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優秀教案彙編五篇

精選幼兒園優秀教案彙編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1W 次

作爲一名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優秀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幼兒園優秀教案彙編五篇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1

活動過程:

一、熱身。

老師:小朋友,森林裏什麼動物最聰明?(狐狸,兔子,猴子……)

老師:對!猴子最聰明!他們會跑會跳,還會玩遊戲呢!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當小猴吧!我是“猴王”,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什麼?(鼓!)

老師:讓我們用鼓點來玩遊戲吧!我的鼓聲快,你們就跑的?(快!)我的鼓聲慢,你們就跑的?(慢)我的鼓聲停下來?(我們就停下來!)

二、學抓尾巴。

1、(幼兒原地坐下)老師:小猴不僅聰明,還喜歡揪尾巴呢!小猴們,你們的尾巴呢?(我們沒有尾巴……)

老師:你們的尾巴在這兒呢!讓我們先聽一聽揪尾巴游戲的規則吧!

2、遊戲規則:請參加遊戲的小朋友在“猴山”(大圓圈)內分散站開,當“猴王”(老師)敲擊鼓面時,小猴們就開始相互揪尾巴,只能躲閃不能用手護住尾巴,被揪掉尾巴的小朋友要到“河邊”(休息區)休息,當“猴王”(老師)停止敲鼓時,遊戲結束,手上有最多尾巴的爲勝利者。

3、教師示範

教師請一名幼兒共同遊戲,示範躲閃。

4、教師小結:老師能夠勝利是因爲會躲閃,分享多種躲閃方式:左邊進攻向右躲閃,右邊進攻向左躲閃,躲閃後快跑。

三、集體遊戲。

教師分發尾巴。

1、個人遊戲:教師擊鼓開始遊戲,遊戲中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2、請勝利的幼兒分享經驗,怎樣能更好的躲閃過別人,怎樣能揪到別人的尾巴。

3、分組遊戲:教師請幼兒根據自己的尾巴顏色進行分組,每組推選出一名組長,組長保護並帶領組員去揪其他組的尾巴,遊戲結束時遊戲區哪組組員最多,哪組獲勝!反覆遊戲兩次。

4、教師點評。

四、放鬆活動。

活動反思: “揪尾巴”的遊戲幼兒適應性比較強,可適合大中小各個年齡階段,而且其取材便捷( 以布條爲主),能動性強,不僅能提高孩子們快速跑和躲閃的能力,體驗民間遊戲的快樂;而且能在遊戲中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

活動我以提問“森林裏什麼動物最聰明?”開始,引導幼兒回答出猴子最聰明,再提示幼兒“猴子能跑會跳,還會玩遊戲呢!”帶領幼兒用鼓點走,跑,停進行熱身。在學抓尾巴的環節中我先講解了規則,然後請一名幼兒共同遊戲,示範躲閃。遊戲分爲個人遊戲和分組遊戲,個人遊戲是孩子們分散遊戲,在保護自己尾巴的同時,揪別人的尾巴,最後手上尾巴最多者獲勝。分組遊戲是孩子們按照尾巴顏色分組,推選出一位組長,保護隊員,組織隊員去揪別組的尾巴,最後哪組剩下的組員多,哪組獲勝。擊鼓開始個人遊戲後,孩子們興致極高,個個積極參與,大家爭着、搶着揪別人的尾巴。當然,也有一些小朋友一直在往前跑,而忽略了反追、搶的權力,還有些孩子在遊戲開始時沒有迅速做出反應,馬上就被揪掉了尾巴,沒能在遊戲中得到鍛鍊,這些在今後的遊戲中也需要我多注意和解決的。分組合作遊戲時,直接遊戲,沒有經過練習,許多孩子還沒有認清哪個是自己組員時就被揪掉了尾巴,甚至有的孩子揪掉了自己組員的尾巴。活動最後以摘桃子的形式進行放鬆活動。

整個活動較清晰、流暢,但還存在不少問題,首先,在活動設計上對於大班孩子來說難度不夠,在孩子們熟悉遊戲後應該適當增加難度;其次,情境帶入,角色意識都不明顯,這個環節太匆忙;再次,對躲閃技巧講解的不夠,沒有給孩子充分的時間練習躲閃,遊戲規則也沒有交代清楚,使得遊戲過程中能力不同的孩子們落差明顯,應該在集體遊戲前再講解一次規則,講清楚每一個點,使遊戲能有序進行,;最後,分組合作遊戲時應該給孩子們30秒分組討論的時間,認識隊友,討論揪尾巴策略,再進行一次練習,然後再開始遊戲。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綱要》指出,在藝術活動中要“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地想象,運用不同的藝術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驗,幼兒在藝術活動過程應有愉悅感和個性化的表現。”

