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必備】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集錦7篇

【必備】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集錦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8W 次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模板集錦7篇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重點難點:1、感知音樂節奏的變化。

2、學習建立遊戲的規則,並體驗與別人合作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1、音樂錄音《火車快飛》、錄音機。

2、節奏卡(紅卡和黃卡)。 3、打擊樂器一到兩種

活動內容:1、感知兩種節奏。

(1)教師打節奏讓幼兒分辨並模仿。

老師:帶來兩種節奏型,請小朋友看看有什麼不一樣。(區別)

(教師拍節奏)分別出示兩種節奏卡命名紅色卡和黃色卡。

(2)集體跟着關老師拍出來。(紅卡沒有付點,黃卡上有附點)。(老師再示範請幼兒模仿)

2、欣賞樂曲錄音,熟悉旋律,感受節拍,並隨音樂拍打節拍。

(1)師:關老師帶來一首曲子,請小朋友仔細聽,並用你喜歡的方式隨音樂打節拍(拍手、拍肩、跺腳)。

(2)提問:“請聽聽黃卡的節奏在哪裏?”(強調黃卡節奏)

師:“請小朋友再仔細聽一遍,當聽到黃卡節奏時拍出來。”

(注:前面的歌詞不拍,到有附點即黃卡節奏時拍。)

師:“再聽一遍,出現黃卡節奏時歌詞唱了什麼?”

(3)聽老師用樂器拍打的節奏進行小跑步的。當聽到節奏的變換時迅速和自己最近的小朋友兩兩結伴,樂器停止,快速靜止不動。

3、參與遊戲,體驗快樂

遊戲:教師介紹“做火車”的方法,幼兒隨音樂練習: 師:“玩遊戲是有規則的,請你聽好規則:全體幼兒排成8列縱隊,第一名幼兒做火車頭,兩臂屈肘,兩手握拳放在身體兩側,後面的幼兒用雙手搭在前面幼兒的肩上,做車廂。在音樂節奏變換時,原來做火車頭和第一節車廂的幼兒迅速舉起雙臂搭成山洞,給其它火車通過。音樂停,火車停。”

(1)、教師與三名幼兒做音樂遊戲,其他幼兒觀摩瞭解玩法。

(2)、教師帶領幼兒跟隨音樂做遊戲。

(3)、男、女幼兒分別一隊,跟隨音樂做遊戲。

(4)、聽音樂排成縱隊成一列火車離開。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2

教學準備:

1、音樂磁帶《我愛洗澡》、《江南sty》、洗澡錄像。

2、各類洗澡用品。

教學過程:

一、引起幼兒洗澡興趣。

1、幼兒隨《喜唰唰》音樂做律動。跳一跳。

2、熱了怎樣纔會舒服?

3、看一看媽媽是怎麼給寶寶洗澡的。嘩啦啦,嘩啦啦……水龍頭快活地唱起歌。媽媽說:寶寶,該洗澡了!” 媽媽把寶寶放進浴盆。“嚓嚓嚓,嚓嚓嚓。”搓搓脖子搓搓背,滑溜溜的泡泡滿身跑。“嚓嚓嚓,嚓嚓嚓。”搓搓胳膊搓搓腳,亮晶晶的泡泡滿屋飛。“撲騰撲騰!”寶寶樂得玩起水來了。

二、介紹洗澡的步驟。

娃娃是怎樣洗澡的?請幼兒用語言或動作來表達。教師引導幼兒洗澡的步驟和方法:

第一步:打開水龍頭,試試水溫。

第二步:用水沖沖身,溼潤身體。

第三步:打上肥皂,洗洗身體,洗洗頭,搓一搓。 提示:洗澡的時候注意不要讓泡泡水流到眼睛裏,耳朵裏和嘴巴里哦!

第四步:衝乾淨,用毛巾擦身體,換上乾淨衣服。

師:洗好之後,還可以抹上香香,這樣就更加舒服啦!

