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範文合集六篇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範文合集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3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範文合集六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運用多種形式練習穩定的節奏感,初步培養幼兒的多聲部協調配合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撲克牌1副,插牌用的底卡4條(自制,以便將幼兒創作出的節奏卡片展示出來)。

2.金屬類(三角鐵、碰鐘等)、木製類(雙響筒、響板等)、散響類(串鈴、鈴圈等)、鼓類4類樂器與幼兒人數相等,分類擺放在小椅子下面。小椅子在活動室內擺成半圓。

3.金屬類、木製類、散響類、鼓類打擊樂器卡片4張,磁板1塊。

4.錄音機,《老友進行曲》、《鈴兒響叮噹》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幼兒聽《老友進行曲》,一個跟一個走進活動室,按順序坐在小椅子上,隨音樂拍手。

教師在幼兒面前的地上擺8張背面向上的撲克牌(簡稱白卡片),即白白白白 白白白白。教師從左到右指卡片,幼兒看教師指揮打拍節。(教師注意在指揮這8拍時,正好與《老友進行曲》的一個樂句合拍。)

幼兒節奏拍穩定後,教師任意將一張白卡片翻過來(正面向上的撲克牌簡稱花卡片),表示拍到這一張時空拍。

如:白花白白 白白白白

拍空拍拍 拍拍拍拍

教師可任意改變花卡片位置,同時點指卡片指揮幼兒拍節奏,遊戲玩到《老友進行曲》結束。

2.提問:剛纔玩的花卡片、白卡片遊戲還可以怎麼玩?

(1)花卡片代表一個字,白卡片代表一個字。

如:白白花白 花花白白

叮叮噹叮 噹噹叮叮

(2)花卡片拍身體的一個部位,白卡片拍身體的一個部位(即聲勢)。

如:白花白白 花白花白

手腿手手 腿手腿手(拍)

3.請幼兒擺卡片設計語音和身體聲勢。

幼兒分4組圍坐,每組發8張牌,1個插牌用的底卡。幼兒討論,教師巡迴指導。

分別將每組插好的卡片貼在磁板上,各組幼兒到前面表演自己創編的節奏及語音、身體聲勢,其他幼兒跟着學一學。

4.猜一猜,花卡片和白卡片還有幾種玩法――用打擊樂。

幼兒自選樂器坐在相應的小椅子上,師生協商哪一類樂器打哪一條節奏卡片。將4類樂器卡片貼在相應的節奏卡片旁。此時花卡片代表空拍。

(1)放《鈴兒響叮噹》音樂一段,各組幼兒敲打擊樂,教師指揮。各組可調換節奏卡片。

(2)教師提建議:4類樂器和4種節奏一起打,每1組請1名幼兒指揮,放《鈴兒響叮噹》音樂,練習一兩遍。

如果4類樂器合在一起打,幼兒掌握不了,也可以兩類樂器打一種節奏卡片,另兩類樂器打另一種節奏卡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感受樂曲 ABA的結構,並通過多種形式感受樂句。

2、運動不同的方式感受並表現樂句末的“叮!鑔!”聲,並創造性地用身體動作表現B段音樂的上行、下行。

3、知道在遊戲中不與他人發生碰撞,體驗遊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老鼠和貓的紙偶 貓頭飾 老鼠鼻子 凳子 自制小樂器等

活動過程:

1、聽着《快樂的小老鼠》的音樂,孩子們模仿老鼠進活動室。

指:小老鼠們,我們去那邊玩吧!

2、請幼兒傾聽音樂,感受樂曲的節奏和特別的叮鑔聲。

(1)幼兒安靜地聽音樂,初步感受音樂的旋律和樂句。

指:我帶來了一首美國孩子很喜歡的管絃樂曲,裏面有很特別的聲音,請仔細聽!

