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集錦6篇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集錦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W 次

作爲一名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集錦6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體驗角色之間的情感,感受愛動腦,樂於助人的樂趣。

2、觀察並講述小兔利用小紅傘幫助同伴的過程,懂得遇事要動腦筋想辦法,克服困難。

3、藉助圖文並茂,以圖爲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4、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並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活動準備:

掛圖、實物雨傘一把。

活動過程:

1、出示實物雨傘,幫助幼兒進行合理想像,說說雨傘有什麼用處。

(1)你們看老師給你帶來了什麼?(一把雨傘)

(2)雨傘有什麼用處呢?

2、觀察理解掛圖內容。

師:今天老師要帶大家一起看一個有關雨傘的圖片。

(1)出示掛圖一,請幼兒仔細觀察。

①圖上有誰?這天的天氣怎樣?可能要怎樣?小兔子想出門應該帶什麼呢?

②小結。

(2)出示掛圖二。

①小兔子來到了什麼地方?它碰到了誰?小刺蝟想吃樹上的果子,可它怎麼也摘不到,小兔子是怎麼幫助小刺蝟摘到果子的呢?

②小結。

(3)出示掛圖三。

①小兔子告別了小刺蝟,它又來到什麼地方?小兔子在蘑菇地玩者,突然它發現了誰?小兔子想逃走,但已經來不及了,怎麼辦?請小朋友給想想辦法,小兔子怎樣才能躲過大灰狼呢?

②小結。

3、小結。

小兔子用自己的小紅傘幫助了小刺蝟摘到果子吃,也幫助了自己躲過了大灰狼的視線。

4、教師完整地講述故事一遍,幼兒仔細傾聽。

5、幼兒結伴進行講述,教師注意傾聽,指導幼兒講清楚主要情節的發展過程。

6、請個別幼兒在大家面前講述。

7、啓發幼兒給故事起名字。

師:剛纔小朋友們講的都很好,那麼小朋友你們動動小腦筋給故事起個好聽的名字。

8、情感體驗,你們喜歡圖片中的誰,爲什麼?

活動反思:

根據《綱要》中指出: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描述簡單過程,發展幼兒表達的能力和思維能力。

創設了盡情表達的氛圍,注重爲幼兒創設寬鬆的語言環境,始終以鼓勵的言行讓幼兒大膽想、大膽說,始終以讚許的口吻激勵幼兒,幼兒在我的鼓勵下思維開闊了,也不拘束了。

幼兒有了盡情的表達內容,我注重了讓幼兒主動觀察圖意,注重幼兒經驗的構建和指導,引導幼兒聯繫生活經驗、分析問題、討論交流。我還應用了遮眼法、談活法、討論法,提高幼兒的思維積極性和口語表達能力,引導幼兒遇事要多動腦筋的習慣。

用肢體語言幫助幼兒盡情表達,好動、好奇、好模仿是幼兒的特點,要幼兒較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去看圖、思考是難以做到的,在活動中我讓幼兒在講述時,加以自己的創造的情景表演,也使活動具有趣味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激發對物體下落現象探究的興趣。

2、感知物體下落的餓速度與材料之間最顯見的現象。

3、學習用自己喜歡的記錄方式表達觀察到的餓現象。

活動準備:

一次性杯子(紙和塑料)、球(塑料和皮製)、夾子(塑料和木製)、紙(手工紙和鉛畫紙)、手絹(毛巾和布)、記錄用具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物體飛上天”

1、激發幼兒遊戲的願望2、設疑:奇怪,你們不是把東西都拋上去了嗎?怎麼都回到你們的手上?

二、引導觀察:物體下落的不同形態提問:請你再去玩一玩,仔細看看這些物體落下來的時候是怎樣的?