三、聽音樂表演。

1、教師邊喊:“寶寶們,洗澡啦”,一邊做擰水龍頭的動作,然後給每個幼兒“抹香皂”, 幼兒跟音樂做洗澡,教師觀察,及時給予肯定。

2、幼兒跟着音樂有節奏地扭動,用引導語帶動幼兒。

3、注意洗澡時保護好眼睛、耳朵、嘴巴不讓髒水進入。

四、跟音樂做律動,並總結。

1、洗澡都會用到什麼?(幼兒自由發言“毛巾、浴花、沐浴露、洗頭膏、肥皂”後老師分別出示實物)

2、爲每個小朋友準備禮物。看!是浴花,那我們跟着音樂一起來洗洗澡吧!

3、表演結束,教師給幼兒“抹爽身粉”,聞一聞,告訴幼兒“香極了”。

4、教師總結:天氣熱了,容易出汗。我們要勤洗澡、勤換衣,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小朋友都要做一個愛乾淨的好孩子。

教學反思:

洗澡是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整個活動以遊戲貫穿,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創編各種洗澡的動作,幼兒參與性高,對音樂的行進和停止掌握得很好,達到了預設目標。但有部分幼兒不能較好的跟着節奏做洗澡的動作,在節奏把握上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可以採用趣味節奏語言來幫助孩子更好地壓準節奏。活動中,應以幼兒爲主體,教師適時引導與提示,讓幼兒在活動中保持積極主動的狀態,形成良好的師幼互動,讓幼兒在活動中大膽的表現自我。

總之,在小班韻律活動的組織中應以培養完整兒童爲目標,在發展幼兒音樂能力的同時,注重幼兒情感能力的培養,鼓勵幼兒大膽、創造的表演,充分感受韻律的美和快樂。通過此活動使幼兒喜歡洗澡,養成講衛生的良好習慣。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3

課題來源

活動的靈感來源於“超級瑪麗”電玩遊戲,這個遊戲情節明瞭,人物的善惡清晰,孩子們都很喜歡玩。音樂原曲名《胡西爾?休西波爾卡》,是手風琴樂曲,曲風較歡快、詼諧,樂段清晰,稍作剪輯,便呈現出ABA結構特點。我將“超級瑪麗”的遊戲情境與樂曲結合,設計出打擊樂遊戲“瑪麗波爾卡”,以“闖關”的遊戲情境吸引幼兒積極參與。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瑪麗波爾卡》,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情緒,能隨樂合拍地做“走、跳和吃蘑菇長大”的律動,能看指揮進行打擊樂演奏活動。

2.在圖譜和口令動作的暗示下,大膽匹配樂器,嘗試根據B段音樂的變化奏出“由弱變強”的音響效果.能在遊戲情節進展線索的提示下累加大鼓並進行合樂演奏。

3.體驗多次闖關和升級所帶來的挑戰樂趣。

活動準備

幼兒玩過遊戲“超級瑪麗”;圖譜和音樂;鈴鼓、圓舞板、小鈴各6副,大鼓一套。

活動過程

一、熟悉音樂的段落結構,學做各角色身體模仿動作

1.提問引出超級瑪麗的話題。

師:你們玩過“超級瑪麗"的遊戲嗎?裏面有哪些好玩的?

2.出示圖譜,介紹內容,說說簡單的口令。

師:這裏有一幅圖,圖裏的瑪麗正在闖關.看看他遇到了誰?(特別強調烏龜的特徵與應對的方法)

3.傾聽音樂,匹配圖譜,感受音樂ABA的結構。

師:瑪麗闖關的時候還有音樂,我們一邊聽音樂一邊看看瑪麗是按什麼路線闖關的。

4.創編瑪麗的動作,逐步完整表現音樂。

(1)師幼創編A段“走、跳、定住”動作,並隨樂練習。

師:我們清楚了瑪麗是怎麼闖關的,誰來試一試?大家坐在椅子上學一學。(合樂練習A段)

(2)師幼創編B段“吃一個蘑菇,慢慢長大”的動作,並隨樂練習。

師:瑪麗會怎麼吃蘑菇、怎麼長大呢?誰來試試?大家向他學一學。(合樂練習B+A段)

師:我們合着音樂,把吃蘑菇和後面的走跳、放鞭炮動作試一試。

(3)完整練習(指圖+動作)。

師:跟着音樂把你們剛剛編的動作完整做一次。(合樂完整練習)

