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科學小實驗的教案

幼兒園科學小實驗的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5W 次

作爲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科學小實驗的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科學小實驗的教案

幼兒園科學小實驗的教案1

五月的天氣,春光明媚,天氣這麼好,菲兒和媽媽一起去公園玩!咦?這是什麼?哈哈哈,原來是美麗的噴泉。噴泉很神奇,能夠自動噴出水來,寶寶看得人了神,對媽媽說:“我想把噴泉帶回家!”媽媽說:“寶貝,公園裏的噴泉是給所有的孩子看的,這樣吧,媽媽回家和你一起做一個噴泉,好不好?”寶寶高興地趕緊和媽媽回家。好期待好興奮呀!媽媽真的可以在家裏做一個噴泉嗎?

小朋友,你們是不是也想自己動手來做一個噴泉呢,快快和寶寶一起動手操作吧!

材料的準備

塑料瓶1個(礦泉水空瓶子)、吸管2根、剪刀、棉花球、臉盆。

實驗步驟

工具準備好啦,現在開始一步一步和我一起做吧!

1.在塑料瓶中裝入一些冷水,大約三分之二,不要把水倒在瓶子外面啊。

2.把兩根吸管中的一根吸管剪短,相當於瓶口到水面的距離,用剪刀的時候要小心。

3.如圖所示,將兩根吸管放入塑料瓶中,短的吸管不能碰到水面,長的吸管伸入水面。

4.將棉花球弄溼,塞緊瓶口,固定好兩根吸管呦!注意:一定將瓶口完全塞緊,不能有空隙。此處棉花球也可以用橡皮泥代替。

5.將塑料盆放到長吸管出水口的對面預備接水,對着碰不到水面的短吸管吹氣,塑料瓶中的水就會從長吸管中噴出來噢!我的小噴泉漂亮吧!

菲兒告訴你小祕密

當小朋友對着沒碰到水的短吸管吹氣時,塑料瓶內的空氣會慢慢增加,小小瓶子裏的空氣越來越多。可是瓶口塞緊啦,出不去呀,空氣擠在一起的力量越來越強,水面上的壓力變得越來越大,於是就把水從另一根長吸管壓出去,形成了“噴泉”。哈哈!這個小實驗不錯吧,這回可以在家裏欣賞噴泉啦!

專家觀點

城市裏隨處可見各式不同的噴泉,有音樂噴泉、燈光噴泉、層疊噴泉、廣場噴泉,能鑽進層層疊疊、高低錯落的水柱中嬉戲,是孩子們最高興的事情之一。其實爸爸媽媽何曾不想也擁有一個心儀的噴泉,讓寶貝玩得開心盡興。現在,真的可以在家裏做出寶貝獨有的噴泉啦。

爸爸媽媽可以和寶貝一起做,也可以每人做一個,比一比誰的噴泉最漂亮。首先是比誰的瓶子最漂亮,大家開動腦筋,動手裝飾。可以用彩紙剪出好看的圖案貼上,可以用彩色水筆直接畫出圖案,也可以用橡皮泥搓成細條裝飾。或者把瓶子刷上好看的顏色,就可以有漂亮的青花瓷、裝飾畫的效果。然後可以選用各種吸管,彩色的、條紋的,汽水吸管、奶茶吸管,粗細均可。最後,就是噴泉的顏色啦,如果喜歡彩色噴泉,可以把彩色墨水滴在瓶子裏,可以是單色的,紅的、黃的、藍的,也可以配成喜歡的紫色、綠色、橘色。噴泉不僅僅是無色的,更可以是彩色的,就看爸爸媽媽和寶貝誰的奇思妙想更多。

幼兒園科學小實驗的教案2

[目的、要求]

1、讓幼兒瞭解蚯蚓爬行的基本動作特徵。

2、可簡單介紹蚯蚓體表的剛毛對於蚯蚓運動的作用。

3、對於不同年齡班,向幼兒簡單介紹蚯蚓對人類的益處。(中班只介紹蚯蚓能改良土壤。大班還可以介紹蚯蚓處理有機廢物,保護環境,以及未來可進入人類營養食品之列的前景。)所以要愛護蚯蚓。

[材料]

1、活體蚯蚓若干條(事先清除體表雜物,盛放在乾淨的溼潤的盆子裏。)

2、平面玻璃(有桌面玻璃最好)

3、馬糞紙,或表面粗糙的硬紙板。

[操作]

1、先把蚯蚓放在馬糞紙上,讓幼兒觀察蚯蚓爬行的體形變化特徵。大體分2個階段:①身體後半部固定不動、前半部身體向前伸長(同時變細)。②身體前半部固定,身體後半部向前收縮。

