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通用23篇)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通用2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5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通用23篇)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漢字,太陽、月亮和星星。

2.幼兒能夠準確掌握漢字的字音、字形和字義。

3.引導幼兒感受一天時間的飛逝,知道時間的意義,懂得珍惜時間。

二、活動準備

1.《清晨與夜晚》的PPT

2.幼兒用書

3.教師自制字卡

三、活動過程

1.教師播放教學PPT,引導幼兒進入活動的主題,觀看PPT中圖畫內容,展開討論。

(1)小朋友們,你們看看圖畫中的小猴子在什麼地方?它在做什麼呢?

(2)你們知道這是一天中的什麼時間嗎?你是怎麼知道的呢?

(3)圖畫中的小熊又在做什麼?

(4)小朋友們你最喜歡一天中的什麼時間?爲什麼呢?

2.教師繼續播放PPT,帶領幼兒進入寶寶識字樂園環節,展開本次公開課的識字活動。

(1)教師引導幼兒閱讀文字,並利用圖片認識字寶寶們。

(2)教師點擊播放星星、太陽和月亮的圖片,看看會出現什麼有趣的東西?

(3)教師講解出現的漢字寶寶的含義是什麼,引導幼兒感受圖片和文字之間的關係。

3.教師帶領幼兒進入識字活動,點擊PPT引導幼兒運用聯想記憶的方法來認識漢字寶寶。

(1)教師點擊PPT,小朋友們請看,太陽是什麼形狀的呢?它會在什麼時候出現?

(2)你觀察過天上的月亮嗎?月亮會有什麼變化?

(3)請看看畫面上的星星是什麼形狀的?

(4)你們覺得一天的時間過得快不快呢?你們是怎麼度過一天時間的?

4.教師帶領幼兒讀漢字,幼兒跟讀漢字寶寶。

5.教師講解漢字寶寶的意思,幫助幼兒可理解和記憶漢字寶寶、

四、活動延伸

回家之後,小朋友們可以和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起認識太陽、月亮和星星,一起探索時間和時辰的含義。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故事中的主要對話。(重點)

2、能較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及故事中的角色對話。(難點)

3、樂意參與角色扮演活動。

【活動準備】

圖片、玻璃杯一個,PPT展示圖棒棒糖一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出示棒棒糖,引入活動。

師:看看老師帶來了什麼?棒棒糖是什麼味道的呢?

2、這根甜甜的棒棒糖是小熊的。它和小熊有一個好聽的故事呢,大家猜猜,它和小熊會發生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3、師:小熊和棒棒糖到底會發生什麼故事呢?我們一起來聽聽。

二、欣賞故事,感受小熊的心情變化。

1、幼兒邊聽故事邊欣賞PPT。

(1)小熊碰到朋友時爲什麼藏起了棒棒糖?(不想拿出來和朋友一起分享)

(2)小熊先遇到了誰?(出示小魚圖片)遇到小魚後,小熊馬上把棒棒糖放在哪裏了?(背後)小魚對小熊說了什麼?小熊是怎麼說的?

(3)小魚遊走了,誰又來了?(出示小螃蟹)小熊馬上把棒棒糖怎麼樣了?小螃蟹對小熊說了什麼?小熊是怎麼說的?(讓幼兒來學習說小螃蟹與小熊的對話)

(4)小螃蟹遊走了,誰又來了?(出示小烏龜圖片)碰到小烏龜後,小熊又把棒棒糖怎麼樣了?這回,小烏龜對小熊說了什麼?小熊又是怎麼說的?

2、師:水裏的朋友都遊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吃,周圍一個朋友都沒有,小熊心裏怎麼樣了?爲什麼?(難過,朋友都走了,周圍一個朋友都沒有,都不和他玩了)

3、小朋友們有好東西會和大家分享嗎?(會)那你們的好朋友一定很多!小熊知道自己錯了,可是,怎樣能讓河裏的朋友嚐嚐棒棒糖的甜味呢?誰來幫幫小熊。

三、小朋友們想了怎麼多辦法,小熊自己也想到了個更好的辦法,它把棒棒糖放在水裏。

(1)棒棒糖放到水裏會怎樣呢?(融化)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攪拌攪拌,甜甜的棒棒糖融化了,水就變成什麼味道啦?

(2)用什麼辦法可以讓棒棒糖溶化得快一點呢?(攪拌)(河水變甜了,水裏的朋友都出來了,都喝到了甜甜的河水,它們又成爲了好朋友。)

四、分角色表演

1、老師的故事講完了,誰想來扮演這些小動物,表演給大家呢?

2、大家都想來表演,那我就要來看看,誰表演的好我們就請誰來表演。

3、分角色:如一組扮演烏龜,二組扮演小魚,三組扮演螃蟹,四組扮演小熊。

4、教師講述,幼兒角色扮演對話。

5、師:大家表演的都非常好,老師準備了很多圖片,你想扮演哪個角色,就選哪張圖片和旁邊的小夥伴說一說。

6、幼兒自由選擇圖片講述。教師適時輔導。

7、請幼兒按自己選擇的角色坐下,分組集體表演一次。

六、教師小結:大家表演的都非常好,那如果小熊再有一根棒棒糖,小熊會怎麼做?我們下節課再來表演!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 篇3

【活動背景】

我班是新生班,幼兒年齡及發展水平不均衡,尤其在繪畫方面,幼兒基礎水平差,不會畫,不敢畫。通過本次活動,初步培養幼兒對繪畫活動的興趣,並能大膽,自由作畫,充分發揮想象力,將自己的思維和想法用繪畫形式表現出來,體驗繪畫的樂趣。

【活動目標】

1、體會手的運動方向的變化帶來的線條變化,學習有控制的地用筆。

2、嘗試用筆在紙上畫各種線條,練習用不同的線條表現對事物的感受。

3、激發幼兒大膽創作,感受繪畫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激發幼兒用線條大膽表現對事物的感受。

【活動準備】

每人一尺毛線記號筆水彩筆作業紙白板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甩線條

用遊戲引入:

1、手指遊戲

2、毛線跳舞

(1)教師用毛線甩出各種線條,幼兒觀察並感受手的運動帶來的線條的變化。

(2)幼兒用手指書空畫一畫。

(3)幼兒和老師一起甩毛線。

(4)師小結:線條隨手的運動而變化。

二、基本部分——畫線條、變線條

1、教師出示“神筆”在紙上畫各種線條,幼兒比較後說說不同的線條像什麼,給人的感受是什麼?

2、請幼兒拿出“神筆”在紙上隨意畫線條,體會手、筆、紙之間的關係。注意指導幼兒的握筆姿勢及坐姿。

3、幼兒對筆和紙有所熟悉之後,引導幼兒用不同的線條表現對事物的感受。

4、鼓勵幼兒發明創造新的線條表現各種物像。鼓勵幼兒互相交流,增加創作的樂趣。

三、結束部分——說線條

請幾名幼兒展示作品,談自己的想法,大家  四、延伸活動——體遊“會跳舞的毛線”

教師甩毛線,幼兒扮“毛線”在我的指揮下“跳舞”。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爲幼兒創設了一個寬鬆、自由的心理環境,允許幼兒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自由的畫,激發幼兒創作願望,體驗到了繪畫的樂趣,較好地完成了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並嘗試了繪畫教學的新思路——教師樂教,幼兒樂學。本活動受到聽課老師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打擊樂活動中感受與同伴合作演奏的快樂。

2、結合動作總譜學習用身體動作表現樂曲。

3、初步嘗試使用不同樂器合作一致地進行演奏。

活動準備:

1、動作圖譜一張;樂器:響板、碰鈴、鈴鼓若干;樂器聲音卡四張;

2、幼兒分三組,座位爲馬蹄形,樂器先放在幼兒椅子底下。

活動過程:

1、幼兒聽音樂《小紅帽》進入活動,初步感知音樂。

2、結合圖譜,幼兒學習身體動作,進一步感受理解音樂結構。

(1)教師:剛剛我們聽到的是什麼音樂?聽到這首音樂,你心裏感覺怎麼樣?

張老師聽到這首音樂也感覺很快樂,我還把我的快樂畫下來了,你們想看嗎?

(2)教師聽音樂結合圖譜,完整做身體動作。

教師:用圖畫的方式來表現音樂,這叫圖譜。你在圖譜中發現了什麼?

這些圖畫表示什麼意思?可以怎麼做動作?讓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3)幼兒集體看圖譜做身體動作,教師哼唱。

(4)幼兒集體隨音樂看圖譜做身體動作一遍。

(5)幼兒分三組隨音樂做身體動作。第一組跺腳,第二組拍手,第三組搖手、拍手。

(重點指導第三組幼兒學習最後兩樂句的搖手、拍手。)

3、出示樂器,學習樂器演奏,進一步感知表現音樂。

(1)出示樂器:響板、碰鈴、鈴鼓。知道其名稱和演奏方法。

教師:小朋友們玩得很開心,小樂器也想出來玩了。看看,這是誰?它可以怎麼演奏?