(評析:活動開始教師通過簡潔的提問將幼兒的思維喚醒,回憶出電玩遊戲中瑪麗闖關的情境。隨後教師出示相關圖譜,啓發幼兒觀察其中的事物,並使用朗朗上口的口令幫助幼兒熟知動作模型和節奏模型。最後,強調音樂的ABA結構,爲後面的活動奠定了基礎)

二、隨樂進行“超級瑪麗”律動遊戲,再次感受遊戲的樂趣

師:我們要進行闖關遊戲了,記住,烏龜來了千萬不能動哦!小瑪麗們準備好了嗎?

師:聽!闖關成功了嗎?(尾音顯示成功)

(評析:教師賦予幼兒“超級瑪麗”的角色身份進行闖關遊戲,幫助幼兒再次欣賞了音樂,並在玩中對音樂、角色、情節有了更加深刻的記憶和理解。結尾處加上代表成功的尾音,讓幼兒自己辨別成功與否,增加了趣味性)

三、探索爲樂曲匹配合適的“武器”,看指揮大膽地進行闖關遊戲

1.根據身體動作的暗示,探索用鈴鼓的不同演奏方法匹配B段音樂,用圓舞板和小鈴匹配A段音樂並分段演奏。

2.看指揮完整隨樂演奏.初步感受用樂器當武器闖關的樂趣。(第一關)

3.在遊戲情節進展線索的提示下,累加大鼓進行合樂演奏。(第二關)

4.交換“武器”,體驗用不同的“武器”闖關的樂趣。(第三關)

(評析:此環節的遊戲性更加明顯,幼兒完全置身於闖關、挑戰的情境中)

四、完整隨樂闖關表演(終極挑戰)

1.部分幼兒做律動遊戲,部分幼兒用樂器伴奏做掩護,進行終極闖關。

師:我們要進行最後的終極挑戰了,只要你們闖過這一關就能變成超級瑪麗!請每隊的前四位小瑪麗先上來闖關,其他超級瑪麗在座位上用“武器”爲他們做掩護。如果他們過關了,一會兒再掩護你們闖關。

2.表演與演奏的幼兒交換,繼續闖關。

(評析:部分幼兒在場地中間表演律動遊戲,部分幼兒用樂器當武器演奏,雙方協助闖關,增強了幼兒的合作能力和藝術表現力)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4

 設計思路:

藝術活動是實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徑,有益於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我們班的孩子特別喜歡音樂活動,在每一次的活動中,他們都能放鬆、大膽的表現自己我利用孩子們喜愛音樂的天性,用母雞孵蛋時的形體和聲音特點設計了這次活動,以期通過音樂活動讓孩子感受旋律的變化,在表演中體驗音樂的快樂。

一、活動目標

1.用自然聲音演唱歌曲。

2.感受旋律的上行與下行以及合作表演的快樂。活動準備公雞、母雞手偶、沙蛋、絨母雞一個、各種蛋的圖片。活動過程一、開始部分聽鼓聲遊戲(走走、跑跑、跳跳、轉轉)。(教師鼓聲敲得慢,幼兒走得慢,反快則快,鍛鍊幼兒的反應能力。在此環節,教師可將此歌曲的旋律哼唱到遊戲裏,幼兒對歌曲的旋律有一個初步的感知。)

二、基本部分

1.故事引入(出示母雞、公雞手偶)師:我是雞爸爸,小朋友喜歡叫我公雞,我每天早早起牀,從不睡懶覺,希望小朋友也和我一樣早早起牀,按時上幼兒園,好嗎?和我一起叫一叫?我是雞媽媽,小朋友喜歡叫我母雞,我每天孵一個蛋,我的蛋可有營養了,希望小朋友天天吃一個蛋,越來越聰明,好嗎?請幼兒學學公雞的叫聲、母雞的叫聲,聽聽看我孵了幾個蛋?(放音樂)

