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教案模板七篇

關於幼兒園教案模板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8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幼兒園教案模板七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教學分析:

託班的孩子年齡較小,他們比較以自我爲中心,注意力易渙散,在開放半日活動中,家長來了孩子的情緒波動特別大,他們一旦受影響很難再集中注意力,《綱要》中指出:“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因此,正確掌握幼兒年齡階段目標和幼兒近期發展情況,是每位教師設計和組織活動的必要前提,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傾向。教師的作用主要在於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緒,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根據這些精神,在美術活動中我選擇了讓幼兒易於表現的棉籤畫“好吃的葡萄”,沒有特別難的技能技巧需要掌握,大部分幼兒都能通過動手操作而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並在輕鬆自由的創作中,豐富了他們的情感體驗。

設計意圖:

棉籤畫“好吃的葡萄”是一節簡單有趣的美術活動,葡萄幼兒很熟悉,教育資源來自於幼兒的生活經驗,適應了《綱要》對藝術活動提出的“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現在春季沒有實物葡萄,我就在市場買了仿真葡萄讓幼兒觀察,同時準備了一些葡萄乾讓幼兒品嚐,進一步豐富幼兒的情感,這節課重點主要通過幼兒動手操作,實現幼兒在“興趣”和“體驗”方面的發展;難點主要練習拿棉籤蘸顏料將每顆葡萄塗滿,保持畫面乾淨整潔。

教學目的:

1、學習用棉籤蘸顏料塗葡萄。

2、促進幼兒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培養和發展幼兒細緻的觀察力。

3、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及大膽作畫的能力,體驗美術的快樂。

教學準備:棉籤、紫色顏料、仿真葡萄(用布遮住)、葡萄乾、幼兒用書(上面已畫好葡萄輪廓)、老師用的範畫。

不錯的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①遊戲“變魔術”將幼兒導入課題,引起學習的興趣

老師:“寶寶,我們今天一起來玩變魔術遊戲。”

請幼兒閉上眼睛,老師掀開布出現一串仿真葡萄,讓幼兒觀察啓發他們說出名稱、形狀、顏色。

②老師佯裝數葡萄:數也數不清,誰願意幫老師的忙,來數葡萄呢?

老師和幼兒一起數,引出許多葡萄長在一起,密密麻麻的。

③出示葡萄乾,告訴幼兒葡萄曬乾了加工成葡萄乾,這樣放的時間長些,味道也很好,等下課的時候大家品嚐,互相說說葡萄乾是什麼味道的。

二、基本部分

示範講解,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表現方法

①出示畫有葡萄輪廓的畫紙

老師:“這裏有一串葡萄,可是上面沒有顏色,今天請寶寶學習用棉籤蘸上紫色顏料給葡萄塗色,讓它們穿上漂亮的衣服。”

②老師邊演示方法,邊念兒歌:“手拿小棉籤,顏料打個滾,葡萄穿紫衣,一個連一個,都是好朋友。”特別提示幼兒將每顆葡萄塗滿,在輪廓線裏塗,不塗在外邊。

③幼兒自己動手操作,老師指導。

三、結束部分

將作業晾起來,大家品嚐葡萄乾,互相交流葡萄乾的味道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獲得有關“光和影子”的感性經驗。

2.初步瞭解影子的作用,引發對這一自然現象的興趣。

3.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操作活動,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求知慾望。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影子,畫影子

2.白紙、手電筒、膠水若干,記錄紙人手一份。

趣味練習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談話:我知道的影子,引起幼兒探索慾望。

教師:你知道影子是什麼樣的嗎?

今天我們準備了不一樣的材料,你可以選擇喜歡的材料玩一玩、畫一畫,看看你有什麼發現?

二、展開

  1.幼兒操作玩影子,瞭解影子與光線的關係。

教師:你們發現了什麼?

(個別幼兒演示並介紹記錄結果)

教師:當光線位置變化了,影子會變;當物體位置變化了,影子同樣會變。

課件:圖片-樹林影子

當光線位置較高時,影子就短。這是因爲物體阻當了較少的光線。

課件:圖片-影子

當光線低斜時,影子就長。這是因爲物體阻當了更多的光線。

  2.利用光和影子的.感性經驗,玩“影子棋盤”。

玩法:幼兒兩人一組,分別選擇紅方、藍方。

輪流把中間的水彩筆的影子照在對方的棋盤標誌上,影子的最遠處停在不同的標誌上可以得不同的星數,比一比誰的星最多。

  3.影子在日常生活各種運用。

師:影子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它對人們的生活有什麼作用?我們什麼時候不需要影子?

