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教案模板彙編10篇

有關幼兒園教案模板彙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7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關幼兒園教案模板彙編10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一、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操作活動,並能按要求完成操作活動,幼兒園數學活動教案。

2、能手口一致地點數5以內物體的數量並說出總數。

3、學習按數取物,根據5以內的指定數量取出相等數量的物體。

  二、 活動準備:

教具:帶圓點的蘑菇形房頂用1—5的點卡表示;貼有小動物的房間,分別爲五種不同的動物;大釦子兩顆,教案《幼兒園數學活動教案》。學具:幼兒人手一份操作學具(“糖”、糖紙、數字卡等)。

  三、 活動過程:

(一) 創設情景——練習點數唱歌《開車歌》到小動物家做客。依次出現小動物的房間:“看看我們先到誰家啊?”(小豬)“有幾隻小豬在家?”(3只)打亂順序出示,請幼兒點數並說出總數。小結:大家都數一數,知道每個房間住着幾隻小動物。

(二) 遊戲“掛門牌”——將數字與數量對應匹配“小動物的房子蓋好了,可是它們都忘記掛門牌號了,我們大家來幫它們掛一下吧!”請幼兒分別用數字卡表示門牌號。並提問:“你怎麼知道這個門牌號是ХХ家的呢?”小結:小狗的房間裏住着一隻小狗,門牌號應該是1。(類推)

(三) 遊戲“包糖果”——練習按數取物

1.教師擲有點卡的骰子,幼兒根據點卡數量取出相應數量的糖紙,邊拿邊說:一個點我拿一張糖紙。(重複遊戲)

2. 教師擲有數字的骰子,幼兒根據數字取出相應數量的糖紙,並邊拿邊說。3. 幼兒自由“包糖果”,把糖果送給自己想送的小動物。

幼兒園教案 篇2

一、活動背景

最近,我們在區域活動中增設了玩色遊戲,很受幼兒的喜愛,對於變色的現象幼兒有強烈的嘗試願望,每次都會把準備的色水全用光,老師準備的材料總是不夠的。而當我詢問一些孩子兩種顏色混在一起會有什麼結果時,孩子們的答案讓我陷入了思考,因爲大部分孩子,並不在意結果,他們更在意的是變化的那一霎那。孩子“玩”分爲兩種:有效的“玩”和無效的“玩”,當然我不能完全否認孩子們的這種遊戲方式,但是通過教師的引導完全有可能讓幼兒的遊戲過程更有序,整個玩色遊戲變得更有意義。於是,我想到了圖畫書《小藍和小黃》,這本書是由美國李歐·李奧尼(Leo Lionni),於1959年首作繪本――《little blue and little yellow》由彭懿翻譯而來,這部作品以深入淺出、耐人尋味的小故事傳達出雋永的人生智慧,它獲獎無數是一部經典之作。我們班的孩子從小班開始就已經接觸了許多優秀的圖畫書作品,他們已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的理解能力,這樣一本圖畫書完全適合他們的閱讀水平。

二、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瞭解藍黃兩色相混會變成綠色的現象。

2、大膽操作各種材料,玩變色遊戲,並記錄實驗結果。

3、喜歡參與探索活動,願意講述自己的想法。

三、活動準備

1、黃色顏料水一瓶,在蓋子內放置藍色顏料製成魔術瓶。

2、故事圖片若干及圖畫書《小藍和小黃》PPT

3、藍、黃色水(蓋子內藏有相應變色顏料),藍、黃油泥,藍黃顏料畫紙若干。

4、變色陀螺若干,大變色陀螺一個。

5、人手一份記錄卡片。

四、活動過程

1、教師表演變色小魔術,引起幼兒興趣。

2、設置懸念,請幼兒猜測“小藍”是誰?

(1)師:今天我要介紹一位朋友認識,他的名字叫“小藍”,猜猜看他會是誰呢?

