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適合幼兒園的大班簡單教案(通用7篇)

適合幼兒園的大班簡單教案(通用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1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適合幼兒園的大班簡單教案(通用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適合幼兒園的大班簡單教案(通用7篇)

適合幼兒園的大班簡單教案1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數學邏輯推理、肢體運作、空間、內省、自然探索智能。

2、嘗試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觀察並發現事物間內在的聯繫,進行簡單推理與分析。

3、養成愛動腦、勤思考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5、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紅、黃絲帶若干條;故事圖片,眼罩一付,自制大書大小顏色不同的碗;1個小球;3杯水和勺糖。

活動活動:

一、導入部分:

談話:小朋友們早上好,今天範老師要和小朋友一起來玩一個遊戲,在玩遊戲之前,小朋友先告訴我10以內的單數都有誰?10以內的雙數都有誰?

二、基本部分:

1、遊戲名稱:跳單雙

①教師介紹遊戲規則:今天我們小朋友身上都繫有漂亮的絲帶,那小朋友看一看你們的絲帶有什麼不同?(顏色不同)那我們系紅絲帶的小朋友圍成一個圈,系黃絲帶的小朋友在紅絲帶小朋友的外面再圍一個大圈,小朋友手插腰跳,裏面的小朋友往外跳,外面的往裏跳,按照老師的的口令來回的跳反覆進行,直到老師說:“停”則立即停下,老師檢查完絲帶就可以判斷出你跳的是單數還是雙數,你們相信嗎?﹙教師要說的神祕一些引發幼兒的好奇心和興趣﹚

②遊戲過程:教師喊口令幼兒做遊戲,提醒幼兒遵守遊戲規則,並對犯規的幼兒及時提醒。

③教師總結:爲什麼老師能說出你們誰是單數,誰是雙數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聽一個故事,聽完這個故事你們就知道了。﹙引起幼兒的好奇心﹚

2、教師講述故事《小鴨子學游泳》

①教師提問:烏龜老師爲什麼說小鴨子撒謊了。﹙幼兒可以根據剛纔玩的遊戲的經驗判斷,推理﹚

②教師總結:因爲它在原地往對面遊,到對面是一次,到原位是2次,反覆……聽完了這個故事小朋友知道老師爲什麼這麼聰明吧!是因爲老師通過簡單的分析和推理纔想出它的結果,所以我們小朋友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和難題時要多動腦筋,多思考。接下來我就要考考你們,我們來玩一個遊戲,遊戲的名字叫“猜猜他是誰。”

3、遊戲名稱:猜猜他是誰 遊戲規則:教師選一位幼兒戴上眼罩,任意再請一位幼兒上前,讓戴眼罩的幼兒用手摸摸其頭部並可以提任意的問題。如:是男孩還是女孩,胖還是瘦的,喜歡什麼等,請戴眼罩的幼兒來猜猜他摸的是哪位同伴。

4、閱讀推理遊戲 今天老師還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本奇妙的大書,出示大書幼兒觀察,從封面到第3頁,封面是彩條,依次紅、橙、黃、綠、紫,第1頁是一個大大的紅蘋果,第2頁是兩個橙色的桔子,第3頁是三個黃香蕉,請幼兒依次猜猜後面幾頁上有什麼,是怎麼猜的。

5、小朋友真聰明接下來我們在玩一個遊戲“猜猜看”。 出示三個碗和小球,請幼兒閉上眼睛,把三個碗倒扣好,再將小球放入任意一個碗中,根據情境給線索,如球放在最右邊的碗裏,給出的線索可以是不在中間的碗裏,也不在中間碗的左邊的碗裏,請幼兒猜出小球換位只繼續遊戲。

6、小朋友你們喝果糖水嗎?那我們一起做一個實驗“猜猜哪杯水最甜”在3個杯子裏倒入不同量的開水,水量區別大一些在分別放入一勺糖,請幼兒猜一猜哪杯水最甜,並說明理由,嘗一嘗驗證一下。

三、結束部分:

今天我們小朋友通過動腦筋思考,進行分析與推理說出了很多難題的答案和結果,最後我們所有的小朋友都獲得了愛動腦筋的小明星,接下來我們一起到外面繼續玩“猜猜他是誰”的遊戲。

