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彙總10篇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彙總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2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模板彙總10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傾聽音樂,嘗試隨樂表演故事《三隻小豬》的基本情節--蓋房準備、房子建造、大灰狼來了。

2. 在蓋磚房子動作的基礎上,嘗試探索蓋木房子和草房子的動作。

3. 在"大灰狼來了"的情境中,根據不同的小豬角色做出相應的動作反應。

4. 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5. 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聽過《三隻小豬》的故事。

2.物質準備:《三隻小豬》音樂。

活動過程:

一、 故事引入,激發幼兒參與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們都有聽過《三隻小豬》的故事吧,那最厲害的是哪一隻豬呀 ? 豬老三是怎樣蓋房子呢? 今天我們來學學吧。

二、初步感受樂曲,跟隨音樂表現"豬老三蓋房子"的動作。

1.完整傾聽音樂一遍,學習打地基、搬磚頭的基本動作 提問:小豬蓋房子,用了哪些動作,怎麼做?

2.再次傾聽,並隨音樂做動作。

提問:剛纔豬老三造了四個房間,哪四個房間?

3.再次傾聽音樂,引導幼兒說說蓋一個房間需要搭幾個磚頭。

4.師幼扮演小豬蓋房子的角色,嘗試用打地基、搬磚頭等 動作表現音樂中小豬蓋房子的故事情節。

三、嘗試創編"豬老大和豬老二蓋房子"的動作, 隨音樂表現"小豬 蓋房子"的故事情節。

1.啓發幼兒依據木房子嘗試自編蓋房子的動作教師:豬老三的房子是一塊磚一塊磚的往上疊,那豬老二的木 板房子,怎麼疊呢?

2.隨音樂表現"豬老二蓋房子"的故事情節。

3.啓發幼兒依據草房子嘗試自編蓋房子的動作。

教師:豬老二的房子是一塊一塊的木板往上疊,那豬老大的草 房子,怎麼疊呢?

4.隨音樂表現"豬老大蓋房子"的故事情節。

5.隨音樂完整玩"小豬蓋房子"的遊戲。

四、循環遊戲教師:磚頭房子蓋得太結實了,大灰狼沒轍了,看來只能換個地方去抓小豬了。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小舞臺表演中可以繼續鞏固這個遊戲,也可以根據角色來進行童話劇表演。

活動反思:

《三隻小豬》是孩子們非常熟悉並喜愛的故事,《三隻小豬》的音樂給孩子們展現的就是故事的情節。音樂節奏鮮明,詼諧有趣,十分符合孩子們的欣賞口味。

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都能夠情緒高漲地參與到活動中去。在蓋房子的活動中,孩子們通過感受和遊戲,懂得了做任何事情不能怕吃苦,不能偷懶。我發現教師的投入在活動中十分重要,教師模仿小豬動作不能忸怩作態,要把自己看成是一隻小豬,和孩子們一樣遊戲,帶動和感染孩子,有的幼兒不善於或不敢表現,教師要及時給予鼓勵,由於這一音樂活動是以比較開放的活動形式出現,很多時候是幼兒通過自己的理解來進行表現,所以教師的應變能力很重要,要能跟得上孩子們的思路,並儘可能地走在孩子的前面,支持他們在活動中的表現,幫助他們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教師在活動中應注意提升幼兒的表現力,及時地肯定和鼓勵幼兒做出來的動作,同時規範幼兒在遊戲中的動作節奏。

本節課的教材強調學生在音樂中的體驗,這包括形象體驗、肢體體驗、情感體驗等多方面,而作爲欣賞課,教師的教與學生學的過程與結果其實就是聆聽時的體驗、聆聽後的感悟。其教學目標都圍繞“聽”展開,如何聽、聽的結果如何。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把握好重點,確保以音樂爲主線,用聽、唱、演等形式開展,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一年級學生音樂表演技能積累較少,能力有限,同時也缺少創編表演經驗,還不能在短時間內創編出一個比較完整節目的能力,因此我在教學中因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引導學生欣賞學習表演,鼓勵學生創設情境表演,並進行層次的設計,讓學生由易到難。

