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熱】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5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熱】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1

設計意圖:

五線譜是目前世界上普遍採用的記錄樂曲的方法,讓幼兒從小正確認識五線譜,也是爲他們日後開展各種音樂活動做準備。如果老師只是單純地講解就會違背幼兒的身心發展需要,變成知識的灌輸。所以,我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通過給音符寶寶起房子的遊戲,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師幼互動,促使幼兒對五線譜的認識。活動目的:1.通過遊戲讓幼兒認識五線譜,知道構成五線譜的元素線、間、小節線以及高音譜號的名稱。2.讓幼兒自由在五線譜上建構的樂譜,並能說出自己在五線譜的位置。3.培養幼兒的音樂素養,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4.讓幼兒體驗互相幫助,共同合作的樂趣,培養幼兒充分的自信心和成功感。活動準備:1.音符頭飾。2.五線譜圖示。3.製作五線譜的毛線,將若干小節線、高音譜號放在教室周圍。活動過程:1.合作遊戲:與幼兒一起建構小音符的房子。音符媽媽:我想給音符寶寶建一座房子,你們說起什麼樣的呀?需要什麼材料呀?幼兒討論後出示五線譜圖示,徵得幼兒同意後,對照圖示開始與大音符寶寶一起拉線建構,要求幼兒合作完成。音符媽媽:讓我們對照設計圖,看看還缺少什麼材料。請小音符寶寶去找來。2.認識“五線譜”。音符媽媽:房子起好了,我們來給它安個名字吧,叫“五線譜”。

目標:

1、有學做小小理髮師的興趣,在做做玩玩中學會歌曲。

2、學習節奏律動,掌握○Ⅹ|○ⅩⅩ?

準備:

1、小木梳、小剪刀、小吹風等理髮用具。

2、歌曲、錄音磁帶、錄音機。

過程:

1、經驗交流,瞭解理髮的基本過程:

2、幼兒談談自己去理髮店理髮的經驗:

——“你去過理髮店嗎?”

“理髮師是怎樣爲你理髮的?”

老師播放理髮師爲顧客理髮的錄象,鞏固幼兒的經驗:

——“理髮師是怎樣爲顧客理髮的?”(引導幼兒說清楚理髮的順序。)

“顧客在理髮時心情是怎樣的?”

3、節奏律動,學做小小理髮師:

感受旋律:

——“邊聽邊想想這位理髮師是怎樣爲顧客理髮的?”

學習節奏“○Ⅹ|○ⅩⅩ?”

——“請你跟着音樂拍一拍,把理髮師高興的心情告訴大家。”(幼兒隨樂拍擊節奏。)

節奏律動,用動作表現理髮師理髮的情景:

——“如果你是理髮師,你會怎樣爲顧客理髮呢?”

○Ⅹ|○ⅩⅩ?××××︱×—|

3、學唱歌曲,結伴玩理髮遊戲:

老師隨節奏律動扮演理髮師:

——“你覺得我的理髮技術怎麼樣?”

“我爲顧客理髮時做了哪些事情?”

再次欣賞表演,並師範演唱歌曲。

幼兒學唱歌曲。

幼兒兩人一組,邊唱歌曲邊玩理髮遊戲。

活動準備

1.“嘰、呷、咩、嚕”漢字卡片各一張。

2.小雞、小鴨、小羊、小豬的圖片各一張。

3.教學掛圖“農場裏的叫聲”。

4。幼兒會唱歌曲《在農場》。

(前三條準備工作是活動材料上的準備,後一條是幼兒經驗的準備。)

活動過程

1.出示農場圖片及小動物圖片,並提問:在農場裏有哪些小動物?它們是怎樣叫的?要求幼兒能完整地回答問題。

(先採用出示圖片的方式,引出本次活動的地點和人物,即農場和農場裏的小動物,再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幼兒看圖講述農場裏的小動物和它們的叫聲,從而爲下面的幼兒閱讀活動奠定基礎。)

2.教師和幼兒一起閱讀。

(1)逐一出示漢字卡片,並放在相應的小動物嘴邊,讓幼兒結合圖片,想象並認讀動物叫聲的漢字。可採用集體練習和個別練習的方法,讓幼兒學習這些象聲詞。

(2)出示漢字卡片“嘰、呷、咩、嚕”,帶領幼兒認讀漢字。

(本次活動是圍繞認識”口”字旁的表現動物叫聲的漢字進行認讀活動的,故將本次活動的背景安排爲農場,角色爲農場裏的小動物,這樣的設想較合理。教師採用讓幼兒看動物圖片猜漢字的方式,引導幼兒自己認讀漢字,這種方法較直觀形象,幼兒易理解,也易掌握。)

3.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嘰、呷、咩、嚕”四個漢字的結構,啓發幼兒找一找這四個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爲什麼它們都有“口,,字旁。再組織幼兒開展動物圖片和漢字卡片進行配對的遊戲活動。教師將小動物圖片貼在黑板上,請幼兒幫他們找到表示各自叫聲的漢字朋友(漢字卡片)並且貼在下面。

(在這一過程圍繞‘‘嘰、呷、咩、嚕”四個漢字的結構和特點開展活動,幫助幼兒感知漢字的構成規律。接着採用配對遊戲的形式.啓發幼兒將動物圖片與漢字卡片匹配,從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達到鞏固所學漢字的目的。

4.採用提問的方式,啓發幼兒想一想、說一說:農場還會有哪些動物或還有哪些動物的叫聲也會有“口”字旁呢?教師快速地將動物的主要形象及相應的漢字寫在黑板上,並帶領幼兒認讀漢字,讓幼兒進一步感知理解“口”字旁的漢字,瞭解漢字的構成規律。