活動反思:

推理是數學的基本思維方式,作爲二年級的學生,簡單的推理只是個開始,學生在生活中,數學問題中已經無形的接觸了一些簡單的推理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合情推理的知識經驗,只不過沒有意識到這是推理的內容而已。而這節課主要是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敘述推理過程,目的在於讓學生充分體驗到推理的趣味性,增加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我緊緊圍繞重點,做到:

1、本節課用學生喜歡的、擅長的猜密碼引入。低年級的學生對遊戲永遠是充滿了興趣。通過猜密碼的遊戲,由開始沒有任何的提示引導學生了解要想猜對,必須要有提示。體驗因爲所給提示不同,所猜得結果也不一樣。調動起學生猜的興趣和激情,初步感知推理的意義。

2、幫助學生建立多種推理模式。學生在推理的過程中基本都是藉助於語言的表述,教師引導他們藉助連線法、表格法來推理,簡化了推理的過程。

3、在推理的過程中做到言之有理、落筆有據。我想在小學階段主要是發展學生的簡單推理的能力。簡單推理是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在某種情境和過程中推出可能性結論的推理。讓學生根據所給的提示,清晰表述自己在推理過程中的想法。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只有想得清,才能說得明。因此在讓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的時候,讓學生多說,完整的說。然後加以引導,讓學生能夠用簡潔的語言有條理的表達推理的過程。

4、練習形式多樣化。通過設計形式生動的練習,充分調動學生的練習興趣,練習層次分明,有坡度、有新意,充分體現生活化、自主化、開放化。既鞏 固了新知又拓展學生的思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發展,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適合幼兒園的大班簡單教案2

活動目標

1.能捕捉有效信息,進行簡單的分析和推理。

2.初步獲得一些簡單的推理經驗。

3.感受用數學的思維方法解決問題的樂趣。

活動準備

PPT課件(見本期附贈的光盤),盒子一個,記分牌、筐子各兩個,帶有1~1O數字的紅、藍圓片各1O個。

活動過程

一、感知推理

1.請幼兒猜一猜盒子裏是什麼。

2.小結:剛纔我們都猜是小畫片,這不是亂猜的,我們是根據得到的信息才猜出了正確答案。

(這個環節的猜想,我設計了三個層次,先讓孩子漫無邊際地猜,幼兒從中意識到這樣是猜不到確定答案的;然後在教師的提示下“猶豫”猜,結果有兩種答案,還不能確定,但幼兒從中感悟到了前提條件,答案的範圍縮小了;最後在教師的再次提示下,幼兒猜出了正確的答案,並從中領悟到“猜想”要根據前提條件去推理)

二、初步獲得簡單推理的經驗

1.教師放映PPTl,提問:你能從圖中知道哪些信息?

2.請幼兒猜猜誰最重,爲什麼?(放映PPT2驗證答案)

3.小結:要想猜出答案,必須找出有用的信息,然後一步一步想,就能很快推理出正確答案。

三、捕捉有效信息進行簡單的分析和推理

1.幼兒分成紅隊和藍隊比賽,教師交代比賽規則:(1)兩隊交替猜,哪個隊猜對就給哪個隊加10分,如果猜不對,給對方隊加10分。(2)如果沒有輪到自己隊猜就說出答案,也給對方隊加10分。(3)由排頭用記分牌計分.排頭要等老師說“排頭請加分”才能翻一張牌加10分。

2.放映PPT3,提問:請問紅隊小朋友,被擋住的是幾個什麼顏色的珠子?爲什麼?小結:被擋住的是4個黃顏色的珠子,因爲黃珠子是依次增加一個。

(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還沒有能力用抽象概括的語言對數學現象進行表述,這就需要教師對幼兒的回答進行歸納提升,幫助幼兒學習使用數學語言)

3.放映PPT4,提問:這幅圖告訴了我們哪些信息?請藍隊小朋友猜猜一個西瓜和幾個蘋果一樣重。教師操作課件(PPT5-PPT6),展示推理過程。

(利用大班幼兒抽象思維開始萌芽的年齡特點,藉助直觀的水果圖,幫助幼兒用等量代換的數學方法進行思考)

