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四篇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6W 次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4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四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在遊戲中,孩子很喜歡用積木經行建構,在活動中,經常會聽到孩子有這樣的討論:"我的房子比你造的高!""我的房子造的比你大!""爲什麼你的房子比我小但是用的積木比我多呢?""你用的積木比我多"。在數積木的過程中孩子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中間的積木看不見,不知道有多少。

於是針對孩子空間邏輯的發展,設計了這節以培養孩子有條理推測數量和挑戰空間邏輯的活動。我覺得這個題材對發展幼兒空間方面的計算能力還是非常有幫助的,因此想針對我部目前還不配備白板的情況下,對教案作進一步的調整和梳理,繼續設計出符合大班幼兒的教學活動目標1、在數積木的過程中,學習有序地觀察和統計數量2、能清晰地表達觀察的內容,喜歡挑戰空間邏輯遊戲。

  活動流程:

一、話建築,贏積木導語:在我們居住的城市裏有各種各樣的老房子和新建築,你喜歡怎樣的房子,爲什麼呢?

激趣:想不想造一幢喜歡的房子?

過渡:今天我們就用積木來造房子!每組的桌上有幾塊積木呀?夠不夠造一幢房子?

那就請你們就分成4組在數積木遊戲中贏取更多的積木。

二、爭回答,數積木(一)數數相同數量的積木導語:聽清題目喲!(出示相同數量積木建造的不同房子)出題:我用積木造了4幢房子,請你們用好方法數一數,每幢房子各由幾塊積木建成的?

形式:將答案記錄在記錄紙上,呈現在每幢房子的下方,答對的爲本組加上一塊積木。

驗證:移去屋頂重點提問:房子有幾層?每層有幾塊?一共有幾塊?

小結:數量相同的積木能造出不同的房子,只是有的積木被其他積木擋住了,我們不容易發現,點數的時候我們可以一層一層的數清楚,數也不漏數看不見的那些積木。

(二)找找躲起來的積木塊導語:有的小組領先了,有的小組暫時落後,不過沒關係,我又造了一幢房子,房子裏有些積木很頑皮,像玩捉迷藏一樣躲了起來。讓我們仔細觀察,把藏起來的積木找出來。

出題:準備好了嗎?請問這幢房子有幾層?每一層有幾塊?共有幾塊積木建成?

重點:移去屋頂,幫助幼兒學會數隱藏起來的積木塊。

小結:房子層層往上造,如果上層有幾塊積木,那這些積木下一定也有幾塊積木三、造房子,數"磚塊"(一)造房子把分數導語:經過兩輪的比賽,哪一隊的領先了呢?請每組朋友用你們現有的積木造一幢房子,然後我們一起來數數你們的房子由幾塊積木建成,共得到了幾分。

重點:鼓勵各組建造出點數上有難度(有多層、有重疊)的房屋集體點數時一層一層數清楚(二)學做小建築師導語:(出示建房圖紙)你們造房子、數積木的本領都那麼大。那你們能不能在根據圖紙上的建房要求,在5分鐘內造出與圖上一模一樣的房子,並一層一層的數清楚他是由幾塊積木建成的呢?

要求:每隊派一個代表挑選喜歡的圖紙,用積木搭出與圖中相同的房子,要造的又快又好!

重點觀察:每組搭的房子是否與圖紙上的一樣,各組搭建、點數的準備:正方體小積木;"積木房"圖片若干;記錄用紙和筆四.活動反思:

第一個環節是"數積木"。其實就是集中學習數字9的環節。通過呈現不同形狀但數量同爲9的四條積木來引出數字9,得出數量爲9的物體都可以用數字9來表示。不過,在實際活動時,我發現四條積木的重複並不適合中班或者說是我們班的孩子,調整爲三條更爲緊湊和合理。

第二個環節,是"包裝積木"。孩子們人手一個貼了數字6--9的包裝袋,根據自己袋子上的數字,選擇相同數量的積木到袋子裏。在這個操作之後,安排了自查和互查的環節,增進了孩子間的交流,孩子們都很仔細的數着,正確率頗高。但提供的塑料袋有點大,下次要換小號或者中號的保鮮袋,或者用塑料小筐也可以。

第三個環節,是"積木上櫃",請孩子們根據自己袋子上的數字把積木放到相應的貨櫃上。貨櫃上放了一塊牌子,有兩面,一面是數字一面是點數。這個過程中,基本沒有孩子放錯,相對而言比較簡單,主要是針對個別孩子設計的,因爲前面的包裝積木環節不利於一一檢查,安排這個環節既是遊戲情節的需要,也便於發現。這個環節基本沒有問題,但我又在想,如果在這個環節中,在每個貨架前安排一個孩子或者一個家長檢查是不是更爲細緻些。