(2)教師出示藍色紙片,現場撕出類似圓形紙片,告訴大家這就是“小藍”。並且肯定大家的答案,小藍就是藍顏色,他也可以是一杯藍色的水,也可以是一塊藍色的橡皮泥……

3、講述撕紙畫故事《小藍和小黃》的前半部分,提出問題,鼓勵幼兒進行變色小實驗。

(1)教師邊講述故事,邊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並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

(2)提出問題小黃、小藍的爸爸媽媽不認識他們了,我們來幫他們想一個辦法(重現變綠的過程給他們的爸爸媽媽看)

(3)幼兒進行實驗,教師巡迴指導,要求幼兒對實驗結果進行記錄。

● 魔術瓶實驗:鼓勵幼兒嘗試變魔術,並擰開蓋子發現祕密。

● 拓印實驗:將蘸有藍、黃顏料的海棉塊重疊拓印便會出現綠色色塊。

● “油泥擁抱”實驗:鼓勵幼兒將藍、黃色油泥“擁抱”(混合揉搓)在一起,便會變成綠色油泥。

4、再次提出問題,小綠變不回來了怎麼辦?講述故事後半部分。

5、延伸活動:小黃、小藍、和許多朋友們玩起了旋轉游戲,我們也一起玩陀螺旋轉游戲。

(1)教師用大傘陀螺示範旋轉,引導幼兒發現兩種顏色在快速旋轉時會變色,並將結果記錄下來。

(2)幼兒玩變色小陀螺,發現變色規律,並記錄結果。

五、活動結束

1、

2、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要求:

1、在自主探索的活動中,知道紙是各種各樣的,它們在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用途。

2、在自主討論中,激發幼兒探索製作的願望。

活動流程:

幼兒自主探索——>師幼交流釋疑——>激發新的探索慾望

活動指導:

一、幼兒自主探索(讓幼兒使用紙製品的過程中,瞭解不同紙的不同特性。)

1、交代任務:我們要用各種紙爲丫丫班的小朋友做些東西送給他們,願意嗎?先想想,準備做什麼,用什麼紙做,爲什麼?

內容:裝蘋果、寫毛筆、做印染、繪畫、做紅花、船、球、紙棒、扇等。

2、師幼交流釋疑

(1)交流自主探索結果,知道不同的紙有不同的特性。

請幼兒介紹今天你做了什麼,用什麼紙做的,爲什麼用這種紙做?

小結:紙也是各種各樣的,有的厚、有的薄、有的軟、有的硬、有的吸水快,有的吸水慢。

(2)遷移內化經驗

平時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用紙做的?

重點介紹:書(內外紙張)杯子(環保)人民幣(特殊)

二、激發新的探索慾望通過觀看錄像,讓幼兒瞭解紙是中國人發明的,初步知道紙的製作步驟,萌發幼兒自主探索的願望。

提供製作的工具,鼓勵幼兒在區域中活動探索紙的製作方法。

幼兒園教案 篇4

製作意圖:這本《我的小書》在創作過程中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特點,同時具有:講述故事、添加文字閱讀、續編故事、複述、看圖講述、添加或刪減頁數、拆裝非常方便等多種功能。本作品適合教學和區域活動,便於教師操作和幼兒翻越,欣賞,增加興趣,非常適合幼兒的活動。

選用材料:雙面膠,即時貼,各種廢舊物品(太空棉,舊布),硬紙板,紙片,緞帶,泡沫材料。

應用年齡:三歲以上幼兒均可適用,並可根據年齡調整內容和製作方法,隨時增減書內篇幅。

製作方法:運用即時貼貼於硬紙板上,並用泡沫材料作爲每頁的底版,運用雙面膠粘貼各種材料,應用打孔和打眼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複習5以內數數及認數,能手口一致點數,學習按數取物。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思維力。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引發幼兒學習數字的興趣。

重難點:

1.活動重點:能手口一致點數;知道數字代表的實際數量。

2.活動難點:會按數取物。

活動準備:

1.教具:小動物5只; 5以內數字卡;蛋糕一隻。

2.學具:印有數字框子若干;糖、西瓜、香焦、葡萄、花等圖片若干;已塑封的小魚、小草、小蟲子、胡蘿蔔等圖片,幼兒抄作紙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活動過程:

師:1.出示小豬圖片,這是誰呀?今天小豬特別的高興,因爲今天小豬過生日。媽媽還特意給他準備了一隻大蛋糕。(出示蛋糕)

師: 2.小豬要過幾歲生日了呢?蛋糕上的一支蠟燭表示一歲,讓我們一起數一數蠟燭吧,有5支蠟燭,是過5歲生日。有許多小動物們也來給小豬來過生日了,他們會是誰呢?

