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合10篇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合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6W 次

作爲一名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集合10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在“小司機”主題活動中,我和孩子們去馬路邊觀察來來往往的車輛,一起分享玩車、坐車的經驗,在區域活動中體驗做一名小司機的快樂。在孩子們積累了有關汽車的知識經驗後,我設計了集體活動“怪車軲轆轆”,旨在讓幼兒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欣賞、歌唱、遊戲,創造性地運用語言和音樂來表達、表現。

目標:

1.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用短句說說、唱唱變出的《怪汽車》。

2.知道汽車的主要特徵,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準備

:1.根據故事內容製作的Flash動畫“怪汽車”,畫板,蠟筆。

2.幼兒人手一套操作材料:塑封的蔬菜、水果、生活用品圖片,塑封的各種大小不同的紅色、黃色、黑色的圓形輪胎圖片若干,雙面膠。

3.歌曲《汽車開來了》、《汽車軲轆轆》。

過程:

一、激發興趣

1.師幼邊唱着歌曲《汽車開來了》,邊做律動進入活動室。

2.你開着什麼車到森林裏來玩?(我開着摩托車、汽車、助動車,等等。)

3.美麗的森林到了,我們把車停好坐下來吧!

二、引入故事《怪汽車》

(一)播放Flash動畫《森林新發現》

1.今天森林裏真熱鬧,小兔、小老鼠、小螞蟻也來玩了。看!它們在森林裏發現了什麼?(它們發現了西瓜、草莓和蘋果。)

2.小兔想把西瓜帶回家變成一座西瓜房子,小老鼠想把蘋果變成蘋果房子,小螞蟻想把草莓變成草莓房子,它們就滾着“房子”在馬路上走。狐狸警察看見了說:“停!停!馬路上不能滾東西。”狐狸警察爲什麼叫他們停下來呢?(因爲馬路上不能隨便滾東西。)

3.哎呀,那可怎麼辦呢?你們幫小動物們想想辦法,怎樣才能把西瓜、蘋果、草莓帶回家呢?

4.幼兒自由討論,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辦法,肯定幼兒的合理想象。

5.你們想的辦法真好!小兔也想了一個辦法,它想如果把西瓜變成汽車就好了。

(二)播放Flash動畫《西瓜車》

1.這是一輛什麼車?你們怎麼知道這是一輛西瓜車?(因爲有輪子、方向盤、門。)

2.一輛西瓜車變出來了。狐狸警察看到西瓜車在馬路上開很奇怪。咦,這是什麼怪汽車呀?我們一起來告訴狐狸警察這是一輛什麼怪汽車吧。

3.師幼共同編唱歌曲《汽車軲轆轆》。

(三)播放Flash動畫《蘋果車》《草莓車》

1.小老鼠、小螞蟻會怎麼運蘋果和草莓呢?鼓勵幼兒運用自己對汽車主要特徵的已有經驗進行回答。(給蘋果、草莓裝上輪子、方向盤、窗戶、門,就能變成車了。)

2.鼓勵個別幼兒編編、唱唱“蘋果車”和“草莓車”。

三、變怪汽車

1.小兔、小老鼠、小螞蟻開着怪汽車高高興興地回家嘍。森林裏的其他小動物也想變出怪汽車開回家,我們現在就來幫助它們,好嗎?(幼兒自由想象、講述想變的各種怪汽車,如奶糖車、太陽車等。)

2.教師示範變怪汽車。

①畫怪汽車。②圖片拼裝怪汽車。如教師選擇一張鞋子圖片做車身,然後問幼兒給這輛汽車裝幾個輪子,隱含數數的內容。

3.師幼共同唱唱、玩玩變出的怪汽車。

四、幼兒拼裝怪汽車

教師提供各種車身圖片和輪子圖片,讓幼兒自由拼裝。

延伸活動:音樂遊戲“怪汽車開來了”。(教師變化節奏彈奏歌曲,讓幼兒感受音樂的快慢變化並進行歌表演。)

反思:

一、活動形式凸顯遊戲性

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首先通過有趣的多媒體動畫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將他們帶入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情境。其次,我通過開放性的提問,如“請你們幫小動物們想想有什麼運房子的好辦法”,讓幼兒大膽想象,並用較清楚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活動過程滲透音樂性