4.放映PPT7,請幼兒說出從圖中獲取的信息。請紅隊、藍隊小朋友分別猜猜l號、2號、3號小兔穿什麼顏色的裙子。

(藉助小兔“不是穿某種顏色的裙子”,引導幼兒運用排除法進行推理、)

5.依次放映PPT8--PPTl5,小鴨從左岸游到右岸算遊一次,請藍隊小朋友猜猜小鴨遊9次後會在哪邊。引導幼兒發現規律:單數次都在右岸,雙數次都在左岸。

(在左右河岸標出小鴨游泳的次數,幫助幼兒進行抽象思考、概括)

6.小結:今天,我們一直都在猜一猜,但不是亂猜的,猜也是要動腦筋思考的,所以猜也是有學問的。

四、運用推理解決問題

1.兩隊互相在對方的額頭上貼上帶有l~10數字的紅圓片或藍圓片(不能偷看自己是幾號)。

2.幼兒猜出自己是幾號後迅速按數的順序排好隊,以排得又對又快的隊爲勝。

3.獲勝隊先到前面選教師送的小畫片。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我採用“爲什麼?你是怎麼想的”等問題追問,引導幼兒說出推理的依據和過程,幫助幼兒對事物背後抽象的數學關係進行思考,達到內化簡單推理的思路與方法的目的。由於幼兒思維的片面性,他們有時表達得不完整、不太準確,這時就需要教師順應幼兒的思路,用數學語言進行提升和概括。如在讓幼兒“找出有幾個什麼顏色的珠子被擋住”的環節中,幼兒答出“有4個黃色的珠子”,在我追問“爲什麼”後,幼兒回答“因爲一個紅的一個黃的,一個紅的兩個黃的,一個紅的三個黃的,一個紅的應該是四個黃的”。可見,幼兒知道黃珠子是依次增加一個的,但是不會用精煉的數學語言表述,我就及時迴應道“你看出來黃珠子是依次增加的,每次增加一個”,幫助幼兒梳理經驗,學會用精煉的語言概括現象,提高數學思維能力。

適合幼兒園的大班簡單教案3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數學邏輯推理、肢體運作、空間、內省、自然探索智能。

2、嘗試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觀察並發現事物間內在的聯繫,進行簡單推理與分析。

3、養成愛動腦、勤思考的好習慣。

4、培養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5、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紅、黃絲帶若干條;故事圖片,眼罩一付,自制大書大小顏色不同的碗;1個小球;3杯水和勺糖。

活動活動:

一、導入部分:

談話:小朋友們早上好,今天範老師要和小朋友一起來玩一個遊戲,在玩遊戲之前,小朋友先告訴我10以內的單數都有誰?10以內的雙數都有誰?

二、基本部分:

1、遊戲名稱:跳單雙 ①教師介紹遊戲規則:今天我們小朋友身上都繫有漂亮的絲帶,那小朋友看一看你們的絲帶有什麼不同?(顏色不同)那我們系紅絲帶的小朋友圍成一個圈,系黃絲帶的小朋友在紅絲帶小朋友的外面再圍一個大圈,小朋友手插腰跳,裏面的小朋友往外跳,外面的往裏跳,按照老師的的口令來回的跳反覆進行,直到老師說:“停”則立即停下,老師檢查完絲帶就可以判斷出你跳的是單數還是雙數,你們相信嗎?

適合幼兒園的大班簡單教案4

教學目標:

因爲是公開課所以在講課的同時,也應該增添課堂上的趣味性,才能在簡單加減法計算的理解力上帶來很大的'提高。

教學準備:

老師可以準備多組卡片,上面全部都是加法和減法的計算,甚至爲了能夠增加難度可以進行加減法混合計算來爲這堂課加分。

教學過程:

1、首先老師可以在黑板上舉出一些簡單加法的計算題,讓學生進行搶答,這對於活躍課堂上的氣氛同時在增添孩子們自信心的問題上也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和改良。

