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十篇

關於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2W 次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十篇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以肢體動作來表現繞彈簧過程及其彈跳特徵。

2.能兩兩合作,協調遊戲。

二、活動準備:

較爲寬敞的場地 幼兒看過小彈簧,知道小彈簧的外形特徵和特點

三、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隊形訓練:帶領幼兒走圓(大皮球)帶領幼兒模仿動物(動物園)帶領幼兒進行走跑交替練習。帶領幼兒由圓走成六列縱隊。

2.調整隊形、隊列:請小朋友聽老師口令“立定”(要求幼兒立定站好在位置上)“原地踏步”(要求幼兒原地有地踏步)前後調整位置(要求幼兒伸出手臂,踏步,進行前後位置的調整)立正、稍息練習。

3、活動身體:帶領幼兒活動身體各部位,重點活動腳部。

(二)基本部分

1.小彈簧跳一跳

小朋友你們知道小彈簧嗎!小彈簧喜歡怎樣玩呢?(引導幼兒說出小彈簧喜歡蹦蹦跳)那,現在,我們也像小彈簧一樣來蹦一蹦,跳一跳吧。(帶領幼兒模仿小彈簧進行蹦跳練習,(提醒幼兒蹦跳時,應控制好力量,小心腳踝、膝蓋等處受到運動性創傷)並同時邊練邊念兒歌“我是一隻小彈簧,蹦一蹦,再跳一跳”

2.繞個圈跳一跳

小朋友,你們知道小彈簧長得什麼樣子嗎?(引導幼兒記憶,彈簧是一圈一圈繞起來的)那,現在我們來學做小彈簧吧,先繞一繞,再跳一跳。第一次可以先繞一圈,如果繞一圈你轉得好,就可以繞兩圈再轉。(提醒幼兒根據自己的能力進行繞圈跳練習)

幼兒練習,教師觀察,提醒幼兒不可轉多圈,平衡能力差的幼兒可儘量少轉。

3.按按按、跳跳跳

①小朋友都繞成會跳的小彈簧了,你們以前和小彈簧做過遊戲嗎。如果你把小彈簧按下去,它就會跳起來,如果你輕輕地按,它跳得低一點,按得重的話,它就會跳得高一點。

②教師示範蹲跳的動作。

③現在,請一個小朋友扮演小彈簧,老師來做按彈簧的人,我按得輕你要跳得低,按得重就跳得高。(教師與一幼兒合作遊戲,並帶念兒歌“我們都是小彈簧,按一按,跳一跳。按得輕,跳得低,按得重,跳得高。跳跳跳,跳跳跳,真是快樂的小彈簧。”)

講解合作遊戲的要領:兩個人一起合作,你按我跳,我按你跳,可以按肩膀、頭部等處,被按者一被按拍,立即往上跳。

④幼兒自由結伴,進行按按按、跳跳跳的遊戲。

(三)結束部分

1.帶領幼兒做放鬆運動,重點放鬆膝蓋,腳部。

2.幼兒排好隊,回教室。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體驗胖和瘦對生活的影響。

2、初步瞭解生活中“胖”和“瘦”的外形特徵。

3、能用圖片、繪畫和身體動作等多種形式表現胖和瘦的特徵。

【活動準備】

1、紙、蠟筆、水彩筆等。

2、收集有關“胖”和“瘦”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1、引導幼兒說一說什麼是“胖”,什麼是“瘦”。

2、引導幼兒自由講述哪些人是“胖胖”的,哪些人是“瘦瘦”的?爲什麼?

