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教案錦集6篇

【精選】幼兒園教案錦集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2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幼兒園教案錦集6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跳竹竿”遊戲,提高彈跳能力。

2、進行紙棒遊戲,體驗與同伴合作的樂趣。

3、願意積極想辦法探索紙棒的多種玩法。

4、體驗遊戲中互相合作的快樂及獲得成功的滿足

5、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人手一根紙棒、錄音機等。

〔活動過程〕

1、“騎馬”進入場地。教師帶領幼兒到場地四周進行:四散跑、轉圈跑等。

2、介紹手中的“紙棒”。

1)提要求:和夥伴一起玩一玩。

2)教師參與活動觀察並個別指導。

3、介紹遊戲“跳竹竿”。

1)幼兒每三人爲一隊。

2)兩名幼兒分別握住兩根紙棒的兩端蹲下。

3)另一名幼兒,在反覆“開合”的口令中跳過紙棒。

4、集體遊戲:紙棒遊戲

1)佈置場地。幼兒分爲四隊(其中兩隊拿竹竿),另兩隊聽口令“騎馬”出發。

2)先越過一排“踩竹竿”,再掉頭回到起點,將“紙馬”給下一名幼兒。

3)違規者重新從起點出發。

5、教師總結

6、放鬆活動。

〔活動反思〕

幼兒在活動中,能夠積極參與。特別是我設計的開頭是讓幼兒紙馬聽着賽馬的音樂跑起來的時候,他們臉上的表情都是十分開心的。活動中,幼兒積極動腦筋探索紙棍的多種玩法,並且夥伴之間能夠互相分享經驗與喜悅。在後來設計的遊戲《採竹竿》中,我先請男孩每兩人一組拿竹竿,女孩來比賽(後來互換),當小夥伴跳不過去時,他們會打開竹竿等一等,這充分體現了幼兒的互相關心夥伴的良好品質,本次活動我們老師也紛紛參與其中,與孩子一起探索遊戲的玩法,其樂融融!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聽懂遊戲規則,學會輪流快速地按順序說出1——7的數字名稱,提高反應的敏捷性。

2、鞏固發清易混淆的字音:“雞、西、七、三、散”等。

3、能仿照兒歌句式更換新的詞語,進行遊戲。

活動準備:

自制課件、小雞胸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設置遊戲情景。

1、教師邊念兒歌邊演示課件,使幼兒基本瞭解遊戲兒歌的內容。

2、教師引導幼兒進一步熟悉遊戲兒歌。

提問:媽媽買了幾隻雞?

給小雞起了什麼名字?

後來7只雞怎樣了?

我說“我的小雞在哪裏?”,大家一起說什麼?

然後再告訴他們的名字(學一學小雞的動作)。

全體幼兒一起念兒歌,注意幼兒的發音,幫助幼兒發準每一個字音。

我們要玩一個遊戲,名字叫“我給小雞起名字”。

二、交代遊戲規則。

1、扮演取名字的幼兒,必須清楚大聲地按順序說出小雞的名字。

2、扮演小雞的幼兒,必須記住自己的數字名字,以及前後的順序。

3、當兒歌唸到“在這裏”後,小雞就不能走動,必須按從小到大的順序輪流快速地用“嘰嘰嘰,我是小几”的句式說話,並按數序排橫隊。

三、教師引導幼兒遊戲。教師扮演取名字的角色,引導幼兒開展“我給小雞起名字”的遊戲活動。大家一起念兒歌,教師隨着兒歌,邊數邊按順序指着坐在位子上的幼兒,被指到的幼兒馬上站起來學小雞的動作,並記住自己的名字。當兒歌唸到“來啦來啦在這裏”時,小雞們按1——7的順序,邊說“嘰嘰嘰,我是小几”,邊面向大家排成一橫排。

四、幼兒自主遊戲。

1、教師請能力強的幼兒扮演取名字的角色進行遊戲。

2、幼兒戴上小雞胸飾,8人一組進行遊戲。幼兒可輪換扮演取名字的角色。

五、創編玩遊戲。

教師引導幼兒仿照兒歌句式更換新的詞語(其他動物),進行遊戲。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剝橘子中體驗快樂。

2、在看看、聞聞、吃吃中認識橘子。

活動準備:

橘子若干、橘子樹,盤子,毛巾。

活動過程:

一、聽《摘果子》的音樂進教室。

二、出示橘子樹,摘橘子。

1、 樹上有什麼呀?(橘子)那我們跟橘子寶寶來做遊戲好不好?

2、 幼兒摘橘子。現在我們先把橘子摘下來,看看橘子是什麼顏色的?聞聞是什麼味道的?

3、 你們喜歡吃嗎?那橘子是怎麼吃的呢?

