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集錦十篇

有關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集錦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8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模板集錦十篇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小班小朋友最喜歡摸摸、爬爬,然後把髒髒的小手身上一擦;有的還喜歡放在嘴巴里吃,很容易感染細菌,導致生病、拉肚子。有的小朋友呢,吃完糖果晚上不刷牙,經常在牙科醫院看到孩子去看蛀牙的,在醫院嚎啕大哭。看到這些,我就想讓孩子瞭解刷牙、漱口需要從小開始。本課堂讓孩子瞭解乾淨的手和潔白的牙齒是一件平常而美好的事。瞭解刷牙的正確方式,讓孩子瞭解愛講衛生是一種習慣。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知道清潔手和牙齒的重要性。

2.初步掌握刷牙的正確方式,有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重點

感受故事,知道清潔手和牙齒的重要性。

活動難點

初步掌握刷牙的正確方式,有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1. PPT、音樂、繪本書。

活動過程

一、 我的小手和牙齒

師:你的小手乾淨嗎?玩玩遊戲後你有洗手嗎?你的牙齒白嗎?每天吃完東西后你有刷牙嗎?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故事,看看故事裏的小朋友是不是和你們的一樣愛講衛生?

二、 乾淨的手和潔白的牙齒

1.小手碰碰,細菌來了。

師:《乾淨的手和潔白的牙齒》伸出手來,看上去幹乾淨淨的,什麼東西也沒有?可是真的什麼東西也沒有嗎?圖1

圖2,師:哇,這是什麼呀?(我們的手白白嫩嫩的,但是如果用顯微鏡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東西)

師:我們小手碰到哪些地方會有細菌呢?(那我們看看圖上小朋友的細菌是哪些地方來的)圖3

2.小手髒髒,會生病。

師:小朋友還用髒髒的小手做了一些事情。太可怕了,發生什麼事了?圖4、5

:原來,用髒髒的小手做一些事情,會發生這麼多的病,細菌可真是調皮啊。

2. 牙齒髒髒,會蛀牙。

師:再來看看我們的牙齒,看上去幹乾淨淨,什麼髒東西也沒有。可是,真的是這樣嗎?(如果用顯微鏡仔細觀察,這些白白淨淨的牙齒上,也有不少奇奇怪怪的東西呢!)

師:牙齒上的細菌最喜歡誰呢?(巧克力、糖果、飲料等甜甜的東西)

三、牙齒愛乾淨

1.髒髒的牙齒

師:哇,牙齒上有些什麼?

師:我們怎麼幫助它呢?讓牙齒變得乾乾淨淨。

2.我給牙齒刷一刷

師:怎麼刷牙才正確呢?你能看懂嗎?圖上怎麼做的?

幼兒學一學,說一說。

四、牙齒真乾淨

師:哈哈,牙齒真乾淨,把細菌都趕跑了。你看它們嚇壞了。

:如果你想有一雙乾淨的手和一口白白的牙齒,就要把他們洗的乾乾淨淨哦!

五、我愛刷牙

回家的時候,我們把這個事情也和我們的爸爸媽媽分享一下吧。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2

(一) 活動目標:

1.對玩皮球感興趣,體驗玩皮球的快樂。

2.學習基本的拍皮球方法,提高手眼協調的能力。

(二)重難點分析:

重點:學習基本拍皮球的方法。

難點:做到手眼協調。

(三)活動準備:

皮球人手1個。

(四)活動過程:

1.教師和幼兒一起玩皮球,體驗玩皮球的快樂。

(1)請會拍皮球的幼兒爲大家展示,激發幼兒玩皮球的興趣。

(2)遊戲“大皮球”