2、然後老師可以將卡片擺到桌子上,將大班的同學分成四組由第一組開始進行率先答題,此時第四組的學生負責給第一組的學生進行抽題。以此類推確保遊戲公平的進行,答題正確的小組可以獲得一分的獎勵,答對數量越多自然獲得的分數也就越高。

3、老師在這節課的尾聲部分進行每組分數的相加計算,或者是讓小朋友們自己計算出自己隊伍獲得的成績,對於表現最棒同時也是獲得分數最高的小組,老師可以給予適當文具鉛筆上的獎勵,這樣可以激勵每一位學生在加建競賽的問題上帶來更大的提升和改良。

結束:

簡單加減法競賽活動的有效應用,有利於在準確程度上取得進步和發展。這種趣味性教學活動的有效進行,相信會讓小朋友們對於數學課這門課程以及計算的效率上都得到加強。

適合幼兒園的大班簡單教案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理解、感知詩歌的基礎上,學會朗誦詩歌,並嘗試創編整首詩歌。

2、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

3、引導幼兒感受詩歌的美,抒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5、教育幼兒養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重點和難點:

1、重點:感受詩歌的美,學會朗誦詩歌。

2、難點:嘗試創編整首詩歌。

活動準備:

1、課前帶幼兒外出觀察,豐富有關的知識經驗。

2、背景圖一張及若干插入圖。

3、一張由各種顏色組成的抽象圖。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幼兒初步感受詩歌,獲取新知興趣1、教師出示戴在胸前的字卡,問:“小朋友,你們知道我是誰嗎?我是大地媽媽,今天我來考考小朋友現在是什麼季節?夏天是什麼顏色的?”幼兒展開充分想象。

2、教師朗誦詩歌一遍。問:“好聽嗎?聽了感覺怎麼樣?”“詩歌的名字叫什麼?”“詩歌裏有什麼?”

(二)出示圖片,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並會整首跟念1、出示背景圖。問:“詩歌裏夏天有些什麼?他們是怎麼說?”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逐一將荷花、大樹、枇杷的圖片插入背景圖。

2、教師再次朗誦詩歌一遍提問:“誰知道什麼叫絢麗多彩?”“爲什麼大地媽媽說夏天是絢麗多彩的?”

3、集體朗誦詩歌1-2遍4、請1-2個幼兒再進行朗誦

(三)遷移經驗創編詩歌1、出示各種顏色組成的抽象畫面,引導幼兒把握規律,舉一反三。

教師以大地媽媽的口吻:“除了詩歌裏說的那些顏色,我還有好多顏色,請小朋友想想看,夏天還有哪些“小寶寶”是什麼顏色的?”

2、鼓勵幼兒與別人講的不一樣,培養幼兒思維的求異性3、鼓勵幼兒以組爲單位進行創編4、鼓勵1-2組的幼兒將創編好的詩歌講給大家聽活動結束:

教師將每組創編好的詩歌記錄下來,展示在牆上,讓幼兒相互欣賞與朗誦。

活動反思

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我有意識地讓朗讀水平一般的後進生,跟班裏讀書讀得好的學生讀課文比試,領讀詞語比試,從而讓其經歷一次特殊的課堂體驗。在這個過程中,不光有老師的鼓勵和肯定,更有同學的真摯的評價和掌聲,這是最爲自然和反普歸真的。課堂生命的活力,就是這樣在老師與同學、同學與同學之間,跳躍着、涌動着,並激起新一層的浪花。

適合幼兒園的大班簡單教案6

設計意圖

本月我園開展了“小腳丫走北京”的展示活動,幼兒紛紛回顧了自己的“行走”經歷,可以看出很多幼兒都去了天安門,同時正值國慶節,花壇、標語隨處可見,對此引起了更多人的關注,國慶話題隨之而來。大班幼兒喜歡聽老師和家長介紹社會熱點新聞、家鄉的變化以及祖國取得的重大成就。結合幼兒興趣和年齡特點,並根據幼兒親社會行爲反映出急切的歸屬感方面的情感需求,開展了此次大班教育體驗活動《我的祖國70歲》。