(2)聽音樂,感受每個樂句末的叮鑔聲。

指:請再聽一次音樂,在音樂的叮鑔聲處動動你的身體。

(3)再次聽音樂,運用自制小樂器來感受樂句和樂句末的叮鑔聲。

指:你覺得這個聲音像我們的什麼樂器唱歌啊?我們拿起小樂器,合着音樂唱歌吧!注意,是在叮鑔聲的地方唱歌!

3、欣賞B段音樂,創編不同的身體動作來表現音樂的上行、下行。

指:除了有特別的聲音,這首樂曲還有一處地方是有變化的。我們聽着音樂用身體動作來表現音樂的上行和下行吧!

4、聽着音樂用手指在身體舞臺上跳舞,進一步感受音樂的樂句。

指:我的小手愛跳舞,它想聽着音樂在身體舞臺上跳舞,你的小手在哪個舞臺上跳舞啊?音樂到叮鑔聲時你的小手怎麼跳舞?我們聽着音樂有節奏地跳吧!

5、通過“撓癢癢” 遊戲,讓幼兒能夠比較準確的知道在“叮!鑔!”聲處爲一個樂句。

指:除了自己的身體舞臺,還可以在別人的身體舞臺上跳舞。

6、組織孩子玩遊戲 “老鼠和貓”,在遊戲中感受和表現音樂的ABA結構。

(1)幼兒聽着音樂操作紙偶,創編不同的老鼠和貓的玩法。

指:你的貓在哪裏?老鼠躲在哪裏的?它們會聽着音樂玩什麼遊戲呢?

(2)教師生動地表演遊戲“老鼠和貓”,幼兒自由評說遊戲,在評說中掌握遊戲的玩法。

指:看,來了一隻貓和一隻老鼠,它們聽着音樂會玩什麼遊戲呢?

(3)幼兒扮演老鼠,教師扮演貓,聽着音樂玩遊戲。遊戲可反覆進行2—3遍。

7、再一次完整欣賞樂曲,知道這首樂曲的名字叫《打字小姐》,是一首管絃樂曲。

8、老鼠帶着勝利的喜悅,快樂地跳起舞,離開活動室。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利用圖譜學唱歌曲,並在學唱歌曲的基礎上進行集體遊戲。

2.引導幼兒兩兩結伴遊戲,掌握在“嘿”的地方出拳的遊戲規則。

3.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所帶來的快樂。

4.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5.使幼兒懂得歌曲的詼諧幽默之處。

活動準備:

1 . 圖譜

2 .《猜拳歌》音樂

活動過程:

一、學唱歌曲。

1.師:小朋友們,你們想和老師學本領嗎?今天老師要教你們一首新歌,叫《猜拳歌》,叫什麼呀?你們想聽嗎?仔細聽老師唱。

師:好聽嗎?

2.師:想再聽一遍嗎?不過這次請你們仔細聽,你都聽到了些什麼?(師範唱音樂伴奏)

師:在歌裏你們聽到了什麼?

3.師:歌詞都在黑板上了,可是它們的位置怎麼排列呢?再聽老師給你們唱一遍,然後我請你們上來排一排。(音師範唱音樂伴奏)

4.師:歌詞我們已經排對了,現在我們一起來聽音樂學唱這首歌。(集體學唱歌)

5.師:學會了嗎?現在我們在加上動作,聽着音樂一邊做動作一邊唱歌。(集體邊做動作邊唱歌)

二、玩遊戲《猜拳》

1.師:《猜拳歌》這首好聽的歌呀,我們還可以用它來玩遊戲呢!可是怎麼玩呢?

規則:剪刀可以剪布;布可以包石頭;石頭可以敲剪刀

2 . 師:遊戲規則我們都瞭解了,現在我們和旁邊的小夥伴兩兩聽着音樂邊唱邊玩遊戲吧。

(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師:老師剛纔看見有的小朋友出拳快,有的出拳慢,有點不公平,怎麼纔可以公平呢?(說明有戲規則:唱“嘿”的時候在進行猜拳。出相同的動作時候要再次唱“剪刀石頭布,嘿”)

3.再次進行遊戲,強調在“嘿”的時候出拳

4.師:現在我們來用這個猜拳歌玩一個新的遊戲,兩個小朋友一組,面對面聽音樂進行遊戲,猜拳贏的小朋友做火車頭,猜拳輸的小朋友做火車尾。別忘了,在什麼時候出拳啊?好,聽音樂,做遊戲啦!