2、(老師向幼兒解釋)蚯蚓體表有很短的毛,叫“剛毛”(幼兒跟讀)。蚯蚓身體固定的時候是那部分身體的剛毛插入土裏(眼前的馬糞紙裏),這樣身體的另一部分可以伸縮。蚯蚓如此一伸一縮向前運動。

3、讓幼兒輕輕地撫摩蚯蚓體表,有毛糙的感覺(可與撫摩玻璃面的感覺比較)。

4、同時取出兩條蚯蚓,一條放在馬糞紙上,一條放在玻璃面上,蚯蚓前端(靠環帶較近的一端)向同一個方向,在一條“起跑線”上,讓幼兒觀察那條蚯蚓“跑”得快。

5、[提問總結]在玻璃面上的蚯蚓跑不動的原因是:剛毛失去作用,身體沒法固定和伸縮,所以走不了了。

[提示]

1、蚯蚓的運動:身體後半部剛毛插入土裏,前半部環肌收縮,縱肌舒張身體向前伸長;然後,身體前半部剛毛插入土裏,身體向前收縮。

2、蚯蚓對人類有很多益處,

①改良土壤:蚯蚓在土壤裏運動,有疏鬆土壤的作用,其糞便是高效有機肥。

②在醫藥上做鎮痙劑和利尿劑。

③蚯蚓吃進大量人類丟棄的有機廢物,對淨化環境作用巨大。

④蚯蚓肌肉內含有幾乎全部人體必需氨基酸、以及脂肪酸和微量元素,在食品工業中前景看好。

3、實驗結束,教師帶領幼兒把蚯蚓放歸園地,並督促幼兒洗手。

幼兒園科學小實驗的教案3

一、活動目標。

1、感受大自然中的聲音,積極嘗試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制造聲音。

2、展開想象,製造和體驗美妙的大自然聲音。

二、活動準備。

1、聲音:雷聲、雨聲、蟬鳴聲、蚊子叫聲、空調運行聲等。

2、搪瓷杯,筷子,不鏽鋼小勺,塑料墊板,塑料袋,空紙盒,鐵盒,硬幣,木塊等。

三、活動過程。

(一)感受大自然中的聲音。

1、播放聲音。

樹林裏的鳥、蟬(知了)、打雷、下雨

2、提問。

(1)你聽到了什麼聲音?

(2)你在什麼時候聽到過這個聲音?

(3)夏天裏,你還聽到過什麼聲音?

3、教師小結:轟隆隆的雷聲、嘩啦啦的雨聲、“知了知了”的蟬鳴聲、嗡嗡嗡的蚊子叫聲,這些都告訴我們夏天到了。

(二)探索、創造聲音。

1、用各種材料製造聲音。

教師:除了大自然裏有各種有趣的聲音之外,我們身邊也有很多東西會發出聲音呢。

2、出示一些物品。

教師:你能用這些東西製造出有趣的聲音嗎?請小朋友選擇一樣東西試一試。

3、分享製造聲音的不同方法。

教師:你選了什麼東西?它發出了怎樣的聲音?你是用什麼方法讓這東西發出聲音的?

4、教師小結:原來用不同的方法可以讓同一種材料發出不同的聲音。比如,用手拍鐵盒,鐵盒發出了砰砰砰的聲音。用拳頭敲鐵盒,鐵盒發出了咚咚咚的聲音。真是很神奇喲!

5、幼兒再次嘗試自由選用材料製造聲音。

提問:你選擇了什麼東西把它發出了什麼聲音?這種聲音像什麼?(啓發幼兒大膽聯想)

用裝滿米粒的塑料瓶發出了沙沙沙的下雨聲,敲打鐵盒說發出了轟隆隆的打雷聲,拗動塑料墊板發出了呱呱呱的蛙鳴聲。

教師小結:你們看,這些東西普普通通,但我們用不同的方法居然變出了這麼多的聲音,大自然真是奇妙。只要我們多留意:多看、多聽、多想,就可以從生活中發現更多有趣的現象。

(三)欣賞散文《夏天的聲音》。

1、教師:有一篇好聽的散文叫《夏天的聲音》。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教師邊播放優美舒緩的背景音樂邊朗讀散文。)

2、提問:這篇散文裏也有很多有趣的聲音,你們都聽到了哪些聲音?