2.聽唱歌曲一遍(教師表演唱,隨音樂拿出沙蛋,表示蛋的個數)。師:母雞生了幾個蛋?一起數一數?(1、2、3、4)(一隻逼真的大母雞,坐在一個框裏,大母雞隨音樂的拍子起伏,當唱到孵出一個蛋時,教師從框裏拿出一個蛋,以次類推,並和孩子們一起點數。)

3.再聽賞一遍歌曲。師:這次聽歌曲時,用手指表示雞蛋的個數,並且用好聽的聲音唱出來。注意數蛋的時候也是有節奏的。(請幼兒聽到數字幾時,伸出幾個小手指,並按節奏數一數。)

4.用不同的方式表現出蛋的個數。師:歌曲裏唱到幾,你可以拍手、跺腳等方式表現蛋的個數,也可找好朋友一起表演。邊唱邊表演。你還可以學學母雞生蛋的樣子,它在生蛋時心情也要表現出來。(這個環節,孩子們自由找好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聽到孵出幾個蛋時,兩個人面對面拍手幾下或跺腳幾下。)

5.用不同的姿態表現母雞孵蛋。師:見過母雞孵蛋嗎?學學是什麼樣子。請用不同姿態進行展示。

6.數蛋遊戲。師:我們一起表演一次數蛋遊戲,一定要仔細聽音樂,用最好聽的聲音唱出來。(每位幼兒4個蛋,放在背後,隨音樂表演數蛋,唱到幾,就拿出幾個蛋。)

7.分別感受音的'上下行。師:在這首歌曲裏,有句旋律是越來越高、有句旋律越來越低,仔細聽聽這句的旋律。請老師彈琴,試試用動作表現出來,是越來越高(越來越低),鼓勵幼兒用不同的動作表現出來。(可以讓孩子多次分別聆聽,這兩句旋律,並大膽表現。)

8.看圖譜演唱。師:先在圖譜上找一找,哪裏是越來越高,哪裏是越來越低。一起看圖譜演唱。(看圖譜時,教師可以對幼兒進行個別指導。在孩子們手指圖譜時,配課教師用鋼琴演奏上行與下行旋律。)

三、結束部分

欣賞各種蛋,並嘗試創編歌曲。(逐一出示各種蛋的圖片)師:看看這麼多的蛋,你知道它是誰孵的呢?試試把它唱出來。(鴨蛋、企鵝蛋、鴕鳥蛋等)(只要旋律符合歌曲,歌詞可以隨意創編。如:嘎嘎嘎嘎,母鴨在孵蛋;嘎嘎嘎嘎,孵出一個蛋。企鵝企鵝,企鵝在孵蛋;企鵝企鵝,孵出一個蛋。活動延伸可在牆面佈置各種各樣蛋的圖片,幼兒在欣賞過程中還可繼續創編歌曲。

活動反思

用手偶講故事引起幼兒的興趣,孩子們的眼球都被吸引住了;當第一遍音樂響起時,母雞孵蛋的逼真情景又一次吸引了孩子們,他們情不自禁的數起蛋來,這首音樂反覆四遍,所以在不知不覺中歌曲已被孩子們消化了。在用不同方式表現蛋的個數時,孩子們激動地找到自己的好夥伴,有的拉手,有的拍手,有的跺腳,母雞孵蛋的高興心情都表現在孩子們的臉上。在每一段的間奏中,他們還換新的夥伴表演。在數蛋遊戲中,雖然是用玩具代替雞蛋,但孩子們還是小心翼翼的拿蛋、放蛋,全班35名幼兒都陶醉在表演中。最後的創編環節對孩子來說是一個知識的遷移,也是一個挑戰。當我出示鴨蛋時,孩子們很快創編了歌曲;當我出示企鵝蛋時,只聽一個孩子說企鵝怎麼叫?我一時陷入被動中。這時,一個孩子唱起歌來:企鵝企鵝,企鵝在孵蛋,其他孩子也跟着唱出來。只要能唱出來就可以了,我及時肯定了孩子們的做法。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5

教材簡介:《小樹葉》是一首AB段式的歌曲,是富有情感教育意義的音樂教材。歌曲分兩部分,表現了兩種不同的情感體驗,第一部分主要講樹媽媽看見小樹葉飄走了,心理很難過,音樂相對緩慢憂傷。第二部分主要講小樹葉離開媽媽後變勇敢了,音樂歡快跳躍,與第一部分的音樂形成鮮明的對比,引起幼兒感情上的共鳴,幼兒容易接受、理解和表達。