請你再去找一件東西玩一玩、比一比它們落下來的時候是怎樣的?(有的快、有的慢、它們的速度不同)鼓勵幼兒大膽操作。

三、自由探索:物體下落的速度與年材料之間的關係提問:兩件不同的物體下落的速度是不同的,兩件相象的東西他們同時下落,速度回怎樣呢?

幼兒討論。

四、組織交流:物體的下落速度與物體的形狀、材料等因素有關。

1、嘗試表達:請大家把自己的'發現,用你喜歡的方法記錄在自己的紙上,但要使別人一看就能明白。(幼兒操作,教師巡迴觀察)

2、交流展示,請幼兒將記錄下來的新發現介紹。(幼兒互相介紹)

3、教師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欣賞齊白石的《墨蝦》,重點感受畫面中墨色的濃淡變化。

2、初步瞭解中國畫“書畫一體”的特點,觀察蝦的外表。

3、通過欣賞,感受中國面特有的意境。

4、大膽嘗試繪畫,並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5、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活動準備:

1、課件:齊白石關於“蝦”的系列作品多幅,其他水墨畫作品多幅。

2、動態國畫《墨蝦》,輕鬆歡快的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欣賞齊白石的《墨蝦》,感受畫面輕鬆、自在的意境。

(1)欣賞《墨蝦》,感受畫面意境。

教師:畫上畫了什麼?有幾隻?它們是什麼樣子的?它們可能會在哪裏呢?在幹什麼?

(2)欣賞動態國畫《墨蝦》,多通道感受國畫意境。

教師:你們看,它們動起來了,好像在幹什麼?

(3)遷移已有經驗,知道《墨蝦》是國畫作品。

教師:你知道這是用什麼材料面的嗎?是什麼畫?

2、欣賞多幅齊白石的墨蝦圖,進一步感受畫面意境,初步瞭解中國畫“書畫一體”的特點。

(1)教師:老師這裏還有好幾幅關於“蝦”的國畫作品。你們看,這些畫上的蝦好像在幹什麼?它們的心情怎麼樣?

(2)幼兒跟隨音樂模仿蝦的動作,進一步體會畫面意境。

教師:如果你是其中的一隻蝦,你會怎麼遊?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3)通過觀察,瞭解中國畫“書畫一體”的特點。

教師:畫上除了有蝦,還有什麼?(題字、印章)文字是什麼顏色的?印章呢?

3、欣賞齊白石的其他彩墨畫作品,豐富對中國畫的認識。

(1)教師:齊白石老爺爺除了畫蝦,還擅長畫很多其他的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畫上有什麼?都有哪些顏色?你最喜歡哪一幅?爲什麼?

(2)教師小結:原來,中國畫除了用黑色的墨汁來畫,還可以用很多彩色的國畫顏料來畫,畫出來的畫也很好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學習如何觀察昆蟲。

2、學習觀察記錄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提供放大鏡、圖畫紙、蠟筆。

2、在區域設置飼養角指導要點:

1、幼兒可在區域活動、自由活動、遊戲時間,進入“飼養角”,繼續觀察昆蟲。

2、引導幼兒展開討論:它們長得怎樣?有幾隻腳?翅膀是什麼顏色的?眼睛長得如何?它們在做什麼?鼓勵幼兒在觀察的基礎上說出自己的想法。

3、鼓勵幼兒利用放大鏡進行觀察,並將觀察的結果記錄在圖畫紙上。

4、請幼兒展示自己的記錄結果,並比較每個人觀察的相同點及相異點。

5、將幼兒的記錄結果粘貼在飼養角的牆面上。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一、設計意圖:

《綱要》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中班下學期的幼兒探究、分析、觀察能力有了一定的發展,並且孩子們充滿了好奇心和強烈的探究欲,能主動地去探究周圍和環境的變化,並且能根據變化運用自己的表達方式將感知到的變化加以表現。所以我想讓幼兒在欣賞詩歌的基礎上,把握詩歌的內在規律,進行創造性的仿編,並在活動中調動幼兒的想象力,大膽的運用語言能力進行表達。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啓發幼兒觀察、發現自然界的變化,感知春的意韻。