活動在歡快的音樂旋律中開始,而歌曲《汽車軲轆轆》則作爲載體,在活動中反覆出現,以此引導幼兒大膽想象、編唱,調動多種感官表現各種各樣的怪汽車。

三、表達方式體現多元性

小班幼兒由於表達方式比較貧乏,更需要教師的暗示和啓發,以鼓勵、引導幼兒大膽地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表現。在活動中教師提供多種操作材料,引導幼兒通過繪畫、歌唱、語言等方式表現不同的怪汽車,激發幼兒的表達慾望,幫助幼兒積累經驗,提升幼兒的藝術表現力。

附:怪汽車

今天森林裏真熱鬧,小兔、小老鼠、小螞蟻也來玩了,它們在森林裏發現了西瓜、蘋果和草莓。小兔想把西瓜帶回家變成一座西瓜房子,小老鼠想把蘋果變成蘋果房子,小螞蟻想把草莓變成草莓房子,它們就滾着“房子”在馬路上走。狐狸警察看見了,說:“停!停!馬路上不能滾東西。”哎呀,那可怎麼辦呢?怎樣才能把西瓜、蘋果、草莓帶回家呢?

小兔想了一個辦法,它想如果把西瓜變成汽車就好了。它在西瓜上裝上輪子,把西瓜變成了西瓜車。小老鼠把蘋果變成了蘋果車,小螞蟻把草莓變成了草莓車。它們開着車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聽故事,在畫面中發現故事線索,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2、在製作和贈送水果牛奶的情境中,知道水果營養好,愛吃水果。

活動準備:

圖畫書、背景圖、製作水果牛奶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

1、圖畫書裏躲着許多水果,找一找,你能看見它們嗎?

2、交流各自的家中誰愛吃水果,愛吃什麼水果。

3、故事中最愛吃水果的是誰呢?從畫面中尋找答案:牛。

4、瞭解圖畫書的名稱“愛吃水果的牛”。

二、理解故事

1、牛吃了什麼水果?這些水果長在哪裏,什麼樣?

2、主人每天怎樣帶牛去吃水果?(發現主人一會兒趴在地上摘西瓜,一會兒爬上樹摘梨、找木瓜,一會兒又帶牛上山,到果園吃水果。體會主人對牛的關心和愛護。)

3、一天晚上,天氣突然變了,主人和鄰居們都怎麼了?

4、牛呢,它怎麼沒有感冒?

5、牛想什麼辦法救大家?

6、主人和鄰居喝了牛做的水果牛奶怎麼就恢復健康了?

三、製作香蕉奶昔

1、每位幼兒用小刀切一小段香蕉。

2、將切碎的香蕉放人攪拌器。

3、教師在攪拌器內加入牛奶,攪拌成香蕉奶昔。

四、完整欣賞故事

1、邊看圖畫書邊和老師一起講故事。

2、結尾部分扮作生病的主人和鄰居,品嚐自制的香蕉奶昔,表示喝了果奶,感冒都好了,大家都又愛吃水果又愛喝牛奶。

附故事 愛吃水果的牛

在村子裏住着一頭愛吃水果的牛,每天主人都要餵它吃很多水果。有紅紅的西瓜,長得高高的木瓜,還有像星星一樣的楊桃……

一天晚上,突然颳起了一陣冷風,主人着涼病倒了,村子裏其他的鄰居們也生病了,只有愛吃水果的牛沒有生病,它還在津津有味地吃着各種水果。

牛看見自己的主人病了,心裏又着急又難過。它連忙擠出草莓牛奶,給主人喝。主人每天喝着牛擠出的各種水果牛奶,身體漸漸恢復了健康。牛又將自己擠出的牛奶分給村子裏的鄰居們喝,他們的.病也好了。

最後,大家都變成愛吃水果的人了。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能運用各種感官感知皮球的特徵,並對探索活動感興趣。

2、樂意用恰當的語言描述自己喜歡的皮球、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二、活動準備:

皮球(大小、顏色、花紋不同的、有氣、氣不足的)人手一個,打氣筒一個。

三、活動過程:

1、玩一玩

提供各種不同的皮球,讓幼兒運用感官發現皮球的外形特徵。

師:今天有許多漂亮的皮球寶寶來和我們交朋友,你們願意嗎?請你仔細看一看,摸一摸,你的皮球寶寶長的怎麼樣?

2、探索皮球的彈性,師生共同解決皮球滾、拍的原因。

師:皮球寶寶還有許多本領,我們一起來玩一玩,看一看它究竟有什麼本領。

幼兒自由探索

提問:你是怎麼玩的?你發現了什麼?

