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推薦】幼兒園美術教案4篇

【推薦】幼兒園美術教案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4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4篇,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幼兒園美術教案4篇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手錶的基本構造,知道手錶由表面、錶帶以及時針、分針、刻度、表把組成。

2、嘗試在手臂上創作各種手錶形象。

3、感受到手錶的重要性,知道要抓緊時間。

活動準備

1、課件《手錶》。

2、水彩筆人手一份,溼毛巾。

活動過程

一、設疑導入。

1、有一個叫小豔的小朋友,她可喜歡睡懶覺了,可是今天要開學了,猜猜看,她會不會遲到?

2、啞劇表演

教師:小豔她遲到了嗎?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小豔的媽媽怎麼知道要叫醒小豔,送她去上學呢?

二、瞭解手錶的基本構造:表面,錶帶,時針,分針,秒針,數字。

1、教師:是呀,手錶可以時時刻刻提醒我們,告訴我們時間快到了,要抓緊時間。

2、教師:那你見過手錶嗎?你見過的手錶是什麼樣子的?

啞劇表演後,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媽媽是因爲鬧鐘響,看到鐘上的時間。”

後可以引導:“除了可以看鐘知道時間,還有什麼也能告訴我們時間呢?”。

3、教師的提問:“你見過手錶嗎?你的手錶是什麼樣子的。”

選1―2位小朋友簡單的說一說就可以了,在這裏可以強調一下:“你的手錶是什麼形狀的?”。)

4、教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塊手錶(出示實物手錶),瞧一瞧,這塊手錶是什麼樣子的?

(1)介紹手錶的錶盤、錶盤上面有什麼?

教師:如果我們想知道現在是幾點了?我們就要看錶盤上的?

除了數字刻度,錶盤上還有什麼呢?(時針、分針、秒針)

教師:手錶上還有一個指揮部,就是這裏――表把,要是你的手錶時間不準,就可以把表把拉出來,

轉一轉,時針、分針、秒針就會聽它的指揮,轉到正確的時間。

(2)介紹錶帶:

教師:除了錶盤、表把,手錶還由什麼組成呢?我的這塊手錶的錶帶是什麼樣的?

三、欣賞各種藝術裝飾手錶。

1、教師:鐘錶國的國王呀,最喜歡收藏手錶,尤其喜歡收藏名貴的藝術手錶,

他還辦了一個手錶展覽會,展示他最得意的手錶收藏,想不想和我一起去看一看?

2、教師:這些手錶美不美?你最喜歡哪塊?哎呀,你真有眼光,這是迪士尼樂園發表的珍藏版藝術表,

你看,它的錶帶上還有漂亮的花朵呢!

四、幼兒操作。

1、教師:國王說了,他想邀請你們爲他設計手錶,而且還要舉辦一個T臺秀,讓你們展示呢!

我也要和你們一起去,看,我的手錶已經設計好了,它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是啊,待會也要請你們在自己的左手上畫手錶。

2、但在畫之前,先想一想,手錶由哪些組成?先畫什麼?

錶盤要畫得大一些,錶盤上要畫上指針和刻度。錶帶你想設計成什麼樣的?

是鏈條的,還是皮質的,或者是有裝飾的。畫的時候要小心,如果畫髒了,可以用桌上的溼抹布擦一擦。

五、教師評價。

教師:馬上要進行手錶發佈會了,讓我們走到T臺上來展示設計好的手錶吧。

活動延伸 在美術區用紙工或泥工板繼續製作手錶。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多種顏色吹泡泡,並用吹泡泡的方法作畫。

2、培養幼兒對美術的興趣。

3、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1、每組1份分別用多種水彩顏色着色的洗潔淨,每人一根吸管。

2、範畫:泡泡畫1張。

3、每人1張作畫卡片。

活動過程:

一、帶幼兒玩捉泡泡的遊戲,引起幼兒興趣。

二、出示範畫,引導幼兒觀察。

(出示範畫)師:瞧!這畫上有各種顏色的圓圈圈,多漂亮呀!你們想知道他們是怎麼話出來的嗎?