(採用引導幼兒想象各種動物叫聲的漢字寫法並記錄下來的形式,帶領幼兒進一步認識。“口”字旁的漢字,從而擴展幼兒的經驗,進一步加強對本次閱讀重點內容“口”字旁漢字的印象,加深對漢字構成規律的認識。)

5.採用對話的形式.幫助幼兒鞏固對動物叫聲的練習。可以問:小雞小雞在哪裏?幼兒邊做雞嘴動作,邊回答:嘰嘰嘰嘰,在這裏。教師問:小牛小牛,在哪裏?幼兒邊用手做牛角動作,邊回答:哞哞哞哞,在這裏..…

然後,教師帶領幼兒採用接唱的形式,仿編歌曲《在農場》。建議教師唱前半句,幼兒唱後半句的叫聲。如教師說:“豬兒在農場……,,幼兒說:‘‘嚕嚕”;教師說:“鴨子在農場……”幼兒說:“呷呷”……最後,在音樂聲中結束活動。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2

目標

1、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強弱節奏,學會用愉快的情緒演唱歌曲並初步學習對唱。

2、進一步感知夏天的有關特徵,懂得夏季衛生的重要。

3、激發幼兒積極參與歌唱活動,體驗歌唱活動的快樂。

4、隨歌曲旋律唱出來。

5、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重難點

理解歌曲的性質和主要內容,學會用愉快的情緒演唱歌曲。

能傾聽同伴的歌聲、協調一致地對唱。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開展《快樂的夏天》主題活動,瞭解夏天的主要特徵。

2、物質準備:關於歌曲的圖片、歌曲磁帶。

教法學法

新的《幼兒園教育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因此,活動中除了以積極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外,我精選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根據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的特點和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我採用視聽唱法,引導幼兒在觀察生動形象的圖片,充分地刺激幼兒的視覺,用語言和音樂薰陶幫助他們輕鬆地理解歌曲內容,熟悉歌曲旋律。

2、根據“先行組織者理論”,採用難點前置的方法,引導幼兒感知歌曲的強弱節奏,並分段學唱。從幼兒熟悉的雷聲、蛙聲入手,引導幼兒感受三拍子的強弱節奏,同時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歌曲。

3、根據幼兒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採用遊戲對唱的方式,引導幼兒傾聽同伴的歌聲,學習協調一致地進行演唱。

教學活動是老師和幼兒共同表演的舞臺,而幼兒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的“表演”以及活動中所呈現的一切都必須爲孩子自然的學習服務。因此,我在本次活動中注重幼兒自身的學習和體驗,採用體驗學習法和多種感官參與法,引導幼兒在體驗中學習,通過想一想、說一說、看一看、聽一聽、學一學、唱一唱等多種感官的活動,學習演唱歌曲。

教學過程

(一)引入活動,激發興趣。

出示課件一,引導幼兒談話。(圖片內容:夏天的風景──雷雨過後,青蛙呱呱叫)教師:什麼季節到了?

幼兒:夏天到了。

教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師幼互動的關鍵是爲幼兒提供寬鬆和諧的環境,激發幼兒積極迴應老師的提問,開放性的問題有助於拓展幼兒的思維,主動回憶日常生活中積累的有關夏天的知識。在這個問題中,隱含了前半段歌詞的內容,巧妙地藉助圖片所展示的圖像,幫助幼兒理解並熟悉前半段歌詞。同時,也爲幼兒熟悉歌曲節奏做了鋪墊,自然地引出了本活動的重點內容:通過模仿雷聲和蛙聲感知三拍子的節奏強弱。

(二)欣賞感知歌曲前半段

1、教師以清唱的方式提問:“夏天到了怎麼知道?”(即歌曲第一句)展示雷聲和蛙聲的節奏圖譜,鼓勵幼兒按圖示有節奏地念出後半句歌詞,並用動作區分強弱的節奏。

2、欣賞歌曲前半段,教師清唱提問:夏天到了,你心裏覺得怎麼樣?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思維方式和感受都有所不同,回答可能多種多樣。如何提升幼兒對夏天的認識,使他們的學習變得主動而且有意義,需要老師靈活機智的引導。歌曲的前半段與後半段節奏相同,但歌詞內容、歌曲旋律有明顯的區別,所以我先讓幼兒熟悉前半段。

提問:你最喜歡歌曲中的哪一句?請你來唱一唱。

一首歌曲一下子學會有點困難,但讓孩子在熟悉音樂後,唱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句並不難。並且,中班的孩子已有一定的表現慾望了,讓他們當個小老師,他們會爭先恐後,使以往枯燥的學唱環節生動起來。當然,孩子如果唱得不是很準確,教師要及時引導,並努力引導他們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個別差異,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此環節要特別注意面向全體,尤其是能力較差、膽子較小的幼兒更應給予積極的鼓勵和機會。

3、教師與幼兒用問答的方式練習歌曲前半段

(三)整體學唱歌曲

1、教師清唱歌曲後半段,提問:歌曲裏還唱了些什麼?