(四)音樂之聲。

1、教師:我們來開個音樂會吧,每熱選一樣東西,一起來模仿裏面的聲音。

2、教師小結:我們用敲、拍、吹、搓、拉等許多方法讓一些不會動的東西發出有趣的聲音,演奏出了那麼多動聽的聲音!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美妙的音樂之外,大自然和生活中還藏着許多奇妙的、好聽的聲音呢。只要你做個有心人,就可以聽到大自然爲我們演奏的美妙的音樂。

幼兒園科學小實驗的教案4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的方法,知道鹽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讓有些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

2、瞭解自然界中死海能使人漂浮的成因。

二、教學準備。

1、前期幼兒經驗:知道有些物品會浮於水面,有些物品會沉在水底。

2、人手一個雞蛋、半杯溫水、一根筷子、糖、鹽、味精、水、抹布、臉盆。

3、大記錄紙一張。

4、死海的錄像。

三、活動重難點。

1、重點:有序進行實驗。

2、難點:瞭解鹽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讓有些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

四、教學過程。

(一)猜測沉浮的物品。

師:小朋友,你知道哪些東西放在水裏會浮起來?哪些東西放在水裏會沉下去?

對於幼兒答案中提到的有現成的,教師進行實驗。

(二)實驗猜測。

1、提問:如果把雞蛋放在水裏是沉還是浮起來呢?

2、教師出示記錄表,引導幼兒解讀。

3、當場把雞蛋放進水裏驗證:雞蛋沉入水底。

(三)幼兒進行實驗。

1、有什麼辦法能讓雞蛋浮起來?

2、出示記錄表,讓幼兒猜測,並記錄猜測結果。

3、把幼兒分成三組,一組給予鹽、一組給予糖、一組給予味精,並告知幼兒。

(四)揭示實驗結果。

1、教師出示記錄表,分別讓不同實驗的幼兒回答實驗結果,並幫助幼兒進行記錄。

2、教師進行實驗:臉盆裏裝水加鹽攪拌,雞蛋浮起來

3、實驗後得出結論,放鹽可以增加水的浮力,使雞蛋浮起來。

(五)拓展活動:死海的祕密。

提問:放了鹽的水能讓雞蛋浮起來,那人可不可以浮起來呢?”

教師播放PPT,介紹“死海的祕密”。

幼兒園科學小實驗的教案5

【活動目標】

1、對色彩的變化產生興趣。

2、能發現兩種顏色混合後產生的新變化。

3、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三原色色板,油畫棒、水彩筆、繪畫紙。

【活動過程】

1、猜猜會有什麼變化。

(1)出示三種色板:紅、黃、藍。說說它們是什麼顏色。

(2)猜一猜把其中兩種顏色合在一起會有什麼新變化。

2、小實驗:顏色對對碰。

(1)水彩筆變色:幼兒將紅、黃、藍三種水彩筆中的任意兩種顏色畫在一起,觀察色彩的變化並記錄在紙上。

(2)顏料變色:用吸管將兩種水彩顏料吸到調色盤中,用棉籤調和,在記錄本上記錄發生的變化。

(3)油畫棒變化:幼兒將紅、黃、藍三種油畫棒中的任意兩種花在一起,觀察色彩的變化並記錄。

3、交流:我的發現。

(1)請幼兒介紹自己實驗中的發現。

(2)對幼兒的實驗記錄進行總結。

(3)引導幼兒發現紅和黃合起來是橙色,黃和藍合起來是綠色,紅和藍合起來是紫色。

(4)想一想其他顏色對對碰以後會有什麼變化呢。

活動反思:

這節課是讓幼兒通過自己動手操作了解到兩種顏色混在一起變成了另一中顏色,也讓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到顏色變化帶來的快樂。

活動使幼兒大膽的去動手、動腦,發揮自己的天性。讓幼兒在實踐中發展創造力和想象力,並在每節課後都有及時總結經驗,認真反思,爲今後的科學活動奠定堅實科學的基礎。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不斷的完善和提高教學水平,使自己的業務素質更上一層樓。

幼兒園科學小實驗的教案6

一、目標:

1、分別感知在塗和不塗肥皂的玻璃上遇熱不出現和會出現霧氣的現象。2、激發幼兒探索科學現象的興趣。。

二、準備:

一副眼鏡,一塊肥皂,一盆開水。

三、實驗過程:

1、在眼鏡的一隻鏡片上均勻地塗上一層肥皂,另一隻鏡片不塗。

2、將眼鏡放到開水上方,注意要把塗有肥皂的一面向着開水盆。

3、停留幾秒後,再把眼鏡拿開,這時,你就會看到塗有肥皂的一面鏡片上仍是透明的,而沒有塗肥皂的一面則是霧濛濛的。

四、溫馨提示:

1、一定要把塗有肥皂的一面對着開水,否則實驗不能成功。

2、拿着眼鏡放在熱水上方時,要注意不要拿得太低,以免燙傷手。

五、實驗原理:

開水誰的水蒸氣蒸發出來“跑”到了鏡片上,遇冷後凝結成小水珠附在鏡片上,使光線散射,所以鏡片看上去霧濛濛的。而塗有肥皂的一面,則因爲肥皂破壞了水的表面張力,使水能四處流動,均勻地覆蓋在鏡片上,所以看上去仍是透明的。

六、延伸活動:

想一想,做一做

在寒冷的季節,我們乘坐汽車時,會發現車窗上有一層霧氣,這是爲什麼呢?你有什麼辦法解決嗎?