幼兒:我發現皮球會滾。

師:我們一起滾一滾(引導幼兒朝不同方向滾)皮球寶寶爲什麼會朝不同方向滾。

幼兒:因爲皮球是圓圓的

師:誰還有不同的玩法?

幼兒:我是拍的皮球跳的很高。

師:因爲皮球有彈性,所以我們拍的時候會跳起來。

幼兒一起拍皮球,看一看皮球跳得高不高。

師:你還喜歡什麼樣的皮球寶寶?

幼兒:喜歡花皮球、足球、籃球、乒乓球。。。。。

延伸活動:幼兒到操場自由進行拍球比賽。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清楚並學習照料小動物的方式

2、清楚準確餵養小動物的方式。

3、培育愛惜小動物生命的意識

教學預備:

展現種種與動物交往的場景。

教學過程:

  (一)啓發孩子回想前2個教學中出現的動物:

1、幼兒教師讓孩子回2個教學的內容,並提問:

(1)角是怎麼樣游泳的?

(2)魚住於哪兒?

(3)小烏龜住於哪兒?

(4)小蝸牛吃啥?

(5)小兔子怎麼樣運動啊?

2、幼兒教師可請孩子效仿小動物的動作。

3、讓孩子回憶要怎樣照料這一些動物,導出下一個教學。

  (二)課堂教學一:

1、幼兒教師播放東西投影器。

2、是1、對圖卡——瞅瞅小螞蟻與抓小螞蟻的兩張圖,接着問孩子:怎麼樣做纔是準確的?

  (三)課堂教學二:

播放2、對圖聽聽小鳥唱K與拍打魚缸兩張圖,接着問孩子:怎麼樣做纔是準確的?

  (四)課堂教學三:

1、播放3、對圖卡——幫忙打掃小動物的家與丟垃圾到小動物的家兩張圖,接着問孩子:怎麼樣做纔是準確的?

2、例如果孩子不曉得,或者回答錯誤,幼兒教師可啓發孩子思索:我們喜愛整齊乾淨的環境,那動物們哩?

  (五)課堂教學四:

1、幼兒教師取出科學圖書,反覆上方的教學步驟,讓孩子述說。

2、例如果孩子不曉得答案,或者回答錯誤,幼兒教師可憑藉些許大人對孩子的關心愛護、照料的事例,讓孩子體會到照料動物猶如大人照料孩子一樣。

  (六)彙總語:

1、孩子能徹底清楚愛惜、保護小動物的方式後,讓孩子給自個兒拍一拍手當作是種勉勵。

2、最終,授予給孩子愛心貼紙。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觀看蝴蝶花,願意聽老師講述蝴蝶花的特徵。

學說“ 蝴蝶花”

活動準備:

1、 教師準備多媒體,電腦等。

2、 蝴蝶的標本或者圖片。

活動過程:

1、 把幼兒集中在一起,準備讓幼兒認識蝴蝶花。

2、 歡看蝴蝶花。

教師打開課件,提問:小朋友們,你們都認識哪些花呢? … 今天阿,老師帶着小朋友一起來看一種花,名字叫做蝴蝶花。 接着打開課件,讓小朋友看幾組圖片後,引導二幼觀察花,請幼兒說說這花像什麼呢? 提問: 小朋友呀看了那麼多美麗的花你們覺得老師給你們看的花像什麼呢?

出示蝴蝶的標本或者圖片,引導幼兒學說 “蝴蝶花” 。先讓幼兒看一些別種類型的花,告訴他們這些花分別是什麼, 集中小朋友的注意力接着出示蝴蝶花的圖片讓小朋友得到一定的認識,並學會說蝴蝶花。

引導幼兒觀察並發現蝴蝶花有各種顏色,如紫色、藍色、紅色、等。莖和葉子是綠色的。在出示一些蝴蝶的圖片,讓小朋友觀察蝴蝶和蝴蝶花到底是怎麼樣的不同呢?等。

3、帶幼兒去戶外散步,找找其他的花,說說這些花的莖、葉子是怎麼樣的。

課後反思:

對與這堂課,我發現了很多不足也收到很多老師給我的意見和反饋,比如,我在第二個環節沒必要出示別的花,這樣反而讓小朋友亂了,這個環節可以去拿一盆假花讓他們欣賞,親密接觸。然後,在語言上有些不必要的話可以捨去,每看過一些圖片後可以讓幼兒思考了先,在讓他們記住這是蝴蝶花。在介紹蝴蝶花的時候也沒有介紹到蝴蝶花的特點,這樣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在操作教具上我也有很多的問題,比如不能管自己,而忽略了孩子應該邊關注孩子邊操作,孩子集中力散了,可以突然聲音一輕可以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儘量把課件分析透徹,別思考過多不必要的因素。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各種感官來感受冬天的風,知道北風吹在身上很冷。

2、豐富詞彙:寒冷

活動準備:

每人一根紙條。

注意幼兒保暖,穿好外套。

活動過程

1、幼兒到室外沒有陽光,有點風的地方感受冬天的風。

老師問:冬天的風吹在身上,吹在耳朵上,吹在臉上感到怎麼樣?(豐富詞:寒冷)

2、每人一根紙條,將紙條舉起讓風吹,請小朋友看看風車怎樣了?

3、小結:冬天到了,北風吹在身上很冷。小朋友要多鍛鍊,跑跑跳跳這樣就會暖和起來。外出要穿外套,帶好帽子,手套;屋子要關緊門窗,不讓風鑽進屋裏,還可以開空調取暖。

4、戶外玩紙條。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準備:

1、吹的(氣球、風車、吹泡泡用具、小口琴和小喇叭等)。

2、唱的(話筒、錄音機等)。

3、吃的(糖果、食品等)

4、有吸管的飲料、牛奶等。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使幼兒瞭解自己嘴巴的用處。

2、鍛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教育幼兒愛護自己的嘴巴(不吃不衛生的東西,不把堅硬的東西放進嘴裏。)

活動過程:

一、猜猜哪裏發出的聲音?

1、請幼兒閉上眼睛,老師輕輕唱歌。

2、問幼兒聽到了什麼?是從哪裏發出的聲音?

二、幼兒談論嘴巴的用處。

1、小朋友,你們的嘴巴有什麼用處呢?

2、幼兒根據平時的生活經驗用語言表達出來。

三、幼兒遊玩:“Mouth樂園”。

1、教師:“今天是天線寶寶的Mouth樂園第一天開張,他們邀請我們小朋友去遊玩,你們開心嗎?”

2、引導幼兒去嘴巴樂園遊玩,嘴巴樂園裏有音樂屋、食品屋和玩具屋,幼兒可以自由地去各個屋遊玩,嘗試用自己的嘴巴進行遊戲。

3、幼兒遊戲後,教師提問題讓幼兒回答。

(1)誰能告訴我你去了哪些地方遊玩?你是怎樣玩的?

(2)你還看到別人用嘴巴幹什麼?

4、教師小結:我們的嘴巴真有趣,又能吃來又能說,又能唱來又能吹,所以我們要愛護它。

四、教育幼兒要愛護自己的嘴巴。

1、幼兒討論:“我們應該怎樣愛護自己的嘴巴?”

2、教師提問:什麼東西不能放進嘴巴里呢?

(1)壞蘋果、發黴的食品、髒的東西都不能吃,吃了就會生病,使人難受。

(2)堅硬的東西不能放進嘴巴里,這樣就會把嘴巴戳破的。

(3)不能把手指放進嘴巴里,這樣不衛生。

3、小結:嘴巴是我們人身體的一部分,我們應該好好愛護它,如果把嘴巴傷害了,人就會很痛苦。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彈簧線表現小蜜蜂繞來繞去飛行的路線。

2、在故事情境中,藉助音樂嘗試用手腕動作表現小蜜蜂飛行的路線。

3、樂意用語言、身體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

活動準備

1、幼兒認識蜜蜂,瞭解過蜜蜂飛行的特點。

2、小蜜蜂棒偶人手一個,油畫棒每組兩盒。

3、畫有花園的黑色、綠色砂紙人手一份。

4、音樂《野蜂飛舞》。

活動過程

1、教師模仿蜜蜂飛行時發出的聲音,引起幼兒的好奇並大膽猜測。

教師:嗡……猜猜看,誰來了?

2、幼兒在故事情境中,扮演小蜜蜂隨音樂感受和表現彈簧線。

(1)教師講述《小蜜蜂》的故事,創設“野蜂飛舞”的情境。

(2)欣賞《野蜂飛舞》的音樂,引導幼兒感受蜜蜂繞來繞去飛行的樣子。

教師:花園裏的花全都開了,小蜜蜂可以採花蜜嘍!聽一聽,想一想,小蜜蜂在採花蜜的時候會怎麼飛呢?