出示圖片,提示幼兒學念後半段歌詞。後半段歌詞比較多,幼兒記憶時相對要困難一些,因此,除了圖片的提示之外,我還採用教師語言暗示、動作暗示等方式幫助幼兒熟記。

2、用幾種不同的演唱方式激發幼兒學唱的興趣。如:教師領唱幼兒用單音字哼唱旋律;教師和幼兒互相接唱;邊做動作邊唱等等。孩子對一種表現方式的興趣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我們可以嘗試讓孩子用不同唱的形式來學唱歌曲。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這樣變化的方式很受孩子歡迎。同時,幼兒在學習前半段歌曲的基礎上,對歌曲的旋律和節奏已經有一定的感知,很快就能跟上老師的領唱。

3、分組對唱歌曲(問答式對唱前半段、集體合唱後半段)問答式的前半段歌曲非常適合孩子們進行對唱。在這環節中,我先採用老師與幼兒問答對唱的方式,再請幼兒自由分組進行對唱,隨後請個別幼兒與集體對唱……儘可能多地爲幼兒提供表現的機會,讓幼兒在不同的演唱過程中體驗歌曲愉快的情緒,以及三拍子的強弱節奏。

《綱要》中指出,老師要培養幼兒大膽的表現自己情感和體驗的能力、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所以我採用多種對唱的方式鼓勵幼兒表演歌曲,這是孩子領會歌曲的一種昇華,也是孩子們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

(三)活動延伸夏天到了,小朋友們特別高興,因爲夏天有許多與春天不一樣的地方,我們去找找看,把夏天的這些特別的地方編進歌詞裏,唱給大家聽。

活動的延伸

爲了孩子再一次鞏固所學到的本領,並給每個孩子都有表現表達的機會,讓他們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孩子們在夏天的主題活動中積累了很多有關夏天的知識,也一定能夠創編出很多新的歌詞,我鼓勵他們相互做小老師,學學別人編的新詞,既滿足了幼兒充分表現自己的需要,也爲孩子們鞏固歌曲旋律、節奏提供了反覆的練習機會。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3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休止。

2、感受ab曲式,並用肢體動作進行表現。

3、嘗試用樂器爲樂曲演奏,體驗演奏樂趣。

活動重點:感受樂曲休止。

活動難點:嘗試用樂器爲樂曲演奏。

活動準備:

1、故事掛圖、小精靈指揮棒

2、cd:《魔幻小精靈》,取拿樂器音樂、錄音機

3、樂器:串鈴、響板、手鼓

活動過程:

一、反應遊戲,感受樂曲休止。

在行進中,教師敲手鼓,幼兒聽到鼓聲作出停止的動作。

× × × ×|× 0 0 0 |

走走走走停

二、欣賞故事。

出示掛圖,講述魔幻小精靈闖難關的故事。

提問:①魔幻小精靈爲什麼走着走着停下呢?

②魔幻小精靈走幾步停下來的?

(引導幼兒理解掛圖,熟悉ab曲式及感受休止。)

三、身體樂器演奏。

1、鼓勵幼兒運用身體樂器將ab曲式表現出來。

2、隨音樂用身體樂器完整演奏。

四、樂器演奏。

1、出示樂器,分辨音色。

2、根據ab曲式特點選擇適合的樂器。

3、教師引導幼兒有序地拿取樂器,並站好演奏的隊形。

4、幼兒使用樂器演奏:

①分組練習。

②使用樂器演奏樂曲。(重點指導幼兒看教師指揮演奏)

5、播放舒緩音樂,輕輕收放樂器,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表演區:提供音樂cd、指揮棒、樂器、故事掛圖,幫助幼兒進一步熟悉樂曲,鼓勵幼兒大膽演奏。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4

活動設計背景

現在的孩子們,大多很鍾情於小汽車、小火車,尤其是男孩兒們。在幼兒園裏,平時就看到孩子們特別喜歡擺弄小汽車、小火車,在教室、在操場上拉着小朋友開火車玩,也有小朋友驕傲的向夥伴們炫耀爸爸媽媽帶他坐火車。看到孩子們對火車如此感興趣,我就選擇了一段好聽的音樂,目的是一方面爲了滿足孩子們的心理需要,另一方面能滿足我班幼兒活潑好動、模仿性強、自制力差的特點,通過本次活動,讓孩子認識和了解火車的特點,提高幼兒的肢體模仿能力,體驗與同伴共同分享遊戲的快樂。

活動目標

1、認識和了解火車的特點。

2、提高幼兒肢體模仿能力。

3、體驗運動遊戲的快樂,有積極、樂觀的態度。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提高幼兒肢體模仿能力。

難點:讓幼兒進行創編動作。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紗巾、呼拉圈、音樂《火車》

2、知識準備:火車的有關知識,課程之前反覆把音樂聽熟,創意各種好玩的動作。

活動過程

1、帶幼兒進入場地

2、提出問題,直接引入主題。

3、觀看動畫,激發幼兒興趣,讓幼兒瞭解火車。

4、聽音樂,做遊戲。

1)播放音樂,師幼一起隨着音樂做律動,感受音樂。

2)請幼兒創編開小火車的動作。

3)師幼聽音樂,使用呼拉圈,玩遊戲。

4)擦火車

5)列車員開着小火車離場

教學反思

根據《綱要》中指出:藝術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幼兒園應充分發揮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讓幼兒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體驗。鑑於此,根據這一指導要點,再結合《綱要》在中班音樂領域的目標要求:“願意參加各種音樂活動並從中獲得愉悅和美感;在體驗和操作中感知並比較各種樂器音色的不同,初步養成正確使用樂器的習慣;在韻律活動中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現音樂,表達自己的感覺。”我設計了音樂遊戲《火車》這一課,在活動中,幼兒充分獲得了音樂活動帶來的愉悅和美感,玩的非常開心。只是在活動的每個環節上,我過渡的不夠好,不能很好的串聯在一起,而且在遊戲過程中,沒有設計說明一個完整的遊戲規則。導致幼兒在活動中沒有規矩,肆意玩耍。而且在知識上,本次活動應該有所延伸,帶有幼兒更多的知識,而不單單是玩,應該讓幼兒在遊戲中學到更多的知識。

通過本次活動,我發現自己的很多不足,需要修改教案,延伸內容。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5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內容,學習聽間奏,能用歡快的聲音表現還朋友互相幫助的快樂心情。

2.能結合歌詞創編“扣鈕釦”“梳頭髮”等動作,並和同伴合作邊表演邊演唱。

3.懂得在生活中幫助有困難的小朋友。

活動準備

《好朋友》音樂CD(盒帶)。

活動過程

1.說說“我的好朋友”,引出活動內容。

(1)用猜謎的方式,講好朋友的主要特徵,請小朋友猜猜他(她)是誰?