教師邊拍皮球邊念兒歌:“大皮球,真正好,拍拍拍,跳跳跳,一會兒低,一會兒高。”唸到“跳跳跳”時,幼兒就變成“皮球”隨意蹦跳。

(3)幼兒每人拿一個皮球,在活動場地上自由活動,可以滾球、拋球、踢球,也可以拍球等等。

2.教幼兒學習拍球。

(1)請會拍球的幼兒爲大家示範如何拍一下球抱住,教師根據幼兒動作講解拍球方法:用手向下拍一次球后,用雙手接住。

(2)指導已經學會拍球的幼兒練習連續拍球。

(3)幼兒自由練習拍球,教師注意對個別幼兒的輔導。

3.教師表演花樣玩球,如:自拋自接、拍球轉身等,吸引幼兒,使幼兒對玩皮球產生更濃厚的興趣。

(五)活動評價:

幼兒在拍球遊戲中逐步掌握了拍球方法,提高了手眼協調能力。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瞭解幾種常見豆子的營養;

2、願意並喜歡吃各種豆類及豆製品;

3、養成愛吃豆製品的好習慣。

4、知道人體需要各種不同的營養。

5、瞭解吃飯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能按時吃飯,不挑食。

活動準備:

1、裝有不同豆子(黃豆、紅豆、綠豆、黑豆)的封閉罐子4個;

2、4種豆子的標記圖及指偶;

3、透明器皿4個;

4、食品:豆漿、豆腐乾、豆沙包、綠豆糕、紅豆粥;

5、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與幼兒共同玩遊戲"聽一聽,猜一猜",認識四種豆子。

(1)教師出示裝有不同豆子的封閉罐子,分別搖晃一下後問幼兒:這裏有幾個罐子,請小朋友聽一聽,猜一猜,罐子裏都裝了什麼?

(2)教師揭開謎底,將罐子內的豆子分別倒入四個透明的器皿內,和幼兒一起認識四種豆子。

2、通過故事,瞭解黃豆的營養。

(1)引導幼兒欣賞故事《小小狗吃豆豆》;

(2)教師:小小狗爲什麼要去吃黃豆?喜鵲老師是怎麼說的?

(3)教師:小小狗吃了黃豆以後長胖了嗎?爲什麼?黃豆做成的食物有哪些呢?

(4)教師小結:黃豆營養價值特別高,多吃黃豆有利於大腦發育。

3、教師演示豆子指偶,引導幼兒瞭解其他幾種豆子的營養。

(1)教師出示四種豆子的標記,請幼兒將標記粘貼在裝有豆子的透明器皿上;

(2)教師:除了黃豆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外,其他幾種豆子也有較高的營養價值,有誰知道這些豆子有什麼營養呢?

(3)幼兒兩兩相互討論,並在集體中發言;

(4)教師演示四種豆子的指偶,以豆子的口吻介紹它自己含的營養;

(5)教師:你們吃過用這些豆子做的食品嗎?是什麼呢?

(6)教師小結:豆子對我們的生長髮育有特別重要的作用。黑豆含有豐富的大豆蛋白,有利於大腦發育;紅豆有補血作用;綠豆有清涼解毒的作用。

4、幼兒分組製作豆子頭飾,和豆類朋友一起做遊戲。

(1)教師:小朋友都喜歡這些豆子朋友,今天我們就和豆類朋友來聚會吧。

(2)幼兒分組製作豆子頭飾,教師進行指導。

(3)教師和幼兒戴上頭飾,一起隨音樂表演豆子跳舞。

5、師生共同看幼兒用書,認識豆製品。

(1)教師:看看圖中的豆製品,你吃過哪種?知道它們是由哪種豆子製成的嗎?