(2)出示樂器卡,貼到圖譜相應的地方。

(3)教師哼唱,帶領幼兒分組徒手演奏第一遍,重點指導鈴鼓組的幼兒學習搖奏和拍奏的方法,並弄清楚什麼地方搖奏,什麼地方拍奏。

(4)教師哼唱,幼兒分組徒手演奏第二遍,重點指導樂曲最後一句三種樂器的齊奏部分。

(5)發放樂器,幼兒聽音樂演奏樂器第一遍,提醒幼兒注意樂器的使用規則。

(6)幼兒聽音樂看指揮演奏樂器第二遍,提醒幼兒注意看教師指揮。

4、幼兒有序地收拾樂器,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教師引導幼兒換組,交換樂器演奏樂曲。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 篇5

目標:

1初步感知理解的主要內容,豐富詞彙:愛護。

2初步學習有表情的講述。

3體驗動物們愛護小花的情感,產生愛護大自然的情感。

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歌曲《我愛我的小動物》。

2一朵小花。

過程:

1出示一朵小花,引出主題。

(1)教師:這是什麼?你喜歡它嗎?我們把它插在我們班級的花瓶裏吧。你們知道嗎,在草地上呀也開出了一朵美麗的小花,小花小花這麼小,誰能看見呢?誰會愛護它呢?

(2)教師引導幼兒看書,邊聽邊思考問題。

2教師完整的講述,並等待幼兒跟着講述。

教師和幼兒一起看書,邊講述,啓發幼兒給取個名字。

3採用提問的方式,鼓勵幼兒豐富情節。

(1)田野裏的小花還有誰會看見呢?它們會愛護它,關心它嗎?

(2)如果你看見一朵小花,你想怎麼做?你對它說什麼呢?你想怎麼關心愛護它呢?

4表演《一朵小花》

(1)教師佈置一朵小花場景,教師:我們小朋友都扮演愛護小花的動物。

(2)音樂起,教師引導幼兒扮演蜜蜂,青蛙等小動物。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 篇6

【情況分析】

中班的幼兒已有了粗淺的幾何概念,這一階段的幼兒能正確地認識圓形、三角形、正方形,但他們不是從這些形狀的特徵來認識,而是將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體相對照。因此,我設計了《漫遊魔術王國》的活動,讓孩子在遊戲探索中對圖形產生興趣,並通過觀察、比較、想象、動手等,感知不同圖形的不同特徵。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比,讓幼兒感知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徵,能夠區分三種幾何圖形。

2、通過創設愉悅的遊戲情節,運用多種感觀來調動幼兒的思維、想象能力,發展幼兒的觀察力。

3、激發幼兒探索的慾望。

【活動方法】

以遊戲法爲主,結合操作法和講解演示法。

【活動重點、難點】

圓形和方形的認識和區分。

【活動準備】

1、三種幾何圖形若干。

2、幾何圖形拼組成的圖畫。

3、魔術箱、魔法棒。

4、小鴨、小狗、小蜜蜂的教具。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教師帶幼兒做手指遊戲,集中幼兒的注意力。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到魔術王國去,那裏啊,會變出好多好多有趣的東西,好了,我們先來做個小遊戲,看哪個小朋友表現得最好。”

(教師做示範):“捏攏,放開;捏攏,放開;小手背起來。”

(二)中間部分:用遊戲的方式讓幼兒認識三種幾何圖形。

1、遊戲:摸一摸“魔術箱”(編輯:)

師:“小朋友們,魔術王國到了,魔術王國裏有一隻奇妙的箱子,你們看,就是這隻魔術箱?(出示魔術箱)你們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的是什麼祕密嗎?好了,我們來看看這隻魔術箱會給小朋友們變出什麼有趣的東西。

(1)教師念兒歌:“魔術箱子東西多,讓我先來摸一摸,摸出來看看是什麼?”

摸出一本長方形的書,問:“這是什麼?(書)它們是什麼形狀的?(正方形)爲什麼說書是正方形的?

問:日常生活中還有那些東西是正方形的?(啓發幼兒說出)

(2)再念兒歌:“魔術箱子東西多,請某某小朋友來摸一摸。”

當幼兒摸到後,要求說出生活中還有哪些這樣的物品?遊戲反覆進行。

(3)教師總結:魔術箱裏的東西有的是圓形的、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正方形的。(邊說邊指相應的物品)

(4)你怎麼知道它是三角形/正方形/圓形的?

(5)老師總結:圓形:圓溜溜,沒有角,滾來滾去真能跑;三角形:三條邊,三個角,像座小山立得牢;

正方形:四條邊一樣長,四個角一樣大,方方正正本領好。

2、遊戲:誰的本領大

(1)教師用魔法棒“變”出有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組成的圖片,請幼兒找出其中的圖形寶寶。

師:“小朋友們,魔術王國裏還有好多有趣的東西,你們看,這是魔法棒,(出示魔法棒)它也會變出好多的東西。變!變!變!咦!魔法棒變出什麼了?(邊說邊出示其中的一幅圖畫)原來是一幅漂亮的圖畫。現在,小朋友們來找一找,這幅圖由哪些圖形組成,比比哪個小朋友的本領大。

(2)教師用魔法棒依次“變”出另外的幾幅圖畫,請幼兒分別找出各種圖形。

3、遊戲:小動物找家

師:“魔法棒的本領可真大,它還會邊出小動物呢!變!變!變!(“變”出三種小動物)小朋友們,你們看都是誰啊?”

幼:……

師:“咦!這三個小動物好像再哭,我們來問問他們怎麼了。”

“小狗、小鴨子、小蜜蜂,你們怎麼啦?”

(教師模擬小動物的聲音)“我們找不到家,見不到媽媽了!”

“小朋友們,我們來幫小動物找家吧!你們願不願意啊?”

幼:……(編輯:)

師:“你們看,這些都是小動物的房子,現在我們來幫小動物找找家。”(把三種幾何圖形的卡片發給幼兒)

師:“小動物的‘房子’了嗎?”讓幼兒把正方形的卡片舉起來。

師:“小朋友們做得真好,都幫小鴨子找到家了。小狗說,它們的房子是三角形的,小朋友們看到三角形的‘房子’了嗎?”讓幼兒把三角形的卡片舉起來。

師:“小狗也找到家了,小蜜蜂說,它們的房子是圓形的,小朋友們看看圓形的‘房子’在哪裏?”讓幼兒把三角形的卡片舉起來。

師:“小朋友們真能幹,也幫小蜜蜂找到家了”。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都幫小動物們找到家了,小狗、小鴨子、小蜜蜂可高興了,唱着歌快快樂樂地回家去了。”(把三種小動物分別“送到”相應的“房子”裏)

(三)結束部分:讓幼兒鞏固對三種幾何圖形的認識。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在魔術王國認識了好多的圖形寶寶,小朋友們說說它們是誰啊?”(依次出示三種幾何圖形的卡片,讓幼兒說出圖形的名稱)。

師:“魔術王國裏還有好多好多奇妙的東西,下次老師再帶你們去,好不好?我們也唱着歌回家吧!”

活動延伸:

1、讓幼兒把小動物的‘房子’分類放到區域角中。

2、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找出其他的圖形。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 篇7

設計背景

幼兒對左右認識模糊,我想通過本次活動,以輕鬆的遊戲,將抽象的左右概念具體化,形象化,讓幼兒以自己的親身體驗,學習區分左右,發現並理解以自我爲中心和以客體爲中心的左右的差別。

活動目標

1.幼兒能以自己爲中心認識左右的位置關係,並能以客體爲中心區別左右。

2.能正確使用方位詞左和右。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認識和區分左右的位置關係。

教學難點:能正確使用方位詞左和右。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健康歌》,《找朋友》,小星星貼片,椅子,動物圖片,小房子。

活動過程

開始環節:律動:隨音樂《健康歌》做動作,讓幼兒體會左右。

基本環節:

1.認識自身的左右。

(1),教師指導幼兒把小星星貼在畫畫拿畫筆的那隻手上,然後請幼兒把這隻手舉起來,告訴幼兒舉起的手是右手,另一隻手是左手。

想一想,我們常用右手做哪些事?做這些事的時候我們的左手在做什麼?左手和右手是一對好朋友,配合起來力量可大了.小朋友看看自己的身體,還有像這樣的一對好朋友嗎?

