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活動教案《班上的好朋友》

幼兒園中班活動教案《班上的好朋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6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活動教案《班上的好朋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中班活動教案《班上的好朋友》

  幼兒園中班活動教案《班上的好朋友》1

活動目標

1、關注班級同伴的五官或身體特徵,嘗試用恰當的語句進行描述。

2、樂意與同伴結伴遊戲體驗同伴之間美好的情感。

活動準備

PPT課件《班上的好朋友》;故事《蟬與狐狸》錄音;記錄表一張、五官圖文;記錄筆和粘紙等。

活動過程

  一、介紹好朋友

引言: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前兩天老師給你們發了一張“我的好朋友調查表”,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孩子們根據“調查表介紹自己的好朋友。

提問:你的好朋友是誰呢?

(鼓勵孩子們勇敢、大膽、聲音響亮地在集體面前介紹。)

小結:剛剛你們都介紹了自己的好朋友,有的說家裏的親人是我的好朋友、有的說班上的夥伴是我的好朋友;還有的說動物是我的好朋友;自己喜歡的玩具和生活中常用的一些物品等都可以成爲我們的好朋友,你們說的真好!

引言:現在輪到我來介紹了,你們知道我的好朋友是誰嗎?

2、觀察集體照,說出好朋友的位置。

師:快樂的中四班就是我的好朋友!我的好朋友真多!好朋友越多越開心!

提問:XXX是我的好朋友,請問他在第幾排第幾座?

(根據集體照孩子的實際排列位置,從前往後、從左往右數數。如:XXX在第一排第3個;XXX在第三排第6個位置等。)

小結:我們學會了在集體照上,用從前往後、從左往右數數的方法來尋找自己的好朋友,而且還能說出第幾排第幾個,你們真行!

  二、比比誰的朋友多

(知道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好朋友,感受朋友多的快樂。)

介紹遊戲的玩法:

1、請出3位小朋友站在活動場地中央,邊念兒歌邊覺得自己是他的好朋友的就站在他的背後。(兒歌: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快快站到他背後。)

2、請出1位小朋友當裁判,數數參與比賽的這位小朋友有幾個好朋友?教師做一下記錄。(教師用粘紙貼在小朋友名字的後面,1張粘紙代表一位好朋友,5張粘紙就用數字“5”來表示,)

3、最後根據彙總的數字得出比賽結果,宣佈獲勝的小朋友。

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好朋友越多會越開心!

  三、描述好朋友

(嘗試學習激發孩子們關注他人的情感。)

引言:我喜歡我的好朋友,我可以用幾句話把好朋友的五官或者身體的摸樣說出來,就像畫一幅畫一樣。你能猜出他是誰嗎?

1、聽教師描述班級中的兩位小朋友,猜猜他是誰。

(1)師:眉毛彎彎、眼睛圓圓、鼻子尖尖、笑得真甜!猜猜他是誰?(根據孩子們的回答,教師點擊“XXX”超鏈接,打開照片揭曉答案。)

(2)師:眉毛粗黑、眼睛大大、鼻子直直、笑得真帥!猜猜他是誰?(操作方法同上)

2、請個別孩子嘗試學習用語言來描述好朋友。(3—4個,操作方法同上)。

小結:從剛剛說說、猜猜“好朋友”的`遊戲裏,讓我知道:我們都喜歡自己的好朋友,都能仔細、認真地觀察自己的好朋友,把好朋友說得臉上都樂開了花!好朋友越多會越開心!

  幼兒園中班活動教案《班上的好朋友》2

設計意圖

這個活動在教參上有相應的參考教案,但是該教案環節非常多,在短短20分鐘內進行式不可能的。所以在創新運用主題教案的時候,我選擇性地使用了參考教案中的一些素材點:找朋友,描述朋友,並使用適合中班上學期幼兒的遊戲,來達成教學目標。

活動目標

1、關注班級同伴的五官或體型特徵,嘗試用恰當的語句進行描述。

2、樂意與同伴結伴遊戲體驗同伴之間美好的情感。

活動準備

粘紙

活動過程

一、比比誰的朋友多。——知道每個人有不同的朋友,感受朋友多的快樂。

1、請出位小朋友站在教室中央,覺得自己是他的好朋友的站在他的背後。

2、數數這位小朋友有幾個朋友,做一下記錄。

3、比比哪個孩子背後站的朋友最多。

小結: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朋友,朋友越多會越開心。

二、描述比較——激發幼兒關注他人的情感。

1、聽教師描述班級中的一位小朋友,猜猜他是誰。

2、討論:能很快就猜出朋友的好辦法。

3、開展找朋友的遊戲:幼兒先三人爲一組圍成圓圈,老師發出指令後,三人組去邀請其他小組的一人,成爲自己的成員。注意邀請時使用禮貌的語言。

小結:當你需要別人成爲你的朋友時,一定會做出一些讓別人感到快樂的事或說出一些好聽的話,使用這兩個方法,就能使你的朋友越來越多哦!

活動評析:

本次活動中,幼兒一開始是用站在別人身後的辦法來表示自己成爲他的朋友的。但是老師發現,孩子會很盲目地站在別人的後面,人云亦云,有時甚至不知道自己爲什麼要站在他後面,或者“他”是誰。對於這個問題,活動中教師能很快進行了調整,做了兩點修改,一是變“站在朋友身後”爲“面對朋友站着”,而是變“一哄而上找朋友”變爲“分小組去找朋友”。這樣調整以後,很明顯幼兒都是有目的地去找朋友了。

活動中,孩子們能找到自己喜歡的朋友,卻說不出那些“高尚”的理由,找他爲友的原因往往只是“喜歡她的鞋子”,或是“他坐在我旁邊”,但是有的孩子只有一個人選擇和她做朋友,她表現出傷心與落寞,可見中班上的孩子,對友誼還是相當渴望的,進行這個主題也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