(2)教師拿出準備好的豆製品,請幼兒現場品嚐。

活動延伸:

1、種植四種豆子,引導幼兒觀察並記錄豆子的生長過程,瞭解四種豆子的生長特點。

2、引導幼兒利用海綿、軟泡沫等材料自制豆製品遊戲材料,開展"小吃店"遊戲。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後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以肢體動作來表現繞彈簧過程及其彈跳特徵。

2.能兩兩合作,協調遊戲。

二、活動準備:

較爲寬敞的場地 幼兒看過小彈簧,知道小彈簧的外形特徵和特點

三、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隊形訓練:帶領幼兒走圓(大皮球)帶領幼兒模仿動物(動物園)帶領幼兒進行走跑交替練習。帶領幼兒由圓走成六列縱隊。

2.調整隊形、隊列:請小朋友聽老師口令“立定”(要求幼兒立定站好在位置上)“原地踏步”(要求幼兒原地有地踏步)前後調整位置(要求幼兒伸出手臂,踏步,進行前後位置的調整)立正、稍息練習。

3、活動身體:帶領幼兒活動身體各部位,重點活動腳部。

(二)基本部分

1.小彈簧跳一跳

小朋友你們知道小彈簧嗎!小彈簧喜歡怎樣玩呢?(引導幼兒說出小彈簧喜歡蹦蹦跳)那,現在,我們也像小彈簧一樣來蹦一蹦,跳一跳吧。(帶領幼兒模仿小彈簧進行蹦跳練習,(提醒幼兒蹦跳時,應控制好力量,小心腳踝、膝蓋等處受到運動性創傷)並同時邊練邊念兒歌“我是一隻小彈簧,蹦一蹦,再跳一跳”

2.繞個圈跳一跳

小朋友,你們知道小彈簧長得什麼樣子嗎?(引導幼兒記憶,彈簧是一圈一圈繞起來的)那,現在我們來學做小彈簧吧,先繞一繞,再跳一跳。第一次可以先繞一圈,如果繞一圈你轉得好,就可以繞兩圈再轉。(提醒幼兒根據自己的能力進行繞圈跳練習)

幼兒練習,教師觀察,提醒幼兒不可轉多圈,平衡能力差的幼兒可儘量少轉。

3.按按按、跳跳跳

①小朋友都繞成會跳的小彈簧了,你們以前和小彈簧做過遊戲嗎。如果你把小彈簧按下去,它就會跳起來,如果你輕輕地按,它跳得低一點,按得重的話,它就會跳得高一點。

②教師示範蹲跳的動作。

③現在,請一個小朋友扮演小彈簧,老師來做按彈簧的人,我按得輕你要跳得低,按得重就跳得高。(教師與一幼兒合作遊戲,並帶念兒歌“我們都是小彈簧,按一按,跳一跳。按得輕,跳得低,按得重,跳得高。跳跳跳,跳跳跳,真是快樂的小彈簧。”)

講解合作遊戲的要領:兩個人一起合作,你按我跳,我按你跳,可以按肩膀、頭部等處,被按者一被按拍,立即往上跳。

④幼兒自由結伴,進行按按按、跳跳跳的遊戲。

(三)結束部分

1.帶領幼兒做放鬆運動,重點放鬆膝蓋,腳部。

2.幼兒排好隊,回教室。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收拾整理房間的簡單方法。

2。樂意自己收拾整理房間,保持環境的清潔整齊。

3。能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注意保持環境的整潔有序。

活動準備:

事先排練好兩段幼兒在家遊戲的情境表演。

活動過程:

(一)集體觀看情境表演。

1。觀看情境表演一。

明明在家裏,看完書後隨手往地上一扔,然後坐在地上玩汽車,接着把膠粒往桌上倒,弄得滿桌滿地都是。外面有人喊他出去玩,他扔下膠粒就跑出去了……

2。觀看情境表演二。

偉偉在家裏,看完書後把書放回書架,然後坐在地上玩汽車,把汽車放在櫥裏後,接着把牆角的膠粒桶放到桌上,用一個玩一個。外面有人喊他出去玩,他把膠粒放回桶裏,把桶放回牆角再出去……

(二)引導幼兒討論,知道整齊清潔的環境能使我們感到舒適。

教師:你喜歡誰的家?爲什麼?說說自己在家裏是像明明還是偉偉。我們應該向誰學習?

(三)請幼兒說說應該怎樣收拾整理房間。

教師:偉偉是怎樣收拾整理房間的?這樣收拾整理有什麼好處?

