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9篇

有關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7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9篇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 篇1

一、從幼兒的興趣入手精心設計活動。

“椅子”

陪伴着大班幼兒走過了三個春秋,是小朋友離不了的好夥伴。

在平時的活動中,幼兒就很喜歡有意無意地玩些椅子游戲,如把椅子當馬騎、當搖椅、當滑梯等,但這些遊戲往往因擔心安全問題而被限制。

根據幼兒的這些特點,滿足幼兒好玩的心理,讓他們自由設計椅子玩法。

通過椅子游戲,練習幼兒跨、跳、平衡的動作。

在這個活動中既鍛鍊幼兒的四肢協調動作,激發幼兒勇敢嘗試活動的興趣,體驗體育遊戲的快樂。

二、抓住重點、難點層層深入。

本次活動主要是以綱要爲精神,幼兒的學習情況爲主旨,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來開展活動。

如遊戲法在整個活動中就較爲突出。

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遊戲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開始部分(準備運動)——“椅子操”。幼兒在場地上坐成3排,前後左右距離80~100釐米,與老師一起藉助椅子坐如下活動:

坐在椅子上,做上肢運動;站在椅子前做體測運動;在椅子側面做壓腿、單腿跪等下肢運動;在椅子背後站立,雙手撐椅面做平衡練習;站在椅面上做上舉、下蹲動作等。這是整個活動的開始,是讓幼兒有個好的心情後進行活動的基礎。爲下面的活動做了鋪墊工作。

基本部分——騎着馬兒去郊遊。

先嚐試玩椅子的多種方法,練習馬術如:

站在椅子上跳下去,單腿站立練習平衡等。

接着鼓勵幼兒相互合作,增強遊戲難度,如:把椅子放成一排,從椅子上跨過去、走平衡等。再鼓勵幼兒相互學習,進行多種嘗試。設計椅子玩法的時候,我在尊重幼兒的前提下,適當地進行指導,以遊戲夥伴地身份加入進去,以增強遊戲地趣味性。

在活動中,跨跳的動作難度較大,我作了重點的示範,讓幼兒反覆練習,練習我隨時注意幼兒的安全,另外,讓幼兒兩兩合作可以讓幼兒間相互學習,降低活動的難度,而且安全係數也會相應的提高。

在活動最後,組織幼兒與椅子上聽音樂做遊戲,整個活動考慮到幼兒的運動負荷,激緩結合。

三、活動中始終突出幼兒的主體性。

在活動中,我把大部分時間讓給幼兒活動,如給每個幼兒一張椅子,以減少等待,減少不必要的整隊,從而使活動具有一定的運動密度和強度。

讓幼兒在進行搭建、嘗試運動的活躍氛圍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

讓幼兒在自己搭建的椅子造型上練習跨、跳、平衡的技能,也體現了活動的趣味性。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探索球的多種玩法,動作較靈活、協調。

2、願意參加玩球活動,增強對寒冷的適應能力。

3、幼兒能自主結隊進行遊戲,學會與他人協作,提高團結協作能力。

4、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與幼兒人數相等的皮球若干,筐子四個。

2、供幼兒記錄玩球方法的記錄紙四張、筆。

活動過程

1、球寶寶做早操——熱身運動。

﹙1﹚教師提問:一星期有幾天?我們一起來做星期球操。

﹙2﹚幼兒每人拿一個球,隨教師口令做球操,包括頭部、上肢、下蹲、踢腿、體轉、腹背、跳躍等動作。

2、設計球的玩法。

﹙1﹚幼兒分成四個小組,自由在場地進行玩球。

﹙2﹚教師提出任務:每個星期有五天上幼兒園,每個小組要創編出五種不同的玩球方法,定出每天怎麼玩球,並在記錄卡上記錄。

﹙3﹚幼兒分組進行創編玩球的方法,大家共同想辦法,並在記錄卡上做記錄。

教師關注每個小組的創編情況,對於想不出來玩法的小組,進行啓發,如想一想,身體的那個部位還可以玩球?還可以幾個人一起玩?