幼兒園科學小實驗的教案7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知道箱子裏有空氣。

2、培養幼兒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

二、教學準備。

1、幼兒操作材料:紙箱兩人一個,氣球兩人一個,紙巾若干,籃子若干,紅花每人一朵。

2、教師操作材料:紙箱、神祕紙箱、紅花、氣球、籃子各一;操作音樂CD。

3、環境準備:“魔術”桌子一張,桌布一塊。

三、教學過程。

(一)幼兒觀看有趣的魔術表演,引起幼兒參與的興趣。

1、觀看老師用塑料袋子捉空氣,引導回憶之前“捉空氣”的小實驗,並啓發孩子說出“袋子裏有空氣”。

2、觀看老師“紙巾”飛起來的小實驗。

(二)幼兒參與操作紙巾“飛起來”的小實驗。

1、幼兒動手操作。

2、幼兒與老師探討“紙箱裏有沒有空氣?”

(三)幼兒參與操作氣球“飛起來”的小實驗。

1、幼兒動手操作。

2、教師總結:因爲箱子裏有空氣,手一拍箱子,空氣就從洞洞裏跑出來,氣流就把紙巾和氣球衝起來了。

(四)老師表演“小魔術”:綵帶飛起來了。

幼兒園科學小實驗的教案8

一、萊博瑞幼兒園科學小實驗:水寶寶粘合劑

二、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瞭解水的附着力。

(二)技能目標:

1、通過幼兒對物品的觸摸,鍛鍊幼兒的感知能力。

2、通過幼兒對圖形的拼擺,激發幼兒的創造力。

三、探索要點:爲什麼水可以把兩個物體黏在一起;探索路徑:教師出示兩組紙,一組乾的,一組溼的,問哪一組可以黏在一起,爲什麼?興趣點:用水把兩種物體黏在一起的過程,幼兒自己操作。重點:瞭解水的附着力;難點:幼兒自己動手是害怕兩種物體粘不到一起。

四、準備材料:

(一)幼兒材料:泡沫底板、泡沫積木、器皿

五、活動過程:

(一)實驗導入

1、出示兩組紙,一組乾的,一組溼的。看看誰會黏在一起,問什麼?

2、教師過渡語:小朋友,這是爲什麼呢?水有什麼神奇的力量呢?

教師小結:不同的物品相互粘在一起,是附着力在起作用,水能把其它物品粘在一起,是分子與分子之間相互吸引。

3、教師:那我們做一個實驗看看水的附着力有多麼的神奇。

(二)活動進行中

1、材料探索:出示各種材料,說說都是什麼,再說材料與 材料之間的關係。

2、幼兒自由探索,教師指導幼兒操作

活動一:看看水可不可以把泡沫粘到泡沫板上。

活動二:大家一起來比賽,老師說幾個圖形看看誰可以最快拼出來。

3、總結:不同的物品相互粘在一起,是附着力在起作用,水能把其它物品粘在一起,是分子與分子之間相互吸引。

(三)互動課堂

下面哪組紙能粘在一起?將相應的(方框)塗上顏色。

(四)教師與幼兒一起總結,教師提問並進行作品展評

1、總結:不同的物品相互粘在一起,是附着力在起作用,水能把其它物品粘在一起,是分子與分子之間相互吸引。

2、提問:書中科學知多少部分、作品展評。

3、說一說還有哪些東西可以用水粘貼在平面上。

4、上節課家庭實驗室活動內容,與父母一起尋找哪些東西可以浮起來,哪些些東西會沉下去,將結果與其他幼兒分享。

(五)總結延伸

1、小朋友回家找一找還有那些物品可以利用水的附着力粘貼在光滑的平面 。

2、這些物品可以粘貼在哪裏?(例如:牆上、玻璃上、桌子上)

(六)撕頁、成品、袋子帶回家。

幼兒園科學小實驗的教案9

目標 引導幼兒觀察燃燒現象,瞭解火的用途與危害,增進幼兒安全防火的意識。

準備 蠟燭若干支,大、中、小玻璃杯,小烤爐等。

過程

1.燃燒蠟燭

點燃幾支蠟燭,觀察蠟燭燃燒的過程。注意火焰的顏色、形態,感知火發出的光和熱。將一張紙用燭火點燃,觀察紙燃燒的過程。讓幼兒用手在蠟燭附近烤一烤,並說說有什麼感覺。

教師提醒幼兒火能燃着許多東西,火會燙傷手指和皮膚。不能隨便玩火。

2.玻璃杯“滅火器”