  4.趣味練習:找影子

觀察圖片中的影子,都是誰的影子呢?用剪紙把它貼出來。

  三、結束

趣味練習:畫影子

幼兒園教案 篇3

小烏龜畫畫

活動目標:

1. 能比較專注地觀看小烏龜爬行“畫畫”。

2. 對線條繪畫產生初步的興趣。

活動準備:

1. 小烏龜一隻。

2. 大白紙一張。

託班課本的教案-開心寶寶,

3. 色彩鮮豔的顏料兩碟。

活動過程:

1. 把白紙鋪在地上或桌上,幼兒圍坐在四周。

2. 出示小烏龜,引起幼兒的興趣並導入活動。

3. 讓蘸了顏料的小烏龜在白紙上隨意爬行。

4. 隨時用語言提示幼兒仔細觀看(或念簡單的兒歌),激發幼兒的觀察興趣。如:小烏龜,爬呀爬,爬出一幅美麗的畫。

5. 引導幼兒簡單說說小烏龜畫的畫像什麼。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體會詩《家》歌韻律美。

2、學習《家》詩歌,掌握雙聲疊字。

3、初步嘗試仿編詩歌。

4、喜歡欣賞詩歌《家》,會大膽地朗誦。

5、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背景圖一幅,圖片五張。

  活動過程:

  一、學習詩歌前半句。

1、出示背景圖,提問:圖畫上有什麼?

小結:在圖畫上有天空、樹、河水、草地、花兒、幼兒園。

2、學習詩歌前半句,重點學習雙聲疊字。

提問:天空(草地、花兒、樹林、河水、幼兒園)是什麼樣子的?

3、小結:這幅圖上有藍藍的天空、密密的樹林……

  二、學習詩歌后半句。

教師:這麼美麗的地方有誰會住在這裏呢?(出示貼畫圖片)它們是誰呀?它們的家都在哪裏呢?

幼兒講述,教師操作,並引導幼兒講出相應的詩句。

  三、幼兒學習詩歌,體會詩歌韻律美。

1、教師有感情地朗誦詩歌,交待詩歌名稱。

教師:你們幫這些小動物、小朋友都找到了家,可真能幹!在給他們找家的時候,小朋友們還自己編了詩歌呢,這首詩歌的名字就叫《家》。我把這首詩歌朗誦給你們聽。

2、教師與幼兒以接誦的形式朗誦詩歌。

教師:這麼好聽的詩歌,我們一起來說說。我說前半句,你們說後半句。

3、幼兒完整朗誦詩歌。

  四、初步嘗試仿編詩歌。

1、提問:藍藍的天空還可能會是誰的家呢?密密的樹林、清清的河水……又會是誰的家呢?請大家再想一想,把它們也編進詩歌裏。

2、幼兒交流、討論,教師巡迴指導。

3、請個別幼兒仿編。

4、帶領幼兒將仿編的詩句完整朗誦。

教師:剛纔小朋友編了那麼多好聽的詩句,我們連起來說一說。

  五、結束活動。

教師:今天小朋友做了一回小詩人,自己編詩歌,真了不起。請大家回去後把你們編的說給爸爸媽媽聽。

小百科:表示與房室有關,最早的房子是用來祭祀祖先或家族開會。

幼兒園教案 篇5

《美麗的彩虹》是一篇圖文兼美的課文。孩子們一看到那色彩鮮豔的彩虹插圖,就禁不住讚歎:“啊!真美呀!”我抓住孩子們的這種感受,問:“你們覺得彩虹美,美在哪兒呀?”孩子們就爭着說自己的感受了:“我覺得它的顏色很好看,各種顏色排在一起,美極了!”“我覺得它彎彎的,很可愛!”“我覺得有點象藏族姑娘穿的裙子。我很喜歡那種服裝。”

孩子們有了這些感受,我覺得對理解課文很有利。於是我組織他們美美地朗讀課文,讓他們感受課文也把彩虹寫得很美。通過各種形式朗讀課文至熟練後,進一步指導孩子們怎樣讀得更好,還讓孩子們進行品讀,旨在讓孩子們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想像。而孩子們也讀得相當投入,特別是“彩虹是一條美麗的項鍊”那一節和後面的幾個疑問句,孩子們讀得津津有味,如癡如醉,強烈地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美。

我覺得,要使孩子們全面發展,更好地培養語文素養,僅僅進行朗讀→理解→感悟→積累還不夠。爲了拓展孩子的思維和培養說話能力,我還創設了以下幾個活動:(一)讀兒歌(參考書中配套資料),談談彩虹是怎樣形成的。

(二)看插圖想象交流:圖上小朋友看見了彩虹,他們高興嗎?會說什麼?(三)向彩虹提問題。 (四)畫一幅彩虹圖。

其中“向彩虹提問”和“畫彩虹”的活動受到了學生特別的喜愛。他們幾乎是毫不思索地向彩虹提出了一大堆有趣的問題,而且很多都是根據自己平時的生活體驗來說的,如:①“彩虹,彩虹,你有兄弟姐妹嗎?”②“彩虹,彩虹,我可以和你交朋友嗎?”③“彩虹,彩虹,我可以躺在你身上睡覺嗎?”④“彩虹,我想拉住你盪鞦韆,你答應嗎?”⑤“彩虹,你看見我們在學習嗎?”⑥“彩虹,你在天上看見飛機了嗎?”⑦“我怎樣才能爬到你上面去?”??這些極富個性和想象力的提問,正是學生們創造力展現之處,也充分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課後我想,假如我沒創設這個活動,那多可惜呀!在後來學生們畫的彩虹圖中,有些孩子把這些提問內容也畫進去了,如,畫了一道彩虹,還畫幾個頑皮的孩子順着“天梯”爬上去,或者用繩子吊在彩虹上盪鞦韆,童趣十足,想象奇特。