(2),遊戲:聽口令做出相應的動作

用右手摸右耳,右眼,右腿;用左手摸左腳.左腿左肩,用右手拍左肩左腿,用左手拍右肩右腿。

2.區別左邊和右邊

做音樂遊戲換座位兒,請幼兒感知自己右手一邊是右邊,左手一邊是左邊。

(1).音樂開始,邊聽音樂邊在椅子周圍自由做動作說兒歌:小朋友聽仔細,音樂停下來找椅子.音樂停止,小朋友迅速走到小椅子旁坐好。

(2).請幼兒說一說:我的左邊是誰,右邊是誰?

(3).遊戲:小動物找家(出示小房子)。

按指令幫小動物找到自己的家:熊貓家在最左邊,小雞家在最右邊,小兔家在熊貓家的右邊,小狗家在小雞家的左邊。

3,幼兒感知對面的左右方向相反。

音樂遊戲<<找朋友>>

音樂開始,幼兒邊做遊戲邊找朋友,”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敬個禮呀,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提問;小朋友都用右手握手,你們都發現了什麼?右手方向都一樣了嗎?幼兒感知其特點,發現方向正好相反。

小結;我們是面對面的站着,因爲方向相對,所以舉起的右手剛好相反。

4.理解以客體爲中心區分左右。

教師把小狗.小貓.小兔小鴨子等圖片擺成一排,請幼兒說出小狗的左邊有誰右邊有誰?

結束環節;幼兒隨音樂健康歌做動作,結束本課。

活動延伸:

1.在活動區擺放小動物,讓幼兒說出小動物的左邊是誰,右邊是誰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熟悉歌曲旋律,理解並記憶記憶歌詞,初步學會用自然輕柔的聲音歌唱。

感受三拍子"強弱弱"的節奏特點。

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動準備

幼兒事先了解了風的特性、學習包。

重點難點

熟悉歌曲旋律,理解並記憶記憶歌詞。

初步學會用自然輕柔的聲音歌唱,感受三拍子"強弱弱"的節奏特點。

活動過程

1.以猜謎的形式引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師:"老師請大家猜個謎語,認真聽,猜猜是什麼。"謎語:雲兒見它讓路,小樹見它招手,禾苗見它彎腰,花兒見它點頭。

2.清唱歌曲,引導幼兒認真傾聽,初步感受優美的旋律,理解歌曲的內容。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一首有關風兒的歌,大家認真聽聽,歌曲裏唱的風兒是什麼樣子的。"

3.引導幼兒再次傾聽音樂,感受三拍子歌曲的節奏特點。

引導幼兒用拍手和拍肩的動作來感受"強弱弱"的節奏特點。

4.引導幼兒學唱歌曲。

引導幼兒輕聲哼唱歌曲,提醒幼兒用自然輕柔的聲音演唱。

重點引導幼兒學唱結尾處,可通過語言、手勢、體態等提示幼兒注意唱準休止符。

5.幼兒會唱之後,請幼兒邊唱邊表演風吹的動作。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學會用簡單的句子談論自己父母的工作,知道父母的姓名及父母對自己的愛護。

2.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學習演唱歌曲,學習最後一句說、唱的連接。

3.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藉助已有經驗、圖片和老師的提問,理解並記憶歌詞。

【活動準備】

《世上只有媽媽好》歌曲磁帶;《我家有幾口》歌曲磁帶;布娃娃一個;粘貼在KT板上的幼兒全家福照片

【活動流程】

1.導入活動

師幼聽音樂《世上只有媽媽好》進入活動室,在音樂間奏時,引導幼兒一起唱這首熟悉的歌曲,激發起幼兒對媽媽的情感。

2.組織幼兒說說我的一家。

3.出示全家福照片,引導幼兒用連貫的語言介紹自己的家人

(1).教師出示貼有全家福照片的KT板,幼師談話:建庭老師帶來很多照片,找一找有沒有你的。照片上有哪些人?像這樣的,有爸爸,有媽媽,有孩子的照片,我們叫做全家福照片,現在我們請小朋友來給我們介紹以下你是全家福上的各個成員。

(2).現在小朋友數一數你的全家福照片上有幾口人?都一樣多嗎?爲什麼會不一樣?

(3).現在請小朋友把全家福照片放回KT板上,讓我們的爸爸媽媽看着我們上課吧!

(4).老師這裏也有一張全家福照片,現在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數一數老師家裏有幾口人吧!(讓幼兒用掰指頭的方法,進一步熟悉歌曲《我家有幾口》的歌詞。)老師突然想起來,家裏還有一個布娃娃(出示布娃娃),我們再一起來數一遍,看看加上布娃娃後有幾口人。

4.學唱歌曲

(1)安靜的欣賞歌曲。

(2)教師完整的演唱歌曲,引導幼兒注意傾聽歌曲最後一句說唱結合的演唱形式。教師:歌曲的最後一句跟我們以前常唱的歌有什麼不同?

(3)教師指導幼兒學唱最後一句,初步學習說。唱的節奏。

(4)教師引導幼兒嘗試完整的演唱歌曲。

(5)加上簡單的動作後讓幼兒完整的表演歌曲。

5.情感體驗

小朋友可以怎樣做來表達我們隊爸爸媽媽的愛?

【活動延伸】

做《手指遊戲》,大拇指是爸爸,爸爸開汽車,嘀嘀嘀……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 篇10

設計理念:

數字無處不在,它們的存在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方便,數字在不同的地方代表着不同的意思。根據幼兒年齡特點,我以猜數字的遊戲導入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引導幼兒在猜猜、找找、說說、玩玩、畫畫中進一步鞏固對數字的認識,瞭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體驗數字的重要和有趣,從而激發幼兒探索數字奧祕的興趣,培養幼兒積極關注身邊事物的情感態度。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生活中的數字體驗數字的意義,知道數字無處不在。

2、運用數字進行遊戲活動,從中體驗活動的樂趣。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重點:

發現生活中的熟悉,知道數字代表的意思,感知數字無處不在。

活動難點:

運用數字進行遊戲活動,體驗遊戲的快樂和數字的有趣。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幼兒人手一支筆、一份記錄紙

設計意圖:

用"猜數字遊戲"導入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利用課件,展示生活中有數字的部分圖片,引導幼兒進一步感知數字在生活中的運用,體驗數字的重要。

通過對數字的變形,變成有趣的動物和交通工區,體現數字的趣味性。

通過之前幾個圖片的觀察,讓幼兒自己想象,並用數字做出有趣的畫,感受數字的有趣。

活動過程:

一、猜想數字、激發興趣。

1、出示PPT空白表格師:你知道上面有幾個格子嗎?

2、出示PPT2師:在每個格子裏藏着不同的數字寶寶,我們邊看邊猜他們分別是數字幾?

師:在猜數字寶寶之前呢,先要記住這句話,從0—9的數,一個一個的數,纔會發現少的數字。

3、給數字排隊師:看一下這十個數字寶寶裏,哪個最大,哪個最小?

師:你能給這幾個數字寶寶排一排隊嗎?從小到大怎麼排,從大到小怎麼排?

師:有沒有其他的排法嗎?

4、教師出示PPT師:你知道這些數字是怎麼排的嗎?

二、數字代表的意思

1、師:這十個數字寶寶是我們平時看到聽到和感受到的數字,你在生活當中什麼地方見到過這些數字呢?

師:馬路上有數字嗎?家裏有數字嗎?

2、出示PPT師:爲什麼上面有數字,都是幹什麼用的?

師:生活中到處有數字,不同的數字代表不同的意思,你回去再去找找看,下次告訴我。

三、有趣的數字

1、出示PPT小雞,師:看,這是什麼?數字3怎麼了?怎麼變?除了數字3還有幾?

2、出示圖片冰淇淋,師:這又有那些數字寶寶呢,他們怎麼了?