小百科:豬是一種脊椎動物、哺乳動物、家畜,也是古雜食類哺乳動物,主要分爲家豬和野豬。當前人們認爲豬是豬科動物的簡稱。豬依據品種的不同,體貌特徵也各不相同;通常以耳大,頭長,四肢短小,鼻直,身體肥壯,腰背窄爲主要形體特徵。毛髮較粗硬,毛皮顏色通常爲白色、粉色、黑色、棕色和花色。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本週我們進入了“有用的植物”第三個站點:種植園的主題中,希望通過看看、聽聽、畫畫等活動讓幼兒瞭解一些種植蔬菜的新方法和關注新技術在蔬菜培植中的作用。孩子們都有了對蔬菜一定的認識,也知道我們應該什麼東西都要吃。

因此我們設計了這個活動《蔬菜湯》這個音樂遊戲,旨在希望通過活動讓孩子們運用已有的經驗,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不同蔬菜的特徵,願意大膽想象不同的蔬菜形象隨音樂進入湯鍋時的動作姿態,表現煮蔬菜湯的情景。

活動目標:

1、運用已有的經驗,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不同蔬菜的特徵。

2、願意大膽想象不同的蔬菜形象隨音樂進入湯鍋時的動作姿態,表現煮蔬菜湯的情景。

重點:運用肢體動作表現不同蔬菜的特徵。

難點:願意大膽想象不同的蔬菜形象隨音樂進入湯鍋時的動作姿態,表現煮蔬菜湯的情景。

活動準備:

歌曲“菜場”、煮蔬菜湯的音樂歡快、舒緩各一段,及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我喜歡的蔬菜(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不同蔬菜的特徵)

1、介紹自己喜歡吃的蔬菜。

關鍵提問:請你說說自己喜歡吃的蔬菜是什麼?

2、觀察圖片上蔬菜的外形,嘗試用肢體表現。(番茄、胡蘿蔔、青菜、白菜、捲心菜、冬瓜、黃瓜、馬鈴薯)

關鍵提問:請你用一個動作來表示出這些蔬菜。

請你摸一個你喜歡的蔬菜卡片,用你的身體來模仿下這個蔬菜寶寶?猜猜他模仿的是哪種蔬菜?

小結:我們可以根據蔬菜的不同形狀用動作表示出來(番茄胖又矮、蘿蔔胖又長、黃瓜瘦又高、冬瓜長又圓、捲心菜是大圓球、馬鈴薯是小圓球、青菜像朵花、蘑菇是把小雨傘)

二、買菜(熟悉遊戲規則)

教師講解遊戲規則:

1、幼兒扮作相應的蔬菜,教師扮作媽媽。在活動時的中央確定一個大圓圈,表示媽媽的菜籃子。

2、播放歌曲“菜場”,教師隨音樂在圓圈外走動。幼兒演唱歌曲,當唱到歌曲中的蔬菜與自己的相同時,作相應的模仿造型。當唱到最後一句時,幼兒走近表示菜籃的圓圈內。

3、請個別幼兒說說遊戲規則,要注意些什麼?

4、教師和部分幼兒示範——幼兒分組表演。

小結:剛纔我們聽着音樂買了很多菜,真開心。

三、做蔬菜湯(用動作的快慢表現煮蔬菜湯的音樂)

過渡語:媽媽今天買了許多蔬菜,我把他們藏在三段音樂裏了

1、聽音樂

關鍵性提問:

1)我們一起來熟悉下音樂,想象一下每段音樂分別像哪個蔬菜寶寶在跳舞?

2)想象一下這些蔬菜寶寶在鍋子裏有發生了些什麼有趣的情景?(翻滾、旋轉、下沉、抱團等)

2、遊戲:蔬菜湯

幼兒選擇自己喜愛的蔬菜形象隨不同樂段依次進入“湯鍋”。播放煮蔬菜湯的音樂,幼兒根據音樂的快慢節奏,大膽想象蔬菜進入湯鍋時,注水——升溫——沸騰——小火慢煮——加調料——熄火等情景,用動作(下沉、漂浮、旋轉、翻滾等)由下鍋時的歡快到沸騰再到逐漸減慢,表示煮湯的過程。教師在一旁提醒幼兒不要互相推擠,推擠者表示不新鮮的蔬菜混入鍋內,必須立即退出遊戲。

3、教師和部分幼兒示範表演。(示範表演番茄下鍋的情景)