(2)幼兒之間介紹自己的好朋友,說說爲什麼喜歡他(她)。

2.學習歌曲,能用歡快的聲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1)教師示範演唱歌曲,提問:歌曲中唱了什麼?小朋友之間是怎樣相互幫助的?幫助幼兒理解並掌握歌詞。

(2)引導幼兒跟老師一起學唱歌曲,在結尾處用短促的聲音說出“嘿,嘿”,間奏時不演唱。

(3)幼兒說一說小朋友的衣服釦子自己扣不上有什麼感受?小朋友幫助了他(她),心情會怎樣?引導幼兒體驗被幫助的感受,用快樂的聲音表現歌曲。

3.學習歌表演,能根據歌詞內容創編動作。

(1)引導幼兒按照歌詞自由創編動作並進行表演唱,重點啓發幼兒結合歌詞“梳梳頭”“扣鈕釦”“我們都是好朋友”等創編不同動作表現。

(2)請幼兒和身邊的小朋友兩人一對,面對面演唱。

引導幼兒在唱“我們都是好朋友”一句時,兩人拉手轉半個圈,交換位置;唱“嘿嘿”的時候兩人互相擊掌。

(3)請部分幼兒作爲邀請者站在中間,其他幼兒圍城大圓圈,用邀請舞的方式演唱。

邀請者在前奏時找到圈上的小朋友面對面表演唱,唱到“我們都是好朋友”時交換位置,唱到“嘿嘿”時兩人互相擊掌。第二輪前奏開始的時候,被邀請者再去找朋友。

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閱讀幼兒學習資源1第10~11頁,圖中的哪些小朋友做得對?哪些小朋友做得不對?

2.給小班的弟弟妹妹做禮物,如歡迎卡、小飛盤等,學習關心弟弟妹妹,做愛幫小朋友的孩子。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6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水的三態變化。

2.通過音樂活動,讓孩子在輕鬆的氛圍中,喜歡科學活動。

3.學習歌曲《會變的水》,鞏固醫學以學的簡單樂理知識,學習瞭解3/4拍的節奏特點。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感受歌曲柔和、舒緩的旋律,理解歌詞的含義。

活動準備

已凍好的冰塊及冰花、熱水、礦泉水瓶、小飯盆及洗手盆3--4個、節奏卡、音符卡、音樂磁帶(水之韻、舉你的右手擺一擺)。

活動過程

1.小手變魔術。

2.謎語:手抓不住,刀切不開。做飯洗衣,洗臉刷牙,都需要它。(水)

3.對了,是水。聽是什麼聲音?(放水流聲的磁帶)。

哦,它在告訴我們,看到小朋友們用小手變魔術,它也想變。

4.水變魔術。

A請出冰塊。幼兒討論,冰塊是什麼變成的?是怎麼變成冰塊的?

小結:水遇冷會結成冰。

B請出一杯熱水。

討論:爲什麼會有氣?

小結:水遇熱會變成氣。

C請出礦泉水瓶。觀察:我把水倒出來。小朋友看到,水會怎麼樣?(水會流動)水流動的聲音是什麼樣的?(嘩啦、叮咚……)

小結:水剛纔變的這三個魔術,正是水的三種形態:冰塊是水的固態,水蒸氣是水的氣態,流動的水是水的液態。

5.老師把水變的這三個魔術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叫《會變得水》。教師範唱一遍。

6.好聽嗎?要想學會這首好聽的歌得先過三關。a發聲 b節奏 c音階

7.聽歌曲,說出關鍵詞。

8.學唱歌曲。

9.邊唱邊表演結束活動。

延伸活動

分成三桌--電磁爐加熱、水盆、冰塊。下面請小朋友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a一起操作,看看水是不是會流動的,聽一聽水流動的聲音。b再想一想,冰塊怎樣能變成水。C觀察一下,水蒸氣遇冷會變成什麼?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爲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7

活動目標:

1、學習歌曲,並嘗試用肢體動作來表現歌曲的內容。

2、初步學習創編歌詞,鞏固小動物愛吃食物的知識。

3、以愉快的情緒參加活動。

4、認真傾聽並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5、能跟着節奏打節拍。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韻律活動:小小鼓樂隊

二)、、學習新歌曲《誰餓了》

1、教師根據歌詞內容表演啞劇。

提問:誰知道這個啞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輔助提問:誰來了?它怎麼了?後來它看見了什麼,又是怎麼做的?