4、 寶寶說要剝了皮才能吃,那你們會剝嗎?來我們來試試。

(對了,橘子寶寶身上穿了件衣服,我們得把它的衣服剝掉。)剝呀剝呀剝橘子,橘子皮要剝掉,

橘子橘子真好吃,大家吃了哈哈笑。

5、 看那邊動物寶寶也想吃橘子,怎麼辦呀?

(讓幼兒盡情地說)

6、 今天爸爸媽媽也來了,我們把好吃的橘子送給爸爸媽媽吃好嗎?(幼兒送橘子給爸爸媽媽吃)

7、 活動結束。

幼兒園教案 篇4

一、主題目標:

1、 喜愛動物,學習有目的地觀察和比較各種動物的特徵和習性。

2、 有初步的保護自然和愛護動物的意識

二、設計意圖:

幼兒園素質教育活動組織幼兒去上海動物園,孩子們玩得很盡興。回園後,動物成了大家平時談論最多的話題。討論也帶來了許多孩子們發現的問題。如:爲什麼猩猩長得和人很像?爲什麼長頸鹿的脖子會那麼長?大象跑步快嗎?……於是我們組織了“我喜歡的動物”這個活動,讓孩子區探索自己喜歡的動物,再介紹給大家,吸引其他的幼兒也喜歡自己的動物。讓孩子知道每一個動物都非常可愛,我們要愛護所有的動物。

主題探索中有“你問我答”的活動,讓孩子自己提問題,讓知道答案的幼兒幫助解決問題,充分利用生生互動,使個別孩子本身的經驗成爲所有孩子的經驗,在活動中孩子也體會到了成功的快樂,樹立了自信心,還自發帶來了有關動物的照片、圖片、碟片、文字介紹等,共同佈置在教室的牆面上。

本次活動是教師預設的一個活動,我們中班小朋友對圖形認識感興趣,有幾個小朋友還嘗試用圖形貼動物,我就設想讓幼兒瞭解動物的主要特徵上,通過圖形粘貼成動物,一方面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另一方面結合數的內容讓孩子自己來討論圖形的種類與數量,並初步學習對圖形的統計。

三、活動目標:

1、在變戲法的遊戲活動中,幼兒嘗試用圖形拼貼各種常見的動物,並初步學習統計圖形的數量。

2、幼兒進一步感受、表現動物的外貌特徵。

四、活動準備:

三角形、正方形、圓形、梯形、橢圓行等圖形若干、紙、筆、漿糊。

五、活動過程:

(一)、已有經驗遷移,引發興趣

1、圖形寶寶要來變戲法,變成一隻只可愛的小動物,想一想,可以變出什麼小動物?

2、幼兒相互討論。

(二)、幼兒拼圖,師個別指導。

提示:大膽想象,拼貼不一樣的動物。

(三)、探討交流

1、說說貼了一個什麼動物,用了那些圖形?

2、數數每一種圖形用了幾個?

3、想想用什麼辦法既可以記得快又不容易忘記?幼兒個別操作、演示

4、全體幼兒統計圖形,師個別指導。

5、幼兒之間相互作檢查。

(四)、延伸活動

組織幼兒討論那一種統計辦法最合適。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兩段不同速度的音樂。

2.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風吹過時出現的情景。

3.隨歌曲旋律唱出來。

4.願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活動準備:

音樂CD《風在哪裏》,課件《風在哪裏》。

活動過程:

一、聽辨曲式:

1.聽音樂《去郊遊》入場。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去郊遊吧。"

2.PPT播放:起風了,樹葉往下落。

師:"咦,樹葉怎麼會落下來?"(幼兒:風來了)

3.引導幼兒說說風在哪裏。

師:"你們見過風嗎?見過什麼樣的風?"

4.幼兒觀看課件,觀察生活中的風。

師:"你們看見風來了以後發生了什麼事?"教師小結:"輕輕的風來了,樹枝擺呀擺,花兒搖呀搖,蒲公英飄呀飄,風帆鼓呀鼓。急急的風來了,彩旗甩呀甩,樹葉轉呀轉,紅旗抖呀抖,衣服飛呀飛。"

二、旋律感應:

1.教師播放音樂,幼兒完整感受旋律,體驗AB式的兩段不同感受的音樂。

師:"風有時是輕輕地來,有時卻急急地來,閉上眼睛請仔細聽聽,風什麼時候在輕輕地走,什麼時候在急急地跑?"

2.教師播放音樂,幼兒感受慢節奏的旋律。

師:"你覺得剛纔聽到的音樂裏風什麼時候輕輕地來了?"

3.引導幼兒用肢體表現慢節奏的旋律。

師:"你聽到了嗎?我們隨着風中的音樂也來輕輕地擺動你的身體吧。"

4.教師播放音樂,幼兒感受快節奏的旋律。

師:"這部分音樂中,風的腳步聲和剛纔的感覺不一樣了吧?給你什麼樣的感覺?(幼兒講述)"我們再來聽聽,看看,感受一下大風的到來吧。"

5.教師播放音樂,幼兒用肢體表現快節奏的旋律。

師:"大風的到來是什麼樣的?我們隨着風中的音樂表現一下大風的到來吧。"

三、肢體表現:

1.教師引導幼兒用肢體來表現風到來時的景物。

師:"風來了,周圍的環境發生了很多新的變化,我們也來變成風中的一樣東西,每個人想想從現在開始你變成了什麼?等風來了,你就隨着風動起來,聽着音樂開始好嗎?"