鼓勵幼兒用自己能看懂的符號記錄玩球的方法。

3、遊戲:“天天玩球”。

﹙1﹚每個小組都將一週的玩球方法確定以後,教師組織幼兒觀看每個小組的設計,四個小組輪流進行。

﹙2﹚各種展示完以後,教師發出星期口令,每個小組的幼兒就一起做自己組確定的玩球方法,忘了可以參考記錄卡。

4、遊戲“送球寶寶回家”。

每個小組排成一路縱隊傳球到筐中,看看哪隊傳的球多。

5、放鬆遊戲:“大皮球”。

教師和幼兒邊念兒歌邊做放鬆動作:“我是一個大皮球,拍一拍跳一跳,拍得高,跳得高,拍得低,跳得低,紅的綠的都會跑。”

當說完“紅的綠的都會跑”這句話時,幼兒四散跑,教師做追逐着,追到誰,誰就下場休息。

遊戲玩2—3遍自然結束﹙視天氣情況決定幼兒跑動的時間和遊戲的次數﹚。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裏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裏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小百科:球,漢字,同"球",讀qiú。〈名〉形聲。字從求從毛,求亦聲。"求"意爲"毛皮"。"毛"指填充料。"求"與"毛"聯合起來表示"以毛填充的毛皮球"。本義:毛皮球。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鍛鍊拋接球能力,增強上肢力量。

2.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3.幼兒能自主結隊進行遊戲,學會與他人協作,提高團結協作能力。

4.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教學準備:

每人一個球

教學過程:

一、熱身運動,隨教師口號與動作,做熱身運動。

二、幼兒自由分散玩球---拍球,滾球,投籃

三、幼兒集中,教師介紹拋接球玩法。

首先請一半幼兒先把球放下,教師示範拋接球,重點介紹,兩人間要注意拉開距離,拋者的球要注意力度與高度,接者要提前把雙手準備好,隨時等待接球,來回地拋與接。幼兒分散練習。

四、傳球教師介紹玩法,幼兒觀察老師的動作,雙腳打開與肩膀等寬,雙手抱球彎腰從胯下往後傳。把幼兒大致分人數相等的對數,3隊,從隊伍前的一個孩子胯下傳球給下一個孩子,如此進行,最快傳到隊伍最後一個孩子的那一隊爲勝。

五、教師小結,自由活動。

反思

效果反饋孩子們都喜歡玩球,平時玩拍球較多。今天的拋接球鍛鍊拋接球能力,增強上肢力量。發現鍾睿和孟翔幾個高的孩子拋接球動作很熟練,鍛鍊的`力度達到活動的要求。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練習閉眼向前走的動作,發展幼兒的平衡能力。

2.培養幼兒兩兩協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場地佈置出小路、橋、森林。狗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 開始部分

(1)聽音樂活動身體,模仿狗的動作。

(2)幼兒兩兩組合,一人扮盲人,一人扮導盲犬並戴上狗頭飾。盲人牽着導盲犬,在起點線後站成六路縱隊。

2.基本部分

(1)交代遊戲名稱和盲人與導盲犬的意思。讓幼兒知道盲人是眼睛生病了,看不見任何東西,要閉上眼睛表示盲人。導盲犬是盲人的眼睛,帶領盲人安全走路,回家。

(2)教師交代遊戲玩法:導盲犬牽着盲人聽到哨音後,第一組的幼兒出發,走過小路,走過小橋,穿過森林,回到盲人的家後,導盲犬汪汪叫兩聲,第二組幼兒出發,依次進行。遊戲3~4次,組合可以兩兩互換角色。採用競賽的方法比比看哪一組的導盲犬最先完成任務。

3.結束部分

(1)表揚誠實的幼兒。

(2)放鬆活動。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 篇5

一、熱身活動

1.引導語:小朋友們準備好了嗎?我們大家一起來做運動。(我們一起跑一跑,我們一起拍拍手,我們一起笑一笑,找個好朋友跑一跑,找個好朋友一起拍拍手,找個好朋友一起笑一笑,找個好朋友一起抱一抱,找個好朋友一起屁股碰屁股。)

2.小結:有好朋友在一起做運動真開心啊!