二、出示圖片,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1、師幼共同欣賞圖片,引導幼兒發現胖瘦的不同。(可以從外形,如臉龐大小、手臂、腿的粗細等方面進行比較)

2、師幼共同用身體表現“胖”和“瘦”的特徵。

三、引導幼兒體驗“胖”和“瘦”對生活的影響。

1、請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談談“胖”和“瘦”對生活的/ 影響。

2、教師小結:胖的人爬樓梯很累、不停的喘氣,會吃的越來越多,就會變得越來越胖,太胖還會生病,影響身體的健康;太瘦的人做事沒有力氣,飯量小,身體缺乏營養,還會常常生病而顯得更瘦等。

四、組織幼兒討論怎樣才能“不胖不瘦”,保持健康。

1、請幼兒自由講述。

2、教師小結。(葷菜素菜都要吃,少吃油炸食品,加強鍛鍊,保證睡眠等)

五、欣賞故事,引導幼兒談論聽完故事後的想法。

1、講述故事《胖小豬減肥》和《胖兔》,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對這兩個故事的看法。

2、引導幼兒知道減肥光說是沒有用的。

【活動延伸】

在區域活動設置“胖胖”和“瘦瘦”來看病的情景遊戲。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練習在一定範圍內四散跑年碰撞。

2、鍛鍊快速反應及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1、正面畫有蝴蝶、反面畫有小花

2、紅色、黃色、藍色大花各一朵。

 活動過程:

 活動身體:

蝴蝶躲雨,教師介紹遊戲玩法:

1、聽到太陽出來了的信號後,幼兒將標記固定於胸前,翻到蝴蝶一面,扮演蝴蝶在操場中四散飛舞。聽到“下雨了 ”蝴蝶馬上躲到 與自己顏色相同的 花周圍,看誰躲得快。幼兒 隨着音樂做蝴蝶飛的 動作,聽到信號後快速作出反應,遊戲若干次。

2、結伴遊戲:

蝴蝶找朋友:

——“一半幼兒將標記翻到小花一面,扮演小花;另一半幼兒繼續扮演蝴蝶。小花和蝴蝶跟着音樂走、跑動作。音樂一停,相同顏色的 蝴蝶和小花抱在一起,還誰最快。”

幼兒 遊戲2~3遍後交換角色。原來扮演小花的幼兒扮蝴蝶;原來扮演蝴蝶的幼兒扮小花。

3、難點練習:

蝴蝶傳花粉:

——“蝴蝶先蹲下,閉起眼晴。小花四散跑至操場四周,找個地方蹲下藏好。教師發出蝴蝶傳花粉的口令後,蝴蝶立即去找顏色相同的小花采蜜,並一起跑回家(相同顏色的大花旁),看哪組最快,注意避免碰撞。”

幼兒練習若干次後互換角色再進行。

4、放鬆身體:

蝴蝶回家,教師帶領幼兒繞場飛一週,慢慢地飛回教室。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瞭解耳朵的功能,對人體的作用。

2、知道如何保護耳朵。

3、發展幼兒空間辨別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4、樂意參與遊戲,體驗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錄音機、磁帶、圖片

幼兒已有相關知識經驗分析幼兒知道耳朵的重要性,是我們瞭解外界環境的重要器官,但對於如何保護耳朵瞭解較少。

教學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以開火車形式進入活動室。

--教師出示謎語"左一片、右一片,隔座山頭不見面"。請小朋友們猜一猜。

--幼兒相互觀察耳朵說一說耳朵是什麼樣子的?(前面凹進去,後面凸出來,這樣的耳朵才能聽得更遠更清楚)。

--請幼兒說一說自己都聽到過哪些聲音,從而瞭解耳朵的重要性。

--放錄音、聽故事。想: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耳朵?

--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結合圖片學習怎樣保護耳朵。

--教師引導幼兒說出,除了保護自己的耳朵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還要注意不傷害別人的耳朵。