教師用一個杯子扣住正在燃燒的蠟燭,觀察火焰熄滅的全過程。啓發幼兒思考火被熄滅的原因(燃燒需要空氣)。

用大、中、小三個玻璃杯蓋住三支燃燒的蠟燭,觀察三個杯子裏哪支蠟燭先熄滅。想一想爲什麼三支蠟燭熄滅的時間不同(大小杯內空氣的多少不同,影響燃燒的時間)。

3.討論

火有哪些用途?(燒飯、取暖、照明等)。

火對人有什麼危害?(如燙傷皮膚、燒燬房屋、森林)。

怎樣防止火帶來的災害?教師在幼兒討論的基礎上,介紹一些安全防火措施。

如不要隨意玩火,不在火爐附近玩易燃物,不放鞭炮等。

4.請幼兒參與做點心,然後用小烤爐烘烤點心。實際體驗火給人帶來的快樂。

建議

教師在引導幼兒認識火的同時,要特別強調安全防火要求。

幼兒園科學小實驗的教案10

一、活動分析。

本次活動是幼兒在玩水過程中瞭解物質沉浮現象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探索,因此活動的重點定位在能動手嘗試使用多種輔助材料讓玻璃球浮起來,難點是:學習合作真實記錄實驗結果。

二、活動目標。

1、幼兒動手嘗試使用多種輔助材料讓玻璃球浮起來,進一步感知沉浮。

2、初步嘗試小組合作記錄實驗結果。

3、激發幼兒對身邊科學現象的興趣。

三、活動準備。

1、玻璃球、一次性盤子、一次性杯子、牛奶盒、籃子、小方磚、一次性碗、套筒、鮑魚殼、橡皮擦,它們有的會浮在水面,有的會下沉。

2、大臉盆、鋼化玻璃缸、乾毛巾、筆。

3、幼兒記錄表(小)、教師記錄表範例(大)。

四、活動過程。

1、出示玻璃球引入,提出問題激發幼兒思考、設想。

師(出示玻璃球):“請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把這個玻璃球放進水缸裏,它會怎麼樣?是沉下去呢?還是會浮上來?”(幼兒討論)

師:有人說浮起來,有人說沉下去,到底是怎麼樣呢?請一個小朋友來將它放下去,大家來看一看。

師:你知道它爲什麼會沉下去嗎?

2、拋出問題,引發討論。

師:小朋友看到,玻璃球一下就沉下去了,請你想想辦法,怎樣才能讓它浮起來呢?(鼓勵孩子積極動腦,大膽發言,並給予他們時間和機會)

3、幼兒進行實驗。

第一次操作,初步感知。

(1)師:小朋友想了很多辦法,大家可以試一試,在試之前,老師有提幾點要求:

①同一張桌子的小朋友爲一組,輕聲說話,材料輪着試一試。

② 玩的時候,小心別把水灑到地上。

③ 多用幾種材料試試看,記住哪些方法可以使玻璃球浮起來。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與指導。

放手讓幼兒進行嘗試。發現好的方法的給予肯定,實驗失敗的幼兒適時進行干預引導。

第二次操作,嘗試記錄

①出示記錄表,並講解記錄表的記錄方法)

師:剛纔老師看到小朋友用了很多種方法讓玻璃球浮起來了,用什麼方法記錄呢。老師設計了一張記錄表,小朋友一起看看裏面有哪些符號,記錄什麼。

②幼兒第二次實驗,並記錄實驗結果。

重點觀察幼兒的小組合作記錄情況及是否真實的記錄。

4、小組介紹記錄情況並驗證。

①請一組的幼兒介紹本組的記錄情況,並當場進行驗證,從中表揚小組幼兒的團結協作和真實的記錄。

②教師作簡要小結。

5、張貼記錄表互相交流,收拾材料。

幼兒園科學小實驗的教案11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瞭解及動手操作,使幼兒掌握理解海綿的性能,知道海綿的用途。

2、學習詞語:軟軟的、輕輕的、吸水、彈性等。

3、激發幼兒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大型海綿積木一套。

2、各種形狀、大小不一的海綿塊若干。

3、廣口瓶子若干與幼兒人數同。

4、彩色顏料水每組一盤,毛線每組一團。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幼兒隨意的拼搭海綿積木。

2、教師提示幼兒摸一摸這種積木有什麼感覺,它和別的積木有什麼不同。

(二)展開。

1、教師:剛纔大家玩了積木,誰能告訴老師這種積木和別的積木有什麼不同?

2、幼兒相互交談議論。

3、教師:你知道這裏面裝的是什麼嗎?(拉開拉鍊讓幼兒觀察)告訴幼兒這叫“海綿”。

4、教師:你在哪些地方見過海綿,請4—6位幼兒說一說見聞。

5、通過玩一玩,做一做,看一看,讓幼兒說一說,發現了什麼?