1) “喵喵喵”是誰呀?小貓,看小貓還給小豬帶了生日禮物,是什麼呀?(西瓜)有幾個?可用數字幾來表示?師總結:小貓給小豬送了一個西瓜,我們就用數字1來表示。

2)“ 還會有誰呢?”“嘰嘰嘰”小雞也來了,小雞送了什麼禮物呢?(兩根黃香焦)有幾根,請一個小朋友上來數一數。

3) 小松鼠、小羊、小兔也來了,他們會是什麼禮物呢?(幼兒觀察送了什麼禮物)?數量是多少?用數字幾來表示?(分別是3朵花、4塊巧克力、5塊糖果)

二、操作探索

1.師:小動物給小豬送禮物了,我們小朋友也來給小豬送禮物,好嗎?老師也給你們準備了禮物送個小豬,(要求;小朋友們先看看自己的桌子底下是什麼禮物,有幾個,請小朋友根據自己的禮物數量,看看黑板上的每個框中的數字再放進相同數量的禮物)。

2.幼兒先討論自己的禮物是什麼,有幾個,再進行操作,教師指導。

3.提醒幼兒認清數字和數量,能手口一致點數;能力弱的幼兒多給予幫助和指導。

4.請個別幼兒講解操作情況給小豬送了什麼禮物,送了多少。

5.小豬請老師把小朋友送的.禮物先收一下,師生整理好籃子。

三、遊戲鞏固

1.師:小豬非常開心,小動物們和小朋友們都給他送了許多的禮物。現在快要到中午了,小動物們的肚子有些餓了,小豬想送一些吃的給小動物們。小豬要請我們的小朋友幫他招待小動物們。(要求:看看你的抄作紙上的數字是幾,就給小動物喂幾個吃的。)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檢查幼兒操作。

3.作品展示,並給予評價。

四、遊戲結束:

爲小豬慶祝生日,唱生日歌。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想通過用簡單易懂的方法教會幼兒感知5以內的數數。開始部分,我利用小豬過生日這一遊戲環節,讓幼兒用手口一致數數方法。數一數蛋糕上的蠟燭有幾支,讓幼兒對數字1-5有一個初步的概念,這個方法還不錯,幼兒都能手口一致的數數,並能準確地表示5支蠟燭是過5歲生日。接下來一個環節是讓小朋友送禮物,先讓小朋友數數自己的禮物是什麼,有幾個,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再看數字卡上的數字是幾,再把相同數字的物品貼到數字卡上,是按物品對數字,幼兒基本能掌握。最後一個環節又讓幼兒按數字取物一一對應,進一步幫助幼兒對1-5數字的理解,同時也給孩子獨立動手操作練習的機會。

但這節課下來也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在課堂中沒有靈活準確運用量詞,自己對數學語言組織還有所欠缺,自己的語言有點零亂,囉嗦,也沒有激情的教學語言,這些都是我在以後的教學中必須改進的地方。

幼兒園教案 篇6

一、 活動目標

1. 能用表象進行5以內數的加減運算,並能用語言表達運算過程。

2. 發展表象思維。

二、 重點與難點

1. 重點:理解加減法的意義。

2. 難點:用語言表達運算過程。

三、 材料及環境創設

1.材料:塑料小動物,雪花片等物品。1-5的數字卡。加減法圖意的圖片卡。印章。

2.環境創設:在數學區放置以上材料,讓幼兒操作擺弄,進行探索和複習鞏固活動。

四、 設計思路

口頭加減法是幼兒學習加減運算的開始,活動的重點讓幼兒認識加減法的意義。教學中要避免使幼兒形成錯誤的思維定勢,即題目中有“一共”就是加法,有“還剩”就是減法。設計時可以通過圖示或直接演示讓幼兒接觸不同的表述方法,如加法,一種是把兩個部分數“合併起來”,另一種是在一個部分數的基礎上“增加幾個”。又如減法,一種是從總數中去掉一部分,求剩餘部分,另一種是已知總數和剩餘的部分,求減少的部分。用具體形象的方法幫助幼兒把合或分的心理運算活動與加減運算相結合,使幼兒真正理解加減法的意義。