3、出示圖片魔術師師:這次的圖片,老師0—9每個數字寶寶用了一次,你能把它們都找出來嗎?記住0—9一個一個的數,你就會發現不見的數字哦。

四、遊戲數字、體驗有趣

1、師:數字寶寶可以做成那麼多好玩的東西,現在要請你們自己動動手,動動腦筋來畫一畫。

2、出示PPT師:你可以照着老師畫畫,你也可以自己想,要用到數字寶寶哦。

3、教師評價欣賞。

課後反思:

在目標的設計中,我主要是讓幼兒瞭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意思,但是好像在這個活動中的體現不是很明顯。存在着很多問題,一、趨向小學化,二、目標達成度不夠,三、操作性不強,等。

在上好課的那一瞬間,我感覺很熱,有種莫名的熱,感覺這個課超出了幼兒所能接受的範圍,有點小學化了。對於整個活動的目標的達成度不是很好,把重點放在的了數字的組合中,應該是着重於對數字的理解,瞭解日常生活中的數字。其實在平時的生活中見到的數字有很多,我的課前準備也不是很充分,沒有提前讓幼兒瞭解家中的數字和學校中的數字等所能見到的數字。最主要的是要幼兒瞭解數字的意思,而我在上的過程中只是一句帶過,沒有很深入的回答和引導。比如在問道馬路上有數字嗎?有幼兒說汽車的牌子,我說是的,但是我沒有告訴孩子說這是這輛汽車的身份證,代表就是一輛,沒有第二輛的。

在第一個猜數字環節中,孩子們的興趣很濃厚,小眼睛都看着我,開始猜數字了,第一個幼兒看見的是1,因爲1我放的最顯眼。在接下來的猜數字過程中,也是有一些難度的,因爲中班幼兒對於0—9這十個數字的書寫了解的也不是很深入。在這個過程中,有的孩子站起來能說好多個,我也採取的相應的表揚,我的表揚是你真棒能一口氣猜那麼多,但你能告訴我他們分別是在哪個顏色的格子裏嗎?在表揚的方式上也要採取不同的語言。猜數字的環節幼兒的注意裏很集中,可能是因爲他們沒有見過這樣的形式,感覺很有趣。在這裏我想,吸引幼兒的興趣是很重要的,在平時的活動中要關注幼兒的興趣點,發展吸引幼兒興趣的數學區角。

第一環節後面的內容趨向小學化,可以省去。

第二個環節中的引導不是很深入,所出示的圖片布及的面不是很多,對於每張圖片的解釋也不是很到位。可以把這個環節做爲整個活動的重點,再次開展數字寶寶的活動,深入瞭解生活中的數字。

第三個環節,對於中班幼兒的認數水平,知道數字很簡單,但是對於操作就有些難度的。還有圖片中出現了一個問題,魔術師的圖片中沒有5這個數字,在準備的時候沒有驗證好。

還有就是在上課的時候各個環節之間的鏈接不是很流暢。經過這次的課,發現數學課,並不是那麼簡單,而是要蒐集很多資料,在自己的腦海裏有大量的信息存儲,在引導幼兒的時候要把自己存儲的信息簡單化教給幼兒,這樣才能達到數學課的目標。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發現並比較不同葉子的差別,有重點地說出葉子的特徵。

2、能按不同條件給葉子分類,瞭解幾種特殊的葉子,感受葉子的多樣性和奇特性。

3、培養細緻的觀察力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幼兒事先採集的葉子

2、ppt課件(不同的葉子實物和圖片)

3、分類盒、紙、筆

4、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1、分享交流採集葉子的成果。

(幼兒的桌上陳列有采集來的各種葉子實物)

教師:大家來相互說一說,你採集到了什麼葉子,它是什麼樣的?

2、比較不同葉子的差別,有重點地說出葉子的特徵。

(1)教師:這些葉子一樣嗎?有什麼不同?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說出葉子的不同之處,並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示比較有關葉子。

教師小結:葉子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形狀、大小、葉脈、邊緣都不一樣。

(2)教師:葉子有共同的特徵嗎?

教師小結:每片葉子都有葉肉、葉脈和葉柄。

3、給葉子分類(實物)

(1)教師:你會給葉子分類嗎,看看誰和誰一家?爲什麼要這樣分,給他們做個標記。

幼兒在分類盒中將葉子分類,並製作分類標記。

(2)請幼兒講述分類情況。

4、瞭解幾種特殊的葉子(ppt)

(1)瞭解可以吃的葉子。

教師:葉子可以吃嗎?你吃過什麼樣的葉子?

教師(出示一些蔬菜):你吃過這些菜的葉子嗎?你還吃過哪些菜的葉子?

(2)瞭解有特殊本領的葉子。

教師(出示盆栽含羞草、豬籠草和毛氈苔、合歡的圖片):你認識這是什麼植物嗎?他們的葉子可有着特殊的本領。

教師演示、介紹這四種植物葉子的特殊本領。

5、總結談話

教師:你看了那麼多有趣的葉子,覺得大自然奇妙嗎?大自然中是個神奇的大寶庫,有許許多多的奧祕,等着我們去探索發現。

活動延伸:

孩子收集不同的樹葉,使孩子積累有關葉子的經驗。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 篇12

設計意圖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月餅是中秋節最有代表性的食物,小朋友也熟知,但對於製作過程比較生疏。爲了增加幼兒對月餅的瞭解程度,我設計了這堂課,幼兒通過自己動手做月餅,掌握一些食品製作技能,從而發揮了想象力,體驗動手操作帶來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知道中秋節的傳統習俗,體驗中秋節歡樂的氣氛。

2、瞭解月餅的製作過程,學習壓、團、切、劃等操作技能。

3、對方形、圓形,線條等塗鴉感興趣,並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4、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橡皮泥,幾個不同形狀、花紋的月餅。

2、塑料刀、尺子、花生、米、花瓣、樹葉等。

活動過程

一、用謎語引出中秋節這一主題

教師猜謎語:“又圓又方,又甜又香;平時少見,中秋用上”(月餅)讓幼兒知道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引起幼兒關於月餅的興趣。

1、每年的八月十五這一天是什麼節日?(中秋節)爲什麼這個節日要吃月餅呢?(月餅圓圓的,象徵着家家團圓的意思。)

2、中秋節快到了,今天,我們就來上一次美術手工課,學做好吃的月餅。

二、出示月餅範例,引導幼兒觀察月餅的形狀花紋等

教師出示已經做好的幾個“月餅”,幼兒先觀察製作月餅的材料,說說自己知道的一些做法,調動幼兒製作月餅的積極性。

師:大家看老師製作的這幾個“月餅”,仔細觀察一下它們的的顏色、形狀、用料等等。

這個月餅是用橡皮泥做的,圓圓的,上面有五顏六色的花紋;另外一個月餅是正方形的,周圍用米、豆、花瓣、樹葉等製作的花紋。

下面我們也學着做一做,看誰能製作出漂亮的月餅。

三、組織幼兒製作月餅

教師給幼兒發放橡皮泥及其廢舊報紙,帶領幼兒學習壓、團、切、劃等操作技能。

製作過程指導

(1)先將報紙鋪到桌子上,再將橡皮泥泥放在手中,用手心揉揉成一個球形,將球形泥放在報紙上,用手心使勁壓一壓,壓成一個扁扁的圓形。再用塑料刀在周圍邊緣劃出一條條小花邊。

(2)利用米、豆、花瓣等物品,發揮想象、創新的能力,嘗試製作多種花紋、形狀各異、美麗好看的月餅。

四、月餅展評

將幼兒製作的月餅進行展示,互相評價,製作好的進行表揚,評選出誰做的月餅最漂亮。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裏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裏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在遊戲的情境中感受對比色,嘗試用對比色裝扮小動物。

2、激發幼兒喜愛小動物的情感。

3、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4、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關鍵點:

重點:認識對比色。

難點:選配對比色裝扮小動物。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知道幾種常見的顏色,有選配顏色的基本經驗

物質準備:ppt、剪成白羊、豬、牛、貓等形狀的不同紙樣、蠟筆、ppt、美羊羊頭飾。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出示ppt畫面。咦,小朋友快來看,這是誰呀呀?美羊羊開了一個理髮店,要幫朋友們染髮。看她爲大家準備了哪些顏色?出示紅、綠、黑、白、黃、紫。

二、出示ppt畫面,認識對比色

1、兩隻小豬,用紅和綠爲小豬染色。

師:紅色和綠色手拉手,他們是對比色。

2、用黑白爲兩隻小羊染髮。黑與白手拉手他們是對比色。

3、爲兩隻小狗染色。用黃和紫。黃色和紫色是對比色。

4、用一對對比色爲小鳥染色染出花紋。

師小結:今天我們認識了對比色。紅的對比色是誰?黑的對比色是誰?黃的對比色是誰?小動物們染好了毛髮都去捉迷藏了。

三、幼兒用一組對比色爲小動物們染髮。

1、師:美羊羊理髮店的生意越來越好,許多小動物都來染髮,他們都要用對比色染自己的花紋,讓自己變得更漂亮。你們願意幫忙嗎?

2、介紹繪畫材料,提出要求:你們認識它嗎?我們用棉籤繪畫,要用兩個對比色顏色,幫小動物染髮,要小心不能把染料打翻,用完了一個棉籤可以換一個棉籤畫另外的染色。

3、幼兒畫畫,師指導幼兒。

四、評價活動,把幼兒的作品夾到事先佈置好的草地上。

教學反思: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小班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發展還不成熟,教師在今後設計的活動中,可以從平面開始逐步過渡到立體,隨着孩子手部動作的不斷協調發展來增加操作材料的難度。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1、在唱唱、說說、學學做做中,體驗與同伴一起活動的快樂。

2、樂意參與活動,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表現自己。

3、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並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4、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歌曲《找朋友》

2、已與同伴一起做過遊戲

活動過程:

1、歌曲《找朋友》

(1)師:讓我們跟着音樂一起唱起來,動起來,去找一找自己的好朋友。

放兩遍音樂。

教師提示:好朋友之間除了可以幫忙梳梳頭,扣鈕釦,還可以幹什麼呀?我們把它也加到歌曲裏演唱。

(2)讓幼兒在此基礎上進行創編。

2、說說自己的好朋友師:剛纔我們多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那誰願意告訴老師,你的好朋友是誰呢?爲什麼要找他做你的好朋友呢?