2、教師小結:有節奏地朗誦歌詞一遍。

3、幼兒學習朗誦歌詞一遍,教師配以動作。

4、引出歌曲名稱,教師清唱一遍,完整範唱一遍。

5、玩遊戲“點大貓”

1)、教師邊唱邊有節奏地逐一點幼兒的頭,最後被點到的幼兒就是“大貓”,該幼兒就學兩聲貓叫。(4次)

2)、師幼唱,教師點。(2次)

3)、一個幼兒點,其餘幼兒唱。(2次)

三)、學習歌曲的創編。

1、師:大貓吃了那麼多的老鼠已經夠飽了,現在又來了誰?(教師表演小狗的動作)

2、討論歌曲的創編方法在“大貓”處改成“大狗”,在“小老鼠”處改成“肉骨頭”。

3、集體演唱新的歌詞,然後表演。

4、以同樣的方法創編“兔子”的歌詞。

四)、聽音樂自由扮演各自的小動物走出教室。

師:小動物門都吃飽了,請小朋友扮演自己喜歡的小動物,聽着音樂走到外面去玩吧!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8

課題生成:

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充滿着節奏:聲音的節奏、建築的節奏……中班幼兒節奏感的發展較之小班已有了一定提高。但在音樂表現時,仍出現形式單一,甚至節奏不準究其原因是經驗的缺乏和音樂節奏的敏感性較差。引導能們生活中已有的節奏與他們接觸到的音樂節奏聯繫起來,用生活中的動作表現這些節奏,可以較好地提高他們音樂敏感性及表現力。建構主義的教學觀認爲:知識在幼兒學習經驗的狀態存在的,是幼兒主動建構的。這也正如皮亞茶理論:幼兒在活動中發展,在與客觀物體的相互作用中獲經驗。因此,我試圖提供較爲豐富的材料,創設一個適宜幼兒現在的環境,從而提高他們創造性地表現節奏、表現自我。

活動目標:

1、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和提供的材料,積極探索,嘗詞方式創造性地表現自身對節奏的感知。

2、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現,並在觀察、模仿同學方式中豐富自身經驗。

3.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提高表現興趣和表現自己的慾望。

活動準備:

1、行過“找一找有節奏的聲音和現象”的活動。幾種常見二、四拍節奏型有初步的認識,熟悉《楊柳青》

2、錄音機、《楊柳青》等音樂磁帶。

3、創設供幼兒表現節奏用的環境。提供材料:扣若干,鍋、碗、盆、筷若干、雪碧瓶、易拉罐若干,搓衣板,綵帶裝等。

活動過程:

1、由談話導人音樂遊戲。

教師:“現在是什麼季節?美麗的春天快要過去了,自己的舞蹈來表現春天吧!”

播放ABA段式音樂,師幼隨着音樂做遊戲,老師告訴幼兒:

“一粒一粒的種子,靜靜地躺在泥土中。春風吹,慢慢地慢慢地發芽了,長出葉子了,長成小苗了,開出一朵一朵的小花。”(A段)

“小花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呀!這個世界好美它們高興地跳起舞來。”(B段)

“月亮慢慢地升起來了,小花們有些累了。它們慢慢地閉起了花葉,在溫柔的月光中靜靜地休息了。”(A段)

2、引導幼兒說出生活中有節奏的聲音、現象。

(1)師幼討論:我們剛纔聽到的音樂好聽嗎?爲什麼幼兒認識到聲音有節奏纔好聽。

(2)引導幼兒回憶: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聲音、現象是有節奏的。

教師:“其實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有節奏,誰能告訴:生活中還有哪些聲音、現象是有節奏的?”

3、教師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材料、多種方式去表現節奏。

小試節奏活動後的些許思考

連着在新中班上了兩個音樂節奏活動,新中班的孩子還從沒接觸過樂曲,以往都是以單一的拍手錶現形式,第一次看我拿出那麼多“新奇”的樂器時,孩子們興奮極了,所以在第一次嘗試使用樂器敲敲打打時,許多孩子都是興奮地盲目亂敲打,但是我沒有生氣,而是還給他們一定的時間自由敲打一會,等新鮮勁一過,再啓發他們發現如何讓樂器發出的響聲讓人聽着舒服和諧,一起總結出一些簡單的合奏打擊方法,在此基礎上,我再通過示範,講解,教給幼兒正確的演奏方法,的確,效果很明顯。

第二次爲孩子們上節奏活動時,我開始配上了節奏卡,希望通過圖譜的幫助,聯繫各種節奏,提高幼兒的節奏感, 圖譜以它的直觀,形象易於理解的特點,在幼兒音樂活動中有特殊的意義,它可以使看不出,摸不着的抽象音樂形象化,使視覺形象與聽覺形象相互結合,幫助幼兒掌握音樂節奏,旋律。而活動實踐下來,孩子們興趣高極了,在圖譜的引領下,發出來的聲音和諧多了。

活動後我的些許思考:

節奏是音樂構成的一大要素,是音樂藝術的重要表現手段,節奏也是旋律的骨架,支柱,培養幼兒的節奏感是幼兒藝術教育的重要內容。

中班幼兒已有一定的節奏感知能力,但水平還不夠,感知不夠精細。因此需要在平時教學中加以引導,培養,打擊樂演奏教學不僅能幫助幼兒初步掌握樂器演奏的一般知識,技能,發展節奏感,而且能發展孩子們對音色,曲式結構,變聲部的表現力的敏感性。在日常活動中我們要根據幼兒的學習特點,採取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讓我們的音樂課堂能夠更精彩些。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9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用對唱的方法演唱歌曲。初步認識前奏、間奏和尾奏。

2、藉助已有經驗、PPT和教師的引導,創編歌詞並演唱。

3、在進行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歌表演。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PPT、歌曲音頻、雪花和雨滴紙偶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看教學掛圖,理解第一段歌詞的內容,學唱歌曲。

1、出示PPT。

教師:冬天到了,看看是誰在敲窗戶?猜猜小雪花對大家說了什麼?小雪花說話的聲音又是怎麼樣的呢?

