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錦9篇

【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錦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1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模板集錦9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新節奏ⅹ·ⅹ ⅹⅹⅹ-|和ⅹ·ⅹ ⅹⅹⅹ|,進一步培養幼兒對較爲複雜的音樂節奏的感知能力。

2.認識手風琴、小提琴和小軍鼓三種樂器,並知道新樂器的名稱和發聲特點。

3.初步學會演唱歌曲《好聽的聲音》,練習控制自己的聲音與伴奏樂器和諧演唱。

4.藉助圖譜、動作、遊戲情景理解記憶歌詞並學唱歌曲。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重難點:

1.認識手風琴、小提琴和小軍鼓三種樂器,並知道新樂器的名稱和發聲特點。

2.初步學會演唱歌曲《好聽的聲音》,練習控制自己的聲音與伴奏樂器和諧演唱。

3.學習新節奏ⅹ·ⅹ ⅹⅹⅹ-| 和ⅹ·ⅹ ⅹⅹⅹ|,進一步培養幼兒對較爲複雜的音樂節奏的感知能力。

活動準備:

樂器(手風琴、小軍鼓、小提琴)、磁帶、動物圖片(小青蛙、小花貓、小熊、小狗、小豬)、樂器圖片(手風琴、小軍鼓、小提琴)。

活動過程:

一、節奏遊戲

師出示小青蛙圖片,問:小朋友,這是什麼呀?你們知道小青蛙是怎樣叫的嗎?請幼兒模仿。

師:我這隻小青蛙是這樣叫的:

ⅹ·ⅹ ⅹⅹⅹ-|你們會嗎?請幼兒模仿。

呱 呱 呱呱呱

師出示小花貓圖片,問:小朋友,這是什麼呀?你們猜猜這隻小花貓是怎麼叫的呢?請幼兒模仿。仔細聽,我這隻小花貓是這樣叫的:

ⅹ·ⅹ ⅹⅹⅹ|誰會模仿?

喵 喵 喵喵喵

二、認識新樂器,瞭解其音色特點

1. 介紹新朋友

師:小朋友的節奏感真強,我決定帶你們去參加一場森林音樂會,想去嗎?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音樂會中的三位新朋友吧!依次出示三張動物圖片:小熊、小狗、小豬。

2.認識新樂器

師:在森林音樂會上,三種小動物演奏了不同的樂器。看看小朋友們認識這些樂器嗎?分別出示三張圖片:手風琴、小提琴、小軍鼓,引導幼兒認識,記住名稱。

3.瞭解音色特點

師:你們想不想聽聽這些樂器發出的聲音呢?師分別演奏三種樂器(小軍鼓、小提琴、手風琴),請幼兒聽辨其音色特點,同時出示字卡:咚咚咚、嗡嗡嗡、嗯嗯嗯。

4.欣賞用小提琴、手風琴演奏的樂曲。

三、歌唱遊戲

師:認識了三位新朋友和三種新樂器,我們可以進入音樂會會場了,但是會場內有個規定,必須保持安靜,否則影響他人傾聽,你們能做到嗎?

1.欣賞歌曲

(1)播放歌曲,幼兒完整欣賞,並隨音樂有節奏的點頭。

(2)提問: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麼?出示歌曲名稱。

2.學唱歌曲

(1)師分段清唱歌曲,提問:這段歌曲中誰在演奏,用的什麼樂器,發出了怎樣的聲音?

(2)師領幼兒有節奏的朗誦歌詞。

(3)幼兒嘗試與教師清唱歌曲。

(4)師彈奏,幼兒跟伴奏演唱歌曲。

3.接唱遊戲

師:小朋友真能幹,很快學會了演唱這首好聽的歌曲,讓我們一起來玩個接唱遊戲吧!(將幼兒分爲三組,分別爲小熊組、小狗組、小豬組,幼兒按組的順序進行接唱歌曲)。

四、師總結評價

今天的小朋友表現都特別棒!讓我們大聲對自己說:“今天的我最棒!”