--教師帶領幼兒學小花貓走路離開活動室。

教師自我評析

聽故事是幼兒很易於接受的教學形式,通過聽故事,加深了對耳朵的重要性的認識,有了保護耳朵的意識。

幼兒根據自身已有的經驗和老師出示的圖片的引導,很輕鬆的掌握了保護耳朵的方法。

教學內容附錄傷心的小耳朵夜深了,大樹公寓裏安靜極了,玩了一天的樂樂,歡歡,鼠標娃娃也都躺在自己的小牀上發出了呼嚕,呼嚕的鼻鼾聲。

"咳、咳、咳"咦?是誰在咳嗽啊!噢原來是樂樂的小耳朵。歡歡和鼠標娃娃的小耳朵趕緊關切地問:"你怎麼了?是生病了嗎?"樂樂的耳朵生氣的說:"都怪樂樂,他今天遊了一天的泳,把水都灌到我的身體裏了,它也不管,害得我渾身溼淋淋的,都生病了。"說完樂樂的小耳朵委屈的哭了起來。看到樂樂的小耳朵哭了,歡歡的小耳朵也生氣的說:"歡歡也不知道保護我經常帶我到有很大噪音的地方去,今天歡歡在家裏聽音樂時,把音響的聲音調的大大的,震得我嗡嗡直響,什麼也聽不見了。"說完歡歡的耳朵扭了扭身子難過的趴在一邊。

"唉"鼠標娃娃的耳朵嘆了一口氣說:"鼠標娃娃也是個粗心的孩子,他根本就不知道保護好我,每年冬天我都被凍得青一塊紫一塊的,可難受了。這不前幾天鼠標娃娃還把一粒小豆子塞進了我的身體裏,多虧醫生把小豆子取出來了,不然我可受罪了。"小耳朵們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越說越生氣,最後它們決定要離家出走了。

第二天早上醒來,樂樂、歡歡、鼠標娃娃什麼也聽不見了,因爲他們的小耳朵不見了,他們急得到處去找,可小耳朵們卻說,只有等樂樂、歡歡、鼠標娃娃知道怎樣保護他們了,它們纔回來呢!小朋友們請你們幫他們想一想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小耳朵呢?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裏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裏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夏天一到,食物總是容易腐壞,環境容易滋生蚊蠅,產生有害細菌。因此我從食品衛生方面切入,以對比的方式帶領幼兒清楚比較兩家快餐店的特徵,瞭解環境衛生對我們身體健康的重要性,特別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瞭解環境衛生的重要性。

2、增進觀察比較的能力。

3、享受扮演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魔術棒、百寶箱

3、裝飾的櫃檯、工作服、垃圾簍、錢幣、購物袋

4、各種食物模型及蔬菜飲料(包子、糖包、雞蛋、鴨蛋、鵪鶉蛋、魚、胡蘿蔔、豆角、芹菜、黃瓜、柿子、旺仔奶、礦泉水、爽歪歪等)。

【活動過程】

一、律動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孩子們圍着老師坐,伸出小手跟我做,小手上拍拍,下拍拍,左拍拍,右拍拍,小手把眼睛蒙起來。

二、出示道具魔術棒,通過討論引出“快餐店”。

[師]變變變,睜開眼睛仔細看,這是我的魔術棒,這是我的百寶箱。豎起耳朵仔細聽,有時候我們不在家吃飯,爸爸媽媽會帶你到哪裏去吃飯呢?有的時候,家裏來客人了會到那裏吃飯那?(快餐店,引導幼兒說出快餐店)

[師]原來他們都是在快餐店吃飯的。

三、出示課件,幼兒觀察討論

1、整體觀察討論

[師]老師也見過兩家快餐店,一家是大大快餐店,一家是小小快餐店。仔細觀察,哪一家快餐店比較好呢?等會將給小朋友聽(快餐店的名稱改成大大和小小,易於幼兒正確區分,引導幼兒從不同的方面進行討論)。

2、比較觀察討論

引導小朋友仔細觀察,說一說兩家快餐店有什麼不同。

①兩個快餐店的老闆有什麼不同?(動作、表情、穿戴等)

②兩個快餐店的衛生有什麼不同?(簾子)

③你是客人會去哪一家快餐店買東西?

3、重點講解吃了不衛生不乾淨的食物會怎麼樣?(如:肚子疼)

[師]小朋友,如果我們去不乾淨不衛生的快餐店買食物吃了以後,會怎麼樣?(肚子疼)對了,當我們吃到不乾淨不衛生的食物以後,容易造成肚子疼。

4、小結

夏天天氣熱,很多的食物放久了容易壞掉,吃了壞掉的食物容易生病,肚子疼。垃圾如果亂丟沒有處理好,也會有臭味,還能產生細菌,引來蒼蠅。

四、佈置快餐店

出示櫃檯、垃圾簍後,再出示蔬菜等,並請小朋友放置在櫃檯上。

[師]:魔術棒,變變變,變出櫃檯,

[師]:櫃檯是用來做什麼的?(放置事物的)