(1)幼兒交流自己的好朋友。

說出來之後,和好朋友抱抱、親親。

(2)教師小結:你們的好朋友本領真大,有的有愛心,有的自己會穿衣服,還有的上課很愛動腦筋的。老師也願意和他們做好朋友。

(3)數朋友師:老師有許多好朋友,你們有幾個呢?

幼兒將好朋友請到自己身邊,其他幼兒一起數朋友。

3、遊戲:《找朋友》

師:你們的朋友可真多,我們和好朋友一起來做遊戲吧!

(找,找,找朋友,找到幾個好朋友,找到?個好朋友。)幼兒拉着圓圈邊念兒歌,邊走,當說到幾個好朋友時,就幾個好朋友抱在一起。

教學反思:

在社會活動《好朋友》的教學設計中,我能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水平預設活動目標,能選擇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貼近幼兒生活的教學內容來開展教學活動。在活動中,我運用了遊戲法來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通過欣賞故事引出活動主題,運用談話引導幼兒發現問題,通過觀察、探討尋找問題答案,引導幼兒參與表演來鞏固對知識的習得。這些教學方法的有效運用爲整個活動的順利開展及目標的達成奠定了基礎。幼兒通過觀察、模仿、表演等形式積極參與、感受活動過程。同伴之間的互動、老師與幼兒之間的互動,爲幼兒的探索、交流、學習提供了時間和空間,活動的過程能兼顧羣體需要和個體差異,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發展,都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從而促進了幼兒的社會性發展。不足之處是老師的個別指導能否促進幼兒主動有效學習的度掌握的不夠好,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做到重點關注。社會活動能否成功地完成,需要不斷地嘗試和探索,我會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和孩子們一起探索,一起成長!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 篇15

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這個年齡正是對小動物形象極其敏感並喜愛的階段,他們對小動物的模仿有很強的慾望。我設計的音樂欣賞《小熊和小鳥》有明顯的樂段與節奏變化,通過幼兒認真傾聽,感受音樂節奏並能用自身的動作體態來表現音樂,表達樂曲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樂曲的旋律,感知樂曲不同的音樂性質,並學習用熊走、鳥飛等動作來表現。

2、遷移日常生活經驗,創編不同動作,表現熊走、鳥飛的形象。

3、知道尋找空間律動,不與別人碰撞。

活動準備:

小熊和小鳥的圖片自制課件音樂《小熊和小鳥》音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活動重點:

傾聽分辨音樂節奏的快慢,並掌握區分樂段。

活動難點:

嘗試用恰當的形體動作來表現音樂,並做同伴間的配合。

活動過程:

一、看動物寶寶,引導幼兒模仿動物形象。

1、聽《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音樂進場。

2、觀看動物圖片引出小熊和小鳥這兩個角色,理解角色形象,遷移生活經驗創編熊走、鳥飛的動作。

師問:“小熊是怎樣走的?”“怎樣做才能看出小熊很笨拙的樣子?”(幼兒模仿)“小鳥是怎樣飛的?”“小鳥飛來飛去會是什麼樣的感覺?”(用表情引導幼兒說出輕盈或是歡快的感覺)

二、用簡單的故事情節引導幼兒欣賞樂曲

1、“有一天,小熊自己在家裏,沒有夥伴和它玩,覺得非常悶,它就走到這,走到那,這時候小鳥飛來了,兩個好朋友碰到了一起,它們可高興了,就一起跳起舞來了。”

2、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曲子,叫《小熊和小鳥》。下面咱們一起來看一看,聽一聽音樂中哪裏是小熊在走,哪裏是小鳥在飛。(播放課件,完整欣賞樂曲)

3、幼兒感悟音樂,師啓發幼兒說出音樂中節奏慢的地方是小熊在走,快的地方是小鳥在飛。

三、分段欣賞

1、欣賞Aa段:剛纔這段音樂表現的是誰呢?哦!是小熊。小熊走路是什麼樣子呢?(重點練習熊走的動作,教師反饋幼兒好的動作幫助幼兒掌握熊走時膝蓋彎曲的要點,爲了體現小熊笨拙的樣子,走時兩拍走一下,並提示幼兒在這段樂曲中比較明顯的:33445—處轉圈,學習按樂句交替做熊走和轉圈的動作,集體跟隨音樂練習。)

2、欣賞Ab段:這段音樂聽起來怎麼樣呢?表現的是誰呢?一起來做做小鳥飛的動作。(練習小碎步,做鳥飛的動作。)

3、好!現在咱們再來聽聽下面的音樂,想想這個時候他們在做什麼?(引導幼兒聽出B段歡快的舞曲性質)哦,有的小朋友說像在跳舞,非常正確,兩個好朋友碰到了一起,可高興了,於是一起跳起舞來。

四、配樂表演

1、小熊和小鳥玩得非常開心,想請小朋友和它們一起玩,你們願意嗎?那現在我們就請小男孩做小熊,小女孩做小鳥,準備好,開始。

2、互換角色表演。

五、活動結束

今天玩得開心嗎?老師也非常開心,哎呀,時間過得可真快,咱們該回家了,改天再來玩,回家嘍!

教學反思:

我班幼兒喜歡音樂,好動的性格讓他們對音樂的敏感度超過其他班級的幼兒,爲了讓孩子們更好的學會傾聽和表現音樂,我選擇了這段《小熊和小鳥》的音樂素材讓幼兒欣賞。

《小熊和小鳥》的音樂選自《貝貝舞曲》,樂曲結構分爲Aa、Ab、Ac、Ba、Bb幾部分,其中Aa段樂曲節奏平穩,適合於表現小熊笨拙的動作;其餘幾段樂曲的節奏都是比較歡快的,適合表現小鳥輕盈的飛的動作和兩角色結伴自由舞蹈的情景。學做小熊和小鳥的動作對於幼兒來說相對比較簡單,容易模仿,但能根據音樂的快慢節奏分辨出由哪個角色來表演又有一定的難度,所以這個韻律活動比較適合在中班進行。

本次活動預設了三個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笨重、輕巧的音樂形象及單三部曲式結構的音樂作品。

2、大膽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音樂的感受。

3、知道尋找空間律動,不與別人碰撞。

活動一開始,我出示一隻卡通熊圖片和小鳥的圖片,讓幼兒用自己的動作來表演熊和小鳥在跳舞的時候的情景,較好的激發起了幼兒的興趣,很好的把活動帶入。特別是班上的小雨小朋友在創編的熊的遊戲動作時能很形象的把動作做出來,我有意識的讓其他孩子們去模仿他的動作,孩子們在這個環節不亦樂乎,充分調動起了孩子們的積極性。

在欣賞音樂的時候,我採用情趣音樂教學法,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出熊和小鳥在森林裏碰見後歡快遊戲的情景,並有意識的引導幼兒和教師(熊)之間的互動,當我喊道:小鳥,孩子就會迴應:哎,小熊、哎,這樣一應一答的方式讓孩子們充分的感受到作爲主人翁的那種快樂,因此更便於接下來的聆聽音樂環節。當孩子們都能感受到音樂特有的Aa、Ab、Ac、Ba、Bb形式時,孩子們在快樂的創編中進行遊戲,活動得以成功。活動的三個預期的目標能基本的達到,孩子們能在快樂的遊戲中去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當然活動中還是能找出一些不足:如在創編的時候,大部分幼兒受到小雨小朋友的示範影響,創編出來的動作都類似,不能很好達到發散幼兒的思維的效果;本次活動的位置安排上如果能排成半圓形的話,更利用後面的音樂遊戲環節進行;作爲教師,我的語言還需要再精煉一些,組織能力還需要再進一步提高。針對那些活動中不太積極的幼兒,還是應該多鼓勵他們,大膽表現,並和孩子一起玩音樂遊戲,讓孩子們真正融入到音樂活動中去。

我在教學中有意識的把在《指南》中所學的教學方法用於自己的教學活動上,相信經過不斷的嘗試和體驗,一定能讓自己的課堂活動充滿音樂的快樂,讓孩子們能真正的走進音樂的世界。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 篇16

活動目標:

一、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豐富詞彙:五彩繽紛。

二、鼓勵幼兒大膽仿編故事情節並講述。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與口語能力。

三、體驗故事中小動物們變色後的愉悅心情,教育幼兒不挑食。

四、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五、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並學習句式:ⅹⅹ餵奶牛吃ⅹⅹ色的ⅹ菜,就擠出ⅹⅹ色的牛奶,ⅹⅹ喝了變ⅹ色。

活動難點:

運用以上句式仿編故事情節。

活動準備:

一、知識準備:參觀“蔬菜市場”,引領幼兒認識各種顏色的蔬菜。

二、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一套,能擠出彩色牛奶的奶牛教具一個,圖片一套。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師:今天啊,有一位神奇的朋友要來這裏做客,想知道她是誰嗎?