上了這一課,我更深地感受到,課堂要充滿活力,師生的創造是很重要的。而課程改革實驗教材正爲師生提供了很多創造空間,就看我們如何去把握,如何去挖掘,如何去運用了。

幼兒園教案 篇6

一、活動名稱:

語言活動:詩歌《家》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朗誦、理解詩歌《家》,引導幼兒理解兒歌內容並感受詩歌優美動聽的語言效果。

2、通過學習詩歌引導幼兒嘗試運用疊詞等詞語擴展簡單句,培養幼兒對文學作品的理解立和表現力。

3、通過啓發幼兒運用疊詞,培養幼兒思維的流暢性和變通性。

三、活動準備:

1、分別畫有白雲,小鳥,蝴蝶,小魚,的圖片,幼兒人手一份。

2、以藍天,小河,樹林,花園的大背景圖一幅。

四、活動重點:

欣賞並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難點:嘗試運用疊詞等詞語擴展簡單句。

五、活動設計:

活動過程

教師活動

幼兒活動

一、創設情景,引導幼兒感知詩歌中事物的關係。

二、引出詩歌,並理解、豐富內容。

三、學習詩歌。

1、以遊戲的形式導入活動:教師:“今天有許多神祕的小客人,來這裏做客,讓我們看看他們是誰?”讓我們與他們一起跳個舞吧。

2、教師引導幼兒將白雲,小鳥,蝴蝶,小魚,送回他們自己的家。並啓發他們說出這樣做的理由。

1、教師:“剛纔你們說的連起來是一首很好聽的詩,讓我們來一起聽一聽吧。”教師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教師提問:

“有誰能告訴我藍天是什麼樣子的?怎樣說才能更沒呢?”

教師啓發幼兒用豐富的詞語來描述藍天。教師與幼兒逐局討論成型。

3、教師:“這些朋友都有自己的家,小朋友有一個共同的家,這個家在那裏呢?

1、教師完整朗誦詩歌。

2、引導幼兒想象詩歌優美已經,“你覺得詩歌聽起來感覺怎麼樣?你喜歡詩歌中的那一句,我們該用怎樣的聲音來朗誦呢?

3、教師引導幼兒用好聽的聲音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幼兒從椅子下取出實現擺好的小圖片,互相交流自己找的小客人是誰?

幼兒將白雲,小鳥,蝴蝶,小魚,送回他們自己的家。

幼兒討論:那些詞語感覺更好聽。

幼兒積極思考,回答問題。

幼兒學習詩歌。

活動滲透

在語言角繼續引導幼兒運用疊詞豐富句子。

幼兒園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雙腳向前行進跳,發展幼兒的彈跳能力及協調能力。

2、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

3、鼓勵幼兒主動參與活動,體驗助人的快樂。

準備:

1、兔媽媽、兔奶奶頭飾各一,兔寶寶頭飾若干,錄音機和音樂磁帶。

2、遊戲場地佈置:兩塊菜地(青菜、蘿蔔),兔奶奶家。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扮演兔媽媽,幼兒扮演兔寶寶。

1、隨音樂練習一些基本動作。

帶領幼兒隨音樂的節奏做一些動作:伸伸臂——彎彎腰——踢踢腿——蹦蹦跳——放放鬆。

2、情景導入。

“嘀鈴鈴……”兔媽媽接電話,告訴兔寶寶們:“是兔奶奶打來的,兔奶奶年紀大了,走不動路,可家裏的糧食吃完了,想請我們來幫幫她,好嗎?”

“我們一起去幫助兔奶奶吧!”

二、複習雙腳原地向上跳。

“寶寶有了本領才能幫助奶奶,那我們會什麼本領呢?”

“我們一起來練習一下吧!”

三、學習雙腳向前行進跳。

“兔奶奶家很遠,寶寶怎麼去呢?”

“對了,我們要跳着去。先來試試吧!”

1、學習動作。

教師示範典型動作,幼兒集體學習,強調動作的要領。

2、按不同情節引導幼兒練習向前行進跳。

拔蘿蔔——拔青菜——休息(席地而坐,隨柔和的樂曲做一些放鬆動作)——去兔奶奶家。

練習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觀察

幼兒動作,適時提醒幼兒動作要領,及時表揚有進步的幼兒。

3、教師小結。

四、情感體驗。

“我們幫助了兔奶奶,心裏感到怎麼樣?”

五、結束

活動分析:由於小小班孩子具有好模仿的特點,因此我在活動中創設了“兔寶寶和兔媽媽幫助兔奶奶”這個童話情節,讓單調枯燥的動作練習充滿了童趣,所以在整個活動中孩子的情緒一直很高漲,並能主動參與活動,基本實現了目標。

活動反思:怎樣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主動參與活動是我們在設計一個活動時就應該要考慮的。無論組織怎樣的活動,始終以幼兒爲主體,培養其對活動的興趣,讓幼兒的創造思維獲得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