[師]:變變變,這是什麼?(垃圾簍)

[師]:垃圾簍可以用來做什麼?(放垃圾)

[師]:魔術棒還帶了許多好吃的東西,這是包子,請你把它放在櫃檯上。(依次出示各種蔬菜)

五、角色遊戲:購買食物

1、教師扮演老闆,請小朋友購物,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現在,老師扮演老闆,你們誰想來買食物?(找2個幼兒示範)並指導幼兒使用正確的禮貌語言(謝謝、請、再見等等)。

2、幼兒扮演老闆,其他的小朋友扮演顧客,進行購物活動。

[師]:剛纔老師扮演老闆,你們想不想扮演老闆呢?菜太多了,我們來選兩位老闆吧,誰來當老闆?(找好老闆,給老闆穿上工作服,戴上帽子。)其他的小朋友扮演顧客,排好隊。這是老師爲你們準備的購物袋,購物袋是紙做的,大家也要愛護環境,在每個袋子裏,老師都準備了錢幣。

【活動延伸】

讓幼兒回家告訴家裏人吃飯時要講衛生,要使用環保袋子進行購物,不要亂扔垃圾。

【活動反思】

我這次執教的內容是:中班生活與健康活動《夏日飲食衛生》。在此,我搖身一變出魔術棒和百寶箱,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使活動更加神奇,有助於培養幼兒的想象力。根據《綱要》要求,結合孩子的特點,我精心設計了本次活動,活動中主要體現了以下三個特點。一是和諧傾聽的氣氛;二是師幼、幼幼有效的探索和互動;三是幼兒與幼

兒交往能力的培養。

首先,魔術棒的衆多變化,不僅激發了孩子的興趣,而且快速拉近了我與孩子們之間的距離。緊接着,課件的出示,進一步點燃了幼兒積極觀察探索的強烈慾望,增進了觀察比較的能力,讓幼兒瞭解環境衛生的重要性。緊接着,漂亮櫃檯的出現,更是吸引了幼兒的目光,讓幼兒去主動探索,特別是幼兒自由購買食物這一環節,更給他們提供了一個自由創造、互動與人交往的機會,看似一個小小的紙質購物袋,卻在潛移默化中提醒幼兒要注意環保。

自始至終我利用魔術棒的“神奇變化”參與活動 ,因此能充分以啓發式的提問與孩子們進行交流與探討,從而師幼,幼幼交流平等、積極,幼兒也表現情緒飽滿,活動積極。同是我還根據幼兒的問題、根據反饋信息對難度進行適當的調整,以便靈活處置計劃。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眼睛是我們的重要器官,幼兒年齡小,好奇心強,思維特點介於感知和具體形象之間。根據中班幼兒年齡特點,我把活動的重點放在讓幼兒初步瞭解眼睛的各個組成部分,知道眼睛對於人的重要性,懂得如何保護眼睛,培養幼兒學會保護眼睛的意識。

活動目標:

1、通過教學引導幼兒眼睛構造,用途。(認知)

2、知道眼睛的重要性,培養幼兒學會保護眼睛的意識。(情感)

3、學習保護眼睛的方法以及緩解眼睛疲勞的保健操(技能)

4、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於身體健康。

5、教育幼兒養成清潔衛生的好習慣。

重點:

知道眼睛的重要性,培養幼兒學會保護眼睛的意識。

難點:

學習保護眼睛的方法以及緩解眼睛疲勞的保健操

活動準備:

眼睛的構造圖,幼兒不良行爲的情景圖(也可以是孩子和老師的情景表演)眼保健操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

上邊毛,下邊毛,中間夾顆黑葡萄。

上大門,下大門,關起門來就睡覺

二、瞭解眼睛的構造,用途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剛纔小朋友們都很聰明,猜出了謎底是眼睛。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眼睛的圖片,眼睛的上面有什麼?眼睫毛有什麼用處?中間像黑葡萄的是什麼?眼睛的`最中間的小圓點是什麼?眼睛是用來幹什麼的?