(四)幼兒實踐練習。

1。請1~2位幼兒幫助明明整理自己的房間。

2。請幼兒看看班上的玩具是如何擺放的,並說說這樣擺放有什麼好處。

3。遊戲"送玩具"。

教師請幼兒仔細觀察各種玩具在玩具櫃中的位置,並記在心裏。

活動延伸:

平時遊戲結束後,及時提醒幼兒立即收拾、擺放好玩具。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6

一、目標:

1、科學、正確地面對性話題,學會尊重自己和別人的身體。

2、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瞭解基本的防衛方法。

3、能自由地表達,積極地思維。

二、準備:

1、活動前的調查,對兩性的區別有了初步的認識。

2、蒐集大量的性教育資料,以應對課堂上孩子們的突發提問。

3、角色分工、互助協調,佈置有關兩性知識的活動區角,提供較爲豐富安全的可操作材料。

三、過程:

1、談話引入,講解什麼是“性”。

師:“現在請小朋友分成男孩、女孩兩組。”(幼兒根據要求分組)

師:“我們一起相互觀察一下對面的小朋友和我們自己有什麼不同?”(引導幼兒觀察,闡述自己所看到的男、女有什麼區別,充分討論自己對性別的看法)

師:“從什麼地方看出不同?這些地方說明他(她)是什麼性別的?”

幼1:“女孩子的頭髮長長的,梳辮子的。”

幼2:“男孩子平時上廁所都是站着的。”

2、思考:什麼是“性”?

師:從這些地方我們都能區分出我們不同的性別,看來“性”是和我們的身體密切相關的,不光是從頭髮的長短就能判斷性別的,更重要的是我們身體的某些部位是代表着性別差異的。是哪些部位呢?

幼:“什麼地方呀?”

師:“就是我們穿衣服遮起來的部位”

3、明確身體的隱私部位,學會尊重自己和別人的身體。

師:“這有一段視頻,大家看完後有什麼舉手告訴大家。”(觀看《蠟筆小新》隨便脫褲子的行爲視頻,並進行討論。)

幼1:“小新不講衛生。”

幼2:“都不知道害羞的。”

師:“現在我們知道什麼部位是要保護的,不能隨便給別人看的。”(用游泳講解)

師:“我們身體的某些部位是不能隨便給別人看的,我們要尊重自己和別人的身體,因爲那是我們的隱私,隨便暴露自己的隱私是不禮貌的行爲。

4、遊戲:“找朋友”。

體驗與朋友的親密接觸,討論哪些接觸是友好、善意的,哪些是不友善的接觸?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走不同腳印的小路,發展走、跑、跳的動作技能。

2、大膽探索不同腳印的不同走法,培養肢體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3、增強規則意識和團隊合作意識,體驗挑戰成功帶來的愉悅。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一盒,規整排列的全掌腳印、不規整排列的全掌腳印、不同腳印(前掌腳印和後掌腳印)、組合腳印(全掌腳印、前掌腳印和後掌腳印)小路各一條,鞋架兩個,泡沫墊若干,戲水池,毛巾等。遊戲場地佈置如圖: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 師生共同赤腳自由站立在用泡沫板拼成的方形場地上,複習小腳的結構,激發活動的願望。

2、隨背景音樂進行小腳熱身運動:小腳走路好神氣(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小腳跟兒擡起來,腳尖輕輕來走路——長高了;腳尖兒累了歇一歇,翹起腳尖腳跟走——變小丑;小腳小腳真能幹(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

