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教案8篇

幼兒園教案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9W 次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教案8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喜歡閱讀圖書,願意用語言表達對畫面內容的理解。

2、學習熱愛、關心他人。

3、對自然現象感興趣,樂於思考。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有過生日的體驗,初步瞭解回聲。

2、物質準備:掛圖、課件;故事讀本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1、課件出示:本班幼兒過生日的場景,各式各樣漂亮的蛋糕、朋友團聚的歡樂場面——配生日歌

師問:小朋友看看這些快樂的小天使他們在幹什麼?(過生日)

2、談話:你們喜歡過生日嗎?爲什麼?

3、有一隻小熊,它想給月亮送生日禮物,它會送什麼禮物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故事《月亮,生日快樂》

4、幼兒自主閱讀,教師適時介入個別幼兒的閱讀,幫助理解故事。

二、理解活動

(一)教師出示掛圖幼兒觀察

教師提問:

你看見故事裏有誰?小熊和月亮說什麼了?小熊送給月亮什麼生日禮物?

小熊和月亮有沒有收到禮物?後來發生什麼事?結果怎麼樣?讓我們一起再來看看故事吧。

(二)師幼一起觀看課件21頁至28頁,共同閱讀故事

(出示課件)教師提問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圖21)小熊想送給月亮一份生日禮物,他不知道月亮的生日是哪天?它想問月亮可小熊離月亮太遠了,你是小熊你會到什麼地方和月亮說話?

2、(圖22、23)你知道小熊到了山上後和月亮說了什麼呢?

3、(圖24)小熊買了帽子,可問題也出現了,它怎麼給月亮戴上帽子呢?小朋友想一想,如果你是小熊,你怎麼把帽子送給月亮呢?真棒!咱們來看看小熊是怎麼做的吧。師講述圖24頁。

4、(圖25)早晨,小熊發現了什麼?他的心情怎樣?(可啓發幼兒觀察小熊的表情和動作讓幼兒說出詞“手舞足蹈”,讓幼兒用動作表示小熊高興的樣子。)

5、(圖26、27)小熊的帽子怎麼了?小熊的心情又會怎樣?小熊又一次來到山上會對月亮說什麼了?月亮是怎麼說的?認們一起來讀讀小熊和月亮的對話吧。看來小熊是一個非常誠實的孩子,你們願意做一個誠實的孩子嗎?

6、一陣風吹走了帽子,可是小熊還是對月亮說:“沒關係,我還是一樣喜歡你”。月還是對小熊說:“沒關係,我還是一樣喜歡你”你從這句話裏讀到什麼?(是啊,一陣風吹走的只是小熊的帽子,可是卻吹不走他們的友誼。

7、教師小結:其實付出愛和得到愛都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朋友之間的友誼是很珍貴的。小熊在祝福月亮的同時,小熊也收穫了月亮的祝福。今天的故事好聽嗎?那我們再翻開書和老師一起把故事完整的講一遍吧。

  四、完整欣賞,教師朗讀故事,幼兒輕聲跟讀。

  五、結束活動。

故事結束了,小熊和月亮快樂嗎?讓我們一起來爲小熊和月亮唱起《生日快樂歌》吧。祝它們永遠快樂。(音樂起)

小熊和月亮聽到中五班小朋友的祝福特別開心,你們開心嗎?

你們知道爸爸媽媽的生日是哪一天嗎?如果他們過生日,你準備怎樣給爸爸媽媽過生日,也讓他們像你們一樣快樂呢?現在你就可以到他們的身邊悄悄地告訴他們。(音樂起)

課後反思:

《月亮生日快樂》是個很溫馨的故事,故事中樂觀積極的小熊真誠無邪地交友,讓孩子們感到溫暖。通過故事的講解,幼兒都爲小熊與月亮之間純純的友情所感動,心靈也受到了洗禮,爲了讓孩子們學習熱愛、關心他人,在最後一個教學環節上讓幼兒和家長互動,感受與朋友分享快樂。