本活動的另一個目標是發展幼兒的表象思維。因爲,表象是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中介,幼兒掌握加減法要經過操作擺弄、運用表象進行計算。最後才能達到對抽象數字的計算。所以,設計時首先要讓幼兒積累豐富的表象,然後通過解答口頭應用題促使幼兒運用表象進行運算。此外,要求幼兒將計算過程用語言表達出來,也是提高幼兒表象思維水平的一種有效方法。但開始時幼兒會有一定的困難,教學中可以適當出示直觀教具,幫助幼兒理清思路。

五、 活動流程

操作體驗—>討論理解—>複習鞏固

1.操作。

(1)實物操作。讓幼兒用塑料小動物、雪花片等物品進行加減運算,並用相應的數字卡表示計算結果。如計算三隻小白兔與二隻小灰兔合起來是幾隻小兔?

(2)看圖計算。讓幼兒根據圖意進行加減運算。要求幼兒先講述圖意,然後再計算結果。

注意:提供的圖意要有不同的加減法的表述方法。如加法,有的是計算兩個盤子裏的水果合起來是幾個。有的是幾個小孩在玩,又走來了幾個,……。

2.討論。

(1)出示直觀教具幫助幼兒理解加減法的含義。

(2)教師口編應用題,幼兒用表象計算,並說出計算過程。

(3)幼兒口頭編應用題。

3.複習。

幼兒用動物、水果等印章製作加減法的圖片卡,並解答同伴製作的卡片上的加減題。

幼兒園教案 篇7

主題活動名稱:

明天出版社山東省幼兒園教育活動教材中班下學期主題四《春天,你好》中的一個活動:醒來了。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春天裏小動物的喜愛與好奇,萌發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2.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幫助幼兒記住故事主要情節,簡單瞭解幾種常見動物與季節變化的關係。

4.初步理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中語言的重複性特點。

5.幼兒活動時遵守秩序的觀念。

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冬天動物冬眠及春季天氣特徵的知識經驗。

2.故事課件,小魚、青蛙和小蜜蜂的頭飾,幼兒操作卡片。

3.《郊遊》磁帶、輕音樂、磁帶、錄音機。

重點和難點:

重點是引導幼兒記住故事的主要情節,學說動物間的對話,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難點是激發幼兒產生主動探索小動物的好奇心,產生愛惜小動物,保護小動物的情感,並對文學作品產生一定的興趣。

活動內容分析:

《醒來了》這一活動是主題《春天,你好》中的第五個活動,前面的四個活動,如《春遊去》、《春回大地》、《郊遊》等都已讓幼兒充分感受到了春天給人們帶來的快樂,春天的勃勃生機,使幼兒進一步萌發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尤其是小動物,幼兒天生喜歡,但是春天來了,小動物們都怎麼樣了?出來了沒有,它們又在幹什麼?這一切的問題都在吸引着幼兒,去求知、去探索。《綱要》中明確規定: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教師還應敏銳地捕捉到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新的關注點、興奮點和新的發展需要,適時適宜的組織活動,培養孩子的好奇、好問、樂於探索的精神等。基於此,《醒來了》這一活動是前幾個活動的深化、昇華。通過這一活動的組織,不僅能進一步增進幼兒對動物與季節變化的認識,還能使幼兒通過不同形式的學說故事角色的對話。強化語言的學習,增加對動物的情感認識及對文學作品的喜愛,從而在趣味性活動中自然地突破本活動的重點與難點。

活動過程實際思路:

(一)讓幼兒走進大自然,發現大自然的祕密,體驗大自然的美好,增加幼兒的感性經驗。

這個目標主要是通過本主題的前四個活動來實現的。第一個活動帶幼兒去春遊,主要是讓幼兒走進大自然,去真切的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春的氣息,發現大自然中蘊藏的春的祕密;其它三個活動,主要是引導幼兒進一步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春天天氣特徵,自然變化的認識,在春的懷抱裏,在不同的活動中,幼兒身心得到陶冶,會不斷髮現一些新奇的事物,如小草發芽了,小花開放了,一些小動物也出來了。總之,幼兒的好奇心會不斷增加,興趣也越加廣泛,感性經驗也愈加豐富。尤其是活動開始,聽着熟悉的《郊遊》樂曲,做着舒展。優美的動作入場,更能自然引發幼兒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二)開展概述活動:

1.首先以遊戲引題:溫暖而又美麗的春天來了,一些小動物也出來了,教師分別扮演小魚遊,青蛙叫跳,小蜜蜂飛、叫等動作來引導幼兒猜。這種師演生猜的師生互動方式,旨在營造和諧、愉悅的活動氛圍,充分調動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增加幼兒對小動物的喜愛與好奇,同時引出故事的主要角色。

2.接着播放課件,依次出示故事的四個畫面(點擊出四個畫面),每個畫面設計幾個開放性的問題,請幼兒思考,例如:畫面一,設計了這樣的問題:“誰能看出這是哪個季節的畫面?爲什麼?”引導幼兒結合畫面及自己的生活經驗講出春季的主要特徵。畫面二,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小魚醒來了,看見青蛙蹲在泥洞中,它心裏怎麼樣?”“它會怎麼說?”這些開放性問題的設計具體、明瞭,每個幼兒通過思考能得出一個較合理的結論,都能有話說。在充分調動回答每個幼兒之後,點出課件對話,讓幼兒初步瞭解故事中角色的對話。對每一個幼兒的回答,都根據幼兒的個體特點,給予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肯定。在這種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中,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不僅初步掌握了故事中小動物的對話,而且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3.幼兒自我發現後。結合課件,師配樂講述故事,請幼兒完整的欣賞故事,引導幼兒思考:“故事裏有哪些動物?小動物在什麼季節醒來了?爲什麼?”本環節主要是藉助多媒體的形、色、景等多種優勢,直觀形象的幫助幼兒瞭解故事的主要情節,萌發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通過幾個問題的思考,讓幼兒知道有的動物冬天要冬眠,如小魚,小青蛙等,春天來了,它們就醒來了,從而簡單瞭解動物與季節變化的關係,擴展幼兒的知識面。

4.再次通過課件,結合故事的主要情節,運用多種形式引導幼兒學說小魚、小青蛙、小蜜蜂的對話。如運用師引導全體幼兒說,師生分角色說。男孩女孩分角色說等。這種靈活有趣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學說方式,不但極大的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較有成效的掌握了動物間的對話,並把其中的禮貌語言內化爲自己的語言。而且又進一步明確了故事的主要情節,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養成了幼兒注意互相傾聽,積極應答的習慣,使語言理解能力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5.故事表演,這一活動的主要目的是進一步鞏固幼兒對故事主要情節的理解,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從而使幼兒更加喜歡文學作品。

(三)幼兒合作佈置“醒來的春天”的畫面:

幼兒操作卡片,討論並思考:“春天來了,還有哪些小動物也醒過來了?這些小動物會在什麼地方幹什麼?”以拓展幼兒的思維,使幼兒從對故事中小魚、小青蛙、小蜜蜂的瞭解與喜愛轉到對春天其他小動物的關心與喜愛上。討論之後,請幼兒分組、合作把自己圖片上的小動物送到事先設計好“美麗的春天裏”,共同佈置“醒來的春天”的生動畫面,然後師生一同來欣賞幼兒合作完成的作品。通過操作幼兒愛動物的情感得到昇華,動手能力,合作意識得到進一步培養。

(四)活動延伸:

通過操作活動的評價:小動物都回到美麗的春天裏,自然中院子裏去。都很感激小朋友,喜歡小朋友。進一步激發幼兒愛動物,喜歡動物交朋友的情感。最後,聽着《郊遊》樂曲,師生一同到尋找春天裏的小動物與它們交朋友。使活動目標再次通過延伸活動得到強化與落實。

這是我對《醒來了》這一活動的設計思路,通過這種設計主要突出了以下幾點:

1.注重了活動設計的整合性、趣味性。

《綱要》中規定: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啓蒙性的,各領域的內容應相互滲透。本活動就較好地融入了語言、藝術、科學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小對話等有趣形式,較好地完成了本活動的目標,促進了幼兒的全面發展。