幼兒分組,每組桌面上放有大小不一、形狀不同的海綿塊、彩色顏料盒,廣口瓶子、毛線等。

教師巡迴觀察幼兒操作活動,提示幼兒思考,海綿寶寶能幹什麼?

6、幼兒活動10分鐘後,請幼兒說一說你是怎麼玩這些物品的,發現了什麼?

7、教師肯定幼兒的做法和語言表述,表揚做的好的幼兒。

(三)結束。

教師小結:

海綿能把顏料水變少,說明海綿能吸水,具有吸水的功能;我們能把海綿捏成一團或紮成蝴蝶,但鬆開後它又能恢復原樣,說明海綿有彈性。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海綿的用途也很廣,如我們做操用的體操墊、睡覺時鋪的海綿墊等。

四、延伸活動。

讓幼兒仔細觀察社會上、家庭裏還有什麼東西是用海綿做的。

幼兒園科學小實驗的教案12

設計意圖

《指南》中提出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索慾望,培養探究能力。充分尊重和保護其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中班幼兒好奇心強,喜歡問“爲什麼”,通過這次實驗教學,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對實驗探究的的興趣,學習使用實驗記錄表。

活動目標

1.在操作實驗中瞭解不同材質的吸水現象。

2.能參與操作,並將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3.培養探索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實驗操作讓幼兒知道不同材質的物質吸水性是不同的。

難點:通過操作得出實驗結果並使用實驗記錄表記錄下來。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衛生紙、普通A4紙、海綿、布條、木頭、小石子、泡沫和若干個裝着水的小水桶,記錄表。

經驗準備:中班幼兒具備動手操作能力,在老師的指導幫助下可以完成實驗操作。

活動過程

一、實驗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將水桶放在桌子上,手拿着海綿放進水桶裏,將海綿撈出來後,擠一擠,有水流出來。請幼兒仔細觀察思考,爲什麼海綿裏會流出水?

幼:水被海綿吃掉了,用手擠一擠又擠出來了。

師:沒錯,水被海綿吸走了,老師用手擠又把它擠出來了。這就說明了海綿可以吸水。

二、討論生活中哪些材料可以吸水。

師:剛纔我們發現海綿可以吸水,現在請大家開動腦筋,想一想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可以吸水?

A:衛生紙

B:普通A4紙

C:衣服

師:小朋友們說了好幾種可以吸水的材料,今天,老師也準備了一些材料,但是不知道它們能不能吸水,我們來測試一下吧。

(教師將準備好的材料放在桌子上,幼兒分組,領取實驗材料和小水桶以及觀察記錄表)

三、幼兒操作實驗

1.介紹實驗材料及要求

師:大家都領好材料了,我們先看看這些材料都是些什麼呢?

幼:衛生紙、普通A4紙、布條、木頭、小石子、塑料、泡沫。

師:在實驗過程中,請大家把實驗的材料放在水桶裏沾一下,然後拿出來,擠一擠。根據你看到的現象,把它是否吸水記錄在實驗記錄表上,在實驗過程中請保持桌面的整潔。

2.教師示範實驗及觀察記錄表的使用

師:(展示水桶,衛生紙)大家看,我們把衛生紙拿好放進水桶裏沾一下,立刻拿出來,擠一擠,擠出很多水。我們發現衛生紙全溼透了,而且能擠出水。然後我們在記錄表中畫着衛生紙的地方下面空格里打勾√。

幼兒小組合作完成實驗,記錄實驗結果。

3.邀請個別小組介紹實驗結果。

幼:我們發現衛生紙、A4紙、布條都可以吸水,還能擠出水,木頭、小石子、塑料、泡沫不能吸水,也擠不出水。

四、教師實驗驗證

師:小朋友的實驗做完了,還得出了結論。那接下來,就請大家和老師一起來驗證一下,看你們的操作結果正確嗎?

(教師操作驗證,並記錄結果,與幼兒一起分享操作結果)

教師小結:在實驗中,我們發現衛生紙、A4紙、布條吸水,而且能擠出水,其中衛生紙的`吸水速度較快,木頭、小石子、塑料、泡沫不吸水,也擠不出水。在科學上我們把它叫做毛細現象。這些吸水的東西表面都有我們肉眼看不見的毛細管,當我們把它放到水裏的時候,它就會像小魚一樣張開小嘴拼命吸水,所以它就變溼了,我們擠一擠還能擠出水來。

活動總結

科學源於生活,我們所做的只是引導孩子來發現科學,探索科學,並將經驗用到生活中去,讓科學來爲我們更好的服務。通過這次的科學吸水小實驗,幼兒可以初步理解並在操作中知道哪些物體吸水,哪些物體不吸水,還能學習將自己的實驗結果記錄下來與大家分享。通過自主的實踐探索,幼兒能夠積極與同伴一起進行探索與發現,在過程中激發兒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科學,在成功中感受快樂。