2、請幼兒閉上眼睛感受一下看不見東西的感覺。

小結: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沒有眼睛我們什麼也看不到。所以我們要好好保護我們的眼睛。

三、引導幼兒瞭解保護眼睛的必要性和保護眼睛的辦法。

1、欣賞情景表演或看圖片

(1)小朋友在用髒手揉眼睛。

提問:這個小朋友做得對不對?爲什麼?應該怎樣做?

小結:小朋友的髒手上有很多的細菌,如果用髒手揉眼睛會讓眼睛生紅眼病,我們如果感到眼睛不舒服可以用乾淨的毛巾、手絹或者衛生紙擦。

(2)小朋友頭趴在桌子上畫畫。

提問:這個小朋友哪個地方做的不對?爲什麼?應該怎麼做?平時還要注意什麼事情?

小結:看書、畫畫時眼睛不能距離紙太近,也不要躺着看書,否則容易得近視眼。我們要在看書畫畫時擡起頭,眼睛離開約1尺的距離。平時還要注意不要看電視的時間太長,看書時間長了要向遠處眺望一下。不要玩尖銳的東西,多吃一些對眼睛有好處的胡蘿蔔、動物肝臟等食物。

四、引導幼兒做簡單的鍛鍊眼睛的保健操。

1、教師示範眼睛保健操

眼睛向上和向下、向左、向右看,然後向上、左、下、右轉動,用手指輕輕按摩眼睛周圍的肌肉,按摩眼睛上面的肌肉、下面的肌肉、太陽穴等。

2、幼兒在輕音樂的伴隨下和老師一起做眼睛保健操。

活動延伸:

學會了眼保健操,回去教一教爸爸媽媽,全集一起做眼保健操。

教學反思:

在整個說課的過程中,從一開始準備我覺得自己還是挺認真的,我沒有按照一般的要求的去設計這節課,我以爲這會是好的,沒想到這卻成了偏題,說實話有一點兒傷心,不過這是第一次嘛,而且我覺得應該是我在設計的課中並不能體現我的想法,所以老師們就更不能理解了,只是會覺得我設計的課偏題了,這對於我來說是一個經驗教訓:在還沒有把課說好的情況下就不要去一昧的講究新穎,這樣反而會弄巧成拙,不但不能表達自己的本意可能還會很亂。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走不同腳印的小路,發展走、跑、跳的動作技能。

2、大膽探索不同腳印的不同走法,培養肢體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增強規則意識和團隊合作意識,體驗挑戰成功帶來的愉悅。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一盒,規整排列的全掌腳印、不規整排列的全掌腳印、不同腳印(前掌腳印和後掌腳印)、組合腳印(全掌腳印、前掌腳印和後掌腳印)小路各一條,鞋架兩個,泡沫墊若干,戲水池,毛巾等。遊戲場地佈置如圖: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 師生共同赤腳自由站立在用泡沫板拼成的方形場地上,複習小腳的結構,激發活動的願望。

2、隨背景音樂進行小腳熱身運動:小腳走路好神氣(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小腳跟兒擡起來,腳尖輕輕來走路——長高了;腳尖兒累了歇一歇,翹起腳尖腳跟走——變小丑;小腳小腳真能幹(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

(二)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發揮想象,猜想出腳的不同部位能踩出的不同腳印。

師:用小腳的不同部位走路,印在地上的小腳印就會不一樣,有的是整個小腳掌,有的是前腳掌,有的只是後腳掌。真是這樣的嗎?我們一起來驗證吧。

2、出示不同的全掌腳印小路,鼓勵幼兒大膽嘗試用多種方法走過小路。

(1)排列有序、規整的全掌腳印小路。

規整排列的全掌腳印小路

師總結:這就是全腳掌走路時印在地上的小腳印,剛纔小朋友們用不同的方法走過了這條全掌腳印小路,有的大步走,有的跳着走,有的跑着走,都很平穩。

(2)排列無序、不規整的全掌腳印小路。

不規整排列的全掌腳印小路

師總結:這條全腳掌腳印小路,小腳印有的靠在一起,有的距離較遠。小朋友們用了單腳跳、雙腳跳和小步走的方法走過了靠在一起的小腳印,用大步跨和大步跑的方法走過了距離較遠的小腳印。