(老師出示奶牛教具,引出課題。)

二、記住故事題目,教學故事第一部分;(學習句式:餵奶牛吃ⅹⅹ色的ⅹ菜,就擠出ⅹⅹ色的牛奶。)

1、記住故事題目,

師:她呀,可不是普通的奶牛,是一頭“神奇的奶牛”。

(幼兒複述“神奇的奶牛”2—3遍)

2、教學故事第一部分,學說句子。

(1)老師講述故事,幼兒傾聽。

(2)老師一邊根據故事內容表演“擠牛奶”過程,一邊引導幼兒學說句子“餵奶牛吃ⅹⅹ色的ⅹ菜,就擠出ⅹⅹ色的牛奶。”

三、觀看多媒體課件,教學故事第二部分;(學習句式:ⅹⅹ餵奶牛吃ⅹⅹ色的ⅹ菜,就擠出ⅹⅹ色的牛奶,ⅹⅹ喝了變ⅹⅹ色。)

1、幼兒觀看多媒體課件,(第二段至第五段)。

師:還有更神奇的事情呢!小朋友,請看畫面,再聽一聽更神奇的事情是什麼?

2、逐段分析理解故事情節,學習句式:ⅹⅹ給奶牛吃ⅹⅹ色的ⅹ菜,就擠出ⅹⅹ色的牛奶,ⅹⅹ喝了變ⅹⅹ色。

(1)師:哪些小動物喝牛奶變色了?

(老師根據幼兒回答貼出相應圖片)。

(2)師:小白兔給奶牛吃了什麼顏色的什麼菜,擠出了什麼顏色的牛奶,小白兔變成了什麼兔?

(老師根據回答貼上相應的圖片,並引導幼兒複述故事情節,學說句子。)

(3)師:請大家再看畫面,看看小朋友說錯了小兔怎麼變的沒有。

(全體幼兒觀看故事第二段畫面,複述句子。)

(4)師:小黑貓、小花鹿、灰狐狸又餵奶牛吃了什麼顏色的什麼菜,擠出了什麼顏色的牛奶,喝了變成了什麼顏色呢?請小朋友再看畫面,

(幼兒觀看故事三到五段故事畫面後,回答老師提問,老師根據回答貼上圖片。)

(5)師:四個小動物給奶牛吃了四種不同顏色的蔬菜,就擠出了四種不同顏色的牛奶,喝了變成了四個不同顏色的新自己。真是太神奇了!大家記住它們是怎麼變的了嗎?請大家看着圖片講我聽聽。

(幼兒看着黑板上的脈絡圖,完整複述故事第二部分內容,學說句子)

四、教學故事第三部分,仿編故事情節;(仿照句式“ⅹⅹ給奶牛吃ⅹⅹ色的ⅹ菜,就擠出ⅹⅹ色的牛奶,ⅹⅹ喝了變ⅹⅹ色。”練習說話。)

1、老師講述故事第六段。

2、出示幼兒熟悉的若干動物形象,引導幼兒仿編故事情節。

師:有了神奇的奶牛,四個小動物不僅可以變自己喜歡的顏色,還能變回自己原來的顏色,真是太有趣了。森林裏其它動物知道了這件事後,許多動物都來了,大家都想變色呢!不過,它們說想請小朋友們來幫忙出變色的.主意,現在請小朋友找出你最喜歡的一個動物,告訴它餵奶牛吃什麼顏色的什麼菜,擠出什麼顏色的牛奶,它喝了變什麼色,好嗎?

(點兩名幼兒站前面說後,讓幼兒互相說,老師巡迴指導。)

五、教學故事第四部分,豐富詞彙:五彩繽紛。

1、老師講述故事第七段。

2、學習詞:五彩繽紛。

師:“五彩繽紛”就是說許多好看的顏色同時出現在一個地方,如:春天的草地上有……的花、菜市場有……的蔬菜、過年時天空上有……的煙花。

六、完整欣賞故事,結束活動。

1、師:這個故事有趣嗎?我們一起再聽聽好嗎?

(幼兒完整觀看多媒體課件並聽故事。)

2、贈送奶牛,結束活動。

師:聽完這個故事啊,我也想變色了,我要餵奶牛吃紅紅的辣椒,就擠出紅紅的牛奶,我喝了變成紅紅的我。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變色啊?(想)。那好,我呀把奶牛送給你們,以後你們想變什麼顏色就餵奶牛吃什麼顏色的蔬菜,擠出什麼顏色的牛奶,你喝了就能變了。

(送奶牛,活動結束。)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 篇17

活動目標:

1、知道通過拓印可以複製物體表面的紋理,掌握拓印的方法。

2、願意嘗試用多種材料進行拓印。

3、積極探索拓印的奧祕,對拓印活動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1、樹葉拓印範例畫一幅。

2、各種各樣的凹凸物若干,如樹葉、雪花片、蓋子、鑰匙等等。

3、白紙、顏料、廢舊報紙、圖形片。

活動過程:

一、範畫導入

1、請幼兒看範畫,從中找出樹葉的形態。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幅奇怪的畫,看看裏面藏着什麼?

幼:樹葉。

2、引導幼兒大膽猜測畫中的樹葉是怎麼變到畫紙上的,激發他們豐富的聯想力。

師:猜猜這些樹葉是怎麼變到紙上去的呢?

幼:畫上去的;描的;印的。

3、教師小結:有的小朋友說是畫的,有的小朋友說是描的,還有的小朋友說是印的。

(出示範例畫,引導幼兒欣賞,觀察,讓幼兒通過觀察,發現這畫的獨特之處,產生好奇,從而引發幼兒探索的興趣。這一環節可以看出幼兒的知識經驗還是比較豐富的,他們猜想出了很多種把樹葉變到紙上的方法)

二、引導幼兒去嘗試。

1、師:老師這裏也爲小朋友準備了一些樹葉,請你們選一片自己喜歡的樹葉,把它變到紙上去。

2、幼兒操作,教師引導。

3、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探索過程。

師:樹葉變到紙上去了嗎?誰來說說你是怎麼把樹葉變到紙上去的?

幼1:我是畫的。

師:你是畫的呀,真棒。你呢?

幼2:我是把樹葉放在紙上,就這樣、這樣把樹葉變到紙上的。(幼兒邊說邊演示)

師:哦,原來你是把樹葉放在紙上面,用筆描出來的。誰和他們用的方法是不一樣的?

幼3:老師,我是印的。

師:哦,原來你是印的。那你是怎麼印的?

幼3:我把樹葉放在紙下面,用筆塗塗樹葉就變出來了。

師:像她這樣把樹葉放在紙下面,用筆塗塗把樹葉給變到紙上的方法,我們叫它“拓印”。誰也是拓印的?

幼4:我。

4、引導幼兒將兩幅畫放在一起作比較,探究拓印的方法。

師:她們兩個都用了拓印的方法,可是她的畫清楚,連葉脈都清清楚楚的,而她的畫卻不怎麼清楚,這是爲什麼呢?

幼:她亂塗,塗得一塌糊塗。(其他幼兒都表示認可)

5、教師小結:告訴你們呀,其實這裏是有祕密的。我們拓印時,一定要把凹凸不平的一面放在上面,再用白紙蓋好了,使它們緊緊地貼在一起,記住千萬不能移動。拿好筆,看清楚哦,(教師藉助投影儀邊說邊演示拓印的正確方法)樹葉拓印出來了。

(這一環節給了幼兒一個驗證自己猜想的機會,通過孩子們自己的探索,讓他們發現自己的方法可行不可行,是否和範例上的樹葉是一樣的,關鍵是葉脈的呈現效果,從而突破只有表面是凹凸不平的東西纔可以拓印,以及瞭解拓印的方法。在這裏我給予了幼兒充足的時間,鼓勵幼兒在“碰撞”中對不同觀點進行相互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從而慢慢地學習拓印的正確方法。但是我藉助於投影儀進行範畫的時候,沒有達到我預期的效果,孩子們看得並不是那麼清楚,對下面的環節有些影響)

三、引導幼兒運用身邊的多種材料嘗試拓印。

1、師:老師這還有一些東西,請你們來挑一挑、選一選,用拓印的方法來試試能不能把它們變到紙上去?

