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防拐騙安全教案模板(通用5篇)

幼兒園中班防拐騙安全教案模板(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8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防拐騙安全教案模板(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中班防拐騙安全教案模板(通用5篇)

幼兒園中班防拐騙安全教案1

活動目標

1、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跟陌生人走。

2、瞭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處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有關的圖片四張。

2、請一位幼兒不認識的阿姨扮演陌生人,並設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凍、巧克力。

活動過程

一、故事《沙沙和陌生人》

1、講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變色龍沙沙獨自在院子裏玩,這時一個陌生人問他公園怎麼走,沙沙有禮貌地告訴了他該怎樣走,陌生人非常感謝沙沙。回到家裏,沙沙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說:“沙沙,你做得對!不過還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註意。”沙沙連忙問媽媽:“還有什麼事情應該注意的呢?”

2、集體討論:

(1)媽媽爲什麼說沙沙做得對?

(2)我們來猜猜媽媽還對沙沙說了哪些應該注意的事情?

3、出示圖片:

圖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時,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圖二:陌生人給你禮物或好吃的東西時,你不能要。

圖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時,你不能帶路。

圖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時,你要反抗,大聲呼救。

二、情境練習

情境一:一個陌生的叔叔對一位小朋友說:“小朋友你真可愛.我請你吃果凍。”接着又拿出玩具給他玩。

集體討論: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禮物,應該怎樣對他說?

情境二:一個陌生的阿姨敲門進入教室,對某幼兒說:“我是你媽媽的好朋友,她今天沒有空來接你。讓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教師提醒:

(1)你認識她嗎?

(2)如果你不認識她.能不能輕信她的話?

(3)那你應該怎麼對這位阿姨說?

教師小結:對待陌生人要有禮貌,但不能輕易相信他們的話,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選擇遊戲(每題分A、B兩個答案,幼兒站在認爲正確的答案那一邊)

1、陌生人就是壞人嗎?

A、陌生人就是壞人。B、陌生人不一定是壞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A、能去公園和遊樂場。B、不能去任何地方。

3、有個認識的阿姨想帶你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B、必須先告訴爸爸媽媽。

4、有個不認識的叔叔給你東西吃:

A、巧克力、果凍不能吃,飲料可以喝。

B、什麼都不能吃。

5、下大雨時一個陌生人說用車送你回家。

A、先說謝謝再上車。B、不能上車。

6.陌生人問你的名字.家裏有誰.能不能告訴他?

A.只能告訴名字,不能告訴他家裏有誰。

B.什麼都不能告訴他。

四、結束活動

提醒幼兒外出時不要離開集體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輕信。

幼兒園中班防拐騙安全教案2

活動目標

1、樹立幼兒初步的防範意識

2、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3、引導幼兒瞭解一些自我保護的常識,知道迷路時應怎麼求救。

活動準備

排練情景表演:豆豆迷路了。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請幼兒觀看情景表演“豆豆迷路了”,教師在主要部分給以提示。

二、展開活動

1、引導幼兒討論:豆豆迷路了,他怎麼做的?這樣會出現什麼後果?並說一說如果自己遇到了這樣情況時應採取怎樣的做法,引導幼兒明白遇事要動腦筋。

2、幼兒展開討論,說出自己的看法,並進行簡單記錄,教師將幼兒的記錄進行整理、張貼、以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3、開展“有獎竟猜”遊戲,可將幼兒分爲男女兩方,提問問題,幼兒迅速且較完整的說出想法,答對的一方可獎一朵小紅花。

(1)在商店裏,不小心和家人走失了,你該怎麼辦?

(2)在城市迷了路,你該怎麼辦?如果有人強迫帶你走,你該怎麼辦?(可以根據路標、路牌和公共汽車的站牌辨認方向和路線,還可以向交通民警或治安巡邏民警求助。)

(3)在農村迷了路,你該怎麼辦?(應當儘量向公路、村莊靠近,爭取當地村民的幫助。如果是在夜間,則可以循着燈光、狗叫聲、公路上汽車的馬達聲尋找有人的地方求助。)

(4)在幼兒園跟父母走失了,你該怎麼辦?