(二)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發揮想象,猜想出腳的不同部位能踩出的不同腳印。

師:用小腳的不同部位走路,印在地上的小腳印就會不一樣,有的是整個小腳掌,有的是前腳掌,有的只是後腳掌。真是這樣的嗎?我們一起來驗證吧。

2、出示不同的全掌腳印小路,鼓勵幼兒大膽嘗試用多種方法走過小路。

(1)排列有序、規整的全掌腳印小路。

規整排列的全掌腳印小路

師總結:這就是全腳掌走路時印在地上的小腳印,剛纔小朋友們用不同的方法走過了這條全掌腳印小路,有的大步走,有的跳着走,有的跑着走,都很平穩。

(2)排列無序、不規整的全掌腳印小路。

不規整排列的全掌腳印小路

師總結:這條全腳掌腳印小路,小腳印有的靠在一起,有的距離較遠。小朋友們用了單腳跳、雙腳跳和小步走的方法走過了靠在一起的小腳印,用大步跨和大步跑的方法走過了距離較遠的小腳印。

3、不同腳印(前腳掌和後腳掌的腳印)的小路。

前腳掌、後腳掌腳印小路

師總結:這條小路上的小腳印,有的是用前腳掌走路留下的,有的是用後腳掌走路留下的,小朋友們用高人走的方法走過前腳掌腳印,用小丑走的方法走過後腳掌腳印。

4、組合腳印(全掌腳印、前腳掌腳印和後腳掌腳印)的小路。

組合腳印小路

師總結:這條小路上有不同的小腳印,小朋友們看着小腳印的模樣變換不同的走路方法,一會兒走,一會兒跳,一會兒高 人走,一會兒小丑走,一會兒快,一會兒慢。

5、遊戲:比一比,看誰快。

教師展示四組由四條小路組合而成的長長的路,幼兒站成四列縱隊,通過競賽的方式鞏固走、跑、跳的動作技能。

師小結:今天,小朋友們用不同的方法、變換不同的動作,快速走完了不同腳印的小路,真是了不起!我們的小腳真的很能幹!

(三)結束部分

1、在音樂的伴奏下,教師和幼兒一起做放鬆活動(播放背景樂):一起背靠着戲水池坐下來,伸直小腿——拍一拍;小手向後撐住地——動動小腳;小腳尖勾一勾,腳背伸直繃一繃,碰一碰;小腳一起向左轉一轉,向右再來轉一轉;左擺右擺,一前一後,動一動,點點頭;慢慢收回小腿,敲一敲,捏一捏;摸摸小腳,撓撓腳底心兒,哈哈——小腳真可愛!

2、幼兒圍坐在戲水池邊,洗乾淨小腳,穿好鞋子,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利用多種感觀讓幼兒去認知事物是我們常用的教學方法。在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們的態度積極,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創造力也得到發揮。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會雙腳向前跳躍,提高腿部肌肉力量。

2.喜歡參與跳躍活動,體驗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跳袋若干、筐一個、場地佈置。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1.熱身運動:今天袋鼠們要去參加森林運動會,那你們想不想去參加比賽?好,現在我就把你們全變成小袋鼠。爲了取得更好的成績,讓我們一起來熱身運動吧。音樂聲音大,你們就在原地跑得快些,音樂聲小時你們就在原地跑得慢些。(重點活動下肢的各個關節。)準備好了嗎?

2.幼兒練習跳躍。

二、基本部分

1.導入:師:"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新本領,學好了纔可以去參加比賽。大家一定要好好學哦。"

2.教師用動作示範表現袋鼠跳。,幼兒探索嘗試跳跳跳。

你們知道袋鼠是怎麼走路的嗎?誒,是跳着走的。那你們學一學小袋鼠,想一想小袋鼠是怎麼跳的。

雙腳併攏,膝蓋稍微彎曲,用力向前跳。準備要跳的時候,要雙腿用力蹬向前上方跳。落地時,前面的腳掌先碰到地面,動作要輕點。

3.讓幼兒練習模仿袋鼠跳。

(1)原地跳(2)向前一步跳(3)連續向前跳動作要求:每次準備要跳時要先站穩後再向前跳,不要着急,防止摔倒。

4.幼兒嘗試用跳袋練習袋鼠跳。

袋鼠寶寶們學得可真棒!我有禮物要獎勵給們,想不想要?

(出示跳袋)這是什麼?可以怎麼玩呢?