目標預設:對教材的充分分析後,根據中班幼兒的在音樂技能技巧和認知、常識等方面的實際水平,結合對新《綱要》的理解,從情感態度、知識和能力的角度出發,我確立了以下目標:

1、感受歌曲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表達的不同情感,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2、根據自己對歌曲的理解,創造性地選擇演唱的形式。

活動過程:

一、音樂遊戲導入。

師:孩子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秋天到了,小樹葉發生了什麼變化?你知道它是怎樣飄下來的嗎?你來試一試。(請個別幼兒表演)

師:我們一起來和小樹葉跳個舞吧!(播放《小樹葉》伴奏帶,教師和幼兒一起舞蹈,音樂結束時教師把樹葉灑下,讓小朋友每人找一片樹葉寶寶做朋友)

二、新授歌曲。

1、完整的播放《小樹葉》視頻,幼兒欣賞。感受歌曲的旋律。

2、師:這首歌好聽嗎?你們有沒有發現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第一段和第二段一樣嗎?

(引導幼兒說出歌曲的旋律不同,前段舒緩,後段歡快)

3、《小樹葉》的故事

師:其實這首好聽的歌講了一個好聽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1)第一部分。

師:秋天到了,“秋風起來啦!秋風起來啦!小樹葉離開了媽媽!”(教師有節奏的演唱)

師:小樹葉離開了媽媽,心裏怎麼想的?

師:對啊!小樹葉離開了媽媽心裏可害怕了!你們離開媽媽害怕嗎?那我們要用什麼樣的聲音來唱呢?(教師和幼兒一起學唱第一段)師:你們想用什麼動作來表示小樹葉很害怕?我們一起做一做!

2)第二部分。

師:小樹葉飄落下來會發出什麼聲音呢?(沙沙沙沙沙)

師:像在做什麼呀?(說話)你們猜猜小樹葉會說些什麼呢?

師:其實小樹葉在說“春天春天我會回來,打扮樹媽媽”(教師有節奏的演唱)

師:你們覺得小樹葉勇敢嗎?那我們要用什麼樣的聲音來唱小樹葉很勇敢呢?(教師和幼兒一起學唱第二段)

師:那你們想用什麼樣的動作來表現小樹葉很勇敢?我們一起來做一做!

4、教師完整演唱,幼兒欣賞。

師:一首好聽的《小樹葉》送給你們。

(第一段唱的緩慢輕柔而且表情很難過,第二段唱的跳躍歡快臉上帶着微笑,讓幼兒在傾聽中感受歌曲的旋律)

三、變形式演唱。

鼓勵幼兒較獨立的安排與選擇演唱的形式,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習與同伴合作演唱。

師:這麼好聽的歌曲,你們想怎麼唱?(請幼兒想一想,說一說自己喜歡的演唱形式)

1、分兩組對唱

師:我們唱第一段的小朋友要怎麼唱?那第二段呢?(引導幼兒說出第一段連貫輕柔,第二段跳躍歡快)

2、男女對唱

師:女孩子常第一段,男孩子唱第二段,你們知道怎麼唱了嗎?

3、領唱

請幾個幼兒唱第一段,表現小樹葉的擔心害怕,全體幼兒唱第二段,表現小樹葉的堅強勇敢。

四、隨音樂舞蹈。

1、師:帶着你的好朋友小樹葉,聽着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跳起來!

2、音樂結束,請幼兒把手中的小樹葉送回大樹媽媽的懷抱!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音樂活動是幼兒園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的音樂教育的基本目標是能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的表現出自己的情感和體驗。本次活動符合新主題的開展,培養幼兒喜愛唱歌的情趣。

活動共分爲三個環節:第一環節,欣賞感受歌曲;第二環節,幼兒演唱歌曲;第三環節,幼兒根據音樂學習舞蹈。

活動目標:

1.在欣賞和感受歌曲的基礎上,能用愉快的情緒演唱歌曲。

2.喜歡錶演唱,能主動地邊唱邊表演。

活動準備:音樂

活動過程:

一、欣賞、感受歌曲:

欣賞音樂,回憶歌曲內容。

1.這首歌曲的歌名叫什麼?歌曲裏唱了些什麼?