第四個環節,是"積木商店開張營業"。應該說這是整個活動的一個較重的環節,孩子能有所發揮。活動開始我交代了遊戲的方法,並讓孩子們看自己手裏的貨幣,有幾個點就表示可以買多少數量的積木。然後請了4名幼兒做營業員。結果,一開張,孩子們就蜂擁而上,"一手交錢一手拿貨",快速到營業員反應不過來,這中間有部分孩子貨幣點數和積木數不能一一對應。第二次遊戲前,我強調了有多少貨幣點就買多少數量的積木,並請營業員仔細覈對,正確後才能給貨。但效果不是很明顯,積木還是很快一搶而空,可能跟爸爸媽媽在園,比較興奮也有一點關係。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親切,優美的情緒,及對大自然的美好意境。

2、嘗試運用圖片擺放、自主發現、無意欣賞等多種方式,學唱歌曲。

3、初步掌握歌曲內容,能用自然親切的聲音演唱歌曲。

4、大膽說出自己對小紅花的理解。

5、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與歌詞內容相應的圖片、黑板。

2、活動前學習練聲。

活動過程:

  一、創設意境,引導幼兒簡單練聲。

——“黑板上有這麼多的小紅花,它們都口渴了,讓我們一起爲它們澆澆水吧!”(滴滴滴……)

  二、運用自主欣賞、圖片擺放等方式,引導幼兒理解掌握歌詞

——“老師帶來了一首關於小紅花的歌曲,讓我們聽聽吧!你在歌曲裏會聽到什麼呢?”教師範唱第一遍

——出示圖片,引導幼兒邊欣賞歌曲邊試圖按順序擺放圖片。教師範唱第二、三遍

——通過對比、驗證的方法引導幼兒掌握歌詞內容。教師範唱第四、五遍

——鼓勵幼兒說出自己喜歡或者有困難的一句並試圖練唱。

  三、學唱歌曲

——小指揮參與教唱。

——看圖片隨琴聲演唱歌曲。

——分組完整演唱。

  四、鼓勵幼兒自由分組、分句演唱。

小百科:花卉,具有觀賞價值的草本植物,是用來欣賞的植物的統稱,喜陽且耐寒,具有繁殖功能的短枝,有許多種類。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區分以自我爲中心和以客體爲中心的左右。

2、能指出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等複合方位。

3、能積極參加遊戲活動,並學會自我保護。

4、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活動準備:

1、9個格子的塑料地墊每組一塊;幼兒畫的腳印卡每組5-6個,富有動感的音樂。

2、幼兒活動材料<數學>第17面<找找畫畫>,8種顏色的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我會分左右

1、我說你做,教師發出指令,幼兒做相應的動作,如,舉起你的右手,摸摸你的左肩膀,碰碰你的左耳朵。

2、我說你猜。教師描述一物體的方位,幼兒根據教師的指示判斷,尋找。如一物長得長長方方的,它在電腦顯示器的右邊,請你說說它是什麼?

  二、自制跳舞毯

1、教師出示一塊9個格子的塑料地墊和若干腳印卡。這是一塊跳舞毯,腳印貼在哪,就表示腳要跳到哪裏。

2、以中心格爲準,將腳印卡依次放在中心格的上,下,左,右。請幼兒快速反應並說出“腳印”都貼在哪個位置。

3、將腳印卡依次貼在中心格的左上,左下,右上,右下,請幼兒說出以上覆合主位。

4、幼兒分組在跳舞毯貼腳印卡,邊貼邊說出腳印卡放置的方位。

5、幼兒分組嘗試自制的跳舞毯,一幼兒喊口令,另一幼兒跳到相應的位置上,

其他幼兒做裁判,看看有沒有按指令跳到相應的位置上。

6、播放動感音樂,教師喊指令,讓幼兒跳到相應的位置。

  三、幼兒作業

1、找找畫畫請幼兒翻到活動材料《數學》第17面《找找畫畫》,根椐畫面上的提示,給小花塗顏色。

2、以紅色小花爲中心,說說其他顏色的小花在紅色小花的什麼方位。

3、請幼兒仔細聽提示語,

教師說:請找到第一排第一幅圖,找到紅花上面的花,並用黃色水彩筆做好標記(在畫上點上黃色,先不塗色)。

4、幼兒聽指令依次完成後,再完整塗色。

  四、結束部分

完成的幼兒互相說說在什麼方位塗了什麼顏色。

課後反思:

選定科學活動《上下左右跳起來》課後,就開始寫教案。我自己認爲對大班孩子來說:區分左上,左下,右上,右下是一個難點。所以我把課的目標定爲: 1。以自我爲中心區分上下、左右。2。通過遊戲,學習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等複合方位。活動過程分三步走:一、我會分左右。主要是和幼兒一起復習上下,左右,我覺得只有孩子們分得清上下,左右,才能在此基礎上繼續學習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爲了讓幼兒感興趣,我把它分爲:我說你做和我問你答兩個小點,讓幼兒在小遊戲中複習上下,左右。通過複習,孩子們都能清楚地分辨上下,左右。二、學習區分左上等複合方位。通過給森林裏的小動物搬家的遊戲,讓幼兒學習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個方位。孩子們都很願意幫助小動物,通過這個遊戲既讓幼兒學習了複合方位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又培養了幼兒的助人之心。三、遊戲:跳舞毯。請幼兒站在跳舞毯的中間,聽指令跳到相應的格子中。遊戲分三步:第一次遊戲是老師當指揮官,幼兒聽指揮跳格子;第二次遊戲是請能幹的幼兒當指揮官,讓指揮官請自己的好朋友來跳格子;第三次是小朋友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互相角色遊戲。通過遊戲,讓每個孩子都跳起來,進一步學習左上,左下,右上,右下,體驗遊戲的快樂。

整堂課上下來,我覺得流程還算順利,孩子們也都很投入,在前兩個環節,孩子們都說的很好,就是到了跳舞毯遊戲時,有幾個孩子有點分不清左上,左下,右上,右下這四個複合方位,但經過我和其他孩子的提醒,他們能馬上改過來。

不足:

1、在第二環節中,搬家遊戲後,還應加一個幼兒練習的環節,這樣的話,

可能在第三環節遊戲時,效果會更好些。

2、跳舞毯遊戲中,當指揮官的孩子會直接從右邊報到左上,這樣,有的孩子就有點混淆,這說明遊戲之前我的講解不太清楚,孩子纔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總之,課是上好了,但還有許多細節問題需要自己反思,只有不斷反思,纔會有進步!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將花片進行分類、排列、記錄,積極探索、分析討論感知物體的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係。

2、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發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學具:

1、幼兒人手一份雙面操作板和積塑(大、中、小各十個)。

2、記號筆人手一支。

3、同樣長度即時貼兩條。

教具:

1、示範用操作板兩份。

2、小橘子、大蘋果各一個。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出示花片引起幼兒興趣。

師:看,這裏有什麼?(花片)

2、第一次探索活動:感知數量相同、大小不一的花片,排列長短不一樣。

(1)教師講解操作要領。

師:請你們幫忙做件事,給這些花片分分家,排排隊。

出示操作卡正面提問:

*猜猜,第一條線上排什麼?

*第二、第三條線上呢?

師:排的時候要從紅線開始,一個靠着一個,讓它們站在線上。三排全排完了,不要收,把數字記在後面的格子裏。

(2)幼兒操作,用花片在紙板上排隊。

(3)幼兒講述排列結果,並討論“爲什麼都是十個,隊伍卻不一樣長呢?”

(因爲小花片小,所以排得最短;因爲大花片大,所以排得最長;因爲中花片不大也不小,所以排的隊伍不長也不短。)

(4)小結:相同數量的花片,花片越小排列越短;花片越大排列越長。

3、第二次探索活動:感知大小不一的花片,排列長短相同時,數量不同。

(1) 觀察紙板另一面,提問:

*看看紙板上的三條線怎麼樣?(一樣長)

*如果在這三條一樣長的線上排隊,想想,用的花片的數量會不會一樣多?(一樣;不一樣)

(2) 交代探索要求,幼兒操作,尋求答案。

師:請你們用不同的花片分別在三條一樣長的線上排列,看看它們的數量到底會不會一樣多呢?

(3) 幼兒講述操作結果。

(不一樣多,小花片用的最多,大花片用的最少。)

(4)討論:爲什麼排一樣長的隊伍時,小花片用的最多,大花片用的最少?

(5)小結:隊伍一樣長時,小花片用的數量多,大花片用的數量少。

4、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感知大小、數量與排列長短的關係。

(1) 出示橘子和蘋果提問:

*如果用相同數量橘子和蘋果排隊,誰的隊伍長?誰的隊伍短?爲什麼?

(橘子小,排的隊伍長;蘋果大,排的隊伍短。)

*讓它們排一樣長的隊伍,橘子和蘋果誰用的多?爲什麼?

小結:隊伍一樣長時,大的蘋果用的數量少,小的橘子用的數量多。

(2)師幼遊戲“走鋼絲”。

*老師和一幼兒走“鋼絲”,全體幼兒分成兩組分別爲老師和幼兒點數步子。

師:“從起點線處腳跟對腳尖走到終點線,大家幫着數數用了幾步?”

*討論:爲什麼老師用的步子少,小朋友用的多呢?

*小結:走一樣長的“鋼絲”,老師腳大,用的步子少,小朋友腳小,用的步子多。

師:讓我們把今天的許多新發現、學會的新本領告訴其他的小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