4、請個別幼兒表演某個蔬菜的音樂形象。

5、自由結伴,分組商量,跟着音樂進行表現蔬菜各種形象。

要求:動作誇張有力,形象。

6、請出小組上來表演,引導幼兒用多種姿態進行表演。

教師引導幼兒用動作的快慢表現煮蔬菜湯的音樂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在日常活動中,發現幼兒對警察、解放軍、海軍叔叔充滿了崇敬與嚮往,爲此在選取了《小海軍》這首極富童趣的進行曲風格的歌曲,這首歌曲的特點就是聲音有力、乾淨利落以及海軍的英勇與堅強的精神。

活動目標

1、初步引導幼兒感知音樂性質的變化。

2、願意用動作表達感受。

3、培養幼兒的聽辨能力和表現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體會音樂意境。

難點:用動作表達感受。

活動準備

進行曲,搖籃曲各一段,當兵圖片,睡覺圖片各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放音樂《我是解放軍》,讓幼兒跟着音樂踏步走進活動室。

二、基本部分:

1、 欣賞進行曲,激發幼兒自由表現。

(1)教師提問:現在讓我們來聽一段音樂,這段音樂聽起你覺得怎麼樣?

幼兒答:像解放軍走路。。。

(2)教師提問:如果讓你們走路你們會怎麼樣走?

引導幼兒自由的做出自己的動作。

(3)跟着音樂做自己喜歡的動作。

小結:剛纔我們跟着音樂學解放軍叔叔一樣走路,特別有勁有精神。

2、 欣賞搖籃曲,引導幼兒做出不同的動作。

(1)教師:我們再來聽一聽這一段音樂,你聽了會有什麼感覺?

(2)幼兒欣賞搖籃曲

(3)教師提問:你們聽了會有什麼感覺?

幼兒答:慢慢的,輕輕的。。

3、引導幼兒將搖籃曲與進行曲比較

教師提問:這首音樂和剛纔那首有什麼不同?那聽了這首音樂你想做什麼?(引導幼兒做出動作)

小結:這兩首音樂一個像解放軍叔叔走路一樣剛勁有力,一個像小寶貝睡覺一樣輕柔緩慢,是不同的兩首音樂。

教師:你們真棒,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和音樂玩個遊戲把。

三、 用遊戲表現音樂性質的不同。

遊戲規則:你聽到什麼音樂做什麼樣的動作。

教師放搖籃曲與進行曲,讓幼兒做出相應的動作

四、延伸部分:

回家和爸爸媽媽欣賞不同風格的音樂並做動作。

五、結束部分:

你們表演的真棒,那就讓我們學解放軍叔叔走路一樣到外面讓其他小朋友看看。

教學反思

《這是小兵》這節課是一節模仿課,在幼兒心目中神氣的小兵的形象很深刻,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人物形象符合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因爲小班幼兒年齡小,他們的知識範圍比較侷限,所以小兵的形象能調動孩子們的興趣。

本次活動中有着輕快地旋律,並且模仿的動作很神氣,還有一系列的象聲詞,讓幼兒有着很強烈的表現慾望。

完整的欣賞歌曲,感受歌曲中的旋律,帶領幼兒跟着節奏拍拍手,此環節中我考慮到幼兒年齡小,對音樂的明銳度不夠強,讓他們一下子跟着音樂做組合的動作比較困難,所以我選擇先讓他們感受下音樂的節奏拍拍手,然後熟悉後再加上踏步的動作,最後加進象聲詞的動作。活動最後我還讓幼兒進行創編動作,讓他們把自己的成果展現給小朋友,大家一起分享快樂。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夠認真傾聽、找出兒歌中內容顛倒不分給予 修改。

2感受兒歌語言的幽默、有趣、產生學習願望。

活動準備:幼兒活動手冊活動過程:

(一)、師說顛倒歌,太陽從西往東落,聽我唱個顛倒歌,天上打雷沒有響,地上石頭滾上坡,。。

(二)"今天,老師請小朋友聽一首有趣的兒歌。請你們聽聽,這首兒歌爲什麼有趣?"(使用誇張的語氣朗誦)(三)讓幼兒感受顛倒歌的幽默和有趣。

提問:"說一說什麼地方有趣,爲什麼?"(四)在兒歌中哪個部分內容顛倒找出來,在小組中討論,並給予修改。

(五)師誦讀詩歌,幼兒模仿老師的語氣朗誦詩歌。

(六)改編詩歌。

活動延伸:將顛倒歌說給爸爸媽媽聽。

遊戲:《黑貓警長》手指遊戲幼兒和老師一起隨着音樂做手指操。

課後反思: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學習小樹葉勇敢、關愛媽媽的精神。

2、感受樂曲2拍子和附點的節奏性。

3、理解兩段歌詞所表達的不同情感,用連貫、緩慢與斷頓、跳躍的歌聲表現歌曲。

活動準備

1、音樂《小樹葉》、鼓一個。

2、經驗準備:戶外活動時,引導幼兒觀察樹葉被風吹落飄動的樣子,傾聽樹葉發出的“沙沙”聲,與幼兒共同討論小樹葉離開大樹媽媽的心情。

活動過程

一、入室活動。

1、節奏遊戲。

——教師用鼓敲出歌曲《小樹葉》的節奏性,重點是歌曲中第二和第七小節的節奏性。

——請幼兒跟着教師的節奏一起做拍手、跺腳等不同的表現形式。

2、請幼兒說一說它和學習過的節奏遊戲有什麼不一樣。

二、歌曲學習。

1、欣賞音樂《小樹葉》,感受音樂節奏。

——請幼兒說一說聽過歌曲後的感受。

——請幼兒聽一聽歌曲《小樹葉》的節奏,說一說它是幾拍子的?

——邊聽邊拍手,重點感受歌曲中的附點和短音節奏性。

——請幼兒說一說,歌曲中的節奏性除了可以用鼓、拍手錶示,還可以用什麼樣的形式表現。

——教師播放音樂,大家一起來用不同的形式表現歌曲中節奏性。

2、理解歌詞。

——歌裏面都唱了些什麼內容?

——小樹葉的心情是怎麼樣的?

——小樹葉離開媽媽之後說了什麼?

——教師出示電子大書,引導幼兒一起有節奏地朗讀歌詞內容。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學唱歌曲。

——歌曲的第一段大樹媽媽難過的心情,我們應該用什麼聲音來唱?第二段小樹葉用什麼聲音來唱?引導幼兒分別用輕柔,響亮的聲音唱兩段歌曲。

3、音樂遊戲。

——教師根據幼兒們喜歡的歌唱形式進行反覆演唱,提示用連貫、緩慢與斷頓、跳躍的歌聲表現歌曲。

三、音樂遊戲。

播放音樂,教師扮演大樹,幼兒扮演樹葉蹲在大樹旁邊,然後請幾個幼兒扮演大風。唱到“秋風起來了”時,就讓大風慢慢跑向大樹,用手摸小樹葉的頭,被摸到的小樹葉跟大風一起做各種飄的動作向四周散開。第二段音樂,小樹葉隨音樂舞蹈,最後回到大樹媽媽身邊。

活動應變

活動可分兩次進行,第一次活動學習用連貫、緩慢與斷頓、跳躍的歌聲表現歌曲,第二次活動創編動作和遊戲。

活動延伸

可以進行樹葉拓印、樹葉拼貼畫等活動。

區角活動

音樂區:投放音樂和樹葉、大風的頭飾,讓幼兒邊唱邊跳,來感受歌曲的美妙,激發幼兒對學習音樂的興趣。

科學區:收集各種樹葉供幼兒觀察、實驗。如用放大鏡觀察葉脈,將各種葉子進行分類,記錄樹葉枯萎、腐爛的過程等。

環境創設

戶外活動時請幼兒撿一些樹葉,製作樹葉拓印畫或樹葉拼貼畫裝飾主題牆。

家園同步

1、組織家庭成員玩一玩《小樹葉》遊戲。

2、和幼兒一起動手,把撿回來的樹葉,製作成不同形態的動物拼貼畫。

隨機教育

教育幼兒外出時,如果跟爸爸媽媽走散了,一定要勇敢學會請求幫助,找相關的服務人員等。

附錄:《小樹葉找媽媽》

秋天到了,一片楓葉飄落在地上,小兔子拾起來幫它找媽媽。

小兔子來到銀杏樹前,問:“銀杏樹媽媽,這是您的孩子嗎?”“不是,我的孩子是黃色的,像扇子一樣。”