5.師:小火車頭們,恭喜你們,你們勝利啦,現在請火車頭帶着你們的火車在去找一列火車進行遊戲,贏的火車坐火車頭,輸的就只能做火車尾。(直到所有的孩子排成一列火車)

三、結束

師:小火車們,我們要出發啦!不過,出發之前請你們想一想,今天我們是用手來玩猜拳遊戲的,那我們還可以用什麼來玩呢?你們回去想一想,下次再和你們玩,好嗎?師:好,我們一邊唱猜拳歌,一邊去找其他小朋友玩。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打擊樂是幼兒園音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每個幼兒都喜歡敲敲打打,對聲音具有一種天性的敏感性,而樂曲在鐘錶店的旋律節奏,清晰明快,音像配樂比較豐富形象,有秒針走路的滴答聲,有鬧鐘的鬧鈴聲,有古老掛鐘的整點報時的聲音。本次活動讓孩子們在欣賞音樂的基礎上進行樂器的演奏,培養其初步的合作演奏的能力。

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 嘗試看節奏圖譜用樂器進行表現

二、能力目標 有初步合作演奏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感受旋律和節奏,激發對各種鐘錶的興趣

活動準備:

課件、CD、響板、三角鐵、鈴鼓若干

教學重難點

認識反覆記號以及培養幼兒合作演奏的能力。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今天,老師帶你們去逛一個商店,這個商店裏面有好多好多很有趣的`東西,我們先去聽一聽,它可能會是一傢什麼商店,聽完之後請你來告訴我,好嗎?(好)

二、幼兒傾聽音樂一遍

(一)教師出示鐘錶店的圖片

這是一傢什麼商店?(鐘錶店)爲什麼覺得是鐘錶店?(滴答滴答聲...)我們一起看看小朋友猜得對不對?(出示ppt圖片1)真的是鐘錶店。

(二)聽聽做做(按幼兒回答問題出示ppt圖片2)

1.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做秒針走路聲音的動作

(嘀咚嘀咚)這是什麼聲音?(引導幼兒說出秒針走路的聲音),秒針是怎麼走路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叮咚叮咚叮咚叮咚)多練幾遍

2.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做鬧鐘鬧鈴聲音的動作

還聽到什麼聲音?(布穀聲)哦,原來是布穀鐘的聲音。什麼時候出現的布穀聲?(布穀鍾走三下出現布穀聲)一起學一學布穀鍾走路。(一、二、三、布穀;一、二、三、布穀)多練幾遍

還聽到什麼聲音?(嘀鈴鈴鬧鈴聲)哦,原來是鬧鐘的聲音。什麼時候出現的嘀鈴鈴的聲音?(鬧鐘走三下出現布穀聲)一起學一學鬧鐘走路。(一、二、三、嘀鈴鈴;一、二、三、嘀鈴鈴)多練幾遍

老師還聽見了布穀鍾和鬧鐘跳舞的聲音,我們一起聽一聽。(教師做鍾跳舞)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學一學吧!多練幾遍。

小朋友們,這首樂曲有兩段,講的是布穀鍾和鬧鐘的聲音,第一段是誰的聲音?(布穀鍾)第二段是誰的聲音?(鬧鐘)

三、教師播放音樂,帶領幼兒一起跟着音樂做動作,更深的理解音樂節奏和規律。

教師指導幼兒做肢體動作表演

好了,小朋友都想把自己變成一隻鍾對不對?(對)那我們站起來,想一想,你想做哪一隻鍾?待會兒呢,我們聽着音樂,把自己變成一隻大大的布穀鍾或者是一隻小鬧鐘,讓我來看看有哪一隻鍾是與衆不同的好嗎?(好)找一個地方站好。你想當什麼鍾?你想當什麼鍾?你想當什麼鍾?好了,那我們聽着音樂學學鐘錶走路的樣子。午夜鐘聲的鈴聲是前奏,要聽仔細了,準備好了嗎?(準備好了)