幼兒園科學小實驗的教案13

活動內容:

《可回收利用的垃圾》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豐富有關可回收利用的垃圾方面知識。

2、通過操作對垃圾進行分類並嘗試用廢品進行手工製作。

3、培養幼兒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

對垃圾進行分類回收。

教學難點:

對廢舊材料進行手工製作。

教學準備:

廢舊物品若干、舊電池、課件、膠棒、剪刀、貼紙等。

教學過程:

一、請小朋友介紹自己帶來的可回收利用的垃圾,說說它們可回收到哪一類垃圾?能用來製造成什麼?

二、觀看課件。

1、今天張老師帶來了一個好玩的小遊戲,裏面也是有關可回收利用的垃圾的,我們一起來看看。

2、觀看課件一:對垃圾進行分類。

把三個盤子上的垃圾分別放到“可回收物”、“不可回收”、“有害物品”中,並請幼兒說說理由。

3、觀看課件二:對垃圾進行加工。

剛剛我們把垃圾進行了分類回收,現在我們要對這些可回收的垃圾進行加工製作出新的製品來,我們把這裏的垃圾分成了四類,你們知道是哪四類嗎?(紙、塑料、易拉罐、玻璃)

三、對廢舊物品進行手工製作。

1、小朋友,剛剛我們在課件中看到四類可回收物經過專門的機械加工成了新的製品,那今天我們這沒有專門的加工機械,我們要怎樣才能把這些垃圾變廢爲寶呢?變成好玩的、好看的、好用的東西。

2、今天張老師帶來了幾個玩具,你們看看它們是用什麼做成的。這些玩具好看嗎?那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做做啊?你們看張老師也收集了很多垃圾,現在就用你們的小手做出好玩的、好看的東西來吧。

4、幼兒進行操作。

5、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

幼兒園科學小實驗的教案14

一、萊博瑞幼兒園科學小實驗:針筒水壓機

二、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水流動的速度跟壓力的大小有關。

(二)技能目標:

1、幼兒通過對針筒水壓機的安裝,鍛鍊幼兒手部的小肌肉的發展。

2、利用遊戲的趣味性,增強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三、探索要點:怎樣才能讓水流變快、變慢;探索路徑:出示兩個針管,問這兩個材料怎樣做實驗(幼兒分散回答)問:怎樣纔可以讓小針管裏的水到大針管裏。(引導說出膠皮管);興趣點:水從針筒流到另一個針筒裏;重點:水流動的速度跟壓力的大小有關;難點:幼兒使用針管的方法、用膠皮管連接兩個針管。

四、準備材料:

(一)幼兒材料:注射器2個、膠皮管1根、色素

五、活動過程:

(一)複習導入

1、教師:小朋友還記得我們以前做的小實驗嗎?(複習操作過程、原理)

2、出示本節課所需材料。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這些材料寶寶怎樣和我們一起做實驗。

(二)活動進行中

1、材料探索、感知材料

教師出示注射器,請幼兒觀察並說一說,在哪裏見過,那麼跟醫生用的打針的注射器有什麼不同,如:沒有針頭。

教師再出示膠皮管,請幼兒摸一摸,說說它能幹些什麼?出示色素(注:提示幼兒色素的安全性)

2、幼兒自由探索,教師指導幼兒操作。

先將色素調成色素水,在把一個注射器裏吸入色素水,然後連接膠皮管,在膠皮管的另一邊連接沒有吸色素水的注射器。

3、總結:當推動針同時,我們給水一個壓力,水是液體的,遇到壓力後就會向另一個方向流動,壓力越大,流的越快,壓力越小流的越慢。

(三)互動課堂

請幼兒先自由推動活塞,然後等幼兒熟練操作後,進行比賽,看看誰的流動得快。

(四)教師與幼兒一起總結,教師提問並進行作品展評

1、總結:當推動針同時,我們給水一個壓力,水是液體的,遇到壓力後就會向另一個方向流動,壓力越大,流的越快,壓力越小流的越慢。

2、提問:書中科學知多少部分:

(1)水是什麼狀態的?(液態)