活動目標

1.知道今年的十月一日是中國成立七十週年的日子,瞭解中國成立的含義。

2.感受中國成立後的變化與成就,爲自己是中國人感到自豪。

3.願意用行動及語言表達對祖國的愛。

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今年十月一日是中國成立七十週年的重大含義。

難點:通過觀看圖片討論中國成立後的變化和成就,產生愛祖國的情感,爲自己是中國人感到自豪的歸屬感。

活動準備

(一)經驗準備:

1.知道十月一日是國慶節。

2.知道尊重國旗,升國旗行注目禮。

3.提前瞭解“成就”的意義,中國成就有哪些。

(二)物質準備:

1.PPT課件,包括:近期大街小巷國旗、標語懸掛的圖片;道路、房子、橋樑等明顯變化的圖片;中國各領域重大成就的圖片。

2.視頻,包括:新中國成立短片;天安門升旗儀式。

活動過程

(一)觀看PPT圖片,引出話題。

1.觀看圖片,提出問題:你看到熟悉的大街有了什麼變化?爲什麼會出現這些東西?

2.通過圖片內容,發現很多國旗、標語,引出國慶節就要到了。

(二)瞭解國慶節的含義,中國七十週年的含義。

1.提問:國慶節是哪一天?爲什麼叫國慶節呢?

2.提問:我們的祖國是什麼時候過的第一個國慶節?

3.觀看新中國成立的短片,瞭解新中國成立的那一天就是十月一日。

小結:國慶節在每一年的十月一日。新中國成立在十月一日,以後每年的十月一日就作爲中國的生日,我們中國人都會爲祖國慶祝生日,因此把十月一日叫做國慶節。70年過起了,今年的十月一日,就是祖國的七十歲生日。

(三)談論中國的變化及重大成就,激發身爲中國人的自豪情感。

1.體會新中國成立後的發展變化。

(1)提問:你知道中國的變化有哪些嗎?

(2)看PPT圖片,瞭解道路、房子、橋樑等的變化。

2.體會新中國成立後的重大成就。

(1)提問:你知道中國的成就有哪些嗎?

(2)看PPT圖片,“中國天眼”、“中國載人飛船太空生活”、“奧運冠軍”等。

3.提問:看到中國的變化與成就,你有什麼感受?

小結:我們的祖國成立以後,不斷地發展、壯大,有着讓很多國家羨慕的成就,這些都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我們作爲中國人,非常的自豪。

(四)爲祖國送祝福。

1.以一同起立,行注目禮,觀看升國旗,表達對祖國的尊重。

2.爲祖國送祝福語,結束。

(五)活動延伸

開展後續的系列活動。

1.利用區域活動,爲祖國70歲生日送祝福。

2.利用國慶節假期,尋找祖國70週年的社會氛圍,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記錄下來,與同伴共同分享。

活動總結

目標落實情況——整個過程,幼兒沉浸其中,興趣濃厚且深感自豪,並能用語言表達情感,最後行注目禮升旗時莊嚴鄭重,說明歸屬感的核心經驗及活動目標已達成。

幼兒參與情況——活動內容的選擇,過程中幼兒對活動的專注力級高,慧心的微笑、表情的莊嚴、聲音的激昂、語言的活躍都體現出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高。

學習方法:觀察法、渲染法、表達法

觀察法:利用照片,視頻,吸引幼兒興趣點。同時更直接,明確情感體驗。

渲染法:通過音樂、視頻的渲染與照片的結合,昇華情感。

表達法:說祖國的變化與成就,說出自己是中國人自豪,驕傲,激動,開心,幸福……一些列感情詞語,使歸屬感到達頂峯。

活動調整—— 經驗準備從兩條調整成爲三條。之所以這樣,原因在於大班初期,幼兒對於成就的意義並不理解,提前理解成就含義,爲孩子們理解教學活動內容奠定基礎。因此需要提前經驗滲透。

將目標懂得五星紅旗是中國的國旗,升國旗時應嚴肅,行注目禮,調整到經驗準備中,原因在於我園實際情況,每週一升國旗已成常態,以此爲目標簡單了,但幼兒莊嚴、專注有時做不到,所以經驗準備中還應滲透。