雙手提着袋子的耳朵,一隻腳踩進來,另一隻腳再踩進來,然後拉緊小耳朵,用力往上跳。

(1)請個別幼兒上來示範對其表現加以肯定並給予指導。

(2)提問:"剛纔老師看見許多小朋友都會站在跳袋裏雙腳向前行進跳了,可是還有些小朋友不大會跳,有的還差點摔倒。到底我們怎樣做才能跳得又穩又好呢?'

小結:我們先將雙腳站在布袋中,再用雙手緊緊抓住袋口兩邊的把手,將布袋拉直,雙腳併攏,腿稍微彎曲,用力向前跳。這樣才能跳得又穩又好呢,那你們想不想再來試一試?

提醒幼兒在跳的過程中膝蓋要稍微彎曲,身體前傾但不能傾得太厲害,避免摔倒。

階段放鬆:針對腿部進行捶、拍等放鬆。

三、宣佈遊戲規則

分4人一組進行競賽遊戲聽,這是什麼聲音?森林運動會要開始啦!你們跟着媽媽一起跳着去參加比賽吧。

四、放鬆整理

1.教師小結,並帶領幼兒坐下,將跳袋收到筐中。

2.師幼一起做放鬆運動。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1、知道骨骼是人體的支架,初步瞭解骨骼的名稱和作用。

2、懂得用多種方法保護骨骼,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促進骨骼的生長髮育。

二、活動準備:

動物骨頭:魚骨頭、肉骨頭;骨骼支架圖一幅;操作卡若干;錄音機、磁帶、投影儀、筆等。

三、活動過程:

(一)以動物骨骼引起幼兒興趣。

(二)瞭解人體的支架——骨骼。

1、找找說說哪兒有骨骼?它是怎樣的?

2、結合圖片共同整理,瞭解人體骨骼的數量和有關名稱。

3、體驗瞭解骨骼的作用。

(三)懂得保護骨骼的多種方法。

1、幼兒判斷操作卡上幼兒行爲的正誤,懂得保護骨骼的多種方法。

2、評價:集體講講、學學或者修改。

3、師幼共同小結,用歌曲提升(加油乾的音樂)。

內容:喝牛奶呀麼呵嘿,喝牛奶呀麼呵嘿,我們大家喝牛奶喝牛奶喝牛奶骨骼強又壯呀!(喝牛奶可更換爲:曬太陽、作運動、坐得直、站得穩等)

四、活動延伸:

1、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兒保持正確的坐立姿勢。

2、養成愛鍛鍊,不挑食物的良好的習慣。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篇10

目標:

1練習拋用布塊,鍛鍊上肢力量,促進幼兒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2體會集體合作遊戲的快樂。

準備:

白氣球10個(有大有小)青蛙頭飾綠色大布一塊磁帶(我是一隻小青蛙)古箏伴奏

過程:

1、開始部分

青蛙媽媽帶孩子跳入場地,帶領幼兒作熱身準備活動,一起跳律動。

2、遊戲部分

1)荷葉與風(布塊的遊戲)

教師出示布塊,引導幼兒將布塊展開變成大荷葉,幼兒分別站在布塊的外邊,幼兒根據教師的遊戲指令做布塊的遊戲。(比擬荷葉隨風的大小改變晃動的幅度,一增強遊戲的趣味性)。

2)荷葉與露珠的遊戲(布塊與露珠的遊戲)

教師將氣球放在布塊上,比擬露珠出現了,引導幼兒數一數露珠有幾顆,觀察它的大小。

比擬露珠在荷葉上輕輕滾動,教師引導幼兒將氣球在布塊上滾動

3)青蛙躲雨的遊戲(鑽在布塊下的遊戲)

教師運用遊戲的口吻哎呀,下雨了,怎麼辦?引導幼兒想出躲到荷葉下面避雨的辦法。

引導幼兒將布塊高高拋起,鑽到荷葉(布塊)底下躲起來。

3、結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