3、不同腳印(前腳掌和後腳掌的腳印)的小路。

前腳掌、後腳掌腳印小路

師總結:這條小路上的小腳印,有的是用前腳掌走路留下的,有的是用後腳掌走路留下的,小朋友們用高人走的方法走過前腳掌腳印,用小丑走的方法走過後腳掌腳印。

4、組合腳印(全掌腳印、前腳掌腳印和後腳掌腳印)的小路。

組合腳印小路

師總結:這條小路上有不同的小腳印,小朋友們看着小腳印的模樣變換不同的走路方法,一會兒走,一會兒跳,一會兒高 人走,一會兒小丑走,一會兒快,一會兒慢。

5、遊戲:比一比,看誰快。

教師展示四組由四條小路組合而成的長長的路,幼兒站成四列縱隊,通過競賽的方式鞏固走、跑、跳的動作技能。

師小結:今天,小朋友們用不同的方法、變換不同的動作,快速走完了不同腳印的小路,真是了不起!我們的小腳真的很能幹!

(三)結束部分

1、在音樂的伴奏下,教師和幼兒一起做放鬆活動(播放背景樂):一起背靠着戲水池坐下來,伸直小腿——拍一拍;小手向後撐住地——動動小腳;小腳尖勾一勾,腳背伸直繃一繃,碰一碰;小腳一起向左轉一轉,向右再來轉一轉;左擺右擺,一前一後,動一動,點點頭;慢慢收回小腿,敲一敲,捏一捏;摸摸小腳,撓撓腳底心兒,哈哈——小腳真可愛!

2、幼兒圍坐在戲水池邊,洗乾淨小腳,穿好鞋子,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們的態度積極,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創造力也得到發揮。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與同伴共同分享玩紙箱的樂趣。

2、探索大小紙箱的多種玩法。

3、通過玩遊戲鍛鍊幼兒的鑽、爬、跳、平衡能力。

4、在遊戲中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創造性思維,同時培養其團結互助的精神。

活動準備:

1、各種大小紙箱若干、課件。

2、音樂:《去郊遊》、《火車開了》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興趣:

1.隨音樂入場:老師帶領孩子去"快樂大本營"去旅遊。

2.讓幼兒自由發現寶貝,說說其用途、材料、大小。

二、探索紙箱的玩法:

1.自由玩。可結伴互相學習。

2、交流玩法,繼續嘗試。教師推薦有趣的玩法大家一起玩。

三、闖關遊戲:

1、過小河(鍛鍊孩子的跳躍能力)幼兒排成一排,雙腳一起跳。

2、走獨木橋。(鍛鍊幼兒的平衡能力)幼兒排成一排,雙手側平舉走獨木橋。

3、小火車鑽山洞的遊戲。(鍛鍊幼兒的鑽爬能力)幼兒分兩組:第一個幼兒當火車頭,其他幼兒扮車廂。將一隻手臂搭在前面幼兒的肩上,另一隻手臂作車輪轉動的動作。伴隨音樂《火車開了》進行鑽爬遊戲。那組最後一名幼兒先爬出山洞奪到小紅旗爲勝。

勝利到達神祕的"展覽館"

活動延伸:

一、展示紙箱的廢品利用作品。提高幼兒的環保意識。

二、增長幼兒見識:提供各種材料的儲物箱。以後繼續學習和探索。

活動結束:

幼兒"擡花轎"離場,繼續與更多小朋友一起玩遊戲分享快樂!