活動延伸:

回家後,把這首好聽的歌曲唱給家人聽聽。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教師爲幼兒創設了參加森林音樂會的情景大大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通過美觀的圖片和樂器的出示,幼兒形象、直觀的認識了手風琴、小提琴、小軍鼓三種樂器,初步瞭解了樂器的發聲特點。課前的節奏遊戲既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濃厚興趣,又爲攻克本次活動的難點做了很好的鋪墊,加之歌唱教學時我能夠紮紮實實地進行好每一環節,因而幼兒很快就學會了演唱歌曲,教師教的也很輕鬆,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幼兒的主體地位。活動在接唱遊戲的**中拉下了帷幕。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本次活動結束後,我做了深刻的反思,總結出來許多經驗教訓:節奏訓練應該貫穿整個教學活動,在引導幼兒認識三種小動物和三種樂器時應該讓幼兒有節奏的與它們打招呼,進一步熟悉本節課的節奏型,爲本次活動的難點減緩坡度。在學唱歌曲這一環節時,教師忽視了提醒幼兒唱歌前的坐姿和發聲要求,導致有個別孩子進入歌唱誤區,認爲扯着嗓子唱就是聲音洪亮。活動結束前應該播放歌曲錄音,讓幼兒跟隨音樂自由地進行表演唱,完整感受音樂。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郵票的特點,嘗試設計郵票。

2、在與同伴合作設計的過程中,體會共同努力獲得成功的快樂。

3、在合作創作的過程中感受郵票的美。

4、初步瞭解郵票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簽字筆、水彩筆、多媒體圖片。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郵票(意圖:引發幼兒對郵票的`興趣)

(出示集郵冊)

師:集郵冊上有哪些郵票?這些郵票有什麼用?

小結:(出示集郵冊)郵票可以用來寄信,有的人還會把郵票當成寶貝一樣的收集起來,做成這樣的集郵冊,如果你仔細觀察這本集郵冊就會發現很多祕密,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本集郵冊。

二、賞一賞郵票(意圖:引導幼兒在欣賞的過程中瞭解郵票的祕密)

1、郵票欣賞一。

(1)出示一套京劇臉譜

師:在集郵冊裏有這樣一組郵票,你發現什麼?

小結:這些郵票上都是京劇人物,有不同的造型和動作,我們可以給它起名“京劇郵票”。

(2)出示兩套打亂的郵票

師:這裏有兩套打亂的郵票,請你來看看哪些是一套?爲這兩套郵票起個名字吧!

小結:同一套郵票由多張組成,圖案內容是一樣的,不過造型可以有變化,它就是套票。

2、郵票欣賞二。

師:這一張郵票特別在哪裏?它也有套票,猜一猜這一套郵票顏色應該是怎樣的?

小結:郵票只用1種顏色,我們叫它單色郵票。單色套票的內容是一樣的,每一張郵票就用一種顏色。

師:除了單色套票,還會有什麼?雙色套票和彩色套票又是什麼樣?

小結:雙色套票和彩色套票的內容是一樣的,每張郵票使用兩種顏色是雙色套票,每張郵票使用多種顏色是彩色套票。

三、試一試:設計郵票(在合作創作的過程中感受郵票的美)

師:郵票圖案豐富,色彩很美。我們也一起來設計郵票吧!

評一評(意圖:鼓勵幼兒評價欣賞作品,體驗成功)

師:請小設計師們把你們的作品送到評獎臺上。哪個小組來介紹你們組的套票?

小結:今天我們和好朋友一起設計了一套郵票,我們可以把這套套票放到我們的集郵冊裏,讓我們的集郵冊越來越豐富。

小百科;供寄遞郵件貼用的郵資憑證,一般由主權國家發行。郵票的方寸空間,常體現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歷史、科技、經濟、文化、風土人情、自然風貌等特色,這讓郵票除了郵政價值之外還有收藏價值。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發準字音狗(gou)和猴(hou),能口齒清楚準確流暢地朗誦繞口令

2.瞭解繞口令的句式特點,感知繞口令的韻律和節奏。

3.感知繞口令內容的趣味性,體驗同伴合作朗誦繞口令的有趣。

4.理解故事內容,記清主要情節,初步學習人物的簡單對話。

5.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能正確朗讀繞口令,音調準確,語言流暢。

2、難點:能快速朗讀繞口令,字詞發音準確。

活動準備:

圖片背景、狗猴頭飾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理解內容:狗和猴河裏的小橋上,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這天從橋東走來了一隻狗,從橋西走來了一隻猴。他們走着走着,剛走到橋心,"哎喲"狗和猴頭碰頭,撞到了一起。這可嚇壞了他們,他們匆匆忙忙往回跑。狗跑了幾步回頭望了望,猴跑幾步也回頭望了望。不知道到底是狗害怕猴呢還是猴怕狗呢?