活動過程中將討論升國旗應怎樣做刪減掉,改爲直接看視頻,一同升國旗,起立,行注目禮。在此不用滲透國旗問題,有前面活動內容的鋪墊,幼兒的莊嚴與專注力已經體現得淋漓盡致。

教學方法選擇——情感爲先的社會領域活動,利用談話法貫穿整個活動、利用直觀觀察法作爲活動遞進昇華、觀看新中國成立短片,觀看天安門升旗儀式更能達成情感目標。因此教學方法選擇是的適宜的。

教什麼——教學理論:幫幼兒理解的基礎上,內化新知識的過程。想到維果斯基最近發展區理論,互動式教學的觀念。將幼兒的情感表達更直白、明確。

怎麼教——教學手段:幼兒對事物充滿好奇,卻缺乏準確的客觀認知。從身邊出發,集體教學,多媒體輔助,談話的一步步深化,讓幼兒理解祖國的變化,祖國的成就,最終表達對祖國的愛。

細節思考——教學當天教師衣服有細緻思考,與活動相呼應。所謂生活即教育,潤物無聲,小小細節,體現出教育的無處不在,爲此活動的完成添磚加瓦,也是活動的獨到之處。

適合幼兒園的大班簡單教案7

大班幼兒對影子這一趣味的光學現象異常感興趣,他們喜歡和影子做遊戲,所以我們經常會開展有關影子的科學活動,這些活動一般都是圍繞着影子產生的原理展開,幼兒較難理解其中蘊含的科學道理。本次活動我們運用反證的方法,經過爲動物的影子找“眼睛”,讓幼兒自我對有關影子的錯誤或模糊的前概念進行驗證,從而進一步理解紙擋住光就會出現影子,而紙沒有擋住的地方光就能通過等粗淺的科學知識。

教學目標

1、探索爲動物的影子找“眼睛”的方法,明白紙沒有擋住的地方光能通過,反之則產生影子。

2、能與同伴合作觀察和記錄,並對生活中的光和影的現象有繼續探索的興趣。

教學準備

1、幼兒操作材料:剪紙動物的頭飾、手電筒、剪刀若干、背景板一塊、幼兒記錄紙若干。

2、教師演示材料:關於動物影子的PPT、已剪好眼睛的兔頭、手電筒、團體記錄紙一份。

教學過程

一、說說影子,引起興趣

1、師:這幾天我們都在玩影子游戲,你們發現影子有哪些趣味的現象

幼:影子有時會變得很長,有時又會變得很短,有時又會消失不見。

幼:我跑影子也跑,我停下來影子也會停下來。

幼:影子的顏色都是黑黑的,有的深,有的淺。

2、小結:影子真像一個魔術師,有時會出現,有時又會躲起來;有時會變長,有時又會變短。

(分析:在本活動開始之前,我們首先對剛剛結束的影子游戲進行交流,教師在提問時特意突出“趣味”二字,這樣能有效地激發幼兒探索影子特性的興趣。經過教師的小結,幫忙幼兒回顧關於影子的各種經驗,爲接下來的活動做好準備。)

二、比較不一樣的影子,記錄各種猜測結果

1、教師演示關於動物影子的PPT,幼兒根據局部特徵猜測分別是哪些動物的影子。

2、出示有眼睛的兔子影子的圖片,請幼兒說說這個影子和前面看到的影子有什麼不一樣。

3、猜猜爲什麼兔子的影子上會有眼睛,幼兒結伴商量並記錄猜測結果。

4、交流各種猜測記錄。

猜測一:在兔子頭像上畫兩隻眼睛;

猜測二:在兔子頭像上貼兩隻眼睛;

猜測三:在兔子影子上畫兩隻眼晴;

猜測四:在兔子頭像上剪兩隻眼睛。

5、教師在團體記錄紙上記下幼兒的各種猜測,並提出要求。

師:請你們用商量好的辦法試一試,然後再用手電筒照一照,看看小動物的影子上能不能看到眼睛。

(分析:教師經過演示動物影子的PPT,出示有眼睛的兔子影子的圖片,引發幼兒對兩種影子進行比較,從而自然地過渡到猜測、記錄階段。幼兒分成幾個小組,大膽猜測“如何才能在動物的影子上看到眼睛”,並在教師的鼓勵下開始初步驗證自我的各種設想。)