兔子來到梧桐樹前,問:“梧桐樹媽媽,這是您的孩子嗎?”“不是,我的孩子比它胖,是黃色的。

小兔子來到松樹前,問:“松樹媽媽,這是您的孩子嗎?”“不是,我的孩子像針一樣,是綠色的。”

小兔子來到楓樹前,楓樹媽媽正在找孩子,看見被風吹跑的寶寶又回來了,楓樹媽媽笑了,小兔子也笑了。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唱繞口令歌曲,注意唱準虎、鹿、兔、狐、鼠的發音。

2、通過圖片的幫助記憶歌詞內容,嘗試改變圖片順序、改變動物位置進行創編活動。

3、學唱的過程中感受繞口令歌曲的趣味。

4、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5、熟悉歌曲旋律,爲歌曲創編動作。

重點難點

學唱的過程中感受繞口令歌曲的趣味。

活動準備

1、 掛圖。

2、 自制小圖卡。

3、 動物頭飾、紅花三朵。

活動過程

1、 出示圖片,引出歌詞內容。

(l)師:今天老師有一個最新消息告訴你們,食指1號火箭炮將在我們班點火發射。請小朋友一起來倒計時,三——二——一——,點火——發射,(指眼睛)火箭炮發射到哪兒?(眼睛)請小朋友睜大眼睛接受火箭炮發出的能量吧!(唰——唰——)剛纔,小朋友的眼睛都接受到了火箭炮的能量,看東西就能看得特別清楚了,對吧?好,請看,誰來了?(出示圖片1是誰呀?它在什麼地方?山上一隻虎,咦,我只用了五個字就把圖片上的內容說出來了,你會嗎?

(2) 接下來誰來了呢?小朋友把眼睛睜大點噢,(同法出示每幅圖片,要求幼兒能用五個字的句子講述圖片內容)。

(3) 、學念繞口令,送紅花找“呀”的規律。師:老師這兒有三朵花,要請小朋友來送給小動物們,有一個要求,聽老師念兒歌,哪個動物後面有“呀”,就把紅花放在它的後面。(教師念繞口令,請一個小朋友送花)

(4) 、幼兒學說繞口令3遍,速度由慢變快。

(5)、學唱歌曲。

(6)、教師範唱,老師把繞口令唱了出來,好聽嗎?你想來試試嗎?

(7)、幼兒輕聲唱2遍。

2、 引導幼兒嘗試改變圖卡順序進行演唱。

(1)、老師調換圖卡位置幼兒演唱。

(2)、幼兒自主調換圖卡演唱

3、引導幼兒自主選擇表演頭飾進行表演活動

選五名有二代表戴上頭飾其他小朋友自主選擇,邊唱邊表演,表演開始時所有小動物都蹲下,嚐到那個小動物他就站起來邊唱邊表演。

教學反思

在傳統的幼兒園音樂教學中,歌唱教學一直是被認爲最容易進行的,只要教師自己會唱,兒童自然會跟着模仿。但在新頒佈的《幼兒園教育綱要》中,明確地強調幼兒園教育應是全面、啓蒙的,要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這就要求幼兒的學習應是建立在愉快、樂意的基礎上,是一種主動學習的過程。幼兒而不再是學習的容器。在唱歌教學中最難的解決的是幼兒機械記憶歌詞的環節。以前很多教學中老師唱一句,幼兒跟一句,有寫歌詞幼兒怎麼聽都不懂,只要音似胡亂唱一通的現象存在得不少。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教師在設法將自己教的策略轉化爲幼兒學習策略的過程中,即利用視覺符號或運動覺符號,利用創造或利用教師暗示的線索等。這也是本節課設計中的一個重點,圖例的運用幫助幼兒記憶歌詞,併爲下面幼兒創編歌曲作了準備,使幼兒的思維、記憶有了形象、具體的依據。歌曲結構中休止符的區別則用“紅花”來代表,即幫助幼兒區分又幫助幼兒記憶對比,從而自然而然地掌握、區分結構中的難點。設計理念中另一方面是在唱歌活動中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本次活動所提供的歌曲是在學習繞口令的基礎上,由此記憶歌詞,熟悉曲調並不難,幼兒能較容易掌握。由於歌詞內容呈並列形式存在,無邏輯關係,所以能任意調換順序,根據排列組合規則。前五句歌詞能唱出幾百種變化,留給幼兒廣闊的'創造空間。最後一句歌詞因爲不停地調換次序而產生地挑戰性與詼諧感,更是爲幼兒可持續性發展帶來了一筆意外的財富。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我國的兒童並不習慣於聽音樂,對於沒有太多聆聽經驗的兒童來說,安靜地坐下來欣賞音樂是非常枯燥的,但是如果在聽音樂的同時配合一些自然的動作的話,不僅會使聽音樂的過程充滿樂趣,還能幫助孩子們對音樂的理解。孩子們對大森林充滿了好奇嚮往,非常想了解森林中發生的故事,因此設計了《獅王進行曲》活動。培養孩子“聽”的藝術,獲得一些基礎的藝術知識技能,以及各方面的藝術能力。引發幼兒對動物的瞭解與關懷。