(三)幼兒跟着音樂做肢體表演

(放音樂)教師巡視指導

讓我看看這隻鍾,壞了,沒壞,走,慢慢走,一秒走一下。來看看你的手。讓我看看,是準時了告訴我的時間,是嗎?這個鍾在幹嘛,順時針走。看到了,這邊有好多好多的鐘,他們特別厲害!順時針走好嗎?嘀咚嘀咚,真棒!我們大二班的鐘真厲害,請坐!

四、看圖譜,樂器表現鐘錶聲音

(一)出示圖譜並練習節奏

教師出示圖譜,帶領幼兒感受音樂節奏。

小朋友們,老師這裏有剛纔布穀鍾和鬧鐘走路留下的腳印,這是布穀鐘的腳印,你們能看懂嗎?(能或不能)我們一起看着圖譜聽音樂,看看你們說對了嗎。(放音樂第一段)

1.響板代表什麼?秒針走路,秒針怎麼走路的?我們一起來念一念(指着圖譜教唱“嘀咚嘀咚)

2.雙響筒代表什麼?三角鐵代表什麼?(布穀鍾走三下叫一聲)我們一起念一念。

3.鈴鼓代表什麼?(布穀鍾在跳舞,對或不對)不對的話,我們再來聽一聽。原來是布穀鍾在跳舞,我們一起來念一念。

4.認識反覆記號

小朋友看看老師手裏有一個符號,兩根豎線加兩個小圓點,這是反覆記號,意思是反覆記號裏面的節奏要再演奏一遍。那看看,我們的圖譜有反覆記號嗎?在哪裏?(請幼兒上臺指)那誰能告訴我,這個反覆記號是從哪裏到哪裏需要再演奏一遍?(從布穀鍾走路到布穀鍾跳舞結束)我們一起從頭到尾來試一試,看看你們掌握了沒有?。。。。這次我們跟着音樂來一遍(教師教念不發聲,幼兒念節奏)

這是鬧鐘走路留下的腳印,它的腳印和布穀鐘的腳印一樣嗎?(一樣)那這次請你們來念一念。(如果有錯或者不整齊的話,教師帶領幼兒一遍)

這次我們跟着鬧鐘走路的音樂來一遍。

小朋友們都已經熟悉,我們一起看看布穀鍾和鬧鐘的完整腳印,我們跟着音樂完整的表演一次。(出示完整圖譜練習二遍,無有音樂一遍,有音樂一遍)

(二)出示打擊樂器,幼兒看着圖譜練習

小朋友們都學會了看圖譜,下面我們要請出圖譜裏的樂器寶寶來模仿鐘的聲音。

響板怎麼敲?要敲幾下?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雙響筒怎麼敲得?來試一試?三角鐵呢?來敲一敲,

看看圖譜,雙響筒敲三下,三角鐵敲一下。我們來試一試。

鈴鼓怎麼敲,我們一起來敲一敲。

我們跟着圖譜一起來敲一敲。

這一次我們看着圖譜,跟着音樂來敲一敲。

師徒手樂器一一展示給幼兒看怎麼操作。

--樂器寶寶來啦,我們來看看這是--

--現在老師請小朋友自己上來選出你喜歡的樂器寶寶(幼兒自行選樂器)拿一樣樂器寶寶的小朋友坐在一起。誰是響板寶寶?來拍一拍(響板)“嘀咚嘀咚”。一個樂器一個樂器單獨演奏一遍。

雙響筒和三角鐵寶寶在哪裏?請你們也敲一敲。

鈴鼓寶寶在哪裏?“嘀噠噠噠,嘀噠噠噠”