二、活動目標:

1、情感態度目標:引導幼兒感受散文詩的意境美。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能力目標:嘗試改編詩歌內容,激發幼兒感受散文詩中語言的美。

3、認知目標:幫助幼兒在理解散文的基礎上感受春天的生機,知道春雨對萬物生長的作用。

三:活動過程:

活動流程我採用環環相扣來組織活動程序,活動流程爲引出春雨——學習詩歌——仿編詩歌

1、採用提問的形式,直接切入主題。

春雨落到哪裏?幼兒能從生活經驗來說。

2、學習詩歌。

通過課件中輕柔的配樂詩朗誦使幼兒對春天、春雨更加了解和熟悉。

(1)重點學習詩歌中“下吧,下吧,我要、、、、、、”這一句式。

在學習詩歌前,我沒有直接朗誦詩歌的內容,而是逐幅欣賞時通過幼兒猜測,也就是培養幼兒的拓展性思維。種子會說些什麼?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概括出第一句“種子說下吧,下吧,我要發芽。”在老師的示範下,接着幾幅圖,讓幼兒運用詩中的句式“下吧,下吧,我要開花、、、、、、簡單建構詩句。這樣的設計自然合理,進而引出整首詩。

(2)朗誦詩歌

採用詩歌的配畫在幼兒產生視覺形象再隨輕柔的音樂朗誦一遍。

要求幼兒作出相應的表演動作和運用豐富的感情語調來朗誦詩歌。

目的都是加深幼兒對詩歌的印象。

3、拓展經驗,用替換的方法創編詩歌。

(1)幼兒學習創編詩歌。

啓發幼兒想一想:春雨還會落到哪裏,他們會說什麼話?

請一幼兒上臺選圖編,也就是爲下面幼兒作選圖創編如何操作作示範。

(2)幼兒自由選圖編。

三、最後分享詩歌內容,讓幼兒進一步體驗創作的樂趣。

語言《花園裏有什麼》

幼兒園大班教案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擬人的手法表現春天的美好景象。

2.嘗試續編散文詩,並能用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的想象。

活動準備

1.課件-花園裏有什麼

2.繪畫材料人手一套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花園裏有什麼

教師:現在已經是春天了,我們的周圍發生了什麼變化?花園裏有什麼不一樣?

二、學習散文詩《花園裏有什麼?》

1.教師朗誦散文詩,幼兒欣賞。

2.教師:春天的花園裏有些什麼?他們都在幹什麼?

教師引導幼兒理解擬人的表現手法:

如,柳樹姑娘長長的辮子在微風裏飄來飄去,蚱蜢在草地裏學跳高。

3.教師播放散文詩,幼兒學習有感情地朗誦散文詩。

三、續編散文詩《春天,花園裏有什麼?》

1.教師:春天的花園裏,還可以看到些什麼?聽到些什麼?

聞到些什麼?

(如聽到布穀鳥的叫聲、

小溪在歡快的歌唱、聞到百合花的清香、泥土的芳香等。)

2.幼兒嘗試根據自己的想法,續編散文詩《春天,花園裏有什麼?》。

四、 畫一畫

1.教師:春天的花園裏有那麼多好朋友,我們把它們畫出來吧!

2.幼兒操作,畫出自己想象中的春天的花園。

3.交流展示。

附散文詩:

春天,花園裏有什麼?