二、基本活動

(一)兩人連體組合

1.自由探索

(1)出示連體人剪紙,提問:這是什麼?引出課題,並引導幼兒觀察連體人的特點,瞭解連體人可以是身體的哪些部位連接在一起。

(2)鼓勵幼兒找個好朋友試一試變成連體人,並自由探索連體人玩法。

(3)手手相連的連體人練習聽信號向指定方向走(根據老師指點的方向)。

2.集中交流:你和好朋友是怎樣玩連體人遊戲的?(個別示範)

3.教師小結:腳步要一致,身體要保持一致,好朋友一定要合作才能變成連體人。

4.幼兒再次嘗試2人一組合作變成手手相連的連體人聽信號向指定方向走。

(二)多人自由連體組合

1.引導語:現在請你們多找一些朋友,再去試一試吧!

2.幼兒快速找到三個以上好朋友,變成多人組合成的手手相連的連體人。根據老師的要求,連體人聽信號向指定方向走。(根據幼兒玩的情況,可讓連體人往後退着走。)

3.集中交流:這次你是怎麼玩的?

4.小結:人越多越有難度,更需要好朋友之間互相配合才能成功。

(三)遊戲:連體娃娃送玩具

1.玩法:選擇好朋友(2人一組)組成不同連體人,繞過障礙物,將玩具送到指定地點。

2.小結:看得出連體人都很努力,老師覺得你們個個都是很棒的。

三、放鬆活動

1.引導語:今天,我們與好朋友做了很好玩的遊戲,現在我們好朋友之間互相揉一揉、拍一拍吧。

2.幼兒進行放鬆活動。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練習走跑動作,提高走跑動作的協調性。

2、學會在走跑活動中保護自己。

活動準備:

1、場地四周掛有小狗、小貓、小兔標誌各一個,小貓、小狗、小兔頭飾若干。

2、歡快的音樂磁帶。3、幼兒用書第3冊第36頁。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導入:隨音樂進入場地

今天天氣真好啊!徐老師帶你們去動物園玩,寶貝們跟我一起來。

二、基本部分:

1、認識小動物的家

師:寶貝,瞧!大森林裏小動物蓋了很多漂亮的房子,我們來認識是誰的房子

(幼兒參觀小貓、小兔、小鴨的家)

2、準備活動

師:大森林的空氣真新鮮啊!寶貝們我們一起來活動活動筋骨,請起立

(幼兒跟師隨音樂做熱身運動)

3、我們玩變變變的遊戲

師:今天徐老師帶來一個神奇的魔術棒,魔術棒告訴我要把聽話的寶貝變成可愛的小動物來玩遊戲,請寶貝閉上眼睛

變變變,變成可愛的小花貓(師幫幼兒戴頭飾,幼兒演示小花貓走路)

變變變,變成可愛的小白兔(師幫幼兒戴頭飾,幼兒演示小白兔走路)

變變變,變成可愛的小鴨子(師幫幼兒戴頭飾,幼兒演示小鴨走路)

4、帶領幼兒玩“小動物找家”的遊戲

(1)師:小動物們快快來啊,我們一起玩找家的遊戲

A、幼兒隨老師做運動

師:轟隆隆,轟隆隆,小動物們天要下雨了,我們回家吧,瞧!我們回家的路上要過獨木橋,要爬過草地,哪個勇敢的小動物能演示給我們看怎樣過獨木橋和草地(表揚勇敢的小動物)

B、幼兒嘗試過獨木橋、草地的方法

談話:你們覺得過獨木橋、草地應該注意什麼?

師小結:過獨木橋時可以把胳膊平舉在身體的兩側,這樣可以保持身體的平衡,不要推,不要跑,不要擠我們分成兩組一個一個來要注意安全,過草地膝蓋要觸到墊子上,小心注意安全,我們回家吧

C、小動物們雨停了,太陽出來了,我們一起去山坡看太陽囉,過草地獨木橋時要注意安全啊,火車要開動了,小動物們要跟上啊

師:呼呼呼,呼呼呼,山坡的風很大啊,小心着涼我們回家吧,哎!小動物們回家的路上要鑽過山洞,我們應該怎樣鑽山洞啊?(表揚勇敢的小動物)

師小結:鑽山洞時,要把雙手放在頭上,保護頭部不要碰傷,不要擠不要推我們分成兩組一個一個來,注意安全,回家吧!