師:老師把這個故事改成了一首兒歌,我們來聽一聽(師快速朗誦繞口令)師:和平時聽到的兒歌有什麼不一樣?(速度更快)

二、理解繞口令,梳理句子

1.師:我們剛纔聽到的這首兒歌叫做繞口令,讓我們再仔細的聽一次,狗和猴發生了什麼事!

2.教師再次朗誦。(慢速)問:你聽到了什麼?追問,能用兒歌中的話來說嗎?(幼兒回答,老師借用圖譜理解繞口令內容)

3.師朗誦。完整呈現圖譜。

三、嘗試朗誦繞口令

1.看圖譜,朗誦繞口令(師大聲)師:我們看着圖譜把繞口令念一念。

2.對字音進行引導,再次朗讀。(師小聲)師:剛纔孩子們都能完整的朗誦出來,真棒。請看這一句······一定要念準了,我小聲你們大聲。再念一次

3.(解決剛纔遇到了困難)拍手慢速朗讀一次師:請小朋友們小手拿出來,邊拍手邊念繞口令。1234準備開始(老師起節奏)······

4.拍手快速朗讀一次(沒發準的字音可再次糾正)師:表現不錯。如果再快一點你們行嗎,我們來挑戰一下。小手,1234準備開始······

5.再次快速拍手朗誦師:我們可以再快一點嗎?1234準備開始······

四、手指遊戲師:我們把它改成手指遊戲,一起來動一動我們的手指。先看我做。

五、接龍遊戲

1.請你們和我一起接龍遊戲遊戲:我念前半句"橋東走來"你們念後半句"一隻狗"。我們來試一次,準備開始。

2.加大難度:我念一句:橋東走來一隻狗;你們念一句:橋西走來一隻猴。小手,準備開始。

六、表演

1.合作練習師:請兩個小朋友一起做手指遊戲練習兒歌。練習的時候可以玩手指遊戲和接龍遊戲。

2.分組表演師:請你們表演,其它幾組認真聽,他們念得怎麼樣?

3.評價師:(選個別幼兒)說一說,他們朗讀得怎麼樣?(一組比一組要求可以更高)活動延伸:

請孩子們回家後把這首繞口令朗誦給自己的家長欣賞。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之所以獲得良好的效果,分析原因主要在於:首先,在內容的選取上,我對原作品進行了分析與修改,並結合中班孩子的認知特點將一些比較拗口的話進行了修改,使其琅琅上口。這首繞口令中有孩子既熟悉又喜愛的動物“狗”和“猴”,運用擬人化的手法,活潑有趣地描寫了兩隻動物相對過獨木橋在橋上相遇的情形。特別是第五句、第六句“猴跑幾步望望狗,狗跑幾步望望猴。”比較詼諧生動地寫出了兩隻動物可愛的神情,最後很自然地道出了“不知是猴讓狗還是狗讓猴”。第二,在教學設計上我充分發揮了多媒體的作用,運用動態的形象吸引孩子的注意,啓發了孩子的想象,幫助孩子形象的理解了繞口令所表述的內容。而手指偶的運用又進一步激發了孩子參與表達表現的興趣。本次教學活動,又開闊了我對開展民間文學活動的視野,繞口令是民間文學活動中比較獨特的語言藝術形式,它以特有的魅力與長處,自由靈活地傳情達意,不僅能鍛鍊孩子發音清晰準確、口齒靈俐,從中也滲透了品德教育。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認識正方體,能區分正方體與正方形,初步感知正方體的基本特徵。

2、能找出生活中正方體的物品,感知立體圖形。

3、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空間知覺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骰子、正方體圖形紙、課件2、學具準備:製作正方體的圖樣紙、彩筆、膠棒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1、師幼問候

2、情景導入"今天我要帶小朋友前往神祕的魔術樂園玩,接下來我們要踏上神祕的魔術之旅了,請小朋友和我一起做。"《積木房》:積木寬,積木長,我用積木蓋新房,小朋友們請進去,都誇房子真漂亮!

二、集體活動。

(1)觀察圖形幼兒觀看課件師:"圖形紙上有什麼圖形?有幾個?它們一樣大嗎?"師:"這張圖形卡紙上有6個一樣大的正方形,我們變個魔術,看看它能變成什麼?"