教師請幼兒跟着音樂玩開碰碰船的遊戲。

2.你會開碰碰船嗎?請大家聽着音樂一起玩開碰碰船的遊戲,會唱《快樂碰碰船》這首歌的小朋友可以跟着音樂一起唱歌。

二、愉快地演唱歌曲:

1.教師請幼兒跟着音樂唱歌。

2.在唱這首歌曲的時候,你心裏想到了些什麼事情?

3.你覺得這首歌曲中哪一句歌詞最好玩,哪一句最好聽?

三、學習舞蹈

1.我也喜歡開碰碰船,小朋友,你們想看我開碰碰船嗎?

2.教師鼓勵幼兒用舞蹈動作表現開碰碰船的快樂。

3.還有誰也喜歡開碰碰船?讓我們一起來玩碰碰船的遊戲,好嗎?

師生分享交流舞蹈開碰碰船的各個動作不同的表現效果。

4.剛纔,我們是怎樣開碰碰船的?你最喜歡哪個舞蹈動作?教師根據幼兒最喜歡的幾個舞蹈動作,組織幼兒進行集體模仿練習。幼兒自由結伴,跟着音樂邊唱歌邊表演動作。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感知樂曲堅定有力的特點,學習節奏型XX|XX|XX|XO|、XX|XO|、XXX|、XX|XXX|

2.學習看指揮,並能用樂器壘加的方式進行演奏。

3.能用樂器爲樂曲伴奏,喜歡打擊樂活動,提高自控能力。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圖譜、樂器(鈴鼓、碰鈴、雙響筒)、磁帶

活動過程:

一、1、感受音樂特點,學習節奏型

(1)熟悉音樂,感知樂曲堅定有力的特點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曲子,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播放音樂,用搖頭、點頭等形式感知。這是前奏)

(2)師:聽完這首曲子,你有什麼感覺?(活潑、跳躍、歡快、熱鬧等)

(3)小結:小朋友會說的詞語可真多,我們還可以用堅定有力這個詞語來形容。

2.出示圖譜,學習節奏型

(1)師:聽着士兵進行曲,雜技表演出場啦!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雜技表演?(拋接球、套圈、跳高)他們的表演還吸引了小鼓手,他們也來加油助陣啦!

(2)播放音樂,引導幼兒邊看圖譜邊欣賞師:現在老師來指圖,小朋友邊看圖邊聽音樂(拋接球表演開始啦!套圈表演開始啦!跳高表演開始啦!小鼓手助陣!)

(3)播放音樂,教師指導幼兒看圖譜拍打節奏師:我們一起來看着圖譜拍打(提示語:嘿嘿!加加油!)

二、學習看指揮,學習用樂器壘加的方式進行演奏

1.播放音樂,引導幼兒看指揮分聲部打節奏師:雜技表演真精彩,我們小朋友也來做一回雜技演員表演節目,好嗎?

(教師分組)

2.學習用樂器壘加的方式進行演奏

(1)師:現在老師要增加一點難度,請注意看我的指揮(哼唱)。呀!哪組小朋友加進來啦!(中間組),又有哪組加進來啦!(第三組)雜耍叔叔的表演越來越精彩了!最後一小句大家一起拍!

師:雜耍叔叔的表演可不是一天兩天練出來的,我們再來練習一下,好嗎?(再次練習壘加)

(2)播放音樂,看指揮拍節奏

三、拿樂器看指揮進行演奏

1.拿樂器看指揮演奏(從右手邊開始指揮)

師:最後一小節我們除了可以喊“嘿嘿!加加油!”,還可以喊什麼?(嘿嘿!真精彩!)

2.變換指揮進行演奏。

3.交換樂器進行演奏(提醒幼兒注意看老師的指揮)

四、結束活動

師:雜技表演真精彩,我們小朋友演奏的也很精彩。(着重表揚個別幼兒),結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