼兒講述祝福語

(1)教師:我也喜歡歌曲裏“新年快樂,萬事如意,恭喜恭喜”的祝福,(出示字卡)。

(2)你喜歡過年嗎?你是怎樣給人們祝福的?(學一學福娃祝福恭喜的樣子,並出示相應的字卡),引導幼兒分別說說什麼樣的祝福話可以對誰說?

3、出示三句半的圖標,初步感知三句半的形式美和韻律美。

(1)師:今天我帶來了一首《拜年》的三句半,你們想聽嗎?

如:新年到,新年到,敲鑼打鼓真熱鬧,我們大家上臺來,拜年啦!你敲鑼呀我打鼓,來給爺爺拜個年,祝爺爺福如東海,恭喜恭喜!你敲鑼呀我打鼓,來給奶奶拜個年,祝奶奶壽比南山,恭喜恭喜!你敲鑼呀我打鼓,來給爸爸拜個年,祝爸爸工作順利!恭喜恭喜!你敲鑼呀我打鼓,來給媽媽拜個年,祝媽媽心想事成!恭喜恭喜!你敲鑼呀我打鼓,來給小朋友們拜個年,祝你們學習進步,恭喜恭喜!

(2)老師剛剛唸的是什麼?給誰拜年的,祝福什麼?你最喜歡老師唸的哪一句?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帶領幼兒念兩遍)

(3)你有什麼地方聽不懂的話?讓我們一起來幫助他。

(4)看圖完整地朗誦二遍三句半。

4、看圖標創編三句半。

(1)你們喜歡過年嗎?那麼你在過年的時候會給誰拜年、祝福什麼呢?請你來編一段拜年的三句半。

(2)根據幼兒的回答,在原來的圖標上粘上祝福的話。並讓幼兒集體來念一念。(鼓勵幼兒大膽地表述自己創編的三句半。)

5、給老師拜年。

師:剛剛有的小朋友很主動,能大膽地告訴大家自己編的三句半。今天我們班來許多老師,你想給她們拜年嗎?祝福老師什麼?現在,請你們把自己編的三句半念給她們聽一聽。

6、延伸活動:三句半表演《拜年》。

語言活動反思——怕癢的紅布頭

“癢”雖然是一種生理反應,但結合在生動形象的文學情景之中,別具詼諧、滑稽的意味。幼兒在歡快的氛圍中,宣泄了鬱悶,鬆弛了心緒,體驗到從生理到心理的舒暢、愉悅。活動《怕癢的紅布頭》一開始我就和嵐嵐合作表演故事的第一部分,通過這樣的情景表演方式,讓孩子們直觀、形象的認識了“癢”與“笑”的聯繫,接着我讓幼兒兩人一組合作表演這一部分,幼兒體驗着故事的情節的有趣和癢癢喚起的“笑” ,以及疏泄鬱悶的心理感受。活動第二部分是理解故事的第二部分,由於有了第一部分的鋪墊,孩子們很快就理解了。當我問:“紅棉襖碰到脖子、碰到身上,小豬癢的怎樣?”幼兒回答:“小豬癢的舒服、癢的痛快。”當我問:“小豬的朋友們穿上紅棉襖後怎樣?”幼兒回答說:“癢的舒服,癢的痛快。”當我又問:“爲什麼大家都喜歡這種癢癢的味道?”孩子們都說:“因爲癢的舒服,癢的痛快,癢的開心。”輝輝還說:“我們聽了這個故事也很開心,很舒服。”最後一個環節“誰穿了紅棉襖”更是把活動推入了高潮,它以遊戲的形式帶幼兒進入了氛圍,有了更爲真切的體驗,在“嘻嘻嘻,哈哈哈”笑聲中我們結束了。

本節課不足之處就是在第一環節兩人合作表演時,有個別幼兒沒有參與,如果都參與表演的話,那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就更透徹,也就更能體驗“癢”這一生理反應令人發笑、舒暢的感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