(2)操作活動教師做示範,將圖紙摺疊後變成正方體。

師:"今天變成的這個新圖形叫正方體。"小朋友們也來試試吧。

(3)認識形體請幼兒觀察正方體師:"正方體由幾個面組成?"(請小朋友用彩筆點數)師:"每個面都是什麼圖形?每個圖形一樣大嗎?"小結:用六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叫正方體。

(4)師幼互動師:請小朋友說一說生活中有哪些正方體。

三、遊戲活動:

1、遊戲名稱"擲骰子"遊戲2、遊戲規則請一名幼兒擲骰子,幼兒根據骰子的數字回答問題。回答正確的小朋友上臺擲骰子。(骰子上標註問題)數字1:正方體有幾個面?

數字2:正方體的六個面一樣大嗎?

數字3:生活中有哪些正方體的東西?

數字4:生活中有哪些正方形的東西?

數字5:正方體的六個面是什麼圖形?

數字6:再擲一次骰子。

2、活動小結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學習運用簡明的語言講述每一幅圖的圖意,理解“一共”的含義。

學習在田字格中記錄算式,保持正確的書寫姿勢與握筆姿勢。

能積極參與討論活動,大膽講述自己的意見。

活動準備:

教具:三幅實物圖,貼絨數字若干。

活動過程:

集體活動。

出示三幅圖。

A:黑板上有幾幅圖?這三幅圖講的是一件事,每幅圖用一句話就可以講清楚,3幅圖用三句話講。請個別、集體講述三句話。

B:第三幅圖小朋友爲什麼要說“一共有三隻貓”,“一共”表示的是什麼意思?這裏是誰和誰合在一起“一共”呢?

學習書寫算式。

A:“誰會用一道算式記下這件事?幼兒說教師記錄。

B:“誰能說出這道算式是怎樣表示這件事的?”我們一起把這道算式讀一遍。

C:請小朋友仔細地看一看這道算式的數字寫在什麼格子裏?符號呢?

小組活動看三幅圖記加法算式(數學畫冊)教後感: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孩子們能運用簡明的語言講述每一幅圖的圖意,並且理解“一共”的含義。在田字格中記錄算式,保持正確的書寫姿勢與握筆姿勢。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理解故事內容及角色粗心的性格特點。

學習獨立保管好自己的學習用品,不遺忘、不丟失。

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故事錄音、幼兒用書《找不到眼鏡》。

活動過程:

聽故事錄音,瞭解故事主要內容:

"故事的名稱叫什麼?""誰找不到眼鏡?他的眼鏡到哪兒去了呢?"師生共同聽故事錄音前半段。

教師提問,幼兒回答交流:

"熊的眼鏡會在哪裏?""爲什麼他會找不到自己的眼鏡?""他的眼鏡應該放在哪裏?"聽看結合,理解故事中角色的性格特點:

閱讀故事,邊聽教師完整的朗讀故事。

幼兒自由結伴討論故事內容,教師巡迴聆聽:

"我們幫助小熊想想辦法,怎樣改正自己的缺點呢?"幼兒聯繫生活實際進行討論,提升相關經驗:

引導幼兒積極討論:

"我們的學習用品增加了,那怎麼樣使這些學習用品不丟失呢?"師生共同歸納統計保管物品的方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樂於觀察身邊的事物

2、仔細觀察畫面,感知繪本內容

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電子課件,字卡(泥),詞卡(翻開,感覺,靜悄悄)

幼兒準備:幼兒繪本,活頁遊戲(一)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引出主題

1、遊戲"冰箱裏面有什麼"遊戲方法:請5~6名幼兒上臺,站成一排,然後臺下的幼兒集體問"冰箱裏面有什麼",臺上的幼兒按站隊的順序依次回答。回答錯誤或沒跟上速度的人被淘汰。

2、教師:小朋友們太棒了,能說出這麼多東西,說明大家平時觀察的很仔細,今天老師想請大家來看一個關於院子裏有什麼的故事。

二、介紹封面,引出故事

1、展示封面,請幼兒觀察:封面上畫的是哪裏?都有些什麼?

2、介紹書名"院子裏有什麼"並帶領幼兒朗讀3、請幼兒發揮想象力,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院子裏還會有些什麼?