三、教師小結,活動結束

1、小朋友們平時應當注意準確地記下自己家庭所在的地區、街道、門牌號碼、電話號碼及父母的工作單位名稱、地址、電話號碼等,以便需要聯繫時能夠及時聯繫。

2、如果迷失了方向,要沉着鎮靜,開動腦筋想辦法,不要瞎闖亂跑,以免造成體力的過度消耗和意外。

幼兒園中班防拐騙安全教案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克服獨自在家時的害怕心理,瞭解當自己一個人在家時,應該注意的一些基本安全事項,掌握一些基本的防拐騙技巧,學會保護自己。

2、引導幼兒初步運用較完整、連貫的語言看圖講述故事內容,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在活動過程中,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課件《當你單獨在家時……》;

2、情景表演的準備;音樂磁帶《開汽車》;一輛幼兒接送車;紅綠燈一個;

3、家的佈置(沙發、花瓶、茶桌、飲水機、門牌、電話等);電腦一臺;故事圖片《當你單獨在家時……》。

活動過程

1、隨着《開汽車》的音樂旋律,帶領孩子們乘坐幼兒接送車到佳鑫家做客。利用乘車活動來提高孩子們的情緒,並且複習乘車的安全知識。

2、情景表演。我們剛來到佳鑫家門口,發現佳鑫正被一個歹徒抓走,我們急忙救下了佳鑫,把歹徒嚇跑了。

3、進佳鑫家坐下,向佳鑫瞭解剛纔發生的事情的經過(佳鑫是被拐騙的)。

4、圍繞佳鑫的事情,向孩子們提出問題:

(1)當你單獨在家時,感覺怎麼樣?在做些什麼事情呢?

(2)如果你一個人在家時,有陌生人敲門,你會怎麼辦?

5、帶領孩子們觀看課件《當你單獨在家時……》。

6、圍繞課件的內容與孩子們展開討論:

(1)曾美麗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她感覺怎麼樣?智多星是怎樣幫助她的?你們還有其他方法嗎?

(2)有人打電話過來了,智多星又是怎樣幫助她的?還可以怎樣做呢?

(3)有人來敲門了,智多星又是怎樣幫助她的?還有其他辦法嗎?

(4)除了上面的安全事項,我們還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項呢?請幼兒自由討論。

引導孩子們克服獨自在家時的害怕心理,瞭解獨自在家時應該注意的一些基本安全事項,掌握一些基本的防拐騙技巧,學會保護自己。鼓勵幼兒將所學的`安全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

7、引導幼兒看圖片講述課件裏的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進一步滲透、鞏固所學的安全知識。

8、玩遊戲:大灰狼和小兔子。讓幼兒通過實踐的遊戲活動,在玩中學,更好地掌握住所學的安全知識。

9、結束活動:帶領孩子們乘車回幼兒園。

活動反思

安全知識,理性的東西比較強,讓幼兒直接交流這些,他們的興趣會馬上消失,於是,在活動前端,便設計了幼兒喜歡的活動——乘車,將幼兒的興趣、情緒提高起來;安全教育的目的是要讓幼兒能夠較好地將安全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因此,設計了讓幼兒看圖講述故事、玩遊戲的環節,讓幼兒通過講講、玩玩這些實踐操作活動,來進一步鞏固、滲透所學的安全知識,這樣既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又讓幼兒更好地掌握住所學的安全知識;此外,整節活動都是在“家”裏進行,讓幼兒感受到新奇、好玩的感覺。

幼兒園中班防拐騙安全教案4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提高小朋友的安全意識,

2、通過生活中發生的被拐騙及走失案例,引起孩子對防拐騙防走失的重視。

3、瞭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騙防走失知識和走失被拐騙後的自我解救方法。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活動準備:

1、關於防拐騙走失的ppt課件,情景視頻。

2、請客人老師扮演陌生人。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教師組織幼兒去超市,走到超市門口時,教師假裝接電話說有事離開一會。並叮囑幼兒不要亂跑、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2、客人老師拿着糖果貼紙玩具,充當陌生人過來假裝問路說,哎!小朋友,你們知道新宏幼兒園在哪嗎?如果孩子用手指方向老師只給陌生人,那麼陌生人要請求孩子幫忙帶路,把陌生人送到新宏幼兒園。

3、另一位客人老師將拐騙演練情景錄成視頻作爲案例放到課上講解。

二、結合視頻,講述走失及被拐騙的事例

師:被拐騙的小朋友,你覺得他們會在哪裏呢?他們會遇到哪些遭遇呢?他們的爸爸媽媽有多難過?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應該怎麼做?

三、結合圖片,向幼兒介紹防拐騙防走失知識。

四、幼兒分享自己經歷過的走失經歷及處理辦法。

五、小結

告訴孩子記住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單位的全稱以及電話號碼要記住,要告訴孩子因迷了路和或被拐騙、被綁架時,應找警察或撥打110電話。

幼兒園中班防拐騙安全教案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能跟陌生人走。

2、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活動過程:

一、通過故事組織幼兒討論

1、教師講述故事

教師:放假了,一天塗塗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外面玩,塗塗鬆開爸爸媽媽的手一個人跑去其他地方玩,一個陌生人走到塗塗面前對他說:小朋友,公園裏有小猴玩雜技表演很好看,並要帶塗塗去看,塗塗就跟着陌生人走了。結果陌生人把塗塗帶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塗塗再也回不了家,見不到爸爸媽媽了!爸爸媽媽找不到塗塗變得特別傷心、難過。

2、組織幼兒討論

教師:塗塗爲什麼會遇見陌生人?(因爲塗塗一個人亂跑,離開了爸爸媽媽)

教師:塗塗跟誰走了?(陌生人)什麼是陌生人呢?(不認識的人)

教師:他怎麼會跟陌生人走呢?結果怎麼樣?

教師:結果怎麼樣?

教師小朋友能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話?爲什麼不能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

教師小結:陌生人有可能是壞人,壞人會同好吃的食物、有趣的玩具,或者說好聽的話騙小孩,把小孩拐走,使小孩再也不能回到自己的家裏,再也見不到爸爸媽媽,所以我們不能隨便相信陌生人的話,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二、創設情境,在情景中學習對付陌生人的方法

情景一:一個陌生阿姨敲門進教室,對XX說:“XX,我是你媽媽的朋友,你媽媽今天沒空來接你,讓我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

教師提示:你認識她嗎?如果你不認識她那能不能相信她的話。

教師:小朋友想一想,XX應該對這位陌生人說什麼呢?(阿姨,我等媽媽來接我,我不跟你走)讓幼兒練習

教師小結:我們遇到不認識的人,不跟他走,這樣,陌生人見騙不了小朋友只好自己走了。

情景二:小朋友正在草地上做遊戲,一位陌生的叔叔進來,對一位小朋友說:“小朋友,你真可愛,叔叔給你吃巧克力。”

教師提示:陌生人給的東西能不能吃啊?爲什麼不能吃?(不能吃,別人的東西不能要)

教師:那我們應該對陌生人說什麼呢?(叔叔,我不吃巧克力。)如果陌生人又拿玩具給小朋友玩,小朋友該怎麼做呢?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禮物?爲什麼?(不能收陌生人的禮物,叔叔,不用了)

教師小結:陌生人給的任何東西都不能收,因爲我們不認識她,不知道她是不是騙人的,陌生人給的東西不好。

三、活動結束

教師:我們快過新年了,快放寒假了,小朋友在家裏不能一個人跑去去玩,一定要和爸爸媽媽或者是大人一起出去。在外面玩的時候不能自己跑的太遠,不能跟陌生人走。每天我們放學後也要牽着爸爸媽媽的手一起回家,不要一個人亂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