(2)水遇到針筒給的壓力時發生什麼現象?(流動)(3)要想讓水流的快,可以怎麼做?(給它一個較大的壓力

3、作品展評

(1)請幼兒到前面給其他幼兒展示一下自己的水壓機是怎樣工作的,並簡單說一說原理。

(2)上節課家庭實驗室的活動內容,溶解實驗,將結果與其他幼兒分享,教師及時給與表揚和鼓勵。

(五)總結延伸

回家後,在家長的幫助下,在兩個針筒裏注入不同顏色的水,推動針筒,觀察現象,並請家長幫忙記錄下來。

(六)撕頁、成品、袋子帶回家。

幼兒園科學小實驗的教案15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操作活動,瞭解浮沉現象。

2、初步學習簡單的記錄方法。

3、激發探索的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實驗物品哪些會沉下去,哪些會浮起來。

難點:用“浮起來”和“沉下去”描述自己的實驗結果。

活動準備

1、海洋球、石頭、百寶箱、盛着水的小透明塑料盒人手一份。

2、實驗物品:湯匙、玩具車、積木等幼兒園各種桌面遊戲材料若干、三個框子。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

教師:小朋友們早上好,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神奇的百寶箱,你們想不想指導裏面有什麼呢?我請小朋友上來摸一摸到底有些什麼東西呢?

教師:原來裏面有一個海洋球,還有一塊石頭。除了百寶箱裏面摸出來的東西外,老師還有一樣東西。噹噹噹,就是一個透明的塑料箱,裏面還裝着水呢!今天呀,老師就要用這些東西和小朋友們一起來做一個非常有趣的遊戲。這個遊戲的名字叫做“浮沉小實驗”。

2、教師幼兒一起來操作實驗

教師:現在我們就要開始做我們的遊戲了。小朋友們請看,老師這裏都有些什麼東西呀?(裝着水的框子和海洋球)如果老師將這個海洋球放進水裏,它會怎麼樣呢?它是會沉下去還是會浮起來呢?我們一起來猜猜看吧!我請一個小朋友來幫助老師把海洋球放進水裏,我們一起來看看。

教師:哇!這個海洋球在水面上,它浮起來了。所以,我們的海洋球放進水裏會怎麼樣呀?(會浮起來)

教師:那小朋友們再猜一猜,如果我們將石頭放進水裏,它又會怎麼樣呢?他會像海洋球一樣浮起來嗎?那我請一個小朋友來試一試吧!

教師:哇!我們的石頭掉進水裏了,它沉下去了。所以,我們把石頭放進水裏,他會怎麼樣呀?(會沉下去)

教師:原來我們將海洋球放進水裏它會浮起來,我們將石頭放進水裏它會沉下去。

3、幼兒自主實驗

教師:其實,除了海洋球和石頭可以做這個遊戲外,我們還有很多別的實驗材料也可以做這個遊戲。我們來看看還有些什麼吧!

教師:原來還有湯匙、玩具車、乒乓球、還有很多我們的玩具積木等。那你們想不想試試這些東西放進水裏會怎麼樣呢?現在我請小朋友來當小小實驗員,自己來動手做實驗。

教師:等會每個小朋友都會有一個裝着水的盒子,小朋友們一定要小心不要把衣服弄溼了。老師這裏有三框實驗材料,每一組的小朋友用一框實驗材料。小朋友可以自己

選擇兩至三種實驗材料進行實驗。活動結束後,老師會請小朋友拿着自己的實驗材料進行分享。

4、分享實驗結果

教師:現在我請小朋友來分享你的實驗結果。上來的小朋友要先跟大家分享你的實驗材料是什麼?你的實驗結果是怎麼樣的。如果實驗材料會浮起來,我們就把它放在我們紅色的“↑”這邊的框裏,它表示浮,如果它會沉下去,我們就放在綠色的“↓”這邊,它表示沉。紅色的箭頭指向上面,表示這個東西它會浮起來,綠色的箭頭指向下面,表示它會沉下去。

教師:剛剛我們的小朋友都已經做了實驗,也分享了他的實驗結果,那我們一起再來檢查一遍,看看有沒有材料寶寶回錯了家呢?

(教師一框一框的檢查,邊檢查邊引導幼兒說出浮起來或者沉下去)

教師:今天我們做了浮沉小實驗,我們再來看看哪些東西放進水裏它會浮起來呢?那又有哪些東西放進水裏會沉下去呢?

5、活動延伸

教師:今天小朋友們用幼兒園的一些材料做了浮沉小實驗,小朋友回家以後也可以回去和爸爸媽媽一起,用家裏的材料做這個小遊戲。下次我們再來一起分享。

6、放鬆音樂

《天空之城》

活動總結

經過本次活動,幼兒可以感受到科學探索活動的樂趣。但是在幼兒自主實驗中,存在很多不可控因素,教師要靈活把握並處理。在幼兒自主實驗過程中可以引導幼兒嘗試兩種不同的材料。在整個實驗過程中,都離不開水,教師需要準備足夠的乾毛巾,在實驗後將實驗材料上的水擦一擦再展示實驗成果。本次活動只是進行了對浮沉現象有

了初步的瞭解,隨着幼兒年齡的增長,可以慢慢再深入原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