玩了一天都累了,我們回幼兒園吧,回家的路上寶貝要注意安全啊

6、放鬆活動:

教師和幼兒一起聽音樂模仿小動物跳舞。

(小動物回到家以後高興極了,它們還跳起了舞。我們大家來學一學,它們是怎樣跳舞的?“小貓洗洗臉、小兔蹦蹦跳、小狗搖尾巴……”

三、結束部分:

這節課主要是讓幼兒在各種遊戲中鍛鍊走跑的協調性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 篇7

教學理念:

由於目前獨生子女普遍,來自家庭及生活中的包辦代替、過分關懷、溺愛問題非常嚴重,導致幼兒缺乏主動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表現在遇困難膽怯、退縮、等待、依賴,這不利於幼兒形成健康的人格,不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要求“提供自由活動的機會,支持幼兒自主地選擇、計劃活動,鼓勵他們通過多方面的努力解決問題,不輕易放棄克服困難的嘗試。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此體育遊戲,通過攀爬、走平衡、鑽黑洞等環節,讓幼兒在數種困難的環境中,嘗試想辦法,樹立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在提供以發展幼兒的動作技能有同時,培養幼兒勇敢、戰勝困難的品質,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目標:

1、嘗試讓幼兒想辦法解決困難,培養遇事不退縮,勇於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品質。

2、體驗成功的快樂。

3、培養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

4、樂於參加體育活動,感受幫助有困難的人的快樂體驗。

活動形式:

形爲訓練和遊戲相結合。

教學準備:

錄音帶、黑貓警長頭飾一個、配飾每人一個。

木梯2個、空八寶粥罐若干、硬紙盒若干、裝水的可樂塑瓶若干、爬網和塑料滾筒個一個、一個哨子一個及佈置好的黑洞。

活動時間:

25分

活動過程:

一、活動引入

1、黑貓警長(教師)和黑貓警士(幼兒)在巡邏中,突然接到報告:有一羣小動物被綁架到了一個山洞裏,需黑貓警隊進行解救。

2、提出營救要求:警長征尋意見“我們去不去”?“路上會碰到許多困難,我們怎麼辦”?路上我們一定會碰到很多危險和困難,都不要怕,要開動腦筋想辦法,一切聽黑貓警長指揮,才能安全救出小動物。出發——

二、解救小動物。

1、翻過山坡: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想辦法(手腳並用)爬過(攀登架、圓塑筒)。

2、過高橋:鼓勵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高低不同、斜度不同的平衡木,提醒幼兒大膽心細一個跟一個地過橋。

3、過小河:鼓勵幼兒討論、商議、如何過小河,引導嘗試使用周圍的物品(木梯、空八寶粥罐、裝水的可樂塑瓶、硬紙盒),克服困難勇敢、大膽地過河。

4、鑽黑洞營救小動物:鼓勵幼兒克服膽怯心理,大膽進入黑洞進行營救。

三、慶祝黑貓警隊營救動物成功:黑貓警士們真勇敢,過山坡不怕高、橋高,不怕水深,不怕黑洞,遇到困難會想辦法,並戰勝了困難,終於救出了小動物。讓我們爲這次的勝利歡呼——

四、隨黑貓警長的音樂自由放鬆,離開場地。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後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是他們掌握基本技能和知識的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徑之一。那麼,如何抓住孩子的這一心理特點,以幼兒最喜歡的遊戲形式來建構我們的教學活動呢?我發現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玩一種遊戲叫《山上有個木頭人》。它之所以能吸引幼兒,是因爲遊戲中幼兒從運動到靜止時,做出的各種滑稽有趣的定格動作。《小小建築師》這節體育遊戲活動,便是由這個遊戲演變而來的。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活動,發展幼兒走跑交替、跳躍及平衡的能力,體驗遊戲帶來的樂趣。