我通過觀察發現,班級幼兒對於音樂旋律的特點、音樂節奏的變化比較敏感, 且感興趣。將音樂教學遊戲化,創設情境,引導幼兒進行角色扮演,由此來激發幼兒的參與積極性。因此,我設計了這個以情境創設、角色扮演爲線索的音樂活動。

活動目標

一、通過分段欣賞音樂,能區分連貫和跳躍的音樂旋律。

二、結合音樂,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皮球的滾動與跳躍。

三、通過“變身小皮球”進行音樂遊戲,體驗集體遊戲的樂趣。

重點難點

重點:能區分連貫和跳躍的音樂旋律。

難點:結合音樂,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皮球的滾動與跳躍。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音樂文件、多媒體設備、圖譜一張、皮球。 經驗準備:事先引導幼兒去欣賞一些對比性較強的旋律。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引出音樂

教師哼唱:“嗚嗚嗚嗚嗚~火車開來了,小朋友們請上車,誰上車?……XX 小朋友請上車。”

教師:“小朋友們坐着火車,我們來到了音樂王國,這裏正在演奏一首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二、結合皮球,熟悉音樂

教師:“在音樂王國有位小朋友想和你們交朋友,你們猜猜是誰呀?哎!是一個皮球,小皮球想和大家一起做遊戲,我們一起看看這個遊戲是怎麼玩的吧。”

(一)幼兒邊聽音樂邊看老師玩球

(A 段:左右手來回滾球; B 段:拍接球)

教師提問:“剛纔老師是怎麼玩球的?那剛剛除了眼睛看到老師玩球,耳朵還聽到了什麼呀?”(引出音樂)

教師提問:“老師再跟着這音樂來表演玩球,請你們聽聽看老師滾球時音樂是怎樣的?”

教師小結:“柔柔的、連貫的。”

教師:“拍接球時音樂又是怎麼樣的?”教師小結:“有力的、跳躍的。”

三、感受連貫與跳躍的音樂旋律

(一)手指在地圖的旅行

教師:“小皮球還給大家帶來了音樂王國的音樂地圖,鐺鐺鐺~”(出示圖譜)教師:“你們在這音樂地圖上看到了些什麼呀?”

(根據幼兒回答引出圓滑線和斷點符號,引出圓滑線出表現的是滾球,而斷點符號表現的就是拍接球)

教師:“下面請小朋友們邊欣賞這段音樂邊看看這張音樂地圖,看的時候注意老師的小手要開始在音樂地圖上旅行咯,仔細看看老師的手指會跟隨着音樂在地圖上做什麼動作。”

教師提問:“剛剛老師的手指在這地圖上做了些什麼動作呀?”(引導幼兒邊說邊做)教師小結:“這圓滑線時手指是劃、搖來表現皮球滾動的,在斷點符號時食指是點來表現皮球的跳躍的。”

(二)身體動一動

教師提問:“那我們的身體上還有很多的肢體部位,那還可以用什麼肢體動作來表現皮球的滾動與跳躍呢?”(引導幼兒用肢體動作來分別表現)

引出跟着音樂選擇喜愛的肢體動作表現皮球的滾動與跳躍(正式開始前可請個別幼兒演示一下要表現的相應肢體動作)。

幼兒跟着音樂運用肢體動作表現。(可換一下肢體部位再次表現) 四、皮球遊戲

(一)介紹遊戲玩法

教師:“小皮球朋友說你們可真厲害,我要出個難題考考你們。仔細聽清楚規則哦,這樣我們才能挑戰成功!等下請小朋友們來做小皮球蹲在地上,老師先做拍皮球的人,聽音樂在前面兩段圓滑線處也就是表現皮球滾動的地方請慢慢的左右搖動身 體,等到音樂斷奏處也就是拍接球時老師會拍某一個小朋友,那個幼兒就快速的蹲着跳一下。”

(二)幼兒遊戲

可進行兩次,第二次可請幼兒來當拍皮球的人,教師也扮演成皮球,與幼兒一起玩。遊戲過程中,根據幼兒對遊戲規則掌握的程度,適當增加難度及趣味性,如:輕輕拍,跳的低;重重拍,跳的高。

五、結束部分——小皮球火車旅行

教師:“小朋友們很厲害挑戰成功了!在挑戰中,我們也變身成爲了小皮球,那現在我們的新朋友也該回家了,我們一起送它回去吧。”

教師哼唱:“嗚嗚嗚嗚嗚~火車開來了,小皮球們請上車,誰上車?……XX 小皮球們請上車。”