三、出示工具材料,教師演示泡泡畫的過程。

1、這裏有五種顏色的吹泡泡用的水,他們是紅色、黃色、綠色、蘭色和紫色。還有吸管,用吸管蘸上顏色水後就可以吹出美麗的泡泡畫。

2、教師演示泡泡畫

(1)將吸管一頭蘸上顏色,舔一下。

(2)對着紙,輕輕地吹出一個泡泡,紙上就留下一個彩色的泡泡。

(3)不要總用一種顏色吹,要經常變換顏色吹出不同顏色的泡泡。

四、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現在請小朋友來吹泡泡作畫,要求把畫紙上都畫滿泡泡。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幫助幼兒掌握吹泡泡的方法,完成吹畫作業。鼓勵幼兒把空白畫紙都畫滿。提醒幼兒注意衛生,不要把染色的泡泡吸入嘴中。

五、表揚幼兒作業,並將幼兒作業展出,外出繼續玩捉泡泡遊戲。

幼兒園託班美術教案――吹泡泡(美術)

教學目的

1、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讓幼兒在吹泡泡的遊戲活動中,認真觀察和分辨泡泡的形狀、大小、顏色和人吹泡泡時的動作等。

2、讓幼兒把遊戲活動中所觀察到的、體驗到的,大膽地用畫表現出來。

教學準備

1、讓幼兒自帶吹泡泡用具。

2、準備紅、黃、藍、綠、紫等水彩。

3、印好或畫好的趣味智力遊戲圖“小丑少了什麼”。

4、幼兒添畫圖。

教學過程

戶外觀察活動

教師先引導幼兒帶着自己的吹泡泡玩具到戶外盡情地玩一會兒。然後,教師組織幼兒圍成圓圈,找一兩個會吹泡泡的幼兒到中間吹,其他幼兒邊觀察邊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

“剛吹出來的泡泡是什麼樣的?”

“泡泡的大小一樣嗎?”

“在藍天和陽光下,泡泡都是什麼顏色的?”

(幼兒看見小朋友吹出的泡泡後,歡呼跳躍,七嘴八舌地說:“泡泡吹出來是一串串的”;“泡泡有大有小”;“風一吹泡泡都飄起來了”;“泡泡有的飛得高,有的飛得低”;“泡泡有紅的、黃的、綠的,還有一半紅一半綠的”……)

2、教師適當總結幼兒的回答後,再引導幼兒分成幾個小組或讓他們自由結伴遊戲,彼此觀察對方吹泡泡時的動作、表情等。教師要和幼兒一起玩、一起吹,最好多吹出幾個大泡泡,讓幼兒感到驚喜,以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同時,教師提出要觀察的具體問題:“吹泡泡時嘴是什麼樣的?”“兩隻手拿着什麼?”“身體是什麼動作?”幼兒觀察完了,也玩得差不多了,教師帶着他們回到教室。

師生對話

教師先讓幼兒閉上眼睛,趴在桌上稍加休息,邊休息邊動腦筋想一想:準備畫什麼?怎樣畫更有趣?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感受和心中的想法去畫。

3、教師演示畫法

教師在黑板上演示,畫出一串一串的泡泡,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飛得高有的飛得低。

4、幼兒作畫

幼兒經過觀察、思考,急於要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時,教師鼓勵幼兒先直接用筆在紙上作畫。幼兒作畫時教師不干涉,讓幼兒自由地畫。

5、拍畫遊戲

課後可讓幼兒分組做拍畫遊戲(用圓形模具蘸上各種水彩,拍印在黑紙上或深色紙上,同時將畫好的人物剪下,貼在紙上)。在教師幫助下,幼兒邊玩邊集體創作大型壁畫吹泡泡(將幼兒分組拍畫的吹泡泡畫連接起來即可)。壁畫可以張貼在畫廊裏,也可以在教室中專門開闢一塊創造天地專欄,展示幼兒的作品。這不僅能鍛鍊幼兒敢於下筆的膽量,同時還可以鍛鍊幼兒貼、拍等動手製作的能力。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水果寶寶(美術活動)