教師和幼兒理解整理第一段歌詞。

教師做動作並提問:現在我和小雪花玩遊戲,你們仔細聽,我問了小雪花什麼,小雪花回答了什麼?(教師清唱第一段歌詞)

教師提問:你聽到了什麼?引導幼兒學唱第一段歌詞。

師:是誰在敲打我的門呀?

教師:現在你們是小花、小草、小動物,我是小雪花,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吧。

教師:現在我們交換,我做小花,你們做小雪花,我們來唱歌吧。要用好聽的聲音來唱。

2、引導幼兒看PPT,理解第二段歌詞內容。

出示PPT,雪花融化了,春天到了,看看又是誰在敲窗戶?猜猜小雨滴對大家說了什麼呢?小雨滴說話的聲音又是怎麼養的呢?

師幼整理第二段歌詞。

教師在手指上套上小雨滴紙偶並提問:現在我和小雨滴玩遊戲,你們仔細聽,我問了小雨滴什麼,小雨滴回答了什麼?(教師清唱第二段歌詞)

師提問:你聽到了什麼?引導幼兒學唱第二段歌詞。

教師:現在你們是小花、小草、小動物,我是小雨滴,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吧。

教師:現在我們交換,我做小花,你們做小雨滴花,我們來唱歌吧。要用好聽的聲音來唱。

3、幼兒學唱歌曲。

教師邊做動作邊帶領幼兒用較慢的速度演唱。

教師將幼兒分成兩組,對唱歌曲。教師:現在,一半小朋友當小雪花和小雨滴,另一半小朋友做小花、小草和冬眠的小動物。用對唱的方法來演唱。

4、幼兒表演歌曲。

教師播放歌曲音頻,幼兒自由表演。鼓勵幼兒儘量根據歌詞內容表演,在前奏、間奏和尾奏處做靜止不動造型。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10

課後反思:這原來是一箇中班的歌唱活動——《懶惰蟲》,歌曲節奏平穩,是弱拍起唱的歌曲,內容活潑而富有童趣,曲風詼諧幽默,很能夠勾起孩子學習的慾望。綱要中提到教學活動內容既要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戰性,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在選擇這個內容時,制定了更高層次的目標:

1)在遊戲中學唱歌曲,感受和表現歌唱中的弱起節奏;

2)藉助歌唱,動作表演和人際交流,體驗和表現歌曲中的幽默;

3)大膽仿編歌詞,產生對“懶惰蟲”的否定情緒。

活動的重點是能用詼諧有趣的的情緒、動作表現歌曲,知道要做勤勞的孩子。根據歌詞內容能用不同情緒、節奏等表現歌曲是本次活動的難點。由於是家長開放日活動,所以在本次活動設計中我穿插了一些必要的律動環節,使得課堂氣氛活潑富有生機。

活動一開始,教師用一個簡單的亂糟糟的場景引入主題,用尋找懶惰蟲的方式清唱歌曲讓幼兒初步感受,從而爲後面的學習作了一定的鋪墊。因爲該歌曲較短,旋律簡單流暢,很容易熟悉。活動中我用了三次範唱後,幼兒早已會哼唱這個旋律了。於是接下來我讓幼兒直接說一說歌詞、聽了歌曲後的感受,再隨圖譜學唱一遍。之後把重點放在創編有趣的動作上,選擇幼兒創編的動作進行表演。在第二段的創編過程中我也是層層深入,先讓幼兒模仿唱,然後表演唱,最後是幼兒獨立創編。整個活動中教師的多次清唱、簡單的圖譜、有趣的動作、都充分幫助幼記憶歌詞。最後在完整學唱時加入了音樂的伴奏和輕鬆的間奏,並讓幼兒進行自由表演、兩兩合作表演、邀請家長進行表演等,使得幼兒家長情緒高漲,活動氣氛活躍有效。

分析不足:反思本次課堂,在第一段“懶惰蟲”學習中我忽略了幼兒的創造思維的發展。如歌詞中唱到“你的眼睛痛、你的鼻子痛”,教師在提問時,可以設計提問:在”懶惰蟲“是不是真的很痛,那爲什麼說痛呢?”如果孩子理解了懶惰蟲是假疼的,那麼他們在演繹歌曲時可能會更輕鬆而且更幽默、詼諧。另外還可追加這樣的提問:“懶惰蟲除了眼睛、鼻子痛,他哪裏還會痛呢”讓幼兒進行簡單的創編,讓孩子唱出不同的“痛”,以此幫助幼兒,演繹歌曲,效果可能會更好。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11

【活動目標】

1、能安靜的傾聽音樂,感知生動、有趣的音樂形象。

2、在邊聽、邊說、邊表演中體驗聽音樂、表現音樂形象的快樂,樂意進行歌表演。

3、培養幼兒耐心完成任務的習慣,享受摺紙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對美的欣賞能力,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大蘿蔔四個,小動物和人物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操作道具引發興趣:

有一位老公公種的蘿蔔豐收了,蘿蔔長的特別大(出示道具大蘿蔔),他一個人能拔動嗎?(拔不動)那怎麼辦呢?請聽歌曲“拔蘿蔔”

二、安靜的傾聽旋律,感受旋律的生動、活潑。

歌曲中請誰幫忙拔蘿蔔?(老師和幼兒一起按角色出場順序叫每個角色的名字)

三、教師用生動、跳躍的聲音清唱歌曲,讓幼兒熟悉故事的.內容和角色。幼兒可以跟着拍拍手,拍拍腳,做做想做的動作和事情。

四、表演遊戲:

1、分段練習表演:老師帶幼兒扮演每一個角色,按着表演的順序,學演每個角色的語言、動作、表情。

① 學演老公公的動作、語言(語速慢、語調低)。

② 學演老婆婆的動作、語言、表情。(走路的動作、語速慢、語調低)