2、幼兒採用拓印的方法再次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3、老師個別指導拓印畫,講明拓印手法。

(用樹葉的反面進行沾染顏色,可以用拇指扶住葉柄或用鑷子沾染塗色,塗好之後,把樹葉輕輕地放在紙上,不能移動,用大拇指扶住葉柄,用另一隻手按一按小樹葉,也可以把整個樹葉都印下來,葉子上還有顏色,再換個地方印一印)

4、師:你選了什麼東西?拓印出來了嗎?

幼:我選了雪花片,看,我把它變到紙上來了。

師:恩,你可真棒!你呢?

幼:蓋子,我把它全都印出來了。

師:從這幅畫裏,你們看出來他選了什麼東西拓印嗎?

幼:鑰匙。

(提供第二次操作,讓幼兒在第一次失敗的基礎上掌握正確的拓印方法,體驗到成功拓印的快樂。)

四、延伸到幼兒的日常生活中。

師:拓印有趣嗎?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很多東西也能夠拓印成美麗的畫,一起去找一找、試一試吧!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 篇18

活動目標:

1、能隨着音樂的節奏運用身體動作表現發條玩具由快到慢,最後停止的過程。

2、喜愛玩發條玩具並樂意表現,享受活動的快樂。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4、在活動中幼兒傾聽音樂,大膽的遊戲表演。

活動準備:

發條玩具若干。

發條玩具音樂一段。

活動過程:

一、談話,幫助幼兒回憶玩發條玩具的已有經驗。

1、你們玩過發條玩具嗎?你玩過哪些發條玩具?是怎麼玩的?(幼兒講述)二、探索發條玩具運動、變化的特點。

1、探索發條玩具的各種動態。

幼兒自由選擇一件喜歡的發條玩具玩一玩。

提問:你剛纔玩的是什麼玩具?它是怎麼動的?

(引導幼兒邊講述邊用動作表現一下,特別有趣的全體幼兒學一學)2、幼兒探索發條玩具運動時速度變化。

提問:請小朋友再去玩一玩,仔細觀察這些發條玩具動起來以後速度有什麼變化?

二、表演發條玩具運動過程。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這些發條玩具嗎?現在,你就來做一個發條玩具,老師來做扭發條的人,我們一起來玩個遊戲發條玩具。(小朋友表演自己喜歡的師從發條玩具運動的特性,簡單評價幼兒表演。

三、聽音樂表演發條玩具。

1、傾聽音樂,感受音樂。

老師這兒有一段“發條玩具”的音樂,現在請小朋友一起來聽一聽。

聽後提問:

在音樂中,你好像聽到了什麼?

2、隨音樂表現發條玩具。

(1)全體幼兒跟着音樂做一做音樂發條玩具。(對幼兒的造型進行評價、鼓勵)(2)請個別幼兒上來表演。師生共同評價。

(3)幼兒第二次表演音樂發條玩具,強調聽着音樂的變化來做。

四、創編髮條玩具動作。

除了這兒的發條玩具,你還想做什麼發條玩具?

請小朋友聽着音樂來做一做你想做的發條玩具。

(師生共同開展音樂發條玩具的遊戲)

教學反思:

遊戲是幼兒的生命,幼兒愛遊戲,活動中,幼兒情緒很高,他們在生動、活潑、愉快的情緒中積極、主動地進行鍛鍊,充分體現了幼兒是活動的主體,活動量適中,是一節成功的遊戲教學課。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 篇19

活動目標:

1.能用普通話較清楚、有表情地朗誦詩歌,併發準“穿、說、桌、少”等翹舌音。

2.學習通過圖標記憶詩歌內容。

3.增強做中班小朋友的光榮感,樹立自信心。

活動準備:

1.圖標:爸爸、媽媽、奶奶、我、衣服、小腳、桌子、掃帚、花、灑水壺等。

2.錄音機。

活動過程:

1.教師播放錄像,利用談話導入活動。

播放錄像(錄像中小朋友在掃地、自己洗手等)。

請幾名幼兒談談看到錄像中的小朋友做了哪些事情。

師:錄像中,這個小朋友在幹什麼呢?

師:這個小朋友和你們一樣大。他的爸爸、媽媽、奶奶總說他還小,什麼事都不讓他做,這個小朋友可不高興了,有一天他對爸爸、媽媽、奶奶說了一段話。

2.教師邊有表情地朗誦詩歌邊演示圖標。

師:詩歌裏,小朋友對媽媽說了些什麼?

師:詩歌裏,小朋友對爸爸說了些什麼?

師:詩歌裏,小朋友對奶奶說了些什麼?

師:小朋友長大了,就怎麼樣了?對!“現在我呀長大了,會做的事兒真不少。”

3.幼兒邊看圖標演示邊學唸詩歌。

幼兒看圖標,集體學習整首詩歌。

請幾名幼兒唸詩歌,教師提醒幼兒注重表情和節奏。

教師幫助幼兒發準“穿、說、桌、少”等翹舌音。

4.幼兒分兩組,用普通話有節奏、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一組念上一句,另一組接念下一句。

兩組換順序,再次朗誦詩歌。

5.教師小結。

鼓勵幼兒在家中和幼兒園裏,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附:兒歌別說我小

媽媽你別說我小,

我會穿衣和洗腳,

爸爸你別說我小,

我會擦桌把地掃,

奶奶你別說我小,

我會給花把水澆。

現在我呀長大了,

會做的事兒真不少。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 篇20

活動目標:

1、幼兒感受身體控制球,進行多種玩球的小遊戲。

2、能與同伴協一致的進行運球活動、共同玩球。

3、懂得遵守遊戲規則,感受參加集體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遊戲,感受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皮球。

活動過程:

一、玩球。

幼兒人手一個球,分散進行玩球活動,鼓勵幼兒想出各種玩球的方法。

讓幼兒相互交流、學習各種玩球方法。

二、移球遊戲。

教師:想一想,一個人怎樣給球搬家?

鼓勵幼兒自由探索各種“搬家”方法,如:兩手心託球、用手背託球、用一隻手和手臂夾球、把球夾在兩腿的之間、抱球在胸前等。

引導幼兒想一想:兩人合作該怎樣搬運球?請兩個小朋友示範運球,然後兩兩結對進行運球練習。

採用接力的形式開展遊戲活動---胸夾球。安排幼兒兩兩面對面,用胸部或腹部夾住球往前走。(可採用接力賽進行)

結對開展集體遊戲----背夾球。採用接力賽形式進行,讓兩個幼兒背對背,用背部夾住球往前走。

三、放鬆活動——玩球。

教師帶領幼兒表演拍手、打氣、向上輕輕跳起等動作。

活動分析:幼兒能想出各種各樣玩球的方法,在活動中很好的利用了發散性思維。

活動反思:

在體育活動中讓幼兒從愛玩球發展到會玩球。鼓勵幼兒大膽求異,培養髮散性思維。全面提高素質完善人格,自定遊戲規則。經常左右手運球,還能開發左右大腦,使肢體各部位平衡。在活動中鼓勵幼兒手腦並用,以會玩爲切入點,激發幼兒對運動的興趣,體會到玩的樂趣。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 篇21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體驗故事中小老鼠的機智和勇敢。

2、想辦法幫助小老鼠解決在看望奶奶途中發生的問題,並大膽表述。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二、活動準備:

故事《大西瓜》課件。

三、活動過程:

1、謎語遊戲,引起導入故事。

提問:(1)誰來猜一猜?師:這隻小老鼠和大西瓜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呢。我們一起來欣賞故事——大西瓜。

2、看圖講故事,並播放幻燈片。

(1)、故事講述至“還有半個留給奶奶吃吧!”

提問:①夏天的太陽火辣辣地照着,小老鼠覺得怎麼樣?

②發現一片西瓜地,小老鼠是怎麼想的?

③還有半個西瓜,小老鼠爲什麼不吃呢?

(2)、續講故事至“這下可涼快多了。”

提問:吃完了半個西瓜,小老鼠是怎麼做的呢?

小老鼠戴上西瓜帽有趣嗎?爲什麼要戴上西瓜帽啊?

(3)、幼兒看圖,想辦法幫助小老鼠過河。

提問:小老鼠又不會游泳,這可怎麼辦呢?你們有什麼好辦法?

老師:那我們來看一看聰明的小老鼠是用什麼辦法過小河的呢?(故事講至穩穩當當的過了河。)

(4)、續講故事至“小傢伙,我要吃掉你。”幼兒大膽猜想幫助小老鼠的辦法。

①發生了什麼事情?

②大灰狼是怎麼說的?小老鼠覺得怎麼樣?

③你要是小老鼠會怎麼辦呢?你有什麼辦法幫助小老鼠?

④小老鼠究竟有沒有被大灰狼吃掉呢?