準備好了嗎?我們一起看着圖譜來演奏,小朋友可以看着圖譜,也可以看着老師的指揮,輪到你的時候,你的樂器才能發出聲音,準備好了嗎?(準備好了),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小朋友們真厲害,還記得這個符號叫什麼嗎?對,在反覆記號裏面的節奏記得要再演奏一遍哦!記住了嗎?我們再來一遍。

一二三開始(放音樂,教師指揮)你看這些鐘錶真聽話,一下子都能安靜下來。

這一次,我們要換一換樂器,請小朋友交換一下樂器來演奏。鐘錶店裏開始要發出好聽的聲音了,布穀鳥要開始叫了,看好指揮,聽好音樂,準備!開始。

最後,面向老師表演。

五、收齊樂器,活動結束

小朋友樣,鐘錶店裏玩的開心嗎?(開心)有的小朋友還想玩別的樂器,還想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是嗎?(是)那我們先把樂器放好,下次我們再發出好玩的好聽的聲音,好嗎?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感受A段音樂的歡快B段音樂的優美,體驗共同演奏的樂趣,

2。探索歌曲的表演動作,以及演奏時樂器的配置方案。

3。討論打擊樂器的演奏方案,根據樂曲的變化設計配器方案,學習用不同的樂器來表達音樂的不同情緒,能夠用鈴鼓、碰鈴、圓舞板、雙響筒等樂器演奏歌曲。

二、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會唱歌曲《郊遊》。

2。鈴鼓、碰鈴、圓舞板、雙響筒等樂器。

三、活動過程

1。複習歌曲,進一步感知歌曲結構的情緒。

(1)這首歌有幾段?哪幾段是一樣的?第一、第三段音樂聽起來怎麼樣?

(2)第二段音樂怎麼樣?

2。創編動作。

(1)在引導幼兒觀察操作卡片畫面進行講述後,鼓勵幼兒探索用什麼動作表示手拉手、很高興去郊遊的情景。

(2)鼓勵幼兒探索怎樣表演第二段音樂中表現的優美景色。

(3)老師根據幼兒想象的動作組合成歌表演,並進行集體練習。

3。討論配器方案,爲歌曲伴奏。

(1)請幼兒思考用什麼樂器演奏音樂優美部分?

B段的比較抒情,可以延長的,適合用什麼樂器?

(2)請幼兒思考用什麼樂器演奏音樂大家歡快地去郊遊的部分?

提示幼兒A段腳步的適合用雙響筒

(3)請幼兒看老師指揮做現用樂器的模仿動作,用樂器看指揮演奏。

(4)請幼兒和小夥伴交換樂器看指揮演奏。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幼兒能根據音樂圖譜學唱歌曲,並表現出連貫、停頓和跳躍的唱法。

2、幼兒能嘗試多種形式的輪唱。

3、體驗歌曲中詼諧、愉快的情緒。

4、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5、願意參加對唱活動,體驗與老師和同伴對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請來看看我們的村莊》。

2、圖譜若干,輪唱標記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引發興趣

二、練聲

1、師:“這些小動物可喜歡唱歌啦,讓我們先來聽聽小貓的歌聲吧!”

播放小貓的聲音並出示節奏譜,然後請幼兒看着節奏譜模仿小貓的歌聲,可邊做動作邊唱。

2、用同樣的方法練習小狗、小羊和母雞的練聲曲。

三、學習歌曲

1、請幼兒分男女坐兩邊。

教師清唱歌曲。

提問:歌曲的名稱是什麼?

你剛纔聽到歌曲裏面唱了些什麼?