三、實驗驗證,尋找答案

1、幼兒運用猜測的方法進行驗證,並進行記錄。

師:請你們在做實驗的時候,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都記錄下實驗結果。試過自我的方法後,也能夠試試別人的方法。

2、幼兒根據實驗情景交流自我的發現。

光通過動物頭飾上的小洞後影子上就會有“眼睛”。

師:爲什麼給動物頭飾畫眼睛、貼眼睛都無法讓我們在影子上看到眼睛,而剪個小洞就能看見呢?

小結:手電筒的光通過紙上的小洞後影子就會有眼睛,而畫眼睛或貼眼睛都會將光擋住,所以影子上就看不到眼睛。

洞的大小和“眼睛”大小之間的關係。

師:小動物的眼睛都一樣大嗎爲什麼是不是洞剪得大眼睛就大,洞剪得小眼睛就小呢?

小結:剪的洞越大通過的光就越多,影子上的眼睛就越大。反之,剪的洞越小通過的光越少,影子上的眼睛就越小。

(分析:實驗驗證後,當幼兒開始交流實驗結果時,教師的開放式提問能有效引導幼兒進行細緻觀察,並鼓勵幼兒用淺顯的語言來解釋較爲複雜的光學原理。教師預設的一些關鍵提問,能夠幫忙幼兒對光和影子的一些錯誤或是模糊的前概念進行驗證,並經過同伴間的引導、自我的操作,從而進一步理解“影子上如何才能出現眼睛”的光學現象。)

四、延伸活動:手影遊戲

1、出示手影遊戲的PPT,請幼兒說說看到了什麼。

2、幼兒在區角中模仿手影動作進行遊戲。

教學反思

在科學探索活動中,教師的提問設計至關重要,有效提問不僅僅有利於促進師生、生生間的交流,構成良好的多向互動和活躍的教學氛圍,並且在活動的猜測驗證階段,教師的有效提問還能幫忙幼兒正確理解科學現象,獲得初步的科學知識。

一、提問應服務於活動目標

在團體教學活動中,教師能夠採用多種提問方式,如鼓勵式、開放式和啓發式提問等,多種提問方式也是教師引導幼兒主動探究的“工具”之一,它能激勵幼兒專注於探究活動。

在本次活動中,教師預設的提問緊緊圍繞着活動目標,並隨着活動的開展不斷交替出現,如“爲什麼兔子的影子上能看到它的眼睛”這一提問引導幼兒探索在影子上找“眼睛”的方法,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很多幼兒否定了自我原先的各種猜測,經過不斷的嘗試,最終找到了正確的方法,明白“紙沒有擋住的地方光能通過,反之則產生影子”的原理,幼兒的探究慾望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滿足。

二、提問應促進幼兒與材料的互動

“這兩個影子有什麼不一樣”是一個比較性的提問,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兩個影子的不一樣之處,從而爲後面的探究做好鋪墊。而教師在實驗驗證階段提出的一系列問題,不斷引導幼兒帶着問題與材料互動,進取探索並觀察影子上出現“眼睛”的原因。

三、提問應做到層層遞進

提問的設計應當具有層次性,要從幼兒的已有經驗入手,使幼兒逐步加深認識,建構概念,從而使整個活動過程結構嚴謹、層層遞進。

在本次活動中,教師在每一環節的提問都旨在不斷推進幼兒對於“影子”的認識,如“什麼方法能夠在小兔的影子上找到眼晴”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表達各自的猜測,而當幼兒在探索中找到正確的方法後,教師又進而提出“爲什麼畫和貼的方法都不行,而剪兩個小洞就能在影子上看見眼晴”,這樣的提問是教師基於幼兒的年齡特點,用幼兒能夠理解的表達方式,利用直觀的材料,從另一個角度引導他們思考光的穿透現象。

提問的層層深入,使幼兒在操作中自發地探究、理解生活中常見的科學現象。具有層次性的提問使整個活動的每個環節都有條不紊地向活動的最終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