教師:“小皮球乘坐着火車回到了自己的音樂王國,小朋友們想小皮球的時候,可以聽自己喜歡的音樂,根據音樂節奏畫出屬於自己的音樂地圖。我們可以寄給小皮球邀請它又來我們的音樂王國玩。”

活動總結

整個活動以音樂王國的旅行爲主題,以“小皮球”爲線索。由充滿趣味的“坐火車”音樂遊戲導入,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導出主題,引出音樂。活動環節由結合皮球分段聽音樂感受音樂節奏,到聽音樂看樂譜,小手跟畫樂譜來強化對節奏的區分,再到用身體其他部位表現樂譜節奏的拓展,再到最後以“變身皮球”聽音樂, 身體表現旋律節奏。每個環節,環環相扣、層層遞進,都以情境代入。

活動開始由開火車導入,結束由開火車結束,首尾呼應。最後還通過讓幼兒給

“小皮球”寄出音樂地圖進行拓展,進一步強化幼兒對不同的旋律、節奏的感知與表達。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植樹節快到了,三月的天空溫暖和很多,路邊的大樹在隨風舞動,植樹節的日子快到了,這是春天的氣息,這是大地母親給我們最好的禮物,植樹節的味道越來越近了,每年我們的小朋友都會到郊區植樹,爲城市的綠化做出自己小小的義務。義務植樹已經成爲中國人的傳統美德,也是全球人類的.義務。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樹節並懂得在植樹節裏我們要幹什麼。

2.瞭解樹和人類的重要關係,知道如何愛護花草樹木。

3.體驗種樹、澆樹保護環境的樂趣。

  活動準備:

沙塵暴的圖片、小水桶、小鏟子

  活動過程:

一、認識沙塵暴的危害

1.老師出示沙塵暴的圖片,幼兒自由討論在沙塵暴的天氣裏的自身感受。

2.比較沙塵暴與綠色環境的不同,並說出喜歡哪一種環境,爲什麼?

二、切入植樹節主題

1.老師請幼兒猜猜今天是什麼節日?(老師適當提醒是有關於樹的一個節日)。

2.老師與幼兒一起討論在植樹節裏我們該幹什麼?怎樣愛護小樹?(澆水、施肥、鬆土等等)。

三、我們一起行動在植樹節

1.老師帶領幼兒去戶外活動,並帶上工具(水桶、小鏟子、舀水的容器)。

2.老師組織幼兒澆樹,邀請兩個或三個小朋友一組把水舀到樹坑裏,或者拿小鏟子給樹鬆土,要求全體幼兒都參與到其中,體驗植樹節的樂趣。

3.老師拿照相機記錄幼兒在植樹節的活動。

  四、活動延伸

老師要求幼兒從家帶盆栽,放到教室裏,教會幼兒如何照顧好花草樹木。

  活動反思: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靈活多樣的活動方式是增長知識的手段,動手動腦是探索發現的途徑。這次活動課,孩子們興趣盎然,積極性極高,不但知道了各種樹木的名稱,而且對其特點和功用也有了大致瞭解,更是滿足了好奇心和求知慾。就是有的幼兒對觀察到的不能運用比較合適的語言來表達,還有待於在日常生活中多看多說多教多引導。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樂意與同伴及他人交往,體驗交往的樂趣。

2、製作名片,以簡單的圖畫或文字符號的形式給朋友寫信,學習初步的交往技能。

活動準備:

1、收集不同的名片、各色卡紙、彩色水筆等。

2、準備學習包《健康/社會·我會交朋友》

活動過程:

1、導入:

欣賞名片,激發幼兒製作"名片"的興趣。

2、活動開始:

引導幼兒說說名片上有什麼,名片有什麼用處。比較不同名片的圖案或標記,瞭解它們所代表的含義。

討論:名片上主要應有哪些內容?(照片、姓名、屬相、生日、地址、電話、愛好、特長等)鼓勵幼兒儘可能多地提出設想。

3、製作名片:

啓發幼兒思考:你想設計怎樣的名片?

幼兒進行設計製作活動,鼓勵幼兒設計出與衆不同的名片來。

幼兒互相介紹自己的名片,比較自己與別人的不同。

統計活動。屬相有幾種?每月過生日的小朋友有幾人?有相同愛好的小朋友有幾人?