在教學過程中,如果能更好地讓幼兒提出疑問,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多讓幼兒提出疑問,真正的把課堂還給幼兒。

幼兒園教案 篇2

(一)活動目的

1、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熟悉歌曲的旋律,初步學唱歌曲;

2、教育幼兒要高高興興上幼兒園、不哭鬧。

(二)重點:

學唱歌曲 難點:按節奏自然地跟唱。

(三)活動準備:

玩具:小白兔、小貓、小鴨、三用機、磁帶。

(四)活動過程

1、在《我上幼兒園》音樂伴奏下,拍手進教室。老師:“小朋友們,讓我們拍着小手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去吧!”

2、教師出示玩具小白兔,並示範唱歌曲《我上幼兒園》。老師:“今天,小白兔又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了,它一邊走,一邊唱,我們聽聽它在唱什麼歌?”“你們聽到小白兔在唱什麼嗎?”

3、出示小鴨、小貓,並示範唱歌曲第二遍。老師:“小鴨、小貓也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了,它一邊走,一邊唱。”

4、逐一出示圖片,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作小魚遊的動作後出示圖片:“這是誰游來了呀?”、“它愛在哪兒遊呢?”,幼兒回答後,放入背景圖中。

(2)教師作小鳥飛的動作後出示圖片:“這是誰飛來了呀?”、“誰知道它應該放在哪兒?”,說着放入背景圖中。

(3)他是花兒的好朋友,它是叫什麼?請幼兒上臺來貼。

(4)聽――,猜猜它是誰?“咩――,咩――”請幼兒上臺來貼,及時表揚。

5、出示“小朋友”圖片。老師:“小朋友愛上哪兒呢?爲什麼?”

6、欣賞兒歌。老師:“老師教大家一首兒歌,大家聽聽兒歌裏唱了些什麼?”

7、邊做動作邊念兒歌,要求讀準音。

8、集體朗誦兒歌,要求有表情、動作,有節奏地朗誦兒歌。

(五)活動延伸:

歌曲《我愛我的幼兒園》。

幼兒園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引導並鼓勵幼兒在感受不同類型音樂的基礎上大膽地表現出自己認爲的善與惡的形象。

2、通過活動,引導幼兒學習新授單詞:lion

3、引導幼兒體驗英語活動帶來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幻燈片森林的背景圖、小貓、小狗、猴子、鳥、兔子、獅子。

2、小貓、小狗、猴子、鳥、兔子、獅子、老虎、大灰狼的頭飾。

3、錄音機、磁帶。

三、活動過程:

1、以森林舉行“舞會”引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t:小朋友聽聽看哪裏傳了好聽的音樂,原來是森林裏要舉行一個“舞會”,我們來看看,有什麼動物來參加了?

2、觀看幻燈片,複習單詞:dog cat bird monkey rabbit

3、game:《 i say you do 》

4、新授單詞:lion

(1)放音樂讓幼兒猜猜,who will coming?

(2)it is a lion.

(3)糾正幼兒對新單詞的發音。

(4)幼兒邊跟着音樂學lion的動作邊念單詞lion。

5、game:《 lion and animals 》

(歡快地音樂……)animals跳舞

(沉重地音樂……)who is coming ? lion lion is coming .……animals,we are go home!……lion go back!

(歡快地音樂……趕走獅子)

animals: lion lion go go go ,lion lion go go go .……

we are winner. yee!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發展想象力,激發對大自然產生美好的情感。

2、在理解兒歌的基礎上學會朗誦。

3、感受民間童謠的藝術魅力。

4、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並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5、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課件:《月亮下來吧》。

2、仿編兒歌紙條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一)引入:回憶月亮形狀變化。

提問:月亮的形狀是怎樣變化的?(請個別幼兒發言)

播放PPT2,小結:每個月的初一,月亮又彎又小,然後慢慢變大變圓,到十五時月亮又大又圓,然後又慢變彎變小。

(二)師生談話:圓圓(彎彎)月亮像什麼?