2.教師播放音樂,幼兒自由舞動。

3.教師再次播放音樂,鼓勵幼兒嘗試與同伴合作完成動作情節。

教師小結:"原來可以一個人表現風來了,也可以與同伴合作來表示,想不想再和風一起捉迷藏?我們聽着音樂和風一起玩玩。注意聽辨不同的腳步聲。"

四、結束活動。

師:"今天和風玩了好長時間的遊戲也累了,我們回家吧。"在《去郊遊》的音樂中結束。

活動反思:

《風在哪裏》是一節音樂欣賞活動。在活動中,幼兒能通過聽音樂感受音樂的不同速度,並用"優美、舒緩、柔和"等詞語來形容聽第一段音樂的感受,從而得出第一段音樂是"風輕輕地來",而用"急、快、猛"等詞語來形容聽第二段音樂的感受,得出第二段音樂是"風急急地來",說明了幼兒對音樂有一定的聽賞能力。在用肢體動作表現風時,幼兒能用手擺動,身體扭動、轉圈等各種動作來表現,並且也能通過動作的.輕柔與有力來表現兩種不同的風。在把自己變成風中的一樣東西時,幼兒充分發揮了想象力,變出各種不同的東西,如:小花、小草、大樹等等。在與同伴合作表現風中的東西時,幼兒興致極高,通過與同伴商量擺出各種造型,與兩種不同的風做遊戲。整個活動中,真正體現教師的主導與幼兒的主體作用,幼兒在活動中,大膽勇敢地表現自己,體驗與同伴合作的樂趣。

小百科:風是由空氣流動引起的一種自然現象,它是由太陽輻射熱引起的。太陽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溫度升高,地表的空氣受熱膨脹變輕而往上升。熱空氣上升後,低溫的冷空氣橫向流入,上升的空氣因逐漸冷卻變重而降落,由於地表溫度較高又會加熱空氣使之上升,這種空氣的流動就產生了風。

幼兒園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的嗅覺感官經驗較少,他們對氣味的概念停留在好聞與不好聞、香與臭的水平上,即便有也是潛意識裏積累的,很少有探索各種物品氣味的機會。通過這次探索活動“氣味瓶”,旨在給幼兒提供一個積累嗅覺經驗的機會,讓幼兒瞭解各種物品的氣味。

  【活動目標】

1.學會用鼻子聞物體的氣味,發展感知能力。

2.知道鼻子可以聞氣味,要愛護自己的鼻子。

  【活動準備】

每組一套深色的瓶子,裏面分別裝有:香水、香油、臭豆腐、醬油、醋、酒、蜂蜜等,儘可能的提供有各種氣味的物品。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對氣味的感知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鼻子有什麼用嗎?”(呼吸、聞氣味)拿起一隻瓶子,“假如我想知道瓶子裏有什麼東西,應該怎麼辦呢?”(看或聞)

2.引導幼兒感知各種各樣的氣味。

(1)“桌子上有很多的瓶子,你們知道里面都是些什麼嗎?”

(2)請小朋友打開瓶蓋,聞一聞瓶子裏裝的是什麼東西。聞好一個蓋好,再換其它的瓶子聞,等一會兒告訴大家,你聞到了哪些氣味?  

(3)幼兒交流自己剛纔聞到了什麼氣味。

(4)老師請每組一個小朋友找出醋的氣味?(或其它氣味)的瓶子,看誰先聞出來。

3.引導幼兒討論、擴展經驗。1朋友你在家裏或別的地方還聞到過什麼氣味?請你告訴大家。

2最喜歡聞什麼氣味?不喜歡聞什麼氣味?爲什麼?幼兒討論交流。

教師小結:不同的東西有不同的氣味,鼻子能告訴我們各種各樣的氣味,幫助我們辨別不同的東西。

4.總結

討論怎樣保護鼻子啓發幼兒回憶以往碰傷鼻子或感冒的 感覺,進行討論,談談保護鼻子的方法。

教師小結:我們的鼻子很有用,可以呼吸,還可以聞到很多的氣味,所以我們要保護自己的鼻子。知道不挖鼻孔,不把異物塞入鼻孔,活動時注意不撞擊鼻子,積極參加鍛鍊,增強體質等

  【活動延伸】

在娃娃家的廚房裏放上一套深色的瓶子,裏面分別裝有:香水、香油、臭豆腐、醬油、醋、酒、蜂蜜等,製成“氣味瓶”,讓幼兒辨別各種氣味,並用語言講述自己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