三、幼兒自主閱讀

1、幼兒取出繪本,自行閱讀

2、請幼兒用完整的句子進行表達:這個院子裏有什麼?你喜不喜歡這樣的院子?爲什麼?

3、請幼兒有序的收起繪本

四、集體閱讀,理解故事

1、教師播放課件中的繪本PPT,引導幼兒逐頁閱讀

(1)閱讀2~3頁:畫裏有誰?他們在哪兒?在幹什麼?猜猜他們在想什麼?

(2)閱讀4~7頁:在這個院子裏你能看見什麼?這些東西我們很容易看到,有什麼東西是我們不容易看到的呢?

(3)閱讀8~9頁:你看到了什麼?還有沒有別的發現?(提醒幼兒仔細關擦樹葉、草叢和花朵)

(4)閱讀10~11頁:這三幅圖裏你看到了什麼?請幼兒數一數它們的數量並用"蘋果樹上有倆只小鳥"這樣的句式來進行表述

(5)閱讀12~13頁:翻開泥土,看看裏面有什麼?(教師適時出示字卡"泥"和詞卡"翻開"並進行簡單講解)你認爲泥土裏還會有什麼?

(6)閱讀14~17頁:在這個院子裏,有哪些東西我們是可以聽到的?哪些是可以用鼻子聞到的?(請幼兒用動作分別表現"看""聽""聞")

(7)閱讀18~21頁:我們能不能看見風?我們怎麼能感覺到風的存在呢?(風吹在皮膚上,樹葉隨風飄動,風箏在天上飛……請幼兒發揮想象舉例。適時出示詞卡"感覺"並進行簡單講解)

(8)閱讀22~23頁:這個時候還有風嗎?你是怎麼看出來的?(教師適時出示詞卡"靜悄悄"並進行簡單講解)

(9)閱讀24頁:畫面中是什麼時候?畫面中的人打算做什麼?

2、教師播放課件中的故事動畫,請幼兒完整的欣賞故事五、結束活動1、教師對幼兒的表現進行,給幼兒留下問題,爲下一課時做鋪墊。

問題:蚱蜢躲在草叢裏容不容易被發現?爲什麼?

佈置家庭作業:活頁遊戲(一)2、師幼共同物品,結束活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材料:

寫有不同時間的卡片,幼兒自制的鐘。活動指導:學習看時間卡,能正確讀出卡片上的時間,並在鐘面上撥出相應的時間。

  大班區域活動:

認識時刻表——第三次投放

  材料:

表示不同時間段的活動圖片若干;幼兒操作鐘若干。

  指導:

讓幼兒看圖片說出圖片內容,並猜猜這是什麼時候,在鐘面進行操作,撥出相應的時間。

  第四層次:

投放記錄表,繞過幼兒製作時刻表,記錄自己一天的主要活動。

  投放材料:

記錄表,筆,表上有鐘面

  指導過程:

1.表格如下:交代幼兒記錄一天的主要活動,如7點起牀,在鐘面上畫出來,並在相應的地方畫出起牀的標誌圖,如自己在穿上穿衣服。7點半吃飯,畫出時間和吃飯的符號(小碗)

2.看老師的記錄表:我的星期天,說說幾點老師在幹什麼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觀察各種各樣的小草,瞭解草的多樣性及主要用途。

2、認識有關愛護草坪的標誌,知道要愛護小草。

  活動準備:

1、家長與幼兒一起到野外尋找野草,並拔二三棵放入塑料袋內備用。

2、蠟筆、紙張若干。

  活動過程:

一、感知、探究。

1、玩一玩、看一看、比一比、聞一聞,說說各自帶來的野草,是什麼顏色?它們長得一樣嗎?有什麼用?它們是哪些小動物的食物?

2、帶幼兒進入可踩的草地上,(注意清楚草地上的碎石等危險物)用手按一按,赤腳踩一踩,講講有什麼感覺?

3、我們拔的野草與草坪上的小草有什麼不同?

4、人們爲什麼要種植那麼多的草坪?

5、草坪上還是哪些小動物的家?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二、學習“愛護草地”的有關標誌。

1、看一看、猜一猜,這些標誌分別表示什麼意思?

2、你還在哪裏看到過這種標誌?

三、畫標誌。以小組爲單位,想象並創作標誌。

四、將標誌貼在標牌上,並組織幼兒將標牌插到幼兒園內的草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