活動目標:

1、瞭解作品的結構、形象和內容。

2、用動作、表情、嗓音等表現音樂。

3、體驗想象、創造和表演的快樂。

4、藉助圖譜、動作、遊戲情景理解記憶歌詞並學唱歌曲。

5、通過教師講解舞蹈動作學會跳。

活動準備:

圖譜、動物頭飾、錄音。

活動過程:

一、 初步感受樂曲。

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音樂,聽。”(播放樂曲)

這首音樂怎麼樣?(雄壯、有力,輕快、活潑)

二、 聽故事引起興趣。

1、音樂講了一個關於獅子大王的故事。

在一個很黑很黑的大森林裏,大樹小樹長的很密很密,風吹樹搖,隱隱傳來了獅王的吼叫聲,獅王在山洞裏理理鬃毛準備出巡。忽然,猴子從樹上滑下來報告說:“獅王駕到”。樂隊就吹起了喇叭打起了鼓,歡迎獅王的到來。獅王大搖大擺、威風凜凜地走出來,獅王得意地大聲吼叫,對小動物們說:“今天是我的生日,我不吃你們。”小動物聽了非常高興,圍着獅王跳起了舞,樂隊爲他們伴奏,他們跳的可開心了。

2、提問

(1)獅王出來之前小動物爲它做了什麼?(吹喇叭、打鼓)出示小圖1。

(2)小動物“嗒嗒嗒咚”有節奏的吹着喇叭打着鼓歡迎獅王的到來。誰來學一學。一起學學。

(3)獅子大王出來後發出了什麼樣的聲音呢?(出示圖2)哪隻獅子來學學。我們一起做獅王吼一吼。

(4)小動物們看見獅王來了是怎麼做的?(出示圖3)

三、 完整欣賞。

哪一段是獅王出來樂隊歡迎他,哪一段是獅王大聲吼叫、哪段是小動物圍着獅王跳舞?完整聽一聽,邊聽邊用聲音、動作學學。

四、 分段欣賞。

(一)欣賞A段。

1、剛纔用聲音、動作來模仿,聽聽這一段講了什麼?

2、它們怎樣演奏看着圖譜說一說。

3、聽音樂做動作。(2遍)

放音樂一,老師語言提示。

(二)欣賞B段。

1、獅王在幹什麼了?(走路、吼叫)

2、獅王怎麼走路?學一學。

3、獅王吼了幾次呢?仔細聽一聽。(出示大圖2)

4、做獅大王聽音樂有節奏的走一走,吼一吼。

(三)欣賞A。

1、獅王們吼的真有節奏,聽這段音樂又是講了什麼?(出示大圖3)

2、看圖譜說一說吧。(音樂)

3、老師做獅王,小朋友做小動物圍着老師高興的跳舞。

五、完整欣賞樂曲《獅王進行曲》。

一起完整的聽聽這首《獅王進行曲》。

六、分角色表演。

1、用聲音、動作讀一讀這張圖譜。

2、分角色表演。

(1)師做獅王。

(2)交換角色。

活動反思: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井井有條,緊扣主題,活動構思、設計、教學程序、組織形式上都打破了原有韻律活動的模式,通過聽賞、遊戲,表現藝術活動,培養幼兒的感知能力、動手能力,在活動中指導學生模仿動物的神態、動作、聲音、形象進行藝術表現,促進學生的合作交流,使幼兒體驗成功、合作的快樂。活動中,幼兒的表演栩栩如生。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感受歌曲中堅定有力的風格。