2、通過遊戲活動,發展幼兒四肢的協調性、柔韌性和動作的靈敏性,提高幼兒聽信號做相應動作的能力。

3、培養幼兒的擴散性思維和協作能力。

4、培養競爭意識,體驗遊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5、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準備:

1、紅、黃、藍、綠色的塑料圈每人四個。

2、紅、黃、藍、綠色的小旗各一面。

3、大鼓一面,柱子兩根。

4、錄音機、磁帶。

5、場地佈置如圖。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引起興趣。

幼兒人手一個小圈當方向盤舉在胸前。

師:小建築師們。今天我們開車去上班,好嗎?

二、活動熱身操。

(放音樂)工地到了,我們把車停好開始工作啦!

教師帶幼兒做各種勞動的動作。如剷土、打樁、運磚等。

三、用圈來搭建迷宮。

爲了讓小動物們玩得更開心,我們打算在這個動物樂園裏建兩座大迷宮。今天就是請小建築師們來建迷宮的。不過在建迷宮之前,我這個質量檢查員要先檢查一下你們的技術怎麼樣。

(一)熟悉鼓聲,練習基本動作。

你們瞧,我們的工地上有一面大鼓。你們知道這面鼓是怎麼用的嗎?

l、熟悉鼓聲。

教師邊講解邊演示:它有三種敲法。(第一種——慢慢敲;第二種——快速敲;第三種——短促地敲鼓邊。)這三種不同的聲音分別可以用走、跑、跳以三種動作來表示,你覺得哪種聲音用哪種動作表示比較合適呢?

2、聽信號做動作。

幼兒根據不同的鼓聲信號練習三種動作:慢慢敲——走,快速敲——跑,敲鼓邊——跳。

3、擴散思維。讓幼兒想象不同的走法、跑法和跳法。(如大象走、袋鼠跳等等。)

(二)分散練習,搭建迷宮。

l、提出要求。

你們看,我們跟前都擺着四個不同顏色的圈。現在請你們每一位建築師都用這四個圈來搭建一個小迷宮,迷宮的形狀可以是各種各樣的。看誰搭的和別人不一樣。

2、幼兒操作。

3、走跑練習。

迷宮造好了嗎?那麼搭得怎麼樣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請你們聽着鼓聲,繞着自己的小迷宮邊走邊看,檢查一下自己的迷宮漂不漂亮。如果鼓聲慢,我們就慢慢走;如果鼓聲快,就快快跑;鼓聲停,我們也要停,再做個漂亮的動作,好嗎?

4、雙腳跳躍練習。

剛纔你們檢查過了迷宮的形狀和樣子,漂亮嗎?那麼,它裏面是不是很堅固呢?我們用另外一種方法來檢查一下吧。你們瞧,我是用什麼方法來檢查的?(教師示範在圈內單腳跳和雙腳跳)你們想試試嗎?現在請你們也聽鼓聲邊跳邊檢查迷宮的每個角落。鼓聲停的時候,我會舉起一面旗子。舉什麼顏色的旗,就跳到什麼顏色的圈裏。看誰跳得最好,做的動作最有趣。

(三)自由組合,合作搭建迷宮。

1、提出要求。

你們知道,一個人做事速度快,還是大家一起工作快呢?對了,人多力量大。那現在就請你們拿好自己的材料去找幾個夥伴合作搭一個迷宮好嗎?

2、幼兒操作。(自由組合)

3、走跑交替和跳躍練習。

你和好朋友的迷宮搭得怎樣了?我們也用剛纔的方法檢查一下吧。

注意,在敲鼓面的時候,我們就繞着迷宮走;敲鼓邊的時候,我們就在裏面跳着檢查;停下的時候,我會舉兩面旗於,你要動腦筋怎樣同時跳

入這兩種顏色的圈裏。

(三)分組練習。

我檢查了一下,看來你們造迷宮的技術都不錯。現在,我正式宣佈:這兩座大迷宮的建築任務就交給你們了!高興嗎?