老師:讓我們來看看這隻小老鼠是怎麼做的?(講故事至結尾。)

3、完整的欣賞故事。(播放課件。)

討論:你們喜歡這隻小老鼠嘛?爲什麼喜歡它呢?

四、案例分析

在故事教學活動中,老師以幼兒爲主體,課件爲載體,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流環境,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進行交談,並能用肢體語言進行表演,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針對膽小的幼兒,鼓勵其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此次語言活動以多媒體課件爲載體,使幼兒更加生動、直觀的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容。活動中幼兒能根據小老鼠遇到的困難,設身處地的爲小老鼠着想,積極開動腦筋想辦法幫助它,並能清楚地表述出自己的想法。對問題的設計也是緊扣目標,幼兒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體驗了小老鼠的機智和勇敢。整個課堂幼兒的語言表述慾望非常強烈,興趣也很濃厚。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 篇22

課程分析:

爲了提升幼兒閱讀能力,有計劃有組織地把繪本作爲教材,根據幼兒已有的認知經驗來開展這節活動。《膽小的老鼠》是一本充滿想象力和趣味性的圖書,多變的情節吸引幼兒的視線,幼兒對小老鼠和貓的結局很好奇。這個課程主要引領幼兒學會觀察比較圖畫,願意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課程目標:

1、嘗試在觀察比較畫面中初步理解小老鼠吱吱的心裏變化與行爲。

2、感受吱吱努力讓自己勇敢的過程,願意大膽地用語言表達畫面內容的理解。

3、通過傾聽教師對圖書書面語言的朗讀,提升依據畫面展開想象並用較豐富的語彙進行表述的能力。

4、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課程準備:

PPT

課程過程:

一、模仿動物導入,引出故事的中的“吱吱”

1、教師:“小朋友,你知道小白兔是怎麼走路的?”“那小老鼠是怎麼走路的?”

二、師幼一起閱讀圖畫,猜測故事情節。

1、集體閱讀PPT1、2

教師:“數一數,這裏有幾隻老鼠?誰是吱吱?它怕什麼?”

小結:“老鼠家族一共有五隻老鼠,吱吱是一隻膽小的老鼠,它最怕遇到大黃貓,一直躲在罐子裏。”

鼓勵幼兒仔細觀察圖片,猜測姐姐是如何爲吱吱出主意的,幼兒一起爲吱吱出主意。

小結:“姐姐幫吱吱想了一個辦法,把毛線的一端系在吱吱腰上。”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PPT3、4、5

教師:“你們看到了什麼?真的是大黃貓來了嗎?”“吱吱又發現了什麼?”“姐姐是怎麼做的?”

引導幼兒觀察重點的畫面,釋疑解惑。

3、出示圖片PPT6、7,猜測故事結局。

教師:“它們終於看到了巧克力蛋糕,大黃貓真的來了,怎麼辦?”

4、完整欣賞故事,引發興趣。

教師:“大黃貓是怎麼被纏起來的?吱吱是膽大還是膽小?”

三、感受結尾,揭示故事內涵

小結:“吱吱是膽大的嗎,它最終靠着自己的智慧打敗了大黃貓”

四、肯定幼兒的表現,引發再讀願望。

課程反思:

活動中,幼兒興趣非常濃,可以根據圖片內容,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大膽的表達自己的看法,表現的很好。活動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只關注到舉手回答問題的幼兒,忽略其他幼兒要多提問幼兒。在提問時,給予幼兒的提示語過多,不夠簡潔精煉,忽視讓他們自己觀察,自己講述的過程。在今後的活動中,要把更多的話語權給幼兒,讓他們能大膽自信的講述自己的想法,感受語言的奇妙之處。

幼兒園中班公開課教案 篇23

活動目標:

1、會仔細觀察畫面,從動物的神態、表情等講術畫面內容。

2、能學說書中對話,掌握詞語:聞來聞去、戳來戳去、晃來晃去。

3、感受書中情感的變化,體驗閱讀的樂趣。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書封面,導入圖書1、師:小朋友,你們喜歡笑嗎?什麼時候會開心地笑呢?你笑的時候媽媽開心嗎?

可有的媽媽卻不喜歡自己的寶寶笑(出示封面)認識它們嗎?(認識"負鼠")高個子是誰?是的,你們猜對啦,另一個呢?對,它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裘裘。裘裘在幹什麼?媽媽的表情怎樣?

2、師:這是一本書的封面,有趣嗎?讀一本書就要從書的封面讀起,從封面上我們可以知道書的名字,誰認識這幾個字?指名說。齊讀書名。

二、通過遊戲形式,掌握繪本中的關鍵詞。

1、師:(看圖)負鼠媽媽在幹嘛?學一學動作,學說"聞來聞去",小負鼠呢?

2、師:(看圖)第二次學習本領的時候,看看,負鼠媽媽在幹嘛?學說"戳來戳去"。可是裘裘呢?他在幹嗎?

3、師:(看圖)他們又開始第三次學習本領了,負鼠媽媽在幹嘛?她把裘裘拎起來?做了什麼動作?還有呢?學說"晃來晃去"。裘裘呢?

4、師:負鼠媽媽爲什麼要教裘裘這些動作呢?我們接着看書。

三、閱讀故事,感知裘裘面對媽媽時的調皮1、師:(閱讀故事)最最重要的本領,是每一隻負鼠都應該學會的。猜猜看負鼠媽媽想教給裘裘什麼最最重要的本領呢?

2、師:(講述故事)爲什麼要學會裝死的本領呢?(負鼠就是靠裝死來逃脫敵人追捕的呀)3、裘裘媽媽開始教小負鼠學習本領了,他們開始了第一次的學習?通過出示重複的圖片,引導幼兒自主講述故事中負鼠媽媽的動作"聞來聞去、戳來戳去、晃來晃去。" 4、教師邀請部分孩子扮演負鼠媽媽,體驗與裘裘遊戲的樂趣,在遊戲中引導孩子利用"三個關鍵動作"。

5、(遊戲結束,出示圖片)師:裘裘的本領學會了嗎?你們看看媽媽的表情是什麼樣子的?她的心裏會怎麼想呢?

四、講述故事的後半段,體驗裘裘面對大熊時的本能。

1、師:裘裘媽媽把裘裘帶到外面去練習了?這個外面是什麼地方呢?那會發生什麼事情呢?(看出藏在樹背後的大熊)。

2、師:負鼠媽媽帶裘裘到森林裏練習,發生了什麼故事?

3、師:大熊做了哪些動作?誰能連起來說一說?大熊做了哪3個動作啊?

4、師:可是你們看看裘裘是什麼樣子的?他有沒有笑?他閉着眼睛一動也不動,有沒有學會裝死?原來啊當真正的危險來臨的時候,裘裘學會了裝死的本領。

5、師:你們想不想來玩一個遊戲,也來做一隻小負鼠,我來做一隻可怕的大熊,再請一個小朋友做一隻熊寶寶。遊戲開始啦,大熊來啦。看來,我們沒有小負鼠可以吃了,我們走吧。大熊走啦。

小結:裘裘在和媽媽練習的時候,他沒有學會裝死的本領,那是因爲是媽媽在和它一起,媽媽再怎麼兇也是媽媽,是永遠不會傷害它的媽媽。當遇到真正的危險的時候,裘裘學會了裝死的本領,這就是動物的本能。

五、活動延伸師:在大自然中還有許多動物有本能,認識它們嗎?(出示壁虎、章魚的圖片)它們的本能是怎樣的,你們知道嗎?

小結:是的,壁虎遇到危險的時候可以把自己的尾巴掉下來,迷惑敵人,過了不久又會長出新的尾巴來;章魚呢,遇到危險的時候可以噴出黑色的墨汁,讓敵人看不見,然後自己逃跑。大自然中的動物很神奇,那就需要我們小朋友在以後的學習中慢慢去發現,好嗎?

活動反思:

《不要再笑了,裘裘!》這個故事選自《東方娃娃》繪本圖書,初次閱讀時,覺得非常有趣;再次閱讀才發現,快樂對於每個人非常重要,一個人在給別人帶來快樂的同時,自己也會獲得快樂。

在設計活動時我捉住了這個故事中"裝死"和"本能"這兩個重點,也是活動的中心一方面,讓孩子的在遊戲中掌握繪本中的對話、動作,體驗快樂的情緒,另一方面也讓孩子在角色扮演中感受裘裘的心理變化,體會裘裘在面對媽媽時的調皮以及在面對真正的敵人時的勇敢、冷靜。從而瞭解本能的含義。將閱讀無形的溶於遊戲中,又將知識巧妙的貫穿於閱讀中。

當然在活動中還存在不少不足,比如在動靜交替中,對孩子的掌握以及對孩子的迴應策略等,這都是我迫切需要學習的。希望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能有更好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