2、根據歌詞內容創編不同的動作,表現男子漢的氣概。

活動準備

1、《小小男子漢》音樂CD(盒帶)。

2、教師教學資源《“大閱兵”視頻》。

活動過程

1、看“大閱兵”視頻,引入活動。

教師引導幼兒看視頻,討論怎樣纔像男子漢。

2、幼兒欣賞歌曲《小小男子漢》。

(1)教師播放音樂CD(盒帶),引導幼兒完整的欣賞歌曲《小小男子漢》。

(2)請幼兒用動作來表現聽過歌曲後的感受。

3、幼兒學習歌曲。

(1)教師範唱,幼兒傾聽,理解歌詞內容。

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聽到了什麼,歌曲裏唱了什麼。

(2)教師再次演唱,引導幼兒感受豫劇韻味,在教師引導下聽出下滑音的曲調。

教師:豫劇跟我們平時唱的歌曲有什麼不用?誰能學一學?

(3)請幼兒跟唱歌曲。在教師的指示下(“向下”手勢動作)唱準下滑音的曲調。

重點練習歌中“男”“解”的豫劇發音。

教師:看到“向下”手勢時,應該怎樣唱?咱們來試一試吧。

4、創編表演動作。

(1)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內容逐句創編動作,重點創編男子漢的動作。

(2)分組協商。說說商量的結果後,教師播放音樂,幼兒唱到最後一句時,能隨着節拍左右搖擺,表現男子漢的形象。

(3)欣賞同伴的表演並評價。

(4)再次完整表現創編,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表現的樂趣。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過幼兒對教師的模仿,引導幼兒認識環境,認識空間。

2、啓發幼兒的肢體意識和肢體動作

3、喜歡欣賞兒歌,會大膽地朗誦。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過程:

師:"今天我給小朋友將個故事好不好,我來告訴你們啊,這個故事啊,發生在一個大森林裏,你們先告訴我,你們知道森林裏面什麼特別多嗎?"

兒:"樹多……"

模仿訓練

師"哪個小朋友想來裝扮一下森林裏特別多的東西?"誰願意來試一下"

兒"老虎"

師"老虎什麼樣子,我們來看看**做的像不像

師:"可以來做一下樹是什麼樣子的"

幼兒做動作

故事:

森林裏住了兩個巫婆,一個是跳跳巫婆,一個是奇奇巫婆,跳跳巫婆啊,整天都喜歡跳來跳去的,他高興的時候跳,不高興的時候也在跳,那奇奇巫婆呢,整天都喜歡問爲什麼,有一天呢,奇奇巫婆和跳跳巫婆他們一起在森林裏面去玩,他們就發現前面的樹上張了好多好多紅色的果子,他們就過去你一口我一口的吃了起來(教師做動作)吃着吃着啊,你們知道發生什麼事了嗎?他這個果子的名字就叫愛睡果,他們吃完以後就睡着了,睡了好久好久,睡了好幾年,後來啊,有一天,突然他們聽到了一陣特別吵的聲音,把他們從睡夢中吵醒了,你們知道是什麼聲音嗎?特別特別亂,我們一起來做一做特別特別亂的聲音(幼兒根教師一起想象亂的聲音)啓發幼兒想象自己的身體都能發出什麼聲音,你們知道爲什麼這麼亂嗎?因爲啊,森林裏面要開音樂會了好多的小朋友還有小動物都來參加音樂會,小朋友們正在做蛋糕呢,我們一起去做蛋糕好不好?

來,我們一起來做蛋糕

音樂律動"做麪包"音樂<森林音樂會>

師生一起先摘果子,比一比誰摘的果子多

擠牛奶,切蛋糕,刷果醬,攪拌牛奶,攪面,跺面,跳一跳

學拍"強弱弱弱

小朋友們看,着黑板上畫了好多好多的格子是不是?誰能告訴我第一排,最高的這一排一共有幾個格子?

