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科學優質課變了變了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小班科學優質課變了變了教案及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5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科學優質課變了變了教案及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小班科學優質課變了變了教案及反思

  活動目標

1.感知木耳等常見的可泡發食品由小變大的有趣現象,願意動手嘗試泡發實驗。

2.在活動探索中發展幼兒的觀察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透明杯幼兒人手一個,盛有熱水的水壺若干,木耳、銀耳、紫菜等易泡發的食物,小盆若干。

  活動過程

1.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份禮物,看,是什麼?(木耳)請你們仔細看一看乾溼木耳長得什麼樣子?你可以摸一摸、聞一聞(乾乾的、硬硬的、黑黑的、小小的溼溼的、軟軟的)小結:幹木耳摸起來乾乾的、硬硬的`,聞起來還有股香味呢。溼木耳溼溼的、軟軟的。

2.教師:這兩塊木耳原來是一樣大的木耳,可是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使其中一個變的大了,到底發生了什麼呢?(木耳泡水變大)老師現在驗證到底是不是泡水後變大的。木耳現在需要一定的時間,老師今天帶來了其他一些和木耳一樣的食物(銀耳、紫菜、腐竹、木耳),小朋友們自己選擇一種試一試他們是不是會泡水變大。

分三組,每組4人,幼兒動手泡發食物,進一步感知驗證。(注意:水很熱注意安全,水不用很滿,要注意觀察食物的變化)過程中讓老師出示自己驗證的木耳泡發的變化(變大了、變胖了),然後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泡的食物發生了什麼變化。

小結:像木耳、銀耳這種泡水後變大的食物叫做泡發食物。

3.師:還有哪些常見的食物泡發後會發生變化呢?(胖大海、海蔘、乾魚翅,等等)

師:恩,小朋友們說了很多,老師這裏也有一些不常見的泡發食物的圖片,我們來一起看一下有誰吧!

4.幼兒再次進行泡發實驗,體驗探索的樂趣。

師:小朋友,還有一些我們愛吃的食品也是可以泡發了之後吃的,比如方便麪、餅乾等。

5.好吃的東西要和別人分享,現在我們帶着這些好吃的去和別的小朋友分享吧!

  【活動反思】

自從參與了省級實驗課題《操作材料對幼兒探究式科學學習的支持》的研究以來,面對進行的科學活動,我更加註重嘗試運用"做中學"的教育理念,多元化、多角度地實施教學活動。"變了變了"主題活動,如果按教材上進行也會上得很順利,對幼兒來說掌握起來也比較容易,能較好地實現教學目標。但我認爲,教材只是提供給教師可參考的活動內容和素材,不一定是最適用的。什麼樣的形式更能吸引幼兒呢?除了考慮到讓幼兒親歷探究的全過程外,還要通過遊戲、圖片、音樂、肢體語言等多元化形式,引導幼兒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中感受科學的奧祕。這次活動總的來說效果比較好,幼兒對活動內容非常感興趣,發言積極踊躍,當看到水中的木耳慢慢變大了後,他們都興奮地拍起手來,活動結束時好多幼兒還意猶未盡。我覺得活動效果比較好的原因與以下因素有關:

一是活動內容貼近幼兒生活,從幼兒熟悉的一些生活用品(木耳、茶)入手;

二是幼兒親手驗證,感受變化,滿足了參與活動的願望;

三是活動是在比較輕鬆的氛圍中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