1、點擊進入PPT3提問:圓圓的月亮像什麼?(幼兒自由發言)。繼續點擊PPT2,師生一起邊看邊說。然後教師小結:圓圓的月亮像皮球、西瓜、車輪……,還像我們生活當中的許多東西。

2、播PPT4提問:彎彎的月亮像什麼?(幼兒自由發言)。繼續點擊PPT4,師生一起邊看邊說。然後教師小結:圓圓的月亮像香蕉、眉毛……,還像我們生活當中的許多東西。

(三)學習朗誦兒歌。

1、完整欣賞兒歌,感受兒歌的意境美。

(1)初次欣賞。

導語: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關於月亮兒歌,一起來欣賞吧。

(點擊進入PPT5)介紹兒歌的名字《月亮下來吧》。(點擊兒歌名字啓動背景音樂,教師朗誦,點擊PPT5進入自動播放到PPT15,畫面切換可結合點擊控制)

提問:兒歌名字叫什麼?聽起來感覺怎麼樣?引導幼兒學習詞“優美”。

(2)帶着問題再次欣賞。

提出要求:請仔細聽,兒歌裏講了什麼?把月亮當成什麼?誰想把它怎麼樣?(點按鈕回到PPT5,點擊方法同上,教師再次朗誦)

2、逐段回憶兒歌內容,結合圖譜分段學習朗誦。

(點擊進入PPT16)教師提問:你在兒歌裏最先(或接下來)聽到什麼?把月亮當成什麼?誰想把它怎麼樣?(教師點擊PPT16,依次逐段出示圖譜後,引導幼兒逐段朗誦二遍。)

3、整首朗誦。(根據教學需要點播PPT16、17聲音“掌聲”,鼓勵幼兒,增加氣氛)

(1)結合PPT16的圖譜,提醒幼兒用自然好聽的聲音將兒歌完整朗誦二遍。

(2)點擊進入PP17,引導幼兒脫離圖譜配樂朗誦若干遍。

(3)師生共同討論爲兒歌配上合適的動作,視幼兒興趣引導幼兒朗誦兒歌若干遍。

(四)活動延伸:仿編兒歌。

點擊進入PPT18,教師示範仿編,請幼兒將小紙條帶回,與家人一起紡編。

點擊進入PPT19,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本活動以談話形式引入,運用形象的圖譜,通過充分調動幼兒的興趣,啓發、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來理解兒歌的內容,感受兒歌的韻律美,教師精巧的課堂設計、熱烈有效的師幼互動、真實自然的教學風格,極大地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較好地完成了活動目標。

幼兒園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瞭解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知道不同材料的物體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

2、通過各種嘗試活動和操作活動,激發幼兒對周圍世界的探索興趣。

二、活動準備:

1、大鼓一面,大米、豆子,串鈴、響板、碰鈴等樂器。

2、錄音機、磁帶

三、活動過程:

(一)聲音的產生

①請幼兒閉眼,老師自我介紹。你們聽見老師的聲音了嗎?(聽見了),用什麼聽見的?(耳朵)敲鼓,什麼聲音(鼓聲),耳朵真能幹。

②聲音是從哪裏發出的?

喉部經聲帶,嘴巴變形後發出的

③出示鼓?(敲)聽見了聲音,(摸)鼓面振動,產生聲音。

幼兒手摸喉部,不發出聲音(沒有什麼感覺)手模喉部,問客人老師好:喉部聲帶振動發出聲音,豐富詞彙:振動

(二)小實驗

1、讓6組孩子分別用不同的物品進行實驗,並讓物品

發出聲音。讓幼兒動腦用什麼方法使物品發出好聽聲音的?(敲、碰、敲擊、打等)讓幼兒自己總結並發表自己的實驗結果.