"4個格子"我們一起來數一數,那我們能不能用拍手來告訴老師這一共有幾個格子好不好?預備起"強強強強"那你們聽一聽啊,哪一種拍手的方法好聽"強強強強"還是"強弱弱弱"好聽呢?第二個好聽大家一起來做一下不同的方向來拍"強弱弱弱"

提問:剛剛老師拍的時候第幾下聲音最大?"幼兒回答第一下,教師把黑板上格子的第一下做一個標記

第一下代表聲音最大,然後越來越清,他叫強弱弱弱,來,我們一起再來拍一次,大的標記的地方要特別使勁幼兒跟老師一起拍這個節奏。

配樂器

每個小朋友選擇一個你最喜歡的樂器,咱們來爲這首特別好聽的森林音樂會來伴奏好不好?(跟音樂配樂器來拍這個節奏)師生一起來拍。

音感訓練《山谷裏的小喇叭手》

森林裏面啊,不僅是小朋友門來參加音樂會了,還有誰來參加音樂會了,知道嗎?(幼兒回答)我們來聽一段音樂,我們來猜一猜還有誰來參加音樂會了好嗎?聽一聽什麼聲音。

欣賞樂曲感受強弱《山谷裏的小喇叭手》

師生一起做動作

這是什麼聲音啊?是森林裏的小喇叭手,他也在音樂會裏面,他在吹什麼?可是你們發現了沒有,這個小喇叭吹的有點不一樣,聲音有的時候特別的大(我們就這樣擡着頭去吹)有的時候呢,聲音小,那小號手怎麼吹?低着頭吹,我們一起來一次小號手怎麼吹的,聲音有大有小好不好(音樂響起,幼兒跟老師一起跟音樂吹)

跳圈遊戲:

小圈的時候代表聲音很小,我們拍手的聲音就很小,到了大圈的時候聲音就大,我們拍手的時候就聲音大老師跳,幼兒來拍手,每個小朋友來選一個樂器來玩這個遊戲。

教學反思:

每一次的公開課都讓我受益匪淺,雖然節奏不是第一次上,但相對來說難度增加,每次的節奏都是有規律的,這首樂曲缺乏規律性,經過幾次的反覆修改行程了最後版規律性的節奏樂。節奏樂調動的是些運動,而人的動作也是運動,人類的一切活動離不開節奏,沒有節奏的人類生活是不存在的。大到對四季變換的感受,小到日常生活的洗臉、刷牙、穿衣、都離不開節奏,甚至於人腦一時的思想,嚴格上講也有節奏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感知音的強弱變化,並創編米粒在鼓上的跳舞動作,體驗參與遊戲的快樂。

2.通過遊戲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及歌詞,學習有節奏地米粒跳舞。

3.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小鼓 米粒 圖譜 記錄紙(畫成鼓面的形狀)大大的鼓面

活動過程:

一、節奏練習。

1.老師出示小鼓:“小鼓唱歌時聲音是怎麼樣的?”

2.節奏遊戲練習:師交代鼓和小朋友玩歌唱接力遊戲的玩法。

3. 師再次敲鼓:小鼓唱歌什麼特別的地方?

二、創編米粒在鼓上的跳舞動作。

1.出示米粒,猜測米粒在鼓上會發生什麼變化,並進行驗證。

2.啓發幼兒創編米粒跳動的動作,教師進行記錄。

3.出示圖譜,聽音樂和鼓聲學學圖上米粒跳舞的動作。

4.聽音樂,讓孩子做自己創編的動作。

三、看圖演唱歌曲。

1.讓孩子說說圖上的內容。你看懂了什麼?

2.聽老師點圖演唱一遍。

3.幼兒看圖學唱一遍。

四、玩遊戲《鼓上的小米粒》

1.交代遊戲規則,重點強調音樂停地時候,誰站在鼓後面就由誰敲鼓。

2.聽音樂玩遊戲,聽鼓點用有趣的動作表現出來。

教學反思:

在幼兒操作感受鼓點的震動方面沒有顧及全體幼兒,只有部分幼兒上來操作了,其他的幼兒都是旁觀者,並沒有親身體驗。《綱要》指出:爲幼兒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讓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嘗試。”本來,我也想多準備些鼓,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嘗試,但我擔心孩子們會亂,米粒撒在地上會轉移他們的注意力而取消了這個念頭。現在想想,只爲了讓教學保持有序而扼殺了孩子們的探究慾望,真是得不償失。在最後的遊戲環節,原本可以請幼兒三五成羣結伴遊戲,其中一幼兒當敲鼓人,其他幼兒當小米粒,然後互換角色,使幼兒充分體驗到遊戲的快樂。當時只考慮到教學的不要把時間拖得太長,而略了生生互動,這也是在以後的活動中應該引起重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