2.讓情感教育融入活動的每個環節。尤其是最後,把醒來的小動物送回大自然,使幼兒愛動物的情感由意識變爲行動,對動物的喜愛,保護之情得到很好的強化、延伸活動中,教師情感式的過度語“小動物都回到了春天的懷抱裏,它們會感激小朋友,喜愛小朋友,咱們一起到院子裏,大自然裏去找醒來的小動物交小朋友吧,”使情感教育得到進一步延伸。

3.幼兒主動探索貫穿始終。如活動前,讓幼兒到大自然中主動探索春的祕密;活動中,幼兒自主思考,主動發現故事中存在的祕密;活動延伸中,再一次到大自然中去尋找醒來的小動物,與它們交朋友。幼兒始終處於積極主動的探索中。

以上即是我對《醒來了》這一活動的設計思路及粗淺認識,其中不當之處,敬請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在原教案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幼兒表演散文詩的環節,我認爲這首散文詩裏有角色、有意境和動作表演的需求,最主要對話非常簡單,“XX,你好!”的句式對小班孩子來說很容易掌握,也有能力表演,所以在感知小草醒來做了什麼動作環節,我作爲重點學習的內容,爲後面的表演作鋪墊,最後讓幼兒想象春雨、春風和太陽分別可以用什麼動作表演,爲最後的整體表演做準備,幼兒對本次散文詩的表演興趣非常濃厚,不過第一批幼兒上來比較拘束,表演時候放不開,後來多表演幾次後,孩子逐漸掌握了動作,才逐漸表演得好起來。

幼兒園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故事《好長好長的名字》構思特別,藉助小狐狸的形象反映了幼兒階段一個很典型的心理特點:常常羨慕他人擁有的東西,並且求多求全。通過閱讀這個故事,可以幫助幼兒學會欣賞自己,接納獨特。

在大班階段,閱讀教育更加註重提高幼兒對圖畫符號的理解能力。《好長好長的名字》繪本中幾乎每一幅圖片都有一些值得解讀的符號,而要完全讀懂,不僅需要仔細觀察畫面,還要積極調動聯想能力,甚至需要結合書中的文字,這些對提高大班幼兒獨立閱讀能力特別有幫助。我在設計繪本閱讀活動“好長好長的名字”時,嘗試藉助“圖示支架”來幫助幼兒接受並理解文學作品所傳遞出的語言信息,有效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圖書中出現的各種特殊符號,理解其表達的意思,能合理推斷角色間的對話和心理活動,並準確、完整地表述畫面內容。

2.瞭解小狐狸特殊名字的由來,知道名字是區別自己和他人的特殊符號,學會欣賞、接納自己和他人的獨特之處。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故事多媒體課件,人手一本《好長好長的名字》,演示圖片(雲朵、波波蛙、紅葉鼠等),小組操作教具(名字圖卡、雲朵圖),個體操作教具(小圖卡、插入式學具)。

經驗準備:幼兒已瞭解自己名字的含義。

活動過程

一、討論名字,引題激趣——確定支點

1.幼兒說說自己的名字。

2.導入圖書《好長好長的名字》。

師:今天,老師帶來的書裏也發生了關於名字的有趣事情,我們一起來看看。

(環節解析:組織關於名字的談話,可以讓幼兒建立起“名字是區別自己和他人的特殊符號”這一經驗支架,爲下一環節支架點的確立奠定基礎)

二、師幼共讀,問題引領——搭建支架

1.教師導讀故事的前半部分(1頁~4頁)。

預設提問:

(1)你看到書裏的小動物有什麼特別的名字?

(2)爲什麼它叫波波蛙(紅葉鼠)?——揭示名字與動物生活環境的關係。

(3)藍狐狸聽到波波蛙(紅葉鼠)的名字會怎麼想、怎麼說呢?

(4)波波蛙(紅葉鼠)爲什麼願意把名字送給藍狐狸?

2.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雲朵符號圖示卡,按照故事順序排列。

預設提問:

(1)現在藍狐狸的名字發生了什麼變化?

(2)藍狐狸得到名字後,心裏可能怎麼想?從哪裏看出來的?

3.情節猜想(5頁)。

預設提問:藍狐狸遇到了綠草蛇又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呢?