說課

一、說活動教材

在一次戶外活動時,我們爲孩子提供了一些紙箱,是用來裝體育器材的,誰料孩子們卻對這些不起眼的箱子產生了興趣。他們一會兒把所有器材裝在裏面,邊拖着走邊說:"這是旅行包,我要去旅行了。"一會兒又把空箱子拿來當球門,孩子們玩得非常開心。

孩子們的實際表現充分說明他們對慣有的體育器材逐漸失去了興趣,而更傾向與一些不侷限思維,有創造性玩法的半成品材料,孩子們的表現是一個有意義的課程生成點,因爲紙箱對孩子來說並不陌生,貼近幼兒生活,並且有利於培養孩子利廢利舊的環保意識這就蘊涵着許多教育契機和教育價值,共構活動"百變紙箱"自然而然就產生了。

二、說活動目標:

1、活動目標:

(1)通過紙箱的各種玩法,鍛鍊孩子跨、爬、跑、鑽等技能。

分析:新《綱要》在健康領域的內容與要求中指出,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遊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動樂觀合作的態度。因此目標1我想讓幼兒們通過紙箱的各種玩法,鍛鍊孩子爬、跑、鑽的能力。

(2)在遊戲中培養孩子創造能力,發展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同時培養幼兒團結互助的精神。

分析:創新是人類社會生生不息、永遠向前的動力,是民族興旺的不竭之力。因此,我們要在體育教學中充分發揮其特點和優勢,在體育教學中充分激發和培養幼兒的創造性能力。

2、活動重點:在遊戲中培養孩子創造能力活動難點:培養幼兒團結互助的精神分析:創造性能力是指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經過獨立分析,綜合形成新聯繫,從而解決問題的一種思維過程。而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處於"教者發令,學者強應,身順而心違"狀態下幼兒的思維活動並不都能產生創造性思維成果,他們思維表現更多的是記憶顯現性思維。且許多孩子在家都是獨生子女,"八個圍繞着一個轉",常常以自我爲中心,我們要在體育活動中充分發揮幼兒相互團結、相互幫助的精神。

三、說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的準備:事先已經會玩"我是機器人"這個遊戲。

2、教具、學具的準備:在場地上放有大小紙箱若干個。紙箱上都挖好了洞,可以讓幼兒把手伸出來。

四、說活動的過程:

活動環節內容目的達成情況

一、出場(準備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攜帶紙箱,隨音樂動身體。

熱身運動是開展體育鍛煉必不可少的環節。我讓幼兒在音樂聲中開始學做韻律操。使幼兒的身體各個關節得到舒展,肌肉得以放鬆。爲活動能夠安全的開展提供了生理上的準備。

幼兒們在音樂聲中開始學做韻律操。基本上幼兒的身體各個關節能初步得到舒展,肌肉得以放鬆。

二、紙箱遊戲:

(一)我是機器人。

(二)跨紙箱

(三)好玩的紙箱出示紙箱,請幼兒套上紙箱模仿機器人走路。小紙箱一個人玩,大紙箱可以幾個人玩,小朋友自由選擇夥伴玩。

(1)教師示範跨的動作。

(2)幼兒練習A個人練習B集體練習

(1)幼兒自由發揮,利用紙箱發現新的玩法,鞏固練習身體各部位發展。如:鑽、爬等技能。

(2)教師進行點評。

通過以嘗試各種玩法爲主線開展各個環節。鼓勵幼兒嘗試各種玩法,整個活動由易到難,由淺入深,逐層深入。

幼兒在教師引導下能掌握好各環節的動作要領。

三、放鬆活動:開小車聽音樂做放鬆動作,回活動室,結束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做各種放鬆肌體的動作,也是動靜交替。

幼兒們基本上都能從先前緊張的情緒中平靜下來。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9

教學意圖

蚊子雖小,在我看來卻是非常恐怖的小昆蟲。據專家考證蚊子進化比人類早兩千多年,具備極強繁殖力和適應力,並是生物鏈上的重要一環。人若被蚊子叮咬後,除了癢、疼痛、紅腫外,蚊子還會傳染瘧疾、絲蟲病、登革熱、流行性乙型腦炎等多種疾病。天漸熱,蚊子越來越多,討厭的蚊子又將“嗡嗡”飛舞。孩子常常被蚊蟲叮咬了,對蚊子的防之、驅之、伐之、滅之是終極目標。爲此開展了此次活動《驅蚊、滅蚊、防蚊的方法》。