2、引導幼兒觀看圖譜,熟悉歌詞內容。

⑴教師根據歌詞內容分句出示並引導幼兒觀察圖譜第一部分,熟悉歌詞內容。

⑵引導幼兒觀察瞭解出圖譜上的物體大小所表示的音樂時值、節奏。

⑶要求幼兒演唱時能表現出連貫和停頓。

3、重點學習副歌部分。

⑴出示課件中圖譜的第二部分,用拍手、拍肩膀、跺腳等多種形式表現節奏。

⑵學習歌詞“巴哥拉巴奧”,幼兒瞭解這句歌詞沒有意義,只表示村莊裏的人開心地跳舞的樣子。用模仿老人、叔叔阿姨、小朋友跳舞唱歌來由慢到快地演唱。

4、完整地演唱歌曲。

⑴齊唱。

⑵在圖譜前出示男女的標記,提問:“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

幼兒根據圖譜分男女聲輪唱。

請幼兒來分配男女聲的演唱方式。

⑶引導幼兒可以邀請客人老師一起演唱,提問:小朋友和老師來輪唱可以用什麼標記表示?

四、創編歌詞

師:“農莊裏除了有小狗、鴨子,還有很多的小動物呢,我們把它們也編到歌詞裏去吧!”

幼兒創編歌詞並齊唱;集中到場地前面邊唱邊做動作。

五、自然結束。

【活動反思】

《請來看看我們的村莊》是一首一段體結構的西班牙兒歌,歌詞有四段。最後八小節襯詞句的出現,使歌曲格外歡快、緊湊,尤其是歌曲演唱中既有間奏的呼應,又穿插着動物的模擬叫聲,更增添了兒童們演唱的興致,使歌曲從頭至尾洋溢着熱烈的氣氛,充分表現了西班牙兒童的熱情與好客。 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及重點在於充分調動學生的各類感官,使學生在動態中用飽滿的情緒表達歌曲所塑造的形象,能身心愉悅地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及掌握歌曲中弱起節奏及前八後十六(xxx)節奏。對四年級學生來說他們在感知、想象、實踐以及創新等各方面已經具備了相應的能力,他們渴望自主探究、樂於合作實踐、並且敢於凸現自我個性。爲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升他們對音樂的無限熱愛之情,不斷形成學生良好的音樂素養,在整節課的設計中我非常注重學生感受、體驗、創造的過程,以“啓發質疑”爲學習手段,以學生“探究實踐”爲教學宗旨,注重音樂性貫穿於其中,環節設計絲絲入扣、循序漸進,用多樣化、多層次、多角度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在音樂天地中漫遊,動用學生的一切感官最終實現音樂的核心目標。 根據這首歌的特點以及孩子的年齡特點,我採用了層層遞進的方法進行教學。 首先,我讓學生聽錄音後模仿動物的叫聲,在這一環節,我與學生互動一唱一答,增添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跟錄音模仿動物叫聲時,提醒學生在襯詞句時拍手,爲下一步學習做準備。然後,教唱結尾襯詞句,有了前面的鋪墊,我先帶領學生按節奏讀,然後跟琴演唱,學生很輕鬆便學會了。 接着,學唱歌曲第一段。第一步,跟琴逐句學唱,請學生注意兩處聽的唱法,一處休止後接唱,一處直接接唱。第二步,從結束句倒着一句一句接唱,這種方法更有利於學生正確演唱歌曲。第三步,完整演唱第一段,在學生正確演唱後,進行第四步,認識換氣記號,教師示範,學生模仿,動作比較誇張,要求學生要做到自然。在學生準確演唱第一段後,二、三、四段學習很輕鬆,第二段讓學生跟琴一遍後便能直接演唱,第三、四段能直接跟琴演唱。教師只是在演唱時提醒學生注意看歌詞和換氣記號。 最後,讓學生跟教師隨錄音演唱並表演,課堂氣氛很活躍,學生學習的很輕鬆,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學習任務。在課結束時用簡短的語言,教育學生關愛小動物,今後在唱歌時遇到喚氣記號時,要注意換氣,並且要做到自然。一堂課上下來,我和學生的臉上一直洋溢着快樂的笑容。聽課教師也認爲這是一節有效的課堂,解決重難點方法巧妙,學生快樂無比,師生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