③ 學演小弟弟的動作、語言、表情。(蹦蹦跳跳走路,語調高)

④ 學演小黃狗、小花貓、小老鼠的動作、語言、表情。(動作、叫聲)

2、全班幼兒一起表演一次。

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出示個角色的頭飾。(這些道具是老師爲小朋友準備的,分四大組請小朋友表演。)

幼兒分組表演,老師輔導。

演後講評:表揚表演認真、動作形象、聲音響亮的幼兒。

五、教師小結,活動結束。

蘿蔔的營養可大了,吃了蘿蔔,身體好。老師念兒歌:

蘿蔔好,蘿蔔好,

又脆又嫩味道好,

紅燒蘿蔔香又香,

小朋友吃了營養好。

我們一起把大蘿蔔送到廚房間,燒萊給大家吃好嗎?(幼兒一起做擡蘿蔔的動作下場)

活動反思:

總的來說,本次活動選材欠妥,音樂《拔蘿蔔》雖然耳熟能詳,但是段落過多,人物的出場在歌詞中要唱正確,對於小班幼兒來說,難度太大。建議作爲音樂欣賞來進行。另外,評課中,老師們的建議也是可取的,表演環節可以提前來進行,這樣更能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讓它們對這個故事情節感興趣;還有,在師幼共同表演環節,教師可以扮演小動物的角色,要表演唱的時候,可以引導幼兒一起來說(誰誰誰,來呀!)而不是扮演“蘿蔔”這一靜態的角色,不利於在活動中指導幼兒了。但在本次活動設計中,可取的地方是,可以利用圖片和音樂結合的方式,將這個音樂作品更完整地呈現給幼兒(用多媒體放圖片,用錄音機或鋼琴錄音播放音樂,從視覺、聽覺兩種感官給幼兒更深的感受)

本次的期中開課,我從自身找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對教材瞭解不透徹,還不能好好的掌握。其實,每個年齡段的孩子,有適合他們的材料,選材很重要。一個活動,選材不恰當,那教學活動開展起來將會大打折扣。所以,今後的開課活動,首先要做的就是,選擇一個適合孩子的教材,給教學活動開個好頭!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12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跟隨音樂,完整地演唱歌曲。

2、通過擊打身體,感知三拍子的節奏特點。

3、幼兒通過演唱歌曲,感受節奏音樂的快樂。

4、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小鼓,歌曲的音頻mp3,圖片。

經驗準備:敲擊小鼓的經驗,聽過小鼓的聲音。

活動重難點:

幼兒能夠跟隨音樂,完整地演唱歌曲。

幼兒能按照三拍子的節奏,邊唱邊打節奏。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進入教室

唱《紅公雞》一邊唱歌,一邊玩遊戲進入教室。(遊戲玩兩遍)

《紅公雞》

我有一隻紅公雞,不知在哪裏?請你快來叫一聲?出來吃白米。

二、進行部分

發聲練習

教師帶領幼兒複習上週學過的《誰唱歌》做發聲練習。

感知三拍子節奏的特點。

教師出示小鼓,並擊打出強弱弱的節奏。(可以用小鼓的音頻來代替)

教師引導幼兒用身體來表示強弱的節奏。(引導幼兒拍手,跺腳和拍腿)

教師帶領幼兒一邊聽歌曲範唱《小鼓響咚咚》,一邊用用肢體按照××××∣×××_∣的節奏來爲歌曲伴奏。

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熟悉歌詞,並用肢體動作進行表現。

我的小鼓是怎麼響的?

我說話兒,小鼓怎麼樣了?

我說小鼓響三聲,小鼓怎麼回答的?

哎呦呦呦這不行,爲什麼不行?

我說小鼓別響了,小鼓怎麼回答我的?

師幼共同有節奏的朗讀歌詞,並注意三拍子的節奏。

師幼共同演唱歌曲,並引導幼兒用肢體來表現歌曲的優美,感知三拍子的強弱關係。

三、活動結束

教師帶領幼兒唱歌《小鼓響咚咚》做着優美的動作離開教室。

教學反思:

本節活動分三個環節。在學習童謠環節中,教師創設幼兒喜愛的“和小鼓做遊戲”的情境,調動幼兒多種感官學習童謠。幼兒能夠較深入地理解內容,體驗童謠的語言結構和韻律特點。在引導仿編過程中,教師通過出示圖片引導遷移生活經驗,幼兒表現出積極主動的學習熱情,思維活躍、發言踊躍,快樂地完成了仿編學習。活動環節清晰,層層遞進,較好地實現了活動目標。

小百科:鼓是一種打擊樂器,在堅固的且一般爲圓桶形的鼓身的一面或雙面蒙上一塊拉緊的膜。鼓可以用手或鼓杵敲擊出聲。鼓在非洲的傳統音樂以及在現代音樂中是一種比較重要的樂器,有的樂隊完全由以鼓爲主的打擊樂器組成。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13

活動目標:

1、根據音樂創編不倒翁和小娃娃的動作。

2、體驗與同伴進行音樂遊戲的快樂。

3、藉助圖譜、動作、遊戲情景理解記憶歌詞並學唱歌曲。

4、鼓勵幼兒大膽仿編兒歌,根據兒歌內容用恰當的動作表現

活動準備:錄音、玩具等。

活動過程:

1、複習上節課所學習過的歌曲。

2、創編動作聽第一段,創編不倒翁的動作,表現出不倒翁的搖搖晃晃。

3、聽第二段,創編小娃娃的動作,表現出小娃娃動作流暢的感覺。

4、展示和分享幼兒分兩組,分別扮演不倒翁和小娃娃。

幼兒合作進行遊戲。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以教師爲主體,單向發揮作用,違背了以幼兒爲主體的理念,缺乏了師幼互動的過程。在活動中無論是欣賞,理解歌詞、唱歌、表演,雖然教師嘗試運用了多媒體課件的形式來吸引和激發幼兒的興趣,但是反覆的播放,重複地練習讓幼兒大部分時間花在消極地坐、聽、等待上,嚴重束縛幼兒雙手與大腦,禁錮了幼兒的思想與情感,活動過程中幼兒缺乏主動性、積極性,更談不上創造性,爲了學會教師所教的內容而感到困難,感到苦惱,自然會毫無參與活動的興趣,更不用說是大膽的表達表現音樂的愉悅感了。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14

教材分析:

這是中班上學期的一個音樂活動。歌曲節奏平穩,旋律柔和優美,歌詞生動有趣,表現了小樹葉勇敢、堅強的意志和熱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目標:

1、根據圖譜掌握歌曲節奏和歌詞,能唱準附點音符。(重點)

2、知道秋天來臨樹葉的變化,理解大樹和樹葉間的親密關係。(難點)

教學準備:

1、兩份與歌曲繪製內容相結合的圖譜

2、若干枯葉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初步探討樹葉離開樹媽媽的原因。

提問:小朋友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

樹葉爲什麼會落下來呢?(觀察樹葉枯萎變成什麼顏色)離開了誰?

小結:秋天的樹葉慢慢變黃了枯萎了,就離開了大樹媽媽。

二、理解圖譜。

1、教師出示兩份圖譜(分別爲上、下段)

師:今天吶,我們就要來學一首歌跟小樹葉有關的歌,餘老師已經把這首歌畫了出來,請你看一看,在這兩幅圖上你看到了什麼?

(回答方式:我從這張圖片上看到……)

小結:在這上面的每一張圖片就代表一句歌詞,今天啊我們就是用看“圖譜”的方式進行學唱歌。小朋友們剛剛說的都很棒,那請你們豎起耳朵聽一聽,餘老師看圖譜唸的歌詞,跟你們說的一不一樣。

2、教師有完整、有節奏的念歌詞一遍。(把附點念出來)

3、提問:這首歌的題目叫什麼?歌詞共有幾段?第一段(在上面黃色的),第二段(在下面綠色的)

4、分段解讀:第一段秋風起來了,小樹葉怎麼了?飄向哪裏知道嗎?心情怎樣?第二段小樹葉有沒有害怕,它怎麼說的?最後能回到媽媽身邊嗎?(初步感受兩段歌詞的不同情緒)

5、教師帶領幼兒跟念歌詞一遍。

三、學習歌曲。

1、教師完整範唱歌曲一遍。

師:餘老師啊還把它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想不想聽?(注意唱出附點音符)

2、引導幼兒觀察圖譜上的附點音符,解釋附點音符的意思。

3、教師帶領幼兒根據圖譜學唱歌曲,重點提示幼兒唱準附點音符。

4、請幼兒創編動作,嘗試邊做動作邊唱歌。

5、男女分段唱歌,嘗試表達兩種不同的情緒。

四、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要學習小樹葉勇敢的精神,雖然離開了媽媽,但是它的心永遠都跟媽媽在一起,相親相愛永不分離。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15

《拉拉勾》是一首形式比較特別的歌曲,全曲分爲前後兩個部分,中間用間奏隔開。這首歌對於幼兒的學習存在一定難度,不僅曲子長,其中加入了休止符、倚音等修飾音,在演唱上較難以表現,且根據教學要求,還要求幼兒結合動作表演以及間奏的樂器演奏。

活動內容:

拉拉勾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歌曲內容有表情地演唱。

2、唱準曲調,唱好休止符,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進行即興表演。

3、體驗與朋友和好,和睦相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熟悉歌曲的旋律。

2、歌曲錄音。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幼兒自由結伴隨音樂進活動室,動作自選。

二:基本部分

1、練聲,熟悉曲調。

採用拉拉勾的部分曲調,用“啊”和“啦”進行練聲。

2、學習新歌《拉拉勾》

1)教師生動地講述歌詞內容,幫助幼兒理解生氣時的表情動作與和好時的難爲情、互相友好拉拉勾的情景。

2)教師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要求幼兒聽出老師是怎樣用聲音表現生氣和友好的。

3)教師彈琴並大聲演唱,幼兒輕聲跟唱兩遍。

4)分段字唱,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歌曲,更好地唱準曲調,把握歌曲的情緒變化。

第一段:

師:假如你真的生氣了,你的好朋友也生氣了,你們回怎麼樣?想一想第一段是唱得快一點還是唱得慢一點?重點兒唱還是輕點兒唱?是連貫地唱還是斷頓地唱。

第二段:

師:你現在和朋友和好了,一開始有點兒不好意思,該怎樣唱?後來已經和好了,你心裏覺得怎麼樣?這時應該怎樣唱?

5)整首歌曲齊唱。

要求幼兒聽清前奏,並用自然的聲音有表情地唱,同時跟好教師的琴聲。

3、即興表演

幼兒可以離開座位兩個兩個找朋友,邊唱歌曲邊即興表演,讓幼兒在自由、輕鬆、活潑的氛圍中通過自編的動作表現歌曲內容,加深情感的體驗。

三:結束部分

隨歌聲,讓幼兒自由地出活動室。

活動延伸:

1、表演區中可提供機會讓幼兒表演。

2、日常生活中注意提醒幼兒同伴之間要友好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