2、情境表演

大米(由老師扮演):“小朋友們,我是大米,我可是個舞蹈家,你們想不想看我跳舞呀?”

把大米放在鼓上,放音樂<<拔根蘆柴花>>,敲擊鼓面,大米在鼓面上跳舞。

(引導幼兒感知大米的跳動是因爲鼓棒敲擊鼓面,使鼓面振動才讓大米跳起來的。

(三)分辨聲音

1、教師分別播放好聽的音樂及雜亂的音樂,請幼兒聽聽有什麼感覺。樂音:好聽舒服愉快??噪音:難聽刺耳??

2、學會分辨什麼樣的聲音是樂音?什麼樣的聲音是噪音,噪音對人身體有害?教育幼兒不要大聲說話,要保護聲帶,養成良好的說話習慣。

(四)使用聲音

教師和幼兒一起用會發出聲音的物品配上音樂表演。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瞭解聖誕老人、聖誕樹的由來,感受聖誕節歡樂的氣氛。

2、瞭解聖誕節的吉祥物,知道聖誕節是外國人的節日。

3、通過欣賞歌曲《聖誕快樂》感受“四三拍”歡快的節奏,嘗試進行打擊樂配器。

4、通過嘗試製作裝飾聖誕樹、聖誕老人,畫心中的聖誕,折聖誕帽等活動體驗節日的喜悅。

5、簡單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6、參與節日遊戲。

活動準備:

1、收集有關《聖誕》主題的圖書和故事。

2、聖誕帽,動物數羣卡,有關聖誕佈置的裝飾品、食品、卡片、圖片等數羣卡。

3、鈴兒響叮噹VCD碟片、多媒體課件。

4、剪刀、膠水、抹布、畫紙、油畫棒、彩色皺紋紙等廢舊材料。

活動過程:

一、聖誕節到了

1、播放歌曲《鈴兒響叮噹》,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一首好聽的歌。

2、你們以前聽過這首歌嗎?你聽了這首歌有什麼感覺?你們這首歌說的是什麼事情嗎?

3、什麼是聖誕節?聖誕節是我們中國的節日嗎?聖誕老公公是誰?聖誕老公公是怎樣給小朋友送禮物的?老爺爺爲什麼會有一棵掛滿禮物的樹?

4、播放媒體課件,瞭解聖誕樹的傳說。

二、介紹活動材料和要求

1、美工區:用畫一畫、剪一剪、貼一貼的方式製作聖誕樹

幼兒通過看流程圖,嘗試折聖誕帽。

畫畫要送給朋友的聖誕節禮物。

2、益智區:戴上聖誕帽,扮演聖誕老人給小動物送了禮物,根據小動物的數量給它們送相應數量的禮物,並一邊敘述:幾隻某某動物我送你幾個某某禮物。

3、閱讀區:排圖講關於聖誕節的故事——通過理解、閱讀故事中的文字,將圖片貼在相應的位置上。

三、幼兒自選區域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1、幫助美工區的幼兒看懂摺疊聖誕帽的步驟圖,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在彩紙上畫出聖誕禮物,讓幼兒剪下裝飾聖誕樹。

2、要求幼兒在操作送禮物的時候要一邊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

3、鼓勵閱讀區的幼兒仔細觀察圖片,大膽講述自己對圖片的理解。

四、展示幼兒作品,幼兒互相贈送禮物,表達節日的祝福。最後播放音樂教師帶領幼兒表演歌曲《鈴兒響叮噹》

教學反思:

能通過圖片等方式,讓幼兒區分中外節日的不同,從而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讓每一位幼兒在娛樂中學習,從學習中娛樂。不足之處是沒有讓幼兒親手製作小禮物,而是自備小禮物互送。

幼兒園教案 篇7

託班活動:可愛的筒寶寶

設計思路:

託班的孩子年齡小,對那種圓溜溜、能滾動的東西特別感興趣,喜歡重複擺弄物品。最近我們班級的孩子對活動室中的奶粉筒情有獨衷,特別想和它玩一玩,爲此我以孩子的興趣爲出發點,設計了這一活動,將教育目標蘊含在幼兒的玩樂之中,以此來發展幼兒的語言和動作,也通過活動激發幼兒參與集體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認識筒寶寶,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和筒寶寶做遊戲。

2、樂意和大家一起活動,感受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幼兒人手一個奶粉筒(上面有笑臉圖)

  活動過程:

  一、識筒寶寶,“你看到的筒寶寶是怎麼樣的?”

1、筒寶寶的臉是什麼樣的?(圓圓的,胖嘟嘟的)

2、它的身上穿了什麼樣的衣服?(花衣服。。。)

3、它的肚子是怎麼樣的?(圓滾滾)

4、聽一聽,它會說話嗎?(老師用手敲)發出了什麼聲音?我們一起來試試。

  二、和筒寶寶做遊戲

1、和筒寶寶一起做遊戲吧,幼兒自由和筒寶寶用自己的方法玩。(注意幼兒的危險動作,及時予以引導)

2、玩累了,來抱抱筒寶寶,休息一會兒,讓幼兒用簡單的語言說說自己的玩法或演示自己的玩法。

  三、結束

把筒寶寶送回家,注意輕拿輕放。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引起幼兒對穿鞋的興趣。

2、瞭解小手本領大,初步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獎品若干、皇冠一個。

2、環境佈置:鞋架(鞋架上擺上各種鞋)。

活動過程:

一、帶幼兒參觀鞋子王國。

教師導語:我是鞋子王國的國王,歡迎大家到我的王國參觀鞋子。我的王國裏面有小朋友的鞋子,也有很多小朋友沒有穿過的鞋子。

二、認識不同鞋,讓幼兒體驗穿不同鞋的感覺。

1、幼兒認識各種鞋。

教師導語:讓我們來看一看,鞋架上有些什麼鞋子呀?

幼兒自由回答:皮鞋、雨鞋、高根鞋……

教師導語:這些鞋都是誰穿的?

幼兒自由回答:這是媽媽穿的鞋這是爸爸穿的鞋;這是小朋友穿的鞋……

教師介紹部分鞋的名稱及用處。

2、幼兒嘗試穿上爸爸、媽媽的鞋。

教師導語:寶寶穿上爸爸的鞋子有什麼感覺,誰來試一試?引導幼兒回答:爸爸的鞋子太大了,走路很慢、要拖着走;

教師導語:穿上媽媽的鞋子回有什麼感覺啊?

幼兒嘗試回答:媽媽的鞋子太高了,不會走了,會摔跤的。

3、試穿自己的鞋。

教師導語:穿上大鞋子,都容易摔,不安全;那穿上自己的鞋子呢?

幼兒試穿自己的鞋子,走一走、跑一跑。

引導幼兒說出:穿自己的鞋子不大也不小正好,很舒服。

4、小結:穿鞋真有趣,穿上爸爸的鞋,一步一步走得慢;穿上媽媽的鞋,搖搖晃晃容易摔跤;穿上自己的鞋,蹦蹦跳跳跑得快。所以平時我們不要去穿爸爸媽媽的鞋子,因爲不舒服,也不安全。

三、穿鞋比賽,正確穿上自己的鞋子。

1、教師導語:今天我的王國裏面要進行穿寫比賽了,請我們豆豆班全部小朋友都來參加;那鞋子怎麼穿呢,我也來練一練(講細節、用小手幫忙等)。

2、比賽穿鞋。

要求找到自己的鞋子,在一個空位子坐下穿鞋。

3、得獎品

(得到獎品的可以去幫助慢的小朋友)。

四、結束

穿鞋比賽結束了,小朋友們玩得開心嗎?國王歡迎你們以後再來鞋子王國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