1、提出要求。

現在,我們要分兩隊進行施工。男隊在左邊,女隊在右邊。看哪一隊的建築師合作得最好。

2、幼兒分組操作。

3、走迷宮,綜合練習走、跑、跳及平衡等基本動作。現在迷宮大了許多,我們檢查得時候要更仔細了。要聽清楚鼓聲,鼓聲停的時候,我會舉更多的旗子,你們也要動腦筋怎樣同時進入這麼多的圈裏。

四、通過遊戲《造高樓》來整理活動器具。

你們的迷宮造得這麼好,小動物們一定會喜歡的。

(教師指着兩根柱子)你們瞧,那兒的動物新村還有兩棟高樓沒建完呢,你們願意幫忙嗎?(讓幼兒通過遊戲的形式北朝鮮圈套入兩根柱子上。)

五、結束。

辛苦了一天,時間也不早了。我們坐上汽車回家去吧!(放音樂)

活動反思:

面對這個繪畫內容,我們首先想到的是避免教師傳統的講解示範,而是更多的發揮孩子自己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因此,在《我是建築師》的課堂上,我們沒有對孩子進行面對面的示範繪畫。我們用ppt先讓孩子認識了許多造型各異的房子,讓他們從中獲取靈感,然後讓大家來講一講自己的想法和設想,最後進行自己的創造。

我們發現ppt對孩子的啓發不是很夠,雖然裏面圖片很多,房子的造型的很多,但是我們只侷限在對外形的認識上,沒有讓孩子對房屋外表的基本構造進行認識。因此,呈現出來孩子們有很多的想法,但是卻脫離了房屋本身的使用意義上,很多孩子房屋的造型都很特別,但是出現了沒有門、沒有窗的問題。而且很多孩子沒有空間的概念,畫出來的房子都是飄在半空。

於是,我們下午就對課進行了修改。先用一條爲“未來小區”設計有特色的房子爲引題,並將ppt的圖片進行了精減,着重選取了幾張在外形上有特色但是也能保持圖基本構造的圖片,而且在觀看圖片時,教師會有意識的引導幼兒認識這些房屋的窗戶和門都設置在什麼位置。同時,我們製作了一個“未來小區”的迷你圖,在幼兒完成作品後,將房子剪下黏貼在自己覺得合適的位置上,這樣就解決了孩子們房屋的空間關係,並且讓大家的作品有了一個整體的呈現,也利於最後環節的講評和相互的欣賞。

當然,我們也發現了修改後的教案並不是完美的,小小的瑕疵還是存在,比如我們在作畫時可以給幼兒提供勾線筆,讓他們來先勾畫房子的外輪廓,這樣的畫,幼兒做平呈現出來的線條會更清晰。

幼兒園體育活動教案 篇9

設計意圖:平時孩子們會看到很多會滾的東西,孩子們的興趣也非常大,我發現有些孩子會在地上滾來滾去,很開心,我想提供一個機會,讓他們盡情地滾,從而發展幼兒控制身體的能力。

活動過程:

使幼兒體驗控制身體定向滾動的感覺,體驗滾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墊子若干或地毯若干,紙棒每人一根

重難點:能控制身體定向滾動

活動過程:

1.小馬得兒駕。

幼兒把紙棒當小馬騎在跨下跑跑跳跳。

2.紙棒骨碌滾。

比一比,誰的紙棒滾得遠。

3.學做滾滾棒。

(1) 紙棒會滾,誰會像紙棒這樣在墊子上滾來滾去?請個別幼兒試一試。

(2) 幼兒依次仰臥在墊子上,兩臂上舉,兩腿併攏,向同一方向側滾動,體會滾動的樂趣。

活動延伸:

滾動較熟練時,可用幾條毛巾,靠墊做成障礙,使幼兒用力滾過去。

活動反思:

幼兒的膽子比較小,不敢將兩臂上舉,教師應鼓勵幼兒用正確的姿勢滾,而且要要求幼兒向右滾動和向左滾動都要練習。

子起示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