活動名稱:美術活動——水果寶寶

活動目標:

1、初步表現出各種水果的基本特徵。

2、嘗試表現各種水果之間的重疊關係。

3、進一步激發幼兒對繪畫的興趣。

重難點:表現出重疊關係

活動準備:

1、範例一幅、水果實物

2、幼兒的做畫用具

活動流程:導入主題——觀察討論——簡單示範——幼兒表現——作品展示

活動指導:

一、導入主題

1、(出示範例)師:上次楊老師帶你們參觀了水果店,在水果店裏你們看到了什麼呀?(蘋果、香蕉、生梨……)

2、師:你們想不想知道楊老師喜歡吃什麼水果呢?恩看看楊老師買了什麼水果。

(蘋果、草莓、西瓜)

二、觀察討論

1、 教師出示水果實物,讓幼兒感知前後重疊關係。

2、 師:看看老師買來的水果哪個最大?哪個最小?看一看,想一想老師是怎麼放這些水果的?哪個在前面哪個在後面?你們覺得這樣放好看嗎?爲什麼好看?(草莓在前面,蘋果在後面,西瓜在最後面)

三、簡單示範

1、 師:這麼好看的水果我們給它拍張照好不好?

2、 教師出示範圖

3、 師:老師拍的照片好看嗎?你們想不想給水果拍照呢?那先看老師是怎麼幫水果拍照的好嗎?

4、 師:草莓在最前面我們先幫草莓拍好不好?(師先畫草莓)

5、 師:我們再給哪個水果拍呀?(蘋果)看看老師拍的照片你們能看到蘋果的

全部嗎?(被草莓遮住了不能看到)那看不到的地方我們就不拍了從這邊開始拍,到這裏應該怎麼樣呢?(跳過去)

6、 師:我們拍完了蘋果,最後給誰拍呀?(西瓜)看看老師拍的照片你們能看到西瓜的全部嗎?(被蘋果草莓遮住了)對那我們和蘋果一樣從這裏開始拍,到這裏怎麼樣呀?(跳過去)

7、 師:我們拍照拍完了嗎?(沒有)還要幹嗎呀?(……)小朋友都穿上了衣服,天氣那麼冷,水果寶寶也要穿衣服。你們先給他們拍照再象楊老師一樣給他們穿上漂亮的衣服好不好?(好)怎麼樣的衣服纔是最漂亮的呢?(紅、綠色……)蘋果寶寶說了顏色要亮得纔好看。西瓜寶寶也說了身上的衣服有破洞和小刺好看嗎?(不好看)恩一會我要看看哪個小朋友拍得照片最好看,給水果寶寶穿得衣服最漂亮。

四、幼兒表現

1、 幼兒做畫,老師觀察並指導

五、作品展示

1、介紹自己的作品。

2、 相互贈送作品

師:把自己拍好的照片送給自己喜歡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玩顏色,對色彩的變化感興趣。

2、學習簡單的拓印方法,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準備紅、黃、藍三種顏料,每人準備毛筆一支、調色盤一個,鉛畫紙、白紙、夾子等。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師:“今天王老師要請小朋友一起來當小小魔術師好不好?”