(環節解析:教師採用導思式的層層提問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中的細節,讓幼兒合理推斷角色間的對話和心理活動,並準確、大膽表達,從而實現對文學作品的初步理解。出示雲朵圖示卡意在引導幼兒關注圖片中的提示性線索,猜想、推測故事的發展,接受並理解作品所傳遞出的語言信息,完成整個圖示支架的搭建)

三、自主閱讀,小組建構——再現支架

1.幼兒自主閱讀圖書的中間部分(6頁~8頁),教師提出閱讀要求:閱讀姿勢正確,有序地翻閱。

預設提問:藍狐狸又遇到了哪些動物?藍狐狸的名字又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2.回憶情節,小組合作用圖卡排序,將藍狐狸好長好長的名字排出來。

預設提問:

(1)藍狐狸的名字最後變得怎麼樣了?(好長好長)

(2)藍狐狸得到這麼長的名字,他的心裏可能會怎麼想呢?

(3)小動物們沒有了自己的名字,又會發生什麼事呢?——名字是區分自己和他人的符號,沒有符號會分不清。

(環節解析:讓幼兒從自主閱讀中實現“發現式學習”,不僅要求幼兒仔細觀察畫面,還要積極調動聯想能力從書中獲得相關信息。運用小組建構策略,幼兒閱讀後的思維成果在小組中碰撞,支架在共同的排序操作中再現,併爲整個學習羣體所共享,最終完成了對好長好長名字的建構)

四、完整閱讀,經驗梳理——撤離支架

1.幼兒閱讀圖書的後半部分(9頁~13頁),提出自己的疑問。

預設提問:

(1)你有哪些看不懂的地方或覺得特別好玩的地方?

(2)最後藍狐狸的名字又變得怎麼樣了?

(3)爲什麼會變短?(輔助提問:最後藍狐狸爲什麼決定把名字還給大家呢)

2.圖片配對:爲小動物找到對應的圖片進行名字配對。

預設提問:你還記得這些動物的名字嗎?請你來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的名字。

3.完整閱讀。

預設提問:小動物們的名字都是特定的符號,都有獨特的意義,你的名字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呢?

(環節解析:設置質疑環節,同時採用倒敘推理的提問,幫助幼兒將閱讀內化爲自己的經驗,達到真正有效的閱讀。通過圖片配對,培養了幼兒獨立理解、記憶的能力,讓幼兒從依賴圖式支架到最終真正理解文學作品所傳遞出的語言信息)

活動反思

1.注重支架的支持作用。在本次活動中,教師以一種“後面扶持.前面引導”的搭建方式來支持、擴展幼兒的學習,既實現幼兒與環境、材料(圖書、圖片等)的互動作用,又實現幼兒與他人(同伴和教師)之間的有效互動。

2.科學把握支架的撤離。支架在搭建之後必須有撤離的環節,教師應針對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情況作出科學判斷,巧妙應用支架撤離的策略。在本次活動中,教師用夾子這一輔助工具將幼兒閱讀的每本小圖書分隔成三部分,引導幼兒逐次閱讀,使支架不斷變化,而在最後環節中的圖片配對就是教師撤離支架,讓幼兒進行自我建構。

幼兒園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能聽信號迅速地完成凳上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敏性。

2.探索椅子的各種玩法,體驗運動的快樂。

3.學會正確的從高處跳下的方法,探索匍匐前進的方法。

4.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5.增強合作精神,提高競爭意識。

活動重難點

學會從高處跳下的正確方法。

探索匍匐前進的方法。

活動準備

21把有靠背的小椅子、鈴鼓一個、12個墊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

熱身活動,幼兒聽口令,完成一些椅子上的動作。

(坐在椅子上頭部運動、上下肢運動等)

二、幼兒探索椅子的玩法

(一)一個人玩

1.幼兒自由探索一個人可以怎樣玩。

2.請部分幼兒示範玩法,其餘幼兒跟做。

3.學習從椅子上如何正確往下跳。幼兒重複練習幾次,每次提出更嚴格的要求。

4.進行聽口令遊戲,讓幼兒聽口令繞椅子跑,然後迅速完成老師發出的口令動作,再從椅子上跳下來。(蹲、站、單腳站等)