教學目標

1、讓幼兒瞭解驅蚊滅蚊的方法並掌握夏天蚊蟲叮咬後的處理。

2、初步瞭解健康的小常識。

3、瞭解主要症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4、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有關蚊子的謎語,蚊子的叫聲,圖片,蚊子咬人的視頻。

教學過程

1、用謎語作爲課程的導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得積極性

2、出示蚊子的圖片提問幼兒,讓其瞭解蚊子。

3、播放蚊子的叫聲的音頻文件。

4、播放蚊子咬人的視頻文件讓幼兒瞭解蚊子咬人的過程。

5、提問幼兒是否所有的蚊子都會咬人,針對幼兒的回答作補充或改正。

6、提問幼兒如果讓蚊子咬了該怎麼做,讓幼兒自由回答,針對幼兒的回答做補充或改正。

7、出示一些關於防蚊滅蚊用品的圖片和蚊子咬後所用藥品的圖片提問幼兒使幼兒加深有這些物品的映象。

8、小結一下驅蚊,滅蚊的方法和東西。

9、聽傳播疾病的蚊子,讓幼兒瞭解蚊子是如何傳播疾病和掌握被叮咬後的處理方法。

活動延伸

1、玩打蚊子的遊戲。

2、讓幼兒和家長共同尋找相關蚊子的知識,相互交流增長內容。

相關信息

蚊子叮咬後注意事項

1.在發現蚊子叮咬後,正確的方法不是把蚊子拍死,而是把蚊子輕輕的彈走。發現蚊子落在自己身體某處,大多數人的想法是“你榨我的血,我要你的命,狠狠的一巴掌拍下去,其實這種方法非常不可取,這樣做法蚊子是被拍死,但其攜帶的血液中如有病菌,就會滲到血液中,從而通過血液把疾病帶給這個人。據說美國一婦女就因拍死蚊子,而使自己得上傳染病,最後一命嗚呼。

2.被叮咬後不能抓。被蚊子叮到,我們會馬上去抓。可是抓撓後,皮膚裏的組織液、淋巴液等滲出,腫成一個包,就會越抓越癢,而且還不易消退,長滿紅包的“赤豆腿”就是這樣被抓出來的。如果堅持不抓,一般10至15分鐘後,癢感就能明顯消退了。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我應提供給幼兒更多發言的機會,擴大幼兒的思維空間,讓幼兒回答問題能夠更全面。

不足之處

沒有完全激發他們討論的積極性,以至於討論時間很短,討論得不夠深刻。

幼兒健康教育是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提高幼兒健康認識、改善幼兒健康態度、培養幼兒健康行爲,維護和促進幼兒健康的系統的教育活動。本着以健康領域教育爲主,加深瞭解健康教育特點的目標開展了此次健康領域教育活動。使我對健康領域教育這一塊有了深層的理解。

最後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根據幼兒不同的發展水平和特點,制定不同的目標,使每個兒童在金色的陽光下健康發展。

小百科:蚊是小型昆蟲,成蚊體長約1.6~12.6mm,呈灰褐色、棕褐色或黑色,分頭、胸、腹3部分。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通過遊戲幫助幼兒瞭解天冷了,洗完手要抹油,玩出要穿上外衣。

遊戲準備:一盒油、每人一件外衣。

活動過程:

1、談話:

(1)請小朋友觀察某幼兒的手,談談這個小朋友的手爲什麼會裂開呢?

(2)從天氣冷了,經常颳風,談小朋友洗完手不抹油,就會開裂的。

2、出示油盒,小朋友學習抹油。

每人用食指抹一點油在手背上,兩手背相對搓一搓,然後兩手交叉互相擦。

3、學習穿外衣:外面天冷,出去要穿上外衣,哪怎麼穿外衣呢?

(1)請能力強的幼兒示範穿上外衣的方法。

(2)教師總結如何穿外衣的方法。

(3)請幼兒練習自己穿外衣。(衣服的裏對着自己,雙手交叉拿好衣領的兩邊。然後一隻手伸進衣袖裏,另一隻手同樣)。

幼兒練習,教師對個別幼兒進行指導、幫助。

(4)小朋友都穿好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