(3)幼兒在小蜜蜂繞來繞去採蜂蜜的情境中,手持棒偶隨音樂表演小蜜蜂飛行的樣子。

教師: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蜜蜂在花叢中飛來飛去的樣子。

3、幼兒在《野蜂飛舞》的音樂背景下,嘗試用繪畫的方式變現蜜蜂在飛行。

教師:我們把小蜜蜂們飛來飛去的樣子畫下來吧!

4、欣賞作品,感受小蜜蜂飛行線路的多樣性。

教師:你的小蜜蜂在花叢中是怎麼飛的呀?

5、舞蹈《蜜蜂做工》,感受蜜蜂在花園中採蜜的快樂。

教師:小蜜蜂飛呀飛呀,忙着採花蜜呢!真是一羣勤勞的小蜜蜂!

教師在活動中通過故事把“小蜜蜂採花蜜”的情境貫穿整個過程,自然地融入音樂和身體動作的元素,引導幼兒在遊戲的情景中多通道地感受、表現“繞來繞去”的線條。

活動建議

活動延伸:引導幼兒觀察電話線、花的藤蔓等,進一步感受彈簧線的特點。

環境創設:教師將小蜜蜂的圖片貼在幼兒的作品上,讓幼兒在蜜蜂找出口的情境中感受作品。

家園共育:家長和幼兒共同收集一些用彈簧線、螺旋線等曲線裝飾的物品。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9

活動內容:藝術——跟着老師走走(韻律)

活動目標:

1.認真傾聽音樂,願意跟隨教師隨樂有節奏地走、跑、跳。

2.能根據教師的語言提示,控制自己的身體初步合拍做立正、轉圈、下蹲等簡單動作。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音樂《拍手點頭》,播放器。

活動過程:

一、律動《拍手點頭》,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培養幼兒的節奏感

引導幼兒認真傾聽音樂,《拍手點頭》,按照教師的提示一拍一下地做動作。

二、教師演唱歌曲《跟着老師走》,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節奏與動作

1.教師隨樂演唱歌曲,引到幼兒認真聽,並在膝蓋上打拍子。 提問:“剛纔老師歌裏是讓小朋友跟着老師做什麼?”

2.教師再次演唱歌曲,引導幼兒認真傾聽,並跟隨教師用手指在膝蓋上有節奏地交替做走、下蹲等動作。

3.教師彈唱,幼兒獨立用手指做動作。

三、幼兒圍城一圈隨樂動作

1.引導幼兒圍成一圈,按照順時針方向站好。教師放慢速度邊唱邊帶領幼兒練習。

2.教師變化

演唱內容,要求幼兒認真傾聽,根據教師動作與歌聲提示變化自己的動作。

3.教師邊唱邊帶領幼兒完整隨樂動作。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理解歌詞,並掌握短語“我不是懶惰蟲”。

2、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現出懶惰蟲難受的樣子。

3、幼兒能與同伴共同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知道懶惰蟲是什麼樣的人

活動過程:

l、談話引導幼兒理解歌詞。師;“小朋友,你們愛勞動嗎?你們平時都幫媽媽幹什麼活呀? (幼兒自由發言)噢,你們可真勤快呀!可是,有一位小朋友,他不愛勞動,他不喜歡幫媽媽掃地,洗碗……更不喜歡冼手、洗臉、洗澡……他呀實在太懶了.所以大家都叫他懶惰蟲.突然有一天,懶惰蟲的渾身都長滿了蟲子,小朋友,渾身上下都長滿了蟲子會怎樣?到底誰是懶惰蟲?小朋友,是你嗎?現在老師要來找找嘍,小朋友可要仔細聽好了。”

2、教師示範演唱歌曲,並引入遊戲情景

示範唱歌曲(邊唱邊指,最後一拍指向老師)

問:“誰是懶惰蟲?你們聽聽薛老師是怎麼說的? (我不是懶惰蟲)老師是怎麼說的,如果指到你,你會怎麼說?那到底誰是懶惰蟲呢?我們再來找找吧!”

3、師幼共同遊戲,學唱歌曲。

4、歌表演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大部分幼兒表現積極,但忽視了能力弱的幼兒的表現,在下次活動中需要個別指導。

小百科:偷懶是不喜歡費體力或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