5.逐漸增加椅子的高度,讓幼兒挑戰從更高處向下跳。

(二)多人玩

1.幼兒自由探索多個人玩椅子的方法。

2.幼兒嘗試用椅子搭一個地洞。

3.幼兒探索用怎樣的爬行方法能順利爬過地洞。

4.請個別幼兒示範匍匐前進的方法,幼兒集體練習,遊戲一次。

三、結束部分

1.幼兒聽口令做一些放鬆動作。

(甩甩小椅子、親親小椅子等)

2.幼兒抱着椅子回活動室爲小椅子“洗澡”。

活動反思

從選材上比較貼近幼兒生活。小椅子是幼兒在幼兒園每天都要接觸的物體,而且孩子們也特別喜歡玩椅子,他們玩椅子的方法多種多樣。所以,在活動中,選擇這個器材是便於準備,且孩子很熟悉的。

從活動目標的設定來說,比較適合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目標表述比較準確。在活動中也三個目標也都較好地得到了體現。突出了活動的重點,突破了活動的難點。

從教學程序來看,脈絡很清晰,孩子們對於活動的掌握從簡單到難,逐步增加活動難度,適合孩子的接受能力。整個活動比較緊湊,環環相扣,過渡比較自然。

同時,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給孩子更多自主的機會。

從我自身對本次活動的把握來說,教態是明朗快活的,教師在整個活動中並沒有感覺很累,但是活動中孩子們卻得到了鍛鍊。

不足之處:

1、活動有創新的地方,但創新力度不夠。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活動特色不突出,在創新的新字上還要加強。

2、本次活動中,孩子們的運動量還需要加強,運動量不是很足夠。

3、教師在把握本次活動時,準備活動時間稍微過長,應該稍微控制一下。

在教師的語言上,還需要精煉語言,少說與活動不相關的廢話,儘量做到每一句話都有實際的效果。

每次這樣的活動,都是我們展示和學習的好機會,在這樣的活動中我們收穫了很多。我們要將這些東西更好地運用到日常活動中,提高教育教育的質量。

小百科:椅子是一種日常生活傢俱,一種有靠背、還有扶手的坐具。古代席地而坐,原沒有椅子。據文籍記載,椅子的名稱始見於唐代,而椅子的形象則要上溯到漢魏時傳入北方的胡牀。

幼兒園教案 篇10

活動地點:中班

內容與要求: 歌曲入場,媽媽和寶寶互誇,寶寶給媽媽化妝,媽媽搶椅子,寶寶送禮物給媽媽

1、知道三月八日是婦女節,是媽媽的節目。

2、瞭解媽媽的工作和媽媽的喜好,喜歡媽媽。

3、通過表演節目和媽媽一起遊戲,表達對媽媽的祝賀。

4、感受節日的歡快氣氛。

5、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節日的活動。

材料準備:

1、歌曲,如《我的好媽媽》、《不再麻煩好媽媽》、《世上只有媽媽好》等。

2、幼兒事先準備好送給媽媽的禮物。

3、通知媽媽參加活動。

4、媽媽準備化妝品、配飾。

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引出活動

(二)慶祝活動

1、在歌頌媽媽的樂曲中,邀請媽媽們入座。

2、活動進行。

(1)主持人引導幼兒說說慶祝會的意義。

(2)媽媽和寶寶互誇。

(3)寶寶給媽媽化妝。

(4)媽媽搶椅子游戲。

(三)送禮物

說明"幼兒在強烈的愛媽媽的情感驅使下,主動性,積極性都會增強,所以,這時製作禮物,送禮物都是情緒的延續。當然,製作禮物也可以放在慶祝活動前進行。

(1)祝賀,送禮物

說明:幼兒在送禮物中,體會和表達愛媽媽的情感。

(2)給媽媽說一句悄悄話。教師可一道幼兒說些祝賀的話,如:我送媽媽連衣裙,祝媽媽永遠漂亮。

(四)建議

以後,可產生幼兒的"我幫媽媽"紀事本,主要記錄幼兒在家幫助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進一步關心媽媽。

教學反思:

幼兒教學,關鍵是愛心和耐心,還有家長的支持非常重要。