春天的花園裏有什麼?噓--讓我們仔細去尋找。

太陽公公紅紅的臉膛,美麗的花朵張開了笑臉,

青青的草地像綠色的地毯鋪在花園裏,

柳樹姑娘長長的辮子在微風裏飄來飄去,

勤勞的蜜蜂在採蜜,五彩的蝴蝶翩翩起舞,

蚯蚓在泥土裏忙着鬆土,蚱蜢在草地裏學跳高。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教幼兒學習3的組成,會正確認識分合式。

2、讓幼兒學習用教爲清楚的語言表達分和合的過程,初步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活動準備:

1、教具玩具熊1個玩具香蕉3個香蕉卡片3個

2、學具人手一份材料紙蠟筆和若干記號筆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1)教師以故事的形式引出3可以分成2和1,1和2合起來是3。

例:今天的小熊家裏來了兩位客人小貓,(出示玩具熊和貓),小熊拿出了幾個香蕉來招待客人呢?(3個),小熊送給小熊1個香蕉,送給小貓2個香蕉。同時用語言表述:3個香蕉可以分成1個和2個,可是小貓說了他們不愛吃香蕉,於是就把香蕉還給了小熊,現在小熊的手裏有幾個香蕉呢?並用語言表述:1個香蕉和2個香蕉合起來是3個香蕉,最後,教師在黑板上貼上卡片香蕉和數字,表示上述分和過程,同時出示分和符號“^”,向幼兒說明分合號及其用途,講解分合號的使用方法,並教幼兒正確用語言表達3可以分成2和1,1和2合起來就是3。

(2)啓發幼兒學習用口語表述其分和關係。3可以分成2和1,1和2合起來就是3。

教師出示3個塑料球和2個盤子,問:“要把3個球放在2個盤子裏,並且每個盤子裏都有球,應該怎麼放呢,引導幼兒說出3可以分成2和1,再用同樣的方法把兩個盤子的球合起來,表述稱:2和1合起來就是3。

2、小組活動。

第一、二組,點子房子圖。

第三、四組,塗顏色。

第五、六、七組,填空缺。

3、活動評價。

讓幼兒根據展示自己做的材料紙進行討論。

  幼兒大班數學教案篇三:4的組成

目標:

1、學習4的組成,知道4分成兩份有三種分法

2、學習用實物和數字表示這個過程

準備:

圓點圖片卡1、2、3、4及分合號;數學練習冊

過程:

一、集體活動

1、複習2、3的組成

教師:“上次我們學習了2和3的組成,一起來複習一下吧。”

2、學習4的組成

(1)教師:“今天,我們要來學習4的組成。請小朋友來看一看。”看一看:教師逐一在黑板上畫出四隻桃子,引導幼兒把四隻桃子分別放在下面兩個盤子裏(用筆畫)

(4可以分成2和2、1和3、3和1)

(2)請個別幼兒上黑板操作(不會畫桃子的幼兒可以用圓來代替)

教師:“我們請某某小朋友把黑板上的四隻桃子分放到下面兩隻盤子裏,其他小朋友做小評委,看看他有沒有分對?”

(3)老師引導幼兒一起觀察操作情況,一起學用完整地話講述分解的圖。

教師:“我們來看看剛纔小朋友分的蘋果對不對?誰能用分合式表示分桃子的事?”

(4)(教師出示帶有四個小圓片的圖片)請個別幼兒上來示範分解四個小圓片

教師:“小朋友都知道怎麼分蘋果了,老師現在把蘋果換成了小圓片,有誰會分?”

(5)請個別幼兒來做數學4的分解,其他幼兒一起驗證是否正確。

二、個別操作

重點指導能力弱的幼兒,知道分桃子時下面要畫桃子而不能用數字來代替,下面有幾條線就是有幾種方法。分解數字時下面就要用數字來表示。

教師:“請小朋友把練習冊打開到第25頁,完成4的分解組成及加減法”

教師:“做加減法時,題目的要求是:右邊每個盤裏原來有4個桃子。小動物們分別拿走了幾個?還剩幾個?聽清楚題目,想好了再做。”

三、評價幼兒的操作情況

1、對上課認真聽講並獨立完成作業的小朋友予以表揚。

2、對能力較弱的幼兒再進行重點指導,直到弄明白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