教師出示調色盤,引導幼兒認識一下顏色:“你們看,老師盤子裏準備了一些顏料,這些顏料是什麼顏色的呢?”(紅、黃、藍)

2、引導幼兒大膽的嘗試變色遊戲。

(1) 師示範並講解:“今天我們就要用紅黃藍三種顏色來變魔術看看王老師是怎麼來變的好嗎?先拿一支毛筆蘸點水蘸上紅色,把它放在盤子裏,然後呢再蘸點黃色,把紅色和黃色攪和在一起變變變,你們看變出了什麼顏色?(橘黃色)把變出來的顏色塗在這個鉛畫紙上。”師再選擇別的顏色用同樣的方法進行變色1-2次。

(2) 幼兒進行調色操作,教師觀察,並進行適當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地進行變色。師:“現在王老師要請小朋友來變魔術了,看看哪個小朋友變的顏色最多,變出來的顏色我們把它塗在鉛畫紙上,呆會有大用處。”(提出衛生要求——魔術師要小心啊,千萬別把魔術變到外面,

(3) 學習拓印的方法:(師出示一張白紙)“看王老師手裏有一張白紙,我們把它按在剛纔畫好的畫上,用夾子夾住,然後輕輕的在上面壓壓,再輕輕的提起來,你們看印出了什麼?”

3、添畫。

(1) 師示範給印出來的畫添畫。“王老師覺得有點象一隻螃蟹的殼,王老師把它變一變,變成一隻螃蟹行不行。”

(2) 幼兒操作。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添出與其他小朋友不一樣的畫。

4、分享活動的樂趣,積累經驗。

教師展現幼兒作品,讓幼兒互相欣賞作品,教師及時鼓勵、表

揚一些作品富有創造力的幼兒。

剪紙活動:春天的花園

活動目標 1、繼續學習對稱剪紙蝴蝶和花,並根據自己的意願組合畫面。

2、讓幼兒體驗剪貼和合作的樂趣。

3、培養幼兒剪紙時良好地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1、剪好形狀的2開白紙6張,各色正方形彩紙若干,剪刀每人一把,膠水每人一瓶,筐子12個。2、將白紙分貼在教室周圍。

活動過程: 1、引入部分 欣賞春天的景物圖片、展示教師範畫,重點引導幼兒觀察花和蝴蝶的形態。

師:春天來了,春姑娘飛到我們教室裏來了,她給我們帶來了禮物,請小朋友們看看她帶了什麼禮物來呀?(展示範圖) 2、學習剪紙 1)我們今天就要自己動手來剪蝴蝶和花,先看看老師是怎麼剪的。

2)教師示範蝴蝶剪法,(先把紙對摺,再用筆在對稱線旁邊畫蝴蝶的身子,接着畫蝴蝶的翅膀,邊畫邊念:一個大橢圓接着一個小橢圓,最後用剪刀剪下來,打開就成了。)用磁鐵將蝴蝶固定在“花園裏”,啓發幼兒觀察:蝴蝶還少了什麼東西?

3)示範花的剪法 師:花園裏沒有花,蝴蝶會來嗎?所以我們要做出美麗的花去吸引蝴蝶。學習

3、分組剪貼 幼兒動手剪貼,教師巡迴指導(指導能力差的幼兒學會剪,啓發能力強的幼兒剪出各種各樣的花和蝴蝶,並使構圖更美觀)

評價展示:將作品展示教室牆上,幼兒根據畫面豐富、整潔、美觀的標準互評。

點畫:梅花(中班美術)

教學目的:1.學習用手指點畫梅花,體驗點畫的快樂。2.培養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

教學準備:梅花,範畫,顏料,白紙。

教學過程:1.小朋友最喜歡花了,因爲每一朵花都是那麼漂亮,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美麗的梅花。(出示梅花圖)小朋友,看看梅花什麼樣子的?(紅色的,五個花瓣,樹枝是彎彎曲曲的,枝上還有沒有完全開放的花骨朵。)

2.老師想把這美麗的梅花保存下來,可我不想畫,那可怎麼辦呢?老師啊,用手指點畫了一幅梅花圖。小朋友想不想看?(看點畫圖,幼兒說一說老師是怎麼做的?)小朋友們是不是也想做啊?(幼兒:“是。”)那我們今天一起做一幅美麗的梅花圖!

3.看好老師是怎麼做的(教師示範做一朵梅花)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做吧!4.幼兒動手製作,教師巡迴指導。5.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