4、活動結束:

與好朋友交換名片。

幼兒園優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數量與數字之間的對應關係

2、學會使用新媒體設備,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重點難點重點:

初步感知數量與數字之間的對應關係難點:學習使用新媒體設備進行活動

經驗準備:

認識數字1-3 物質準備:

1、ipad 若干

2、課件:瓢蟲找家(希沃教學軟件)

3、畫有1-5個斑點的紙製小瓢蟲若干,布房子5座、小害蟲若干

活動過程

師:小朋友們好,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個新朋友,在認識它之前,我們先聽一首好聽的兒歌,請小朋友豎起小耳朵認真的聽。

(一)活動導入:兒歌《小瓢蟲》

師:小瓢蟲,小瓢蟲,飛來飛去的小瓢蟲。專吃害蟲本領大,我們大家都愛它。

師:老師有問題要問小朋友們,兒歌裏說的是誰啊?

(教師示意幼兒舉手回答)

(二)活動主體:

1、認識小瓢蟲和它們的房子

師:今天我們班也飛來了許多小瓢蟲,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出示課件第一頁)你們看這幾隻瓢蟲長得一樣嗎?

師:哪裏不一樣呢?(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師:小朋友們伸出右手食指和老師一起數一數吧

背上有兩個點,用數字“2”來表示,我們叫它什麼? 背上有三個點,用數字“3”來表示,我們叫它什麼? (引導幼兒自己尋找答案)

師:我們認識了瓢蟲寶寶以後,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它們的家吧!(出示第二張課件)

師:這是數字幾啊?(根據幼兒原有經驗進行提問)

幼:1

師:數字1,我們叫它1號房子

師:這是數字幾啊?

幼:2

師:數字2,我們叫它幾號房子? 師:這是數字幾啊?

幼:3

師:數字3,我們叫它幾號房子?

師:小朋友們真棒,我們認識了房子以後看看接下來發生了什麼?

師:咦?一隻瓢蟲找不到家了,老師把它送回家(把一星瓢蟲送回2號和3 號房子,小瓢蟲進不到房子裏面去)這是爲什麼呢?(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它有幾個點?它是幾星瓢蟲?它應該去哪個房子?(讓幼兒思考並回答一系列問題)

師:又有一隻小瓢蟲找不到家了,哪個小朋友們能送它回自己的家?(出示二星瓢蟲,請一個小朋友到大屏幕上進行拖動操作)

師:還有一隻小瓢蟲也找不到家了,哪個小朋友們能送它回自己的家?(出示三星瓢蟲,請一個小朋友到大屏幕進行拖動操作)

師:孩子們,我們除了可以用拖動的方法把小瓢蟲送回家,我們還可以選擇連線和實物的方法。(教師分組利用材料對各種操作方法進行講解)現在小朋友們去選擇你喜歡的方式送小瓢蟲回家吧。

2、幫小瓢蟲捉蟲子

師:瓢蟲寶寶們肚子餓了,它們想要捉蟲子吃,我們看一看看它們是怎樣捉蟲子的?(出示第三張圖片的對應關係)

師:這是1星瓢蟲,它吃一條蟲子這是2星瓢蟲,它吃兩條蟲子這是3星瓢蟲,它吃三條蟲子

師:(出示第4張課件)現在,瓢蟲們來到了草地上,這裏有許多蟲子,請小朋友們用不同的方法幫助瓢蟲捉蟲子吧。(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利用iPad 給拖動組的一名幼兒錄屏)

師:我們請 xx 到前面來和小朋友們分享一下他是如何幫小瓢蟲捉蟲子的。

3、送捉到蟲子的小瓢蟲回家

師:小朋友們太棒了,都幫助瓢蟲捉到了對應數量的小蟲子,現在小瓢蟲要揹着蟲子回家了(出示第5張課件),我們再來幫幫它們(教師進行巡視,對各組幼兒進行指導,利用 iPad 給連線組的一名小朋友錄屏)

師:我們請 xx 到前面來和小朋友們分享一下他是如何送小瓢蟲回家的。

(三)活動延伸

師:小朋友們本領真大,都能把3星瓢蟲送回家了,現在又來了兩隻小瓢蟲, 你們仔細數一數它背上有幾個點?看看你們能把它們送回家嗎?(出示第6 張課件,加大難度,嘗試是否可以將4星和5星瓢蟲送回家)

(四)活動結束

師:“瓢蟲寶寶們覺得有點累了,想休息了,小朋友們輕輕地離開吧”

(引導幼兒悄悄離開,養成關心他人,尊重他人的習慣)

活動總結

“點與數匹配”“點與物匹配”是活動的重難點,遊戲“小瓢蟲抓害蟲”先讓幼兒熟悉斑點數量與蟲子數量對應匹配的方法,在遊戲中學習匹配,幼兒非常喜歡;“送小瓢蟲回家”再次鞏固匹配知識,孩子們在情境中學到了本領,鍛鍊了操作能力,又爲小瓢蟲找對了家而感到高興,體驗到參與活動的快樂。活動循序漸進,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操作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